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春节作文
- 格式:docx
- 大小:17.93 KB
- 文档页数:8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相关推荐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精选39篇)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习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篇1我们家乡每逢到春节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可是非常心动的。
“百节年为首”,山东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
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腊月二十三”一到,家家户户要蒸大枣饽饽、炸面鱼、杀猪、做豆腐、宰鸡,打冻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
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
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
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
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
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
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
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正月初一凌晨挑选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这时拜年开始了,先放一个开门的鞭炮,打开吉祥的大门,迎接拜年的人们,大人们开始忙活起来,爸爸放鞭炮,满地的红地毯似的纸屑,预示着来年的吉祥如意;妈妈做可口的饭菜。
再就是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
家里忙完了,就给家族里的人拜年了,家家户户串门拜年,空气里弥漫着鞭炮的火药味,回荡着人们的祝福声。
正月初一早上吃有钱的饺子,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
除夕过大年也就结束了,真是“ 爆竹声声辞旧岁,合家欢乐迎新春”。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篇2在寒假里,那五花八门的节日习俗,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过年的气氛是从何时浓起来的呢?或许从“腊八”那天就已经开始了。
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找齐那八样食材,在锅里煮。
家乡的春节作文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2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1家乡的春节虽不如老舍笔下北京春节那般隆重,从腊月初八直到正月十九历时一个多月,但对于人们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但是人们劳动一年后欢喜心情的表露,更是人们对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心想事成的美好祝愿。
我家的春节差不多就是从腊月三十开始的,这一天家家都是最忙的时候,很少有人闲着无事。
全家人忙着洗衣服,换床单,以便在新的一年中显示出新的气象。
当然了,对联、窗花、日历是必不可少的,理应在前几天完成,所以这里我不做描述。
三十这天,重要性仅次于洗衣服的应该算是做年夜饭了,大人在一边忙活着洗菜切菜,孩子们蹦蹦跳跳,想尽办法帮个忙,却总插不上手,只有干着急罢了。
年夜饭的品种照例是很丰盛的,依旧是鸡鸭鱼肉之类,但小孩子白天中无事时吃尽了甜品,往往吃不了多少这些珍奇,只好随便选几样来一品好坏,往往遗下一大堆剩菜,让劳动一番的大人们目瞪口呆。
但无论如何大人们是不会恼的,因为剩菜剩饭此时此刻便成了年年有余的象征。
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的一家人合合美美地吃完年夜饭,随后便是孩子们的自由时间了,桌上摆好糖果、水果和各类糕点,想吃就吃。
