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57.78 KB
- 文档页数:2
体育综合俱乐部运营方案一、俱乐部定位体育综合俱乐部是一个集运动、健身、休闲、社交、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机构。
俱乐部的定位是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体育服务,促进社会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发展。
二、俱乐部规划1. 俱乐部总体规划俱乐部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包括室内场馆、室外场地、健身房、餐饮区、休闲区、办公区等。
俱乐部总体规划以提供全方位的体育服务为宗旨,力求为会员提供舒适、安全、优质的运动环境。
2. 室内场馆俱乐部的室内场馆包括羽毛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瑜伽室、舞蹈室等。
室内场馆的设计要合理利用空间,保证场馆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满足会员的多样化运动需求。
3. 室外场地俱乐部的室外场地包括网球场、足球场、篮球场、跑步道等。
室外场地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保证场地的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
4. 健身房健身房是俱乐部的核心设施之一,健身设备的种类要丰富多样,保证会员能够进行全身的健身训练。
健身房的布局要合理,设备之间要有足够的空间,避免拥挤和安全隐患。
同时,健身房还要配备专业的健身教练,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和服务。
5. 餐饮区餐饮区是俱乐部的配套设施之一,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饮服务。
餐饮区的菜单要根据会员的需求进行调整,提供各种口味的食品和饮料,满足会员在运动之后的营养需求。
6. 休闲区休闲区是俱乐部的另一个配套设施,提供给会员休息、交流、放松的空间。
休闲区的设计要舒适、宽敞,能够满足会员各种休闲需求。
7. 办公区办公区是俱乐部的管理和运营中心,负责制定俱乐部的各项管理制度、活动安排、场地预定等工作。
办公区要设置合理的办公设施,保证俱乐部运营的高效性和顺畅性。
三、俱乐部管理1. 服务理念俱乐部的服务理念是“以人为本,顾客至上”,贯彻“全心全意,真诚服务”的原则。
俱乐部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保证会员在俱乐部的每一次停留都能感受到贴心、周到的服务。
2. 会员管理俱乐部要建立健全的会员制度,吸引更多的会员加入。
148体育风尚SPORT & STYLE作者简介:王彬(1983—),河南安阳人,职称:讲师,学历:硕士,工作单位:云南财经大学体育部。
中国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概况之研究王彬 云南财经大学体育部摘要:体育健身是一项技能锻炼,为了在一段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有效体育健身成果而又避免运动受伤,则必须选择专门的体育健身服务,并且需要专业的私人教练的指导。
私人教练具备专业素质,是目前俱乐部健身开展的必要走向在俱乐部健身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协调健身计划,以达到科学正确的健身成果,并避免因不当方法造成的伤害。
在这样的需求下,促使进一步开展健身俱乐部。
本文探讨了俱乐部健身的开展趋向和开展现状,为后续的健身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国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概况伴随现代化城市的逐步开展,城市实际上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了人们的经济效益。
另外,在现代健康生活观念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对健身充满热情,健身本质上是一种技术锻炼方法。
换句话说,只有合理的适应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适应效果。
但是,个人健身常常是不专业和不科学的。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私人教练的健身指导可以帮助您实现健身的健康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不会损害四肢肌肉。
当前,每个地区的俱乐部的实际开展现状都不一样,私人教练服务的实际发展趋势也不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调查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状况,掌握各种体育馆的现状,结合私人培训来分析体育馆的当前发展趋势,并在开展过程中更深入指导私人教练的优异发展,对促进健身俱乐部可持续发展和人们健康有很大作用。
一、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一)经营管理情况1990年代健身俱乐部诞生,并于2000年开始开展至今。
如今,许多地区都有数千个体育馆。
实际上,大多数企业相对较好,并且在实际业务管理中已经具有一定规模。
大多数俱乐部相对较大,并具有集成的排气系统,淋浴和音频系统。
俱乐部的内部装饰豪华,并拥有1000名健身成员中的大多数,这表明当今的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相对不错,拥有光明的前景。
简述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身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健身设施的建设。
这包括健身房、体育馆、游泳馆、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的建设和维护,以及相关设备的购置和更新等。
2. 健身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需要开展多样化的健身活动,以满足大众的健身需求。
这包括组织各类体育比赛、赛事、健身培训等,还可以举办健身讲座、体育嘉年华等拉近人们与健身活动的距离。
3. 健身指导与教育: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需要提供专业的健身指导与教育。
这包括健身教练的培训和认证工作,以及为大众提供适合不同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的健身指导方案和个性化的健身计划。
4. 健身信息服务: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需要提供健身信息服务,为大众提供健身知识、健身方法、健身资源等方面的信息支持。
这可以通过健身网站、健身APP、健康咨询热线等多种形式
实现。
5. 政策与法规支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需要有政策与法规的支持,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这包括制定健身相关的部门规章制度,出台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健身的经济政策,加强对健身场所的管理和监督等。
以上就是构成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主要要素,通过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健身的需求,促进全民健康和社会进步。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某市体育事业发展现状概述某体育事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自“九五”以来,在某市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97年3月,某直辖市的成立,又为某体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步入了持续健康发展阶段。
