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循环结构(for、while与repeat语句)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18
C语⾔中的三种循环语句⽬录⼀、while循环⼆、dowhile循环三、for循环⼀、while循环while即:⾸先检查启动循环的条件是否满⾜,当条件满⾜时,不断地重复循环体内的语句,直到不满⾜条件就退出。
while循环基本形式:while(条件){<循环体>;<循环体>;}eg: 1//输⼊任意个int型,整数并判断其位数#include int main(){int x;intn=0;scanf("%d",&x);n++;x /=10;while(x >0){n++;x /=10;}printf("%d\n",n);return0;}eg: 2//判断输⼊的位数/*1.⽤户输⼊x;2.初始化n为0;3.x = x/10,去掉个位;4.n++;5.如果 x>0,回到3;6.否则n就是结果; */#include int main(){int x;intn=0;scanf("%d",&x);n++;//n=1x /=10;//对输⼊的数进⾏取整数商,得到的 x放⼊while循环中while(x >0){//判断 x 是否⼤于零,满⾜条件则执⾏⼤括号中的语句n++;//n=2x /=10;}printf("%d\n",n);return0;}eg: 3//输⼊⼀个数,计算阶乘(while⽅法)#include int main(){intn;//定义变量n为输⼊的数scanf("%d",&n);//读⼊输⼊的数intfact =1;//定义变量fact保存程序的结果(初始化)inti =1;//定义变量 i 作为循环条件(初始化)while(i <= n){fact *= i;i ++;}printf("%d!=%d\n",n,fact);return0;}⼆、do while 循环do while 即:进⼊do while 前不做检查,⽽是在执⾏完⼀轮循环后再来检查循环的条件是否满⾜,如果满⾜则继续下⼀轮循环,不满⾜则结束循环。
mysql存储过程之WHILE循环,LOOP循环以及REPEAT循环在MySQL存储过程的语句中有三个标准的循环⽅式:WHILE循环,LOOP循环以及REPEAT循环。
还有⼀种⾮标准的循环⽅式:GOTO,不过这种循环⽅式最好别⽤,很容易引起程序的混乱,在这⾥就不错具体介绍了。
这⼏个循环语句的格式如下:WHILE……DO……END WHILEREPEAT……UNTIL END REPEATLOOP……END LOOPGOTO下⾯⾸先使⽤第⼀种循环编写⼀个例⼦。
mysql> create procedure pro10()-> begin-> declare i int;-> set i=0;-> while i<5 do-> insert into t1(filed) values(i);-> set i=i+1;-> end while;-> end;//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在这个例⼦中,INSERT和SET语句在WHILE和END WHILE之间,当变量i⼤于等于5的时候就退出循环。
使⽤set i=0;语句是为了防⽌⼀个常见的错误,如果没有初始化,i默认变量值为NULL,⽽NULL和任何值操作的结果都是NULL。
执⾏⼀下这个存储过程并产看⼀下执⾏结果:mysql> delete from t1//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mysql> call pro10()//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mysql> select * from t1//+——-+| filed |+——-+| 0 || 1 || 2 || 3 || 4 |+——-+5 rows in set (0.00 sec)以上就是执⾏结果,有5⾏数据插⼊到数据库中,证明存储过程编写正确⽆误^_^。
Pascal 简明教程5-6第五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5.1 For 语句1.递增型FOR 循环。
FOR 循环控制变量:=循环初值 TO 循环终值 DO 循环的语句(或语段) 例: FOR I:=5 TO 10 DO WRITELN (I); 2.递减型FOR 循环FOR 循环控制变量:=循环初值 DOWNTO 循环终值 DO 循环语句递减型FOR 循环与递增型FOR 循环基本相同,只是循环控制变量每次递减。
For i :=10 downto 1 do writeln(i); 3.FOR 循环的几点注意内容:(1)循环控制变量必须是顺序类型的变量。
所谓顺序类型的变量,就是指整型,字符型,枚举型,子界型,不允许是实型。
(2)复合语句必须用begin …end.(do 后不加begin 的话只管一句。
) 初学者应当特别注意,内层的循环变量不能和外层的循环变量相同。
也就是说,嵌套的各层循环应当使用不同的变量作为循环变量。
练 习 题:1、求(1)s=1+2+3+4…+10(2)s=1+1/2+1/3+1/4…+1/10(3)s=1-1/2+1/3-1/4+1/5…-1/10(4)输出a ,b ,c …z.(中间‘,’隔开,每行8个);2、求N ! 例如5!=5*4*3*2*13、一个两位数x ,将它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得到一个新数y ,此时,y 恰好比x 大36,请编程求出所有这样的两位数。
