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的特征》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特征》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2、5、3的倍数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至5的倍数的认识,对倍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实践来发现和总结规律。
但同时,学生对较大数的倍数认识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2、5、3的倍数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思考、交流,从而发现和总结2、5、3的倍数特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学习小组分组,便于学生合作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如“判断120是不是2、5、3的倍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2、5、3的倍数特征。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2、5、3的倍数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判断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上台演示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如“你能找出一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2、5、3的倍数特征的认识。
2、5、3的倍数的特征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教材第14 页的例2 。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 .使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3 .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重点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四教具准备自己的学号卡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0 , 28 , 42 的因数有哪些?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这些数的因数个数的?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二)教学实施1、教学教肘第14 页的例2o( 1 )板书:你能找出多少个2 的倍数?( 2 )引导学生从这个数的整数倍考虑,按它的1 倍、2 倍… … 有序地思考2,4,6,8,10,…( 3 )提问:2 的倍数有多少个?为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么2 的自然数倍也是无限的,无法一一罗列,所以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老师板书:2 的倍数有2 , 4 , 6 , 8 , 10 ,…也可以用集合图表示2 的倍数:2 的倍数2 .练一练。
5 的倍数有哪些?( l )学生小组合作。
( 2 )集体汇报,老师板书:5 的倍数有5 , 10 , 15 , 20 , 25 ,…3、思考。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倍数?思考后,同伴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
明确: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4 .明确因数、倍数的关系。
学习了因数、倍数后,想一想能不能单独说15 是倍数,3 是因数,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不能,因为它没说清15 是谁的倍数,3 是谁的因数。
因为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地说一个数是倍数或因数。
(四)思维训练机械厂食堂矛来45 袋面粉和10 袋大米,共付2390 元,后来因某种原因退还10 袋大米,换回15 袋面粉,又付了370 元。
1 袋大米比1 袋面粉的价钱便宜多少元?(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5、2、3的倍数特征》(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5、2、3的倍数的特征2. 学习5、2、3的倍数的规律3. 能够通过列出数列,快速找出5、2、3的倍数4. 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5、2、3的倍数的特征二、教学重难点:1. 5、2、3的倍数的规律2. 运用5、2、3的倍数的特征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让学生举例子,引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有的数可以被2整除,有的数可以被3整除,还有的数可以被5整除,你们知道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2. 概念讲解:通过板书,让学生知道5、2、3的倍数的含义。
3. 让学生观察:给学生一组数(10,11,12,13,14,15,16)让学生观察这组数中有哪些数是2、3、5的倍数。
4. 让学生总结:通过讨论,让学生总结出2、3、5的倍数的特征。
5.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比如:列出1-50的所有5的倍数,列出1-50中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
6.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5、2、3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四、实施方法:1. 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出好奇心2. 通过概念讲解让学生理解知识点3. 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总结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 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案例:1.通过让学生观察,让学生确定哪些数是2、3、5的倍数。
2.通过让学生总结,让学生找出2、3、5的倍数的特征。
3.通过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2.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3.学生对5、2、3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的理解深度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5、2、3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2.能够判断任意数是否为2、5、3的倍数3.能够灵活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数学计算与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2、5、3的倍数的定义与特征2.判断任意数是否为2、5、3的倍数的方法3.用2、5、3的倍数特征进行数学计算和解决问题的例题3.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进行数学计算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够有效运用这些特征进行数学计算和解决问题。
4.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授课讲解2、5、3的倍数的定义与特征,让学生初步理解2.互动探究法:设计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了解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自己判断任意数是否为2、5、3的倍数3.解决问题法:通过让学生完成一系列的例题,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数学计算和解决问题5. 教学步骤思维导入1.登场:介绍2、5、3的倍数的定义和特征2.引导讨论:让学生发现2、5、3的倍数的特征知识讲解1.讲解2、5、3的倍数的定义和特征2.讲解判断任意数是否为2、5、3的倍数的方法课堂互动环节1.教师提供数学问题,让学生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求解2.学生将自己的答案说出来,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环节1.学生自己完成一些例题,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数学计算和解决问题2.教师和学生一起检查答案,讨论解题过程和思路6.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互动环节和解决问题环节的表现2.教师让学生完成一份小测验,测试他们是否掌握了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否有效运用这些特征进行数学计算和解决问题7. 教学延伸1.让学生通过课后自主学习,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2.老师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其他相关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8. 总结本节课讲授了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特征进行数学计算和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2、5、3倍数特征》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2,5,3 multiple characteristics" in mathematic s of grade 5 Volume 2 of PEP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2、5、3倍数特征》教案2篇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2、5、3倍数特征》教案2、篇章2:《2、5、3倍数特征》教案篇章1:《2、5、3倍数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使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填一填:1、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是2的倍数,也叫_________。
2、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是5的倍数.3、一个数,如果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上一定是_____。
这个数最小是。
4、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最大的奇数。
2的倍数有: 。
5的倍数有: 。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偶数有: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特征》教案一. 教材分析《2、5、3的倍数特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5、3的倍数。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2、5、3的倍数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对倍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一些2、5的倍数,如时间、货币等。
