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烧秸秆班会课
- 格式:ppt
- 大小:8.20 MB
- 文档页数:29
秸秆禁烧消防安全知识秸秆禁烧消防安全知识一、秸秆禁烧政策的背景和意义禁止秸秆烧放政策是为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而制定的。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解决农村秸秆燃烧导致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秸秆燃烧直接排放大量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颗粒物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秸秆烧放还容易引发火灾,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禁烧政策的出台是为了保护环境、避免火灾,维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二、秸秆禁烧消防安全知识1. 秸秆禁烧政策的主要内容秸秆禁烧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将秸秆用于燃烧,以及禁止在农作物收获后,将秸秆焚烧于田间地头、村庄周边和城市郊区等地。
禁烧政策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让农民掌握秸秆的利用方法,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切实遵守禁烧规定。
2. 秸秆禁烧的危害秸秆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主要的有害气体,它们会导致大气污染和酸雨,对农作物、水域和居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颗粒物是指直径小于10微米的微小固体颗粒,它们可以被吸入人体内部,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并且与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等有关。
此外,秸秆燃烧还容易引发火灾。
秸秆燃烧的火势往往很大,很容易引燃周边的可燃物,从而引发大面积火灾。
火灾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对农田、房屋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3. 秸秆的合理利用方法为了不燃烧秸秆,我们需要寻找合理的利用方法。
目前常见的秸秆利用方法包括:(1)压块利用:将秸秆经过破碎、压块等处理后,制成压缩块燃料,用于取暖、供热等。
(2)深耕还田:将秸秆还回农田,做为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农田可持续发展。
(3)生物质发电:秸秆可以做为生物质能源利用,通过生物质发电厂进行能源转换,产生电力。
(4)饲料利用:将秸秆用于牲畜的饲料,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并减少饲料成本。
4. 加强秸秆禁烧消防安全措施为了避免秸秆燃烧导致的火灾,需要加强消防安全措施。
环保小卫士活动方案(通用6篇)一、活动目的:为增强广大师生保护环境意识,使他们知道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对改善大气环境的作用和意义,我校积极响应教育局开展的“小手拉大手,禁烧秸秆,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希望通过活动宣传激发广大师生在文明社会建设上的主人翁意识。
二、活动安排:1.向全体师生发放“禁烧秸秆,争当环保小卫士”的倡议书。
2.各班认真组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向学生讲解焚烧秸秆的危害,并让学生向家长进行宣传。
3.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利用室黑板报、橱窗向学生宣传保护环境。
5.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禁烧秸秆争当环保小卫士”书画、征文比赛。
(1-2年级书画比赛,3-6年级征文比赛。
)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张贴到到宣传栏版上进行展览。
三、活动时间:主题班会召开:10月25日书画、征文作品上交时间(每班不少于三篇。
):11月1日前活动目标1.通过“绿色使者”事迹,激励学生积极投入环保事业。
2.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3.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细微处入手开展环保活动。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硬纸片、胶水、剪刀、一张大白纸。
2.学生课前搜集“绿色使者”的资料,寻找身边的“绿色使者”。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他们被称为“绿色使者”。
二、“绿色使者”事迹回放1.教师:闻名全国的“造林英雄”张候拉老人和徐州矿务局“环境小记者团”就是令人尊敬的“绿色使者”。
2.播放或阅读故事《绿色使者》。
(参见教科书第5.0页)3.讨论:他们为什么被称为“绿色使者”;“绿色使者”的意思。
4.学生结合自己查找到的资料交流自己了解的“绿色使者”。
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故事或事例。
三、夸夸身边的“绿色使者”1.教师播放课前采访某位“绿色使者”的录像,或讲述他的故事。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把“绿色使者”请到课堂上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第1篇时间:2023年3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学生一、班会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尤其是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秸秆等行为,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带来了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倡导文明祭祀,学校决定开展“禁燃禁放禁烧”主题班会。
二、班会目的1. 提高同学们对禁燃禁放禁烧重要性的认识。
2. 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3. 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三、班会内容(一)主题演讲首先,由学生会主席进行主题演讲,他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秸秆等行为的危害,呼吁同学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共同参与禁燃禁放禁烧行动。
演讲稿节选:“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禁燃禁放禁烧,共建美好家园’。
每当春节来临,我们都会看到家家户户燃放烟花爆竹,五彩缤纷的烟花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据统计,春节期间,我国空气污染指数会急剧上升,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此外,燃放烟花爆竹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禁燃禁放禁烧刻不容缓,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家园创造一个绿色、安全、美好的环境。
