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养殖技术蜜蜂的人工养殖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9.64 KB
- 文档页数:7
养蜂技术及蜜蜂养殖方法蜜蜂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能够为人类提供蜂蜜、蜂蜡、蜂王浆等多种产品。
养蜂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养蜂技术及蜜蜂养殖方法。
1.蜜蜂品种的选择:蜜蜂的品种有很多,常见的有蜜蜂、西洋蜜蜂、意大利蜜蜂等。
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和蜂产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2.蜂箱的设置和管理:蜜蜂是以蜂巢为家的,因此蜂巢的设置与管理对于蜂群的繁殖和产蜜至关重要。
蜂箱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能,避免蜂巢内温度过高或过低。
蜂箱的设计应合理,方便检查和管理蜂群。
3.蜜蜂的饲料管理:蜜蜂的饲养主要依靠花蜜和蜂蜜。
在生产季节,蜜蜂可以从花朵中采集到充足的花蜜,此时只需适当补给蜜蜜即可。
而在冬季,花蜜供应不足,需要适量喂养蜂蜜。
饲料的供应要均衡,避免蜂群出现饥饿或过度膨胀的情况。
4.蜜蜂的疾病防治:蜜蜂容易感染疾病,如螨虫、霉菌等。
因此,在蜜蜂养殖中需要加强对蜜蜂疾病的防治。
采取定期检查蜂群的健康状况,定期清除蜂巢中的害虫和病菌。
5.蜜蜂的繁殖和分群技术:为了增加蜂群的数量,可以采取蜂王繁殖和蜂群分群的方式。
蜂王繁殖可以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培育新的蜂王,然后将其引导到新的蜂巢中繁殖。
蜂群分群可以通过将蜂群分成两个或多个小蜂群,提高繁殖效率。
6.蜂蜜的收获和处理:蜂蜜的收获应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避免收获时蜜蜂受到惊扰。
采用合适的工具将蜜蜂从蜂巢中取出,然后通过过滤等方式去除杂质并储存。
总之,养蜂技术的掌握对于蜜蜂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蜜蜂品种,合理设置和管理蜂箱,科学饲养和疾病防治,合理繁殖和分群,以及正确收获和处理蜂蜜。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养蜂技术的水平,提高蜜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蜜蜂养殖知识及技术大全养蜂是指人工饲养蜜蜂以获取蜂蜜等蜂产品,实际上数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饲养蜜蜂了,虽然过去蜜蜂养殖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近些年在回乡创业的热潮下养蜂也火热起来,下面百度文库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养殖知识及技术大全吧!一、蜂种知识1、中蜂:中蜂全称中华蜜蜂,不但是我国独有的优良蜂种,同时也是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蜂种,优点是对我国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缺点是采蜜性能不如意蜂且易自然分蜂和弃巢迁飞。
2、意蜂:意蜂全称意大利蜂,不但是蜜浆兼产型理想品种,同时也是生产花粉和蜂胶的理想蜂种,优点是群势强大且采蜜性能远远强于中蜂,缺点是对我国的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不上中蜂。
二、生活习性1、社会性: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整个蜂群由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大量工蜂组成,其中蜂王主要负责产卵来培育新蜂,雄蜂主要负责与新蜂王交尾,而工蜂则承担群内几乎所有的劳作。
2、筑巢性:蜜蜂是典型的筑巢性昆虫,事实上蜂群不管是哺育幼虫还是储备食物都离不开蜂巢,而蜂巢则是工蜂用腹部蜡腺所分泌的蜂蜡修筑成的,另外蜜蜂对筑巢环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3、群居性: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性昆虫,但除了雄蜂以外蜂群与蜂群之间并不来往,而蜂群内部则靠独有的“群味”来辨别异同,若群味相同则可在蜂巢内自由通行,但若群味不同则将大大出手。