全家人喜气洋洋,其中当属孩子最欢喜,因为可以靠几句甜言蜜语换得鼓鼓囊囊一大包压岁钱。
如果你问他们明天的愿望,应该就是多来点拜年的了。
除夕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快乐的,但是守岁这一着却不是我能接受的,听完倒计时的钟声,刚想闭上眼睛睡个好觉,窗外就“劈里啪啦”地响起了礼花声,弄得人睡意全无,却又筋疲力尽。
正月初一的习俗近年来越发平淡了,一家人睡到太阳升的老高才起床,匆匆吃完了早饭,便上街闲逛。
街上的商铺为了在新年的第一天从人们的口袋里弄到更多的进账,不惜破坏正月初一关门停业的老规矩,大张旗鼓办起了“新年大甩卖”之类的活动,虽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过年的食物储备、购买新衣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但是我并不喜欢这样。
《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6篇《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篇1每个地方的春节都不一样,都有很多的风俗,我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家乡的春节气氛很浓,到处洋溢着过节的喜庆。
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很多的精彩。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这一天“灶王爷”要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又称"辞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我们还可以吃香甜可口的“祭灶糖”。
同时,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要贴福字、窗花、对联、门神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将宅子里里外外装点一新。
从这一天开始,家家要蒸我们家乡特有的高馍馍和各式各样的花糕,有石榴花的,有小鱼的,还有蝴蝶状的。
还要蒸一个又大又圆的花糕用来祭奠先祖,这个花糕可是要等到过完春节才能吃得哦!虽然大家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比,我感觉还是欢乐更多。
除夕就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时刻。
在这个晚上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团圆,一起吃丰富的年夜饭,一起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享受着团圆的乐趣。
到了十二点,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爆竹,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从大年初一开始,大家都要到亲戚朋友家里去做客拜年。
我们小孩子还能收到长辈们的压岁钱,别提有多高兴了。
正月十五又是春节里一个重要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挂火红的灯笼、吃汤圆,寓意着我们大家团团圆圆,生活和和美美。
过完了这一天,年也就过完了,人们开始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是不是多姿多彩呀?你的家乡呢?是不是也如此丰富多彩呢?《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篇2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到来了。
春节前夕,每家每户的大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大扫除、贴春联、买新衣、买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孩子们满心欢喜,左盼右盼,都希望春节快点到来,因为春节可以“大饱嘴福”,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山珍海味,还可以放鞭炮,买到春节特有的玩具。
孩子们急切地盼望着,盼望着,春节在欢天喜地中到来了。
我的家乡春节风俗作文【篇一】欢乐的春节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即将来临啦!大街小巷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息,过春节在我家必不可少的就是饺子啦。
