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0.37 KB
- 文档页数:1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分类模拟题卫生统计学(一)A型题1. 卫生统计工作步骤可分为A.统计研究调查、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B.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C.统计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统计研究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答案:C2. 统计工作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是A.分析资料B.搜集资料C.整理资料D.设计E.调查资料答案:D3. 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是A.统计描述和区间估计B.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C.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D.统计描述和假设检验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答案:D4. 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答案:E5. 观察单位用定量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A.数值变量B.计数资料C.分类资料D.分类变量E.以上均不是答案:A6. 分类变量也为A.无序分类B.计数资料C.有序分类D.二项或多项分类E.二项分类答案:D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分类变量A.无序分类B.计数资料C.有序分类D.多项分类E.计量资料答案:E8. 有序分类是A.定量资料B.等级资料C.多项分类资料D.计数资料E.以上均不是答案:B9. 总体与样本之间的关系为A.样本是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B.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可代表总体C.可以由样本的参数推断总体的统计量D.总体与样本之间由于抽样而产生误差E.以上都正确答案:E10. 关于总体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B.总体里的观察单位是同质的C.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常常需要由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E.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答案:C11. 抽样误差是指A.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B.由于抽样产生的各观察值之间的差别C.通过统一的标准可以减少D.参数与统计量之间由于过失而产生的差别E.以上均正确答案:A12. 一个样本中包含的观察单位数是指A.样本含量B.样本例数C.样本大小D.实测值的集合中元素的个数E.以上均是答案:E13. 在进行随机抽样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者随意挑选个体,使样本更符合研究内容B.按随机的原则抽取,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C.随机抽取的样本数越大越好D.用随机的方法进行抽样,虽然有理论依据,但不可以计算抽样误差E.以上均不对答案:B14. 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以下对概率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其值必须由某一统计量对应的概率分布表中得到B.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P≤0.05或P≤0.01(称为小概率事件),认为在一次抽样中它不可能发生C.当样本含量充分大时,可以用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D.P=0表示事件不可能发生E.其值大小在0和1之间答案:A15.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三者的关系是A.计数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B.等级资料又称为半计数资料C.计量资料有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D.等级资料兼有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一些性质E.以上均不对答案:D16. 计量资料可进行下列统计处理,其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求均数、标准差、标准误B.求率和χ2检验C.秩和检验D.方差分析E.t检验答案:C17. 下列哪些统计处理可用于计数资料A.率和χ2检验B.均数、标准差与χ2检验C.等级相关D.秩和检验E.t检验与二项分布答案:A18. 若成年男性以血红蛋白低于120g/L为贫血,调查某地成年男性1000人,记录每人是否患有贫血,最后清点结果,其中有19人患贫血,981人未患贫血,则此资料为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还不能确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D.可看作计数资料,也可看作计量资料E.多项分类资料答案:A19. 比较A、B两药疗效(以优、良、中、差记录)的优劣,宜用A.秩和检验B.t检验C.行列表χ2检查D.四格表χ2检验E.四格表确切概率法答案:A20.是表示计量资料描述中的哪一类A.集中趋势B.离散趋势C.离散程度D.相互间差别大小E.以上都不是答案:A21. 在描述频数表资料的集中位置时,下面哪一项不正确A.中位数与百分位数B.均数与标准差C.均数与几何均数D.算术均数E.P50答案:B22. 频数分布的类型可分为A.正偏态分布与负偏态分布B.对称分布C.对称分布与偏态分布D.对称分布与正偏态分布E.对称分布与负偏态分布答案:C23.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根据资料不同,二者变化不同答案:B24. 要全面描述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分布特征,可采用A.均数与标准差B.中位数与四分位间距C.全距与中位数D.均数与变异系数E.采用频数表答案:A25. 要全面描述一般偏态分布资料的分布特征,可采用A.均数与标准差B.中位数与四分位间距C.全距与中位数D.均数与变异系数E.采用频数表答案:B26. 欲描述20个血清滴度资料的集中趋势,最好采用A.均数B.众数C.中位数D.几何均数与中位数E.几何均数答案:E27. 欲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最好采用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几何均数或中位数E.以上均不对答案:D28. 描述一组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最好采用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极差答案:B29.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最好采用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四分位数间距E.变异系数答案:D30. 欲比较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值这两组数据的变异程度,最好采用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四分位数间距E.