”(二)案例分析接下来,张老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禁燃禁放禁烧的重要性。
她以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为例,告诫同学们要时刻提高警惕,远离危险。
案例一:某市一居民楼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伤。
案例二:某地一村庄因焚烧秸秆引发火灾,过火面积达数百亩,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三)互动环节为了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禁燃禁放禁烧政策,张老师组织了一个互动环节。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对禁燃禁放禁烧的看法和建议。
同学甲:“我觉得禁燃禁放禁烧政策非常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保障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学乙:“我建议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环保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禁燃禁放禁烧的重要性。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禁烧秸秆、洁净家园》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焚烧秸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的意识。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禁烧秸秆的行动。
教学重点:焚烧秸秆对环境的危害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禁烧秸秆的行动。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视频资料,课件等。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资料展示焚烧秸秆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 学习焚烧秸秆对环境的危害(10分钟)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焚烧秸秆对空气质量、土壤、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3. 讨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环境对人类生活、发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引导学生参与禁烧秸秆的行动(10分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禁烧秸秆,如宣传禁烧秸秆政策、参与环保活动等。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总结本次班会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责任。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焚烧秸秆危害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参与禁烧秸秆行动的意愿和行动力。
3. 学生环保意识的提升。
四、教学建议1.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增加案例分析,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焚烧秸秆的危害。
2.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互动性。
3. 课后组织相关的环保活动,如宣传禁烧秸秆、清理秸秆等,巩固教学成果。
五、课后作业1. 调查身边的人对禁烧秸秆政策的了解程度,了解还存在哪些问题。
2.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禁烧秸秆工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播放焚烧秸秆产生的烟雾和噪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主体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焚烧秸秆的看法和经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制作宣传禁烧秸秆的海报或者宣传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总结活动: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学习和实践经验,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禁烧秸秆的行动。
禁烧秸秆主题班会一:背景介绍秸秆是农作物收割后的残余部分,其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还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加强对禁止焚烧秸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在校园内开展“禁烧秸秆”主题班会。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使全体师生深入了解并认同禁止焚烧及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稻草等)。
2. 任务:a) 宣传政策法规:向学生普及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并阐述其中涉及到的罪名和处罚措施;b) 引导正确观念:引导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并形成正确看待以往行为习惯改变现象;c) 提倡科技创新应用: 探讨可替代性方案或者使用先进设备来处理这些农业废弊;d) 呼吁社区参与: 鼓励学立相关志愿者团队,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
三:主题班会内容1. 秸秆焚烧的危害:a) 空气污染:介绍焚烧产生的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b) 土壤退化:解释长期大面积焚烧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及农田资源浪费问题;c) 生态平衡受损: 分析火灾风险增加以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被摧毁等方面;2. 国家政策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条明确禁止在城市郊区或乡村进行垄断式露天堆放并直接点火处置稻草、麦茬等作物残余。
b)依据相关部门发布文件,在特定时段内严格限制机械收割后将留存于耕种用途土地上未经处理过程而随意散落至周边道路、河流水域里。
3. 合理利用农业废弊:a)推广可替代性方法如粉碎、还田等;b)介绍先进设备如秸秆炭化机的使用及其优势;4. 社区参与:a) 鼓励学立环保志愿者团队,开展相关宣传活动;b) 参加社区组织的禁烧秸秆行动。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全文。
2)焚烧农业废弊罪名解释说明。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对空气质量进行管理的重要法规之一,其中包括了关于禁止焚烧稻草等作物残余部分以减少空气污染问题。
