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电能的获得和转化
- 格式:ppt
- 大小:640.00 KB
- 文档页数:21
九年级自然科学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某某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二. 重点、难点: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形式的转化[教学过程]1、能量转化的普遍性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相互转化,能量也会在不同物体间相互转移,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
例如:雪崩时的势能和动能发生了相互转化。
在摩擦生热的现象中,因为克服摩擦,消耗了机械能使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在气体膨胀的现象中,消耗了内能增加了机械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用化学电池给小灯泡通电的过程中,消耗了化学能增加了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冷水和热水混合后,冷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水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热水的内能转移给冷水;等等;大量的事实说明,任何一种形式的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一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了,另一个物体的能量就增加了,而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讨论:1)人造卫星在太空中工作所需的电能来自哪里?所需电能由安装在它上面的风车状太阳能电池帆板供给,也即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2)间歇泉外喷射热泉水的情景。
多发生在火山活跃的地带,它断断续续地向外喷出热水,很像压力锅加热后会断断续续地向外喷气一样。
你知道热泉水喷发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吗?地热能。
地热能是源自地球的热能。
3)青蛙从稻田里跃起,捕捉稻叶上的害虫。
在这个过程中,青蛙消耗了什么能?这些能量哪里去了?它获得了什么能?这些能量来自哪里?青蛙消耗了化学能,这些能量转化成了其它形式的能量,所以使青蛙获得了动能。
这里发生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所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者“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实验:将铝箔纸切割成扇形小片制成小风车放在发光的灯泡上方。
现象:小风车转动起来原因:由于点亮的灯泡上方有对流的空气推动风叶的缘故。
第6章电能第1节电能的获得和转化(第2课时)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的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能量转化:能转化成能。
3.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与大小,导体的以及通电的有关。
4.焦耳定律公式:。
5.能、功以及热量的单位统一规定为,简称焦。
6.在电流的化学效应中存在着能和能的转化。
7.蓄电池充电时,转化为,放电时是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1.(2019•凉山州一模)铭牌均为“220V 100W”的电风扇、电视机、电热毯,将它们分别接到220V 的电源上。
在相同的时间里,电流通过它们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A.电热毯B.电视机C.电风扇D.一样多2.(2019•衡阳一模)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压的关系B.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多C.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D.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左侧的大3.(2019•焦作二模)两个定值电阻R1、R2并联在电路中,如图甲所示,通过它们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关系如图乙所示。
闭合开关S,经过相同的时间,R1、R2产生的热量之比为()A.1:3B.3:1C.1:9D.9:14.(2019•平邑县一模)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其原因是()A.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B.电炉丝与导线是并联的C.电炉丝的通电时间长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炉丝的电阻5.(2019•南京二模)如图甲、乙所示,相同容器中装了质量都为2kg的纯净水,用不同电加热器加热,设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象,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B.加热器1和加热器2的功率之比是3:2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中水的末温比乙杯的高D.加热1min时,甲容器中的水吸收热量为1.68×105J6.(2019•榕城区模拟)研究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
第一讲电能的获得与转化一、知识点知识点1. 电能的获得1.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制造的。
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2.从能的转化观点看:发电机是一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安培力1.定义: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叫做安培力。
2. 方向:安培力的方向与通电导体所在的磁场方向以及导体中的电流方向均有关。
3. 大小:安培力大小与磁场强弱、电流大小以及在磁场中的导体长度都成正比,还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夹角大小有关。
直流电动机1.原理: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从能的转化观点看: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 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的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 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内能。
3. 影响因素:与电流大小、导体的电阻、通电的时间有关。
4. 焦耳定律公式:Q说明①在使用Q=I2Rt计算时,单位一定要统一。
②二、精选练习题知识点1. 电能的获得【典例】⎪⎩⎪⎨⎧======)(:)(/:222适用任何电路电热电功全部或部分转化为适用纯电阻电路电功全部转化为电热RtIQPtRtUUItRtIWQ1.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喜欢,其核心部件是电动机。
如图所示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B.C.D.2.株洲时代大道两旁的路灯杆上装有风力发电机,下列装置能反映其基本原理的是()A.B.C.D.【变式训练】1.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如图所示为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号牌中的字母“D”表示纯电动汽车,这类汽车的动力装置为电动机,下列选项所示实验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B.C.D.2.高铁列车在到站前可以利用减速发电。
原理是高铁列车先停止供电,这段时间内,列车利用前进的。
第十六讲、电能电能的获得和转化知识点一、生活中的电能1.大家知道我们生活中用的电是怎么来的吗?2.生活中有很多发电的方式包括水利发电(三峡电站)、风力发电、核电站发电、太阳能发电、蒸汽机发电、火力发电等。
我们知道他们发电的原理吗?知识点二、发电机1.工作原理:电磁感应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关于初中涉及到的所有用到左右手的定则关于力的用左手,其他的(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用右手定则。
