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化石的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5
奇趣“木化石”作者:王祖远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11年第06期自然界的奥秘数不胜数,总吸引着人们去追求和探索。
树木变石头就是这些奥秘中的一个。
木化石的趣事树木变的石头,叫做木化石。
在我国,木化石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人对木化石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吉林通志》中称木化石为“伊奇松”,四川俗呼“雷烧松”、“石松”等等。
对木化石的形成,《旧唐书》中有“仆谷东界有康干河,松木入水历一千年则化为石,谓之康干石”的说法。
上述记载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早已发现了木化石,并对木化石的形成进行过探索,已有初步认识。
但是“松木入水历一千年则化为石”的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
因为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树木变成石头是受多种因素控制的,形成化石的环境是复杂的,形成化石的过程也是漫长的。
我国的木化石产地很多。
北起黑龙江,南到广东,东自江苏,西至新疆,几乎都有发现。
但最古老的木化石是近年来才发现的。
如在湖南澧县一带,发现了距今三亿六千万年左右的中泥盆世晚期的植物化石——巴尔兰德。
古生代的鳞木类化石在我国山西晋城一带也有发现。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陕西省上二叠纪地层中发现的炬木现在还陈列在南京地质陈列馆门前。
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还发现了一种奇特而有趣的辉木化石,直径达15厘米,还保存有美丽的花纹。
中生代陆相火山碎屑岩中的木化石,以硅化木化石最常见。
在浙江嵊县新昌一带,灰绿色含凝灰质砂砾岩、火山碎屑岩中,所含碳化木及硅化木,直径可达50厘米以上,当地曾有人误当作煤炭开采。
当然,这种石头树是烧不着的。
重庆市永川境内,硅化木产在石松坪一带,直径大的有1.25米,要两人才能合抱,长11.12米。
硅化木化石上的根、主干及其上面的皮、节疤、花纹等都清晰可见,与当地生长的松树相似故称之为“石松”,产地称为“石松坪”。
我国目前已知最长的硅化木化石,发现于江西省乐平县境内,已发现10余株。
其中最大的一株直径可达1.1米,长约23米!令人惊奇的是,河南信阳、罗山、光山一带的硅化木化石均产在已知古火山通道的附近,而在古火山通道及其附近还发现了膨润土、珍珠岩、沸石岩等矿藏,所以当地硅化木还是一种找矿标志。
浅谈树化玉、木化石、硅化木浅谈树化玉、木化石、硅化木树化玉是什么,必须从硅化木说起。
在距今1.5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代,由于地壳运动,使当时大片原始森林的参天古木被长埋封闭的地层里,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特殊的地质环境下经过演变,形成了硅化木,也叫木化石。
而在距今更早的2.5亿年的古生代时期,硅化木在动力变质作用下进一步演变,发生了重结晶,其固有的性质不断在改变,许多氧化物的侵蚀使它色彩缤纷,光艳夺目,并保留着原始树木的脉络和纹理,这就形成了树化玉,也叫木化玉。
树化玉的形成需要极为苛刻的地质条件,古生物形成化石的仅为万分之一,形成树化玉的机率更小。
现今存世的树化玉是极之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谁知三径石,本是六朝松。
苔点犹疑叶,云生欲化龙。
——清 . 乾隆浙江永康松石、浙中东阳水冲硅化木、浙江新昌、还有嘉兴等等地方,都曾出土了大量的树化石。
如今,树化石和树化玉在国内仍属奇石收藏者的新宠儿。
不会又开始炒了吧?吾家倒是有几件,等炒起来俺就高价出手,呵呵。
这种是属于水种料,产于缅甸,颜色丰富;如果水种好的,可与翡翠比美......收藏新疆硅化木,着重于其形态和表面的纹理......马达加斯加总统拉齐拉卡赠中国某领导人的树化石桌。
工人们在打磨抛光树化玉......这个在马达加斯加根本就算不上宝贝,市场上有的是,几个也不贵.缅甸水冲硅化木质地的确不错,硅化程度很高,甚至完全玉化了.但作为奇石收藏,它一直不被真正看好,原因就是过多人为抛光修缮做工因素,违背了奇石收藏的贵在天然原则.大多沦为交易流通商品.还有内蒙新疆及非洲等地出产风化硅化木也是高硅化度的木化石,有皮有质,表面纹理也有特色,还出形.曾一度位居木化石奇石收藏的贵族,现在身价还是很高,基本出土具备天然原始状,为奇石收藏者追捧.另还有一类木化石值得一提;就是下面提及到的浙江永康松石、浙中东阳水冲硅化木、浙江新昌等地方的树化石。
