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企业信息化规划IT架构设计初步思路
- 格式:ppt
- 大小:5.84 MB
- 文档页数:68
中国联通IT系统数据架构规范总册China Unicom IT System Data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V 1.0)目次前言 (II)一.范围 (1)二.企业数据架构 (2)1.企业数据分类 (3)2.企业数据分布 (3)3.数据模型 (5)前言《中国联通IT系统数据架构》系列规范在《中国联通IT系统总体技术体制》指导下编制完成,包括如下分册:中国联通IT系统数据架构第1部分:总册中国联通IT系统数据架构第2部分:数据分类和分布规范分册中国联通IT系统数据架构第3部分:企业数据模型规范分册中国联通IT系统数据架构第4部分:企业数据仓库规范分册本册是该系列规范中的第1部分:总册,概述了中国联通企业数据总体架构和各分册的主要内容。
规范的附件全部为规范的组成部分,如无特殊说明和本规范的正文具有同等约束力。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联通信息化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诚明、李旭、陈志超、王颖、杜志涛、梅斌、李吴剑、孙元涛本标准解释权和修订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一. 范围本系列规范目前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中国联通IT系统数据架构第1部分:总册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数据架构——系列技术规范构成(2)中国联通IT系统数据架构第2部分:数据分类和分布规范分册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数据分类——企业数据分布——企业数据CRUD(3)中国联通IT系统数据架构第3部分:企业数据模型规范分册主要内容包括:——联通数据模型体系——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4)中国联通IT系统数据架构第4部分:企业数据仓库规范分册二. 企业数据架构图 2-1 中国联通企业数据架构数据是中国联通企业运营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
数据存在于操作环境和分析环境中,操作环境支撑基本的业务运作,分析环境在整合、提炼操作环境数据的基础上支撑企业的决策分析需求。
中国联通UNI-IT体系架构指南中国联通计费、结算与信息系统部2004年6月目录1一、编制说明1二、术语说明23、UNI-IT体系架构333></a>.一、MSS、BSS、ERP44、UNI-IT的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UNI-IT与业务网络的界面、UNI-IT与OSS的界面、UNI-IT的内部关系6五、UNI-IT 的组织结构一、编制说明为了实现与国际上电信业务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流行做法的接轨,进一步明确UNI-IT各系统的功能,理顺UNI-IT 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充分表现“以客户为中心”、“精细化营销、精细化效劳”的经营理念,总部对UNI-IT架构进行了适当调整。
特编制中国联通UNI-IT 体系架构指南,对各系统的名称进行标准,用于指导相关人员从宏观上明白得UNI-IT系统,并作为UNI-IT体系架构计划、设计和建设的依据。
本指南是UNI-IT系统相关标准标准之上的框架性、纲要性、指导性文档,UNI-IT所包括系统的相关业务、技术标准,不属于本指南范围。
二、术语说明(1)UNI-IT:即中国联通企业信息化系统。
UNI-IT是支持联通企业运营的信息网络系统。
UNI-IT通过在企业运营治理体系、客户及业务网络之间成立有机的联系,从而有效地对企业运营进程中的决策、计划、营销、业务产品开发、销售、客户效劳、收入实现等活动予以支持。
UNI-IT包括MSS(治理支持系统)、BSS(业务支持系统)和ERP(企业资源打算系统)三部份内容。
(2)MSS(Management Supporting System):即治理支持系统。
MSS系统是为企业运营治理活动提供信息效劳支持的前台系统,负责将OSS、BSS、ERP提供的信息展现给企业治理者和员工。
(3)BSS (Business Supporting System):即业务支持系统。
BSS系统要紧面向企业提供业务经营和客户效劳的支持。
(4)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即企业资源打算系统。
四川联通规划、可研、设计、验收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三同步”范本手册规划、可研、设计、验收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三同步”范本手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2014年 3月目录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7)第二部分基本知识 (8)第三部分规划、可研、设计三同步范本 (9)一.IP网工程规划、可研、设计三同步范本 (9)1.1 设计依据 (9)1.2现状 (10)1.3建设方案 (10)1.4工作量 (10)1.5施工技术要求 (10)1.6预算 (14)二.固定通信网工程规划、可研、设计三同步范本 (16)1.1 设计依据 (16)1.2现状 (17)1.3建设方案 (17)1.4工作量 (17)1.5施工技术要求 (17)1.6预算 (21)三.移动通信网工程规划、可研、设计三同步范本 (22)1.1设计依据 (22)1.2现状 (23)1.3建设方案 (23)1.4工作量 (23)1.5施工技术要求 (23)1.6预算 (29)四.传送网工程规划、可研、设计三同步范本 (30)1.1设计依据 (30)1.2现状 (31)1.3建设方案 (31)1.4工作量 (31)1.5施工技术要求 (31)1.6预算 (36)五.同步网工程规划、可研、设计三同步范本 (37)1.1设计依据 (37)1.2现状 (37)1.3建设方案 (38)1.4工作量 (38)1.5施工技术要求 (38)1.6预算 (43)六.