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一方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利益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10秋国际贸易实务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填(每空1分,共20分)1、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国家的形成和国际分工的存在。
2、按照清偿工具划分国际贸易可以划分为自由结汇贸易和易货贸易。
3、国际市场价格按其成因及变化特征,可以分为国际“自由市场”价格和国际“封闭市场”价格。
4、绿色壁垒是一种新兴的关税壁垒措施,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来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入。
5、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进行商品倾销,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6、关税的征收方法主要有从量税和从价税,在此基础上,又有混合税和选择税。
7、国际货物贸易程序是以合同为中心进行的。
围绕合同,主要包括交易前的准备工作、贸易洽商、签订合同。
8、贸易洽商一般包括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环节。
9、正式合同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约首、正文、约尾。
10、国际贸易术语也称价格术语,是指用一成和交易双方的有关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划分的一种专门用语。
11、出口商品价格的构成包括成本、费用、和预期利润三部分。
12、出口商品盈亏率是指出口商品盈亏额与出口总成本的比率。
13、合同中的价格条款包括单价和总值两部分。
14、单价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即计量单位、单位价格金额、计价货币、贸易术语。
15、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买卖双方的作价方法主要有:固定价格、暂不固定价格、部份固定价格,部分暂不定价、暂定价格、滑动价格。
16、国际贸易中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主要包括:凭实物样品表示和凭文字说明表示两大类。
17、买卖合同中的数量条款主要包括交货的溢短装条款和约量条款。
18、商品包装作用可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
19、包装标志按其用途,可分为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和警告性标志等。
20、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中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的订立,是买卖双方交货物的依据。
21、国际货运代理人按法律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居间人型、代理人型、和当事人型22、目前世界上主要有3条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陆桥、北美大陆桥和新欧亚大陆桥。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相互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2.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3.国际分工: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4.世界市场:指世界各国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国家间各种类型市场的组合。
5.对外贸易政策:国家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各项政策的总称。
6.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所采取的限制逐步减少,为进口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优惠待遇的过程或结果。
无论是以往的关贸总协定,还是现在的世贸组织,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1.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进口的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或者取消进口关税待遇的一种税收优惠.2.商品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集中或持续地大量向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3.国际投资:是指资本从一国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实现资本增值的国际经济活动.4.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内或区域之间国家或政治实体同股票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或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及生产分工最优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产品和要素市场,经济和社会政策或者体制等统一的过程.1.现代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采用现代化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服务技术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和知识型的生产与生活的服务行业.2.国际服务贸易: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3.跨国公司: 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或控制着某种经营活动,在一个统一的决策系统中来实现其全球化经营战略目标的公司。