都说万事开头难,我就不信这个邪,有什么难的呀,不就是包饺子吗?开始包饺子了,我先把饺子馅用筷子夹到饺子皮上,然后把饺子皮用手一点一点的捏紧,咦,怎么感觉手上湿湿的?仔细一看,原来是饺子皮破了,感觉就像个笑破了肚皮的胖娃娃。
妈妈笑着说我:“你放的馅太多了,怎么能包住呢?”“不就多放了点馅吗,一会我少放点,我还真就不相信了,包个饺子就这么难?”我不以为然的回答。
我又拿了一个饺子皮,这次少放了点馅,一点点的将两边捏紧,拿在手上仔细看了看,这次没漏,哈哈,成功了,我高兴的把包好的饺子放在桌上,可是饺子为什么躺在地上不起来呢?我郁闷的摇摇脑袋。
妈妈看着我有点小沮丧的样子,取笑我说:“呦,刚才是谁说包饺子很容易的,这会儿怎么蔫吧啦?”只见妈妈把饺子皮托在手心,然后夹一筷子饺子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再把饺子皮对折一下,接着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熟练的一捏,一个胖乎乎圆滚滚的饺子就呈现在我的面前。
我照着妈妈刚才的方法开始包了,第一个饺子的样子还是很难看,但总算有点模样了,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慢慢的,我包的饺子就越来越好了。
饺子包好了,可以下锅煮了,妈妈先烧开一锅水,然后把饺子一个个轻轻的放进去,再用勺子背从锅的底部轻轻前推着,生怕把饺子弄破了。
不一会儿,锅开了,妈妈又往锅里添了一勺凉水,不时的用勺子推着,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添水,妈妈说:“煮饺子要滚三滚,饺子才能煮透,皮筋馅软。
”不大会工夫,饺子终于出锅了。
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心里酸酸的,原来妈妈每天这么辛苦,以后我有空一定要帮妈妈多干点家务。
我终于学会了包饺子,这种感觉好有成就。
过新年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我的家乡春节风俗作文【篇二】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种节日都各具特色。
但最重要的节日还是春节了,由于地域的差异,全国各地过春节的方式均有不同。
家乡话春节作文篇一《春节,家乡的热闹盛宴》在我的家乡,春节那可是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就像一场超级热闹的全民盛宴。
一进腊月,整个村子就开始弥漫着春节的气息。
大人们忙得脚丫子朝天,办年货、打扫屋子,啥都有。
我家也不例外,老妈像个指挥官一样,分配着各种任务。
我和老爸只能乖乖听话,我负责擦那些瓶瓶罐罐,老爸则要打扫屋顶墙角的蜘蛛网。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那是必须的。
老妈会把各种食材,像红豆啊、绿豆啊、大米啊一股脑儿地放进锅里煮。
那煮出来的粥啊,满屋子都是香气,我能一口气喝上三大碗。
到了年三十,贴春联是个重要活儿。
老爸把红红的春联拿出来,我就当小助手,端着浆糊,看老爸把春联在门上比划来比划去。
我记得有一次,老爸让我看着春联正不正,可我光顾着看邻居家放鞭炮了,随口就说“正呢”。
结果老爸贴好一瞧,哎呀,歪得厉害。
我们两个相视一笑,也不管了,歪的春联也是春联嘛。
晚上就是年夜饭时间啦。
满满的一桌子菜,有红烧肉、炖排骨、炸丸子等等。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那感觉特别温馨。
吃着吃着,大人们开始互相敬酒,说着祝福的话。
小孩子满屋子跑着玩,偶尔抓一把糖果塞进嘴里。
吃完年夜饭,还要守岁呢。
我就强撑着不睡,等待新年的到来。
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外面鞭炮声噼里啪啦响成一片,烟花也在夜空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这一刻,感觉新的一年充满了希望,家乡的春节就是这样,热热闹闹,充满乐趣,令人难忘。
篇二《家乡春节:那浓浓的年味》一说春节,就想到我家乡那满当当的年味。
过年前,集市那叫一个热闹。
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
卖年画的摊位上,各种各样的年画看得人眼花缭乱。
我跟着老妈去买年画,她在那些花花绿绿的画前挑挑拣拣,我就对一副画着大胖娃娃抱着鱼的年画感兴趣。
那娃娃笑得多喜庆啊,就像街头卖糖果的老板一样笑得眼睛眯成缝。
老妈选好了,背后传来讨价还价的声音,那场面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有人声音高亢地说“这太贵了,便宜点”,摊主则挥舞着手说“不行不行,我这进价都高着呢。
