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国核”安全等级迄今最高
- 格式:pdf
- 大小:227.79 KB
- 文档页数:2
1、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全河流经山西、内蒙古……入(渤海)。
2、全国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始于(1963年)。
3、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中提出来的。
4、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的安全指示标志宜设置在(C、距地面1米以下墙面上)。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6、以下哪部著作中,认为数学是天地万物最根本的东西,是四时之终始,万物之祖宗。
(孙子算法)7、学雷锋纪念日是每年的(3月5日)。
8、中科大潘建伟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卫星,首次实现距离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9、有正式党员7人以上的党支部,应当设立党支部委员会。
党支部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一般不超过7人。
党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必要时可以设1名(副书记)。
10、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记录了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神话、生物、水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11、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12、下列词语均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的是(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13、气体可压缩存储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14、领土由领陆、(领水)、领空三部分组成。
15、诗句“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描绘出一幅热闹的(春耕)图。
16、苏颂,字子容,汉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他领导制造出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17、有经验的汽车师傅都会告诉徒弟,冬天洗车最好用(冷水)18、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及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
19、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和《联合国宪章》签署,第一届军运会于1995年9月4日至16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
学习强国“四人赛”答题最新题库(题目41-50附答案)【41】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
A.专人保护B.分级保护C.重点保护D.特殊保护正确答案:B.分级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
【42】大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A.升高B.下降正确答案:B.下降大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下降。
【4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职工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
A.中止计算B.分段计算C.累计计算D.重新计算正确答案:C.累计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职工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44】以城区西北福山得名的城市是。
A.龙岩B.福州C.泉州D.厦门正确答案:B.福州据唐代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志》对福州的解释为:“因州西北有福山,故名"。
【45】1949年6月6日,中共江西省委正式成立,隶属中共中央。
A.华中局B.华东局C.东北局D.西北局正确答案:A.华中局1949年6月6日,中共江西省委正式成立,陈正人为书记,隶属中共中央华中局(同年12月改称中共中央中南局),下辖赣州、宁都、吉安、袁州、南昌、抚州、九江7个地委和南昌市委。
【4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唐朝诗人。
A.杜牧B.苏轼C.李商隐D.李白正确答案:C.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7】下列古书中不属于“四书”之一的是A.《大学》B.《春秋》C.《中庸》D.《论语》正确答案:B.《春秋》“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核安全等级cs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核安全等级CS 级是指在核设施的设计、建设、运行和拆除等全过程中对核设施安全性进行评定的一种级别。
CS 级别是国际通用的核安全评定标准之一,也是衡量核设施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CS 级别的确定对核设施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核设施的安全性和防范潜在的核安全风险,保障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CS 级别是根据国际核安全标准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定内容:首先是核设施的设计与建设,包括核设施的结构设计、安全系统设计、辐射监测系统设计等方面。
这一方面主要评估核设施的结构是否牢固、设备是否齐全,以及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和法规要求。
其次是核设施的运行管理,包括核设施的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方面。
这一方面主要评估核设施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运行,是否具备紧急事故处理的能力,以及是否对潜在的安全风险有有效的控制措施。
还包括核设施的辐射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估,主要评估核设施对周边环境的辐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风险,以确保核设施运行对公众和环境造成的风险最小化。
CS 级别的确定是一个综合评价过程,需要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评定,以确保核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CS 级别的提升需要不断的技术改进和管理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核安全需求和国际标准。
在国际核安全领域,CS 级别是评价核设施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国际核安全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各国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提升核设施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共同维护全球核安全。
第二篇示例:核安全等级是指国际上公认的对核设施和核活动进行分类和管理的一种标准。
核安全等级通常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其中最高的级别是A级,最低的级别是D级。
而CS级则是处于中间的一个级别,表示核设施的安全级别适中,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能力。
CS级核设施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要求和标准,包括设施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监管等方面。
核事件分级表述摘要:一、核事件分级概述1.核事件分级定义2.分级的目的和意义二、核事件分级标准1.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INES)2.我国的核事件分级标准三、核事件分级的具体等级1.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等级2.我国的核事件分级标准等级四、核事件分级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1.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案例2.我国的核事件分级标准案例五、总结正文:核事件分级是指根据核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的过程。