首先,群众体育体育广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性体育从学校、机关、厂矿、部队向社区、乡镇和宽阔的农村延伸,进入千家万户。
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农村体育、社区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全面发展,群众体育活动掀起了新的高潮,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每年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群众达到500多万。
越来越多的群众把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已开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健身项目,“花钱买健康”正逐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某市体育局为进一步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利用公益金共330万元在全市建设了34个全民健身工程,把健康路径修到了居民小区,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
为指导群众科学健身,某市体育局组织举办了多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以落实《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
1997年某市成立了成年人体质检测中心,经对全市机关、科教、工厂、农村、服务行业等5类8个年龄段25561人抽样测定,达到和超过各级标准的人数高于全国平均数2.6个百分点。
市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大幅度提高,人均寿命达到71.2岁。
1999年全市体育人口已经达到1175万,290万青少年儿童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争创体育先进县的工作呈现出好的势头,目前,全市拥有全国体育先进县8个,全国田径之乡3个,全国武术之乡2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乡镇11个,全国体育先进社区2个。
第二,竞技体育成绩优异。
1997年某市首次组团参加第8届全运会,就取得总分270.5的好成绩,并有4人5次超5项世界纪录(女子举重),2人4次打破全国青年纪录(田径,女子跳远),受到某市政府记功表彰。
山西省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栗晓燕【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等方法,研究分析山西省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运营管理情况。
结果为:场地面积狭窄,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器材设施维护管理不够、相对陈旧;获得政府各种政策支持力度不大,开展活动随意性大,同时缺乏善经营、懂管理的专业人才等。
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注重引进专业人才,搞好培养管理和使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全民健身宣传面,提高社会对健身的认知度,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健身的热情;拓宽视野,广泛吸纳社会各类合法资金进入体育产业,政府层面出台支持性政策措施,促进俱乐部向广度、深度综合发展。
%The article using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research analysis communi-ty sports fitness club operation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Shanxi Province. The result is:the area of narrow, single construction capital source channel,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relatively old enough;For all kinds of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is not big,optional the gender is big,activities at the same time,the lack of a good busi-ness, underst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etc.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pay atten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improve the training management and use, continuously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To widen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paganda,improve social fitness awareness,enhance the enthusiasm of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involved in fit-ness;Broaden the horizons,widely absorbs the social vari-ous legal capital into the sportsindustry,government level for supportiv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lub to the breadth and depth.【期刊名称】《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136-138)【关键词】山西省;体育健身;俱乐部;运营管理【作者】栗晓燕【作者单位】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晋中03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12.4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稳步推进,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对物质及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应运而生。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一、本文概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推动体育强国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价,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策略,以期为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优化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本文首先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从政策环境、设施建设、活动内容、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脱节、区域发展不平衡、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等。
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了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策略,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完善设施建设、丰富活动内容、提升组织管理水平等。
