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铁路局高铁接触网典型事故的案例共6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1.62 MB
- 文档页数:68
铁路事故案例12月24日
2019 年 12 月 24 日 12 时 31 分,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乌鲁木齐电务段乌兰乌苏站值守点两名作业人员,在兰新线乌兰乌苏站
4#道岔处清理积雪时,一名作业人员被下行 1 道通过的 C8743 次客车刮碰后死亡。
B1
2020 年 7月 12 日 10 时 11分,焦柳线石门县站k854+805 处4 道接触网承力索发生断线,造成石门县北变电所 1号馈线跳闸,重合闸不成功,石门县北站(不含)一水汪站(不含)站间接触网中断供电,构成铁路交通一般 C14 类事故。
2015 年 9 月 22 日,广州南高铁供电车间 5 名作业人员,按计划对广州南站区电缆强排井进行巡检。
9 时 25 分在广州南站 34 轴 5 号强排井进行检查作业,打开井盖后启动强排井抽水泵手动开关试抽水,发现电缆沟通向强排井出水口水流量较小,便到电缆检查井检查电缆沟积水情况,发现电缆沟内积水较多、呈黑色。
强排井内水抽干后,发现强排井出水口被异物堵塞,第 1 人下井进行了检查拍照,第 2 人下井对出水口进行了疏通,均安全返回地面。
疏通后准备将井盖复原时,又发现出水口水量减少,第 3 人再次下井疏通,10 时 04 分,正在疏通时,出水口水流瞬间突然涌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随之弥漫,作业人员反应不及,意外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后晕倒在检查梯上,地面 2 名作业人员见状相继下井施救,在入井后相继发生急性中毒而失去意识,掉落到井底水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接触网人身事故案例事故场景,不堪回首……人身伤害,伴随终生……教训惨痛,铭心刻骨……举一反三,警钟长鸣1、私自上杆处理补偿绳导致1人触电重伤事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在某车站停电作业。
16时07分消令送电。
刚送上电2分钟,即16时09分发生跳闸,重合成功。
该接触网车站座台人员发现网杆上有人,马上向电调联系,“某车站接触网杆上有人触电,请立即停电”,电调当即命令变电值班员停电。
接好地线后将受伤网工从杆上救下。
伤亡情况:重伤1人。
原因及措施:作业完成撤封消令,网工甲下杆后,又发现下锚补偿绳上端回头处还有些问题,于是在未征得工作领导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上杆处理,由于与带电体距离不够,造成触电。
现场工作领导人没有及时召集组员撤至安全地带,甲上杆工作领导人没及时发现,实际中断了作业监护。
作业组成员一旦下网,消除了停电作业令,则任何人都不允许再上网。
确有需要再上网时则必须再办理相关手续方可。
2、网上作业人员甲,由上行无电区进入下行有电区触电死亡事情经过:某网工区在某车站上行处理缺陷,内容是更换32号软横跨下部固定绳花篮螺栓。
更换完毕后,监护人让网上作业人员乙下网。
让甲拆除网上Ⅱ道的直吊线后下网,14点15分,甲拆完后监护人令其下网,自己去忙于工具材料的整理。
甲摘掉安全带沿软横跨下网时误入下行接触网有电区触电死亡。
原因及措施:操作人甲作业前参加了工作票宣读和作业分工、安全措施布置,知道是V停作业,上行停电、下行有电。
但在作业完成后却走向下行有电区下网,导致自己触电死亡。
监护人忙于工具材料的整理,中断了对甲下网的监护,违反了部令“时刻在场监督作业组成员的作业安全”的规定。
停电作业时工作领导人、监护人应时刻在场监护作业组成员的作业安全,在复线区段V停作业更应加强监护。
如监护人需要短时离开时,应指定安全等级符合规定的人员临时监护,即任何时候监护不得中断。
3、地线位置错误感应电导致1死1亡事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在某车站上行,干检调6道货物线分段绝缘器隔离开关及其他检修工作,该上行停电,得到开工令后,操作人甲、乙仅带个人工具上网检调6道货物线分段绝缘器隔离开关,检查完隔离开关的各部螺栓及零件牢固完好后,甲让网下人员丙拉开开关,以检查开关操作是否灵活。
北京铁路局高铁接触网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案例一:2016年北京高铁接触网事故2016年9月10日,北京铁路局管辖下的京广高铁线路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接触网事故。
事故发生在北京市郊的一段区间,一列由北京开往广州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接触到一处脱落的高压接触网线。
接触网线脱落的原因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导致接触网线的固定螺栓松动,最终脱落。
事故发生后,列车紧急停车,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事故导致列车上多名乘客受伤,部分乘客受到电击。
同时,事故还导致该段高铁线路短时停运,对铁路运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事故案例二:2017年天津高铁接触网事故2017年9月28日,天津铁路局管辖下的津秦高铁线路上发生了一起接触网事故。