这种分级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故的严重性,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对核事件分级进行详细介绍。
核事件分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核事故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通过对核事故进行分级,可以促使核设施运营单位加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INES)是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建议制定的。
它将核事件分为7 个等级,从0 级(无安全影响)到7 级(重大核事故)。
我国的核事件分级标准基本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但在某些细节上有所差异。
在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中,0 级表示核事件对人员和环境没有影响,1 级表示核事件对人员和环境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导致辐射泄漏。
2 级核事件会导致辐射泄漏,但辐射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
3 级核事件辐射泄漏较为严重,可能导致辐射病。
4 级核事件具有严重的辐射泄漏,可能对环境和公众造成长期影响。
5 级核事件为重大核事故,具有广泛的辐射影响,可能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6 级核事件为特大核事故,具有极广泛的辐射影响,可能需要长期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7 级核事件为特大核事故,具有极广泛的辐射影响,可能需要长期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核事件分级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核事故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在福岛核事故中,日本政府根据INES 对事故进行了分级,这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事故的严重程度,并为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党史上的湖南之最“银河-I ”: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在湖南诞生1983年底,我国第一台命名为“银河-I”的亿次巨型计算机通过国家技术鉴定。
它的研制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
从银河到天河,湖南领跑世界超算每1秒钟,识别火车上2800多个零部件,并能判断出是否有裂缝等故障;每12分钟,准确预报每平方千米内6小时的天气情况,哪怕只隔着一座桥,也能算出“东边日出西边雨”;每3个小时,完成500人规模的全基因组信息关联性分析,而以前用传统计算机需要耗费1年时间;每6天,利用超级计算机模拟仿真研制一架大飞机,而过去做全机风洞试验需耗费两年时间……在“银河”“天河”超算之乡湖南长沙,超级计算机应用的“速度”“精度”和“深度”,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刷新纪录。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演进及广泛应用,“计算力就是生产力”早已成为全球发展共识。
作为计算力的载体,计算机“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及”,逐步成为新型基础设施,为全球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
从“银河”实现我国巨型机零的突破,到“天河”超级计算机多次登上世界超算之巅;从每秒1亿次,到10亿次,再到现在的百亿亿次,科研人员充分发扬“银河精神”,实现了高性能计算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跨越,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今天的辉煌,源于昨天的屈辱。
20世纪70年代,高性能计算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技术。
然而,由于没有自己的巨型计算机,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常常受制于人。
勘探出来的矿藏、石油数据资料,得送到国外去处理,不但花费昂贵,而且数据首先要被外国专家掌握。
“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巨型机。
”1978年,“银河”诞生:中国巨型机研制实现零的突破在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将研制亿次巨型计算机的任务郑重交给国防科技大学。
时任该校计算机研究所所长的慈云桂教授听到这个消息,当即向上级立下军令状:每秒1亿次一次不少,6年时间一天不拖,预算经费一分不超。
2015年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业务课考试试题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二〇一五年七月目录811原子核物理学 ................................................................................................................ - 1 - 812炸药理论........................................................................................................................ - 3 - 813核武器辐射防护技术.................................................................................................... - 5 - 821电子技术基础................................................................................................................ - 7 - 822液压传动与控制.......................................................................................................... - 13 - 823 机械设计基础............................................................................................................. - 17 - 831自动控制原理.............................................................................................................. - 20 - 841计算机操作系统.......................................................................................................... - 24 - 842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28 - 843数据结构...................................................................................................................... - 33 - 844信号与线性系统.......................................................................................................... - 37 - 845通信原理...................................................................................................................... - 40 - 851自动检测技术.............................................................................................................. - 42 - 852管理学原理.................................................................................................................. - 45 - 861工程流体力学与工程热力学...................................................................................... - 47 - 862飞行力学...................................................................................................................... - 49 - 863大学化学...................................................................................................................... - 51 - 864环境工程学.................................................................................................................. - 55 - 871轨道力学基础.............................................................................................................. - 58 - 882大学物理...................................................................................................................... - 59 -811原子核物理学科目代码:811科目名称:原子核物理学适用于专业:核科学与技术、核能与核技术(专业学位)一、填空题(20分)1.核力有如下基本性质:(1)核力主要是;(2)核力是;(3)核力具有;(4)核力是。