家乡的春节作文家乡的春节作文(通用28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通用2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1红红的灯笼挂起来了,喜庆的春联贴起来了,漂亮的窗花剪起来了,皑皑的白雪飘下来了,美味的年夜饭端出来了,绚丽的焰火冲上天了,咱们中国人最隆重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了。
今年的除夕,我是在绍兴奶奶家度过的。
腊月廿八的傍晚,在去绍兴的路上,我们正好遇上了一场大雪。
车前到处都是白茫茫的翻飞的雪花,但黄色的车灯照亮了前方的路,也温暖了回家过年人的心。
那一盏盏隐隐绰绰的灯光,在风雪中给了人们家的温暖。
腊月廿九的早晨,我们来到了位于香炉峰半山腰的炉峰禅寺礼佛、烧香,这也是绍兴人过年的一个习俗吧。
每逢年末岁初,寺庙里总是香客众多,香烟袅袅,人们纷纷来到这里祈求新年平安吉祥。
下午,我来到了著名的南宋园林沈园。
一朵朵晶莹的雪花,一块块洁白的“地毯”,映衬着黑瓦白墙间一个个火红的灯笼。
微风拂过一块块承载人们美好祝愿的祈愿牌,拂过一朵朵绽放的腊梅,只听见风铃“呤呤”的轻响,只闻到腊梅阵阵的暗香。
春节之所以热闹,烟花爆竹的功劳可不小。
古时候人们放爆竹是为了驱邪祈福,祈求来年平安如意。
而今天灿烂的烟花则为节日的夜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家乡的春节热闹非凡,它是多彩的,是红火的,是温暖的。
那里有亲人美好的祝愿,那里有我们深深的牵挂与留恋!家乡的春节作文篇2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每个地方都很热闹,我们家乡也不例外。
我的家乡在潮汕揭阳。
那里每到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大清扫一遍,把家里的椅子呀、床呀、等等家具搬到门口洗一遍然后到太阳底下晒。
铁门都要图上新的一层油漆。
家家的子女不管什么都要从外地赶回家过年团聚。
到了除夕时,人们早早地洗好了澡穿了新衣服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4篇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4篇每当春节,我总会回到家乡过,因为那里风光优美,有农村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种很舒服、轻松的感觉。
今年,我回到家乡,感觉格外不同,因为我爸爸在后院那里建了一座五层楼的房子,把后院的范围矿大了。
全村的人都很羡慕,担忧的就很妒忌,因为他们家里没有钱盖房子,不希望我们的生活比他的好,就像在我的爸爸那里夺取一些土地,可都被我爸爸看穿了,一一地回绝了,可是他们还是不知耻地常常来我们家吃饭。
到了春节,他们都回家吃饭了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过得更加开心了。
那天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把被子叠好,一早就跟爷爷奶奶说:“恭喜发财,利是递来。
”拿完家里人的所有利是包之后,我偷偷的藏在房间里把利是一一拆开。
啊,收获还不少呢!最大封的是爷爷的利是,每次都100-200元,虽然不比邻居表叔给邻居小孩的一封1000元的大,但我已经十分满足了。
那天全家我们都去看望亲戚,因为我们这些小孩子当晚想趁机“打劫”的了!可苦的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要回利是给别人的小孩子,顺便我们也去看看家乡周围风光的改变的'。
我们在去过程中不时也看见有人为了庆祝,都用鞭炮,在临晨四点时,我和姐姐都是因为这些鞭炮,吓得跳起来。
那天晚上,我看见了我们很多家都放烟花,显得十分隆重,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买了差不多1000元的烟花放,连上边马路打麻将,打牌的人都停下来观看,在全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我们家,因为我爸爸在村子里,都算个百万富人了,所以烟花比别人放得更多、更长时间,我看得连颈都僵硬了,有很多人都很羡慕我们。
哈哈,这下咱家可有面子了。
在家乡的春节真好,又没又热闹又隆重,比起一些在城市里过春节的好多了,我爱我的家乡-德庆。
这个少雪且日渐温暖春天里,春节热闹掩埋了平淡日子,看着墙上新买挂历,数着本世纪最后一个春节临近日子,不禁感慨岁月匆匆,流逝又是一个平静而忙碌一年。
我老家在和县白桥镇,那儿虽没有都市繁华,但却处处表达出浓郁地方风情。
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精选32篇)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精选32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精选3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篇1中国人把过春节称作过年,人们早已不记得“年”是一种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野兽了,而是把年当做喜庆团圆的节日来庆贺了。