本文期望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与内涵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它涵盖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场地设施建设、健身指导服务、健身活动组织、健身信息服务和健身科学研究等多个组成部分。
这一体系的核心目标在于为广大民众提供丰富、多样、便捷的健身服务,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提升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十分丰富。
它强调了公共服务的均等性,即无论城乡、年龄、性别、职业,每个人都应享有基本的健身服务。
它突出了健身活动的全民性,倡导全民参与,形成人人关注健康、人人参与健身的良好氛围。
该体系还注重科学性和可持续性,要求健身服务应遵循科学规律,符合人体健康需求,同时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确保健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名词解释
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健身项目,为全体公民提供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和条件,促进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行动。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组织向公众提供的各种基本服务和福利,以满足社会各个层面的需求,并促进社会公平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体系:体系是指由多个组成部分有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或系统。
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它是由各个层级和领域的健身和体育服务机构、设施、项目等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形成的一个完整的体育服务网络。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组织和支持的,面向全体公民的健身服务体系。
它包括了各个层级和领域的健身和体育服务机构、设施、项目等,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为公众提供全面、多样化、高质量的健身服务,促进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举例来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可以包括政府支持的体育场馆、健身中心、社区健身活动等,通过提供各类体育课程、健身指导、运动器材等,为公众提供方便、可及的健身资源。
这样的体系不仅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还能够促进社会全民健康意识的普及和发展。
第34卷 第3期北京体育大学学报V ol 34 N o 3 2011年3月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 niversity M ar 2011专题论坛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刘国永(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摘 要: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我国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概括各自的特点和不足,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未来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的模式选择及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中图分类号:G812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3-0001-04The Operation Model Selec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 of C hina s Physical Fitness Club in China s C ommunityLIU Guo yong(School of F inance and Economics of Xi an Jiaotong U niv ersity,Xi an710061,Shaanx i China) Abstract:W ith the method of case study,the paper analyzes the operating models of three community fitnessclubs,summarizes their characterist ics and shortcomings And based on this,it pro poses the model selection an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g gestions on the building of China s communit y fitness clubKey words:community sports;physical fitness club;operation model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以10%年均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简述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以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为目标,构建起来的覆盖全民的健身服务网络和相应的管理体系。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健身设施和场地: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基础是提供充足、便利的健身设施和场地。
这些设施和场地包括室内健身房、游泳池、运动场、公园等,提供各种健身器材和设备,以满足人们进行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休闲娱乐等多种健身需求。
2. 健身指导和培训: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需要提供专业的健身指导和培训,以帮助人们正确、科学地进行健身运动。
这些指导和培训可以包括健身教练的培训、健身知识的普及、个性化的健身方案制定等,以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和能力。
3. 健身活动和赛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健身活动和赛事,吸引人们积极参与。
这些活动和赛事可以包括健身比赛、健身展览、健身培训班、健身俱乐部等,通过竞技和娱乐的形式,激发人们的健身热情,增加健身的乐趣和社交性。
4. 健康管理和服务: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应提供健康管理和服务,帮助人们科学管理自己的健康。
这些管理和服务可以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健康档案等,通过定期检查和综合评估,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指导,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5. 健身政策和法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需要有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支持,为健身活动提供规范和保障。
