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运距计算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3.66 KB
- 文档页数:5
土石方工程一、人工平整场地:S=S底+2*L外+16二、挖沟槽:1.垫层底部放坡:V=L*(a+2c+kH)*H2.垫层表面放坡V=L*{(a+2c+KH1)H1+(a+2c)H2}三、挖基坑(放坡)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圆形: V=∏/3*h*(R2+Rr+r2)放坡系数第一章土石方工程2008-06-05 17:55 第一章土石方工程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说明(一)本章包括:人工土石方、机械土石方、爆破岩石3节共62个子目。
(二)平整场地是指室外设计地坪与自然地坪平均厚度在±0.3m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平均厚度在±0.3m以外执行挖土方相应项目。
(三)定额中不包括地上、地下障碍物处理及建筑物拆除后的工程垃圾清理,发生时另行计算。
(四)定额综合了干土、湿土,执行中不得调整。
但不包括挖淤泥,发生时另行计算。
(五)土方工程不论是否带挡土板均执行本定额。
(六)挖土方、沟槽、基坑的划分标准;图示沟槽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执行沟槽定额子目;图示坑底面积在27m2以内的执行基坑定额子目。
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外,坑底面积在27m2以外,执行挖土方定额子目。
(七)混合结构的住宅工程和柱距6m以内的框架结构工程,设计为带形基础或独立柱基,且基础槽深大于3m时,按外墙基础垫层外边线内包水平投影面积乘以槽深计算工程量,不再计算工作面及放坡土方增量,执行挖土方定额子目。
(八)基础挖土方采取基坑支护不需要放坡时,不得计算放坡土方增量;采取喷锚基坑支护时,放坡土方增量计取按(附表二)规定。
(九)土方运距按下列规定计算:1.自卸车运土运距定额中是按5km以内、20km以内、30km以内和30km以外综合编制的,执行中不允许调整。
2.推土机推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回填区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
3.铲运机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卸土区重心加转向距离45m计算。
第3.1.2条土石方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1.土方体积,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积为准计算。
如遇有必须以天然密实体积折算时,可按表3.1.2所列数值换算。
土方体积折算表表3.1.22.挖土一律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计算。
第3.1.3条平整场地及碾压工程量,按下列规定计算:1.人工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内及找平。
挖、填土方厚度超过±30CM以外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另行计算。
2.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以平方米计算。
3.建筑场地原土碾压以平方米计算,填土碾压按图示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第3.1.4条挖掘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定计算:1.沟槽、基坑划分: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底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2.计算挖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需放坡时,放坡系数按表3.1.4-1规定计算。
放坡系数表表3.1.4-1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放坡起点、放坡系数、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权平均计算。
2.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础垫层时,放坡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
3.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CM,双面加20CM 计算。
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4.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表3.1.4-2规定计算。
5.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线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6.人工挖土方深度超过1.5M时,按上表增加工日。
7.挖管道沟槽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沟底宽度,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规定尺寸计算,设计无规定的,可按表3.1.4-3规定宽度计算。