一进腊月,一个又一个的节日接二连三地来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腊八节吃八宝粥就为的是粘住小孩的下巴别冻掉,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灶王爷”回天述职,好话多说,赖话少说。
还要吃灶糖粘灶王爷的嘴。
其实灶糖都被小孩子们吃了,然后打扫尘土,蒸年干粮,杀年猪,煮肉,一直忙到贴对联,挂年画。
腊月三十除夕,不管天南海北的人都要赶回家里吃团圆饭,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什么都摆到桌子上,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放鞭炮,迎财神,祈福祈寿祈平安。
除夕的夜晚,人们通宵不睡,叫做守岁,看电视,玩电脑,打麻将,包饺子……零点的钟声一响马上吃新年的第一顿饭,叫做吃元宝,还有一个糖饺子,一个钱饺子,谁能吃到就是有福,有甜美的生活。
小孩子给老人磕头拜年,老人要给小孩子压岁钱。
大年初一天还不亮,人们就走出家门,到亲戚朋友家拜年,还可以到城里的庙会去看各种表演,吃各种口味的美食。
元宵节明月当空,各种各样的灯笼悬挂起来,处处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家家户户吃元宵,预示着新的一年里快乐吉祥。
到了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吃猪头,这个春节才到了尾声,人们有从喜庆的日子转到了忙碌的日子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篇2看,家家户户的大红灯笼已经高高挂起来了;听,淘气的孩子已经噼里啪啦放起鞭炮来了,因为一年一度的除夕之夜已经到来了。
说到除夕,自然也少不了一顿年夜饭。
妈妈在厨房忙里忙外,不多时,丰盛的饭菜摆上了饭桌。
有红烧大鲤鱼,表示年年有余;有香喷喷的烧全鸡,代表吉祥如意;有韭菜炒鸡蛋,寓意圆满长久;还有那肥肥的大猪蹄,妈妈说它是搂钱耙子,大人吃了多挣钱,小还吃了打高分。
我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初二【精选3篇】我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初二【精选3篇】一照家乡的老法规,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廿四就开头了。
有“腊月廿四,掸尘扫房子”的说法,其用意是要把一切晦运统统扫出门。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大扫洗被褥、窗帘、掸拂尘、打扫房前屋后,处处洋溢着万象更新、干洁净净迎新春的欢快气氛。
在农历腊月二十至三十之间,选一个良辰吉日要“谢年”,这是台州当地一种祭祀活动。
一大清早,祖母便会把擦洗洁净的八仙桌移到正大门前朝南方,还要在桌子当中放上一对烛台。
谢年所用贡品也特别讲究,一般都是6样,由于6代表着六六大顺。
摆完供品,点上蜡烛、香,嘴里还叨念着一些新年的企盼,求神明保祐。
酒过三巡后,祖母再拿出大火盆,烧一些纸钱、元宝,随后便放鞭炮。
在一声声鞭炮声中,布满了人们对来年的期望和祝愿,祈盼明年五谷丰登、合家平安。
除夕是最喧闹的时候了,处处充盈着浓浓的年味与香飘千里的酒菜香。
上午要在大门前贴春联、贴福字,还要挂上红红的灯笼,为春节再增加一些喜庆。
除夕夜就更意义非凡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说说笑笑,吃吃喝喝的,好不喧闹!吃好年夜饭后长辈们要给压岁钱了,一个个红包向我“奔”来,我便立即成为小富婆了。
晚上一边观赏着《春节联欢晚会》一边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守岁。
外面烟花漫天飘舞,爆竹声此起彼伏,一起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
农历大年初一这一天,早上一般都吃汤圆或年糕,寓意着团团聚圆、高兴奋兴。
早餐后,穿戴一新的我跟随着父母到各家长辈、亲戚、伴侣家拜年,相互用吉利的话道贺,一起玩耍,也可以收到长辈们送的红包哦。
农历正月初八俗称“闹上八”也是“开市”的日子。
很多商店也在这一天开门营业,为了图个喧闹、吉利、顺当,商家都要放鞭炮,于是大街小巷处处响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虽在我们这儿不怎么隆重,但也非常喧闹。
这一天我通常会拉着爷爷给我做的兔子灯,去街心公园猜灯谜,领奖品。