4、排他性:蜜蜂是典型的储食性昆虫,蜜源丰富时工蜂会大量采集花粉和花蜜并存储在蜂巢中(蜂蜜是蜜蜂用花蜜酿制成的),若外界蜜源匮乏或天气不适宜工蜂采集时蜂群便以储备的食物为生。
三、养蜂场地1、蜜源丰富:蜜蜂生存和繁衍都离不开蜜源的支撑,若附近蜜源匮乏蜜蜂连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更别指望能通过养蜂来获取蜂蜜和花粉了,因此养蜂场地一定要选择蜜源丰富且相对连续的地方。
2、气候适宜:蜜蜂对气候虽然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在小气候适宜的地方饲养蜜蜂更利于蜂群的发展,例如温度不适时蜂群为了调控温度会增加负担,因此养蜂场地一定要选择小气候适宜的地方。
湖北山区蜜蜂养殖技术及蜜蜂养殖方法蜜蜂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湖北山区也是一个适宜蜜蜂养殖的地区。
本文将介绍湖北山区蜜蜂养殖的技术和方法。
一、选择蜜蜂品种湖北山区适宜养殖的蜜蜂品种主要有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和卡尼罗蜜蜂。
中华蜜蜂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较高;意大利蜜蜂产蜜量高,适应能力也较强;卡尼罗蜜蜂则具有温和的性格和高产蜜的特点。
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蜜蜂品种进行养殖。
二、蜂箱的选择和布置蜂箱是蜜蜂养殖中必不可少的设备,蜂箱的选择应根据蜜蜂品种和养殖规模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湖北山区的蜂箱以标准蜂箱为主,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单层蜂箱或多层蜂箱。
蜂箱的布置应选择在阳光充足、风向良好的地方,避免暴雨和强风的侵袭。
三、蜜蜂的管理与繁殖1. 蜜蜂的管理蜜蜂的管理包括巡检蜂箱、补充蜂食、治疗蜜蜂疾病等。
巡检蜂箱可以了解蜜蜂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补充蜂食可以提供蜜蜂所需的能量,保证蜜蜂的生长发育。
治疗蜜蜂疾病可以防止蜜蜂受到疾病的侵害。
2. 蜜蜂的繁殖蜜蜂的繁殖方式有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两种。
人工繁殖主要是通过分蜂、人工授粉等方式进行。
自然繁殖则是让蜜蜂自行繁殖,通过蜜蜂女王的产卵和蜜蜂工蜂的养育来完成繁殖过程。
根据自身需求和技术水平选择适合的繁殖方式。
四、蜜蜂养殖中的疾病防控蜜蜂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有螨虫病、鼻腔病、瘫痪病等。
对于蜜蜂疾病的防控,可以采取定期巡检、蜂箱清洁、药物防治等措施。
定期巡检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蜂箱清洁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药物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
五、蜜蜂采蜜和蜜蜂产品的加工蜜蜂采蜜是蜜蜂养殖的重要环节,湖北山区的蜜蜂采蜜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蜜蜂产品的加工包括蜂蜜的提取、过滤和灭菌等步骤。
蜂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于制作蜜饼、蜜糖等产品。
六、蜜蜂养殖的市场前景湖北山区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适合蜜蜂养殖。
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蜜蜂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
蜜蜂养殖技术大全蜜蜂养殖是一门古老且重要的农业产业,既可以提供丰富的蜂蜜和其他蜂产品,又可以促进农作物的传粉和增加农田的产量。
本文将介绍蜜蜂养殖的基本知识、养殖环境的准备、蜜蜂种类的选择、蜂箱的建造与管理、蜜蜂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养殖技巧。
1. 蜜蜂养殖的基本知识1.1 蜜蜂的生态特征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呈现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分工合作。