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e Trade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与依赖的关系;2.净出口净进口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一年度计算,在同种商品上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当出口数大于或小于进口数时称之;3.复出口复进口是指国外本国商品进口出口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进口;4.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又称“进出口交换比价”或“交换比价”;由于所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种类繁多的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固常用贸易条件指数;5.对外贸易量:指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它可以剔除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世界贸易组织和大多数国家采用来衡量贸易规模的指标;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期国民国内生产总值GNP、GDP的对比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可细分为进口与出口对外依存度7.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这些货物既不在该国销售,该国也不参与到贸易之中,只是提供交通的便利,并收取少量费用;8.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 转口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9.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也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还是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10.资源禀赋:是指一国自然拥有地各种生产要素通常指土地、劳动、资本的数量;11.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度程度高;12.国际市场:是各国进行商品、劳务交换,并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各国之间市场的总合;13.商品交易所:是对一些大宗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进行买卖和投机活动的有组织的市场;它是在固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方式,由特定的交易人员进行大宗商品买卖的专业市场;14.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按照交易所鉴定的标准合同达成远期交割的贸易方式;这种交易,合同的执行可以是将用实物来进行,但更多情况却是一种买空卖空的投机性业务Speculation,或套期保值业务Hedging;15.单纯的商品购销:是指交易双方不通过固定市场而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在商品购销中,交易双方直接采用面谈或函电往来方式进行洽商;16.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准则和所采取的手段;它集中体现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法律、规章、条例及措施等;它既是一国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7.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预,对进口商品不加限制,不设障碍;对出口商品也不给以特权和优惠,使商品能够自由输出和输入,在国内外市场上实行完全公平、自由的竞争与合作,从而使世界各国拥有的有限资源能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与利用18.保护贸易政策: 一方面政府广泛采取各钟措施来限制进口和控制国外企业的经营范围,以保护本国商品和服务不在外国商品和服务的强大冲击下受到打击,另一方面政府对本国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出口则实行各种补贴或优惠,以鼓励出口,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19.关税Customs Duties;Tariff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是国家推行其对外贸易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20.海关Customs House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它是贯彻执行本国有关进出口政策、法令和法规的重要工具;海关对内、对外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管理权,并享有监督管理权,是专门对各项进出境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21.海关税则:是一国通过立法程序公布实施的,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于征税商品、免税商品以及禁止进出口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22.进口配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或一季度等,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所进行的直接限制;23.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措施;其目的是控制外汇的使用,限制外汇资本流动,稳定货币汇率,改善或平衡国际收支的一种制度;24.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是一个国家为鼓励本国商品出口,加强本国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由官方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国外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一种低利率的贷款25.