家乡的春节600字。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声此起彼伏,春节到啦!一到春节,我就特别开心,因为能有好多好吃的。
瞧,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有香喷喷的饺子,有甜甜的年糕,还有我最爱吃的红烧肉。
大人们忙着做菜,小孩们则在一旁嬉戏玩耍,到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
精彩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有唱歌、跳舞、小品、相声,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跑出去放烟花。
烟花在空中绽放,五颜六色,美丽极了!春节期间,我还会跟着爸爸妈妈去拜年。
每到一家,都会收到长辈们给的红包,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我爱家乡的春节,它是那么热闹,那么欢乐,那么让人难忘!作文二:《家乡的春节》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终于来了!在我们家乡,过春节可有好多有趣的事儿呢。
过年前,家家户户都会忙着打扫卫生,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还要贴上红红的春联,挂上大大的红灯笼,一下子就有了过年的气氛。
到了除夕那天,一家人早早地起床,准备年夜饭。
妈妈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爸爸则在一旁打下手。
我和弟弟也没闲着,帮忙摆碗筷。
年夜饭可丰盛了,有鱼,寓意着“年年有余”;有鸡,代表着“吉祥如意”。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说着祝福的话,其乐融融。
吃完年夜饭,我们就等着看春晚了。
我最喜欢的就是小品节目,每次都能把我逗得前仰后合。
等到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外面鞭炮声震耳欲聋,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
春节真是个快乐的节日,我喜欢家乡的春节!作文三:《家乡的春节》我的家乡在一个美丽的小乡村,春节是这里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大人们忙着准备年货,小孩子们则天天盼着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
到了腊月二十三,要送灶王爷上天。
妈妈会在灶台上摆上一些糖果,希望灶王爷能在天上为我们家说好话。
过了腊月二十三,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要做。
比如,蒸馒头、炸丸子、做豆腐等等。
终于盼到了除夕,这一天,大家都会早早地起床,贴春联、挂灯笼。
我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一:我家乡的春节
我的家乡有许多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春节等等,这么多的节日,我最钟情于春节。
春节的习俗可多啦,吃饺子、放鞭炮、拜年……习俗这么多,准备工作自然就不会轻松了。
不瞒你说,我最讨厌春节的准备工作了,多、乱、杂。
过小年时妈妈急着大扫除,把家里里外外全都打扫一遍。
顿时家里灰尘四起,到处都是垃圾,以及打扫工具。
哎!看着都烦,妈妈还拉着我一起打扫。
擦窗户、扫地、拖地等等,我的任务是把大屋的窗户和我小屋的窗擦干净。
蘸上水在窗户上按照一顺的顺序开始擦!一边擦一边哼“我是一个小帮手来帮擦窗户,擦过来呀擦过去,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稀里糊涂的大扫除结束了,准备迎接新年啦!
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贴福字和对联,贴窗花和挂灯笼。
中午去奶奶家吃米饭,白白的米饭放上几个大红枣,美味可口。
晚上吃香喷喷的肉馅饺子,刚出过的饺子,还有些烫,就和奶奶说话,其乐融融,吃完饭回家看春晚守岁。
大年三十晚上是睡不着的,家家户户放鞭炮。
凌晨五六点起床换上新衣服,向父母拜年父母会先给我和妹妹剥糖然后给压岁
钱。
一出门顿时一片红火,各种各样的灯笼像无数双眼睛一盏一盏的。
天还没有亮就可以通过灯笼看清路上拜年的人,我们都笑眯眯的问好对方也问我们好。
妹妹这是十分高兴,眨着她那双天真的眼睛说“我最喜欢过年了,可以穿新衣服吃糖,还可以有压岁钱。
”后来妈妈提醒她注意一下,到处都是人,也不怕别人笑话。
我不禁笑了,小孩子始终是小孩子,难免兴奋。
而我随着一个个春节早已脱去了稚气,一步步成熟起来。
我的成熟也伴随着时光流逝,父母也在我成长过程中变老。
糖果会变小,父母会变老,记得爱要趁早!
