初一命题作文审题训练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6
一题到手,如射之有鹄,能者一箭中,不能者千万箭不能中。
2011年部分省市中考作文题目中考作文四大命题形势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初一作文两大命题形势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审题攻略招数要求:眼神要好:近视可戴眼镜仔细认真:需要深呼吸一支笔在手边:方便练习我的另一片天空第一招“抓取关键词”明确题目限制性要求1.文体要求《在秋天里的回忆》《生命的意义》⑴在题目首尾有“记”、“事”、“忆”一类字眼,或是明确要求写过程事迹的。
⑵在题目首尾有“论”、“谈”、“说”一类字眼,或是明确要求提出主张或问题的。
作文高分技巧:字斟句酌审清题意招数要求:小心谨慎深入思考2.明确题目中隐含的作文要求。
注意题目中出现的一些容易忽视的词语。
《初中生活二三事》《我最好的朋友》《那一次,我懂得了》“最”、“还”、“再”、“更”、“其实”等词语在题目中出现都隐含着作文要求要格外注意。
招数要求:发挥想象3.理解题目中关键词语的比喻义《阳光》《提篮春光看妈妈》半命题作文审题攻略招数要点:1.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2.深入思考关键词语的隐含意思3.理解题目的比喻义《也美丽》1.审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找出题目的隐含信息。
①美丽:外表美丽的事物或人具有独特精神的事物或心灵美好的人②也:相比较而言,能够从他(它)的身上发现美丽。
最:超越其他一切事物,就他(它)是最美的。
真:发现他(它)身上的美丽,这种美丽带给你惊喜。
③写作角度⑴事物本身不美,但是事物中包含着一些特殊的意义,所以美丽。
黑发VS白发鲜花VS杨树⑵平时我们忽略了它的美丽,一件事情,让我发现了它的美。
主角VS配角肌肤VS皱纹⑶本身很美,相比之下,我能够发现美丽的其他角度。
朝阳VS夕阳春花VS冬雪招数要点:结合自身特点找好材料进行补题《也美丽》2.补题力求“陌生化”,并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
力求“切口小”,抓住生活中的某个点来写。
童年趣事初中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审题攻略总结半命题作文审题1.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
作文世上的事物多种多样,究竟哪一种才是你最珍爱的?每个人所珍爱的是因人,因事,因情而定的。
但无论怎样,无论是物也好,是情也罢,总会有你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最值得珍爱的。
请你以“这才是我最珍爱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体不限(戏剧、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内容;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这才是我最珍爱的悠扬的琴声在我脑海里时常回荡着,黑白琴键冲击着我的视线,手再一次轻抚琴键轻弹,心中顿时涌现的美好。
当悦耳的旋律再一次触动心灵,才明白一直珍爱的是音乐的纯净,是对梦想更加纯粹的坚持。
今年的“三独”比赛,我格外重视。
便该自己立下规矩: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赛场里,我大口的呼吸着空气,心跳加速,一种紧张的压迫感顿时压上心头,强作淡定地走到候场区。
手指冰凉,大脑空白,或许是太过紧张,一丝黯淡的情绪在我心头滋长。
演奏完毕,我并不是特别满意,但是想赢的心早就超出了我最初学习钢琴的心。
我与它相识是在我五岁那年,第一眼看见它就被那华丽的外表,优雅的声音所吸引,从那以后,它就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记得我拥有钢琴时的喜悦,在那时我就发誓我一定会永远珍爱你的。
无数次表演、考级和比赛,让我已习惯了钢琴带给我的鲜花和掌声,然而这一次……二等奖,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重重地打在我的身上,压得我透不过气来。
那一天,我仿佛像变了一个人,大哭过后,我把谱子重重的打在钢琴上,用手用力地砸击琴键,一声声支离破碎的音响就像一把把匕首插进我心里的声音,让我久久不能平息。
我不再理会它了,它就像被遗弃的孤儿,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频繁的考试,成山的作业,每晚的熬夜使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想发泄却又不敢。
时间渐渐流逝,蓦然回首,你依然立在那里。
看着你黑色的晚礼服上虽沾了灰,依然高贵庄重,典雅神秘。
“来吧,再弹一曲!”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我。
手指扶上琴键,琴声的响起,悠扬婉转,清新纯净。
命题作文要怎么审题作文审题的五种方法审类别1、注意题目所揭示的中心词和时间范围。
如:《初冬的早晨》要求写出初冬早晨的一些自然景象,也可以写人们在这寒冷的时间里干些什么。
