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氯气处理系统操作法
- 格式:doc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13
烧碱装置废氯气处理工序操作规程编制:审核:审定:批准:目录1适用范围 (3)2生产任务 (3)3生产原理 (3)4负责范围 (3)5工艺流程 (3)5.1工艺流程简图(见附图) (3)5.2工艺流程叙述 (3)6控制指标 (4)6.1仪表控制项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分析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原材料、辅助原料、公用工程规格 (4)8操作方法 (5)8.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5)8.2开车 (5)8.3正常操作要点 (6)8.4正常停车 (7)8.5紧急停车 (7)9不正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7)10岗位安全卫生 (8)10.1氯气的特性、危害及防护 (8)10.2N A OH特性、危害及防护 (8)10.3次氯酸钠的特性、危害及防护 (10)11工序的设备汇总一览表 (10)废氯气处理工艺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烧碱工序废氯处理工艺。
2生产任务本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处理装置内开、停车产生的不合格氯气、事故氯气及各排放点的废氯气,防止氯气污染环境。
只要氯碱车间有设备在运行,本工序的设备就要求连续不间断运转,不允许有停车的现象发生,因此本工序的碱液循环泵、引风机均配有事故紧急电源。
3生产原理本工序采用烧碱吸收法处理废氯气并生产次氯酸钠产品。
反应原理如下:Cl2+2NaOH=NaClO+NaCl+H2O+105.8kJ/kmol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必须及时移走反应热。
氯碱化工废气处理系统安全环保摘要:在化学工业中,氯碱化学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工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的产品已经在很多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氯碱工艺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离子膜法制碱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当遇到异常情况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如果处置不当,不但会对生产一线工人的生命和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关键词:氯碱化工;废气处理;安全环保1氯碱化工生产的概述1.1氯碱化工行业在工业领域,氯碱化工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原材料生产过程,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正常生产过程中,氯气一般不会发生泄漏,但在异常情况下,特别当遇到电解装置突发跳停、动力电供应异常或液氯储存、氯气吸收设备设施故障时,极易引发氯气泄漏事故。
所以,加强对氯碱工业废气排放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一是氯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如果人在操作过程中吸入了大量的氯气,就会导致中毒,甚至会导致机体机能受损或死亡;二是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如果氯气泄漏排入大气,会对农田造成污染,当流散到河流、湖泊、水渠等水域还会使水的PH值下降,对水体造成污染,对水生生物有很强的毒性作用,使环境受到严重损害。
1.2氯气处理原理目前,氯碱工业废气的治理有两大类。
首先,利用碱液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气进行吸收,从而生成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强氧化剂,也可用作消毒液,该技术在经济效益上没有太大的优势,仅作为氯碱的副产品;其次,氯气也能参与到氧化还原过程中,在化学工业中也能生产出氯化物,该工艺不仅需要系统的设计,而且还需要大量的原材料。
氯在化学反应中经常起到氧化剂的作用,不同的还原剂可以按需要而采用,但是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
1.3氯气处理分析氯碱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氯盐废料,在进行环保治理时,必须兼顾环保与经济效益。
在其它化工生产中,将氯气转变成含氯产物是比较适宜的方法。
但是,目前氯气吸收塔还面临着喷嘴堵塞、吸收效率低、设备维修等诸多问题。
作为一名化工生产主管,要充分认识到生产装置在企业运行中存在的缺陷,使生产装置和加工体系协调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效益,同时也能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
山东沾化阳光化学有限公司液氯汽化车间废气处理工序操作规程(试行)1废气处理工序的任务:1.1用于吸收液氯汽化车间、液氯贮槽厂房内无组织排放废气,利用软管吸风罩流动抽吸。
1.2用于液氯槽车卸车后管道废气吸收。
1.3用于接收氯化车间废气吸收碱液并进行后处理。
2废气处理工艺流程简述2.1废气吸收流程:在风机C178AB的牵引下,来自液氯汽化车间的无组织排放废气,经由氯气泄漏报警仪联锁KV-T174a打开,进入一级吸收塔T174A,被喷淋的碱液吸收;未吸收的废气进入二级吸收塔T174B,继续被喷淋的碱液吸收;从塔顶出来的废气经气液分离器F176分离出液体后,被风机C178AB输送到烟筒S179高空排放。
风机C178AB 采用一开一备体制。
来自液氯贮槽安全阀的氯气与来自液氯废气总管的氯气从一级吸收塔T174A塔底入口输送到废气吸收系统。