变异系数答案:E31. 变异系数的数值A.一定小于1B.一定大于1C.一定比标准差小D.一定比标准差大E.以上全不对答案:E32. 下列哪一项不适于用几何均数描述集中位置A.抗体的平均滴度B.人口的几何增长C.对数正态分布资料D.正态分布的资料E.细菌的几何增长答案:D33. 一些以儿童为主的传染病,患者年龄分布的集中位置偏向年龄小的一侧,称为A.对称分布B.正态分布C.偏态分布D.二项分布E.以上均不对答案:C34. 何种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A.对称分布B.左偏态分布C.右偏态分布D.对数正态分布E.任意分布答案:A35. 加权法计算均数时,正确的是A.不要求组距相等B.要求组距相等C.组距相等不相等都可以D.例数很少也可以E.以上全不对答案:B36. 一组小鼠的生存天数分别为2.9,1.4,0.7,8.4,10.2,其中位数为A.2.9B.1.4C.0.7D.8.4E.10.2答案:A37. 8名患者的体重(公斤)分别为:51、45、46、52、58、51、57、70,其中位数为A.51.5B.51C.52.5D.52E.53答案:A38. 某病患者5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6,8,5,12,>15,则平均潜伏期为A.8天B.5天C.11天D.不低于10天E.无法计算答案:A39. 下面关于均数、中位数和几何均数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均数表示平均数量水平,最适用于对称分布B.几何均数表示平均增减倍数,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C.中位数表示位次居中的观察值水平,适用于偏态分布D.中位数也可用于分布不明资料E.几何均数最好用于等差资料答案:E40. 有6个人的某项指标测量值:3.56,4.18,5.20,7.16,2.20,3.89,则标准差为A.5.20B.4.37C.1.68D.1.53E.14.10答案:C41. 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的是A.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变异系数答案:E42. 极差常用于说明以下问题,其中不正确的是A.变异的大小B.食物中毒的最短,最长潜伏期C.抽样误差的大小D.作频数表进行分组前,说明资料的变异范围E.传染病的潜伏期答案:C43. 四分位数间距A.没有极差稳定B.考虑到每个观察值的变异度C.是中间95%数据的间距D.数值越大,则变异度越小E.采用Q=Qu-QL表示答案:E44. 方差的意义是A.考虑了总体中每个变量值的变异度B.与变量值的个数多少无关C.就是离均差平方和D.变异度越大,方差越小E.以上均不正确答案:A45. 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几组资料的变异度时用A.CVB.SC.SSD.RE.S2答案:A46. 下列哪个指标越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A.CVB.SC.D.RE.S2答案:C47. 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A.正态分布B.近似正态分布C.左偏态分布D.对称分布E.右偏态分布答案:C48. 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用来描述其集中趋势用A.均数B.四分位间距C.几何均数D.中位数E.标准差答案:D49. 调查测定某地109名正常人尿铅含量(mg/L)如下尿铅含量:0~4~8~12~16~20~24~合计例数:8 30 43 16 9 2 1 109若描述其集中趋势,应采用A.均数B.四分位间距C.几何均数D.中位数E.标准差答案:D50. 某总体含有n个个体,今测得n个个体某定量指标的数值,便可求得总体均值与总体标准差。
2023执业医师《公卫医师》高频试题答案与解析2第1题:单项选择题 最理想的防毒措施是()A、降低空气中的毒物浓度至最高浓度以下B、加强个人防护C、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D、从根本上消除毒物E、加强环境监测【正确答案】:D第2题:单项选择题 可在体内生成黑色素的氨基酸是()A、色氨酸B、组氨酸C、甲硫氨酸D、酪氨酸E、谷氨酸【正确答案】:D第3题:单项选择题 为限制电离辐射随机性效应发生机率,在全身均匀照射下,年照射剂量限值为()A、0.5mSvB、5mSvC、20mSvD、30mSvE、50mSv【正确答案】:B第4题:单项选择题 水中大肠菌群指标是指()A、发现一个大肠菌群的最小水量B、发现一个大肠菌群的最大水量C、发现大肠菌群的最小需水量D、1L水中大肠菌群的个数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第5题:单项选择题 某患者经常毁坏黑颜色的物品、电话机、衣服等,谓“黑色要我死亡”此症状属()A、病理性象征性思维B、被害妄想C、听幻觉D、强制性思维E、错觉【正确答案】:A第6题:单项选择题 合成核酸的基本原料是()A、NMP(一磷酸核苷)B、dNMP(脱氧一磷酸核苷)C、NDP(二磷酸核苷)D、NTP(或dNTP)E、cAMP(环腺苷酸)、cGMP(环鸟苷酸)【正确答案】:D第7题:单项选择题 油脂中存在的天然有害物质是()A、棉酚B、芥子苷C、真菌毒素D、多环芳烃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第8题:单项选择题 苯胺中毒应选用()A、小剂量的亚甲蓝B、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C、硫代硫酸钠D、糖皮质激素E、亚硝酸钠【正确答案】:A第9题:单项选择题 要全面描述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分布特征,可采用()A、均数与标准差B、中位数与四分位间距C、全距与中位数D、均数与变异系数E、采用频数表【正确答案】:A第10题:单项选择题 吗啡可用于治疗()A、颅脑损伤,颅压升高B、急性心源性哮喘C、支气管哮喘D、肺心病呼吸困难E、分娩过程疼痛【正确答案】:B第11题:单项选择题 给高热患者用酒精擦浴散热是通过()A、辐射B、传导C、对流D、传导+对流E、蒸发【正确答案】:E第12题:单项选择题 酮体氧化和三羧酸循环中共需的物质是()A、-羟丁酸B、-羟脂酰CoAC、HMG-CoAD、磷酸二羟丙酮E、琥珀酰CoA【正确答案】:E第13题:单项选择题 有解热作用,无明显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是()A、可待因B、对乙酰氨基酚C、吗啡D、阿司匹林E、布洛芬【正确答案】:B第14题:单项选择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A、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B、对生产经营者提供的技术资料有保密的义务C、进行食品卫生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D、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品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E、对发生食物中毒的患者采取抢救措施【正确答案】:D第15题:单项选择题 环境污染的来源有三大方面()A、工业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性污染B、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性污染C、工业性污染、农业性污染、生活性污染D、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实验性污染E、工业性污染、农业性污染、实验性污染【正确答案】:C第16题:单项选择题 样本量一定时,减少时,则()A、↑B、↑C、↓且↑D、↓E、↑且↑【正确答案】:A第17题: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是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A、性传播B、母婴传播C、血液传播D、日常生活传播E、吸毒传播【正确答案】:D第18题: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A、苯丙氨酸B、丙氨酸C、脯氨酸D、谷氨酸E、酪氨酸【正确答案】:A第19题:单项选择题 