信令网工程规划、可研、设计三同步范本 (44)1.1设计依据 (44)1.2现状 (44)1.3建设方案 (45)1.4工作量 (45)1.5施工技术要求 (45)1.6预算 (49)七.接入网工程规划、可研、设计三同步范本 (50)1.1设计依据 (50)1.2现状 (51)1.3建设方案 (51)1.4工作量 (51)1.5施工技术要求 (51)1.6预算 (54)八.IDC及云计算工程规划、可研、设计三同步范本 (54)1.1设计依据 (54)1.2现状 (55)1.3建设方案 (55)1.4工作量 (55)1.5施工技术要求 (56)1.6预算 (57)九.支撑网工程规划、可研、设计三同步范本 (58)1.1设计依据 (58)1.2现状 (59)1.3建设方案 (59)1.4工作量 (59)1.5施工技术要求 (59)1.6预算 (63)十.增值业务网工程规划、可研、设计三同步范本 (64)1.1设计依据 (64)1.2现状 (65)1.3建设方案 (65)1.4工作量 (65)1.5施工技术要求 (65)1.6预算 (69)十一.网上营业厅工程规划、可研、设计三同步范本 (70)1.1设计依据 (70)1.2现状 (71)1.3建设方案 (71)1.4工作量 (71)1.5施工技术要求 (71)1.6预算 (77)十二.域名系统工程规划、可研、设计三同步范本 (78)1.1设计依据 (78)1.2现状 (78)1.3建设方案 (79)1.4工作量 (79)1.5施工技术要求 (79)1.6预算 (82)十三.非核心生产单元工程规划、可研、设计三同步范本 (83)1.1设计依据 (83)1.2现状 (84)1.3建设方案 (84)1.4工作量 (84)1.5施工技术要求 (84)1.6预算 (87)第四部分工程验收三同步范本 (88)附录网络安全规范标准 (89)规划、可研、设计、验收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三同步”范本手册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一、为了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令291号)、《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令292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基础电信企业信息安全责任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保[2009]713号)、《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第11 号令)、工信部和国资委《关于开展基础电信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考核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保[2012]551号)等文件精神,加强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提高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保障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畅通,四川联通省分各建设部门、市分各建设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认真落实工信部网络与安全防护“三同步”的各项要求。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中国联通实行总部、省分、地市三级管理模式,作为中国唯一的全业务电信营运商,联通公司经过高速发展,整个企业拥有上千亿的资产,其资产的主要部分是覆盖全国范围的电信基础设施和各种功能各种型号的电信网络设备。
中国联通资产现状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数量庞大中国联通经过12年的发展,随着网络建设的完善,机构的壮大,已经积累了数量非常庞大的资产,固定资产规模庞大。
截止2006年12月,固定资产原值已达2151亿元,净值也已达到了1147亿元,占企业总资产的80%。
如何管理好数量如此庞大的资产对联通资产管理部门来说是一个挑战。
2) 价格昂贵联通公司是电信运营商,其资产特别是生产类资产价格昂贵,而且其价值表现经常表现到板卡一级,以交换机为例,其一张板卡的价值就超过一辆小汽车的价值,管好用好这些高价值的资产,对企业资金利用,减少重复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3) 地点分散中国联通公司下辖31个省分公司及几百家地市分公司,经营的业务主要包括移动电话(GSM和CDMA 两种制式网络)、无线寻呼、长途电话、本地电话、数据通信(因特网和IP电话)、电信增值业务以及其他业务。
全国各地遍及乡镇的营业网点和大量的基站都有管理着大量的资产,地点分散的特点突出。
4) 涉及岗位、人员众多中国联通部门人员众多,每个部门、每个人员都是资产的占用者或使用者,要管理好资产离不开资产占用人或使用人的参与。
5) 增长速度快中国联通同时也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公司,随着用户的增长,系统升级换代的要求,资产不断在进行着建设、扩容、升级、更新,高速增长的资产规模也是中国联通资产管理的一大特点。
6) 资产形态多样中国联通资产主要分为生产类资产和管理类资产,其中生产类资产具有联通的专有特点,生产资产主要是通过工程转过来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建工程、暂估资产和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物资完工交付转为暂估资产,暂估资产结算完成,转为固定资产。
7) 管理难度大一方面正是因为数量庞大、地点分散、人员众多、资产增长快等特点造成要进行资产的动态管理与监控,甚至是例行的清查盘点,都非常的困难。
中国联通电信级统一通信助力企业信息化
侯赛男;蒋念玲
【期刊名称】《电信网技术》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中国联通作为全业务运营商,积极探索并拓展新服务,推出电信级统一通信业务.联通统一通信业务基于开放的平台架构设计实现,定位于专业的电信级通信产品,是由运营商提供的一种方便快捷的综合信息服务,在企业信息化需求日渐旺盛的今天,面向各类客户提供固定、移动、宽带全面融合的智能通信服务.
【总页数】4页(P5-8)
【作者】侯赛男;蒋念玲
