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如何学习书法
- 格式:ppt
- 大小:658.00 KB
- 文档页数:13
如何培养孩子的书法功底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培养孩子的书法功底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培养孩子书法功底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书法功底首先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孩子的学习空间中放置一张宽敞、整洁的书桌,并摆放好必要的书写工具,如毛笔、墨汁和宣纸等。
同时,可以在书桌旁放置一些优秀书法作品的展示,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注重正确的姿势和笔法正确的姿势和笔法是书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孩子培养良好书写习惯的关键。
在开始书写之前,可以教导孩子正确坐姿,保持身体的舒适和平衡,并将纸张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另外,在书写时应注意握笔的方式,使手指灵活并能够自如地掌控笔的运动。
三、培养对经典作品的欣赏和模仿能力让孩子学习欣赏和模仿经典的书法作品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楷书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让孩子在欣赏的同时,通过模仿这些作品来提升他们的书法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四、坚持日常的练字训练书法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艺术,只有通过日常的练字训练才能够不断提升孩子的书写水平。
可以制定一个坚持练字的时间表,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练习,逐渐提高孩子的书写速度和字形的准确度。
同时,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练字册或习字帖,帮助他们在规范的字格中进行书写。
五、开展书法比赛和展览活动组织书法比赛和展览活动是激发孩子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方式。
可以在学校或社区举办书法比赛,让孩子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书法成果,并通过与其他同学的比较学习和切磋。
同时,可以策划书法展览活动,邀请专业书法家对孩子的作品进行指导和点评,激发他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六、培养孩子的书法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孩子的书法观察和分析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书法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书法作品,如商标、公告牌等,让他们观察并分析字形的结构和布局。
书法学习入门知识·书法欣赏的方法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这里,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
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
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
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
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
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
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
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
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
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
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
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3、立体感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
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
”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
如何学习书法及意义如何学习书法及意义--------学习书法的意义书法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璀璨。
中华民族在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文字的书写,因为他不只是生活、文化、思想和科学交流的媒介,而且其艺术价值非常高。
但随着科学的进步,电脑的普及,人们逐步忽视了写字的训练,所以,写出的汉字很难看。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学习书法不只是提高写字的水平,还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人的良好心里素质。
一.静心的培养学习书法,首先要求人要坐得住。
心静是学习书法的首要问题。
静亦净,就是要求人能平静下来,停止一切活动,心里没有一切与写字无关的杂念,心静如水,专心致志,精神集中。
古人曾说“静能养神”、“静能养身”。
习书需要静,静能延年。
因此学习书法不但使人能做到静得下来、做得下来,对人身的健康有好处,还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工作、学习、和做事的良好习惯,都有很好的帮助。
二.持之以恒的培养学习书法,其次要求人要有顽强的毅力。