2.2碱液循环流程:2.2.1二级吸收流程:来自碱液贮罐V171的液碱,经二级循环泵P175CD输入到二级尾气吸收罐V173B,配制到18%备用。
来自二级尾气吸收罐V173B的液碱经二级吸收循环泵P175CD分三路输出,一路回流到V173B,一路输送到一级尾气吸收罐V173A,一路经由冷却器E177B冷却后输送到二级吸收塔T174B塔顶旋转分布器。
从T174B塔底回流的液碱经液封进入二级尾气吸收罐V173B,实现循环吸收过程。
2.2.2一级吸收流程:来自二级吸收罐V173B的液碱,经二级循环泵P175CD输入到一级尾气吸收罐V173A备用。
来自一级尾气吸收罐V173A的液碱经一级吸收循环泵P175AB分三路输出,一路回流到V173A,一路输送到次氯酸钠贮槽V170,一路经由冷却器E177A冷却后输送到一级吸收塔T174A塔顶旋转分布器。
从T174A塔底回流的液碱经液封进入一级尾气吸收罐V173A,实现循环吸收过程。
2.2.3DCS控制流程:来自液氯汽化工序所有的氯气泄漏报警仪有一个报警达到上限,联锁系统将启动开关阀KV-T174A,同时启动风机,主控室变频调节风机转速,启动循环泵进行吸收。
第57卷第5期2021年5月氯 碱工业Chlor-Alkali IndustryVol.57, No.5May, 2021氯气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异常情况处理张海龙'栾甜甜(山东鲁泰化学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350)[关键词]填料;填料塔;氯压机;PLC;正压水封[摘要]介绍了氯气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及特点。
给出氯压机压缩原理和系统组成。
针对装置运行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压缩空载跳停、氯气外逸,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TQ028.2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 -133X(2021)05 -0018 -04Handling of problems and abnormal conditions in chlorine treatment systemZHANG Hailong, LUAN Tiantian(Shandong Lutai Chemical Co. , Ltd. , Jining 272350, China)Key words:packing;packed tower;chlorine compressor;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ositive pressure water seal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lorine gas treatment system. The compression principle and system composition of chlorine compressor are given. Problems occurred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compressor no-load trip and chlorine escap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are put forward.山东鲁泰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鲁 泰”)30万t/a烧碱项目中的氯氢处理装置于2010 年5月破土动工,2011年7月建成并一次性开车成 功。
氯气处置方案氯气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的气体,如果不正确地存储和使用,可能会对人类及环境造成致命威胁。
因此,开发有效的氯气处置方案对于工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氯气处置方案。
1. 通风排放通风排放是最常见的氯气处置方法之一。
它利用机械通风设备将氯气排放到大气中。
通风排放方案要求设施必须具有高效的排风系统和切断氯气源的能力。
同时,最好将氯气按照安全要求稀释后才进行排放,以避免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的潜在危害。
2. 化学处置化学处置是氯气处置的另一种方式。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氯气转化成无害化学物质并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使用碱性溶液和氨水。
这些处理方法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应该在专业的环境中进行。
3. 储存和回收储存和回收是氯气处置的最终方案。
它需要设施具备储存和回收氯气的能力。
与其他处置方法不同,储存和回收可以将氯气转化为可再利用的原材料,从而实现废物治理和经济效益。
然而,储存和回收方案要求设施必须有极高的安全标准,并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4. 废气吸收氯气处置还可以通过废气吸收进行处理。
该方法通过将氯气吸收到废气处理液中,从而中和氯气的毒性。
废气处理液可以是各种化学物质的复合液体,包括碳酸钠和硫酸等。
废气吸收方案需要设施具备吸收器和废气处理液的储存能力。
5. 灭火剂处理发生氯气泄漏时,灭火剂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处置方法。
灭火剂处理将雾化的灭火剂喷洒到氯气泄漏的源头,从而抑制氯气的释放。
灭火剂处理方法需要使用专门的灭火剂,并且需要对设施进行适当的安全措施。
6. 处理前的控制除了上述的处置方案外,控制是氯气处置的先决条件。
设施必须在使用前注意氯气的安全控制,包括正确的存储、检测和使用。
设施还可以采取有效的更新和改善措施,以减少氯气泄漏和污染。
总的来说,氯气处置需要严格监管和合理管理。
要确保设施安全、有效地处置氯气,就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并配备专业的人员和设备。