维生素缺乏时,临床表现常以面部五官及皮肤为主,包括()A、口角炎B、唇炎C、睑缘炎D、阴囊炎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第20题:单项选择题 农药在施用过程中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是()A、呼吸道和皮肤B、皮肤C、消化道D、黏膜E、呼吸道【正确答案】:A第21题:单项选择题 以下有关“总大肠菌群”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在人体肠道内,大肠菌群的数量最多B、在外环境中的生存条件与肠道致病菌相似C、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D、是反映水体受粪便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E、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每升水中不得超过3个【正确答案】:C第22题:单项选择题 有关条件反射的描述,下面哪一项正确()A、刺激的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是可变的B、刺激的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是由种族遗传所决定的C、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D、反射活动的适应性比较有限E、条件反射不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正确答案】:A第23题:单项选择题 维生素缺乏的常见原因()A、食物供应严重不足B、吸收利用率低C、维生素需要量相对增高D、长期使用营养素补充剂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第24题:单项选择题 治疗白喉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是()A、庆大霉素B、利福平C、红霉素D、四环素E、青霉素G【正确答案】:E第25题:单项选择题 引起胆囊收缩,排出胆汁的最重要物质是()A、胃泌素B、促胰液素C、胆囊收缩素D、胆盐E、盐酸【正确答案】:C第26题:单项选择题 钙的最好来源是()A、谷物B、新鲜蔬菜C、豆类D、奶及制品E、动物内脏及全血【正确答案】:D第27题:单项选择题 影响肌肉收缩时产生张力大小的因素是()A、前负荷B、后负荷C、等长收缩D、等张收缩E、强直收缩【正确答案】:B第28题: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论述是正确的()A、血胆固醇值增高,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增高B、血胆固醇值增高,冠心病的发病危险降低C、血胆固醇值降低,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增高D、血胆固醇值增高或降低,冠心病的发病危险不变E、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A第29题:单项选择题 恒速恒量给药后经过几个达到稳态血浓度()A、1个B、3个C、5个D、7个E、9个【正确答案】:C第30题:单项选择题 由某地连续20年人口数计算定基比、环比是()A、频率C、构成比D、相对比E、动态相对数【正确答案】:E第31题:单项选择题 硝酸甘油,受体阻断药和硝苯地平治疗心绞痛的共同作用是()A、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心肌供血B、减少心肌耗氧量C、减慢心率D、抑制心肌收缩力E、减少心室容积【正确答案】:B第32题:单项选择题 相邻两建筑物之间应有足够的间距,否则前排建筑会影响后排建筑物,除了()A、日照和采光B、采光和通风C、日照和通风D、温度和湿度E、通风【正确答案】:D第33题:单项选择题 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A、口角炎B、脚气病C、凝血时间延长D、牙齿易出血,患坏血病E、赖皮病【正确答案】:D第34题:单项选择题 牛奶经巴氏消毒后主要损失的营养素是()A、维生素B、烟酸C、维生素CD、维生素AE、维生素D【正确答案】:C第35题:单项选择题 甲苯进入体内后,从尿中排出的代谢产物主要是()A、甲酚B、苯甲醇C、对苯酚D、对氨基酚E、马尿酸【正确答案】:E第36题: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氨基酸不能转变成糖()A、天冬氨酸C、苯丙氨酸D、亮氨酸E、异亮氨酸【正确答案】:D第37题:单项选择题 肺活量在生长发育特征中不正确的表述是()A、青春期开始后,女孩肺活量超过男孩B、男女孩的肺活量发育特征与身高体重不同C、男、女孩随年龄的增长,肺活量差异增大D、随年龄增长肺活量增大E、男孩在整个生长周期中,肺活量始终超过女孩【正确答案】:A第38题:单项选择题 有关婚育问题的咨询对象包括()A、对生殖健康有问题准备结婚的男女和新婚夫妇B、是“暂缓结婚”问题和“不宜生育”问题C、做好孕前准备,包括受孕时机,受孕季节的选择,夫妇双方的健康,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准备,同时要消除不利受孕因素的影响如戒烟,戒酒、避免有害物理化学因素的接触,掌握受孕的方法如基础体温测量法、日程推算法、宫颈黏液观察法D、为服务对象守密,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E、保证任何一位要求结婚生育的男女青年的要求【正确答案】:A第39题:单项选择题 关于钩端螺旋体错误的说法是()A、钩端螺旋体有许多血清型和血清群B、钩端螺旋体对热敏感C、钩端螺旋体对低温有一定抵抗力D、钩端螺旋体耐酸E、钩端螺旋体分两类:致病性钩体和非致病性钩体【正确答案】:D第40题:单项选择题 富营养化的水体中()A、氮、磷元素过多B、微量元素减少C、氮、磷元素含量升高D、营养元素含量增高E、硝酸盐含量过高一【正确答案】:A第41题:单项选择题 粉底、油彩易引起()A、刺激性接触性皮炎B、光变应性皮炎C、化妆品性痤疮D、皮炎型酒糟鼻E、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正确答案】:C第42题:单项选择题 等级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宜用()B、u检验C、F检验D、秩和检验E、四格表检验【正确答案】:D第43题:单项选择题 母体膳食摄入变化时。
(A)公卫执业医师-19(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下列指标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身高(cm)∙ B.体重(kg)∙ C.血压(mmHg)∙ D.脉搏(次/分)∙ E.职业(分数:2.00)A.B.C.D.E. √解析:2.统计上称小概率事件是指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P∙ A.等于0.05∙ B.<0.50∙ C.>0.10∙ D.≤0.05∙ E.>0.05(分数:2.00)A.B.C.D. √E.解析:3.关于标准差与标准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误可用来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 B.标准差可反映样本均数的变异程度∙ C.标准误可描述正态(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频数分布∙ D.样本含量一定时,标准差越大,标准误越小∙ E.标准误是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的指标(分数:2.00)A.B.C.D.E. √解析:4.反映一个测验工具的正确性是指该测验的∙ A.效度∙ B.信度∙ C.样本∙ D.常模∙ E.概念(分数:2.00)A. √B.C.D.E.解析:5.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若最小样本例数大于5,统计量H近似服从的分布是∙ A.t分布∙ B.正态分布∙ C.