第一章土方一、土方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1、土方体积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积为准计算。
土方体积折算表虚方体积天然密实体积夯实后体积松填体积1.00 0.77 0.67 0.831.30 1.00 0.87 1.081.50 1.15 1.00 1.251.20 0.92 0.80 1.002、挖土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
挖土深度按图示槽、坑底至设计室外地坪计算。
二、挖地槽、地坑、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定计算:1、地坑、地槽、土方工程量的划分:凡图示坑底宽度在3米以内,且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地槽。
1-凡坑底面积在20平方米以内的为地坑。
凡图示槽底宽3米以外,坑底面积20平方米以外,平整场地挖土厚度在300毫米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2、挖地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间净长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地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3、挖地坑以图示尺寸的体积计算。
4、挖管道、沟槽长度按图示尺寸计算,宽度按设计规定计算,如设计物无规定时可按下表计算。
各种检查井和排水管道接口处,因加宽而增加的工程量均不计算,但铺设铸铁管给水管时,接口处的土方工程量应按铸铁管道沟槽全部土方工程量增加2.5%计算。
管、沟底宽尺寸表管径(毫米)铸铁、钢管P PVC-U管50-75 0.60 ---100-200 0.70 0.90250-350 0.80 1.00400-450 1.00 1.30500-600 1.30 ---700-800 1.60 ---900-1000 1.80 ---1100-1200 2.00 ---1300-1400 2.20 ---三、人工平整场地为建筑场地就地挖、填土方厚度在±300毫米以内及找平。
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或构筑2-物底面积的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计算。
四、放坡及支挡土板,按下列规定计算:1、挖地槽、地坑、土方需放坡时,按下表计算放坡系数(放坡起点为基坑底):名称挖土深度(米以内)放坡系数挖土 1.5 ---挖土 2.5 1:0.5挖土 3.5 1:0.7挖土 5.0 1:1.0采用井点抽水不分深度1:0.52、计算放坡和支挡土板时,在交接处所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下是引用片段:涉及项目:第四节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1.松土:开挖时,可用脚蹬锹一下到底有砂类土、种植土、中密砂性土及粘性土、松散的粘土泥炭等。
2.普通土:开挖时部份需要用镐刨松,再用锹挖或连蹬数次才能挖动。
有较大部份的粘土,密实的砂性土及粘性土、半干硬的黄土、含有树根的泥炭土、石质土等。
3.硬土:开挖时必须全部用镐刨松,才能用锹挖。
有硬粘土、密实的硬黄土、含土较多的石土及漂石土等。
4.软土:开挖时一部份需要用翘棍及大锤开挖,有松软岩石、砾石、泥质页岩、块石土及漂石土等。
5次坚石:开挖时必须用爆破方法开挖。
有硅质页岩、白云质花岗岩等。
6.坚石:开时必须用爆破方法开挖。
有白云岩、大理石、石英岩等。
一般情况下.横断面的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取小数后一位,土石方的体积以立方米为单位,取至整数。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填挖的断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围成的面积,一般常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1.积距法积距法的原理是把断面面积垂直分割成宽度相等的若干条块,由于每一条块的宽度相等所以在计算面积时,只需量取每一条块的平均高度,然后乘以宽度,即可得出每一条块的面积.如图1-4-13。
由此可见,积距法求面积就是在实际操作中转化为量取hi的累加值,这种操作可以用分规按顺序连续量取每一条块的平均高度hi;分规最后的累计高就是∑hi,将条块宽度乘以累计高度∑hi,即为填或挖的面积。
积距法也可以用厘米格纸拆成窄条作为量尺,每量一次hi ,在窄条上画好标记,从开始到最后标记的累计距离就是∑hi,然后乘以条块宽度b,即为所求面积。
2.坐标法如图1-4-14建立坐标系,给定多边形各顶点的坐标,由解析几何可得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式中:x,y——分别为设计线和地面线围成面积的各顶点的坐标,m。
坐标法精度较高,方法较繁,适用计算机计算。
3.几何图形法当横断面的地面线较规则且横断面面积较大,可将路基横断面分为几个规则的几何图形,分别计算各图形面积后相加得到总面积。
土石方工程计算规则一、土方体积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计积计算(另有注明者除外)。
如为松散土方者,按以下规定处理:一、二类土折松方乘以系数1.2;三类土折松方乘以系数1.25;四类土折松方乘以系数1.30。
二、平整场地及辗压工程量,按下列规定计算:(一)、人工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内及找平。
厚度超过±30cm 时,其全部土方工程量按挖土方相应定额计算。
(二)、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以平方米计算。