氯气处理工艺氯气在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用途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化工领域它是重要的原材料,但氯气有毒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含氯废气的治理主要是通过湿法来净化,一般是采用化学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等过程,对氯气进行吸收,做到综合利用;一碱液中和法即以碱液作为吸收液对氯气Cl2进行吸收,常见的有NaOH溶液、Na2CO3溶液、石灰乳溶液等;以NaOH为吸收剂的化学反应如下: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该法所得到的次氯酸钠可以作为商品出售,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以石灰乳为吸收剂所发生的反应为:2CaOH2 + Cl2= CaCl2+ CaClO2+2H2O这是生产漂白粉的工艺原理,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lO,在45℃左右,既可以得到固体溶体的生成物;漂白粉可以用于消毒和漂白;氯气的吸收设备可采用喷淋塔或填料塔,其吸收率可达%,效果非常好;吸收塔经常采用聚氯乙烯或钢板衬橡胶;溶液中PH值低或含有氯酸盐时,应加水或碱液以调控PH值;采用石灰乳吸收液的成本低,但有废渣的问题,一般只简单用于处理低浓度的氯气;采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次氯酸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在生产中要注意及时降温,防止产品的热分解;二硫酸亚铁或氯化铁吸收法该法以氯化亚铁FeCl2或硫酸亚铁作为吸收剂,据氧化还原反应性质对氯气进行回收与净化,例如以氯化亚铁对氯气的吸收化学反应如下;Fe + HCl = FeCl2 + H22FeCl2 + Cl2= 2FeCl32FeCl3 + Fe = 3FeCl2其工艺设备可采用填料塔,并以废铁屑作填料,生产中的FeCl3可作为防水剂,三价铁可被铁屑还原,再次参与反应;该方法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废铁屑来源丰富,技术合理;但反应速度比中和法要慢,效率较低;三四氯化碳吸收法当氯气浓度>1%时,可采用CCl4为吸收剂,其设备可采用喷淋或填充塔,在吸收塔内将氯的吸收液通过加热或吹脱解吸,回收的氯气可以再次利用;四水吸收法当氯气浓度<1%时,有时可用水通过喷淋塔来吸收氯气,其效果不如碱性中和法好,用水蒸气加热解吸时可回收氯气;。
烧碱系统自动化控制优化摘要:在企业的生产作业中,涉及浓硫酸、烧碱、盐酸、氯气、氢气、次氯酸钠等多种危险化学品,且岗位操作涉及高温、高压的场所多、危险系数大,因此,从生产工艺流程入手,依托现有设备、设施,进行深度挖潜,并结合DCS自动控制技术、远传仪器仪表在线分析检测技术,逐步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降低操作工频繁的重复性操作,控制人为因素造成的误操作几率,从本质上消除安全、环保隐患。
关键词:烧碱系统;自动化;控制优化1废氯气处理系统自动化控制优化1.1生产现状为了确保离子膜烧碱生产系统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配套设置了废氯气处理系统,即次氯酸钠生产系统,用于处理离子膜烧碱生产系统开、停车阶段电解工序、氯氢处理工序、氯化氢合成工序、液氯工序等处产生的废氯气、氯气透平机中间腔处废氯气以及事故氯气等。
废氯气处理的原理为含氯废气在串联的一级废氯气吸收塔和二级废氯气吸收塔中与碱液逆流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尾气排放至大气中,反应方程式如下。
废氯气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为废氯气从一级废氯气吸收塔底部进入,在填料层与一级废氯气吸收塔上部下来的稀释碱液充分接触,尾气由一级废氯气吸收塔顶部进入二级废氯气吸收塔底部,并在填料层与二级废氯气吸收塔上部下来的稀释碱液充分接触,由顶部引风机抽出排入大气,废氯气系统真空维持-2kPa,由引风机通过变频自动调节。
一级废氯气吸收塔吸收碱液、二级废氯气吸收塔吸收碱液分别由对应的碱液循环泵送至吸收塔顶部,反应所释放出的热量分别由一级碱液冷却器、二级碱液冷却器带走,当游离碱浓度达到0.5%~0.9%,有效氯达到13.0%~14.0%时,通过次氯酸钠泵输送至成品罐区待售。
废氯气处理系统的生产模式,最初是由操作工现场手动进行操作,后发展到中控室DCS远程手动操作气动控制阀。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存在缺陷,一是气动控制阀门,由中控室DCS操作人员发出阀门打开、关闭的操作指令,有因操作不当引发生产事故的风险;二是废氯气处理系统吸收碱液的游离碱浓度,通过现场人员间断性的做样进行监测,存在滞后性,尤其是在次氯酸钠生产的后期,因做样分析不及时或不准确,废氯气处理系统存在跑氯的风险。
氯碱生产中废氯气的处理方法摘要: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废氯气处理效果,对氯碱生产中废氯气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
首先,对废氯气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废氯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然后,结合生产实际,详细分析了用于废氯气处理的碱液吸收法、合成盐酸法、生成液氯法、溶剂吸收法、水吸收法。
关键词:氯碱生产;废氯气;处理方法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氯碱工业也得到了发展。
但是,氯碱生产技术、设备仍然比较落后,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尤其是废氯气处理技术不成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推进氯碱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废氯气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应继续加大对废氯气处理方法的研究力度,从而为氯碱企业治理废氯气提供可靠的参考。