(15 26 37 等)4、输入一个自然数,求出这个自然数所有约数之和。
5、将整数3025从中剪开分为30和25两个数,此时再将这两个数之和的平方,(30+25)^2=3025计算结果又等于原数。
求所有符合这样条件的四位数。
6、输入一个数字,判断是否为素数。
7、输入10个数,求出最大值与最小值。
8、输入30个学生的成绩,记录100..90,89..75,74..60,小于60几个分数段的人数5.2 While 语句1.WHILE 循环的执行形式 WHILE 布尔表达式 DO 语句(1)保留关键字DO 后面的“语法”只能是一条语句,称为“循环体”;如果循环 体中需要包含多个语句则应该如上例所示,采用一条复合语句。
r语言里面的循环函数(原创实用版)目录1.R 语言简介2.R 语言中的循环结构3.for 循环4.while 循环5.repeat 循环6.总结正文1.R 语言简介R 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语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生物统计学、金融分析等。
R 语言的语法简洁明了,易于上手,因此受到许多数据分析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喜爱。
2.R 语言中的循环结构在 R 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循环结构来重复执行某些操作,以便处理大量数据或者实现复杂的逻辑。
R 语言提供了三种循环结构:for 循环、while 循环和 repeat 循环。
3.for 循环for 循环是 R 语言中最常用的循环结构,它允许我们指定循环的初始化、条件和迭代。
for 循环的基本语法如下:```Rfor (初始化 in 范围) {# 循环体}```例如,我们可以使用 for 循环输出 1 到 10 的整数:```Rfor (i in 1:10) {print(i)}```4.while 循环while 循环是一种条件循环,它的执行条件在循环开始之前进行判断。
while 循环的基本语法如下:```Rwhile (条件) {# 循环体}```例如,我们可以使用 while 循环输出 1 到 10 的整数:```Ri <- 1while (i <= 10) {print(i)i <- i + 1}```5.repeat 循环repeat 循环是另一种条件循环,它允许我们指定循环的次数。
repeat 循环的基本语法如下:```Rrepeat {# 循环体}```例如,我们可以使用 repeat 循环输出 1 到 10 的整数:```Rrepeat {i <- i + 1if (i <= 10) {print(i)} else {break}}```6.总结R 语言中的循环结构为我们处理数据和实现复杂逻辑提供了便利。
r语言中的循环语句r语言中的循环语句是编写重复执行特定任务的强大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处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拟实验等方面提高效率。
在本文中,我将列举出十个常用的r语言循环语句,并对其用法进行详细说明。
1. for循环for循环是r语言中最常用的循环语句之一。
它通过指定循环变量的起始值、终止值和步长来控制循环次数。
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如下:```for (变量名 in 序列) {循环体}```其中,变量名是循环变量的名称,序列可以是向量、列表或数据框等数据结构。
循环体是需要重复执行的代码块。
2. while循环while循环是一种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重复执行代码的循环结构。
在每次循环开始时,会先判断条件是否为真,只有当条件为真时,循环体才会被执行。
while循环的基本语法如下:```while (条件) {循环体}```其中,条件是一个逻辑表达式,循环体是需要重复执行的代码块。
3. repeat循环repeat循环是一种无限循环结构,只有在遇到break语句时才会跳出循环。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在循环体内设置一个条件,当满足条件时使用break语句跳出循环。
repeat循环的基本语法如下:```repeat {循环体if (条件) {break}}```其中,条件是一个逻辑表达式,循环体是需要重复执行的代码块。
4. foreach循环foreach循环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循环语句,可以在并行计算环境中高效地处理大规模数据集。
它通过迭代一个或多个对象来进行循环操作。
foreach循环的基本语法如下:foreach (变量名 %do% {循环体}```其中,变量名是循环变量的名称,%do%是一个操作符,循环体是需要重复执行的代码块。
5. apply系列函数apply系列函数是r语言中用于循环迭代的重要工具。
它包括apply、lapply、sapply和tapply等函数。