2. 焚烧农业废弊罪名解释说明: 解读在中国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 对“非正常”方式处理或处置有毒有害垃圾产生出来危害后果所构成违反公安消防条例第二十六条(三)、(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国家发改委回应称将依据最新修订版发布文件,在特定时段内严格限制机械收割后将留存于耕种用途土地上未经处理过程而随意散落至周边道路、河流水域里。
秋季秸秆禁烧会议记录(通用多篇)秋季秸秆禁烧会议记录3篇秋季秸秆禁烧会议记录秋季秸秆禁烧工作总结__县2018年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动员会召开后,__镇迅速行动,于10月4日召开动员大会,制定下发了《__镇2018年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各项具体工作。
截止10月13日,全镇范围内没有出现一处火点,全镇3.2万亩玉米和3.5万亩大豆收割完毕,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率达到90%,已经开始大面积旋耕整地,准备秋种。
为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秋季秸秆禁烧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总目标,我镇按照还田为主、利用为辅的原则,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
为鼓励我镇农民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充分发挥大型农机具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及秸秆禁烧中的作用,对我镇农民购买联合收割机、秸秆粉碎机等大型农机具的,在享受国补和县补的基础上,由镇财政再给予10%购机补贴。
二、及时表彰先进,兑现押金奖补。
为充分增强镇村干部责任意识,提升工作积极性,我镇及时兑现午季秸秆禁烧干部押金奖惩;并在秋季秸秆禁烧动员会上对午季秸秆禁烧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居)进行表彰,并现场发放奖金。
三、全面推进秸秆粉碎还田。
我镇严格按照还田为主、利用为辅的原则,鼓励并积极组织秸秆粉碎机械进行秸秆还田,大力宣传秸秆还田的好处,确保了秋季玉米秸秆还田率达到90%以上,有效地减轻了我镇秸秆禁烧压力。
四、取信于民,及时将午季秸秆转运处置费用发放到户。
我们在8月份将午季秸秆禁烧秸秆转运处置经费全额拨付到各村,并要求各村严格按照要求,对于农户自己按照镇、村要求主动转运处置到位的,全额发放到户;对于有着火点的农户,扣除本户所有秸秆转运处置经费;对于各村委会统一组织转运处置的,处置费用可以从经费中支出。
五、突出重点,着重抓好重点危险地段禁烧工作。
与我镇相邻的利辛县胡集镇、新张集乡,颍东区杨楼镇、新乌江乡一片火海,无人监管,面对严峻形势,镇党委政府严格要求村两委及包村干部,吃住在村,督促村(组)干部严把死守,加大管控力度,并对与利辛县相邻村庄加大宣传力度,在危险时段启动警报、警灯以起到威慑作用,效果显著。
秋季秸秆禁烧宣传的活动内容秋季秸秆禁烧宣传的活动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进步,农田里的秸秆处理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秸秆禁烧被提上了日程,作为一种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措施,秋季秸秆禁烧宣传活动开始在各地广泛开展。
本文将对秋季秸秆禁烧宣传的活动内容进行全面评估,并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介绍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该主题。
一、宣传文案策划秋季秸秆禁烧宣传活动的第一步是策划宣传文案。
宣传文案应该具有简明扼要、易于理解的特点,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
可以使用一句口号作为整个宣传活动的主题,如“爱护农田,拒绝秸秆禁烧”,这样可突出秸秆禁烧的重要性和参与的呼声。
除了口号外,还可以设计海报、宣传单等宣传物料,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直观地表达秸秆禁烧的意义和影响。
也应该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宣传文案,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
二、宣传活动形式秋季秸秆禁烧的宣传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
可以组织农田秸秆禁烧知识讲座,邀请相关专家或农业技术人员,传授正确的秸秆处理方法和技术。
在讲座中,可以通过幻灯片、实地演示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示秸秆禁烧对环境的影响和农田的保护意义。
还可以开展秸秆禁烧宣传展览,搭建展板或展台,用图片、文字和实物等方式展示秸秆禁烧的知识和成果。
通过现场展示和互动交流,使参观者更直观地了解和体验秸秆禁烧的重要性。
还可以组织赛事、宣传口号征集等形式,加深群众对秸秆禁烧的认识和参与。
三、参与人群的广度和深度秋季秸秆禁烧宣传活动的参与人群应该尽可能广泛,覆盖农民、农村居民、政府机关、农业技术人员等多个群体。
在宣传中,应该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的宣传方式和内容。
对于农民群体,可以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他们对科学秸秆处理的认识和能力。
对于农村居民,可以通过宣传讲座、家庭走访等方式,传达正确的秸秆禁烧观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禁烧工作。
一、活动主题:小班主题活动《秸秆焚烧方案》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秸秆焚烧的相关书籍。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秸秆焚烧的现象。
2. 讲解:讲解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如空气污染、土壤破坏等。
3.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减少秸秆焚烧,保护环境。
4. 实践:让幼儿动手绘画,设计秸秆焚烧的解决方案。
5. 总结:总结本次活动,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关于秸秆焚烧的资料,加深对主题的了解。
2. 环境教育:组织幼儿参观环保设施,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让幼儿亲身体验环保成果。
3.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加秸秆焚烧整治活动,如种植草木、宣传环保等,让幼儿实际行动起来。
六、教学活动一:手工制作秸秆环保玩具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增强幼儿对秸秆焚烧问题的认识。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活动准备:1. 秸秆、纸张、颜料等制作材料。
2. 剪刀、胶水、订书机等工具。
3.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
2. 讲解:讲解手工制作秸秆环保玩具的意义和方法。
3. 制作:引导幼儿动手制作秸秆环保玩具,如小动物、车辆等。
4.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5. 总结:总结本次活动,强调秸秆环保玩具的制作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
七、教学活动二:户外徒步活动活动目标:2. 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3. 加深幼儿对秸秆焚烧问题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 徒步路线及安全措施。