篇二:家乡的春节
我的家乡最热闹的节日就要数春节了。
春节前几天,大人们就开始准备春联、灯笼、烟花等东西了。
这些一般是舅舅去买的,而春节要用到的食材,都是妈妈和舅妈采购的。
最令人兴奋的当然还是大年三十那天。
妈妈和舅妈一起做枣饽饽,我和弟弟帮忙用硬币在上面刻印子,然后妈妈就用手指将那印子挑起一个拱形,再往里塞枣子。
我和弟弟趁她们不注意时,就会偷偷往嘴里塞个枣,她们也装作没有看见。
最后剩下的枣就成为了我们的零食。
当然,每年大年夜饭桌上总少不了一大盘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憧憬和祝愿,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
到了晚上,暖烘烘的炕上一张方桌,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有的菜摆不开只好往上摞,再摆第二层。
我和弟弟坐在最里面靠窗的位置,姥姥坐在我们中间,妈妈在右面,再外面是舅妈,舅妈对面是舅舅,一般舅舅也在炕边上,因为他和弟弟之间是,那里用被子捂着酒和饮料,这样喝起来不凉。
大人们边干杯边聊着家常,姥姥边吃菜边呵呵地笑着,脸颊红红的,像喝过酒似,实际上她是滴酒不沾唇的。
而我和弟弟则是隔着姥姥划拳,当然我们拼的不是酒,是饮料。
一张完美的全家福定格在这一瞬间。
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坐在窗边吗?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最美的风景。
听,“咝”,一道烟花划破天空;看,一朵绚丽多彩的烟花在星空中绽放。
原本我想用手机录下这精彩的瞬间,可我的目光被夜空中一朵朵竞相开放的花吸引了,早已忘记我要干什么,直到举在半空中的手臂累到酸麻,才想起收回手臂。
好美的烟花,好美的大年夜,真想让时间永远都定格在这一刻。
大年夜里处处张灯结彩的家乡,是我人生中最美的画卷。
篇三:我家乡的春节
哲学家常说,一滴水中见大海,一粒沙中见世界。
俗话说“一方水土可养一方人。
”的确如此,即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常小事,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春节灯
节、清明、端午节,中秋重阳节。
从小到大,都伴随着这些节日,和亲人度过一年又一年。
可我最难忘的还是家乡的春节。
(中国作文网 )
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下午两点开始,所有的人必须冲好凉,换上新衣新鞋,反正从头到脚都一身新。
一家之长会带上小孩子去祠堂拜神,当然少不了供品,有鸡、酒、茶、饼干、柑橘、烟、苹果、粮果、年糕。
当供品一切摆好了,我们从中选出一个人来,让他代表大家请求神的保佑,更多时候我听不懂那些人在念什么,因为他速度奇快奇流利。
拜好神之后,迎来除夕之夜,长辈要给晚辈利事钱,之后方可玩烟花。
正月初一一大早,我们的早餐是必须要吃素的,比如白粥,花生之类的,反正一点油也不可粘,必须这样。
若谁家不吃素,则受人排斥,一年都不可以会得到神佛的相助而收入会下跌。
我初一初二的早晨五点钟,一家之长必须带好供品去祠堂拜神,六点半方可回家,而其它人则可以去可不去,而我总会去的,因为碰上哪个亲戚的一家之长,我便可得到祝福和利是钱。
回家的路上好吃的供品又可先尝一些,所以我总会让爸爸叫上我。
到正月初七时,我们家乡有一种擂茶,是茶叶、芝麻和花生用一种机器搅拌过后,变成粉,再倒入沸水,方可食用。
而初七那天,必须把粥熬好后,将搅拌好的擂茶倒入粥中,再放七种菜,叫做七样菜茶。
通常放蒜、葱、薄荷、芹菜、香菜,还有两种我到现在已叫不出名了。
在正月十二日,那天我们叫“十二等王爷,”虽然我不知道这一天是怎么来的,但也是春节的重点日子之一。
有什么节目我记不清了,但我知道这一天很热闹,连邻村的人也会来凑热闹。
家乡的春节就是这样热闹而又隆重。
篇四: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很多风俗与外地一样。
腊月二十七,是年集,村子里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挎着小篮子去集市上买些东西,备着过年用。