这些函数可以将循环的过程简化为一行代码,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执行效率。
navicat for mysql循环语句标题:Navicat for MySQL中的循环语句详解MySQL是一款广泛使用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而Navicat for MySQL则是其强大的图形化数据库管理工具。
在处理大量数据或执行重复性任务时,循环语句在Navicat for MySQL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解析Navicat for MySQL中的循环语句,包括其基本概念、类型和使用步骤。
一、循环语句的基本概念循环语句是编程语言中的一种控制结构,允许程序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重复执行一段代码。
在Navicat for MySQL中,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循环语句:WHILE循环、REPEAT循环和FOR循环。
二、循环语句的类型及使用1. WHILE循环WHILE循环会在给定条件为真时持续执行一段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WHILE循环示例:SET i = 0;WHILE i < 5 DOSELECT i;SET i = i + 1;END WHILE;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设置一个变量i为0,然后在WHILE循环中检查i是否小于5。
如果是,我们就执行SELECT语句显示i的值,并将i 的值增加1。
这个过程会一直重复,直到i不再小于5。
2. REPEAT循环REPEAT循环会一直执行一段代码,直到指定的条件为真。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REPEAT循环示例:SET j = 0;REPEATSELECT j;SET j = j + 1;UNTIL j > 5 END REPEAT;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同样设置一个变量j为0,然后在REPEAT循环中执行SELECT语句并增加j的值。
这个过程会一直重复,直到j大于5。
3. FOR循环FOR循环在MySQL中并不常见,因为它主要用于存储过程和函数中。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FOR循环示例:DELIMITERCREATE PROCEDURE SimpleForLoop()BEGINDECLARE i INT DEFAULT 1;FOR i IN 1..5 DOSELECT i;END FOR;ENDDELIMITER ;CALL SimpleForLoop();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存储过程SimpleForLoop,其中包含一个FOR循环。
存储过程循环写法存储过程循环写法在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为了实现复杂的逻辑操作和数据处理,通常需要使用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是预编译的SQL语句集,它们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可以通过调用来执行。
存储过程不仅可以提高性能,还可以提升数据安全性。
在存储过程中,循环结构也是非常常见的程序控制结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存储过程循环写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存储过程。
一、什么是存储过程存储过程是一组预编译的SQL语句和流程控制语句,可以被视为某个函数或组合函数。
存储过程通常被用于实现一个或多个相关数据库操作的复杂逻辑。
存储过程在创建时将被编译,这意味着它将在运行时更快地执行,而且由于它的代码已被编译,其注入和凭记攻击风险就会更少。
存储过程通常与其他数据库对象(例如表格)一起存储在数据库中,并且可以被调用以执行相应的操作。
二、存储过程的循环结构在存储过程中,循环结构是一种重要的控制结构,通过它可以很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循环处理。
在SQL Server中,我们有四种循环结构:WHILE,REPEAT-UNTIL,FOR 和 CURSOR。
3.1 WHILE 循环WHILE 循环语句类似于其他编程语言中的 while 循环,可以循环执行特定的 SQL 语句块。
while 循环语句要求在循环中使用一个或多个变量,以便进行循环计数和更新。
while 循环语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 初始化:设置循环计数器和其他需要的参数。
2. WHILE 条件表达式:循环中每次都会检查条件表达式是否为真(TRUE)。
3. 循环体:循环体包含需要反复执行的一组 SQL 语句。