如顶风冒雪兴修水利,平整土地等等。
2、注意题目暗示的体裁。
如:《记一件小事》,是记叙文,要求写出小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3、注意题目揭示的数目,如:《我和我的伙伴们》一个“们”字暗示最少写三个人以上,如果写成二个人,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了。
4、注意题目揭示的季节和时间。
5、注意题目的象征意义。
6、注意作文题目上的人称。
审范围:审范围就是要认真想一想这个题目对文章内容都限制了哪些特定的范围。
这包括:1、时间范围;2、地点范围;3、内容范围。
审中心:审中心就是要认真地想一想题目对文章中心有没有限制,有的题目对中心没有限定,作文时要仔细根据题目审定文章中心。
如果题目对文章有限定,就要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进行作文。
审情味:审情味就是根据文题品情味,确定文章的感情色彩。
例如:《一个勤劳的人》通过记叙那个人的勤劳事迹,字里行间应该抒发出佩服与赞美的感情;《我们的老师》“老师”的前边为什么加上“我们的”三个字?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个文题?从而体会出暗含的敬爱与自豪的感情,作文时,应该把这种感情抒发出来。
审题眼:题眼就是题目中揭示思想意义或者表明感情色彩的词,也就是关键性的词。
抓住了重点词就是抓住了文章的重点。
抓题眼要做到四抓。
一抓:谓语部分。
如果题目是一句话,题眼常在谓语部分。
例如:《家乡变了样》谓语部分“变了样”就是这篇文章的题眼,作文的重点在于写家乡的变化二抓:修饰词。
如果题目是个词组,题眼常常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
例如:《童年趣事》的题眼是“趣”文章重点是写这件事如何有趣。
三抓:物体的象征。
如果题目只是有一个词如:《青松,题眼就是物体本身或它的象征意义,作文的重点应该是描绘这个物体的特征或由此展开的适当联想。
四抓:联系。
如果文题是一个联合词组,审题时,就要抓住为个联合词组的两个词之间的联系。
命题作文的审题作文辅导0721 1851命题作文的审题一、抓准题眼,明确重点(直接命题式作文的审题)1.从标题的语言结构关系着手找出作为“题眼”的关键词语。
如果标题是主谓结构,题眼一般是谓语,如“知足常乐”,题眼应在谓语“常乐”上。
如果标题是偏正式结构,题眼一般是修饰语。
如“北京的符号”,“题眼”是“北京”,限制了写作的范围。
如“跑的体验”,题眼就在“跑”字上。
如果标题是动宾结构,题眼一般是动词。
如“面对大海”,题眼应是“面对”,重在“面对”大海激起的情感和联想。
2.标题“记……”“谈……”“小议……”“驳……”中的动词已限定了文体,题眼应该在后面的关键词语上。
“谈意气”,题眼就在“意气”上。
3.如果文题只是一个词或短语,可大题小作。
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运用增加内涵(添加修饰限定成分)的办法(如“一个老教师的追求”,“我的追求”)缩小外延。
二、理清关系,明确限制(关系式命题作文题的审题)关系型作文题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1.对立统一关系。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是至相转化的。
对任何一方都不作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这种题目不能只顾及其对立面,也要分析其不可分割的另一面。
如:“自由与纪律”。
2.相依关系。
两个概念彼此依存,互相作用,不可分离。
例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谦虚与表现”。
3.条件关系。
两个概念,一个是条件,一个是结果,构成条件关系。
如“人文素养与发展”。
4.交叉关系。
即甲的部分就是乙,乙的部分就是甲;反之,甲的部分并非乙,乙的部分并非甲。
如“高分与高材”。
5.因果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是单向,也可以是双向。
所谓双向,即互为因果。
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6.层进关系。
两个概念存在着先后、难易的关系,后者比前者更进一层。
如“创业与守业”。
7.是非取舍关系。
即一对一错,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
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
如:“偏见与关爱”三、补足题旨,有的放矢(半命题式作文题的审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是补题。
命题作文“走过,才明白”写作指导(附:审题指导及范文展示)一、试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就如一场旅行。
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叙述过程中适当添加人物或环境描写;(2)不少于800字。
二、试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命题作文,是由“提示语+文题+要求”三部分组成,要求考生在审题时必须注意三者之间的联系,切勿顾此失彼。