χ2分布∙ D.F分布∙ E.标准正态分布(分数:2.00)A.B.C. √D.E.解析:6.总体率的99%可信区间是∙ A.99%的总体率分布的范围∙ B.99%的样本率分布的范围∙ C.99%的样本率可能所在范围∙ D.99%的总体率的可能所在范围∙ E.估计总体率居此范围的概率为99%(分数:2.00)A.B.C.D.E. √解析:7.方差分析中计算得到的F值∙ A.一定小于0∙ B.一定小于1∙ C.一定等于0∙ D.可以为负值∙ E.一定为正值(分数:2.00)A.B.C.D.E. √解析:8.关于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说法正确的是∙ A.若“拒绝H0”,犯错误的可能性为β∙ B.拒绝了实际成立的H0所犯的错误为Ⅰ型错误∙ C.对同一资料,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的概率大小没有联系∙ D.若想同时减少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的概率,只有减少样本含量n ∙ E.若“不拒绝H0”,不可能犯Ⅱ型错误(分数:2.00)A.B. √C.D.E.解析:9.调查研究的基本抽样方法有几种∙ A.1∙ B.2∙ C.3∙ D.4∙ E.5(分数:2.00)A.B.C.D. √E.解析:10.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用正态近似法的条件是∙ A.n<25∙ B.n>30∙ C.n>40∙ D.n>50∙ E.n>25(分数:2.00)A.B.C.D. √E.解析:11.5个总体率比较的行×列表资料χ2检验的无效假设是5个总体率∙ A.至少有2个相等∙ B.至少有3个相等∙ C.至少有4个相等∙ D.全相等∙ E.各不相等(分数:2.00)A.B.C.D. √E.解析:12.在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已知第1组的样本量为n1=10,秩和T1=136,第2组的样本量为n2=15,秩和T2=189,若双侧0.05的T界值范围为94~166,按α=0.05,作出的统计推断是∙ A.94<T2,P<0.05,拒绝H0∙ B.T1<166,P>0.05,不拒绝H0∙ C.T2>166,P<0.05,拒绝H0∙ D.94<T1,P<0.05,拒绝H0∙ E.94<T1<166,P>0.05,不拒绝H0(分数:2.00)A.B.C.D.E. √解析:13.用某疗法治疗胃溃疡病人50例,一个月后40例好转,由此可认为∙ A.该疗法疗效好∙ B.该疗法疗效一般∙ C.该疗法疗效只有近期疗效∙ D.因治疗例数少,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 E.因无对照,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分数:2.00)A.B.C.D.E. √解析:14.率的标准化法的意义是∙ A.使计算的结果相同∙ B.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 C.减少第Ⅰ类错误∙ D.养活第Ⅱ类错误∙ E.减少抽样误差(分数:2.00)A.B. √C.D.E.解析:15.标准化死亡比(SMR)属∙ A.构成比∙ B.定基比∙ C.相对比∙ D.比数比∙ E.环化(分数:2.00)A.B.C. √D.E.解析:16.成组四格表资料采用基本公式或专用公式计算不校正χ2值的条件是∙ A.所有的理论频数均大于5∙ B.样本总例数大于40,且只有一个理论频数小于5∙ C.样本总例数大于40,且最小的理论频数小于5∙ D.样本总例数小于40,且最小理论频数大于5∙ E.两个样本率均大于5%(分数:2.00)A.B.C. √D.E.解析:17.统计推断的两个方面为∙ A.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B.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与假设检验∙ D.统计图表与参数估计∙ E.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分数:2.00)A.B. √C.D.E.解析:18.关于统计表的列表原则,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备注可在表内用“*”标出,写在表的底线下∙ B.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上行∙ C.表内的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D.统计表中线条不宜过多∙ E.标题在表的上方中央,简要说明表的内容(分数:2.00)A.B. √C.D.E.解析:19.以死亡为终止事件的随访资料分析中,应选用的指标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出生率∙ D.生存率∙ E.死亡率(分数:2.00)A.B.C.D. √E.解析:20.寿命表的主要指标不包括∙ A.死亡概率∙ B.尚存人数∙ C.死亡人数∙ D.年龄别死亡率∙ E.期望寿命(分数:2.00)A.B.C.D. √E.解析:21.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最根本的区别是∙ A.调查研究以人为对象∙ B.实验研究以动物为对象∙ C.调查研究不能随机分组∙ D.实验研究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给予干预措施∙ E.调查研究也可以给予干预措施(分数:2.00)A.B.C.D. √E.解析:22.下列关于方差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A.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变异进行分解∙ B.方差分析直接将SS进行分解∙ C.方差分析直接将v进行分解∙ D.方差分析直接将MS进行分解∙ E.方差分析直接将总变异进行分解(分数:2.00)A.B.C.D. √E.解析:23.某人算得某资料的标准差为-3.4,可认为∙ A.变量值都是负数∙ B.变量值负的比正的多∙ C.计算有错∙ D.变量值多数为0∙ E.变量值一个比一个小(分数:2.00)A.B.C. √D.E.解析:24.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中,回归系数b=-2.689,P<0.05,则∙ A.回归直线斜率等于零∙ B.相关系数r小于零∙ C.相关系数r大于零∙ D.截距a-定等于1∙ E.截距a-定等于-1(分数:2.00)A.B. √C.D.E.解析:25.在寿命表中,X岁期望寿命的符号表示为∙ A.dx∙ B.qx∙ C.mx∙ D.ex∙ E.lx(分数:2.00)A.B.C.D. √E.解析:26.在进行临床试验设计时,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最大值是取∙ A.β=0.01∙ B.β=0.05∙ C.β=0.10∙ D.β=0.20∙ E.β=0.25(分数:2.00)A.B.C.D. √E.解析:27.完全随访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经方差分析,若P≤α,则结论为∙ A.各样本均数全相等∙ B.各样本均数全不相等∙ C.至少有两个样本均数不等∙ D.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 E.各总体均数全相等(分数:2.00)A.B.C.D. √E.解析:28.少年儿童人口增加,将可能使∙ A.粗死亡率增加∙ B.孕产妇死亡率降低∙ C.粗出生率增加∙ D.粗出生率下降∙ E.生育率下降(分数:2.00)A.B.C.D. √E.解析:29.研究者欲对某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项目实施5年后的效果进行评价,项目结束时甲、乙两个项目的部分县区第五年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2.5‰和15.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地的新生儿死亡率是整个项目评价的一个指标∙ B.可以得出甲地新生儿死亡率低于乙地的结论∙ C.应对该资料进行假设检验∙ D.该题目中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平均水平的指标∙ E.