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更新改造中的色彩控制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具有重要作用,各历史城镇色彩风貌的多样性也体现了各地区文化的多样性[1]。
随着城镇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和商业旅游的过度开发,统一、调和的传统色彩秩序逐渐瓦解,传统地域性色彩景观也慢慢消逝,但是新的色彩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
色彩景观日益相近的历史城镇,既失去了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了历史文脉,同时还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2]。
街道是城市色彩意象形成的基本单元,城镇整体色彩规划效果的呈现依赖街道色彩控制的实施。
在历史城镇中,街道的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由于不同的城区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街道色彩风貌也不尽相同。
处于新旧城区交界处的街道掺杂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连接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色彩景观往往更加无序。
以道口古镇红旗路为例进行街道色彩控制研究,探索向上承接城镇整体色彩规划,向下落实建筑层面的色彩规划设计方法①。
2色彩调研分析2.1道口镇传统色彩构成及其色谱城镇色彩可分为宏观聚落色、中观建筑色、微观材料色和建筑装饰色、民俗文化色。
宏观聚落色主要体现在天空、植物、土地、水体、屋面、墙面和路面的色彩上,主要色彩包括淡蓝色、黄绿色、深绿色、土黄色、无彩色系、黄色系、浅灰绿色。
中观建筑色体现在屋顶、墙面、门窗等建筑构件上,主要色彩包括瓦的灰色系、墙面的灰色系和暖灰色系、门窗的红棕色系。
微观色彩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和细部装饰上。
传统材料色彩较为丰富,而且木、砖、摘要 国内历史城镇整体色彩规划成果丰富,但是街道层面的色彩控制研究尚少,处于历史城区和新城区结合处的街道连接着传统和现代,其色彩控制研究更是匮乏。
文章以道口古镇新旧城区之间的红旗路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上位规划,借鉴道口古镇地域性色谱和传统色彩秩序,提出历史城镇新旧城区交接处街道色彩风貌控制的策略,谋求建立新的色彩秩序,进而保护历史城镇的色彩风貌。
关键词 街道色彩;色彩规划设计;色彩秩序;道口镇中图分类号 TU984;TU115文献标识码 A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港澳台重点专项项目“基于美好生活需求的历史城镇可持续社区模型研发与示范”(2019YFE0106200)DOI 10.19892/ki.csjz.2023.17.06Abstract The integral color planning of historical towns in China is rich in results, but there is still little research on color control at the street level. Especially, the streets at the junction of the historic and new towns, which connect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got even less studied about their color control. Taking Hongqi Road in Daokou Ancient Tow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superior planning, drawing on regional chromatography and traditional color order, this paper proposes a strategy for controlling the color style of streets at the junction of the old and new urban areas of historical towns, seeks to establish a new color order and protects the color style of historical towns.Key words street color; color planning and design; color order; Daokou Town1研究背景历史城镇风貌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和标识性,色彩作为风貌的重要表征,在历史城镇传承文脉和维护景观特色作者简介:杨昱洲(1993-),男,助教。
收稿日期:2017-06-09作者简介:李永婕,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
李永婕 LI Y ongjie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601(HeFei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230601 HeFei)19摘要:商业街区的环境色彩规划需要从多种色彩的配色关系上、新旧建筑形态与色彩的关系上,以及与周边建筑物、自然环境、人文要素之间的色彩关系上综合考虑。
以合肥大学城商业街区的改造设计为例,根据色彩的诱目度制成色彩轴,对构成景观要素的色彩进行整理,提出适用于旧城区改造的注重关联性的环境色彩规划设计研究方法,即排除“噪色”,用广告色彩来塑造街区个性。