一般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各自负责不同的任务。
蜜蜂主要依赖花蜜和花粉作为食物来源,并利用花粉传输花粉和传播种子。
1.2 蜜蜂种类常见的蜜蜂种类包括欧洲蜜蜂、亚洲蜜蜂、非洲蜜蜂等。
不同种类的蜜蜂在适应环境、产蜜能力、繁殖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养殖者可以根据地区气候和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蜜蜂种类。
1.3 蜂产品的价值与用途蜜蜂不仅提供美味的蜂蜜,还可以产出蜂蜡、蜂胶、蜂花粉等农产品。
蜂蜡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蜂胶则被认为具有抗菌、抗炎等药用价值。
2. 养殖环境的准备2.1 选择合适的场地蜜蜂养殖需要选择远离工业区和污染源的场地,环境安静、空气新鲜。
同时应该考虑附近的植被和花卉资源,以确保蜜蜂有足够的食物来源。
2.2 搭建蜂舍蜂舍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形式,如固定式蜂舍、流动式蜂舍等。
蜂舍需要保持通风良好,室内温度适宜,具备防蜂风、防雨等功能,以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
3. 蜜蜂种类的选择3.1 欧洲蜜蜂欧洲蜜蜂是养殖最为广泛的一种蜜蜂。
其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蜜蜂体型小巧,产蜜能力较强。
3.2 亚洲蜜蜂亚洲蜜蜂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能够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生存繁衍。
亚洲蜜蜂对螨虫的抵抗能力较强,但相对而言产蜜能力较低。
4. 蜂箱的建造与管理4.1 蜂箱的选择蜂箱的材质应该选择防腐耐久、通风良好的材料,并具备易于操作的设计,方便养殖者检查和管理蜜蜂。
4.2 蜂箱的规格蜂箱的大小应根据养殖规模和蜜蜂种类的养殖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欧洲蜜蜂的蜂箱规格为10枚蜜架,而亚洲蜜蜂的蜂箱规格为12枚蜜架。
蜜蜂养殖人工饲养技术大全蜜蜂养殖是一项具有丰富历史的传统行业,也是一门非常有前景的农业产业。
随着人工饲养技术的不断发展,蜜蜂养殖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蜜蜂养殖的人工饲养技术,帮助养殖者提高生产效益。
一、蜜蜂养殖环境的选择蜜蜂对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有一定的要求。
在选择养殖区域时,应注意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地方。
同时要避免养殖区域附近有农药残留、污染物等对蜜蜂有害的因素。
二、蜜蜂种类的选择根据养蜂的目的,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蜜蜂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蜜蜂品种有蜜蜂、猄蜂、意大利蜜蜂等,每种蜜蜂都具有不同的性状和养殖特点。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资源的蜜蜂品种,可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和效益。
三、人工饲养技术1. 蜜源的补给蜜蜂以花蜜作为主要食物来源,因此要保证充足的蜜源供给。
养殖者可以在养殖区域附近种植花草,提供充足的花蜜给蜜蜂,也可以用蔗糖水或蜂糖等代替花蜜进行饲养。
但需要注意,不同阶段的蜜蜂对花蜜的需求量是不同的,需要根据蜜蜂的生长阶段和数量来合理补给蜜源。
2. 超级饲料的使用超级饲料是一种能够在蜜源不足时给蜜蜂提供营养的补充饲料。
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蜜蜂生长发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养殖者可以根据需要配制超级饲料,然后按照规定的比例投喂给蜜蜂。