其实浙江水冲硅化木完全具备了新一代赏石质色形纹的所有特点;我喜欢和田玉尤其是子料.浙江水冲硅化木完全称得上是木化石中的子料;它出自于河床底部,具备水石的一切优点.同样质地玉化程度很高,表面肌理丰富多彩.而且大多数木化石的出型变化少是通病,但浙江水冲硅化木却能打破这一条,只有在接触很多这种新石材才能感觉到它的变化.而且这种石材现在已是越来越少了,稀罕度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流通少了知名度就小.但我相信好的东西终有认同认知的一天树化玉的大约是7个硬度左右。
硅化木资料简介硅化木资料简介中国人对木材可是情有独钟,以前这种材料能够满足古人很大一部分生活需求,当然种类也是非常多的,除了这些普通的木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木,叫硅化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硅化木,欢迎大家分享!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SiO2(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
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
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
目录基本信息简介具体说明品种分类收缩展开基本信息Siliciffied Wood 目:松柏目科:未分类俗名:针叶树又名为:木石玉,木玉石,石化木,木化石时代:二叠纪—全新世分布:全世界。
主要产地:硅化木在各地的植物中都可发现。
附注:把硅化的木与特定的植物或树连系起来是不可能的。
硅化木大多是针叶树。
硅化木有时会某些有色盐类的作用带有多种颜色。
硅化木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木的石化是要经过将原先组织用分解的矿物加以替换这一程序,这矿物通常是指硅或钙。
在压力和温度的双重作用下,硅与其分解时的杂质组合在一起再次结晶,通常会导致新的矿物形式出现。
硅再度结晶会将木的结构加以破坏。
简介被硅质物质石化的植物树干化石。
其突出特点是树干原生微细结构保存清晰,外貌栩栩如生。
除被氧化硅交代外,植物木质部还可以被方解石、白云石、磷灰石,以至部分褐铁矿、黄铁矿等所交代,统称为石化木(petrified wood)。
中国古代很早就了解石化木的成因。
唐代有著名诗人陆龟蒙就有“东阳多名山,金华为最大。
其问绕古松,往往化为石”的诗名,并明确指出“松木入水历一千年则化为石”。
硅化木可揭示古植物特征和古地理环境,又可用来观赏,它历来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观赏石品种。
国内外产出地点很多,中国新疆出土颇丰,北京市延庆发现硅化木群并建有“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
具体说明硅化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远古的森林在自然力量作用下被大量埋入地底,木头在高压、低温、缺氧的地质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饱和溶液中,树木中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交代,并保留树木的原始形态及构造特点,纳入围岩的微量元素,形成五彩斑斓的色泽,这就是硅化木的成因。
最常见的植物化石是什么
最常见的植物化石是木材和叶片化石。
这是因为木材和叶片通常具有较好的保存能力,容易在地质过程中保留下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化石类型:
1.木材化石:木材化石是植物茎和树干的化石化遗迹。
当植
物死亡时,它的茎和树干会被埋藏在沉积物中,并受到地
下水中的矿物质渗透和沉积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木
材的有机素材会逐渐被矿化,转化为矿物质的组织结构,
形成石化木材化石。
2.叶片化石:叶片化石是植物叶片的化石化遗迹。
当植物叶
子脱落并埋藏在沉积物中时,它们也可能被保存下来。
一
些会形成叶片化石的植物是细小的、叶片扇形状或具有较
坚固的构造,这使得它们较容易在地质历史中保存下来。
3.果实和花朵化石:果实和花朵化石是一些植物特有的结构,
它们也可以形成化石。
这些化石提供了关于古代植物的重
要信息,如它们的花粉和传粉机制。
其他一些类型的植物化石包括树根化石、花粉和孢子化石等。
不同类型的植物化石提供了关于古生态系统、生物演化和地质历史的重要线索,科学家们利用这些化石进行植物演化研究和地质研究。
木化石的用途
木化石,又称硅化木、木变石,是一种古老的化石,形成于数百万年前的地质时代。
它是一种非常特殊且珍贵的石材,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和研究价值。
以下是木化石的主要用途:
1. 艺术品雕刻:由于木化石具有独特的纹理和颜色,因此成为雕刻家们创作艺术品的理想材料。
这些作品可以包括各种主题,如人物、动物、植物或抽象图案。
2. 家居装饰:木化石具有古朴、优雅的外观,因此常被用作家具、摆件、灯饰等家居装饰。
它可以使家居环境显得更加高端、优雅,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一种古老的韵味。
3. 收藏品:木化石因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和美丽的纹理而备受收藏者
喜爱。
许多收藏家将其视为珍贵的收藏品,并愿意为之付出高价。
4. 园林景观:木化石也常用于公园、广场等地的园林景观设计。
这些景观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自然、古朴的环境,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历史和演变。
5. 科学研究:木化石是研究地球历史、古生物和古环境的珍贵材料。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木化石,可以了解到过去地球的气候、环境、生物等方面的信息。
木化石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和研究价值,它的用途广泛,可以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并有助于揭示地球的奥秘。
木化石,沉睡亿年的相遇在7000万年至2亿年前的侏罗纪、白垩纪时代,地球年轻好动,造海运动此起彼落。
粗壮茂密的南杉木、松、柏、银杏、桦树……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长了无数个年头。
然而,突然某一天的清晨,火山爆发了,莽莽森林顷刻间埋入海底。
而林中的大树,因瞬间的炽火还来不及焚烧即被炭化,又在陷入海底时恰遇二氧化硅液体充裕的富硅层,那些无孔不入的液体在超强压力下迅速渗入炭化的树体。
此刻,大树是模型,二氧化硅是充填物,它们就在火山爆发的刹那间完完全全地融合成一体,在真空海底深埋上亿年……木化石,石器收藏中的精品,在收藏界有“宝石易得,木化石难求”这一说,足见其珍贵。
高力国际家具港本周六开始举办的木化石展,将这些难得一见的石中贵族展现给南京市民。
木化石形成缘于中生代。
当时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相互撞击,因而发生了地壳错位、断裂、下沉等地质巨变。
大部分沉入地下的动物、植物演变成石油、天然气和煤矿。
只有极少部分的植物如古松、柏、柚、银杏、桦树、鸽子树等,埋于在富含硅元素的地层中,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被多种元素不断渗透,填充于树木中,历经上亿年演变,终成木化石。
木化石质地细腻,木纹、年轮清晰,颜色纯正丰富,有雪白色、灰色、黄色、褐色、黑色、红色及翠绿色等。
木化石一般以硅化程度越高,年代越久,尤其带树皮、有年轮、虫洞、树结等特征为好。
成玛瑙状的木化石就很特别,而质地玉化,带翠的更是罕见,被收藏家称为“木化玉”,是木化石中的极品。
深邃隽永的木文化数亿年的沧桑历程磨练和造就了木化石,使之不仅保持树的质朴,更具有石的灵性。
有人感叹,若能将如此珍贵的木化石放在居室或小院中,那绝对是世间不可多得的镇宅之宝。
风起雨落,沧海桑田。
千万年来地球及生活于其上的生物所发生的变化,人类至今的科技都难以准确解释。
而木化石就这样不问世事地安静沉睡,直到它被发掘、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人对木是依恋的。
我们的祖先用木制武器打猎果腹,用木生火取暖,才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进化。
木化石知识点总结1. 木化石的形成木化石的形成主要是在地质历史长期过程中,由植物遗体在泥炭、煤层、页岩等沉积岩中经过长期的沉积作用和地质变质作用而形成。
通常情况下,木化石形成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植物遗体的埋藏:植物遗体落入湖泊、河流或海洋中,经过长时间的沉积作用,植物遗体被埋藏在泥沙中。
(2)沉积作用:植物遗体被埋藏后,在地壳活动和地质过程的作用下,植物遗体所在地区发生沉积作用,由于不同地质条件形成了泥炭、煤层、页岩等不同类型的沉积岩。
(3)地质变质作用:植物遗体所在的沉积岩经过长期的地质变质作用,例如高温、高压等地质条件下,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发生热分解和固体变质作用,形成了木化石。
2. 木化石的分类根据木化石的形成方式和地质特点,木化石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1)煤化木:煤化木是由于植物遗体埋藏在煤矿中,在高温高压作用下,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逐渐发生热分解,形成了煤化木。