关键词: 环境色彩;诱目度;关联性;基调色;强调色Abstract: The color planning for a commercial block should take considerations of color matching, colors to new and old architecture forms, and the environment to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natures and cultures. By taking the reconstruction design of the business street of Hefei University town as an example, the study proposes the color principle axis based on the attractiveness of colors and sorts out the colors for landscaping. It also proposes the color planning design research metho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old city block, which is to exclude the "noise" and use advertising colors to reshape the distinctiveness of the block.Key words: environmental colors ;attractiveness ;relevance ;basic colors ;accent colors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2095-0705.2017.05.019(0106-07)城市环境色彩规划设计在旧城商业区改造中的 应用——以合肥大学城商业街区改造为例Application of Urban Planning Color Design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Old Commercial Areas: Taking Reconstruction Project of University Town in Hefei as an Example一、引言色彩对城市的整体展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气质风貌,展示地区的文化特征,也可以反映城市的人居环境 品质。
城市更新进程中空间色彩设计与改进策略何志强发布时间:2021-08-27T06:47:37.309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11期作者:何志强[导读] 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开启了提升城市空间美学品质的新格局。
而过去扩张速度急剧,忽略对城市色彩的设计,尤其是对地域素材色的找寻和延续,带来性格趋同、历史文脉断裂等问题。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46摘要: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开启了提升城市空间美学品质的新格局。
而过去扩张速度急剧,忽略对城市色彩的设计,尤其是对地域素材色的找寻和延续,带来性格趋同、历史文脉断裂等问题。
传统的城市风貌逐渐被新生的欧式广场、草坪、建筑等现代景观取代,无法用本土色彩元素的方式进行解读和演绎城市性格。
现理应回到城市,对城市既有环境认真分析,寻找恰当策略和手法,在限制中创造城市的个性风貌。
本文对城市更新进程中空间色彩设计与改进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更新;空间色彩;改进策略实证研究影响因素宏观视角来看,城市色彩的秩序应通过好的层次感来营造。
一般而言,山林色彩构成城市的背景色 ; 湿地色彩构成城市的前景色,城市的景观骨架引导着整个城市的发展格局 ; 城市建筑群色彩即人工景观色彩为城市中景色,是不稳定性因素最高的层次。
处于时空关系中的人工色彩会随着时代风尚的变迁而变化,是城市色彩组合中的关键因素 ; 历史遗存展现不同历史阶段城市建设的风貌特色,表述地域性材料的色彩语言。
自然环境的色彩给城市提供了“基础的建筑材料”;历史文化遗存色又是得以彰显一个城市独特色彩气质的重要考虑因素,是对一座城市居民色彩喜好和色彩应用的总结与积淀,反映出一个地域的色彩沿革与传统,是增强城市可识别性的主导因素 ; 人工色彩正是基于以上两种元素的创造,当代城市色彩的主要载体,也是设计师对城市色彩风貌最直接的改造对象,是体现城市“古今交融”风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一个城市色彩风貌协调程度的主要因素。
谈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与控制方法关键词:城市色彩景观;景观规划;控制方法1引言现代城市色彩非常丰富,色彩对于城市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展现出该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所具有的美学信息,同时也成为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所以对于城市色彩景观进行有效地规划和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建筑景观以及功能布局,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2南平市城市色彩景观现状分析对于现代城市来说,不同的城市都在积极加强自身特色的建设,力争从色调、形体等多方面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但还存在城市色彩在局部地域跨度过大而缺乏整体统一感和连续性的问题。
近些年南平市经济快速发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多种类型的城市开发主体,受到不同主体文化以及“装配式”建筑模式的发展,造成城市色彩景观缺少自身的特色。