该题目中新生儿死亡率是绝对数(分数:2.00)A.B.C.D.E. √解析:30.若X值的均数等于7,标准差等于2,则X+3的均数∙ A.也等于7∙ B.等于9∙ C.等于10∙ D.界于7-3与7+3之间∙ E.界于7-1.96×2与7+1.96×2之间(分数:2.00)A.B.C. √D.E.解析:31.设两个定性因素为A和B,每个因素的两水平分别用“+”和“-”表示有无,则配对四格资料是检验∙ A.A+B-与A-B+差别∙ B.A+B+与A-B-差别∙ C.A+A+与B+B+差别∙ D.A-A-与B+B+差别∙ E.A-A-与B-B-差别(分数:2.00)A. √B.C.D.E.解析:32.计算某地某年孕产妇死亡率的分母是∙ A.某地某年年中妇女人口数∙ B.某地某年年末妇女人口数∙ C.某地某年年中15~49岁育龄妇女数∙ D.某地某年年末15~49岁育龄妇女数∙ E.某地某年活产数(分数:2.00)A.B.C.D.E. √解析:33.某研究室用甲乙两种血清学方法检查410例确诊的鼻咽癌患者,结果如下该资料属何种类型∙ A.配对计数资料∙ B.成组计量资料∙ C.配地计量资料∙ D.成组计数资料∙ E.等级资料(分数:2.00)A. √B.C.D.E.解析:34.一个测验工具中对于对象可以测量到的程度,是指该工具的∙ A.信度∙ B.常模∙ C.样本∙ D.效度∙ E.标准(分数:2.00)A.B.C.D. √E.解析:35.用某中草药预防流感,其用药组与对照组的流感发病率情况如下表∙ A.100 14 120 30∙ B.100 14 120 25∙ C.100 86 120 90∙ D.14 86 30 90∙ E.14 14 30 25(分数:2.00)A.C.D. √E.解析:36.四个处理组均数比较时,直接采用两组比较的t检验∙ A.会增加犯Ⅰ型错误的概率∙ B.会增加犯Ⅱ型错误的概率∙ C.会出现检验效能不够的情况∙ D.由于方差分析的两两比较方法不完善,故t检验更优∙ E.不能确定犯Ⅰ型错误和Ⅱ型错误的概率是否会增加(分数:2.00)A. √B.C.D.E.解析:37.某医院研究ω-3脂肪酸预防冠心病的作用,试验组服用ω-3脂肪酸,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该对照形式为∙ A.实验对照∙ B.空白对照∙ C.安慰剂对照∙ D.标准对照∙ E.历史对照(分数:2.00)A.B. √C.D.E.解析:38.同类定量资料下列指标,反映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代表性的是∙ A.四分位数间距∙ B.标准误∙ C.变异系数∙ D.百分位数∙ E.中位数(分数:2.00)B. √C.D.E.解析:39.方差分析借助F分布作统计推断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变异来源分解∙ A.方差∙ B.均数∙ C.离均数平方和∙ D.自由度∙ E.离均差平方和与自由度(分数:2.00)A.B.C. √D.E.解析:40.用常规培养法与荧光抗体法对同一批肉制品沙门菌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
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统计学符号一、概述在统计学中,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是常用的描述性统计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数据的分布和集中趋势。
而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则是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和变化范围的统计学符号。
本文将通过从简到繁的方式,介绍中位数和四分位数的概念,探讨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对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的统计学意义进行深入剖析。
二、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概念1. 中位数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即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
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奇数,那么中位数就是中间那个数;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偶数,那么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中位数的符号通常用M表示,中位数通常用来表示数据的中间位置和集中趋势,对于偏态分布的数据来说,中位数能更好代表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 四分位数四分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分成四等份,处于三个分割点位置的数值。
第一个四分位数Q1是指有25%的数据小于或等于它,第二个四分位数Q2就是中位数M,第三个四分位数Q3是指有75%的数据小于或等于它。
四分位数的计算可以通过统计软件或者手工计算,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同时也可以用来检测异常值和离群点。
三、中位数和四分位数的应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数据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市场调研等领域。
以财务报表分析为例,中位数可以更好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避免了特殊值对平均数的影响;而四分位数可以帮助分析者更清晰了解企业收入、支出等方面的情况,可以更好进行风险评估和决策分析。
四、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的统计学意义1. 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是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和变化范围的统计学指标,它是由第三四分位数Q3和第一四分位数Q1的差来表示。
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的计算方法简单直接,可以更好反映数据的稳定性和变异程度。
2. 统计学意义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同时也可以用来检测潜在的异常值和离群点。
标准差与标准误有何区别和联系?标准差和标准误都是变异指标,但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
区别:①概念不同;标准差是描述观察值(个体值)之间的变异程度;标准误是描述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②用途不同;标准差与均数结合估计参考值范围,计算变异系数,计算标准误等。
标准误用于估计参数的可信区间,进行假设检验等。
③它们与样本含量的关系不同: 当样本含量n 足够大时,标准差趋向稳定;而标准误随n 的增大而减小,甚至趋于0 。
联系: 标准差,标准误均为变异指标,当样本含量不变时,标准误与标准差成正比。
参考值范围与可信区间有何区别?(1)意义不同: 参考值范围是指同质总体中包括一定数量(如95%或99%) 个体值的估计范围。
可信区间是指按一定的可信度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2)计算方法不同: 参考值范围用计算。
可信区间用或计算,前者用标准差,后者用标准误。
直线相关与回归有何联系与区别?联系:(1)对符合相关回归条件的资料,其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正负号相同。
(2)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是等价的,对同一样本的资料,回归系数的t检验与相关系数的t检验其数值相等,即tr=tb。
(3)可以用回归解释相关。