外汇倾销:是指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26.卖方信贷:由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厂商卖方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合同由出口商与银行之间签订;27.商品倾销:指垄断组织在控制国内市场后,用明显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大量抛售商品,以达到打击竞争对手,占领和垄断市场为目的的销售行为;28.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方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成员国贸易上的优惠和豁免,也同时适用于与该国有最惠国协议的任何第三方,这一原则的实施方式是无条件的;29.国民待遇是指缔约国相互保证给予对方自然人、法人、商船和产品在本国境内与本国自然人、法人、商船和产品享有同等的待遇,不应受到歧视;其目的在于保证进口产品与进口国国内产品在市场上可以以同等条件进行竞争;30.商品的品质:是指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形态的综合;•内在质量指其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和生物特性等;•外观形态是人们的感官直接可以感觉到的外型特征,包括商品的大小、长短、结构、造型、款式、色泽、光滑粗糙程度及味觉、嗅觉等;31.品质公差:是指为国际同行业所公认的产品品质的误差;32.中性包装 :是在商品的内外包装上,均不注明商品的生产国别、地名、厂名,也不注明原有商标或牌号;33.溢短装条款:是指在合同中的数量条款中,明确规定卖方允许多装和少装的百分比我国大多数情况下规定为5%,但以不超过规定的百分比为限;34.货物包装:是指按一定的技术方法,采用一定的包装容器、材料及辅助物包裹货物;35.国际贸易术语Trade Terms是指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几个一般是三个外文缩写字母来说明商品的价格构成,并划分出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和风险;Free on Board 装运港船上交货FOBFree On Board +装运港:指卖方负责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在指定的装运港把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担货物装船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37.净价Net Price是指表示货物的价格时,不包含佣金和折扣;38.佣金Commission是买方或卖方给中间商介绍交易或代为买卖所给予的报酬;分明佣、暗佣和双头佣;39.折扣Discount是卖方按照货物的原价给予买方一定百分比的价格减让,一般由买方在支付货款时预先扣除40.班轮运输Liner Transport是指船舶在固定的航线上和港口间按事先公布的船期表航行,并按事先公布的费率收取运费;41.海运提单Bill of Lading B/L是由船公司或其代理人签发的已收到货物的证明,并允诺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安全的将货物交付给收货人的书面凭证;42.倒签提单:这是指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应托运人的要求,在货物装船完毕后,以早于该票货物实际装船完毕的日期作为提单签发日期的提单;是指承运人签发提单时倒填签发日期的一种提单;43.定程租船Voyage or Trip Charter:是以航程为基础的租船方式,又称程租船;指租船人按照航程租赁全部仓位,船方必须按租船合同规定的航程完成货物运输任务,并负责船舶的运营管理及其在航行中的各项费用开支;44.程租船的运费一般按货物装运数量计算,也有按航次包租金额计算;45.保险利益:所谓保险利益,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认可的利益,又称可保利益;46.海上风险,一般是指船舶或货物在海上航行中发生的或随附海上运输所发生的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47.共同海损 General Average 在海洋运输途中,船舶、货物或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船方为了维护船舶和所有货物的共同安全或使航程能够继续完成,有意识地并且合理地采取救难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和支付一定的额外费用;48.单独海损 Particular Average 是指在海上运输途中因海上风险而造成的不能列入共同海损的部分损失;仅涉及船舶或货物所有人单方面利益的、未达全损的损失;49.施救费用 Sue and Labour Expenses 是指被保险货物在遭受承保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时,被保险人或其代理人或受让人为避免和减少损失而采取了各种抢救或防护措施所支出的合理费用;50.实际全损 Actual Total Loss 是指货物全部灭失或全部变质而不再有任何商业价值或货物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已被剥夺;51.推定全损 Constructive Total Loss是指货物遭受风险后受损,尽管未达实际全损的程度,但实际全损已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实际全损所支付的抢救和修理费用加上继续将货物运抵目的地的费用之和超过了保险价值;52.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并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时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简言之它是一方开给另一方无条件支付的一种书面支付命令书; 包括顺汇和逆汇53.本票Promissory Note:本票是由出票人签发,保证即期或指定日期对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承诺;54.信用证:是指进口地银行应进口商买方的请求和指示,开给出口商卖方的一种保证有条件支付货款的书面保证文件;银行承担在信用证得到完全遵守的情况下,向出口商付款的责任;信用证实质上是银行代表其买方向卖方有条件地承担付款责任的凭证;55.托收是指出口商卖方根据合同的规定,按时将货物装运后,开出以进口商买方为抬头的汇票连同货运单据委托卖方所在地银行托收行通过它在买方所在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收行,代卖方向买方收取货款的一种结算方式;。