事故发生在天津市郊的一段区间,一列由天津开往秦皇岛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接触到一处断裂的高压接触网线。
经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接触网线的材质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发生疲劳断裂。
事故发生后,列车紧急停车,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事故导致列车上多名乘客受伤,所幸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同时,事故还导致该段高铁线路短时停运,对铁路运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事故案例三:2018年北京高铁接触网事故2018年7月16日,北京铁路局管辖下的京沪高铁线路上发生了一起接触网事故。
事故发生在北京市郊的一段区间,一列由北京开往上海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接触到一处悬挂不当的接触网线。
接触网线悬挂不当的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对接触网线的固定和调整不规范。
事故发生后,列车紧急停车,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事故导致列车上多名乘客受伤,部分乘客受到电击。
同时,事故还导致该段高铁线路短时停运,对铁路运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以上三个事故案例均是由北京铁路局管辖的高铁接触网事故。
从这些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接触网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接触网线材质存在质量问题、对接触网线的固定和调整不规范等。
铁路系统18个典型事故案例及故调查处理报告范文案例一、列车运行中车门打开,安全意识淡薄错过时机,刮坏进站信号机1、事故经过:XXXX年X月XX日,XXXX次在A站通过后A站值班员汇报机后13位运行方向左侧敞车车门未关,列车调度员没有引起重视,布置B站值班员停车处理,减少对运输的干扰。
当列车行至B站3道进站信号机处时,未关闭的车门将3道进站信号机刮坏。
2、事故定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十四条,构成列车运行中刮坏行车设备一般C类事故。
3、违反规章:《技规》180条:注意列车在车站到发及区间内的运行情况,正确、及时地处理临时发生的问题,防止列车运行事故。
《调规》第58条:调度指挥必须坚持安全生产。
当得到现场关于列车、线路出现危及行车安全的报告时,应及时指示有关人员立即停车,查明情况,妥善处理;4、存在问题:1、列车调度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列车在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未引起高度重视。
2、在接到危及行车安全的信息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布置车站停车处理,错过处理时机,给行车安全、事故发生埋下隐患。
5、吸取教训:1、列车调度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
2、当接到有关列车、线路出现危及行车安全的报告时,应及时指示有关人员立即停车,查明情况,妥善处理,杜绝臆测行车。
6、思考问题:1、在突发情况下,如何把好列车运行安全关?2、在接到有关列车、线路出现危及行车安全的报告时,应如何妥善处理?3、在遇到安全与效率发生冲突时,如何正确摆正关系?案例二、中间站加挂轨检车,漏发限速命令耽误列车一、事故经过:XXXX年XX月XX日XX线30681次1时29分到达D站加挂到G站轨检车一辆,因调度员漏发D站至G站间轨检车限速80km/h运行命令,致使30681次列车D 站晚开1小时03分。
二、事故定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十五条:漏发、错发、漏传、错传调度命令耽误列车,构成一般D类事故。
三、违反规章:《调规》58条:限速机车车辆,须根据限速机车车辆挂运电报及规章制度有关规定挂运。
典型事故案例汇编北京铁路局2015年8月25日目录一、2015年以来行车一般C类及以上事故情况二、2015年以来行车一般D类(不含D21)事故情况(一)车务系统(二)货运系统(三)机务系统(四)供电系统(五)车辆系统(六)工务系统(七)电务系统三、2015年以来职工伤亡事故情况四、2015年全局安全情况分析2015年以来行车一般C类及以上事故2015年1月至8月20日,共发生责任一般C类及以上事故7件。
具体如下:1. 8月18日3时29分,京承线南湾子至潘家店站间K205+765处施工作业时,因北京大机段捣固车未联系确认停车位置且超速运行,与未按规定设置停车防护牌等待连挂的北京工电大修段轨道车相撞后脱轨,中断正线行车4小时27分,构成铁路交通一般B类(B4.2)事故。
定责:北京大机运检段、北京工电大修段同等主要责任,中断安全成绩。
2. 1月10日5时57分,京哈线Z173次客运列车运行至龙家营站内7道K306+755处,机车与工务天窗维修作业后遗留在线路上的小车发生碰撞后停车,构成铁路交通一般C类(C13)事故。