【作者单位】中国联通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联通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长飞公司助推中国联通完成全球首个电信级“大有效面积光纤”陆地光缆工程试验 [J],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2.长飞公司助推中国联通完成全球首个电信级“大有效面积光纤”陆地光缆工程试验 [J],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3.中国联通宽带数据网实现电信级QoS的策略与实施 [J], 田文科
4.开拓企业信息化蓝海——中兴通讯搭建基于NGN的电信运营级企业信息化平台[J],
5."蓝色魅力"组合拳击退中小企业信息化之忧--广东电信携手思科,强强联手助力中小企业信息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中国信息化的历史回顾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一)准备阶段(1993年以前)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计算机工业界认识到,发展我国计算机工业,应该从过去的以研究制造计算机硬件设备为中心,迅速地转向以普及应用为重点,以此带动研究发展、生产制造、外围配套、应用开发、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等工作。
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事业是关系四个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是直接从事这一事业的科研和生产部门的事,还要求冶金、石油、化工、轻工、建材、纺织等部门密切协同和大力支持,共同奋斗。
为了振兴我国计算机和集成电路事业,为推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1982年10月4日,国务院成立了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
同年12月8日至12日,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全国计算机系列型谱专家论证会,确定了我国在此后一个时期,发展大中型计算机,小型机系列机的选型依据。
1983年5月15日,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全国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规划会议。
会议提出了若干政策措施,正确处理自己研制与技术引进的关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抓紧、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把品种、质量放在首位,要把发展中小型机、特别是微型机、单板机作为重点方向;要面向应用,大力加强计算机软件工作,迅速形成软件产业;把计算机的推广应用作为整个计算机事业的重要环节来抓;加速人才培养,建立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
1984年中央领导同志及时指出,新的“工业革命”表明,西方国家要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这对我们向四化进军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强调要发展现代化的信息系统,要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等。
为研究我国新技术革命的对策,国务院成立“新技术革命对策”小组,组织了计算机专项和光纤通信专项研究。
1984年9月15日,国务院发出通知指出,为了迎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必须有重点地发展新兴产业。
如何构建灵活高效的电信业务支撑系统摘要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宽带及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长,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现有业务和新增业务,提供给用户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出了下一代网络的概念,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中的焦点之一。
BSS(业务支撑系统,Business Support System)与OSS(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n Support System)一起统称为BOSS系统,是软交换平台的重要支撑,是电信运营商从原有的以“业务为中心”经营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经营模式转变的重要标志。
本文结合目前中国联通的业务支撑系统的现状分析,对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的各个重点单元综合计费营帐系统、CRM系统、经营分析系统、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系统做了具体的分析和初步的设计。