左手定则:将手掌放在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的方向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指向的方向就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右手定则:将手掌放在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大拇指指向的导体运动的方向,则四指的方向指向电流的方向。
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2.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在外力带动下,让发电机的转子在磁场中连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这样发电机的线圈中就能持续不断地产生感应电流。
3、发电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知识点三、电动机大家认为生活哪些东西是电动机?他们的能量转化是怎么样的。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电,可分为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两大类,这两类电路在工作时,都存在着电能的转化。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收到力的作用解释电动机模型。
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并通过磁场对小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安培定责又称左手定则:将手掌放在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的方向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指向的方向就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问题:影响安培力方向的因素有哪些呢?知识点三、电流热效应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各种导体时,都会使导体的温度升高的现象我们现实生活中通过电流热效应做了哪些实用的东西?灯泡接入电路中,灯泡和电线中流过相同的电流,它们都要发热,灯泡热得发光,电线的发热却觉察不出来。
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单元总结思维导图知识要点一、电能的获得【知识详解】1.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1)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1)发电方式: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
(2)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发电机的原理: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交流发电机的组成:主要是由转子(转动部分)和定子(固定部分)两部分组成。
要点诠释:1.电磁感应现象的几点说明:(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两个:一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这句话包括两层意思:①电路应该是闭合的,而不是断开的,即组成电路的各元件连接成一个电流的通路;②要有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也就是说切割磁感线的导体一定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二是“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谓切割磁感线运动,类似于切菜,可以使垂直切割,也可以是斜着切割,但导体运动方向不能与磁感线方向平行,可以使导体运动,也可以使磁场运动。
(2)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当导体运动方向改为与原方向相反,或将磁感线方向改为与原来相反,则感应电流方向将与原方向相反;若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都变为和原来相反,则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3)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磁场的强弱、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切割磁感线导体的长度,磁场越强,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越大,切割磁感线导体的长度越长,则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
2.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有不同的动力机来带动发电机,如水轮机、汽轮机、内燃机、蒸汽机等。
3.我国在电力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如核电、水电、风力发电等)【典例分析】例1、(2019•某某模拟)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用来解释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A图示的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属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图示的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图示的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图示的是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上册第一章酸碱盐一.日常生活中的酸和碱二.重要的酸三.重要的碱四.常见的盐五.配制溶液总结:1。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酸性和碱性的物质,可以用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或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一些盐反应。
3.浓硫酸有强腐蚀性。
稀释浓硫酸必须将浓硫酸慢慢地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4.轻氧化钠和轻氧化钙是两种重要的碱。
它们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与酸反应,与一些盐反应。
5.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只有当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6.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是常见的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7.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8.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计算溶质和溶剂的量,称量或量取所需的溶质或溶剂,溶解溶质配成溶液。
第二章常见的有机物一.身边的有机物二.分子中的“巨人”——高分子化合物三.矿物燃料总结:1。
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多数含氢,有的还含氧、卤素、硫、氮、磷等元素。
2.有机物与无机物在状态、可燃性、溶解性与反应性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3.化学能是贮存在物质内部,仅在化学反应是才释放出来的能量。
4.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万甚至几千万的化合物称为高分子化合物。
5.塑料、纤维、橡胶是三类重要的高分子材料。
6.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含碳的矿物燃料是地球留给人类的一笔财富,它们不仅是能源,而且还为人类提供宝贵的化工原料。
7.珍惜资源,合理地利用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第三章功和简单机械一.斜面二.滑轮三.杠杆四.机械能总结:1。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沿着斜面推、拉物体可以省力。
2.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它的计算公式:W=Fs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用符号J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