1 废氯气性质废氯气是指以氯气为主的混合气体,属于有毒物质,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还会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例如,车内空气中的氯气质量浓度不能超过 1 mg/m3。
如果超过这一标准,就会造成人体中毒。
氯碱工业是指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钠溶液、氯气、氢气并以其为原料的工业,在生产中难免会出现废氯气。
若是不能及时处理这些废氯气,直接将其排放到空气中,就會造成大气污染。
当其质量浓度积累到一定值时,有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2 废氯气处理方法2.1 碱液吸收方法碱液吸收方法是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使其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次氯酸钠、氯化钠、水等物质。
其中,次氯酸钠可作漂白剂。
需要注意的是,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
所以,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及时转移热量,并控制反应温度,以免氯发生分解,导致废氯气吸收效果受到影响。
另外,还需控制废氯气的通氯量。
因为通氯量过大会导致生产的次氯酸钠再次发生分解,生成氯气[1]。
一般情况下,要保证氢氧化钠溶液过量不会超过1%。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处理的废氯气不仅有各种极槽开停车带来的废氯气,还有各生产槽溢出的废氯气。
例如,设置二级塔进行废氯气处理,以一级塔为主塔、二级塔为保护塔,配备碱液循环槽、循环泵、冷却器等设备。
氯气使用操作规程氯气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气体,它被广泛用于水处理、消毒、化学生产和其他工业过程中。
然而,氯气不仅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毒性,而且还具有易燃的特性。
因此,在氯气的使用中,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以保障人身安全和生产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氯气使用的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在使用氯气之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和相关设备是否达标。
首先,要确保操作室内通风系统良好,保持空气流通。
其次,要检查氯气贮存罐和输送管道是否完好无损、密封性是否良好。
最后,还要确认氯气使用设备是否工作正常,包括氯气流量计、氯气调节阀等。
二、操作准备操作员在使用氯气前,应该进行必要的操作准备。
首先,要检查是否佩戴了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其次,要了解氯气的性质和安全操作方法,包括如何启动和关闭氯气输送系统,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故障。
三、氯气输送系统启动在启动氯气输送系统之前,必须先开启空气流通系统,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然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启动氯气输送系统:1.检查氯气贮存罐压力是否正常,并确认氯气贮存罐的连接管道畅通无阻。
2.打开氯气输送系统中的逐级闸门和阀门,确保气体流向符合要求,并适时调整氯气流量。
3.开启氯气泄压阀和废气回收系统,以保证氯气的安全释放和废气回收。
四、氯气输送系统关闭当氯气使用完成后,必须及时关闭氯气输送系统,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环保。
以下是氯气输送系统关闭步骤:1.首先,关闭氯气泄压阀和废气回收系统。
2.关闭氯气输送系统中的逐级闸门和阀门,逆向依次关闭。
3.关闭氯气贮存罐的连接管道,以保证贮存罐系统中的氯气不会发生泄漏。
4.关闭空气流通系统,以完成氯气使用操作。
五、应对故障和事故氯气使用中可能发生故障和事故,如氯气管道爆炸、泄漏、过度压力等。
在此情况下,首先要保障人身安全,然后按照下面的步骤应对:1.立即关闭氯气输送系统,以防止继续泄漏。
2.将受影响的设备和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开启紧急通风系统,并联系相关部门处理。
氯碱化工氯气废气处理系统安全环保发布时间:2023-02-23T02:08:26.27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1期作者:卢朋朋[导读] 在环保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中,人们已经清楚地明白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毒害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新疆圣雄氯碱有限公司新疆吐鲁番 838100摘要:氯碱化工是一种常见的化工生产过程,在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氯气,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较大,需要建立相应的废气处理系统。
因此,系统性地介绍了氯碱化工行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和氯气处理的原理,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氯气废气处理系统的优化和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氯碱化工;废气处理;安全与环保在环保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中,人们已经清楚地明白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毒害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在氯碱化工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氯气废气,如果不经过环保处理直接排放在空气中,不仅会污染生态环境,还有可能导致周边居民患癌。