关键词:中国联通,业务支撑系统;CRM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people and business demand for broadband is growing rapidly, in order to provide users with more flexible, diverse existing business and new business, providing users a more personalized service, under the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generation networks, soft switching technology is the next-generatio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olutions in the focus of. BSS (business support system, Business Support System) and OSS (Operations Support System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together referred to as BOSS system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softswitch platform is the telecom operators from the original to "business center" business model to a "customer-centric" business model marks the transformation.In this paper, China Unicom's business support systems Analysis of Business Support System key element in all integrated billing camp system, CRM systems, business analysis system, partn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ystem to do a specific analysis and preliminary design.Key words: China Unicom, the business support system,CRM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1 引言 (1)2 电信业务支撑系统概述 (3)2.1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简介 (3)2.2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的设计原则 (5)2.3我国几大电信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建设现状 (6)3 中国联通业务支撑系统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8)3.1中国联通业务支撑系统建设发展历程及现状 (8)3.2 中国联通业务支撑系统存在的问题 (10)3.2.1 综合计费营帐系统 (11)3.2.2 CRM系统 (11)3.2.3 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系统 (11)3.2.4 经营分析系统 (12)4 构建灵活高效的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的策略 (13)4.1 中国联通运营支撑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13)4.2 BSS子系统的设计 (14)4.2.1 综合计费营帐系统 (14)4.2.2 CRM系统 (15)4.2.3 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系统 (16)4.2.4 经营分析系统 (17)5 总结 (19)参考文献 (20)1 引言电信运营商通过网络运营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
玉环达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草)一、公司信息化现状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健康发展、走向长远的必然选择。
近来公司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也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目前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电脑配备已基本达到100%,员工大都具备使用电脑的基本技能,公司内部已建立局域网,并基本联通互联网,财务部已建设专业应用系统。
然而,目前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真正意义用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及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距离信息资源集成、共享、价值实现还相差甚远。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公司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都没有达到一般事务处理和简单信息管理的阶段。
呈现出“信息孤岛”、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
尤其是信息化的综合集成仅停留在进、销、存和这些独立的业务系统上,办公事务处理只是利用零星工具,没有着眼于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2、公司现有网络和网站未有得到充分利用。
如公司内部局域网除提供大家上网之外,内部也只有部分人员习惯于通过QQ或钉钉传送文件和偶尔使用电子邮件;公司网站内容更新周期过长,同时新知识、新信息也不多,缺少吸引力。
3、公司信息化缺乏规划,存在着“重建设轻维护更新”、“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等倾向和误区。
同时,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围绕项目为核心的前端管理系统与围绕企业运作为核心的后端管理系统)缺失。
使得公司管理各个方面仍脱离不了传统的手工方式。
5、企业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缺乏。
企业信息化建设,如没有系统理解与把握信息化知识、技能的管理层、技术层、执行层人才队伍的密切配合,信息化仍然难以成功。