一、WTO基本词汇【哈瓦那宪章】(Havana Charter)是国际贸易组织(ITO)宪章的最后一稿,于1948年在哈瓦那通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国家面临经济衰退、黄金和外汇储备短缺等问题。
美国为在战后扩大世界市场份额,试图从金融、投资、贸易三个方面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后,美国积极倡导组建国际贸易组织。
1946年2月,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成立了国际贸易组织筹备委员会。
同年10月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筹委会会议,讨论美国提出的《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并决定成立宪章起草委员会对草案进行修改。
经过筹委会两次会议修改,1947年11月至1948年3月,在哈瓦那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就业会议审议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又称《哈瓦那宪章》。
《哈瓦那宪章》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处理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事宜的国际组织,共包括9章和1个附件,主要内容有:宗旨与目标,就业和经济活动,经济发展与重建,一般商业政策,限制型贸易措施,政府商品协定,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争端解决,一般规定等。
澳大利亚和利比亚是最先批准该宪章的两个国家,但澳大利亚批准以美国和英国的批准为条件。
其他大多数谈判者都在等美国批准以后再启动批准程序。
由于美国国会认为《哈瓦那宪章》中的一些规定,限制了美国的立法主权,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而宪章未能得到批准。
受其影响,大多数签字国也没有批准宪章,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计划因此夭折。
但该宪章中关于商业政策的大部分内容作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GATT)保留下来。
这一部分于1947年开始谈判,1947年11月15日美、英、法、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同意从1948年1月1日开始临时适用。
此后又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签署了该议定书,签字国达到23个。
各缔约方还同意,《哈瓦那宪章》生效后,以宪章的贸易规则部分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
WTO规则课后习题《WTO规则》课后习题第一章认识WTO1、GATT是调整缔约方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
它包括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方面贸易的协调和管理。
()2、关贸总协定从形式上看是一个多边贸易协定,但其实质已经成为二战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内的名正言顺的国际性组织。
()3、GATT是一个妥协性产物,是一个充满“假设”、“但是”及漏洞的折中产物,一种软法律文件,从而对缔约方的法律约束力不强。
()4、GATT调整的对象和调整内容是所有的有形货物贸易方面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
()5、简答题:简述关贸总协定的作用和它的局限性。
6、WTO的前身是GA TT,WTO与GATT所管辖的内容是一样的,只不过是WTO管辖的范围比GATT大一些。
()7、简述WTO与GATT的主要区别。
8、GATT协调各缔约方之间()方面的贸易政策和贸易关系的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
A.货物贸易B.服务贸易C.知识产权D.国际投资9、WTO协调各缔约方之间()方面的贸易政策和贸易关系的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
A.货物贸易B.服务贸易C.知识产权D.国际投资措施10、WTO所管辖的货物贸易规则,其实就是GATT1994。
()11、GATT1994所管辖的货物贸易规则,包括()A.汽车贸易B.农产品贸易C.纺织品与服装贸易D.金融服务贸易12、GATT与WTO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目标是建立双边贸易体系和区域经济贸易体系,后者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具活力、更加稳定、更加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
()13、简述WTO宗旨和目标。
14、GATT1994其实就是WTO的货物贸易总协定。
( )15、试述WTO成员应享受的基本权利。
16、试述WTO成员应承担的基本义务。
17、世贸组织的常设机构是什么?其职责是什么?18、世贸组织的组织结构有哪些?其主要职责是什么?19、总干事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行政领导,WTO赋予总干事至高无上的权利。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1.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的提出者是(C )。
A.西托夫斯基B.范纳C.小岛清D.李嘉图2.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现象作出阐释的是较有影响的(C )理论。
A.大市场B.关税同盟C.综合发展战略D.协议性国际分工3.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B )。
A.保持贸易顺差B.保护幼稚工业C.保护成熟的垄断工业D.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4.普惠制的三原则是(C)。
A. 普遍的、非歧视的、互惠的B.最惠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C.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D.普遍的、对等的、特惠的5.出口加工区与自由贸易区有所不同。
自由贸易区(B )。
A.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取得工业方面的收益为主B.以发展转口贸易、取得商业收益为主C.由海关设置或批准注册D.不享受关税优惠6.国民待遇条款一般不适用于(D )。