这些政策和法规可以包括健身场所的规划和管理、健身设施的质量标准、健身活动的安全保障等,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人们的健身权益,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发展。
6. 健身宣传和推广: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和参与度。
这些宣传和推广可以包括健身知识的普及、健身活动的宣传、健身明星的示范等,通过媒体、社交网络等渠道,传递健康的健身理念,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健身活动。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健身设施和场地、健身指导和培训、健身活动和赛事、健康管理和服务、健身政策和法规以及健身宣传和推广。
体育健身俱乐部运营与管理手册第1章健身俱乐部概述 (4)1.1 健身行业背景及发展趋势 (4)1.2 健身俱乐部的定位与目标 (4)1.3 健身俱乐部的类型及特点 (4)第2章健身俱乐部组织结构与管理体系 (5)2.1 组织结构设计 (5)2.1.1 高层管理 (5)2.1.2 中层管理 (5)2.1.3 基层管理 (5)2.2 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5)2.2.1 高层管理 (5)2.2.2 中层管理 (6)2.2.3 基层管理 (6)2.3 管理体系构建 (6)2.3.1 人力资源管理 (6)2.3.2 财务管理 (6)2.3.3 市场营销管理 (6)2.3.4 服务质量管理 (6)2.3.5 设备管理 (6)第3章健身设施与环境布置 (6)3.1 健身器械选购与布局 (6)3.1.1 健身器械选购原则 (6)3.1.2 健身器械分类 (7)3.1.3 健身器械布局 (7)3.2 场地规划与功能区划分 (7)3.2.1 功能区划分 (7)3.2.2 场地规划要点 (7)3.3 环境氛围营造 (7)3.3.1 色彩搭配 (7)3.3.2 灯光设计 (7)3.3.3 音乐氛围 (8)3.3.4 装饰品布置 (8)3.3.5 卫生与整洁 (8)第4章健身课程与教练团队 (8)4.1 健身课程设置与开发 (8)4.1.1 市场调研与分析 (8)4.1.2 课程类别设置 (8)4.1.3 课程体系构建 (8)4.1.4 课程内容设计 (8)4.1.5 课程更新与优化 (8)4.2 教练团队建设与管理 (8)4.2.2 教练招聘与选拔 (9)4.2.3 教练培训与发展 (9)4.2.4 教练绩效评估 (9)4.2.5 教练激励机制 (9)4.3 教练员培训与考核 (9)4.3.1 培训内容与形式 (9)4.3.2 培训计划与实施 (9)4.3.3 考核标准与方法 (9)4.3.4 考核结果应用 (9)4.3.5 持续改进与优化 (9)第5章会员服务与管理 (9)5.1 会员招募与拓展 (9)5.1.1 招募策略 (10)5.1.2 拓展合作 (10)5.1.3 会员推荐 (10)5.2 会员分类与权益设计 (10)5.2.1 会员分类 (10)5.2.2 权益设计 (10)5.3 会员关系维护与沟通 (10)5.3.1 客户关怀 (10)5.3.2 会员活动 (10)5.3.3 沟通渠道 (10)5.3.4 会员培训 (10)第6章营销策略与推广 (11)6.1 品牌建设与宣传 (11)6.1.1 品牌定位 (11)6.1.2 品牌视觉识别系统 (11)6.1.3 品牌宣传渠道 (11)6.1.4 品牌口碑传播 (11)6.2 线上线下营销活动策划 (11)6.2.1 线上营销活动 (11)6.2.2 线下营销活动 (11)6.3 合作与联盟 (11)6.3.1 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11)6.3.2 跨界合作 (12)6.3.3 异业联盟 (12)6.3.4 及行业协会合作 (12)第7章财务管理 (12)7.1 财务制度与内控体系 (12)7.1.1 财务制度 (12)7.1.2 内控体系 (13)7.2 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 (13)7.2.1 成本控制 (13)7.3 收入分析与盈利模式 (14)7.3.1 收入分析 (14)7.3.2 盈利模式 (14)第8章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 (15)8.1 员工招聘与选拔 (15)8.1.1 招聘流程 (15)8.1.2 选拔标准 (15)8.2 员工培训与发展 (15)8.2.1 培训计划 (15)8.2.2 培训方式 (16)8.2.3 员工职业发展 (16)8.3 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 (16)8.3.1 激励措施 (16)8.3.2 绩效管理 (16)第9章安全管理 (16)9.1 安全设施与保障措施 (16)9.1.1 设施检查 (16)9.1.2 安全警示 (17)9.1.3 人员保障 (17)9.1.4 应急物资 (17)9.2 应急预案与处理 (17)9.2.1 制定应急预案 (17)9.2.2 应急演练 (17)9.2.3 处理 (17)9.3 法律法规与合规性检查 (17)9.3.1 法律法规遵守 (17)9.3.2 合规性检查 (17)9.3.3 证照办理 (17)9.3.4 保险购买 (18)第10章持续改进与发展 (18)10.1 会员满意度调查与反馈 (18)10.1.1 会员满意度调查方法 (18)10.1.2 调查内容设计 (18)10.1.3 数据收集与分析 (18)10.1.4 调查结果应用 (18)10.2 市场趋势与竞争对手分析 (18)10.2.1 市场趋势分析 (18)10.2.2 竞争对手分析 (18)10.2.3 市场机遇与挑战 (18)10.3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18)10.3.1 创新策略 (19)10.3.2 可持续发展战略 (19)10.3.3 持续改进机制 (19)第1章健身俱乐部概述1.1 健身行业背景及发展趋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健康的关注逐渐增强,健身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
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摘要】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本文通过对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分析了其现状、构建、改进、评估和创新等方面。
通过研究,可以深刻了解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和存在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还对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展望、总结与思考以及未来发展建议进行了探讨,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支持全民健身事业的不断创新和提升,促进全民健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健身体育现状、服务体系构建、效果评估、创新、展望、发展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指政府通过公共机构和社会组织,为全体公民提供健身体育服务的组织和制度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身体素质的重视日益增强,健身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内容单一,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健身体育设施和场地不足,健身设施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导致人们难以开展健身活动。