3.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蜜蜂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在饲养过程中,合适的温湿度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养殖者可以通过调整养殖区域的通风和湿度控制装置,使温度和湿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疾病预防和控制蜜蜂养殖过程中,疾病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查蜜蜂群体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可以采取灭螨、防治霉菌等方法来预防和控制常见的蜜蜂疾病。
五、蜜蜂养殖的管理技巧1. 蜂箱管理蜂箱是蜜蜂的家园,管理蜂箱是养殖者的基本工作之一。
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查蜂箱的结构和材料,确保其严密性和稳定性。
此外,勤清理杂草和周围环境,保持蜜蜂的生活环境整洁和舒适。
蜜蜂养殖与养蜂技术大全蜜蜂是一种重要的昆虫资源,其养殖和利用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和医药工业。
蜜蜂养殖技术的全面掌握对于提高蜜蜂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蜜蜂养殖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常用的养蜂技术。
一、蜜蜂养殖的基本知识蜜蜂养殖需要选取合适的场地,一般选择出风向好、日照充足、水源丰富的地方。
通常采用蜜台和蜜蜂箱的组合形式进行养殖。
在选择蜜蜂品种时,要考虑其适应性强、繁殖力旺盛、蜜源丰富的特点。
蜂箱的管理是蜜蜂养殖的关键,包括蜂箱的定期检查与清洗、蜜蜂健康情况的监测等。
同时,科学的饲养方法和饲养环境的控制对蜜蜂的生长发育和蜜蜜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喂食和适当的蜂群密度可以有效提高蜜蜂的产量和品质。
二、蜜蜂养殖的技术要点1.选取合适的蜜蜂品种: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繁殖力旺盛的品种,如意大利蜜蜂、黑蜂等。
2.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要根据蜜蜂的生长发育需要,科学投放蜜源和花粉,并合理控制蜂群密度。
同时要注意保持蜂巢的温湿度适宜,避免蜜蜂受到气象因素的不利影响。
3.定期检查和饲养环境的控制:定期检查蜂箱,及时清理蜂巢、排除病害和害虫。
在冬季应加强蜂箱的保暖措施,确保蜜蜂的安全过冬。
4.科学合理的采蜜方法:采蜜应选择蜜源丰富、花期较长的区域,并根据不同蜜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蜜方法,避免对蜜蜂产生不利影响。
5.健康监测和疾病防治:定期监测蜜蜂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蜜蜂病害。
对于常见疾病,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避免蜂群的损失。
三、常见蜜蜂养殖技术1.人工授粉:对于部分花粉困难或交配难度较大的植物,可以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提高蜜蜂的采蜜效果。
2.蜜蜂的增殖技术:包括蜂王的培育和蜜蜂的人工繁殖。
通过科学的选种和繁殖方法,提高蜜蜂的数量和品质。
3.蜜的提取和处理:蜂蜜的提取有不同的方法,常见的有离心法、压榨法和挂蜜法等。
对于提取后的蜂蜜要进行过滤和杀菌等处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蜜蜂养殖技术方法有哪些篇一:蜜蜂养殖技术蜜蜂养殖技术蜂群的保健措施在养蜂生产中非常重要,处理不好会影响蜂群繁殖,也会减少蜂场收入,严重时会使全场蜂群覆灭。
一.卫生措施养蜂员要注意个人卫生,蜂场要经常打扫,保持蜂箱、巢脾等蜂具的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
物理消毒:常用是利用日光暴晒、沸水蒸煮和火焰喷射等法。
如蜂箱、隔板、纱盖和小型蜂具等均可采取此法。
化学消毒:是利化学药品消毒,在养蜂生产上应用最广泛。
如用1-3%的热烧碱水,洗刷或烧煮蜂箱、巢框、隔板、分蜜机等,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晒干;用4%的甲醛溶液浸泡蜂箱、巢框、隔板、空脾等,浸泡12小时后,再用清水浸泡3-4小时晾干备用;也可用食盐的饱和溶液,把蜂具等浸泡24小时,但消毒效果没有甲醛溶液好;还可用硫磺熏烟等方法来消毒蜂具等。
蜂场地面、墙壁和越冬室等处可用途10-20%石灰乳来消毒。
另外可从蜂群管理措施上,给蜂群创造良好条件,提高蜂群的抵抗力。