A.外国产品所应交纳的国内税捐B.船舶在港口的待遇C.商标注册、著作权保护D.沿海航行权7.中国自(A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方。
A.2001 年 12 月 11 日B. 2001 年 9 月 17 日C.2002 年 1 月 1 日D.2001 年 11 月 11 日8. 世界各国进口额的统计标准通常是( A )。
A.CIF B.专门贸易体系C.FOB D.总贸易体系9. 对于同种产品的进口,某国对有些国家实行高关税政策,而对另外一些国家实行低关税政策,这种做法不符合国际贸易中的( C )。
A.普惠制原则B.国民待遇原则C.最惠国待遇原则D.特惠制原则10. 关于关税种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当今世界进口关税比出口关税更重要。
B.征收财政关税须考虑该货物的国内需求价格弹性和税率适中问题。
C.特惠税是互惠的,普惠税则是非互惠的。
D.从量税反映了商品数量的变动,而从价税反映商品价格的波动。
11. 卖方出口信贷协议是由( A )与银行签订。
A. 出口商B. 进口商C. 出口国政府D. 进口国政府12. 针对政府行为进行征税的是( A )。
WTO体制下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摘要: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是WTO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
我国已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方,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两个原则是我国在WTO中维护我国的权利履行我国的义务的重要条件。
本文论述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的历史渊源和定义,比较了两原则的区别联系,论述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以及在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领域的适用及其例外等,分析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在我国的适用情况,探讨实现我国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实践与WTO体制下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的协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我国的实践一最惠国待遇原则(一)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定义1.最惠国待遇的历史渊源最惠国待遇原则中“最惠国”一词首次出现是在17世纪。
但是,最惠国义务可以追溯到11世纪。
当时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各城邦、法国、西班牙城市的商人,在外国经商时开始想独占当地的市场而挤走竞争对手,一旦不能达到目的便寻求在该国市场上获取同等进入和竞争的机会。
为此,西北非阿拉伯王子们一度发布命令给予他们与捷足先登的威尼斯、比萨等城邦以同样的特许权,12世纪威尼斯也向拜占庭当局要求享有与热那亚、比萨的商人同等的权力。
15世纪和16世纪商业的发展迫切要求在贸易关系中订立具有最惠国型的贸易条约,但大多数类似的有最惠国性质的贸易条约是强国迫使弱国单方面给予的或订立的结果。
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商业关系的发展,由此导致了政治条约与通商条约的分立,开始出现一些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做法。
在1713年英国与法国《乌特勒支通商条约》中规定:一方保证,应将它给第三国在通商与航运方面的好处同样给予另一方。
1778年美国在自己对外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中包括了一项"有条件的"最惠国条款(与法国签订)。
19世纪这类条约在欧洲各国流行,但都是通行的"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模式,即以受惠国作出与第三国承诺相当的承诺为条件。
试述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及其异同1,最惠国待遇必须由条约规定,而不能由国立法规定;国民待遇既可以在国立法中也可以在国际条约中规定。
2,最惠国待遇的受惠国可以根据最惠国条款的规定,自动取得与第三国同等的待遇,无须再与施惠国订立新条约或再作请求;国民待遇不涉及第三方,而且需要在法律或条约中明确规定。
3,最惠国待遇的适用围一般限制在经济贸易领域,通过自然人、法人、货物、商船等所享受的待遇表现出来;国民待遇的适用围一般是在物权、债权、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民事关系方面。
4,最惠国待遇的作用是保证在国的有关各外国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地位平等,从而排除或防止某一外国的公民和法人的权利地位低于第三国公民或法人;国民待遇是以国人的待遇为标准,作用是使在国的外国人在某些领域与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相同。
国际私法笔记名词解释一法律冲突:即法律适用的冲突,具体来说是指某一法律关系涉及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这些法律制度对同一社会关系或事实的法律规定不同,而且都主自己的法律要适用于这些法律关系所出现的法律适用上的冲突。
冲突规:冲突规也称法律适用规或法律选择规,是调整某种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时指出该法律关系应适用何国法律的规。
准据法:准据法是通过冲突规的指引、被用来具体确定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特定国家或特定法域的实体法规。
属人法:属人法是指自然人和法人国籍所属国或住所地国家的法律。
它主要用于确定当事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身份关系等方面应适用的法律。
行为地法:行为地法是指当事人某种法律行为发生地国家的法律。
这一系属来源于“场所支配行为”的古老原则。
具体包括:(1)合同缔结地法(2)合同履行地法(3)婚姻缔结地法(4)侵权行为地法。
物之所在地法:物之所在地法是指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之所在地国家的法律。
这一系属公式通常用来解决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问题,尤其是不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问题。