持之以恒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性的问题。
学习书法,要提高写字水平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得到的事情,它需要坚持不懈每天不间断的临摹学习才能获得。
而临摹学习是比较枯燥的,进步又是很慢的,所以,一部分人就丧失了信心,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
学习训练起来就不积极主动,今天高兴了就写几个字,明天不高兴了就不写了。
因此习书没有成功。
然而,另一部分人坚定了信心不间断的练习,最后不但提高了写字水平,还磨炼了人的毅力。
三.一丝不苟的培养一丝不苟是书法临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习书法的主要途径就是临摹,而不少人就不会临摹,甚至不喜欢临摹。
大家是不是知道,提高写字的水平是临摹,而学习其他任何知识都需要临摹。
如学写作文时要按例文写,学解数学题时要按例题作,这不都是临摹吗?如果你不按例文写和按例题去解题,你能学到写作和解题的方法吗?既然是临摹,就要一丝不苟,不能改变原意。
原貌是什么样,写出字就什么样。
而这时,有的人一临写不像,就丧失了意志,不能控制自己随意乱写了起来。
如何练好硬笔书法(初学者必看)一、书法学习的注意点人们现在正热衷于练习硬笔书法,有的人短期内进步明显,有的人苦练数年却毫无进步。
学写书法应注意下面几点:1:选择范本,先摹后临,摹临结合纵览市面上出版发行的钢笔书法字贴,由于是钢笔书写的原因,字都偏小。
虽然笔画精细,结体严谨,但不便于初学者摹写(蒙着字贴写)。
大多数人又懒于摹写,认为只有小学生才这样做,殊不知摹写是学书书关键的一步,是防止"抄贴"学无收益的有效方法。
一个不摹只临(照着字帖写)者,很难发现自己书写的弊病,只有先摹后临,摹临结合,才能有进步。
选中字帖后,可用复印机放大到1.5Χ5厘米的字。
如果自己喜欢写撇捺明显、精巧的写,就可选用弹性的钢笔。
在学的过程中,摹、临、背(默写帖字)、创(写与帖字相近的字)四结合。
另外,可将字帖后页自己没学过的内容记入脑海或请人念,然后用自己的习惯方式写出来,再和原帖字比较,就可以看到自己与字贴之间的差距,从而检查自己的弊病所在。
2:选择正确的方法学习硬笔书法,为了速成,可以直接学行书。
但多数学书者受"写好了正书才能写行书"正统观念的影响,长期精描细画地写楷书,一旦实用需写行书发现没有进步就丧失了信心。
所以,直接写行书或正、行结合练,都是短期见效的方法。
3:选择合适的书法字帖在书法字帖中,有标准严整的,也有疏朗奔放的。
每个人性格的不同使得爱好各异。
同样一本字帖,也因人而异。
一个性格豪放、外露的人写起来往往不拘泥于点画,喜欢写大幅的行草书。
虽然潇洒、流畅,但法度不足、草得天书一般。
而一个性格内向、深沉的人则常常喜欢写工整精美的正书,但在写行书时过分计较点画的精细,难以摆脱僵硬、死板的书写习惯。
所以,对各种风格类型的字帖加以选择再定自己的专攻对象是第一步,在学的过程中据已特点对症下药地换帖是第二步。
选择,深入,冲淡,融合,才能逐步提高。
历史上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帖,颜真卿《争座位帖》等都是优秀的行书范本。
学习书法的步骤供书法爱好者阅读,不足之处请指正。
执笔古人说:“凡学书者,先学执笔。
”掌握执笔方法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
●步骤与要求1.端坐(或站立)于桌前,胸(或腹、腿部)离桌沿约一拳,左手平按桌面,右手执笔,身体自然放松,姿势如抱婴孩,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2.用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夹持笔管,无名指、小指并拢由内向外轻轻推抵笔管,做到指实掌虚,笔管竖直。
3.抬高肘部使之离桌悬空,轻竖手掌使手腕平顺。
●执笔练习用毛笔蘸上墨汁,在元书纸上画一小点,然后按上述执笔姿势与要求,把笔尖竖直对准纸上的小圆点,要求笔尖与圆点的距离越近越好,但不能使圆点墨迹渗化扩散。
每次练习5-10分钟。
初练时手会抖动,笔会摇晃。
练习一段时间后,握笔能力自然会提高。
这样既能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又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学习运笔打好基础。
运笔即用手腕运转毛笔。
要学会运笔,就要先弄清楚指、腕、肘各个部位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
一般说来,指的作用主要在于执笔,腕的作用在于运笔。
如书写字径30毫米以下的小字,由于点画、间距较小,动作细微,而多用五指协调运笔;如书写拳头般大小的字,由于运动范围扩大,而以用腕为主,指则辅之;再大些的字,用腕已无济于事,就必须用肘来配合腕共同完成书写。
因此,指、腕、肘各部位的作用不同,但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枕腕枕腕有两种,一种是把腕直接靠在桌面上,另一种是用左手垫在右腕下。
由于枕腕能使腕部有依托,因而执笔较稳。
枕腕运笔法适宜书写小字,而不适用书写大字。
●悬腕就是腕离桌面而肘靠桌面的一种运腕方法。
因悬碗比枕腕扩大了运笔范围,能较轻松地运动手腕,所以适宜书写字径50毫米左右的字。
但悬腕比枕腕难度要大,需要经过更多训练才能得心应手。
●悬肘就是肘、腕都离桌面悬空书与,悬肘能全方位顾及字的点画和笔势,能使指、腕、肘各部位自如地调节摆动,因此书法家大都喜用此法。
初学书法者也可直接学练悬肘,扎实地打好书法的基本功。
书法入门第一,挑选合适的笔墨纸毡工具:毛笔、砚台、墨水(一得阁牌)、印章、印泥(用水印泥,不要用油印泥)、毛毡、镇纸、字帖、宣纸。
(一般练字基本上都是如此)(一)毛笔:【毛笔种类】硬毫笔:笔性刚健如:狼毫、山马、牛耳毫、鼠须、山兔、鹿毛笔。
软毫笔:笔性柔软。
如:羊毫笔。
兼毫笔:用硬毫、软毫集在一起,刚柔并济。
笔性介于硬软毫之间。
如:长流、如意,适合初学的人使用。
笔用中号笔大小合适,一枝好的毛笔要具备「尖、齐、圆、健」四种品德。
尖~笔毫聚合时,笔锋要能收尖。
齐~将笔头沾水捏扁,笔端的毛整齐无不齐现象。
圆~笔肚周围,笔毫饱满圆润,呈圆锥状,不扁不瘦。
健~笔毛有弹性,笔毛铺开后易于收拢,笔力要健。
初学者买狼毫或兼毫。
狼毫笔以东北产的鼠尾为最,称"北狼毫"、"关东辽尾"。
狼毫比羊毫笔力劲挺,宜书宜画,但不如羊毫笔耐用,价格也比羊毫贵。
常见的品种有兰竹、写意、山水、花卉、叶筋、衣纹、红豆、小精工、鹿狼毫书画(狼毫中加入鹿毫制成)、豹狼毫(狼毫中加入豹毛制成的)、特制长峰狼毫,超品长峰狼毫等。
发笔:用清水浸泡笔毫,把笔的胶质泡发。
不要浸泡太久,以免笔管裂开掭笔:在砚台边上捻转笔锋,使笔锋顺拢洗笔: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上的余墨洗去。