二.主要的病虫害防治蜜蜂的病敌害种类较多,这里只是简单介绍最常见病敌害的种类、特性及防治方法,详细资料请参考专门论述书籍。
1.蜜蜂病毒病(1)囊状幼虫病:病原是囊状幼虫病毒,感染幼虫后,大多在封盖后死亡,死虫头上翘,呈龙船形、囊状、无味、无粘性、易从巢房中移出。
无特效药可治,可用王笼将蜂王关闭10多天,等蜜蜂清除死虫后,再将巢脾消毒。
(2)麻痹病:主要由麻痹病病毒引起,春季发生的多数为腹部膨大型,病蜂行动迟缓,身体颤抖,失去飞行能力;秋季发生多数为黑蜂型,身体瘦小,头尾发黑、颤抖。
可用“抗蜂病1号”治疗。
每框蜂用药10-20毫升,隔日喷治一次,连续喷治5次。
2.蜜蜂细菌病(1)美洲幼虫腐烂病:是由幼虫芽孢杆菌感染造成。
症状是封盖幼虫和初期的蛹发病死亡,死虫躺在房底尾尖粘在房壁,喙向上伸出,死虫棕色,有鱼腥臭味,呈胶状,虫体不易移出。
用每千克糖浆加四环素5-10万单位,每框蜂喂25-50毫升,每隔2日1次,4次为1疗程。
养蜜蜂的方法蜜蜂养殖是一种普遍的农业养殖项目,而且在养殖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重视日常的养殖管理技术,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蜜蜂的养殖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养蜜蜂的方法一、中蜂养法管理要点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
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
因此,饲养中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
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中蜂的强群是从中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
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
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
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
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
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
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
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
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中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
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
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
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
养蜂蜜蜂养殖技术
养蜂蜜蜂是一项需要一定技术的养殖活动,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蜜蜂养殖技术。
1. 底板选择:蜜蜂的底板应该选择平整的、没有裂缝的,而且要有透气孔。
2. 蜂箱的搭建:蜂箱应该选用精细的木材制作,保持干燥。
3. 安装蜜蜂:蜜蜂养殖的第一步是选择“野生蜂群”、把采摘的“蜜蜂巢”放入蜂箱,并用适量的蜂蜜“喂养”。
4. 清理蜂箱:养好蜜蜂之后,要定期清理蜂箱,把里面的“蜜蜂巢”清除出来,然后再放入新巢。
5. 水和食物:蜜蜂要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
建议每周给蜜蜂加入适量的蜂蜜或者葡萄糖。
6. 注意检查: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蜜蜂的状况和状况是否正常。
7. 控制蜜蜂蚂蚁等害虫的侵袭:蜜蜂很容易被蚂蚁、虫子、蛇等害虫干扰,必须买一些药剂来控制这些害虫的侵袭。
蜜蜂养殖技术及蜜蜂养殖方法蜜蜂是人类重要的农业和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之一、蜜蜂养殖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产量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蜜蜂养殖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首先,蜜蜂养殖需要合适的场地。