另外,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很多建筑在规模、材料以及环境协调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建筑整体差异性较大,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视觉效果,严重情况下某些建筑色彩过于突兀,对于整个城市的形象造成影响。
3城市色彩景观的规划以清新淡雅、端庄素雅、温馨浪漫的中高明度、中低彩度色系当作城市最核心的色调,为了确保色彩的明快性,要降低色彩的复杂度,原则上每栋建筑立面色彩控制在3种之内,连续性街道立面色彩控制在5种之内。
(1)地域特色的武夷红。
选用体现武夷特色的色彩,诸如石黄、素色、武夷红、月白、檀色等。
推荐选用武夷当地的材料,诸如楠木立柱、青石基座、暗红色毛石垒砌,白色拉毛粉面、暗红色蝶形片瓦等。
(2)端庄素雅的黑白灰。
第一,灰白以及砖红色系的建筑。
该种建筑更多位于福清以及漳州等区域,此种建筑墙体主要采取的是灰白色以及砖红色系,而屋面主要采取的是砖红色系。
第二,砖红色系建筑。
该种建筑更多位于莆仙以及闽南等区域,此种建筑墙体主要采取的是砖红色系,同时辅以一定的灰白色系,而屋面主要采取的是砖红色系。
第三,灰白色系建筑。
历史街区更新中的色彩设计策略【摘要】色彩面貌在历史街区中不但表现出城市色彩的通性,而且呈现出自身发展的个性以及复杂性。
其一历史街区中的色彩面貌有自身的特性,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将会于新入侵的色彩发生冲突;另一方面,色彩面貌中的色彩要素之间有明显的分离状况,也就使得城市历史街区面临的问题呈现出复杂化特性。
本文以色彩美学设计为基础,融合城市更新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历史建筑保护等相关理论知识,对历史街区色彩面貌整治引导进行探索,总结历史街区在城市更新进程中的色彩设计策略,从而使地域文化、地域文脉得以传承和发展,并使街区的色彩面貌得以有序发展,实现和谐共生。
【关键词】历史街区;城市更新;地域文脉;色彩面貌【中图分类号】TU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2-0036-04随着人们对人居环境的提出更高的要求,一部分既有建筑的功能不能满足当代的生活方式,因此城市的更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无论对具有一定历史的建筑或者历史街区进行改扩建,还是对老城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目的都是优化或者转变功能,从而使得老旧既有建筑保持原来的风貌,又兼顾完成功能的推陈出新,继而激活历史街区在城市的新活力。
近年来,关于历史街区更新的研究以及实践案例都不在少数,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代表有上海新天地等。
然而,发展就有矛盾,而矛盾却会促进发展,在历史街区更新前进的脚步中,色彩面貌混乱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色彩混乱的成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在街区或者城市规划设计中忽略了色彩规划;另一方面,来自于投资者,过度关注商业利益。
这两方面的问题造就了目前色彩面貌与色彩格局“赶时髦”“很“fashion”的现象,从而对历史街区色彩完整性产生了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使得色彩形成的地域特性的地位江河日下,甚至不断脱离正轨。
笔者认为,对城市建设个性的第一印象是城市的主色调。
这种主色调,是当地聚落在发展中受自然、社会因素作用的产物,是追求和谐与平衡这种审美标准的外在反映。
色彩在建筑立面更新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沿街旧建筑与新建筑新景观毗邻共存,而旧建筑品位比较低,严重影响和削弱了城市新景观的环境品质,有的甚至与周边产生冲突而有格格不入之感。
如何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对旧建筑立面进行翻新改造,使之能与周边新景观相协调。
本文对沿街旧建筑的立面进行色彩刷新设计,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品位。
关键词:沿街建筑;立面更新;色彩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old building and new buildings along the street XinJingGuan adjacent to the coexistence, whereas the old building grade is lower, the serious influence and weaken the city XinJingGuan environment quality, some even and the surrounding conflict and is feeling. How to in limited economic conditions, take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for old building facade for renov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surrounding XinJingGuan coordination. In this paper the front elevation of the old buildings along the street color refresh design, to beautify the urban environment, improve our quality.Keywords: down the street building construction; Facade update; colour建筑立面改造是营造城市街景最大、最主要的元素,建筑立面的改造最直接展现城市街景的空间效果,无论是静态视角的城市空间感受,还是动态视角的穿越街道,整体的建筑立面总能直接成为人们眼里最主要的城市印象,而沿街商业整治则是在行人尺度内给人以最直观的城市印象。