法院地法:法院地法是指对某一涉外民事关系行使管辖权的法院和仲裁机构所在地国家的法律。
wto规则与案例【篇一:wto规则与案例】美国诉欧盟对空中客车公司非法补贴,欧盟反诉美国对波音公司也同样非法补贴——这对“姊妹案”被认为是自wto(世贸组织)1995年成立以来受理的最大、最复杂的案件,涉案金额几百亿美元,已经耗时6年,谁也无法预测还会再持续多少年。
这两起案子是wto最强势成员国的高水平对决,其国际意义已经远远超出诉讼活动本身,不仅会影响未来全球飞机制造业格局,而且挑战wto反补贴体制,有可能让飞机制造业脱离这个体制的约束。
【篇二:wto规则与案例】wto的产生背景和建立过程九轮谈判的时间、议题和成果 wto的宗旨及其职能组织架构和决策程序 wto规则体系及其基本法律框架wto gatt1994 gatt1994 gatt1947 《gatt1994》继承了《gatt1947》的几乎全部内容。
(二)对第17条(国营贸易企业)内容的修正。
主要加严了对国营贸易企业及其活动情况的通报要求。
3.1《gatt1994》与《gatt1947》(三)对有关国际收支条款的谅解。
谅解所指的国际收支条款系指第12条(为保障国际收支而实施的限制),第18条(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援助)第2款和1979年关于国际收支的宣言。
总的精神是加严使用国际收支条款的纪律和要求。
实施国际收支限制要尽快公布取消限制的时间表;实施国际收支限制要采取价格措施,例如进口附加费和进口押金等,而不要采取新的数量限制措施。
实施国际收支限制要负举证责任和说明理由,并明确进行限制的产品及这种限制的标准。
对国际收支委员会主持的国际收支限制、磋商、谅解也规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要求。
3.1《gatt1994》与《gatt1947》(四)对第24条(适用的领土范围、边境贸易、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修正。
谅解的主要内容是加严了建立关税同盟的纪律性。
重申第24条关于建立关税同盟引起约束关税变动,须履行第28条的谈判程序,以及建立关税同盟要有透明度;成立工作组对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进行审议,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组成成员应定期向世界贸易组织货物贸易理事会报告有关协议的执行情况。
2014电大《国际贸易实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国际贸易实务》平时作业一选择题:1.如果我方准备进口一套机电设备,一般应选用的品质表示方法为( C )A.凭卖方样品 B.凭买方样品C.凭说明书买卖 D.凭商标和牌名买卖2.按UCP600规定,数量的“约”应该理解为( B )A.2% B.10%C.5% D.15%3.在国际贸易中,造型上有特殊要求或具有色香味方面特征的商品适合于( A )A.凭样品买卖 B.凭规格买卖C.凭等级买卖 D.凭产地名称买卖4.按重量的买卖的商品,如合同中未规定计算重量的方法时,习惯上按( B )计量。
A.毛重 B.净重C.公量 D.毛重、净重各50%5、品质公差一般用于( A )。
A.工业制成品交易 B.初级产品交易C.纺织品交易 D.谷物类产品交易6.凭样品买卖的商品,如合同中无其他规定,则卖方所交货物( B )。
A.可以与样品大致相同 B.必须与样品完全一致C.允许有合理公差 D.允许在包装规格上略有差异7.一般情况下,在以FOB贸易术语成交的合同中,货物的价格构成是( A )A.货物成本 B.货物成本十运费C.货物成本十保险费 D.货物成本十运费十保险费8、指示提单的含义是指提单“收货人”栏内( )。
CA、留空不填B、填写收货人名称C、填写“凭指示(TO ORDER)”D、填写付款银行名称9、下列哪个属于托收的当事人( )。
DA、受益人B、议付行C、开证行D、代收行10、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在出口商提交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后,向出口商付款的是( ) 。
CA、通知行B、开证行C、付款行D、保兑行11、制定关于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的目的是( )。
BA、形成国际贸易法B、统一对贸易术语的解释C、成为交易双方的习惯做法D、提供可供使用的贸易术语12、 B/L 是指( )。
AA、提单B、电汇C、信用证D、票汇13、在国际贸易业务中,信用证的开证人通常是( )。
AA、买方B、卖方C、买方的开户银行D、卖方的开户银行14、根据《公约》的规定,合同成立的时间是( )。
最惠国待遇原则是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之一。
最惠国待遇原则要求成员方之间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即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原则是:一个成员给予另一个成员方的贸易优惠和特许必须自动给予所有其他成员。
作为关贸总协定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对规范成员方间的货物贸易,推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最惠国待遇的概念《1994年关贸总协定》承袭《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规定,规定了成员之间应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
按照《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一部分第1 条第1款规定:最惠国待遇是指一成员方对于原产于或运往其他成员方的产品所给予的利益、优惠、特权或豁免都应当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原产于或运往所有任一成员方的相同产品。
换言之,一国(或地区)根据条约给予另一国(域地区)的利益、优惠、特权或豁免,无论在现在或将来,都不应低于其给予任何其他第三国(或地区)的各种优惠待遇。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基本点是要求在世贸组织成员间进行贸易时彼此不得实施歧视待遇,大小成员一律平等,只要其进出口的产品是相同的,则享受的待遇也应该是相同的,不能够附加任何条件,并且这种相互给予的平等的最惠国待遇应当是永久性的。
例如,日本、韩国、欧盟都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则其相同排气量的汽车出口到美国时,美国对这些国家的汽车进口要一视同仁,不能在他们中间搞歧视待遇。
如果美国的汽车进口关税是5%,则这几个国家的汽车在正常贸易条件下,美国均只能征收5%的关税,不能对日本征收5%,而对韩国、欧盟征收高于或低于5%的关税。
