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
- 格式:pdf
- 大小:634.91 KB
- 文档页数:34
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出炉!12月1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正式公布了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授奖项目结果,今年全部授奖项目为318项(其中一等奖119项,二等奖项目193项)、青年科学奖9人。
作为仅次于国家三大奖的教育部科技奖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期青塔统计了今年各大高校的获奖总数排名情况,全国仅有105所高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供大家参考。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
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重要科学发现的个人和单位;技术发明奖(其中含专利类),授予在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技术发明的个人和单位;科技进步奖(其中含推广类和科普类)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要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或在科学普及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单位;青年科学奖授予长期从事基础性科学研究并取得了有一定影响的原创性成果的在校青年教师。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每年评审一次。
从今年公布的授奖结果上看,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今年共计获得了15项教育部科技奖,获奖总数高居全国第一。
其中上海交通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12项一等奖,包括6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和5项科技进步一等奖。
南京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6项一等奖,包括4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和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获得14项和13项教育部科技奖。
以上四所高校获奖数都超过了10项,大大超过其他高校。
另外江苏大学本次也收获了9项教育部科技奖,不过都是二等奖。
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获奖数也较多。
下面来看看各高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的统计结果和详细名单(统计结果不含高校参与获奖数;技术发明奖含专利奖;科技进步奖含推广类和科普类获奖项目):。
三大奖221项通用项目获奖名单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进步奖、发明奖、自然奖)
来源:科奖在线(ID:kejijiangli)
2016年国家科技奖三大奖共计授奖279
项,
其中:
自然科学奖4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
41项;
技术发明奖66项,一等奖3项(专用项
目3项),二等奖63项(通用项目47项、
专用项目16项);
科技进步奖171项,特等奖2项(通用项
目1项、专用项目1项),一等奖20项(通
用项目8项、专用项目9项、创新团队3项),
二等奖149项(通用项目120项,专用项目
29项)。
现在将通用项目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国家科技进步奖名单
(通用项目 132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名单
(通用项目 47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名单
(42项)。
教育部关于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正文:----------------------------------------------------------------------------------------------------------------------------------------------------教育部关于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教技[2017]3号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我部组织开展了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工作。
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励委员会审核和教育部批准,决定授予“挥发性有机物来源及在大气二次污染生成中的作用”等43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激光驱动离子束稳相加速方法研究”等71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视觉特征紧凑表示方法及高性能图像搜索技术”等32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超高速灵活光传送的高效多维信号处理与系统应用技术”等29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一种巷道超静定防冲四维支护装置及其支护方法”1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专利类)二等奖;授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关键技术建立及推广应用”等40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面向能源互联网的新型电力线通信关键技术及应用”等77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高产稳产技术与大规模推广”1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一等奖;授予“油田含油污水精细过滤器开发及应用”等8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二等奖;授予“新疆枣园病虫草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1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二等奖;授予陈鹏等9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科学奖。
南京师范大学拟申报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简介项目名称:南京古都景观核心与多尺度文化生态空间的研究完成人:姚亦锋完成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项目简介:本研究的创意贡献:第一层次,系统识别地理景观对于古都影响的因子和机理,为古都的地理机理分析提供理论框架。
第二层次,通过多尺度地理格局空间研究,深入揭示地理景观作用下的区域、城区与街区的相呼应的耦合机理,为景观格局优化和科学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层次,通过地理景观格局之中的历史城市多场景模拟研究,预测景观格局的优化政策,为“古都风貌保护”提供学术指导和决策依据。
关键问题:1.古都在地理多尺度空间表现有:大尺度地域格局、中尺度地貌景观和小尺度城区街道,对于历史城市景观形成和发展有不同层次影响,相关因素提取以及建立嵌套空间关系体系是研究要点。
2.历史城市关键地貌景观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冲突要点,协调以及影响评价。
3.探讨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对于目前城市景观结构的引导和控制。
保护古都地理脉络环境;以山脉和河流系统为网络基础,确定历史城市与自然融合的景观空间格局;保持古都人地关系发展调谐的历史轨迹。
主要研究内容:古都景观以及现代城市研究以历史地理格局作为时空变迁的基本参照,探寻地理环境系统中的历史城市遗址和建筑空间变化规律。
古都起源最初时期,策划者首先面临地理选址问题,对于地理景观形态判断和格局分析,以“地理景观意向”为城市规划根本点,确定城市最初景观形态。
古都起源以及后来变化皆有其基本内在的地理格局影响。
地理空间是古都景观形成的“硬件”条件,而政治、文化和经济等人文因素作用是“软件”。
古都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历史文化留存,但地理环境是古都景观形成和发展的最根本场所空间,是城市景观肌理最稳定的骨架支撑。
虽然人文因素操控驱动着各个历史阶段城市景观的发展延续和积淀,地理格局依然深刻影响着城市景观。