2. 环保标语、宣传册等宣传材料。
《秸秆的处理》教案焦虎镇第二中心小学:高永杰课程资源开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校本课程,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发挥想像和创造性的空间。
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中,本着以学校师生为主体,以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出发点,以人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形成学校特色,发挥教师特长,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之路,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教学设计理念:本课以培养会学习的、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为最终教学目标,以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为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本节教学采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重点:知道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到直接焚烧秸秆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了解政策、技术对秸秆处理的积极作用,从而理解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教法运用: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等。
学法指导:提示指导、交流指导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意识到合理利用秸秆可以有效保护环境,提高科学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参与科学处理秸秆的宣传活动,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能力目标:知道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到直接焚烧秸秆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了解政策、技术对秸秆处理的积极作用,从而理解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情感目标:提升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变废为宝的科学技术。
教学难点:围绕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提出合理处理秸秆的方法和途径。
教具:课件教学设想:通过本节课,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学会制定计划,寻找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德育渗透:培养热爱劳动、保护环境、团结合作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对真、善、美的情操追求。
教学过程:导入问题:1、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农村收割小麦的时候,有个非常令人揪心的问题,是什么呀?可以说,今年燃烧秸秆给我们滑县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很多村民劳动了一年的成果被大火无情的吞噬了。
禁烧秸秆主题班会前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其中,秸秆的焚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健康问题。
为了提高大家对禁烧秸秆的意识,我们组织了这次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的目标是让大家了解秸秆焚烧的危害性,学习如何禁止秸秆焚烧,并促使大家积极参与到禁烧秸秆的行动中来。
目标通过本次班会,我们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秸秆焚烧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学习如何禁止秸秆焚烧; - 激发大家积极参与禁烧秸秆的行动。
内容秸秆焚烧的危害秸秆焚烧是指农作物收割后将秸秆直接点燃烧掉的行为。
这种简单、方便的方式却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这些气体会加剧大气污染,影响空气质量。
其次,焚烧产生的烟尘和有害物质会附着于农田和农作物上,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的生长,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此外,秸秆焚烧还会导致火灾的发生,对农田和周边环境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禁止秸秆焚烧的重要性禁止秸秆焚烧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首先,禁止秸秆焚烧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的发生,提高空气质量,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健康状况。
其次,禁烧秸秆可以保护农田和土壤,维护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禁烧秸秆还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保护农田的安全。
禁烧秸秆的方法禁止秸秆焚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下面是一些禁烧秸秆的方法: - 农民可以学习和掌握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如利用秸秆进行堆肥、发酵等,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农田的肥力。
-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加大对秸秆焚烧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倡导和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
- 学校和社区可以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和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禁烧秸秆的行动中来。
积极参与禁烧行动禁烧秸秆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
作为班级的一员,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禁烧秸秆的行动中来。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 - 增加对禁烧秸秆的了解,学习如何利用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 - 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组织的禁烧秸秆宣传活动,向他人传递禁烧秸秆的重要性; - 和同学们一起行动起来,动员更多人参与禁烧秸秆的行动中来,形成全班人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