最惠国待遇的分类最惠国待遇早在12、13世纪所签订的一些双边贸易条约中就已出现,并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双边贸易条约的不断增加而普遍流行起来,其适用范围也早已超出国际贸易领域,向国际运输、国际投资、领事职权和国际私法等方面延伸。
现代最惠国待遇体现着在缔约方之间消除差别待遇,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开展贸易竞争、推动自由贸易发展的基本理念和精神。
它对现代国际贸易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国际贸易交易活动的扩大,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章导论考点透析历年考点考核要求考题统计分值题数对外贸易额的相关概念识记 3 3转口贸易的概念识记 1 1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识记 4 2贸易差额的基本概念识记 1 1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计算简单应用20 2例题精析典型例题1(多选)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下列部门中属于商业性服务行业的有()A.通讯B.建筑C.金融D.保险解题思路国际服务贸易可按照部门进行分类,在这种分类中,国际贸易服务被总称为商业性服务,具体包括⑴运输服务。
⑵旅游服务。
⑶其他商业性服务。
其中,其他商业性服务具体包括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特许与许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以及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
答案为ABCD(P45)。
知识拓展1.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2.在第四次修订版中,《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国际货物贸易共分为10大类、67章、262组,组下设分组,分组下设基本项目。
这10类商品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应食用的活动物(0);饮料及烟类(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原料(2);矿物燃料、润滑油以及有关原料(3);动植物油脂及蜡(4);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机械及运输设备(7);杂项制品(8);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9)。
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服务贸易总协定》依照服务的提供方式将国际贸易服务划分为四种形式;⑴跨界供应。
从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如国际长途电话服务。
⑵境外消费。
在以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如国际旅游。
⑶商业存在。
以参加方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实体的介入而提供服务,如银行或保险公司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向当地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⑷自然人流动。
以参加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如艺人演出。
解析:WTO决策机制是首先“协商一致”,在达不成一致时,可投票表决,实行多数有效原则。
WTO允许发展中成员方在相关的贸易领域在非对等的基础上承担义务。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如无法经协商一致作出决定,则争论中的事项应通过投票决定。
在部长级会议和总理事会会议上,WTO每一成员拥有一票。
如欧洲共同体行使投票权,则其拥有的票数应与属WTO成员的欧洲共同体成员国的数目相等。
2.反向协商一致意味着一票赞同即可获得通过(对)解析:“协商一致”原则是指当全体成员国都赞成某项决议的通过,该决议才能通过,如果有一方反对,即使其余各方都同意,该决议也无法通过。
而反向协商一致原则是指只有当全体成员国都反对某项决议的通过时,该决议才不能通过,即只要有一方赞成,该决议就可以通过。
此原则的建立对WTO争端解决机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使WTO争端解决机制更具司法性,增强了争端解决的可预见性,提高了争端解决的效率,加强了争端解决机构的威慑力。
3.在WTO体制内,如果成员A给予成员B最惠国待遇,那么其他所有WTO成员均应享有A给予的最惠国待遇(√)解析:“最惠国待遇”是指在货物、服务贸易的关税、费用等方面,一成员给予其他任一成员的优惠和好处,都必须立即无条件地给予所有成员。
4.如果A不是WTO成员,而B是WTO成员,通过A、B之间的双边贸易协定,B给予A最惠国待遇,那么其他WTO成员享有与A同样的来自B的优惠待遇?。
(对)解析:最惠国待遇原则是一方成员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惠待遇,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各世贸组织成员。
其中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可以是组织成员也可以不是。
所以成员国B给非成员国A最惠国待遇,那么其他成员国同样享受。
5.国民待遇原则是关贸总协定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规定的普遍义务。
(√)解析:国民待遇原则强调“内外平等”,体现了国际贸易中的非歧视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健康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题-48(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如果国内法规与国际法规发生冲突,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______(分数:2.00)A.由世贸组织进行裁决决定优先权B.国内法规的约束力会优于国际法规C.国际法规的约束力会优于国内法规√D.不能决定优先权解析:[解析] 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条约与协定,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签署与运行一般要受到国际法规的约束。