从我们公司目前情况看,信息化人才特别是既懂业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这对公司信息化建设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如果把企业信息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工具软件应用阶段、桌面软件系统应用的阶段、网络化软件系统应用阶段和ERP应用集成建设阶段的话,达丰的信息化可以看做是一到三阶段的不完整集合。
中国联通新一代企业内部门户系统建设范小赟;王传东【摘要】(企业信息/数据、相关应用系统)的统一入口,在企业日常运营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联通云门户是IT领域初次采用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全国集中门户系统.主要介绍中国联通从两级门户到集团集中云门户建设的驱动力、业务理念、技术架构创新及取得的实际成效.【期刊名称】《邮电设计技术》【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5页(P83-87)【关键词】云门户;云计算;管理支撑系统【作者】范小赟;王传东【作者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100033;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10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42009年1月6日,由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合并而成的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挂牌成立,自合并后,中国联通采用全国、总部/省分两级架构快速构建了内部门户系统,支撑公司管理和员工日常办公需求,集团、省、子公司共构建了34套门户系统(见图1)。
1.1 门户系统面临的问题随着应用的逐步深入,两级架构下门户系统面临的问题逐渐凸显,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1.1 系统业务支撑能力方面a)两级架构下的待办待阅、4A等功能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性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影响了对日常业务的支撑。
b)受技术架构限制,大部分业务需要端到端烟囱式开发,上线周期长,无法实现快速的开发和部署。
c)两级架构对新型的SNS协作性应用的支撑存在先天的支撑缺陷,无法适应企业门户的发展趋势。
1.1.2 统一和个性化支撑方面a)全国各省门户风格不统一,不满足“一个集团,一副面孔”的建设理念,且对全国应用支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b)老门户全国应用页面无法分省定制,很多省分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如应用排序,应用展现等)。
1.1.3 套装软件局限性的问题a)门户使用全套产品,产品依赖性强,底层故障处理只能依赖原厂。
b)门户Portal只能基于产品模板配置,界面不灵活,无法实现界面个性化的定制需求。
联通解决方案设计五步包括中国联通公司秉持应急全过程管理理念,充分发挥5G、物、云、数、智、链、安等自有禀赋和能力优势,构建“1+M+N”智慧大应急解决方案体系,“1”个应急云平台是智慧大应急产品的关键基础支撑;“M”个应用是智慧大应急的核心;“N”个服务是智慧大应急的保障。
针对2G/2B的行业客户需求,中国联通打造“1+4+1”智慧大应急业务核心产品线,即1个应急云平台,指挥救援、自然灾害、安全生产、智慧消防4类应用产品线,1个城市安全服务。
实现全方位监测预警理、一体化应急指挥、科学精准决策,全面赋能智慧应急新发展。
目前产品已覆盖应急管理部、省、市、县(区)四级,成功实践应用于200多个项目。
(1)应急云平台(支撑平台)应急云平台(支撑平台)是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应急管理专项研发团队倾心打造的业界先进的智慧应急支撑平台产品,平台紧密结合应急部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目标,深度融合应用云原生、大数据、AI、容器化、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信息化核心技术,建设“六大”能力平台:信创云子平台、数据治理子平台、智能引擎子平台、区块链子平台、物联感知子平台和业务使能子平台。
(2)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是以突发事件接报、应急协同处置和指挥调度为核心,按照“平战结合”基本原则,构建值班值守、事故接报、资源管理、预案管理、指挥调度、协同会商、辅助决策、信息发布、模拟演练等系统功能。
以“感知-接报-处置-调度-优化”为主线,实现突发事件处置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3)应急一张图应急一张图产品以时空大数据和地理信息融合为基础,在统一的GIS平台上快速构建突发事件定位、应急资源分析、事件态势研判、通信调度协同、类案特征匹配等业务,依托联通的5G及AI智能分析技术提供的通信能力、分析模型,解决信息繁杂、缺少有效组织及智能精准决策辅助的难题。
适用于各级应急管理机构,针对灾害事故的事前预防、事发响应、事中处置、事后评估环节,构建监测预警一张图、综合研判一张图、辅助决策一张图、应急部署一张图等专题。
中国联通2020年中级IT专业能力认证--需求分析试题题库第1题,以下哪项不属于需求调研需要掌握的客户信息?()A.行业特征B.管理制度C.业务痛点D.投标方案(答案)第2题,采购系统和内部商城下工程项目订单时需要关联下列哪一项()?A、ERP核心项目编码和任务编码(答案)B、PMS系统中的子项目编码C、PMS的项目编码和ERP核心的任务编码D、PMS项目编码第3题,在MySQL数据库中,列定义时必须指定()A、数据精度B、数据类型(答案)C、数据长度D、数据刻度第4题,以下关于解决方案的描述,错误的是?()A.方案编制者需对业务要很熟悉,或者有相关业务调研经验B.对一个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一定是围绕具体的需求而展开,阐述技术、方法、产品和应用C.技术方案中不需要对商务要求进行点对点应答D.解决方案需要为用户提供超越需求的最先进的技术答案)第5题,在面向客户的营销和支撑过程中,不同阶段解决方案分解及分析方法有所不同,主要分为六个阶段四方面。