在氯碱化工厂中使用氯气废气处理系统是安全环保意识的强烈体现,必须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
1 氯碱化工生产的概述1.1 氯碱化工行业氯碱化工生产是跨工生产行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基础原料生产过程,由于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会向外释放氯气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加强对氯碱化工行业尾气的净化处理工作十分重要。
一方面,氯气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生产人员若因为操作失误吸收了逸散的氯气,可能会出现中毒的情况,严重者还会对身体机能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氯气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对臭氧层产生较大破坏。
氯气溶解到水中后会形成次氯酸溶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效果,和一些有机物结合会生成致癌物质,不仅对河流周边生长的植物会造成毒害,若被居民误食也会出现中毒情况。
1.2 氯气处理原理目前在氯碱化工生产过程中,对废氯气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可以用碱性溶液吸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气,使其形成氯碱溶液,成为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原料之一。
这种方式的经济价值较高,但也有一定的弊端。
氯碱化工生产中废氯气的处理方法探究摘要:随着中国氯碱化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过去广泛使用的生产方法和设备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特别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氯气,在没有经过一定处理的情况下,会立即排放到大气中,不仅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直接危及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在氯碱化工厂生产过程中,及时、高效地处理废氯气尤为重要,尤其是应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结合适当的处理方法来解决废氯气,这可以促进氯碱化工公司的正常运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所有氯碱化工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氯碱;化工生产;废氯气;处理方法1工艺原理及流程简介1.1废氯来源氯流经氯碱化学处理过程,来自电解过程。
未合理使用或预期的氯被称为“废氯”。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废氯来自脱氯后的盐水罐、阳极氧化液浇注罐、氯主管正负极排气阀、氯制冷压缩机的密封气体、氯溶液稀盐酸罐等工艺或设备,以及液氨罐填充。
上述整个过程导致废氯量减少。
如果生产和制造系统出现错误,应将氯气总管中的所有氯气送至废氯气溶液设备进行处理,主要包括电解法、氯气溶液、氯化氢气体生成氯气总管和氯气设施中的氯气泄压阀。
1.2废氯溶液制造工艺流程废氯气溶液设备选用二次吸收处理工艺。
废氯气进入吸收塔并反向接触喷洒的碱液。
废氯气和碱液充分反射形成氢氧化钙,然后通过氢氧化钙混合泵送至消费者和成品储罐区。
需要注意的是,氯气和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不会产生氢氧化钙,而是会形成氧化钠、氯酸钠和水。
1.3废氯处理工艺流程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废氯进到一级废氯气吸收塔下边,由一级塔碱液循环泵送往一级塔碱液闭式冷却塔。
循环液经减温再进入塔里,从塔上方喷洒,直到与废氯气逆流接触,迅速吸收。
与此同时,它吸收并点燃发热量。
来源于塔底的吸收碱液被引入一级塔的碱液循环系统罐,再通过路面泵泵送到塔上方。
循环系统吸收废氯气。
二级吸收塔操作与一级吸收塔类似。
从一级吸收塔顶端排出较低浓度的废氯气再次进到二级废氯气吸收塔的下边。
水喷淋+活性炭吸附处理城市垃圾焚烧废气方案说明简介本文档旨在说明水喷淋+活性炭吸附处理城市垃圾焚烧废气方案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方案原理垃圾焚烧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
水喷淋与活性炭吸附是常用的废气处理方法。
水喷淋可以通过湿化作用,降低废气温度和浓度,抑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生成;活性炭吸附则可以吸附有机物和有害气体,提高废气的净化效果。
操作流程1. 设备准备:安装水喷淋系统和活性炭吸收塔。
2. 水喷淋处理:将垃圾焚烧废气引入水喷淋系统,通过喷淋装置将水喷洒到废气中,实现湿散烟尘和冷却降温效果。
3. 活性炭吸附处理:将经过水喷淋后的废气引入活性炭吸收塔,废气中的有机物和有害气体会被活性炭吸附,从而净化废气。
4. 废气排放:经过水喷淋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的废气符合环保排放标准,可安全排放至大气或进一步处理。
优势水喷淋+活性炭吸附处理城市垃圾焚烧废气的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操作简便:方案采用常用的废气处理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易行。
- 高效净化:水喷淋和活性炭吸附的组合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浓度。