煤化木多见于煤层中,保存完整的植物形态和组织结构,具有很高的科研和收藏价值。
(2)树木化石:树木化石是指在地质历史长期过程中,由木质植物遗体在沉积岩中发生木质化作用而形成的木化石。
树木化石有的使用绝对年代测定方法,可以确定地壳运动、古气候环境等地质问题。
(3)矿物化木:矿物化木是在地质历史长期过程中,由植物遗体在矿床、石英脉等地质构造中发生矿物化作用而形成的木化石。
矿物化木含有大量的石英、方解石等矿物成分,保存了植物遗体的形态和组织结构。
3. 木化石的地质意义木化石具有重要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意义,可以为地学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和依据:(1)指示地质年代和古环境:木化石的形成年代和地质环境对研究区域的地质历史和古环境有重要的指示作用,通过对煤化木、树木化石和矿物化木的研究,可以确定煤层的年代、沉积环境和古地貌特征。
(2)探明地下构造和矿产资源:木化石的分布和类型和地下构造和矿产资源密切相关,通过对木化石的分布、类型、成因和地质特点的研究,可以为地下构造和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试行)(发布机构:国土资源部;发布时间:2012-06-06)第一条为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正确认定古生物化石的科学价值,依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按照在生物进化以及生物分类上的重要程度,将古生物化石划分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和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
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或者数量稀少的下列古生物化石,应列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一)已经命名的古生物化石属种的模式标本;(二)保存完整或者较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实体化石;(三)大型的或者集中分布的高等植物化石、无脊椎动物化石,以及脊椎动物的蛋、足迹等遗迹化石;(四)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古生物化石。
第三条按照在生物门类起源与演化、生物分类、古环境演变研究中科学价值的重要程度,以及保存完整程度和稀少程度,将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划分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二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和三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第四条对研究生命起源、重要生物门类起源及演化,探讨全球或洲际地层对比和关键古地理、古环境演变等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应列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一)已经正式命名的古生物化石种的模式标本;(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数量稀少、保存完整或近于完整的重要四足类脊椎动物实体化石;(三)保存特殊埋藏状态、或关键部位特征的重要四足类脊椎动物实体化石;(四)具有关键演化价值、我国特有或数量稀少且保存完整的鱼形类脊椎动物实体化石;(五)在重要生物门类起源和演化研究中具有极为突出科学价值的、保存完整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和高等植物化石(不含木化石);(六)保存较清晰结构或构造、完整程度很高的巨型木化石;(七)整窝或近于整窝保存的、且蛋壳完好的脊椎动物蛋化石,单枚或多枚具有分类学意义的含胚胎蛋化石;规模较大的或集中分布的、特征清晰且指示运动特征的脊椎动物足迹化石;(八)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朝阳木化石简介朝阳木化石是见证亿万年前朝阳古木参天、森林丰茂的地理地貌。
朝阳木化石的生存时代为从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近3亿年。
[1][2][3]朝阳木化石的主要组成的岩矿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式:SiO2.NH2O,硬度:6.0-7.0,比重:2.7左右。