(三)、建筑场地原土辗压以平方米计算,填土辗压按图示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三、挖掘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定执行:(一)、沟槽、基坑划分: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3倍以上的为沟槽;沟槽长小于槽宽3倍,且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度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二)、计算挖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需要放坡时,编制施工图预算时,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计算;施工组织设计无规定者,可参照表1规定计算。
办理工程结算时,应按甲、乙双方签证的隐蔽工程记录计算。
放坡系数表表1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按不同类别土方厚度加权平均计算。
2、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做基础垫层时,放坡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
(三)、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cm、双面加20cm计算;档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
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四)、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表2规定计算。
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宽度计算表表2(五)、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线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六)、人工挖土方、槽坑凿石方深度超过消耗量标准子目规定深度的部分工程量,按每米折合水平运距7m计算人工运输,按运距每增加20m的项目增加人工。
工程量计算规则-土石方工程、桩基工程土石方工程一、平整场地工程量:建筑物(或构筑物) 按底层建筑面积计算,围墙按中心线每边各增加700mm计算,道路及室外沟、管道不计算平整场地。
二、挖掘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定以图示挖掘体积计算:1.沟槽、基坑、土方划分: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3倍以上的为沟槽;基坑底面积在20 m2以内的为基坑;沟槽底宽3m以外或坑底面积20 m2以外的为土方。
2.放坡: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设计没有规定的且符合下表规定的,按下表系数计算放坡,否则不计算放坡。
放坡系数表土壤类别放坡起点(m) 人工挖土机械挖土在坑内作业在坑上作业一、二类土 1.20 1︰0.50 1︰0.33 1︰0.75三类土 1.50 1︰0.33 1︰0.25 1︰0.67四类土 2.00 1︰0.25 1︰0.10 1︰0.33注:①土壤类别不同的,分别按其放坡点、放坡系数,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权平均计算。
②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有作基础垫层的,放坡自垫层上表面计算。
3.挖沟槽、基坑(土方)需支挡土板的,挖土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土方)底宽,单面加100mm,双面加200mm计算。
挡土板面积按垂直支撑面积计算,单面支挡土板的工程量按单面计算,双面支挡土板的工程量按双面计算。
支挡土板的不得再计算放坡土方工程量。
5.挖沟槽:①挖沟槽长度,内外墙均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②沟槽与独立基坑或土方(满堂基础)连接的,其长度时应减去独立基坑或土方的下底宽度(包括工作面尺寸,不扣除放坡交接重复部分)。
6.挖管道地沟: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
沟底宽度,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规定尺寸计算;设计无规定的,可按下表规定宽度计算。
三、回填工程,区分夯填、松填,按下列规定以图示回填体积计算:1. 沟槽、基坑回填:以挖方体积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砌筑物(包括垫层、基础等)及管道所占体积计算。
下是引用片段:涉及项目:第四节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1.松土:开挖时,可用脚蹬锹一下到底有砂类土、种植土、中密砂性土及粘性土、松散的粘土泥炭等。
2.普通土:开挖时部份需要用镐刨松,再用锹挖或连蹬数次才能挖动。
有较大部份的粘土,密实的砂性土及粘性土、半干硬的黄土、含有树根的泥炭土、石质土等。
3.硬土:开挖时必须全部用镐刨松,才能用锹挖。
有硬粘土、密实的硬黄土、含土较多的石土及漂石土等。
4.软土:开挖时一部份需要用翘棍及大锤开挖,有松软岩石、砾石、泥质页岩、块石土及漂石土等。
5次坚石:开挖时必须用爆破方法开挖。
有硅质页岩、白云质花岗岩等。
6.坚石:开时必须用爆破方法开挖。
有白云岩、大理石、石英岩等。
