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执行元件(一)
- 格式:ppt
- 大小:8.54 MB
- 文档页数:77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期末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哪个单元不属于机电一体化系统?A. 电机B. 传感器C. 伺服控制器D. 气压缸2.以下哪个操作系统不能用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编程?A. WindowsB. LinuxC. macOSD. Android3.哪个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摩擦力?A. 压力传感器B. 加速度传感器C. 频率传感器D. 接触式传感器4.以下哪个元器件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执行器?A. 气缸B. 伺服电机C. 变频器D. 步进电机5.什么是PLC?A.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B. 电子计算机C. 云计算技术D. 数控设备6.哪个元器件可以用于控制气缸的行程?A. 位置传感器B. 温度传感器C. 液位传感器D. 光电开关7.哪个电机可以使精度达到0.1um的高精度加工?A. 步进电机B. 直流无刷电机C. 直流有刷电机D. 同步电机8.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什么控制技术可用于实现位置闭环控制?A. PWM调制技术B. 超声波技术C. PID控制技术D. 模糊控制技术9.哪个气动元件可以把液体压缩为高压气体?A. 气缸B. 液压缸C. 气泵D. 真空泵10.什么系统可以用于多机器人协作?A. 嵌入式系统B. 控制系统C. 开放式系统D. 人工智能系统第二部分填空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2.包括伺服电机、运动控制卡、变频器、编码器在内的元器件可用于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3.能够把气压缸的动力转换为力矩和运动速度的是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通常被用于运动平台的角度测量。
5.在气动系统中,工作压力已经可以达到_____________,并能够代替液压系统。
6.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中,____________可以用于系统的信号调理和控制。
7._____________是通过变换直流电机的运行速度来控制量产线速度的一个装置。
机电一体化复习内容第一篇:机电一体化复习内容第一章绪论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有哪些?功能各是什么?(1)、机械本体其主要功能是使构造系统的各子系统,零部件按照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安置在一定位置上,并保持特定的关系。
(2)、动力单元按照机电一体化系统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3)、传感检测单元对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并转换成可识别信号,传输到控制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
(4)、执行单元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所要求的动作。
(5)、驱动单元在控制信息作用下,驱动各执行机构完成各种动作和功能。
(6)、控制与信息处理单元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储存、分析、加工,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输出接口送往执行机构,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的运行,并达到预期的性能。
(7)、接口将各要素或子系统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
2、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有哪些?①机械技术②检测传感技术③信息处理技术④自动控制技术⑤伺服驱动技术⑥系统总体技术第二章机械系统设计1、分析各种机械特性对系统性能是如何影响的。
答:摩擦(稳态精度、低速爬行原因)、阻尼(欠阻尼、阻尼比不同时的影响)、间隙(G1—G4)、转动惯量(过大、过小)。
Ⅰ、摩擦特性对性能的影响分析(1)引起动态滞后和稳态误差,如果系统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当输入轴以一的角速度转动时,由于静摩擦力矩T的作用,在一定的转角θi范围内, 输出轴将不会运动,θi值即为静摩擦引起的传动死区。
在传动死区内,系统将在一段时间内对输入信号无响应,从而造成误差。
(2)引起低速抖动或爬行—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当输入轴以恒速ω继续运动后,输出轴也以恒速ω运动, 但始终滞后输入轴一个角度θss,(θss为系统的稳态误差)。
Ⅱ阻尼(1)当阻尼比ξ=0时,系统处于等幅持续振荡状态,因此系统不能无阻尼。
二级考试答案机电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A. 机械系统B. 电气系统C. 控制系统D. 所有选项答案:D2.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感器主要作用是什么?A. 测量温度B. 测量压力C. 转换非电信号为电信号D. 转换电信号为非电信号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方式?A. 开环控制B. 闭环控制C. 手动控制D. 自适应控制答案:C4.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伺服电机的作用是什么?A. 驱动机械部件B. 测量机械部件的位置C. 转换电能为机械能D. 所有选项5.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执行元件?A. 电机B. 气缸C. 传感器D. 液压缸答案:C6.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PLC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信号放大B. 信号转换C. 逻辑控制D. 数据存储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检测元件?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位移传感器D. 电机答案:D8.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变频器的作用是什么?A. 改变电压B. 改变电流C. 改变频率D. 改变电阻答案:C9.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驱动元件?B. 气缸C. 传感器D. 液压缸答案:C10.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器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搬运物品B. 焊接C. 喷涂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哪些?A. 模块化设计B. 可靠性设计C. 经济性设计D. 安全性设计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要素?A. 机械部件B. 电子部件C. 控制部件D. 软件部件答案:ABCD3.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的作用包括哪些?A. 检测温度B. 检测压力C. 检测位移D. 检测速度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方法?A. PID控制B. 模糊控制C. 神经网络控制D. 遗传算法控制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执行元件?A. 电机B. 气缸C. 液压缸D. 传感器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实现精确的控制和操作。