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和运营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各级单位之间合作不畅,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对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构建更加完善和健康的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促进全民健身,对于推动健身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提升人民身体素质、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优质的体育服务的权利和利益,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体育服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全民健身中心运营方案设计一、前言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健身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健身运动的需求,促进社会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政府部门逐渐开始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并开展健身运动服务。
全民健身中心是政府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同时也是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民健身中心的运营方案设计中,需要兼顾政府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健身运动的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二、全民健身中心的定义和意义全民健身中心是政府投资建设的,提供全民健身服务的综合性健身场所。
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公众大众,其服务范围包括健身锻炼、健康体检、康复训练等多种健康服务。
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有利于满足人们对健身运动的需求,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三、全民健身中心的基本运营模式1. 政府投资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全民健身中心一般由政府投资建设,但也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政府在提供场地、设施和运营管理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社会资本可参与特色项目、运营管理等领域。
2. 多元化健身服务全民健身中心的服务范围应包括健身锻炼、健康体检、康复训练等多种健康服务,既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又可以给有健康问题的人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
3. 开发健身特色项目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群,全民健身中心可以开发一些特色项目,例如瑜伽、普拉提、氧瑜伽等,也可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如健身舞蹈、传统文化体验等。
4. 引入专业健身教练全民健身中心应该引入专业的健身教练,他们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提高运动的效果。
5. 创新营销方式在宣传和推广方面,全民健身中心应该采取多种创新的营销方式,如举办健身活动、举办健身比赛、开展会员推荐等方式,吸引更多的顾客。
四、全民健身中心的运营方案设计1. 场地选择和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的场地选择应该考虑市民居住区域、交通便利性及场地周边环境等因素。
场地建设应充分考虑顾客体验感及舒适度,包括空调通风、设施设备齐全、宽敞明亮等。
浅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作者:杨倩玉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24期文章对《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提出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详细解释全民健身体系、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这三个概念,并指出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中,形成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占据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全民健身事业是体育事业的基础和主体,它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反映着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基本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
为了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在199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国颁布实施。
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2002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国务院2011年02月24日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提出“到2015年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在三个不同时段的国家体育文件中出现了三个名词,分别是“全民健身体系”、“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这三个体系的提出,代表着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越来越系统,越来越全面。
1、所谓全民健身体系,就是一个能够不断为全体国民提供体育健身的基本环境和条件,满足全体国民体育健身的基本需求,使全体国民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的服务和保障系统。
构建全民健身体系不仅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确定的奋斗目标,也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民健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的奋斗目标,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功能就是不断满足全体国民体育健身的基本需求。
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任务就是不断为全国人民提供体育健身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在体育生活方面实现“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全面性、系统化、多元化、服务性、保障性和平民化,其核心是服务性的保障性。
体育会所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分析体育会所经营成功案例分析体育会所经营成功案例分析1、体育会所经营模式之一:社区配套+平民化运营+广告效应二间接盈利案例:广州的祥景花园的体育公园,务实而不追求盲目奢华,以体育会所服务与活动组织触动房产销售,制造间接盈利的模式。
祥景花园位于广州市风景秀美的白云山下,位于城乡交界的黄石路,曾获“广州市绿色社区”等一大堆称号。
该楼盘平均楼价每平方米3700元,在广州属中档楼盘,开发商没有为了配套投资搞豪华体育会所,而是投资近3000多万元(包含买地)建成适用性很强的“祥景体育公园”。
该公园占地3万平方米,是广州市区内目前生活小区中规模大、设施全、功能完备的体育公园之一,内有8个羽毛球场、3个篮球场、两个网球场与足球场、乒乓球馆、游泳池等设施。
体育公园由开发公司下属的物业管理公司承包经营。
(1)定位问题开发公司老总说:“体育公园运作,本来就不是挣钱项目。
我们也没想回收建设成本。