一般情况下.横断面的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取小数后一位,土石方的体积以立方米为单位,取至整数。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填挖的断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围成的面积,一般常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1.积距法积距法的原理是把断面面积垂直分割成宽度相等的若干条块,由于每一条块的宽度相等所以在计算面积时,只需量取每一条块的平均高度,然后乘以宽度,即可得出每一条块的面积.如图1-4-13。
由此可见,积距法求面积就是在实际操作中转化为量取hi的累加值,这种操作可以用分规按顺序连续量取每一条块的平均高度hi;分规最后的累计高就是∑hi,将条块宽度乘以累计高度∑hi,即为填或挖的面积。
积距法也可以用厘米格纸拆成窄条作为量尺,每量一次hi ,在窄条上画好标记,从开始到最后标记的累计距离就是∑hi,然后乘以条块宽度b,即为所求面积。
2.坐标法如图1-4-14建立坐标系,给定多边形各顶点的坐标,由解析几何可得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式中:x,y——分别为设计线和地面线围成面积的各顶点的坐标,m。
坐标法精度较高,方法较繁,适用计算机计算。
3.几何图形法当横断面的地面线较规则且横断面面积较大,可将路基横断面分为几个规则的几何图形,分别计算各图形面积后相加得到总面积。
土方工程量怎么计算?计算方法有哪些?(一)垂直断面法。
此法适用于带状地形单体或土方工程(如带状山体、水体、沟,、堤、路堑、路槽等)的土方量计算。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公式(1—7)。
在Sl和S2的面积相差较大或两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大于50m时,计算的结果,误差较大,遇上述情况,可改用以下公式运算:v=L*(S1+S2+S3)/6。
热门城市:江苏律师景德镇律师淮北律师盐城律师鄂尔多斯律师枣庄律师绥化律师齐齐哈尔律师商洛律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道路施工修整等情况,而工程开工是需要经历相应的准备阶段,其中涉及的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只有通过合理的计算,才能降低工程费用。
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对不清楚土方工程量怎么计算,因此今天的小编来为大家介绍。
一、平整场地及辗压工程量计算按下列规定计算:l、人工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在±30cm以内挖、填土方及找平。
挖、填土,厚度超过±30cm以外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另行计算。
2、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以平方米计算。
3、建筑场地原土辗压以平方米计算,填土辗压按图示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判断关键依据:看挖的高度以及填的深度是否超过(>;h或=)300mm二、挖掘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按下列规定计算:l、沟槽、基坑划分: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且坑底的长与宽之比小于或等于3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底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2、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每边各加10cm。
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
双面支撑亦按单面垂直面积计算,套用双面支挡土板定额,不论连续或断续均执行本定额。
凡放坡部分不得再计算挡土板,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3、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表A1-4规定计算。
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是什么(一)平整场地。
建筑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建筑面积计算。
地下室单层建筑面积大于首层建筑面积时,按地下室最大单层建筑面积计算。
(二)基础挖土方。
基础挖土按图示底面积乘挖土深度以体积计算。
热门城市:临沧律师鸡西律师雅安律师海口律师包头律师白银律师贺州律师商丘律师益阳律师福建律师土方工程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随处可见。
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大量的建筑施工工地。
这也算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了解▲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有用。
那么下面就让小编来为你介绍土方工程计算规则那些事儿。
▲一、土方工程式工程量按以下规则计算:挖掘地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则计算:1、沟槽、基坑划分: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则2、挖土方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按体积以M3计算。