把笔放在毛边纸上吸去水分。
把笔吊在笔架上晾干。
(二)墨:.墨可分为松烟墨及油烟墨。
●松烟墨:是燃烧松枝取其烟,经过漂、筛,除去杂质,配以牛皮胶和香料加工制成。
●油烟墨:用桐油、麻油等植物油所燃烧之烟,加皮胶、香料而制成,黑色黑而亮。
好墨的特点:●质细:指墨没有杂质,结构紧密。
●胶轻:墨中配入之胶质适中。
●色黑:墨色黑中透亮,有神采。
●声清:研磨或敲击时,声音清脆而不粗浊。
研墨:倒水要适量,不要太多。
拿墨时,食指要放在墨的顶端,拇指和中指夹在墨条的两侧。
按墨要重,磨墨要慢。
(三)纸:1.木浆纸:宣纸、棉质。
2.竹浆纸:毛边纸、元书纸。
3.宣纸:拉力较强、洁白、坚韧、耐久等特点。
硬笔书法练字方法有哪些现在很多的家长都会给孩子报书法班学习书法,那么你知道硬笔书法如何练字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硬笔书法练字方法,来欣赏一下吧。
硬笔书法练字方法第一步读帖。
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
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我们读黑体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横的长度是竖的长度的二倍,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
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
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硬笔书法笔画的变化并不明显,也不易为中学生所掌握,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步描摹。
“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蓝笔描写。
“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
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在作业纸上,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
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作业纸上的方法。
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
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创作。
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
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
如果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写出一手与字帖接近的字,中学生练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硬笔书法练字的注意事项第一个问题是书写工具的选择。
“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
”无论是钢笔还是圆珠笔都要选用书写流畅,线条粗细均匀的好笔。
墨色太浅,难以辩认;墨色太黑,又给人以压抑感。
在考试时往往会因此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笔迹的墨色以蓝黑色为最好。
楷书技巧、字帖、视频三合一教材导航目录请点击标题进入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续2) (续3)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附示范视频)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6、楷书入门6点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附示范视频)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附示范视频)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附示范视频)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附示范视频)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2、楷书入门11重画变异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附字帖、示范视频)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附字帖)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附示范视频)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附示范视频)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附示范视频)18、楷书入门12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附示范视频)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附示范视频)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时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三位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
因为颜体笔画肥厚,初者特别是小学生因手法不稳,动作幅度粗重,写瘦劲的线条比较难入手,所以选择颜体入门,比较实在。
为了使鉴赏力较低的中小学生对范本容易理解和把握,选择墨本字帖来训练是大有好处的。
因为颜真卿楷书成熟时期的墨本作品在字的数量上稍为少些,这里选择《谭延闿临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里的墨本字作为范本来讲解和让中小学生临摹。
谭延(1880-1930),民国时期,在朝的显贵许多能写一手好字,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谭延闿、于右任二家。
1912年加入国民党。
1922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