由题目和材料可以看出,这篇记叙文的中心是:走过……明白了……1.由材料得知:材料对写作内容和写作方向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因此在考场中要仔细揣摩材料所表达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
如:走过山川田野,才明白“自然风光”所带来的人生启迪;走过街市阡陌,才明白“世俗万象”所蕴含的深意;走过任性自我,才明白“青春需要磨砺”这个道理;走过困惑迷惘,才明白如何把握前进的方向。
2.由题目得知:“走”要求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注意内容的生活化,是你亲身经历的;“过”一字意在强调这些经历的事虽然已成过往,但“往事并不如烟”,已经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深有所得,挥之不去。
正如提示语所说“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忆成长岁月是一种经历,赏自然之景是一种经历,观文化习俗是一种经历,经历人人都有,但是在考场作文中,想要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就要尽量去避免俗套。
另外,要注意“明白”二字,这两个字更加侧重于心灵的成长和思想的成熟,明白的或是某种道理,或是某种情感体验,或是历经人生百态,体味世间百味之后的深刻思考,是灵魂丰盈、精神升华的理想境界。
所以“明白”是文章的立意点。
而“才”这个副词则使文章标题的条件和结果具备了某种关系,将经历和道理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道理和情感体验一定是在经历中获得的。
从这个角度上讲,行文上体现出事件和感悟之间的某种条件关系,方才最为切题。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中考作文是考查学生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之一。
正确地理解题目意思,并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展开写作,可以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有深度,更好地满足评分要求。
下面是一些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指导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仔细阅读题目一定要认真仔细地阅读题目,理解其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提示词。
有时候,题目表面上的意思可能比较简单,但其中含义可能比较深远。
“我的家乡”就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地方,而是在谈论一种情感、一种记忆。
2. 分析题目要求分析题目要求,找出核心词和关键词,明确写作的方向和重点。
可以通过标注、划线等方式进行分析,确保自己对题目要求有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3. 综合考虑各种可能性在审题时,要考虑到题目可能涉及到的各个方面。
有时候,题目可能是一个抽象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阐述。
“幸福”这个主题就可以从亲情、友情、爱情、成就等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写作。
4. 借助关联词扩展作文思路如果题目比较狭窄,难以展开,可以借助一些关联词进行扩展,丰富文章内容,使其更有深度。
如果题目是“我的梦想”,可以从“我的梦想是什么”、“实现梦想的方法”、“梦想对我意味着什么”等方面展开写作,通过关联词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文框架。
5. 融入个人经历和感受在写作中,可以融入一些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使作文更加真实、有血有肉。
即使是命题作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等进行写作,增加情感共鸣和感染力。
6. 避免刻意迎合和教条式写作审题时,不要刻意迎合考生主观臆造的预设答案,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也要避免教条式的写作,不要机械地堆砌一些固定的表达和观点,而是要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和深入思考。
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要注重对题目的仔细理解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和观点,展开有深度、有思考的写作。
要注重语言表达和文采,做到扣题、得分、有个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