3、土方体积,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度体积为准以M3计算。
如遇有必须以天然密实体积折算时,可按表1-3所列数值换算。
(一)挖掘地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则计算:1、沟槽、基坑划分:凡图示沟槽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底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者,均按挖土方计算。
2、计算挖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时,挖空心思土深度在表(1-4)规定以内,不得计算放坡。
在超过该表放坡起点(包括起点)深度面设计又未有规定时,放坡系数可按该表1-4规定计算。
3、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CM,双面加20CM计算。
挡土面积按槽、坑垂真支撑面积以M2计算,支挡土析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4、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规定计算。
注:基础施工如选用砖胎膜时,不增加工作面。
5、挖基础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线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6、挖管道沟槽长度,按图示管道中心线长计算;沟底宽度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尺寸计算;设计无规定时,可按规定管沟底部每侧增加工作面宽度规定计算。
土方工程量怎么计算?计算方法有哪些?(一)垂直断面法。
此法适用于带状地形单体或土方工程(如带状山体、水体、沟,、堤、路堑、路槽等)的土方量计算。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公式(1—7)。
在Sl和S2的面积相差较大或两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大于50m时,计算的结果,误差较大,遇上述情况,可改用以下公式运算:v=L*(S1+S2+S3)/6。
热门城市:江苏律师景德镇律师淮北律师盐城律师鄂尔多斯律师枣庄律师绥化律师齐齐哈尔律师商洛律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道路施工修整等情况,而工程开工是需要经历相应的准备阶段,其中涉及的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只有通过合理的计算,才能降低工程费用。
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对不清楚▲土方工程量怎么计算,因此今天的小编来为大家介绍。
▲一、平整场地及辗压工程量计算按下列规定计算:l、人工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在±30cm以内挖、填土方及找平。
挖、填土,厚度超过±30cm以外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另行计算。
2、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以平方米计算。
3、建筑场地原土辗压以平方米计算,填土辗压按图示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判断关键依据:看挖的高度以及填的深度是否超过(>;h 或=)300mm▲二、挖掘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按下列规定计算:l、沟槽、基坑划分: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且坑底的长与宽之比小于或等于3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底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2、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每边各加10cm。
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
双面支撑亦按单面垂直面积计算,套用双面支挡土板定额,不论连续或断续均执行本定额。
凡放坡部分不得再计算挡土板,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3、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表A1-4规定计算。
第一章土方一、土方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1、土方体积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积为准计算。
土方体积折算表虚方体积天然密实体积夯实后体积松填体积1.00 0.77 0.67 0.831.30 1.00 0.87 1.081.50 1.15 1.00 1.251.20 0.92 0.80 1.002、挖土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
挖土深度按图示槽、坑底至设计室外地坪计算。
二、挖地槽、地坑、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定计算:1、地坑、地槽、土方工程量的划分:凡图示坑底宽度在3米以内,且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地槽。