- 经济实用:相较于其他复杂的废气处理技术,水喷淋+活性炭吸附的方案成本相对较低。
注意事项在使用水喷淋+活性炭吸附处理城市垃圾焚烧废气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水喷淋系统和活性炭吸收塔的设备正常运行,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 定期检测废气的排放情况,确保达到环保标准。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喷淋和活性炭的使用量,以保证最佳的废气处理效果。
以上是水喷淋+活性炭吸附处理城市垃圾焚烧废气方案的基本说明,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氯气安全操作规程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实践中。
然而,由于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危险性,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氯气的安全操作规程。
引言概述:氯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具有强烈的毒性和氧化性。
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实践中,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氯气的安全操作规程。
正文内容:1. 氯气的储存与运输1.1 储存设施要求:储存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防火防爆措施和泄漏处理设备等。
1.2 运输要求: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密封、固定和防护措施,确保氯气不会泄漏或受到外部损坏。
2. 氯气的使用与操作2.1 个人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氯气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2.2 操作环境要求:操作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氯气积聚。
操作人员应熟悉氯气的性质和操作规程,并遵守相关的操作指南。
2.3 氯气泄漏应急处理:一旦发生氯气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泄漏源,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疏散和救援。
3. 氯气的实验室使用3.1 实验室设备要求:实验室应配备氯气专用的储存柜、排风设备和泄漏探测器等,确保实验室内氯气的安全使用。
3.2 氯气实验操作规程:实验人员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实验后应及时清洗实验设备,避免残留氯气的泄漏。
4. 氯气的处理与废弃物处理4.1 氯气废弃物的处理:废弃的氯气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处理,不能随意倾倒或排放。
4.2 废弃物处理设施要求:废弃物处理设施应符合环保要求,确保氯气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的保护。
5. 氯气事故的应急处理5.1 应急预案:单位应制定氯气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措施。
5.2 应急演练:定期进行氯气事故的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5.3 事故调查与分析:对氯气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改进工作流程和安全措施。
氯碱化工氯气废气处理系统安全环保摘要: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绿水青山的理念要求,需要重视化工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液的处理。
氯碱化工是一种常见的化工产品制造工艺,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氯气,造成很大的污染和环境破坏,需要建立废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因此,系统地引入了氯碱化,制定工业生产基本工艺和氯气处理原则,优化氯气废气处理系统,是切实需要开展的环保工作。
关键词:氯碱化工;废气处理;安全;环保前言随着我国氯碱工业的快速发展,氯碱工业面临的新业态、新问题不断出现。
一是全球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化工产品需求减弱,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困境,传统产业进入微利时代;三是环境资源制约。
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
因此,氯碱工业面临产能过剩、产品结构单一、环保节能不足、缺乏前沿技术等问题。
氯碱工业需要加快发展,包括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开发应用,国际竞争力不足。
由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构调整,攻击的主要方向是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氯碱化工作为污染最严重的工业之一,正处于调整的艰难时期。
我们将努力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妥善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实现废弃物努力循环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发展资源节约、环保、环保低碳,这是一种新的工业化方式,能促进工业经济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