蜜蜂适宜生长在气候温暖、湿度适宜的环境中。
养殖场地应远离污染源,并提供丰富的花草植被。
可以选择山区、农田或草地等地作为养殖场地。
其次,蜜蜂养殖需要合适的蜂箱。
蜂箱是蜜蜂栖息的基本设施,它可以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
一般情况下,蜂箱由几层木箱组成,箱体内部要有合适大小的巢室和适量的蜂巢板。
蜂箱的外部应加装合适大小的蜂门,以便蜜蜂出入。
蜂箱内部应配备合适大小的蜜蜂架和蜂王网,以区分蜂巢区和蜂王区。
第三,蜜蜂养殖需要合适的蜂种。
不同的蜜蜂种类适合不同的养殖条件和工作强度。
常见的蜜蜂种类包括黄蜂、蜜蜂和刺蜂等。
蜜蜂种类的选择应根据养殖者的实际需求和场地条件进行。
第四,蜜蜂养殖需要科学的养殖管理。
蜂箱的布置应合理,蜂群的管理应规范。
蜜蜂养殖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养殖员进行指导,定期检查蜂箱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蜂蜡、蜂巢和蜂群的问题。
同时,养殖者还需提供适量的蜂食和水源,以满足蜜蜂的生长需求。
第五,蜜蜂养殖需要科学的繁殖技术。
蜜蜂的繁殖可以通过自然繁殖或人工繁殖来实现。
自然繁殖是指蜜蜂根据自身的生理机制产生后代,而人工繁殖则是通过人工干预来实现。
人工繁殖可以采用人工授粉和蜂王繁殖等技术手段。
养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选择适合的繁殖技术。
第六,蜜蜂养殖需要科学的蜜蜂保健知识。
蜜蜂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因此养殖者需要了解常见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定期检查蜜蜂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侵害。
蜜蜂养殖是一项复杂而高风险的工作,需要养殖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通过合理的环境和设备配置,科学的繁殖和保健措施,蜜蜂养殖者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蜜蜂的养殖技术蜜蜂的人工养殖技术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注册发布蜜蜂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因为它的作用很大,所以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
以下是网为你的相关资料。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
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
但是,寒冷的天气和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
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
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
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
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蜂巢内的温度。
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蜂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
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
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
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
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造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这技术其实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蜜蜂的飞翔时速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内,有效活动范围在离巢2.5千米以内。