1-凡坑底面积在20平方米以内的为地坑。
凡图示槽底宽3米以外,坑底面积20平方米以外,平整场地挖土厚度在300毫米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2、挖地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间净长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地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3、挖地坑以图示尺寸的体积计算。
4、挖管道、沟槽长度按图示尺寸计算,宽度按设计规定计算,如设计物无规定时可按下表计算。
各种检查井和排水管道接口处,因加宽而增加的工程量均不计算,但铺设铸铁管给水管时,接口处的土方工程量应按铸铁管道沟槽全部土方工程量增加2.5%计算。
管、沟底宽尺寸表管径(毫米)铸铁、钢管P PVC-U管50-75 0.60 ---100-200 0.70 0.90250-350 0.80 1.00400-450 1.00 1.30500-600 1.30 ---700-800 1.60 ---900-1000 1.80 ---1100-1200 2.00 ---1300-1400 2.20 ---三、人工平整场地为建筑场地就地挖、填土方厚度在±300毫米以内及找平。
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或构筑2-物底面积的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计算。
四、放坡及支挡土板,按下列规定计算:1、挖地槽、地坑、土方需放坡时,按下表计算放坡系数(放坡起点为基坑底):名称挖土深度(米以内)放坡系数挖土 1.5 ---挖土 2.5 1:0.5挖土 3.5 1:0.7挖土 5.0 1:1.0采用井点抽水不分深度1:0.52、计算放坡和支挡土板时,在交接处所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 ———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回填土厚度指室内外高差减去地面垫层、找平层、面层的总厚度,如右图:四、运土方计算规则及公式:运土是指把开挖后的多余土运至指定地点,或是在回填土不足时从指定地点取土回填。
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示例:当只有一个供料地点时,平均运距的计算:路线全长30公里,分成三段,每段10公里,在第一个10公里处设拌和站,则其加权平均运距为:
(5×10+5×10+15×10)÷30=8.33公里当有两个供料地点时,而且供料地点1距路线的距离是2公里,供料地点2距路线的距离是3公里,路线全长为40公里,供料地点1与路线的交点里程桩号是6公里处,供料地点2与路线的交点里程桩号是26公里处,具体
位置如下:2公里3公里0 6 X26 40 (1)、求中间点:2+X=3+(26-6-X)推出:
X=10.5公里,即中间点处的里程桩号为16.5公里(2)、供料地点1则供应0—16.5公里范内;而供料地点2则供应16.5—40供料地点2 供料地点1 公里范围内供料地点1处的平均运距为:2+(3×6+5.25×10.5)÷16.5=6.43 供料地点2处的平均运距为:(4.75×9.5+7×14)÷23.5+3=11.01公里(3)、最后取其平均运距:(6.43+11.01)÷2=8.72公里
新建路路基工程土方量的计算时应注意三方面
1.填前碾压
2.路基的沉陷
3.路基两侧加宽一般30公分
路面结构由上到下为
上面层粘层下面层透层基层
底基层垫层。
关键词:土方运距、运量、原则以下是引用片段:涉及项目:1、挖土方(废弃土方外运距);2、利用土方(从利用处运输到使用处);3、借土填方(自土场到使用处)。
土石方调配计算的几个概念1.平均运距土方调配的运距,是从挖方体积的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距离。
在路线工程中为简化计算起见,这个距离可简单地按挖方断面间距中心至填方断面间距中心的距离计算,称平均距离。
2.免费运距土、石方作业包括挖、装、运、卸等工序,在某一特定距离内,只按土、石方数量计价而不计运费,这一特定的距离称为免费运距。
施工方法的不同,其免费运距也不同,如人工运输的免费运距为20m,铲运机运输的免费运距为100m。
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平均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应按其超运运距计算土石方运量。
3.经济运距填方用土来源,一是路上纵向调运,二是就近路外借土。
一般情况用路堑挖方调去填筑距离较近的路堤还是比较经济的。
但如调运的距离过长,以至运价超过了在填方附近借土所需的费用时,移挖作填就不如在路堤附近就地借土经济。
因此,采用“借”还是“调”,有个限度距离问题,这个限度距离既所谓“经济运距”,其值按下式计算:经济运距: L经=B/T+L免式中:B —借土单价(元/m3);T —远运运费单价(元/m3•km);L —免费运距(km)。
经济运距是确定借土或调运的界限,当调运距离小于经济运距时,采取纵向调运是经济的,反之,则可考虑就近借土。
4.运量土石方运量为平均超运运距单位与土石方调配数量的乘积。
在生产中,例如工程定额是将人工运输免费运距20m,平均每增运距10 m 划为一个运输单位,称之为“级”,当实际的平均运距为40m ,则超远运距20m 时,则为两个运输单位,称为二级;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中记作②;总运量= 调配(土石方)数量×nn = (L - L免)/ A式中:n —平均超运运距单位,(四舍五入取整数)L—土石方调配平均运距(m)L免—免费运距(m)A—超远运距单位(m)(例如人工运输A=10 m,铲运机运输A=50m;)5.计价土石方数量在土石方计算与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予计价,但填方则应按土的来源决定是否计价,如是路外就近借土就应计价,如是移“挖”作“填”的纵向调配利用方,则不应再计价,否则形成双重计价。