一、氯气废气处理现状(一)处理流程1、电解装置流程电解装置是通过使原盐与淡盐水在特定温度下反向接触而形成的,主要是在盐水过程中用卤水进行初级过滤纯化,将纯化后的卤水送入离子膜工艺进行二级纯化,然后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即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得到三种最终物质。
氢气和氯气被送至氯化氢工艺,在此过程中氯气和氢气经过洗涤、冷却、干燥、压缩并送至盐中。
酸法合成氯化氢气体后送至下游工序,废氯气用于合成次氯酸钠,氢氧化钠送到下一个烧碱的蒸发过程。
2、电解装置生产原理巴离子交换膜法在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制碱过程中,电解槽的阴极阳离子交换膜用于将腔室与阳极隔室隔开,该膜是阳离子选择膜,是允许钠离子通过,防止氢氧根离子,防止氯化钠扩散。
山东沾化阳光化学有限公司液氯汽化车间废气处理工序操作规程(试行)1废气处理工序的任务:1.1用于吸收液氯汽化车间、液氯贮槽厂房内无组织排放废气,利用软管吸风罩流动抽吸。
1.2用于液氯槽车卸车后管道废气吸收。
1.3用于接收氯化车间废气吸收碱液并进行后处理。
2废气处理工艺流程简述2.1废气吸收流程:在风机C178AB的牵引下,来自液氯汽化车间的无组织排放废气,经由氯气泄漏报警仪联锁KV-T174a打开,进入一级吸收塔T174A,被喷淋的碱液吸收;未吸收的废气进入二级吸收塔T174B,继续被喷淋的碱液吸收;从塔顶出来的废气经气液分离器F176分离出液体后,被风机C178AB输送到烟筒S179高空排放。
风机C178AB采用一开一备体制。
来自液氯贮槽安全阀的氯气与来自液氯废气总管的氯气从一级吸收塔T174A塔底入口输送到废气吸收系统。
2.2碱液循环流程:,经二级循环泵P175CD输入到二级尾气吸收罐V173B,配制到18%备用。
来自二级尾气吸收罐V173B的液碱经二级吸收循环泵P175CD分三路输出,一路回流到V173B,一路输送到一级尾气吸收罐V173A,一路经由冷却器E177B冷却后输送到二级吸收塔T174B塔顶旋转分布器。
从T174B塔底回流的液碱经液封进入二级尾气吸收罐V173B,实现循环吸收过程。
,经二级循环泵P175CD输入到一级尾气吸收罐V173A备用。
来自一级尾气吸收罐V173A的液碱经一级吸收循环泵P175AB分三路输出,一路回流到V173A,一路输送到次氯酸钠贮槽V170,一路经由冷却器E177A冷却后输送到一级吸收塔T174A塔顶旋转分布器。
从T174A塔底回流的液碱经液封进入一级尾气吸收罐V173A,实现循环吸收过程。
,联锁系统将启动开关阀KV-T174A,同时启动风机,主控室变频调节风机转速,启动循环泵进行吸收。
日常操作时,需要将KV-T174A 投入联锁状态,只有在停车检修时以及调度命令方可解除联锁。
广西柳化氯碱有限公司废氯气处理系统操作法前言本标准由广西柳化氯碱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校核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审定人:本标准批准人:本标准批准人:目录1 范围 (3)2 岗位任务 (3)3 生产组织和协作关系 (3)4 事故氯处理装置工作原理 (3)5 生产流程叙述及所管设备 (4)6 生产控制指标 (5)7 废氯气处理岗位的各单元操作法 (6)8 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9)9 交接班制度 (11)10 巡回检查制度 (11)11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 (12)12 主要设备及其维护和使用 (12)13 原始记录制度 (12)14 原料、材料、工具的保管、使用制度 (12)15 消防器材、防护器材的使用和保管 (15)1. 范围本标准给出了废氯气处理岗位工艺流程及岗位原始记录格式,明确了岗位的任务、组织协调关系、确定了所管设备,生产控制指标、运行观察与检查、日常管理、开停车步骤、故障处理、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2. 岗位任务本岗位负责处理以下废氯气以及事故氯气2.1 透平机岗位开停车需置换的低浓度氯气。
2.2 液化岗位废气分配台来的废氯气。
2.3 离子膜电解来的废氯气。
2.4 氯化氢工序来的开停车时产生的废氯气。
2.5 液化岗位和透平机岗位由于管道或设备原因造成外溢的事故氯气。
2.6 由于透平机岗位透平机机组跳闸或操作不当造成离子膜电解氯气总管氯气正压,通过压力自控阀或氯气正压水封外溢的事故湿氯气。
2.7 液化岗位排污处理罐来的中和液。
3. 生产组织及协作关系3.1 生产组织:本岗位操作人员受厂部、车间、班长的领导。
当班生产受厂部值班长及公司调度的统一调度和监督。
3.2 生产协作关系3.2.1保持与透平机岗位联系,了解透平机运行情况,离子膜电解氯气总管压力变化情况。
3.2.2保持与液化岗位联系,了解氯气系统是否泄压、液氯及包装运行情况。
3.2.3及时与分析工联系,了解吸收碱液的浓度。
3.2.4保持与循环水岗位及冷冻水岗位联系,了解循环水及冷冻水的温度。
3.2.5经常与公司调度员、透平机、液氯操及包装操作人员联系。
4. 废氯气处理装置工作原理4.1废氯气处理装置的涉及到化学反应方程式:2NaOH+Cl2 NaClO+NaCl+H2O+106KJ反应是放热反应,为此必须及时移出热量,控制的反应温度低于40℃为宜,以免有效氯的分解,反应时还要注意通氯量,通氯量过量时将发生过氯化反应,使全部次氯酸钠瞬间分解,造成跑氯事故,为此必须控制氢氧化钠过量0.1~1%,反应终止时及时分析其残留过碱量。
4.2 废氯气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本装置通过引风机抽吸产生负压,废氯气或者事故氯气依次进入填料式一级废氯气吸收塔、二级废氯气吸收塔,用15~16%的稀碱液进行吸收氯气,未吸收的尾气排放大气。
因碱液吸收氯气反应过程为放热过程,热量通过板式换热器用循环冷却水或5℃冷冻水移走。
5. 生产流程叙述及所管设备5.1生产流程叙述废氯气处理装置生产流程叙述废氯气或事故氯气(离子膜系统装置产生的废氯气;透平机开停车需置换的低浓度氯气;液化氯气及液氯钢瓶包装产生的尾气;氯化氢工序来的开停车时产生的废氯气;液化岗位和透平机岗位由于管道或设备原因造成外溢的事故氯气;由于透平机岗位透平机机组跳闸或操作不当造成离子膜电解氯气总管氯气正压,通过压力自控阀或氯气正水封外溢的事故湿氯气等)进入一级废氯气吸收塔(T-510)底部与塔顶循环喷淋下来的15%稀碱液在填料层进行反应吸收,产生的热量会使吸收碱液的温度升高,较热的碱液进入一级碱循环槽(V-510A/B),通过一级碱液吸收循环泵(P-510A/B)加压进入一级碱液冷却器(E-510)与循环冷却水或5℃冷冻水进行换热,从碱液冷却器出来温度较低的碱液打上一级碱循环塔循环吸收不断产生的废氯气或事故氯气。