由于体育公园的投资实际上用的是‘广告投入’。
每年400万在各大报纸挤的广告,效果还不一定有这个体育公园好。
”设施很简单,场馆没有中央空调经营没有空调费开支:羽毛球馆是水泥地的容易保护;为了提高利用率,公园小道被设计成跑道,都涂上了彩色的球场漆,而且还有起点、终点、100米、200米……标志,为小区居民的科学健身提供条件。
设施档次不高,自然收费不高。
白天,羽毛球一小时20元,业主优惠八折。
因此总的说来,一是设施有用,保护成本不高;二是不用回收建设成本。
公园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尽管没有大赚,起码也不亏本,因此祥景体育公园就有了活力。
(2)融入大社区祥景体育公园打开了大门,所有邻近小区居民都到他们这里来健身,对业主则有业主优惠与会员优惠价。
“祥景”所在的白云区没有区属体育场馆,群众体育活动绝大多数都在所属区的楼盘体育场馆进行。
祥景自己还有篮球队,常常约人来此较量,一次次的活动带旺了人气,“广告”作用确实不错。
Vol.28No.7
Jul.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7期(上)
2012年7月1前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是我国政府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全面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而制定的战略决策.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与普及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来达成国民对于体育健身活动自主参与意识的生成与完善,使之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掌握科学有效的体育健身技能,进而有效地推动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相对于竞技体育而言,我国的群众体育还处于较为滞后的发展态势,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我国群众性体育基础的匮乏.因此,为了确保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建立与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发展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作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重要构成要素的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出现,为我国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性体育基础设施贫乏的现状.由此可见,加强对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与建设,实现其自身运营的规范化、科学化与实效化,对于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切实把握体育健身俱乐部在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过程中,所凸显出的重要社会价值,这对于制定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长效发展机制,维护其健康持久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2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内涵
2.1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
所谓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一种为了适应全民健身运
动发展需求而建立起的具有维护、推动与服务职能的完整体系.从其实质上讲,
具有明确的保障性,是基于全民健身的理念,以全民健身的总体纲要作为核心导向,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目标,进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从其基本结构来讲,具有内容丰富、
机制健全、运行有效以及服务及时的特征.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国民体质的普遍增强,维护全民健身的战略决策得以健康持久的实施,进而有效地推动我国群众体育运动实现蓬勃的发展.2.2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成
基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核心理念以及发展目标,可以明确地认定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仅是彰显全民健身计划的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特征,同时又兼具大众性、多元性、系统性和市场性等时代特色.由此决定了该体系各构成要素要具有或兼具上述的特性.从广义上讲,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一个由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必要保障,并促进国民体质普遍增强的诸多具有服务职能的因素所构成整体,主要是由宣传系统、服务保障系统、工作保证系统、评估反馈系统和环境影响系统等5个子系统构成;从狭义上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健身场地、设施服务、健身活动的组织服务、指导服务、相关知识的普及务、健身活动参与者的体质检测服务以及体育竞赛表演服务等7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支撑、协调互动、不断完善以及可持续发展,彰显出有机的社会适应性和自主发展性.3
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社会职能
体育健身俱乐部作为一种社会性实体,除去通过有效的运营来获取相关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多种社会职能,在提高广大民众体质健康、促进群众性体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3.1
较为完善的体育设施,为广大民众的体育健身活动创造便利的条件
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
黄鹏涛,丁
辉
(大连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摘要:在全面普及与推广全民健身运动的社会背景下,建立起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全民健身运动实效性的重要基础.体育健身俱乐部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群众性体育基础设施匮乏现状,为广大民众提供便利、优质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对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分析,旨在于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切实发挥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社会职能,为促进我国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体育健身俱乐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地位;作用;分析中图分类号:G8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7-0144-02
144--