土方运距计算方法
1、挖土方(废弃土方外运距);
2、利用土方(从利用处运输到使用处);
3、借土填方(自土场到使用处)。
土石方调配计算的几个概念
1. 平均运距
土方调配的运距,是从挖方体积的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距离。
在路线工程中为简化计算起见,这个距离可简单地按挖方断面间距中心至填方断面间距中心的距离计算,称平均距离。
2. 免费运距
土、石方作业包括挖、装、运、卸等工序,在某一特定距离内,只按土、石方数量计价而不计运费,这一特定的距离称为免费运距。
施工方法的不同,其免费运距也不同,如人工运输的免费运距为 20m,铲运机运输的免费运距为 100m。
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平均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应按其超运运距计算土石方运量。
3. 经济运距
填方用土来源,一是路上纵向调运,二是就近路外借土。
一般情况用路堑挖方调去填筑距离较近的路堤还是比较经济的。
但如调运的距离过长,以至运价超过了在填方附近借土所需的费用时,移挖作填就不如在路堤附近就地借土经济。
因此,采用“借”还是“调” ,有个限度距离问题,这个限度距离既所谓“经济运距” ,其值按下式计算:
经济运距: L 经=B/T+L免
式中: B—借土单价 ( 元/m3) ;
T—远运运费单价 ( 元/m3?km);
L—免费运距 (km) 。
经济运距是确定借土或调运的界限,当调运距离小于经济运距时,采取纵向调运是经济的,反之,则可考虑就近借土。
4. 运量
土石方运量为平均超运运距单位与土石方调配数量的乘积。
在生产中,例如工程定额是将人工运输免费运距 20m,平均每增运距 10m划为一个运输单位,称之为“级” ,当实际的平均运距为 40m,则超远运距 20m时,则为两个运输单位,称为二级;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中记作②;
总运量 =调配(土石方 ) 数量×n
n=(L-L 免 )/A
式中: n—平均超运运距单位, (四舍五入取整数 )
L—土石方调配平均运距 (m)
L 免—免费运距 (m)
A—超远运距单位 (m)( 例如人工运输 A=10m,铲运机运输 A=50m; )
5. 计价土石方数量
在土石方计算与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予计价,但填方则应按土的来源决定是否计价,如是路外就近借土就应计价,如是移“挖”作“填”的纵向调配利用方,则不应再计价,否则形成双重计价。
即计价土石方数量为:
V计=V挖+V借
式中: V 计—计价土石方数量 (m3)
V 挖—挖方数量 (m3)
V 借—借方数量(m3)
(二)土石方调配原则
1. 在半填半挖的断面中,应首先考虑在本路段内移挖作填进行横向平衡,多余的土石方再作纵向调配,以减少总的运量。
2. 土石方调
配应考虑桥涵位置
对施工运输的影响,一般大沟不作跨越运输,同时应注意施工的可能与方便,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上坡运土。
3. 为使调配合理,必须根据地形情况和施工条件,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确定合理的经济运距,用以分析工程用土是调运还是外借。
4. 土方调配
“移挖作填”固然要考虑经济运距问题,但这不是唯一的指标,还要综合考虑弃方和借方的占地,赔偿青苗损失及对农业生产影响等。
有时路堑的挖方纵调作路堤的填方,虽然运距超出一些,运输费用可能高一些,但如能少占地、少影响农业生产,这样,对整体来说未必是不经济的。
5. 不同的土方和石方应根据工程需要分别进行调配,以保证路基稳定和人工构造物的材料供应。
6. 位于山坡上的回头曲线路段,要优先考虑上下线的土方竖向调运。
7. 土方调配对于借土和弃土事先同地方商量,妥善处理。
借土应结合地形、农田规划等选择借土地点,并综合考虑借土还田,整地造田等措施。
弃土应不占或少占耕地,在可能条件下宜将弃土平整为可耕地,防止乱弃乱堆,或堵塞河流,损害农田。
(三)土石方调配方法
土石方调配方法,目前生产上采用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直接在土石方表上进行调配,其优点是方法简单,调配清晰,精度符合要求。
该表也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具体调配步骤是:
1. 土石方调配是在土石方数量计算与复核完毕的基础上进行的,调配前应将可能影响运输调配的桥涵位置、陡坡大沟等注明在表旁,供调配时参考。
2. 计算并填写表中“本桩利用” 、“填缺”、“挖余”各栏。
当以石作填土时,石方数应填入“本桩利用”的“土”一栏,并以符号区别。
然后按填挖方分别进行闭合核算,其核算式为:
填方=本桩利用 +填缺
挖方=本桩利用 +挖余
3. 在作纵向调配前,根据“填缺” 、“挖余”的分布情况,选择适当施工方法及可采用的运输方式定出合理的经济运距,供土方调配时参考。
4. 根据填缺、挖余分布情况,结合路线纵坡和自然条件,本着技术经济少占用农田的原则,具体拟定调配方案。
将相邻路段的挖余就近纵向调配到填缺内加以利用,并把具体调运方向和数量用箭头表明在纵向调配栏中。
5. 经过纵向调配,如果仍有填缺或挖余,则应会同当地政府协商确定借土或弃土地点,然后将借土或弃土的数量和运距分别填注到借方或废方栏内。
6. 调配完成后,应分页进行闭合核算,核算式为:
填缺 =远运利用 +借方
挖余 =远运利用 +废方
7. 本公里调配完毕,应进行本公里合计,总闭合核算除上述外,尚有:
(跨公里调入方)+ 挖方+借方=(跨公里调出方)+ 填方+废方
8. 土石方
调配一般在本公里内进行,必要时也可跨公里调配,但需将调配的方向及数量分别注明,以免混淆。
9. 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完成后,须汇总列入“路基每公里土石方表”
并进行全线总计与核算。
至此完成全部土石方计算与调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