r的平方称为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区别:回归要求因变量Y是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可以是精确测量或严格控制的变量,也可以是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当X是精确测量或严格控制的变量时,此时的回归称Ⅰ型回归。
当X是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时,此时的回归称为Ⅱ型回归。
相关要求变量X、Y都是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当说明两变量间依存变化的数量关系时用回归,当说明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时用相关。
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1)区别:参数检验:以已知分布(如正态分布)为假定条件,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
非参数检验:不依赖总体分布的具体形式,检验分布位置是否相同。
(2)优缺点:参数检验:优点是符合条件时,检验效能高。
第一节全距、四分位距、百分位距一、全距(Range)1、概念全距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故又称两极差,简称极差。
用符号R表示。
它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数。
的最简单、最易理解的一种差异量2、计算全距计算比较简单。
对于原始数据求全距的方法是:找出最大值、最小值,然后用公式:R=最大值-最小值对于频数分布表求全距的方法:中值之差;最大一组与最小一组组或者是最大一组上限与最小一组下限之差。
注意:如果数据是连续型,必须用精确上下限。
极差(概念要点及计算公式)小值之差1.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2. 离散程度的最简单测度值3. 易受极端值影响4. 未考虑数据的分布计算公式为未分组数据R = max(Xi) - min(Xi)组距分组数据R =最高组上限-最低组下限全距3 应用条件及优缺点全距概念清楚,意义明确,计算简单,是其明显的优点.但因它仅由最大值与最小值求得,易受两极端数值的影响.如果两极端有偶然性或属异常值时,全距不稳定、不可靠。
影响。
。
它明显地受取样变动的它不考虑中间数值的差异,即其它数据未起作用,反应不灵敏由于上述原因,全距只是一种低效的差异量数,只能作为差异量的粗略指标。
数分布表时决定全距范围之据的大概散布范围,以便确定统计分组。
即在编制频它的用处一般只用于研究的预备阶段,用它检查数用。
二、四分位距(四分差)1、四分位距的概念间部位50%个频数距离的一半作为差异为了避免全距受两极端数值影响的缺点,则用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即四分位距,又称四分差,用Q表示。
量指标若将从小到大排列的一组数据分成频数相等的四段,第一与第二段的分界点称第一个四分位数(Q1)。
第三四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与第一个四与第四段的分界点称第三个四分位数(Q3)。
统计学习题二、简答1.简述描述一组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指标。
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定量资料中总体分布的两个重要指标。
(1)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平均数(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参数,用于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P50就是中位数)、众数。
算术均数: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几何均数:对数正态分布资料(频率图一般呈正偏峰分布)、等比数列;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也可用于分布末端无确定值得资料。
(2)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常把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方差和标准差:都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对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常把均数和标准差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变异系数:主要用于量纲不同时,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变量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2. 举例说明变异系数适用于哪两种形式的资料,作变异程度的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的比较。
例如,欲比较身高和体重何者变异度大,由于度量衡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来比较,而应用变异系数比较。
3. 试比较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关系与区别。
区别:⑴标准差S:①意义:描述个体观察值变异程度的大小。
标准差小,均数对一组观察值得代表性好;②应用:与均数结合,用以描述个体观察值的分布范围,常用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③与n的关系:n越大,S越趋于稳定;⑵标准误S X:①意义:描述样本均数变异程度及抽样误差的大小。
标准误小,用样本均数推断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②应用于均数结合,用以估计总体均数可能出现的范围以及对总体均数作假设检验;③与n的关系:n越大,S X越小。
联系:①都是描述变异程度的指标;②由S X=s/n-1可知,S X与S成正比。
n一定时,s越大,S X越大。
均数、标准差、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指标。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规律以及数据的稳定性。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均数、标准差、中位数和四分位数的特点,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统计指标的含义和作用。
1. 均数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它是将所有数据值相加后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所得到的值。
均数的特点包括:(1) 对数据的敏感性:均数对异常值非常敏感,如果数据中存在特殊值,均数很容易受到影响而偏离真实的数据分布规律。
(2) 受数据量影响:均数的计算需要考虑所有数据值,因此数据量的增加会对均数产生影响,从而使均数趋于稳定。
2. 标准差标准差是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它能够反映数据值与均数之间的偏离程度。
标准差的特点包括:(1) 衡量数据的分散程度:标准差越大,代表数据的离散程度越高,反之则数据的分布越密集。
(2) 考虑所有数据:标准差的计算需要考虑所有数据值,因此能够全面地反映数据的分布特征。
3. 中位数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它可以反映数据分布的中心趋势。
中位数的特点包括:(1) 不受异常值影响:与均数不同,中位数对异常值不敏感,即使数据中存在特殊值,中位数也能够稳定地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