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一):1.生物工程以现代生命技术的四大组成部分(微生物、酶、细胞、基因)为基础,到21世纪将逐步构成以动植物工程、药物及疫苗、蛋白质工程、细胞融合、基因重组、生物芯片及生物计算机等为基本内涵的生物工程。
这个将改造和创立若干高效益的生物物质,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2.软件在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处理和知识处理业务将空前活跃,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成长将加快步伐;很多的、遍及各个领域的数据库、信息库、知识库将普遍建成并广泛应用;基本软件、应用软件、智能软件、专家系统等软件,并在经济发展和中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3.智能机械在21世纪,传统的各种机械工具将广泛地与微电子、光电子和人工智能机械。
这个供给的智能机器人、智能计算机、智能工具(智能汽车、船舶、火车、飞机、航天器等)、智能生产线、智能化工厂等等,不仅仅在体力上,同时也在脑力上部分替代人类的各种劳动,使人类的智能获得新的解放,从而人类能够开展更富创造性的工作。
4.光电子信息在本世纪微电子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21世纪将把光、电、声、磁等物理特性加以综合开发利用,构成包括光电子器件、激光配置、光纤系统、全息图像、光是集成电路、光计算机等基本内涵为新一代光电子信息。
这一新将全面更新现有的各类信息手段,以适应人们对信息的最广泛的需要。
5.生物医学在疾病诊断、医疗手术、人工合成材料新成就的基础上,在21世纪人类能安全地掌握生物的或人工的脏器(心、肺、肾、脾等)、骨骼、血管、知觉(视、听、嗅、味、触)的移植和再造技术,从而使新的医疗技术到达能对人体各单位进行有效替换和重建的高水平,生物医学必将成为令人瞩目的高技术之一。
6.超导体下个世纪,超导体将崛起。
超导材料的某些独特性能将改变传统的若干概念和理论。
超导电机、超导输电系统、超导储能装置、超导磁浮列车、超导计算机、超导电子器件等一系列高技术成果将大批地实用化、商品化,从而改造现有的强电、弱电、微电、光电等整个技术格局。
中国核能安全指标排世界前列作者:暂无来源:《环境与生活》 2015年第2期本刊记者季天也1月15日,中国的核工业迎来创建60周年纪念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日到来之际强调,要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指出,推动核电装备“走出去”,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把我国建成核工业强国。
在化石能源储量不足和燃煤燃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当下,推进高效清洁的核能源似乎成了“不得不”的选择。
而核能的安全性和公众的“恐核”心态,一直是核能发展中的争议话题。
有鉴于此,《环境与生活》杂志从本期开始,开辟“核与辐射安全”系列专栏,从科普的角度,解读和报道有关核能的那些事。
栏目开篇,环保部核安全总工程师刘华接受了本刊的专访,与读者一起走近核能,了解有关核与辐射安全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沿革。
设立独立核安全监管机构《环境与生活》: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概念,我国最早是从什么时候提出的?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刘华:核与辐射安全(下简称“核安全”),是指对核设施、核活动、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质采取必要和充分的监控、保护、预防和缓解等安全措施,防止由于任何技术原因、人为原因或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发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后果,从而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不当的辐射危害。
我国核安全监管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至核工业初创时期。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核能(亦称原子能)事业起步于核军工,最早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负责核安全的监管。
然而,1984年以前,我国尚没有一个能够代表国家、独立于核能发展部门的核安全监管机构。
为配合引进法国技术的大亚湾核电项目建设需要,国务院核电领导小组于1984年1月26日召开会议决定,尽快成立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由原国家科委(现科技部)设立国家核安全局。
同年7月2日,该机构正式成立。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范围包括核动力厂、反应堆、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和后处理设施的核安全与辐射安全,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安全,核技术利用项目、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的辐射安全,辐射环境保护,核材料安全,核设备安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管理等。
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
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是指对计算机系统安全性质的分类和评估,以便对不同安全等级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相应的保护和管理。
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的划分主要考虑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基本安全属性,以及重要性、影响范围、威胁性、安全性控制措施等因素。
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特级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适用于有严格保密要求、极高安全等级要求的信息系统,如军事指挥控制系统、核心机密信息系统等;一级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适用于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和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信息系统;二级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适用于国家涉密信息系统、重要的科研、生产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三级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适用于一般涉密信息系统和关键业务信息系统;四级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适用于需要一定保密措施的普通信息系统。
对于不同安全等级的计算机系统,需要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如对特级计算机系统进行严格的防护、监控和审计;对一级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的防御和保护,建立严密的安全管理体系;对二级计算机系统进行适当的技术保障和管理措施等。
通过对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的评估和分类,能够更好地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做出贡献。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