作为现代城市景观规划,应该探寻现存山脉河流之中历史景观格局、时空演替和变化规律。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6年度科技成果奖奖励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5.11•【字号】豫教科技〔2016〕61号•【施行日期】2016.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科技奖励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6年度科技成果奖奖励名单的通知豫教科技〔2016〕61号各高等学校:为表彰高校科研人员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做出的积极贡献,进一步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和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和《关于组织开展2016年度科技成果奖评选暨遴选推荐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候选项目的通知》要求,我厅组织进行了2016年度科技成果奖评审工作。
经过学校推荐、专家评审委员会认真评审并公示,决定授予“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与电网无功控制一体化装置及其并网优化控制系统”等198项成果科技成果奖壹等奖,授予“黄淮海平原风沙化土地典型区土地利用研究”等132项成果科技成果奖贰等奖;授予“Research and Design of Multi-Restriction Access Control Model in Grid Environment”等253篇论文优秀科技论文奖壹等奖,授予“河南省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等215篇论文优秀科技论文奖贰等奖。
河南省教育厅对各项获得科技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和优秀科技论文奖的作者颁发个人奖励证书,向获得科技成果奖的第一完成单位颁发集体奖励证书。
获得科技成果奖和优秀科技论文奖的第一完成人(作者)所在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和单位情况,给予成果完成团队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参照标准为:科技成果壹等奖10000元,贰等奖5000元;优秀科技论文壹等奖1000元,贰等奖500元)。
附件:1.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名单2.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优秀科技论文奖名单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5月11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奖惩科技成果鉴定奖励
【发文字号】沪教委科[2016]26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6.04.13
【实施日期】2016.04.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工
作的通知
(沪教委科〔2016〕26号)
市属各高等学校:
现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教技厅函〔2016〕36号,见附件)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为做好此项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 / 1。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6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10.17•【字号】教高〔2016〕845号•【施行日期】2016.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6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教高〔2016〕845号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意见》(豫政〔2015〕41号),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和教育部相关规定精神,我厅组织开展了2016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工作。
在学校做好校级教学成果奖励基础上,经学校申报、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结果公示,郑州大学杨静娴主持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研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索》等250项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见附件),现予公布。
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工作,是进一步确立教学工作在高校中心地位,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本次获奖成果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高等教育教学岗位上,经过多年艰苦努力获得的创造性成果,充分体现了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就。
希望获奖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各高校要充分认识教学工作在高校的重要意义,认真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关键问题,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教学成果奖的正确导向,注重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附件:2016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10月17日。
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公告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b5E2R。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p1Ean。
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DXDiT。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
提名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 高品质钢制备全流程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精益化控制集成关键技术及应用
提名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燕山大学、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 张立峰、任英、杨文、邝霜、黄永建、程乃良、曾立、孙茂林、孙晓明、袁天祥、胡志远、路博勋、孙晓辉、李亚琼、李俊慧、任强、段豪剑、罗艳、王祎、赵长亮、程林、陈威、成功、王举金、张月鑫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教育部推荐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奖励类别:自然科学奖项目名称: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实验固体力学与材料疲劳断裂学科。
在发动机、高速列车、核电等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中,其部件材料服役承受疲劳交变载荷次数可高达109-1012个应力循环。
实验时间和费用的制约排除了用常规的疲劳试验分析结构材料在107周次循环以上的超长寿命疲劳行为。
项目对超长寿命振动加速疲劳实验方法及其实验系统,材料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发展机制与寿命预测模型方面进行了研究。
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建立和发展了超声频率振动加速疲劳实验方法及其实验系统。
建立的实验方法及其系统可以有效测试109循环以上疲劳断裂性能,揭示了材料107周循环后疲劳应力-寿命S-N曲线再次下降的特征。
被德国DGM前主任委员Mughrabi教授评价为“Wang et al. provided the first experimental evidence王提供了首次实验验证” 。
2.提出并探明了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和发展机理。
提出了材料超长寿命疲劳“外部-内部转化”的内部萌生机理;发现了铝合金材料疲劳空隙(fatigue voids),首次提出了内部空隙形核、扩展和聚合的超长寿命疲劳破坏机制;探明了零夹杂钢超长寿命疲劳裂纹发生发展机理。
被德国Zimmermann教授(VHCF7大会主席) 2012年在材料学国际一流刊物Inter Mater Rev(IF=8.500)多次评价为“findings of Wang王的发现” 。
3.建立了超长寿命疲劳总寿命和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
揭示了动态下材料成分、显微组织、夹杂物尺寸、表面处理与长寿命疲劳断裂行为的内在关系规律;国际上首先提出了高强钢内部裂纹萌生寿命可超过其超长寿命疲劳总寿命的99%以上;理论上估算了临界夹杂物尺寸与钢的强度及构件表面加工粗糙度的定量关系。
被美国McDowell 教授(国际疲劳杂志主编)评价“王及合作者建立了总疲劳寿命的确定性模型,这模型成功地建立了疲劳寿命和夹杂尺寸之间的关系successful in obtaining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inclusion size and fatigue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