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健身设施相对较为齐全,使之成为大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对于中青年群体或白领阶层的人士而言,更是其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首选.因此,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我国社会体育基础设施匮乏的现状.虽然,由于俱乐部自身的特征决定其“门槛”相对较高,但是,在提供完善的设施服务、为健身者创设优良的健身环境,以及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等诸多方面所彰显出的特殊的社会职能与功效,实现阶段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3.2能够为健身者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能的辅导,有利于提高参与者的体育健身能力与水平
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设施较为齐全,同时相应的服务体系也较为完善,其中对于体育健身参与者最具吸引力的服务项目在于:为其提供健身理论与技能的咨询与辅导,这对于提高健身者的理论认知水平以及提高体育健身技能,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3.3通过组织相关的体育竞赛来吸引广大民众的参与,对于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体育健身俱乐部为了吸引众多的民众参与,往往会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竞赛活动,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使得广大参与者能够在竞赛当中检验自身的锻炼成效,对于其今后的健身发展取向,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4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的地位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与实施而建立的.这种彰显保障型特征的体系,在维系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群众体育运动的水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国群众性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有较大的缺失有待于进一步的充实与调整,在此形势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就需要一个具有牵动力的龙头产业来带动,因此,体育健身俱乐部就别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职责.虽然我国的体育健身俱乐部较之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着起步晚、基础薄弱等弊端,但是,在我国经济建设全面发展的带动下,体育建设俱乐部这一新兴产业,已彰显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的同时,经积极地探索,一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途径,已逐步形成、发展与完善.以客户为中心、个性化服务至上的经营思想应逐步形成,并在俱乐部自身的建设上,发挥出积极的影响.
基于此,正是由于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所呈现出的积极的发展态势,使之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较为薄弱的形势下,对整个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行有效的填充,对其发展与完善进行切实引领与促进.因此,在特殊的情况下,体育健身俱乐部因其自身的发展状况、经济实力以及社会职能,使其在我国体育健身服务体系中扮演起排头兵的角色,着为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健康发展,承担着积累经验、夯实基础、开拓市场以及创新发展的任务.
5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5.1满足人们体育健身的需求,缓解我国群众性体育基础设施匮乏的现状
随着我国广大民众对于健康理念认知程度的提高,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成为人们的普遍需求,尤其是在全民健身理念的感召下,我国居民对于体育健身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由于我国群众性体育基础设施的匮乏,使得人们的体育健身活动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而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建立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国群众公共体育设施贫乏的现状起到了缓解作用.这对于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发展与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辅助与支撑作用.5.2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经营人才的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的实质在于对市场的运作,需要大批具有较高经营能力与先进经营理念的人才.相对于尚处于初建阶段的我国体育健身行业而言,对于经营人才的需求就显得更为迫切.体育健身俱乐部在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同时,会不断的积累经验,使之形成此专业人员实现自我发展的宝贵财富.也就是说,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营过程,也是对于体育经营人才培养的过程,是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的规范发展以及市场的科学开发与合理运用的重要保障.同时,体育健身俱乐部还具有对体育经营人才进行专职培训的优势,通过对此方面人才的培训,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我国体育经营人才的水平,进而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5.3能够维系与引导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发展
基于我国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匮乏的现状,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俱乐部事业,加强对其管理,实现科学规范的运营与发展,不仅能够有效地激活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同时,还可以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体系的逐步完善,将成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
——
——
——
——
——
——
——
——
—
参考文献:
〔1〕高元义.加入WTO与体育改革发展[J].2004:219-220.〔2〕卢峰.休闲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柳伯力,李万来.体育产业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4〕高元义.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思考[J].2004.
〔5〕肖淑红.中国体育健身俱乐部价值链管理状态及其实施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441.
〔6〕刁在箴,马更娣,张莹.中国体育俱乐部发展概括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745.
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