(2) 考虑数据的位置:中位数是按照数据值的位置来计算的,因此能够准确地反映数据分布的中心位置。
4. 四分位数四分位数是将一组数据平均分为四部分的数值,它们是数据的25分位数、50分位数和75分位数。
四分位数的特点包括:(1) 表示数据分布:四分位数可以将数据分布为四个部分,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数据的整体分布特征。
(2) 反映分位数位置:四分位数可以准确反映数据分布在各个位置上的情况,便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比较。
均数、标准差、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在统计学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指标,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第一节全距、百分位差、四分位差、平均差第一节全距、百分位差、四分位差、平均差一、全距Rg全距是一列数据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距,又称极差,用符号(Range)表示,其公式为Rg,X,Xmaxmin全距是说明数据离散程度最简单的统计量。
全距的局限:该统计量只依据分布中的两个极端值,未利用到分布的大部分信息。
它不能反映观察值的整个变异度,样本的例数越多,全距越大,不够稳定。
二、百分位差P,P937,百分位差表示某两个百分位数之间差异程度的指标。
常用的百分位差如P,P9010。
百分位数是指量尺上的一个点,在此点以下,包括数据分布中全部数据个数的一定百分比,符号为Pp。
其计算公式为:p,N,Fb100 P,L,,ipbf例4-1:用下面的次数分布表计算该分布的百分位差P- P。
9010fd组别15765,160, 4 156152 55, 650,8 14645, 16 13840,24 12235, 34 9830, 21 6425, 16 4320, 11 2715,9 1620, 7 7,100 —解:先计算P 和P 90109010 第1步:确定P百分位数对应的位置,,157,,141.3157,,15.71001001第2步:确定百分位数所在的分组区间,P在“50,”这组,P在“15,”这9010 组L,14.5F,138L,49.5F,7第3步:确定公式中的符号,,,,,,,f,8i,5bbbb f,9第4步:代入公式计算P ,P 9010141.3,138 P,49.5,,5,51.56908 15.7,7P,14.5,,5,19.3310 9第5步:计算P-P 9010P,P,51.56,19.33,32.23 9010答:该分布的百分位差P-P是32.23。
9010百分等级:任意分数在整个分数分布中所处的百分位置,百分等级是一种相对位置量数。
计算公式为:,b100f(XL)P[F]R,,b, Ni三、四分位差QPPQ375251四分位差是百分位差的特例,用于分析()与()之差的一半,即Q,Q31Q,2四、平均差(一)概念及计算公式平均差是一组数内各个数据之间与平均数的绝对离差的平均数。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卫生统计学题一.最佳选择题1.统计工作各步骤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是A 统计设计B 搜集资料C 整理资料D 分析资料E 随机抽样2.算术平均数是适用于( )A 偏态分布资料B 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C 分布不明的资料D 任何类型的资料E 存在极大值或极小值的资料3.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何种资料的分布特征(A 正态分布B 正偏态分布C 负偏态分布D 对称分布E 任何计量资料分布4. 以下指标可用于比较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的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变异系数D 全距E离均差的平方和5.下列属于数值变量资料的是A 某人群血型分布资料B 某组病人疗效观察资料C 某人群红细胞数资料D 某人群性别分布资料E 某人群吸烟情况调查资料6.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的面积为()A 97.5%B 95%C 50%D 99%E 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7.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μ +1.96σ的面积为()A47.5%B 95%C 50%D 99%E 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8.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μ +1.96σ到+∞ 的面积为()A47.5%B 95%C 5%D 2.5%E 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9.两大样本(n>100)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方法是:( )A t检验B u检验C 方差分析D 卡方检验E 以上均不可以10.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越小,说明( )A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小D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11.抽样误差大小的估计是用( )A 标准差B 平均数C 变异系数D 标准误E 总体均数减去样本12.两小样本(n<100)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方法是:( )A t检验B u检验C 方差分析D 卡方检验E 以上均不可以13.统计推断的内容()A 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总体指标B 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C A与B均是D A与B均不是E 估计参考值范围14.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 )A 两样本均数有差别B 两样本均数无差别C 两总体均数有差别D 两总体均数无差别E 两资料有差别15.四个样本率作比较X2 > X20.01(3) ,可认为()A 各总体率不等或不全相等B 各总体率均不相等C 各本体率均不相等D 各样本率不等或不全相等E 两个总体率相等46. 四格表自由度()A 不一定等于1B 一定等于1C 等于行数×列数D 样本含量减一E 以上都不对17 .构成比()A 反映事物发生的强度B 反映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C 既反映A也反映BD 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E 表示一事物在时间顺序上的排列18.两样本率比较的X2检验,无效假设(H0)为()A π1=π2B π1≠π2C μ1=μ2D μ1≠μ2E π1=π019. 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A统计描述和假设检验B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E统计图表和统计描述20.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A 平均数B 相对数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E 中位数21. 等级资料比较宜用()A t检验B X2检验C u检验D 秩和检验E 方差分析22.多样本等级资料比较宜用()A t检验B X2检验C u检验D H检验E 方差分析23 以下为秩和检验适用的资料,除外( )A 分布不清楚的资料B 极度偏态分布的资料C 正态分布资料D 等级资料E 数据一端(或两端)有不确定的数值的资料24. 直线相关分析中,相关系数r用于描述:()A 两个变量X与Y的相关密切程度B 两个变量X与Y的相关的方向C 两个变量X与Y的相关密切程度和方向D 两个变量X与Y的变异程度E 以上都不对25. 