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采集花蜜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蜜蜂采访1100-1446朵花才能获得1蜜囊花蜜,在流蜜期间1只蜜蜂平均日采集10次,每次载蜜量平均为其体重的一半,一生只能为人类提供0.6克蜂蜜。
蜜蜂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变化过程。
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
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花蜜被蜜蜂吸进蜜囊的同时即混入了上颚腺的分泌物——转化酶,蔗糖的转化就从此开始,经反复酿制蜜汁并不停的扇风来蒸发水份,加速转化和浓缩直至蜂蜜完全成熟为止。
根据种类的不同,工蜂的数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只的范围内,它们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还会将花蜜和花粉传送到特定的地方,这要通过跳特殊而严格的舞蹈而获得。
他们的职责包括酿蜜,做蜡状蜂房的巢室,这些都是为食物存储和幼虫居住,还有照顾蜜蜂和蜂王,守护蜂巢。
蜜蜂是一个多年生群体,将会不断地有新蜂王被抚养起来,老蜂王然后和一群工蜂离开蜂房到别的地方重建一个家。
蜜蜂完全以花为生,包括花粉及花蜜,有时酿造储存成蜂蜜。
毫无疑问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时亦同时对它授粉,当蜜蜂在花间采花粉时,会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
这些掉落的花粉关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异花传粉。
蜜蜂身为传粉者的实际价值比其制造蜂蜜和蜂蜡的价值更大。
一、蜜蜂养殖所需要的设备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饲养蜜蜂所需要的设备:蜂箱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蜂巢,是蜜蜂栖息、繁殖、贮存食料的场所。
蜂箱由大盖、草帘、覆布、副盖、巢脾、隔板、隔王板等几部分组成。
脾的两面有几千个排列整齐、相互衔接的六角形蜂房。
1、脾。
脾固定在木制的边框上,称为一框巢脾。
根据巢脾上蜂蜜、花粉、幼虫的数量,分别称为蜜脾、粉脾、和子脾。
根据日龄的大小子脾又分为:卵脾、虫脾、封盖子脾和空脾。
装有10框巢脾的蜂箱是使用最广泛标准蜂箱。
可以通过叠加继箱的方式,及时扩大蜂巢。
2、蜂路。
各巢脾之间的距离叫作蜂路。
3、隔王板用于将育虫区和贮蜜区分割开,有利于蜜的成熟和采蜜,提高生产效率。
二、养蜂前的准备工作了解了蜜蜂的大概情况,在着手养蜂之前,还应该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1、可供蜜蜂采集花蜜、花粉的植物称蜜源植物。
蜜源是养蜂生产的基础。
在确定放蜂地点之前,一定要调查清楚蜜源植物的种类、面积、花期等情况。
能采集到大量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有:油料作物中的油菜,牧草绿肥中的草木犀、苜蓿,果树中的枣树,林木中的槐树,灌木中的荆条等。
通常,一群蜜蜂大约需要2~4亩蜜源植物。
还要了解清楚各种蜜源植物的开花期,以及历年放蜂产蜜的情况。
放蜂地点应选在距离主要蜜源植物2km内的地点。
蜂场离蜜源植物越近越好。
蜂场附近要有清洁的水源。
如湖泊、小溪。
水渠等,以保证蜜蜂采水和养蜂人员生活用水。
蜂场应选在地势平坦、干燥,向阳,东南方开阔,没有障碍物。
2、西北面最好有小山坡或房屋、篱笆的位置。
附近有高音喇叭、路灯、诱虫灯的地方不适于放蜂。
3、选购蜂群必须根据当地的蜜源、气候等条件选择蜜蜂种类。
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的平原地区,夏季干燥,有流蜜期较长的大蜜源,可以选择意大利蜂。
东北的山区,冬季长而寒冷,春季短,主要蜜源花期早,可以选择耐寒能力强的东北黑蜂。
如果当地位于山区,没有集中的大蜜源,可以选择中蜂。
4、选购蜂群的时间最好在早春,气温日益回升,并趋于稳定,蜜源植物开始开花时购买。
这个时期购买,有利于蜂群的繁殖,当年见效。
也可以在夏、秋季节购买,但应当注意,当年至少还应有一个主要蜜源。