成因朝阳在形成木化石的地史时期,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剧烈,著名的燕山运动是自显生宙(前5.7亿年)以来较为强烈的一次地壳运动,导致区域构造运动频繁并伴有岩浆活动。
长时间间歇式的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遮天蔽日,各种有毒气体弥漫空间,致使森林和其他生物大批死亡,并有很多生物被迅速掩埋。
朝阳木化石所在地史时期正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种地质灾变使树木被埋于地下,并具备了不使其消失(燃尽、腐没等)的条件。
树木体在囲岩矿质大量二氧化硅溶液及其它金属化合物和热、压、水的作用下,矿质重组液在不同条件下(矿质组合数量,温度、压力、水体等),以树木体为界,于不同方向以“虹吸式”渗入树木体组织和细胞中,渗入过程中树木外皮和木材组织有滤层作用,树木组织被矿质置换;由于每个个体所处的外部条件(矿质、热、压、水、囲岩和被埋深度等)不同,树木体内组织和细胞被保留的程度各异,有的保留完整,有的部分保留,有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消灭,从而形成了不同质地、不同色彩、不同形态的木化石。
不同株木化石或同株木化石的不同部位,均因上述原因而使其质地、色彩、形体各异。
密木类和疏木类所形成的矿化化石,因属种差异更大,其化石形态差异亦更为显著。
在木化石交代进行中,还可能有不同的地质突变或渐变过程;在交代完成后,还因漫长的地质过程和囲岩条件变化而引起质地、色彩、形体的变化。
因渗入矿质不同,还可形成钙化、白云石化、蛋白石化、硫铁矿化、菱铁矿化、煤化和丝碳化等多种木化石。
但最常见的是硅化类木化石。
分类和分布1、鞘状木发现于朝阳地区最早的木化石,距今大约2.9亿年,松柏纲,出土于北票三宝乡薛台子煤矿,煤层的特殊环境使它形成了漂亮的纯黑色外观。
木化石(硅化木)知识汇集由于苛刻的地理、地质要求,硅化木(树化玉)形成较难,不可再生,加之硅化木矿产资源的严格保护。
一是政策严控。
各地的硅化木受到严格限制,严禁私采乱挖,这样一来在保护了资源的同时也使硅化木难以进入人们视野。
二是成“品”困难。
现阶段硅化木的走向有两方面,一作科学研究,二作观赏石欣赏。
机宝石进入雅室清供的更是寥寥无几。
硅化木(树化玉)的稀缺性由此可见一斑,当然也是硅化木(树化玉)少为人知、进入宝石大家庭姗姗来迟的主要原因追溯硅化木的人文历史不难发现,人们对其的喜爱情结归根于“德”、“坚”、“神”、“寿”四个字,“德”反映其品格,“坚”突显的是质地,“神”代表是崇敬,“寿”寓意为心愿。
硅化木传说:说是佛祖释迦牟尼涅槃时,天崩地裂,佛光万丈,许多奇异树木被埋入地下,为佛祖殉葬。
埋入地下的树木由于沾了佛光,变得晶莹透亮、美不可言,因而也有“植物舍利”、“菩提舍利”一说。
东晋葛洪取“石芝”研药,唐时玄奘西归携回“西域回纥神木”,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描述“根干相连,悉化为石”成书于战国初期无名氏所作的《山海经》,对硅化木有“不死树”、“文玉树”、“圣树”之说;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篡的四书五经中也有“似玉非玉,似石非石”的“铅松怪石”记载;并非所有的硅化木都能称之为宝玉,硅化不完整的、杂质过多的,客观上只能称石而不是宝石,如同和田玉等宝石一样都分个三六九等的。
所以,硅化木前期的硅化、交代过程和后期的风砺、水养至关重要。
由此可见,硅化木来之不易,一方质优、色美、形佳的硅化木更是来自不易。
天然有机宝石的决定因素是“自然界生物生成,部分或全部由有机物质组成”。
这一点恰恰又是硅化木(树化玉)的显著特征,也是硅化木作为观赏石的诱人之处。
人们常说“把玩曾经有生命的石头”,指的就是硅化木。
2011年2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的《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GB/T 16552-2010)天然有机宝石一栏中,硅化木(树化玉)榜上有名。
细解彼得石、木化石、鹰眼石、木变石近一年来,出现了一种名叫“彼得石”的石头,很多人可能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东西,但是业内对它的争议是比较大的。
据说,曾经有非洲的商人向中国买家报价一万八,可这位买家的朋友看完图片,却说这种东西最多10块钱。
这种名不见经传的的石头,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彼得石(Pieterite),属于木变石的亚种。
接下来小编与大家一起来科普一下木变石家族!具体彼得石价值几何?由大家自己去评判。
01木变石木变石也称硅化石棉,是保留了石棉纤维状构造的石英集合体,有明显的微细纤维结构以及明亮的丝绢光泽,因为它的颜色和纹理与树木十分相似而得名,其形成跟木头没有关系,与木化石是完全不同的东东。
其中黄褐色的木变石称虎睛石,蓝色木变石称鹰睛石,红色木变石较少见。