如果国内法规与国际法规发生冲突,国际法规的约束力会优于国内法规。
2.对于同种产品的进口,某国对一些国家实行高关税政策,而对另外一些国家实行低关税政策,这种做法不符合______(分数:2.00)A.普惠制原则B.特惠制原则C.国民待遇原则D.最惠国待遇原则√解析:[解析]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贸易条约和协定的一项重要条款,它的基本含义是: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方对方。
最惠国待遇的基本要求,是使缔约一方在缔约另一方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方享有或可能享有的待遇。
题干所述即违背最惠国待遇原则。
3.“使缔约一方在缔约另一方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方享有或可能享有的待遇”,这是下列哪一项的基本要求?______(分数:2.00)A.国民待遇条款B.最惠国待遇条款√C.互惠待遇条款D.多边合同规定解析:[解析] 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基本涵义是:缔约方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方对方,它的基本要求是使缔约一方在缔约另一方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方享有或可能享有的待遇。
4.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又称______(分数:2.00)A.非式最惠国待遇B.美式最惠国待遇C.欧式最惠国待遇√D.亚式最惠国待遇解析:[解析] 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首先是英国采用的,所以又叫做欧式最惠国待遇;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最先是美国采用的,所以又叫做美式的最惠国待遇。
适⽤最惠国待遇的法定条件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最惠国待遇是在贸易协定中的⼀种缔约原则,是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之⼀。
那么适⽤最惠国待遇的法定条件是什么?店铺⼩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
希望能够解开⼤家的疑惑,接下来⼤家就跟着⼩编⼀起来看看吧。
适⽤最惠国待遇的法定条件是什么⽆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给予任何第三⽅的⼀切利益、优惠、豁免或特权应⽴即⽆条件地、⽆补偿地⾃动地适⽤于缔约对⽅。
⽆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在英国与其他国家签定的通商条约中使⽤,所以⼜叫做“欧洲式”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已经或将来要给予任何第三⽅的利益、优惠、豁免或特权是有条件的,缔约另⼀⽅必须提供“相应的补偿”才能享有这种利益、优惠、豁免或特权。
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最先是在美国与他国签定的贸易条约中采⽤的,所以⼜叫“美洲式”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由此可见,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的区别在于授予第三⽅的利益、优惠、豁免或特权是否附有条件,亦即受惠国享有利益、优惠、豁免或特权是否需要提供某种条件。
因⽽“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中的条件并不是有⼈认为的给予最惠国待遇是以对⽅给予为条件,你不给我,我也不给你。
⽽是提供最惠国待遇是否要求对⽅“相应的补偿”作为获得最惠国待遇的前提,如果缔约⼀⽅享受缔约⽅给予的各种优惠待遇并不要求提供“相应的补偿”,则为⽆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否则是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适⽤于五个⽅⾯:(1)与进出⼝有关(包括进出⼝产品的国际⽀付转移)的任何关税和费⽤;(2)进出⼝关税和费⽤的征收⽅法;(3)与进出⼝有关的规则、⼿续;(4)国内税或其他国内费⽤;(5)影响产品的国内销售、许诺销售、购买、运输、经销和使⽤的法律规章和要求⽅⾯的待遇。
只有原产于其他成员的同类产品,才能享有最惠国待遇。
同类产品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和标准,应在具体情况下作具体分析。
最惠国待遇义务适⽤于进⼝产品和出⼝产品。
通过⼩编的整理⼤家可以知道最惠国待遇的条件是缔约⼀⽅给予任何第三⽅的⼀切利益、优惠、豁免或特权应⽴即⽆条件地、⽆补偿地⾃动地适⽤于缔约对⽅。
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一方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利益、优惠、豁免或特权应立即无条件地、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对方。
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在英国与其他国家签定的通商条约中使用,所以又叫做“欧洲式”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一方已经或将来要给予任何第三方的利益、优惠、豁免或特权是有条件的,缔约另一方必须提供“相应的补偿”才能享有这种利益、优惠、豁免或特权。
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最先是在美国与他国签定的贸易条约中采用的,所以又叫“美洲式”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由此可见,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的区别在于授予第三方的利益、优惠、豁免或特权是否附有条件,亦即受惠国享有利益、优惠、豁免或特权是否需要提供某种条件。
因而“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中的条件并不是有人认为的给予最惠国待遇是以对方给予为条件,你不给我,我也不给你。
而是提供最惠国待遇是否要求对方“相应的补偿”作为获得最惠国待遇的前提,如果缔约一方享受缔约方给予的各种优惠待遇并不要求提供“相应的补偿”,则为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否则是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