《文脉视角下的太原历史街区色彩更新研究》篇一一、引言太原,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历史街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色彩作为城市风貌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历史街区的更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文脉视角为出发点,通过对太原历史街区色彩的研究,探讨色彩更新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太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太原历史街区的色彩特征太原历史街区的色彩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建筑色彩的多样性:太原历史街区的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的建筑为主,色彩上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包括灰砖、青瓦、木柱、白墙等。
2. 地域性色彩的独特性:太原地处黄土高原,自然环境赋予了其独特的色彩语言,如黄土色、灰绿色等。
这些地域性色彩在历史街区的建筑和景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 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太原历史街区的色彩不仅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还承载了人们的情感记忆和认同感。
三、文脉视角下的色彩更新理念文脉视角强调在色彩更新过程中,要尊重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保持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和特色。
因此,在色彩更新中应遵循以下理念:1. 保护传统色彩: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应保留其原有的色彩,以保持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
2. 融入地域性色彩:在色彩更新中,应充分考虑地域性色彩的特点,将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3. 创新现代色彩:在保留传统和地域性色彩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引入现代色彩元素,使历史街区更具时代感和活力。
四、太原历史街区色彩更新的策略与方法针对太原历史街区的色彩更新,本文提出以下策略与方法:1. 调查与分析:首先对太原历史街区的建筑风格、色彩特征以及地域文化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后续的色彩更新提供依据。
2. 制定更新计划: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色彩更新计划,包括保留、改造和新增的色彩元素。
3. 实施更新工程:按照更新计划,对历史街区的建筑进行色彩改造,确保改造过程符合文脉视角下的理念和原则。
北京古城区新旧建筑色彩的融合与控制性设计作者:张彪彭岳枫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年第09期一、北京古城区色彩现状通过调研与考察,北京市古城区的建筑大致可以划分为历史近现代建筑、传统建筑、当代建筑等三类。
从建筑入手,在彩度、明度、色相三个方面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分析,然后预期归纳,总结各种类建筑色彩主要特征,研究北京老城区色彩的构成,提出设计构思。
我们采用抽样式调查主要针对位于南锣鼓巷附近的城区,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建筑展开此次调查,总结各类建筑群色彩。
(表1、图1)。
调查显示,北京市老城区色彩现状可以分为三类:现代气息的暖色系、清明传统的冷灰色系和模仿古代建筑的复合性色彩组合。
调查中建筑表面的主要颜色,墙体为灰白的占37%,为赭石的占38%,带有点缀性暖色的复合冷色调占25%。
在屋顶方面80%以上都是以灰色为主色调。
为此可见屋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古建筑和仿古建筑上,墙面色彩在各种建筑中具有普遍性。
二、北京市的色彩影响因素分析在人文和自然环境两大城市色彩影响因素体系的指导下,同时结合北京市古城区的客观背景,从色彩的彩度、明度、色相几个方面的对比来研究背景古城建筑色彩的特点:(一)彩度对比北京市宫廷建筑色彩的彩度高,屋顶鲜亮的彩度可达10.2,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彩度对比有强到弱的层次(表2):柱、门窗、护栏在阳光的照射下,亮度高,彩度值由6.3~3.7~0依次形成对比。
装饰彩画大部分处于阴影中,亮度低,彩度值较强14.5。
这样的搭配既符合处理光的原理,同时让其自然地形成暗部的层次,强化建筑整体在阳光下的色彩感和体积感。
(图2)(二)明度对比由于北方温度偏低,风沙大,居民建筑大多由浅灰(N8)覆盖墙上部份,中灰色(N5.3)覆盖下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等级逐步提高,古城区色彩逐渐变得更深。
王府建筑灰色砖(N5.1)、深灰色瓦(N4)的灰度等级与高度低于王府建筑的百姓建筑以及四合院自成一体。
旧城改造中的色彩分析和控制Date--2009.10.30[摘要] 建筑色彩是建筑文化风貌和特征的集中反映。
旧城改造中的色彩规划旨在继承和延续历史建筑的风格和魅力,并使旧城风貌能整体协调。