抽样的目的是()A 用来推断总体特征B 节约研究经费C 研究样本信息D 推断样本特征E 描述客观事实26 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A 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C 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D 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E 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27 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A 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B 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C 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D 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E 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28 常用离散程度指标不包括()A 方差B 极差C 标准差D P50E 标准误29 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是:()A 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B 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C 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D 总体中任意的一部分E 总体中较为集中的一部分30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A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B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C 两者均不变D 两均改变E 根据实际资料而定31 变异系数越大,表示()A 相对变异程度越大B 平均数越大C 标准差越小D 样本含量越大E 标准差越大32 频数分布资料的两个重要特征是()A 统计量与参数B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C 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D 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E 样本与总体33 抽样误差是指()A 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B 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参数与统计量之间由于抽样而产生的差别)C 样本中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别D 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E 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34 用触诊和X片对100名妇女作乳癌检查,触诊有40名阳性,X片有60名阳性,两种方法均阳性者10名,两种方法检查均为阴性的人数为()A 20B 30C 40D 90E 1035 直线相关分析中,相关系数r用于描述()A 两个变量X与Y的相关密切程度B 两个变量X与Y的相关方向C 两个变量X与Y的相关密切程度和方向D 两个变量X与Y的变异程度E 两个变量X与Y的数量依存关系36 四格表资料作X2检验时,不需要进行连续性校正的条件是()A 样本量n≥40,且理论数1<T<5B n≥40,且T≥5C n≥40,且T≥1D n<40,且T<5E n≥40,或T≥537 用A法和B法分别检测100名确诊的癌症病人,A法的阳性率为PA,B法的阳性率为PB,检验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的方法是采用()A 检验两样本率是否相等的u检验B 检验两总体率是否相等的u检验C 检验两样本率是否相等的X2检验D 检验两总体率是否相等的X2检验E 两非独立样本(配对资料四格表)的总体率是否相等的X2检验38 计算t>t0.05(v),则推算P值为:( )A P>0.05B P<0.05C P=0.05D P>0.01E P<0.0139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置信区间要用()A 标准差B 变异系数C 方差D 标准误E 总体均数40 两组样本均数比较作t检验的无效假设为()A 两样本分别来自不同的总体B 两样本来自μ1+μ2 总体C 两样本来自μ1 -μ2 ≠0的总体D 两样本来自μ1 =μ2 两个总体E 以上都不对41 已知某地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000克,标准差为100克,设估计的参考值范围为2800~3200克时,该范围属()参考值范围A 80%B 90%C 95%D 97.5%E 99%42 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A r>0时,b<0B r>0时,b>0C r<0时,b>0D r=bE r和b的符号毫无关系43 根据样本算得两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r,经t检验,p<0.01,可认为()A X与Y间密切关系B 总体相关系数ρ很大C 总体相关系数ρ=0D 总体相关系数ρ≠0E 总体相关系数ρ>044 已知男性鼻咽癌发病率高于女性,现欲比较甲、乙两县居民鼻咽癌的发病率,但甲县人口女多于男少、乙县人口男多女少,适当的比较方法是()A 两率比较的z检验B 不具有可比性,不能比较C 两比较的卡方检验D 进行率的标准化后再比较E 直接比较45 比较7岁男童与17岁青年身高的变异程度,宜选用()A 全距B 方差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E 四分位数间距46 样本含量是指()A 样本所包含的信息量B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C 样本占总体的比例D 由总体数量所计算的有关结果E 抽样的次数二、简答题1、常用的平均数有哪些?它们各自的应用条件如何?2、举例说明各种统计资料的类型3、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包括哪些内容(指标)?4、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包括哪些内容(指标)?5、应用相对数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6、假设检验的步骤有哪些?三计算分析题1、某医院肿瘤科3年中治疗乳腺癌病人120例,每例均随访5年存活率,比较手术治疗和联合治疗(手术和术后化疗)的效果,结果如下表,问两种疗法效果是否有差别?(四格表卡方检验)组别存活病人病死人数合计手术治疗 35 5 40联合治疗 55 25 80合计90 30 1202、某医生为了了解甲乙两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何者更好,该医生随机抽取了80名已经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每名患者分别接受甲、乙两法诊断,结果表明:甲法诊断率为70%,乙法诊断率为50%,甲乙两法均诊断乳腺癌为30%,试比较甲、乙两法诊断率是否有差别?何法诊断优越?(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3、某医院研究劳动类型与血清胆固醇的关系,调查结果为脑力劳动组400人,平均胆固醇(均数)水平为4mmol/L,标准差为0.6mmol/L;体力劳动组400人,平均胆固醇(均数)水平为4.2mmol/L,标准差为0.7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