从一级废氯气吸收塔(T-510)顶出口的废氯气随后进入二级废氯气吸收塔(T-520)的底部与塔顶部循环喷淋下来的15%稀碱液在填料层进一步反应吸收,同样产生的热量会使循环吸收的碱液温度升高,较热的碱液进入二级碱循环槽(V-520A/B),通过二级碱液吸收循环泵(P-520A/B)加压进入二级碱液冷却器(E-520)与循环冷却水或5℃冷冻水进行换热,从碱液冷却器出来温度较低的碱液打上二级废氯气吸收塔(T-520)循环吸收不断产生的废氯气。
最后从二级废氯气吸收塔(T-520)顶出口排出的尾气通过引风机(C-520A/B)的出口排向大气。
引风机设置有自动压力调节机构,控制风机的抽气量与系统的负压。
另外,从液化岗位(废氯气分配台)来的包装尾气进入真空罐(V-507),通过真空泵(P-509A/B)的抽吸后进入气液分离器(V-508)分离浓硫酸,废气进入一级废氯气吸收塔,同样经过上述碱液循环系统进行吸收。
装置中的碱液高位槽(V-522)设有自动开关阀,与一级碱液吸收循环泵(P-510A/B)联锁,当一级碱液吸收循环泵(P-510A/B)或二级碱液吸收循环泵(P-520A/B)停电或者发生故障停泵时自动打开,15%稀碱液从碱液高位槽(V-522)进入一级废氯气吸收塔(T-510)或二级废氯气吸收塔(T-520)吸收废氯气。
避免因停泵而发生跑氯事故。
一级碱液循环槽(V-510A/B)或二级碱循环槽(V-520A/B)互为备用(一槽在线另一槽备用),当槽中的次氯酸钠含量达到一定指标时,即可作为成品。
用次氯酸钠成品泵(P-522A/B)将成品输送到原料及成品罐区。
来自界区外的32%碱液与工业水按配比混合成为15%稀碱液进入碱液配制槽(V-521),再用碱液配制泵(P-521A/B)通过碱液分配台将稀碱液打到碱液高位槽(V-522)、一级碱液循环槽(V-510A/B)或二级碱循环槽(V-520A/B)。
一级碱液冷却器(E-510)和二级碱液冷却器(E-520)的循环冷却水从循环水站来,与热碱进行热交换后回到循环水站冷却;同样5℃冷冻水从冷冻站来,与热碱进行热交换后回到冷冻站冷却。
6.生产控制指标7. 废氯气处理岗位的各单元操作法7.1 废氯气碱液循环系统开停车操作7.1.1 碱液循环系统开车前准备a. 碱液循环系统开车之前,必须全系统设备、管道清洗合格并经过试压试漏。
b. 检查碱液循环系统的管路、接点、设备、阀门完好无泄漏。
c. 检查碱液循环系统的电器、仪表均处于可控制状态。
d. 配碱槽按1:1的比例加入30%碱液和工业水,控制稀碱液浓度约为15%(槽的液位为2/3位置),后经碱液配制泵及稀碱液分配台将稀碱液分别打到一、二级碱液循环槽及碱液高位槽,并控制各槽的液位为2/3位置,最后将配碱槽配好稀碱液(槽的液位为2/3位置),以留备用。
e. 检查一、二级碱液冷却器碱液进出口阀门是否开启,旁路阀及通往一、二级碱液循环槽管线的阀门是否关闭。
f. 检查一、二级碱液冷却器冷却水(循环冷却水或5℃冷冻水)的进出口阀门是否开启(注意:为了避免循环水与5℃冷冻水互混,循环冷却水或5℃冷冻水的进出口阀门必须对应开启或关闭,且当一种水源阀门打开时另一种水源阀门必须关闭),并调节好水量。
g. 检查一、二级碱液循环槽进出口阀是否开启,且关闭备用的一、二级碱液循环槽进出口阀。
h. 检查碱液高位的出口阀是否开启。
i. 查各台碱液循环泵的机封冷却水是否开启,调节冷却水的压力小于0.1Mpa。
j. 检查各台泵的进出口阀是否关闭。
7.1.2 碱液循环系统正常开车操作步骤。
a. 确认准备工作完成后,打开一级碱液吸收循环泵的进口碟阀和出口排气阀,排出泵内的空气。
然后关闭排气阀。
紧接着启动一级碱液吸收循环泵,慢慢打开泵出口的碟阀,调整泵出口的压力至正常范围0.15Mpa~0.20Mpa。
b. 打开二级碱液吸收循环泵的进口碟阀和出口排气阀,排出泵内的空气,然后关闭排气阀。
紧接着启动二级碱液吸收循环泵,慢慢打开泵出口的碟阀,调整泵出口的压力至正常范围0.15Mpa~0.20Mpa。
c. 检查碱液循环系统的各温度、压力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泵运行是否正常。
d. 检查各塔底部回流管的碱液的流动情况,并适当调整碱液的循环量。
e. 碱液循环系统运行正常30min后,方可启动风机抽空系统。
7.1.3 一级碱液吸收循环泵和二级碱液吸收循环泵的倒泵操作。
a. 打开备用泵的进口碟阀和出口排气阀,排出泵内的空气,然后关闭排气阀。
紧接着启动备用泵,慢慢打开泵出口的碟阀,两台泵同时运行。
b. 慢慢关闭运转泵的出口碟阀,调节备用泵,保持泵出口压力稳定,然后停下运转泵。
c. 关闭运转泵的进口阀和机封冷却水,备用泵投入运行。
7.1.4 一、二级碱液循环槽与备用槽的倒槽操作。
当一、二级碱液循环槽内的碱液长时间被氯气吸收,碱液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溶液,如果碱液吸收完,将会出现过氯化反应而发生跑氯事故。
因此为了避免跑氯事故发生,需要让分析工分析次氯酸钠饱和度,及时发现次氯酸钠达标的碱液循环槽并进行倒槽操作。
具体操作如下:a. 首先打开备用的一级或者二级碱液循环槽进口阀,再关闭次氯酸钠已达标的一级或者二级碱液循环槽进口阀。
b. 接着先打开备用的一级或者二级碱液循环槽出口阀,再关闭次氯酸钠已达标的一级或者二级碱液循环槽出口阀。
这样次氯酸钠已达标的碱液循环槽停用,备用槽投入使用。
7.1.5 输送一级或者二级碱液循环槽中次氯酸钠成品溶液到成品罐区以及加入已配好的稀碱液操作a. 经与成品罐区岗位人员联系好后,打开通往成品罐区的碱液循环槽出口阀,打开次氯酸钠成品泵的进口碟阀和出口排气阀,排出泵内的空气(如泵有机封冷却水,则开机封冷却水阀)。
然后关闭排气阀,紧接着启动次氯酸钠成品泵,慢慢打开泵的出口碟阀,调整泵出口的压力至正常范围0.15Mpa~0.20Mpa,这样次钠溶液不断输送到成品罐区。
b. 当确认碱液循环槽中的次氯酸钠成品输送完后,关闭次氯酸钠成品泵的出口碟阀,停泵且关闭泵进口碟阀(关闭机封冷却水阀),再关闭碱液循环槽的出口阀。
c. 打开通往该碱液循环槽的稀碱液分配台碟阀,打开碱液配制槽出口阀,打开碱液配制泵的进口碟阀和出口排气阀,排出泵内的空气(如泵有机封冷却水,则开机封冷却水阀)。
然后关闭排气阀。
紧接着启动碱液配制泵,慢慢打开泵出口的碟阀,调整泵出口的压力至正常范围0.15Mpa~0.20Mpa,这样碱液配制槽中的稀碱液不断输送到该碱液循环槽。
d. 当碱液循环槽中稀碱液的液位达到规定值(2/3液面)后,关闭碱液配制泵的出口碟阀,停泵且关闭泵进口碟阀(关闭机封冷却水阀)、碱液分配台出口阀及碱液配制槽出口阀。
7.16 碱液循环系统的正常停车操作a. 接到停车指令后,关闭一级碱液吸收循环泵的出口碟阀,然后停下泵、关闭泵入口的碟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