下面是一个 while 循环的示例:```DECLARE @i INT = 1; --初始化计数器WHILE (@i <= 10) --设置循环条件BEGINPRINT @i; --循环体中的 SQL 语句SET @i = @i + 1; --更新计数器END```3.2 REPEAT-UNTIL 循环REPEAT-UNTIL 循环是一种与 while 循环相似的循环,只是循环条件的判断方式不同。
第四章第3节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For循环在实际应用中,会经常遇到许多有规律性的重复运算,这就需要掌握本章所介绍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在Pascal语言中,循环结构程序通常由三种的循环语句来实现。
它们分别为FOR循环、当循环和直到循环。
通常将一组重复执行的语句称为循环体,而控制重复执行或终止执行由重复终止条件决定。
因此,重复语句是由循环体及重复终止条件两部分组成。
一、计数循环(for/to/do)语句的一般格式for <控制变量>:=<表达式1> to <表达式2> do <语句>;for <控制变量>:=<表达式1> downto <表达式2> do <语句>;其中for、to、downto和do是Pascal保留字。
表达式1 与表达式2的值也称为初值和终值。
二、For语句执行过程①先将初值赋给左边的变量(称为循环控制变量);②判断循环控制变量的值是否已"超过"终值,如已超过,则跳到步骤⑥;③如果末超过终值,则执行do后面的那个语句(称为循环体);④循环变量递增(对to)或递减(对downt o)1;⑤返回步骤②;⑥循环结束,执行for 循环下面的一个语句。
三、说明①循环控制变量必须是顺序类型,初值和终值可以是常量、变量、表达式,且与控制变量类型一致。
例如,可以是整型、布尔型、字符型等,但不能为实型。
②循环控制变量的值递增或递减的规律是:选用to则为递增;选用downto则递减。
③所谓循环控制变量的值"超过"终值,对递增型循环,"超过"指大于,对递减型循环,"超过"指小于。
④循环体可以是一个基本语句,也可以是一个复合语句。
⑤循环控制变量的初值和终值一经确定,循环次数就确定了。
但是在循环体内对循环变量的值进行修改,常常会使得循环提前结束或进入死环。
建议不要在循环体中随意修改控制变量的值。
⑥初值与终值在开始重复之前计算,在重复执行过程中,其值不受影响;若初值“超过”终值,不执行循环,循环的次数为0。
⑦循环次数等于│终值-初值│+1或│ord(初值)-ord(终值)│+1。
四、应用举例例1.计算1+2+3+…+100的值。
分析:我们用累加方法,初值为1,终值为100,循环100次每次将循环控制变量i的值迭加加入一个变量S中,循环结束后此变量中就为所求值。
程序如下:program p4_22;var i,s:integer;begins:=0;for i:=1 to 100 dos=s+i;writeln(s);end.思考:s=2+4+6+…+100S=1+1/2+1/3+1/4+…+1/100S=12+22+32+…+1002例2.输入一个自然数x,求这个自然数的所有约数之和S。
分析: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找出所有约数,即x能被y整除,则有x mod y=0,然后从1至x进行循环判定。
程序如下:program p4_23;varx,y,s : integer;beginwrite('Enter x=');readln(x);s:=0;for y:=1 to x doif x mod y=0 then s:=s+y;writeln( ‘x=’,x, ‘s=’,s);end.例3 编程找出四位整数abcd中满足下述关系的数:(ab+cd)(ab+cd)=abcdProgram p4_24;Vari,m,n,k:integer;beginfor i:=1000 to 9999 dobeginm:=i div 100;n:=i mod 100;k:=(m+n)*(m+n);if k=i then writeln(i)end;end.以上方法叫“枚举法”,又称“穷举法”,它是计算机解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WHILE循环一、WHILE循环对于for循环有时也称为计数循环,当循环次数未知,只能根据某一条件来决定是否进行循环时,用while 语句或repeat语句实现循环要更方便。
while语句的形式为:while <布尔表达式> do <语句>;其意义为:当布尔表达式的值为true时,执行do后面的语句。
二、while语句的执行过程为:①判断布尔表达式的值,如果其值为真,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4;②执行循环体语句(do后面的语句);③返回步骤1;④结束循环,执行while的下一个语句。
说明:这里while和do为保留字,while语句的特点是先判断,后执行。
当布尔表达式成立时,重复执行do后面的语句(循环体)。
三、举例例1 、求恰好使s=1+1/2+1/3+…+1/n的值大于10时n的值。
分析:"恰好使s的值大于10"意思是当表达式s的前n-1项的和小于或等于10,而加上了第n项后s的值大于10。
从数学角度,我们很难计算这个n的值。
故从第一项开始,当s的值小于或等于10时,就继续将下一项值累加起来。
当s的值超过10时,最后一项的项数即为要求的n。