而这时,孩子在集上看中了什么,大人一定给买,否则是不吉利的。
集市年年办的都很热闹,最显眼的是卖红灯笼和中国结的,听说以前还有卖香囊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到了年三十的中午就要忙活起来了,奶奶蒸一锅香喷喷的大馒头,一掀锅盖,从门前经过都能闻到香气;爸爸准备一条木棍放在门口,迈过这木棍就象征着走向一个新起点,拜托了过去一年里所有的不愉快、不如意;爷爷在门上贴春联,我就帮忙贴倒喜字。
除夕夜里,吃过丰盛的团圆饭,一家人围在一起聊天、看春晚。
到了午夜十二点,就要放鞭,爷爷把一长串鞭挂在晒衣绳上,由爸爸点,我就在屋里,趴在窗前,捂着耳朵,看鞭炮和天上的烟花。
放完鞭,奶奶要盛两碗饭,每碗饭上都插上筷子:一碗饭摆在桌台上,供灶王爷;另一碗则要在院儿里摆上桌,放水果,酒菜等,以供祖宗。
这种仪式,女人似乎是不适合参与的,每年
都是爸爸和爷爷在院子里烧纸、磕头。
夜里还要守岁,枕头下面要塞上红包。
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先要向长辈行礼,然后就能收到压岁钱,这种时候,我是很主动的。
早饭吃饺子,谁吃到枣,明年一定交好运。
吃完饭要去亲戚家串门,几乎要把整个村子走个遍。
每去一家,主人都会塞糖给孩子,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家乡的春节一年比一年热闹,可是越来越多的人随着工作的日益繁忙而淡忘了这些——最初的、最美好的心灵慰藉。
篇五:家乡的春节
回想家乡,是一片烟雨缭绕带有着浓厚的水乡气息的江南。
犹记家乡景是朴素的,人是质朴的,而春节却是轰轰烈烈热闹非凡的。
春节前一周,家家户户的日程表就被塞得满当当的,像是大考前的学生,从早忙到晚,只为给春节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爷爷是方圆几里内出名的“神笔书生”,写得一手飘逸的草书。
年前来寻“墨宝”的人数不胜数。
爷爷总是笑嘻嘻地接过联纸,沉思一会,然后大笔一挥,来客便喜笑颜开。
爷爷从不收钱,远客近邻也都知道,但常年免费求别人写联也不好意思,所以经常带一些小食品,我便理所当然地成了其中利润最高的盈利者。
但稍一作闲,爷爷就会佯怒地盯着我在纸上乱画的狗爬字,皱眉道:“还不好好练字!”“嘻!”风驰电掣般抱走我的战利品,脚底一抹油,“我去帮奶奶包春卷!”因为是春节,我总能找到
理由开溜,爷爷也不较真,可要是平时那可就不好说了。
说奶奶包的春卷可是我的最爱,皮儿大、薄,奶奶和的馅也不知道加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像果冻般质感,又像晨露般晶莹。
可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白痴的午餐。
想吃春卷,当然首先要自己包。
包春卷不免是枯燥乏味的,但姐姐和何睿小弟总能想招让气氛灵动起来。
姐姐撕皮,何睿太小不会包,就在一旁叽里呱啦说着一大堆前言不搭后语的怪话,偶尔还把手伸进馅里搅一下,再闻一下,我每次都会笑着打掉他的手,自己都讶异什么时候这么好脾气。
除夕夜是最幸福的,因为有许许多多的饭菜,可除夕夜前可就成了煎熬,夜夜闻到厨房中传出的饭菜香,我与何睿都咬紧牙关,掰着手指算着日子,再闷声地相互勉励道:“马上就可以吃了,马上就可以吃了!“连自己都骗不了的自欺欺人,我们再一起冲进厨房,却被奶奶像赶苍蝇一样赶出来!除夕夜前吃年夜饭,不吉利!
所以真正吃到年夜饭的时,望着满满一桌的山珍海味,我们总是吃得最欢的。
偶尔的敬酒也不过说一些长寿之类的话。
中途有人来家中蹭一点,大家总是笑嘻嘻的。
饭后,爷爷贴春联,奶奶炸春卷。
我们一大家人就在电视机前拉着家常,好不热闹。
春卷上桌,金灿灿的,肚里的馋虫直往外跑,何睿总是嘴里叼一个,左右手各抓两个,烫到嘴巴起泡也不肯松口。
守岁无疑是痛苦的,但有着香喷喷的春卷与满桌的零
食,怨气顿时少了一大半。
当爆竹声炸破黎明前最后一缕黑暗,新年真正意义上来了,而我,总是钻回我温暖的被窝好好地冬眠一下,雷打不动地睡到日头高挂也不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