定责:秦皇岛工务段全部责任,中断安全成绩。
3. 3月10日8时21分,京广高铁G6732次(北京动车段CRH380A-2715号)动车组在邢台东6道进站停车时,因轨面存有防冻液残留物造成轮轨粘着力下降,加之该型动车组设计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列车制动距离延长,冒进出站信号机,构成铁路交通一般C类(C10)事故。
定责:北京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主要责任,追究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同等主要责任。
4. 4月17日16时50分,津霸线57301次货运列车,因风动卸砟车在装车前未认真检查确认调整操作间开闭机构位置,导致在运行过程中撒漏石砟,造成与其会车的39420、51966次列车牵引机车的玻璃及标志灯被击打破裂,构成铁路交通事故一般C类(C17)事故。
定责:唐山货运中心主要责任、秦皇岛工务段重要责任,追究货运处、工务处同等重要责任。
高铁典型案例高速铁路开通运行典型问题案例一京津城际典型问题案例1、车站雨棚问题在京津城际运营中发现,亦庄站、武清站站台雨棚设计存在缺陷。
亦庄、武清站台雨棚为“V”字型雨棚,夏季,亦庄站、武清站站台雨棚边沿雨水直接冲刷接触网悬挂。
冬季,遇有雪水融化天气,雨棚边沿极易凝结成冰柱,很可能造成接触网悬挂与雨棚短接,引起跳闸故障。
2、正馈线悬挂式绝缘子损坏问题京津城际自开通以来,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下,特别是冬季大雾,融雪过后,因正馈线悬棒瓷闪络烧损引起的跳闸占到累计总跳闸件数的47.7%。
造成悬棒瓷闪络(烧伤)引起跳闸,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1)根据设计要求,在悬棒瓷480±10 mm的结构高度基础上,为满足1400mm爬电距离,只能增大伞径,缩短伞裙与伞裙之间的间隙。
因此,导致悬棒瓷伞裙与伞裙之间的空气绝缘距离变短,一旦遇有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悬棒瓷表面结霜、结冰等现象较为普遍,极容易造成悬棒瓷闪络引起跳闸。
(2)由于悬棒瓷产品的结构高度不满足电气性能要求,在特殊天气下,电场分布不均匀,容易在高压端产生强电场,造成局部闪络和空气击穿,从而产生大电流(电弧),一般情况瞬间大电流均在3000℃左右。
3、补偿装置设计问题京津城际在设计中存在着一个锚段内,一端为恒张力抵偿器、一端为坠陀式的抵偿装置。
此类锚段两抵偿装置的张力存在不均匀现象,恒张力偿装置的张力要略低于坠陀式抵偿装置的张力,所以造成中锚一端松、一端紧,定位器偏移也较为严重。
夏日温度过高时,中锚绳败坏后,很大概会有低于接触线面的情况发生,对受电弓运转非常晦气。
4、牵引所电缆沟、地下电缆室积水问题XXX、XXX、XXX等几个所的地坪设计太低,所内的电缆沟、电缆井、地下电缆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水、倒灌现象,夏天雨季更为严重,给运行中的电缆设备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目前,各所24小时不停的再抽水,但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电缆沟、电缆井、地下电缆室积水现象仍然存在。
典型事故案例汇编北京铁路局2015年8月25日目录一、2015年以来行车一般C类及以上事故情况二、2015年以来行车一般D类(不含D21)事故情况(一)车务系统(二)货运系统(三)机务系统(四)供电系统(五)车辆系统(六)工务系统(七)电务系统三、2015年以来职工伤亡事故情况四、2015年全局安全情况分析2015年以来行车一般C类及以上事故2015年1月至8月20日,共发生责任一般C类及以上事故7件。
具体如下:1. 8月18日3时29分,京承线南湾子至潘家店站间K205+765处施工作业时,因北京大机段捣固车未联系确认停车位置且超速运行,与未按规定设置停车防护牌等待连挂的北京工电大修段轨道车相撞后脱轨,中断正线行车4小时27分,构成铁路交通一般B类()事故。
定责:北京大机运检段、北京工电大修段同等主要责任,中断安全成绩。
2. 1月10日5时57分,京哈线Z173次客运列车运行至龙家营站内7道K306+755处,机车与工务天窗维修作业后遗留在线路上的小车发生碰撞后停车,构成铁路交通一般C类(C13)事故。
定责:秦皇岛工务段全部责任,中断安全成绩。
3. 3月10日8时21分,京广高铁G6732次(北京动车段CRH380A-2715号)动车组在邢台东6道进站停车时,因轨面存有防冻液残留物造成轮轨粘着力下降,加之该型动车组设计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列车制动距离延长,冒进出站信号机,构成铁路交通一般C类(C10)事故。
定责:北京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主要责任,追究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同等主要责任。
4. 4月17日16时50分,津霸线57301次货运列车,因风动卸砟车在装车前未认真检查确认调整操作间开闭机构位置,导致在运行过程中撒漏石砟,造成与其会车的39420、51966次列车牵引机车的玻璃及标志灯被击打破裂,构成铁路交通事故一般C类(C17)事故。
定责:唐山货运中心主要责任、秦皇岛工务段重要责任,追究货运处、工务处同等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