据说,佩戴木变石能激发勇气,树立信心,坚守原则,避邪招财及聚财的作用,可促进事业成功,名利双收。
他亦可加强肉体生命力,强身健体,适合体弱多病、或刚痊愈的人配戴。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变石矿床位于南非,除此之外,还有巴西、中国河南的淅川等地出产。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石英。
化学成分: SiO 2 。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结构。
常见颜色:虎睛石:棕黄、棕至红棕色;鹰眼石:灰蓝、暗灰蓝。
光泽:抛光面:蜡状光泽;断口:玻璃至丝绢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 7 。
密度: 2.64g/cm 3 ~ 2.71g/cm 3 。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 1.544 ~ 1.553 ,点测法: 1.53 或 1.54 。
双折射率:不可测。
紫外荧光:无。
吸收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纤维状结构,虎睛石可具波状纤维结构,鹰眼石纤维清晰。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优化处理:未知。
02虎睛石虎眼石是一种色泽艳丽,充满霸气和威慑力的宝石,目前市场价值不高,也正因为物美价廉而备受大家喜爱。
实际上,它是木变石的变种,成分都是“硅化石棉”,黄褐色的木变石称虎睛石。
石种百科:新疆石种类型、产地等详细分类(二)伊吾木化石:产地:分布于伊吾县淖毛湖镇附件石种类型:生物化石类石种亚类:槟郎目时代:侏罗纪分布于伊吾县淖毛湖镇附件,木化石呈树杆横卧状,树形结构直观,玉髓质地居多,外皮完整,体量硕大,曾经发现长达二十多米的整株木化石。
该地木化石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玉髓质地的黑心红白外皮木化石;另一种为暗红色,硅化较强,玉质感稍差,树形、年轮特征明显,该木化石地下蕴藏量丰富。
奇台木化石产地:奇台县将军戈壁的石树沟木化石群储量最大,为世界第二大木化石群石种类型:生物化石类石种亚类:槟郎目时代:侏罗纪奇台县将军戈壁的石树沟木化石群储量最大,为世界第二大木化石群,在11.65平方公里范围内,裸露于地表的木化石近千株,有的直径超过2米,长约十多米,大多为玉髓质地,树形结构完整,蔚为壮观,区内曾挖出长达50米,直径超3米木化石,树皮疤疖完整,树形饱满直观,在国内木化石中的实属罕见。
方解石产地:主要分布于鄯善、哈密等地,产于矿山浅层洞穴石种类型:矿物晶体类石种亚类:碳酸盐硬度:3主要分布于鄯善、哈密等地,产于矿山浅层洞穴,颜色以淡黄色、乳白色为主,常呈钟乳状集合体产出,单晶个体小,呈尖锥状,透明至半透明,摩氏硬度3,有时与透石膏或白石膏共生,石膏晶形完整,体量较大,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蛋白石产地:主要分布于哈密南戈壁等地石种类型:矿物晶体类石种亚类:硅酸盐硬度:5-5.5主要分布于哈密南戈壁等地。
多产于戈壁地下表层,呈鸡窝矿产出,造型多呈生姜状、结核状连体,颜色常见蛋青白,青灰色、偶见红色,手感粗糙扎手,质地较均匀,半透明,贝壳状断口,蜡状或玻璃光泽,体量小的几公分,大的几十公分,以色泽鲜艳纯正,体量大质地均匀者为贵,是上好的雕刻原料。
透石膏产地:主要产于鄯善县梧桐沟铁矿石种类型:矿物晶体类石种亚类:硫酸盐硬度:1-3主要产于鄯善县梧桐沟铁矿,透石膏属于含氧盐类,无色。
条痕为白色。
硅化木又名:木石玉,木玉石,石化木,木化石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SiO2(二氧化硅)交代而成的树木化石。
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
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
硅化木在各地的植物中都可发现把硅化的木与特定的植物或树连系起来是不可能的。
硅化木大多是针叶树。
硅化木有时会某些有色盐类的作用带有多种颜色。
详细介绍形成原因远古的森林在自然力量下被大量埋入地底,高压、低温、缺氧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饱和溶液中,树木中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交代,并保留树木的原始形态及构造特点,纳入围岩的微量元素,形成五彩斑斓的色泽,这就是硅化木。
硅化木也称木化石。
数亿年前的树木因种种原因被埋入地下,在地层中,树干周围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硅、硫化铁、碳酸钙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进入到树木内部,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成分,保留了树木的形态,经过石化作用形成了木化石。