程序如下:vars : real;n : integer;{n表示项数}begins:=;n:=0;while s<=10 do{当s的值还未超过10时}beginn:=n+1;{项数加1}s:=s+1/n;{将下一项值累加到s}end;writlen('n=',n);{输出结果}end.例2、求两个正整数m和n的最大公约数。
分析: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采用的辗转相除法求解。
以下是辗转的算法:分别用m,n,r表示被除数、除数、余数。
①求m/n的余数r.②若r=0,则n为最大公约数.若r≠0,执行第③步.③将n的值放在m中,将r的值放在n中.④返回重新执行第①步。
程序如下:program ex4_4;var m,n,a,b,r:integer;beginwrite('Input m,n:');readln(m,n);a:=m;b:=n;r:=a mod b;while r<>0 dobegina:=b;b:=r;r:=a mod b;end;writeln('The greatest common divide is:',b:8);end.例3 求输入的一个整数的各位数之和。
例4 求两个自然数m,n的最小公倍数。
REPEAT循环一、直到循环(REPEAT-until语句)用while语句可以实现"当型循环",用repeat-until 语句可以实现"直到型循环"。
repeat-until语句的含义是:"重复执行循环,直到指定的条件为真时为止"。
直到循环语句的一般形式:Repeat<语句1>;:<语句n>;until <布尔表达式>;其中Repeat、until是Pascal保留字,repeat与until之间的所有语句称为循环体。
说明:①repeat语句的特点是:先执行循环,后判断结束条件,因而至少要执行一次循环体。
②repeat-until是一个整体,它是一个(构造型)语句,不要误认为repeat 是一个语句,until是另一个语句。
③repeat语句在布尔表达式的值为真时不再执行循环体,且循环体可以是若干个语句,不需用begin和end把它们包起来,repeat 和until已经起了begin 和end的作用。
while循环和repeat循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对于例2中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程序可用repeat-until循环实现如下:varm,n,a,b,r : integer;beginwrite('Input m,n=');readln(m,n);a:=m;b:=n;repeatr:=a mod b;a:=b;b:=r;until r=0;writeln('The greatest common divide is',a);end.三种循环结构的比较:以上我们已介绍了三种循环语句。
一般说来,用for 循环比较简明,只要能用for循环,就尽量作用for循环。
只在无法使用for循环时才用while循环和repeat-until循环,而且while 循环和repeat-until循环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for 循环在大多数场合也能用while和repeat-until循环来代替。
一般for循环用于有确定次数循环,而while和repeat-until循环用于未确定循环次数的循环。
WHILE 语句和REPEAT 语句的区别:多重循环结构当一个循环的循环体中又包含循环结构程序时,我们就称之为循环嵌套。
一、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例1 求1!+2!+…+10!的值。
分析:这个问题是求10自然数的阶乘之和,可以用for 循环来实现。
程序结构如下:for n:=1 to 10 dobegin①N!的值t②累加N!的值tend显然,通过10次的循环可求出1!,2!…,10!,并同时累加起来, 可求得S的值。
而求T=N!,又可以用一个for循环来实现:t=1;for j:=1 to n dot:=t*j;因此,整个程序为:program ex4_5;var t,s:real;i,j,n:integer;beginS:=0;for n:=1 to 10 dobegint:=1;for j:=1 to n dot:=t*j;S:=S+t;end;writeln('s=',s:0:0);end.以上的程序是一个二重的for循环嵌套。
这是比较好想的方法,但实际上对于求n!,我们可以根据求出的(n-1)!乘上n即可得到,而无需重新从1再累乘到n。
程序可改为:program ex4_5;var t,s:real;i,j,n:integer;beginS:=0;t:=1;for n:=1 to 10 dobegint:=t*n;S:=S+t;end;writeln('s=',s:0:0);end.显然第二个程序的效率要比第一个高得多。
第一程序要进行1+2+…+10=55次循环,而第二程序进行10次循环。
如题目中求的是1!+2!+…+1000!,则两个程序的效率区别更明显。
例2 求100~999中的水仙花数,(若三位数abc,abc=a3+b3+c3,则称abc为水仙花数。
如153,13+53十33=1+125+27=153,则153是水仙花数)。
根据题意采用三重循环求解,由于循环次数一定,用for循环最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