以下不属于商机获取阶段工作重点的是()需求分析、解读整体架构及方案实现思路点对点应答到位,适度展开优势(答案)方案优势阐述、根据客户响应调整实现路径第6题,2019~2021年度IT总体规划中设定的2019年的需求交付及时率目标是不低于:A、99%B、50%C、90%(答案)D、70%第7题,在UML图中,()图是表示按时间顺序变化的图?A、StateB、Sequence(答案)C、ActivityD、Class第8题,“把市场分析透彻,充分摸清市场需求,把握关键要素,合理配置资源,改进内部管理,提升工作效率,为市场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是为了符合下面哪一项的要求。
A、一切为了用户B、一切为了一线C、一切为了市场(答案)D、一切为了客户第9题,新兴ICT项目运作过程中,客户关注的要点,描述正确的是:()A.第一阶段关注需求,是最重要的阶段。
B.第二阶段只关注方案,主要目标是为了领导汇报和项目立项。
数字化技术让企业的三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融通达”,融是融合,通是联通,达是触达,这让打破企业的部门屏障,进行业务之间的大规模协作成为了可能。
随着企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的组织模式、人才结构也需要做出一定的变革和调整,以满足企业数字化战略的落地。
有关组织和人才,是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话题,笔者没有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也不太懂管理,但好在有过多年的企业信息化服务经验,见过了太多的形形色色的企业,对企业组织略知一二。
本篇就结合笔者的相关经验和平时学习所得,粗浅的谈一谈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组织和人才,所有观点仅供参考。
一、数字化组织是什么组织?数字化组织是相对传统组织而言的,而所谓的传统组织是本质是工业社会的产物。
工业社会讲求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人们成立组织,制定一系列条条框框的制度、绩效、规范,通过“金字塔”式的科层级结构来管理员工,员工也必须服从组织。
组织通过明确的制度和控制,来“使人更勤奋的工作”,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传统组织的优点在于易于管理和监控,但是缺点也十分明显,就是决策效率低,臃肿而僵硬,权力集中在上层,下层的决策空间小,创新潜力无法释放。
尤其是在当下数字化的浪潮,数字化正在重塑各行各业,业务变化万千,不确定性增强,这种传统组织的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数字化组织,来应对变化,化挑战以机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化组织?数字化组织是网状化组织数字化组织打破了传统“金字塔”式的科层组织,形成“最小经营单元”为中心、扁平的网状组织机构。
这种组织机构打破了业务的边界,一个团队、一个小组甚至是一个人都能够成为网格中的一个节点(中心),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释放每个员工的潜力,让企业保持大企业规模优势的同时,具备小企业的灵活性。
数字化组织是平台化组织平台化组织,具有小前台、大后台、强中台的特点,能够让前台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唤炮火,客户需求驱动企业决策,让员工从听领导的,到听客户的。
中国联通组织结构分析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于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联通公司多年前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相关经办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不讲诚信。
存在故意舞弊行为;举报机制不健全。
问题难以向上反映;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作弊者无压力;监督机制不健全,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等到审计部门检查后事情真相才败露等。
内部控制环境是直接造成各企业内部控制形式和内容差异的根本原因,对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
不是没有建立相应的控制系统。
而是由于存在于控制环境中的缺陷导致会计控制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的失效,根据电信的行业特点和中国联通的特殊性。
对于中国联通控制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中国联通而言。
内部控制设计的重中之重是弥补当前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
一、组织结构调整的内容:2010年1月8日,中国联通宣布,为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充分整合资源、提高运行效率,中国联通近期对集团公司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
从调整情况看,中国联通充分考虑了原中国联通和原中国网通移动业务和固网业务的两大内容,将组织机构进行了新的划分,以便更好地发挥全业务运营的优势。
以下为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一是在市场前端,整合市场部、个人客户部和家庭客户部,成立市场部和销售部。
二是在后台支撑方面,合并固网建设部门、固网运行维护部门和移动网络公司,组建中国联通网络分公司。
同时,合并管理信息系统部和业务支撑系统部,成立信息化部。
三是在职能部门方面,合并风险管理部和法律事务部,成立法律与风险管理部。
同时,将行政服务中心并入综合部,将财务共享中心并入财务部。
四是整合研发机构,组建新的联通研究院。
五是整合新国信公司、中国号簿公司信息导航类业务,组建新的专业经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