这样,即使不能得到很多商品蜂蜜,至少能够保证蜂群越冬需要的饲料储备,注意,全年蜜源结束以后不宜买蜂。
因为这时买蜂除了购买费用外,还要买糖喂蜂。
越冬时,蜂群还可能死亡,购买蜂群还应注重蜂群品质,蜂王的年龄不要超过两年,如果在夏、秋买蜂,最好选择当年的新王。
质量好的蜂王,腹部大,尾部略尖,四翅六足健全,行动稳重。
产卵面积大,而且整齐。
品质好的工蜂个头大,颜色鲜亮。
开箱提脾时,不到处乱爬,性情温顺。
整个蜂群要健康无病,蜂群中蜜蜂的数量,早春不宜少于2框,夏秋应在5框以上,并有一定的子脾。
例如,蜂量为5框的蜂群,应有子脾3~4框,其中,封盖子脾至少应占一半。
此外还应注意,每张巢脾上,必须有饲料脾0.5~1kg。
巢脾不要过于陈旧。
巢脾上不应有很多雄峰房。
5、蜂群运回后,如果箱内吵闹,可把箱盖架空,放置在副盖上通气,并对巢门喷水。
如果场地宽敞,蜂箱可以单箱排列。
要求前排与后排错开,各排之间相距2~3米,蜂箱之间相距1~2米,便于蜜蜂认巢和人员管理。
如果场地小,也可双箱并列。
两箱一组,相距20厘米。
排列蜂箱时,巢门方向一般朝南,也可朝东。
注意,巢门不能朝西,以免下午的阳光直射巢门,使巢温过高。
6、蜂蛰是蜜蜂的一种自卫本能,当管理动作粗暴,或站立在蜂箱前,阻挡蜂路时,或养蜂人员身上有异味,都会引起蜂蛰,蜂蜇对人没有害处,万一不慎被蛰,不要紧张地用手乱拍。
要沉着地用手指甲刮去蛰刺。
不要用手拔刺,以免使毒液更多地进入皮肤。
被蛰的部位可以用水洗涤。
随后涂一点氨水,或肥皂水,以上,我们对蜜蜂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作好了养蜂的准备工作,接下来,我们看看蜂群的日常管理。
三、蜂群的日常管理1、蜂群检查通过对蜂群的检查可以让我们掌握蜂群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为蜜蜂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
检查的方法分为开箱检查和箱外观察。
开箱检查蜂群时,为避免蜂蜇,应穿浅色服装,带好面罩。
人要背向阳光。
启动副箱盖时,先用刮刀轻轻撬动,再用手指推移副盖,使其与箱口粘着的蜂胶脱离。
翻转副盖,平放在蜂箱前。
一端搭在巢门板上,便于副盖上的蜜蜂爬回巢内。
用刮刀轻轻拨动隔板和巢框,使框耳与箱身槽沟分开。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紧捏两端的框耳,小心的将巢脾垂直提出。
注意,巢脾不能相互擦碰,以免擦伤蜂王或激怒蜜蜂。
检查巢脾的方法有两种。
①是把巢脾提到视线的高度,先看面对的一面,再以巢脾上的梁为轴翻转,看另一面。
注意,翻转时巢脾与地面始终保持垂直,防止蜜汁与花粉从巢房中掉出。
②是先看面对视线的一侧,然后将巢脾放低,把巢脾的上部向视线倾斜45度,看另一面。
检查巢脾时,必须在蜂箱上方进行,尤其是双王群,最好在提脾的一侧上方观察,以免蜂王掉落,造成损失。
因为蜜蜂拥挤,不利于观察,可在巢脾提出箱口一半时,用腕力上下快速振动几下,利用惯性抖掉蜜蜂。
如果巢脾上剩余的蜜蜂多,可用柔软的蜂扫轻轻拂去。
2、需要检查的内容①要检查蜂王是否存在。
从蜂群中央提出巢脾,如果看不到蜂王也看不到卵,蜜蜂四处乱爬,并发出振翅般的叫声。
这就是蜂群丧失蜂王的表现。
如果巢房中有多粒卵,而且多产于房壁上,很凌乱,表明失王很久,工蜂已经开始产卵。
检查要经过两到三次,确认确实没有蜂王了,才能放入新王。
否则,一旦出现两只蜂王相遇,就会两败俱伤,给农户带来损失。
②检查蜂王产卵情况。
揭开箱盖,蜜蜂工作有条不紊,巢脾上可以看到卵,表明蜂王在产卵。
一个单王的蜂群中,卵、幼虫、封盖子脾的比例应为1:2:4。
也就是:一个卵脾,2个虫脾,4个封盖子脾,以及1~2框蜜粉脾。
如果子脾上产卵面积大则表明蜂王产卵旺盛,群势正常。
如果蜂王胸腹部小,颜色变深,跛行,缺翅,表明这是劣质蜂王,如果脾上没有卵,而有自然王台,蜜蜂怠工,预示将要分蜂。
如果子脾面积小,蜂群比其他蜂群发展慢,表明蜂王产卵力差,或产卵处于低潮。
③检查蜜蜂和巢脾的关系。
揭开副盖时,如果发现副盖上、隔板外、边脾上挤满了蜜蜂,就表明蜜蜂多于巢脾,需要加脾。
如果巢脾上蜜蜂稀少,隔板上没有蜜蜂,说明巢脾多于蜜蜂。
如果隔板上蜜蜂多,而巢脾上蜜蜂少,则说明巢内温度高、湿度低,蜜蜂离脾。
④检查箱内贮蜜情况。
揭开巢盖时,能够闻到蜜的香味,可以看到各巢脾上部有加高的白色的蜂蜡蜜房盖。
提起边脾,感到沉重。
表明箱内蜜足。
如果开箱后,蜜蜂表现出不安或惊慌,提脾感到轻,并且有蜜蜂掉落,说明箱内缺蜜。
无病情,但子脾上蜂子不整齐,表明曾经缺过蜜。
如果子脾有抛弃蜂子的现象,表明缺蜜严重。
3、巢脾原位装回巢脾检查完成以后,必须按原位装回,装回时,注意蜂路应保持在8~9毫米。
插上隔板,轻轻地上下摇动副盖,催促蜜蜂离开箱沿。
最后盖好箱盖。
开箱检查一般10~15天一次,早春时节最好在中午进行,而夏季最好在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