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第6章 生物的起源与进化-20页-2学时
- 格式:ppt
- 大小:3.64 MB
- 文档页数:23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命是如何起源,发展和进化出今天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生物的?原始生命不大可能起源于陆上,因为陆上有大量的紫外线和很不稳定的条件,一般认为原始生命起源于海洋。
生物(除病毒外)均由细胞构成,又因为细胞有两个基本属性:新陈代谢和生殖作用。
新陈代谢是在多种酶的催化下进行的,生殖作用是在核酸分子复制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生命起源的主要化学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出现以及相互作用。
组成细胞的成分的还有脂质和其他若干化学物质。
水一般占细胞成分的80~90%。
而这些生物分子的形成就成为关键。
大约30亿年前,地球的原始大气中含有氨(NH3)、甲烷(CH4)、氰化氢(HCN)、硫化氢(H2S)、二氧化碳(CO2)、氢气(H2)、水(H2O)等成分,但没有游离的氧气,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和地壳表面的一些可溶性物质溶于水中,在宇宙射线、太阳紫外线、闪电、高温等的作用下而自然合成了一系列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例如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肪酸等,汇集在原始海洋中,形成霍尔丹所谓的“原始汤”,从而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当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肪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之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可以进一步形成复杂的有机物质。
例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类脂等大分子物质。
蛋白质或其他多聚体(如核酸)会偶尔形成小球一类的结构,奥巴林称它为团聚体。
在团聚体一类的原始结构中,内部含有核酸和蛋白质,这些物质就有机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以后通过核酸的变化,促使对环境有一定隔离作用的团聚体逐渐演变为原核细胞一类的物质体系。
最先出现的原核细胞是异养生物,进行厌氧呼吸。
它们从周围丰富的有机物中得到碳源和能源,直到细菌繁盛而分化成若干类型。
细菌之类的原核生物演变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蓝藻。
蓝藻使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有了新的来源,同时产生出氧气。
在细菌和蓝藻出现之前,可能还有更原始的非细胞或前细胞形态的生物,因为原核细胞(象细菌之类)已具有相当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第六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一节生命和起源教学目的々:1、掌握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有关知识。
2、了解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和难点;化学进化过程现在的生物界丰富多采,形形式式,那么,最初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是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现在普遍认为,生命的起源是一个化学进化过程,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有关问题;1、原始地球的条件如何?地球表面的温度降低,内部温度仍很高,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内部喷出的气体形成了原始大气。
2、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甲烷、氨、氢、水蒸气、硫化氢、氰化氢等。
其中一个主要特点是无氧气。
3、什么条件使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大自然的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4、米勒实验如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什么?用米勒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进行火花放电,结果生成了氨基酸。
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过程中,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完全可能的。
二、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有关问题:1、有机高分子物质主要是指什么?───蛋白质和核酸。
2、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的场所在哪里?───原始海洋。
三、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有关问题:多分子体系有何特点?1、有原始的界膜。
2、能进行原始的物质交换。
四、多分子体系演变成原始生命有关问题:1、整个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是哪一阶段?第四阶段。
2、原始生命有什么特征?(1)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2)能进行繁殖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新陈代谢。
3、我国在生命起源方面的研究有哪些主要成就?(1)1965年,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2)1981年,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
人工合成胰岛素,不仅在科研上有重大意义,在医疗事业上亦有重大的意义。
原先,胰岛素是从动物的胰腺中提取,每100公斤只能提取到3--4克的胰岛素,相当难得,根本就无法广泛应用于医疗事业中。
学 无 止 境第六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二节生物物进化)第二节知识网络:1.进化的证据据证的上学物生古.1据证的上学胎胚.2⎪⎪⎪⎪⎪⎪⎪⎪⎩⎪⎪⎪⎪⎪⎪⎪⎪⎨⎧⎪⎩⎪⎨⎧⎩⎨⎧⎪⎪⎩⎪⎪⎨⎧⎪⎩⎪⎨⎧来的。
人是从有尾动物进化而的;生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脊椎动物和人都是由水单细胞生物。
高等多细胞动物起源于结论消失。
鳃裂消失了,人的尾也除鱼类外,其余动物的都有尾和鳃裂;;胚胎发育越早期越相似发育的比较七种脊椎动物和人胚胎(即单细胞开始的)。
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高等生物的胚胎发育都证据事实程的科学。
植物胚胎形成和发育过概念:胚胎学是研究动 据证的上学剖解较比.3⎪⎪⎪⎪⎪⎪⎩⎪⎪⎪⎪⎪⎪⎨⎧⎪⎪⎪⎪⎩⎪⎪⎪⎪⎨⎧⎩⎨⎧⎪⎪⎪⎭⎪⎪⎪⎬⎫⎪⎪⎪⎩⎪⎪⎪⎨⎧物。
具有同源器官的不同生适应不同环境进化成了结论:共同的原始祖先形态功能:各不相同。
方式基本一样。
掌骨和指骨组成,排列、桡骨、尺骨、腕骨、内部结构:都是由肱骨人的上肢马的前肢鲸的鳍蝙蝠的翼手鸟的翼例证。
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同源器官:指起源相同证据事实究的科学。
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各类兴椎动物的器官和概念:比较解剖学是对 2.生物进化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坚决的斗争,为进化论性,但他与特创论做了释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意义:虽然不能正确解进化具有主动性)遗传。
(他认为生物的器官用进废退,获得性原因;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中心论点拉马克提出者:法国博物学家用进废退学说源》一书的发表。
晚于达尔文的《物种起建立质的阐明(遗传学的的异的作用等没有做出本,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对于遗传和变异是性质性。
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进化的。
能够正确解释说明物种是可变的,是意义与不足。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择来决定其生存与否。
普通生物学课程简介《普通生物学》课程简介适用专业:生物技术本科专业课程学时/学分:64学时(全为理论学时)/4学分先修课程:无三、内容简介: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1999,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凌云、郑光美主编《普通动物学(第三版)》199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生物学》(GeneralBiology)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生物技术本科专业课程学时:64学时(全为理论学时)先修课程:无三、普通生物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1.掌握普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
2.掌握动植物基本的形态解剖结构,了解动植物的一般生活习性、系统分类及生理生态特点。
3.通过对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理解植物生物学和动物生物学在整个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认识动植物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动、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系统分类依据;2.教学难点植物繁殖器官的结构、发育过程;动物的进化及与人类的关系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植物生物学和动物生物学各讲授32学时。
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便于直观理解和掌握,同时增大信息量。
四)教学主体内容第一部分植物生物学(32学时)绪论(0.5学时)要求了解植物界各种植物类群的概况;了解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明确植物学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一、形形色色的植物界二、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三、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方法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2.5学时)要求重点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有丝分裂过程和意义,理解植物体的复杂结构和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结构的复杂性、细胞内部生理活动的多样性和相关性为基础的.要求重点掌握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理解细胞分化是植物组织形成的基础。
一、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一)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二)原生质及其主要组成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水。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原生质体细胞核形态、结构和功能,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概念。
细胞质质膜,细胞器(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液泡、溶酶体),胞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