因为所含的二氧化硅成分多,所以,常常称为硅化木。
这种替换作用非常精确,以致于不仅如实体现出外部形状而且还体现出内部构造,有时甚至可以确定细胞构造。
这种替换的专业词叫“交代作用”,是指同时发生溶解作用和沉积作用从而使一种矿物取代另一种矿物的过程。
硅化木的形成是硅取代木纤维的过程。
硅化木也是化石的一种,它保留了古代树木的某些特征,为我们研究古植物及古生物史和地质、气候变化提供了线索。
硅化石比较多见,很多国家都有硅化木国家公园。
其间有钙质等其他成分的充填,但不是交代反应。
距今1.5亿年前侏罗纪时期的,当植物(主要是松柏、苏铁、银杏、真蕨、种子蕨等15种以上古乔木的遗骸)被沉积物埋葬后,由于处于缺水的干旱环境,木质不易腐朽,而在漫长的石化过程中,被二氧化硅或碳酸钙、硫化铁等矿物质交替了木质的纤维结构,并保存了枝干的外形,随着气候的演变,又经千万年的风雨剥蚀,硅化森林逐渐露出地表,形成今日之化石森林——硅化木。
木化石、树化玉的形成与鉴别木化石、树化玉的形成与鉴别朝阳在形成木化石的地史时期,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剧烈,著名的燕山运动是自显生宙(前5.7亿年)以来较为强烈的一次地壳运动,导致区域构造运动频繁并伴有岩浆活动。
长时间间歇式的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遮天蔽日,各种有毒气体弥漫空间,致使森林和其他生物大批死亡,并有很多生物被迅速掩埋。
朝阳木化石所在地史时期正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种地质灾变使树木被埋于地下,并具备了不使其消失(燃尽、腐没等)的条件。
树木体在囲岩矿质大量二氧化硅溶液及其它金属化合物和热、压、水的作用下,矿质重组液在不同条件下(矿质组合数量,温度、压力、水体等),以树木体为界,于不同方向以“虹吸式”渗入树木体组织和细胞中,渗入过程中树木外皮和木材组织有滤层作用,树木组织被矿质置换;由于每个个体所处的外部条件(矿质、热、压、水、囲岩和被埋深度等)不同,树木体内组织和细胞被保留的程度各异,有的保留完整,有的部分保留,有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消灭,从而形成了不同质地、不同色彩、不同形态的木化石。
不同株木化石或同株木化石的不同部位,均因上述原因而使其质地、色彩、形体各异。
密木类和疏木类所形成的矿化化石,因属种差异更大,其化石形态差异亦更为显著。
在木化石交代进行中,还可能有不同的地质突变或渐变过程;在交代完成后,还因漫长的地质过程和囲岩条件变化而引起质地、色彩、形体的变化。
因渗入矿质不同,还可形成钙化、白云石化、蛋白石化、硫铁矿化、菱铁矿化、煤化和丝碳化等多种木化石。
但最常见的是硅化类木化石。
分类和分布4、木化鸡血石(1)冻地鸡血石①彩霞红。
是冻地鸡血石中的极品,这一品类由“红、黄、黑”三色相互辉映,血色鲜红,血态深透、飘逸;红中透黄,色泽鲜嫩,黑色染于其中,晶莹剔透,娇艳中透出高贵。
②宝石红。
是冻地鸡血石中最稀有珍贵的品类,极品。
其血色鲜红,血态灵动、深透,血色面大,血色间有黑色,质地和血态透明,有宝石光泽,璀璨夺目,极为稀有。
奇石收藏鉴赏第三期之硅化木之变
硅化木也叫木化石,故名思义就是变成化石的树木,我们常常听到的大多是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鱼化石、鳄鱼化石、海螺化石、三叶虫草化石等古老生物物种所化的石,这些化石通常保存得不是很完整,特别是动物化石在被淹埋时的挣扎和挤压,造成驱体的残缺不全或严重分离和变形,基本上很难发掘出形态完整的化石标本。
硅化木摆件
而在化石的分类当中有一类在这几年很爱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它就是硅化木,也叫木化石。
横财
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长期侵蚀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
它的神奇之处是能够保留树木原先的木质结构和纹理,当然一颗整体的树有一部分已经腐朽被岁月冲刷消失,然而很大一部分却保留了下来。
灵山
硅化木通常有土黄色、淡黄色、黄褐色、红褐色、灰白色、灰黑色等,表面很坚硬,用500目左右的砂轮片打磨抛光后会变得很有光泽。
喜上梅梢
硅化木有大有小,大的木化石一般自然存放或将表皮打磨掉配上底座置于展馆、广场等空间很大的场所,这类规格的木化石一般是一些文化场馆或博物馆才会找寻的,人见过最大最长的一根木化石位于桂林的瓦窑,直径有一米多、长度近40米长,不过它并不是一整整根完整的,而是一截截断断续续的,虽然如此仍觉震撼。
小的木化石可
以做雕刻置配底座,放置在家中或办公桌陶冶情操。
横财
树是柴(财),横着放就是(横财)。
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商家或高档大厅中时常会摆放一些比较大型的树化石,而这些树化石也都是横着摆放,寓意横财,也就是民间的一些信仰,图个好的财运。