机电专业一体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A. 机械系统B. 电子系统C. 控制系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特点?A. 高精度B. 高可靠性C. 低效率D. 集成度高答案:C3. 伺服电机主要用于:A. 精确控制位置B. 产生大扭矩C. 快速启动和停止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4.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A. 数据存储B. 逻辑控制C. 人机交互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5.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是:A. 检测外部信号B. 转换信号C. 执行控制命令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传动元件?A. 齿轮B. 皮带C. 电机D. 轴承答案:C7. 以下哪个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光敏传感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执行元件?A. 电机B. 液压缸C. 传感器D. 气动缸答案:C9. 以下哪个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控制策略?A. PID控制B. 模糊控制C. 神经网络控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成本B. 性能C. 可靠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与传统机械系统的区别。
答案:机电一体化系统与传统机械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机电一体化系统将机械系统与电子系统、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了高度的集成和自动化。
它通过传感器检测外部信号,利用电子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精确的控制,从而提高系统的精度、效率和可靠性。
2. 解释什么是伺服电机,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答案:伺服电机是一种高精度的电机,它能够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精确地控制电机的转速和位置。
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编码器检测电机的实际位置,将位置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位置误差调整电机的输入,从而实现精确控制。
第一章绪论1.机电一体化的2个狭义概念、1个广义概念狭义:(1)机电一体化是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对机械进行各种控制的技术。
(2)机电一体化是利用电子、信息(包括传感器、控制、计算机等)技术使机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
广义上可以简要概括为“机械工程与电子工程相结合的技术,以及应用这些技术的机械电子装路”。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与控制方式(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①机械部分(机构要素):像机器人的机械手那样实现目标动作。
②执行装路(能量转换要素):将信息转换为力和能量,驱动机械部分运动。
③传感器(检测要素):对机械运动结果进行测量、监控和反馈。
④控制装路(控制要素):对控制信息和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向执行装路发出动作指令。
(下面的图要求会画)控制器IT ----------- L |11,显示務I1—II卫幫机:—o 一!巾‘一执行養置I—「持动机构]一0—》------------------------- 传感毒<--------------------------图2.2机电一怵化系统的组成(2)控制方式:开环:系统中无位路反馈,也没有位路检测元件。
②闭环:电动机带有速度反馈装路,被控对象装有位移测量元件。
③半闭环:这类系统的位路检测元件不是直接安装在进给系统的最终运动部件上,而是经过中间机械传动部件的位路转换,称为间接测量。
3.对比分析机械调速器与电子调速器(1)机械式调速器利用了著名的离心力原理,完全由机械零件构成,必须在准确得知各零件的重量和摩擦系数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和调整重锤及弹簧来进行精确控制。
优点:简单易制,调整及维护比较方便;但是灵敏度和调节特性较差。
且柔性差;(2)电子调速器:与机械调速器相比,电子调速器调速精度高,灵敏度也高,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只要改变设定值和电路或者改变软件就可以选择采用P、I、D PI、PID,甚至更高级的控制,对于实现最佳控制具有很好的柔性。
第二部分各章作业答案第一章绪论★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涵义是什么?★机电一体化的英文名词如何拼合?(P1) 【参考答案】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实现整个机械系统最佳化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
机电一体化在国外被称为Mechatronics是日本人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它是用英文Mechanics的前半部分和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新词,意思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
★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包括哪几个方面?(P2)【参考答案】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可概况为以下三个方面:(4-3-2)(1)性能上,向高精度、高效率、高性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2)功能上,向小型化、轻型化、多功能方向发展;(3)层次上,向系统化、复合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3、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哪几个基本要素?★其核心部分是什么?(P4-P5) 【参考答案】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部分、检测部分、执行机构、控制器和接口。
其核心部分是控制器。
★4、什么是接口?接口的功能有哪些?(P5)【参考答案】为实现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而进行的连接就是接口。
接口的基本功能有交换、放大、传递。
5、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有哪些?(P2-P4)【参考答案】机械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传动技术、系统总体技术。
第二章机械传动与支承技术1、熟练掌握以数控机床进给传动为例说明机械传动系统建模的步骤、方法。
重点在传动惯量折算的推导过程。
(P13-P15)★【举例说明】在图1所示的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中,电动机通过两级减速齿轮Z1、Z2、Z3、Z4及丝杠螺母副驱动工作台作直线运动。
设J l为轴I部件和电动机转子构成的转动惯量;J 2、J 3为轴Ⅱ、Ⅲ部件构成的转动惯量;K1、K2、K3分别为轴I、Ⅱ、Ⅲ的扭转刚度系数;K为丝杠螺母副及螺母底座部分的轴向刚度系数;m为工作台质量;C为工作台导轨粘性阻尼系数:T1、T2、T3分别为轴I、Ⅱ、Ⅲ的输入转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