色彩规划不仅指导古建保护,还为新城建设中保持新旧协调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旧城改造;色彩规划;色彩标准[Abstract] The color of architecture can reflect civilization’s scene and character of architecture. The purpose of color planning ,used in rebuilding of old city, is to inherit and continue history buildings’ style and charm, also it can make old city’s scene to be harmony at whole. The color planning not only can be the guidance of ancient buildings’ protection ,but also can offer a reference to make the scene of old or new city harmony,while building a new city near the old one.[key words] rebuilding of old city , color planning , color’s criterion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有80%来自眼睛,并形成对事物的第一印象。
由于色彩能够产生一定的物理、生理和心理效应,并给人以震撼,因此色彩是建筑中易于创造气氛和传递感情的要素。
在旧城区的保护和改造过程中,色彩规划的目的就是为历史建筑的保存和更新提供一套正确有效的色彩控制方案,借以维护旧城区原有的建筑魅力和古城神韵。
旧城更新改造中的色彩控制模式
摘要色彩规划不仅指导历史建筑保护,还为新城建设中保持新旧色彩协调提供参考。
旧城改造中的色彩规划旨在继承和延续历史建筑的风格和魅力,并使旧城风貌能整体协调。
本文以色彩学、建筑学为基点,分析建筑色彩的统一和协调问题,以整体设计的角度来探讨旧城更新改造中的色彩控制方法。
关键词旧城改造;色彩规划;色彩控制
0引言
大至一些国家、小到一座城镇,由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形成具有人文特征的旧城区。
旧城区的历史建筑是构成城市景观一个重要内容,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城市文化感受、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而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更能体现城市的文化品质,同样需要在保护基础上的更新改造。
每座城市要学会利用旧城区的色彩资源,珍视这些独特的人文元素,来创造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的和谐发展。
1保护地方色彩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技术如何进步,我们总是生活于既定的历史之中,不可能完全忽视过去遗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风貌。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习俗都有自己所喜爱的地方色彩,表现在历史建筑上就构成了不同的文化载体,形成了不同的城市风格与地域风貌。
地方色彩是城市文化的长期积淀,它诉说着城市历史和文化变迁,在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和人文背景。
因此,在旧城更新过程中对地方色彩进行保护,可以有效保证城市色彩的文化持续性。
在旧城区不同年代形成的历史建筑,会由于其风格反映着当时的特点及经济水平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地方色彩也会因此而打上时代的烙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文化传统。
旧城区内的历史建筑色彩风格统一,材料质感丰富并具有较高的艺术质量,可以为市民提供超越时空的连续感受,增强了市民的亲切感及认同感,使市民直接体会到城市的精神内涵。
因此,这些地区色彩应该成为整个城市的基础和精华所在。
对这些地区的历史建筑,应当采取以色彩保护为主的原则。
应尽量避免因功能转换,对建筑立面进行修复而导致的对色彩风格的损害。
现代建材很难在色彩与质感上与传统建材达成一致,即使色彩数值上相近,也会因为缺少陈旧感、历史感而造成其艺术价值的损害。
应根据旧城区的类型特征划分不同区域,找出历史建筑的色彩变化规律,以便在旧城更新改造中制定色彩规划。
在建立和完善色彩规划的过程中,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采集方法,对旧城区的色彩构成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优化原始资料并形成完整的色彩调研报告,通过对旧城区中的色彩要素加以提炼和概括,确定在城市规划中使用的地方色彩。
这种方法可以在旧城区保护中形成城市色彩的清晰脉络,能够保证对旧城区最优的色彩更新并使城市色彩协调起来。
在旧城区进行历史建筑的色彩保护过程中,色彩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以显示其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其目的就是为历史建筑的完整保存提供一套正确有效的色彩设计方案,借以维护旧城区的城市神韵和建筑魅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保护历史建筑的具体方案时,把地方色彩作为城市更新的参照坐标,这有利于塑造城市形象的个性魅力,增强市民对城市整体形象的心理认同。
因此,成功的地方色彩保护往往能够极大地提升一个城市的总体形象及魅力,并使其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
2制定色彩标准