木化石的分类
1)、白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细胞残留色浅,细胞壁残留物极少,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判断。
树种多以水杉,银杏等非产树脂性植物为主,后期浸染作用微弱。
白色木化石较少见。
2)、灰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细胞残留色深,细胞壁残留物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断。
树种多以水杉,银杏等非产树脂性植物为主,后期浸染作用较强。
灰色木化石常见。
3)、黄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细胞残留色深,细胞壁残留
物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蛋白石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断。
树种多以松,柏等产树脂性植物为主,黄色在木化石中分布均匀,里、外一致,与原始木质相关,黄色木化石常见。
另一种黄色木化石。
由于Fe2O3的黄色矿物相的浸染作用,使木化石呈显黄色,这种黄色是不均一的,有浅深之分。
4)、褐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后期氧化铁质浸染并深入细胞,残留色浅―深,细胞壁残留物少―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蛋白石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断。
各树种均有。
受Fe2O3的褐色矿物相浸染,使木化石呈显褐色。
在木化石中整体呈褐色者少见,大多数呈斑块状、花斑状或一团团的分布。
5)、红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后期氧化铁质浸染并深入细胞,
残留色浅―深,细胞壁残留物少―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蛋白石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断。
各树种均有。
受Fe2O3的红色矿物相浸染,使木化石呈显红色。
在木化石中整体呈红色者少见,大多数呈斑块状、花斑状或一团团的分布,当木化石中充填、交代物为玉髓质时,常展现一种似玛瑙状的外貌。
6)、绿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后期CuC03质浸染并深入细胞,残留色浅―深,细胞壁残留物少―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蛋白石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断。
各树种均有。
受CuC03浸染,使木化石呈显绿色。
孔雀石呈薄膜状附着于木化石表面及裂隙中,在木化石中常成片分布,也呈斑块状、花斑状出现。
3、玛瑙状木化石
曾有报导一种“玛瑙木化石”,这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在成因上大相径庭。
当结晶致密细腻的玉髓木化石被后期氧化铁质浸染,有时氧化铁质浸染依附于年轮展布,外貌酷似玛瑙,将这种具有玉石质地的木化石,可称为“玛瑙状木化石”。
最近笔者检测了一批“玛瑙状石英玉髓木化石”有红色、褐红色、浅褐黄色、乳白色、墨黑色、灰色,亦有几种颜色混合或有规律分布,由于硅化作用强烈,木质纤维细胞结构残存极少,有的局部可见环状年轮、细胞的形貌,抛光后细腻光润,玉石感极强,多由石英、玉髓矿物组成,但形似玛瑙而非玛瑙。
玛瑙在矿物、岩石学中赋于特定的定义和形成机理,玛瑙是一种分泌体,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多呈圆形),自外向内生长结晶而成,结晶充填整个空腔。
分泌体的典型特征为同心层状条带的色环,系分泌作用过程中,SiO2凝胶在空穴中缓缓沉淀结晶而成,有的在中心空腔的壁上生长着石英晶簇。
在木化石中或与围岩接触部位,若存在一定的孔隙、空洞,也可形成局部的玛瑙结晶,但从整个树干而言,它不具备玛瑙形成的地质环境。
玛瑙多产于火山岩的气孔中;沉积岩中硅质岩的空穴处;热液石英脉的石英晶簇的壁端。
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近五十万平方公里上,分布着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在一种气孔状玄武岩内,气孔中的充填物为各种颜色的玛瑙,雨花石大多数也属玛瑙,巴西盛产的紫晶晶簇洞中,在其壁端分布着条带状玛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