但3的倍数特征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2、5、3的倍数特征的掌握程度不一,有的学生可能只掌握了2、5的倍数特征,而对3的倍数特征了解不多。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2、5、3的倍数特征,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5、3的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2、5、3的倍数特征,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5、3的倍数。
2.教学难点:3的倍数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和理解2、5、3的倍数特征。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2、5、3的倍数特征。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2、5、3的倍数特征的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2、5、3的倍数特征的实例和练习。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2、5、3的倍数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时间、货币等实例,引导学生关注2、5的倍数。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2、5的倍数?3的倍数呢?”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数字,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它们是否为2、5、3的倍数。
引导学生发现2的倍数的个位数都是偶数,5的倍数的个位数都是0或5,3的倍数的各位数之和都是3的倍数。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2课时2、5、3的倍数的特征第1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1,相应的“做一做”。
内容简析例1是讲2、5的倍数特征,采用了百分表,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画图、画框、观察、发现、总结。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掌握 2、5 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经历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体会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4.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难点: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法与学法1.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课堂讨论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规律。
2.学生在课堂上主要运用目标学习法与合作归纳学习法,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归纳2、5的倍数的特征。
承前启后链复习:回顾找一个数倍数的特征。
如:2的倍数有2,4,6…。
学习: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如:末尾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等。
延学:进一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
如:3的倍数的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竞赛导入法:今天的课堂我们将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展开。
(1)将20的全部因数和6个5的倍数写在集合圈内。
(2)26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倍数是几?按要求完成,比一比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小组活动后,老师设疑:究竟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品析.........,.在进入新知探究活动............:.以竞赛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前与同伴交流....................,.提升对知识探究的兴趣。
】.......,.学生会产生成就感猜想引入法:老师有一项绝技,不用计算就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3、5的倍数特征》省级比赛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2、3、5的倍数特征,能够正确判断数字是否是2、3、5的倍数,并能进行快速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逻辑。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动手实践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数字观察和推理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2、3、5的倍数特征进行深入理解。
•培养学生快速判断数字是否是2、3、5的倍数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2、3、5的倍数的特征及判断方法。
2.2、3、5的倍数特征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引入2、3、5的倍数的特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倍数的规律。
•第二课时:深入探讨2、3、5的倍数的特征,巩固学生的理解。
•第三课时:应用2、3、5的倍数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2、3、5的倍数的特征。
2.互动讨论法: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彼此交流思考,促进思维碰撞。
3.游戏化教学:设计趣味游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2、3、5的倍数特征。
2. 学习•介绍2、3、5的倍数规律,并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
3. 练习•让学生在黑板上判断一系列数字是否是2、3、5的倍数,并进行讨论。
第二课时1. 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的理解。
2. 学习•深入探讨2、3、5的倍数规律,让学生举例说明特征。
3. 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数字,让其他组员判断是否是2、3、5的倍数。
第三课时1. 复习•复习2、3、5的倍数特征,进行快速回忆。
2. 实践•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2、3、5的倍数规律解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5、3的倍数的特
征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够清楚地分出奇数和偶数。
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索2、5、3倍数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在学生发现新知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
看到下面每组数字,你能想到什么?
6和42 28和7
导入新课
问:“你们会数数吗?”
生:会。
1、2、3、4、5、6……
问:“你们会两个两个的数吗?”“五个五个的数呢?”“三个三个的数呢?”
(学生安要求分别数出来)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是能被2、5、3整除的数。
板书课题:能被2、5、3整除的数
问:“想想刚才老师让你们怎样去数数的,再看看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能被2、5、3整除的数也就是2、5、3的倍数。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2 、5、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探索一:
出示能被2整除的数: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
问:“观察这些数都有什么规律?”
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个位上是0、2、4、6、8的数,一定能被2整除。
验证:
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它们的个位上是几?(可以使用计算器)
21 36 18 32 9 54 200 4
问:“刚才我们发现个位上是0、2、4、6、8的数就能被2整除,那么不能被2整除的数又有什么规律呢?”
生:不能被2整除的数个位上都是1、3、5、7、9。
问:“根据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成几类呢?”
生:分成两类。
一类是能被2整除的数;另一类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
师小结:我们将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两类:
(1)能被2整除的数——偶数
(2)不能被2整除的数——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
问:“如果老师说,在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就是偶数,对吗?”
练一练:
判断下面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1 32 14 56 47 146 87 78 90 21 0
问:“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区分奇数和偶数的?”
生:(1)能被2整除的数就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就是奇数。
(2)一个数的个位上是1、3、5、7、9的数就是奇数,是0、2、4、6、8的数就是偶数。
(3)单数就是奇数,双数就是偶数。
探索二:
出示能被5整除的数: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
问:“观察这些数又有什么规律?”
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个位上是0或5的数,一定能被5整除。
验证:
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它们的个位是几?(可以使用计算器)
20 45 10 29 195 200 502 105
练一练:
1.下面的数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哪些能同时被2和5整除?
112 345 120 437 715 836 360
468 30
能被2整除的数()。
能被5整除的数()。
能够清楚地分出奇数和偶数。
能够清楚地分出奇数和偶数。
本课小结:
个位上是0的,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 的倍数,这样的数同时是2 、5 、3 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