随着人们对旧城改造中的色彩规划的日益重视,设计师用语言表达已经不能满足色彩规划的精确要求;靠设计师的视觉经验更无法科学准确的把握色彩,运用色彩调研对建筑色彩进行全面分析,通过色彩提取方法来确立旧城改造中的色彩使用标准,能够准确再现历史建筑的色彩效果,也为新建筑色彩设计提供规范指导的参考依据。
因此,色彩标准在旧城改造中已经成为保护历史建筑和更新设计时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尺度,这对继承和发扬建筑文化传统,保持旧城区的文化风貌有重要意义。
色彩调研是对历史建筑的色彩现状进行分析和探索,也是确定色彩规划中量化表达的主要程序,其内容应包括旧城区的自然景观、地理环境、人文特征和建筑材料等综合要素的色彩特征,并能深入地了解到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技术水平、文化变迁等制约条件[2]。
在色彩调研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城市整体印象,挖掘旧城区历史建筑的演进过程,剖析建筑色彩的地域特征和表现语言,把握历史建筑的色彩文化精髓。
调查方法可以采用直接调查,间接调查及查阅资料等手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设计目标进行直接考察,收集色彩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是最严谨的方法并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色彩设计的成功。
调查方法选用静态摄影比较客观,视点可选在基地中心,用数码照相分拍几张不同角度的周围景观照片。
由于数码照相记录色彩较简便,但它对某些材料的肌理和色彩微差的感应有局限,不如现场观察描绘加注解来得更为真实和深刻,所以采用照相为主,现场描绘为辅的方法比较适宜。
根据历史建筑的色彩分布规律,我们可以采取色彩设计的“抽象提取”方法,将摄影图像拿到现场在同一时间进行核对,依据天空、植物、建筑、道路等色彩的结果,用颜料手工绘制色彩图谱,制作具有表征意义的色彩标准,并运用到旧城改造的色彩规划中。
制定色彩标准对历史建筑进行精确的色彩定位,并以此来规范旧城保护工作中的色彩规范与材料标准,将有利于保持历史建筑原有色彩结构,同时也可以对历史建筑色彩进行模数复制。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设计师将基地环境色彩进行分类,分别设定为色彩单元,然后将采集样本结果分析出来的色彩种类,按色彩单元用于旧建筑的更新设计上,新建筑色彩可参照基地分析出来的色彩种类,或与基地环境相协调的色彩种类。
据此,可以模拟比较新建筑或其他设施在色彩上是否协调,而使设计很容易客观地评估未来建筑的色彩效果及对基地整体环境的影响。
只要我们能制定包括建筑色相、明度、彩度在内的分区色彩控制标准并严格执行,便能逐步解决城市色彩混乱及平庸问题。
3加强色彩管理
我们生活的旧城区是在古代和近代的一系列建筑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总是处于不断的新陈代谢之中。
所以处理好局部更新与系统控制的关系,是旧城改造中色彩规划的关键问题。
旧城改造中科学的规划方法应是在深入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对整个旧城区进行色彩分区,对不同区间的色彩构成特征,应采用大面积保护与小面积调整的更新方法,总体色彩控制和局部色彩自由的控制原则。
这种新旧色彩的“对话方式”能够体现旧城区色彩的意义、地区文化的发展以及城市文明的个性特征,从而对可持续发展做出合理解释。
色彩更新是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调整提供色彩标准,也为新城区的创造和发展提供色彩参考。
在旧城区增加新建筑的时候,色彩选择要延续历史建筑的色彩风格,以显示其历史文化的真实性。
确定建筑色彩更新方案时,应对周围环境的色彩特征,及附近的代表性的建筑色彩,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与细致的综合分析。
只考虑色相的对应而忽视了明度,彩度的协调,色彩过于单调而缺少历史建筑的色彩变化与细部处理,都是色彩更新中易犯的错误,极易导致色彩更新的失败。
对旧城区的色彩控制应该是视觉秩序的系统工程,特别强调新旧建筑色彩的相互交融和彼此平衡,即地方色彩与现代色彩的真正和谐共生。
因此,色彩控制应有历史建筑维护的色彩硬性规定,同时,也应有城市空间色彩发展的展望建议和指导标准。
为了保持城市风格的持续性,还应利用色彩管理的方法来获得城市风貌的法律保护。
规划部门制定建筑色彩的管辖细则,除了不准破坏和更改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之外,还要对相邻建筑色彩做出统一的规定。
更不能忽视旧城区的新建项目的色彩管理,必须根据建筑的性质和规模,制定明确的色彩标准的使用范围,任何单位的再建工程和改造项目,必须按所在地区的色彩标准进行施工。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有充分重视传统色彩的运用,植根于本土和传统文化的色彩设计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设计。
旧城区色彩保护采取了一种与历史建筑认同的态度,表示了对历史文脉的尊重;旧城区色彩更新有助于文化色彩在积累中的健康发展,这是一种不割断历史的文化变迁;在旧城改造中色彩控制之最终目的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原则。
这种观点要求我们将旧城区色彩看作是时刻进行新陈代谢的、有生命的机体,将色彩发展看作是一种内在的、在原肌体中的生长,从城市的色彩肌理中可以寻找到色彩发展的文脉和历史发展的轨迹。
基金项目:本文属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C08042。
参考文献
[1]许蚌.色彩学在城市住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07,1:78-79.
[2]高履泰.古建筑色彩的定量化[J].古建园林技术,1998,4:49-50.
[3]姚珏.城市环境色彩设计[J].山西建筑,2007,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