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三中热学综合题
- 格式:doc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B .在-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C .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D .因为钨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白炽灯里的灯丝是用钨制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钢水”的温度达到1515℃,金块的熔点只是1064℃,低于“钢水”的温度,金块会熔化,A 错误;B .水银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它在-39℃时凝固,在-40℃时,已经是固态,所以这种情况下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B 正确;C .表中所列出的金属,除了水银,沸点都大于357℃,357℃是水银的沸点,这些温度都已经超过了水银的沸点,所以说不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C 错误;D .白炽灯里的灯丝是用钨制成,这是因为钨的熔点高,长时间通电温度很高,钨都不会熔化,D 错误。
2.假设我们手里现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标准大气压下,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6℃,用此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是27℃,则所测液体的实际温度应该是( ) A .24℃ B .25℃C .26℃D .27℃【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不准的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为:10025=96-423℃℃℃;用此温度计测得液体的温度是27℃,则这种液体的实际温度为:()272523425t =⨯-=℃℃℃。
故ACD 错误,B 正确。
3.如图所示,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气缸活塞面积为S cm 2,一个冲程活塞在气缸中移动的距离是L mm ,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p Pa ,飞轮转速为N r/min ,当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不计摩擦),汽油机的功率为_____________W ;若1h 消耗的汽油为V L ,汽油的热值为q J/m 3,则汽油机的效率为_____________%。
沿河三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月份物理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 B.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C.用热水袋取暖 D.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热容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B.物质放热越多,比热容越大C.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D.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和温度无关3.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存在着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这个能量转化的过程存在于()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4.在汽油机压缩冲程中,工作物质被压缩,汽缸中的()A.压强增大,温度降低B.压强减小,温度升高C.压强增大,温度升高D.压强减小,温度降低5.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属于内能的转移的是()A.用电灯照B光合作用C.用暖水袋取暖D.天然气的燃烧6.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 铁<c 铝)放在沸水中煮一段较长的时间,则它们吸收的热量()A.铁块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B.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C.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7.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实例,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A.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给蓄电池充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8. 生活中许多现象可以说明物理原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件D、以上都不正确9、一杯酒精用去了一半,它的()A.质量和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和比热容都不变C.质量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 D.质量不变,比热容为原来的2倍10、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如图1所示,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能量的转化形式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D.软木塞的机械能守恒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十三、十四章热学综合计算专题练习题1.将质量为100 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在标准大气压下),迅速放入质量为100 g、温度为10 ℃的某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5 ℃。
若不计热量损失,求这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少?[c铜=0.4×103J/(kg·℃)]2.某工厂利用地热温泉水辅助冬季供暖,地热温泉每天出水量为2.5×104kg,温泉水的初温是80 ℃,供暖后温度降低到40 ℃。
温泉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试求:(1)这些温泉水每天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若这些热量由热值为3.0×107J/kg的焦炭提供,至少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3.某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能的总有效面积为4 m2,热水器每平方米的面积上1 h得到太阳辐射的能量平均为2.5×106 J,热水器仅能把接收的太阳能的42%转化为水的内能,求光照5 h可以使热水器内初温为10 ℃、质量为100 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4.飞机的发动机是一种热机,通过航空煤油在气室中燃烧,从喷口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使发动机获得向前的推力。
高空中某飞机获得1.6×105 N的水平推力,以600 km/h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 h,需要完全燃烧热值为4×107 J/kg的航空煤油4000 kg。
求1 h内:(1)飞机的航程。
(2)发动机所做的功。
(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4)发动机的热机效率。
5.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 kg,温度为20 ℃的自来水加热到50 ℃,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1 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 J/m3。
中考(zh ōn ɡ k ǎo)物理专题复习 热学一、 例题例1、 质量为100克,温度为30℃的水,温度升高到50℃,那么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假设题目改为:质量为100克,温度为30℃的水,温度升高了50℃,那么吸收的热量又是多少?此两题需注意:“温度升高了〞与 “温度升高到〞一字之差,含义不同。
如图1(a)所示,温度升高到50℃,即末温为50℃,那么△t=50℃-30℃=20℃。
温度升高了50℃,如图1(b)所示,即 △ t=50℃, 末温为80℃。
接下来便可 利用热量公式Q 吸=cm ·△t 进展计算, ×103焦耳×104焦耳例2、 初温一样、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吸收一样的热量后接触,那么〔 〕A 、不发生热传递B 、热量由铜块传给铁块C 、热量由铁块传给铜块D 、无法判断分析:c 铜m 铜·△t 铜=c 铁m 铁·△t 铁c 铜<c 铁 △t 铜>△t 铁 铜的温度变化大。
初温一样,升高一样温度,那么铜的末温高,故热量由铜块传给铁块,此题选择B 。
(a) (b)假设(ji ǎsh è)上题改为:初温一样、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放出一样的热量后接触,那么〔 〕 (选项见上题)同样道理,铜的比热小,温度变化大。
但需注意,这一次是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故铜的末温低。
所以应是热量由铁块传给铜块,选择C 。
例3、 甲、乙两物质,当它们吸收一样热量后,甲的温度升高的比乙快。
对于它们的质量和比热的关系,可能是。
Q 吸甲=Q 吸乙即c 甲m 甲·△t 甲=c 乙m 乙·△t 乙 因为△t 甲>△t 乙 所以c 甲m 甲<c 乙m 乙 故有:1)假设m 甲> m 乙,那么 c 甲<c 乙2)假设m 甲= m 乙,那么c 甲<c 乙c 甲<c 乙c 甲<c 乙c 甲<c 乙 一共有五种可能例4、 某同学在六只一样的烧杯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水和煤油,用六只一样的酒精灯加热,其液体质量、加热时间是和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设液体每分钟吸收的热量一样〕。
热学综合姓名:一、选择题1.由于利欲熏心,少数不法煤商将煤矸石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客户为了不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下列物理量的中()A. 热值B. 质量C. 比热容D. 温度2. 四口之家分别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的平均月消耗量分别为:木柴约200kg,烟煤约 80kg,液化石油气约 30kg,煤气约 60kg.这四种燃料中哪一种燃料的热值最高()A. 木柴B. 烟煤C. 液化石油气D. 煤气3. 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的冲程只有做功冲程B.四冲程内燃机的吸气、压缩、排气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C.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热机的效率可达到100%4.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凝固,后蒸发C.先液化,后汽化D.先凝固,后升华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
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6.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丙、丁、乙、甲B.乙、丁、甲、丙C.乙、甲、丁、丙D.甲、乙、丙、丁7.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C.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汽化现象D.冬天,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8. 下列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减少各种热损失B.加润滑油,减少机器部件间的摩擦1C. 减少消耗的总能量D.充分利用废气的能量,如建热电站9.关于 q=Q/m 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热值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成正比B.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成反比C.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成反比,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成正比D.热值的大小是由燃料本身决定的,与质量和热量无关10.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实例,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A.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给蓄电池充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1.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 10℃,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 6℃,若再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则冷水温度将再升高( 不计热损失 )( )A. 4.5 ℃B. 4℃C. 3.5 ℃D. 3℃12. 人的体温是由“下丘脑”中特殊神经细胞组织控制的 , 它对人体体温的变化很敏感 , 当下丘脑温度高于 37℃时 , 人体散热机制 ( 如血管舒张 , 出汗等 ) 就会活跃起来。
沿河三中第十四章复习题一、选择题1.汽车已走进很多现代家庭,下图为四冲程汽油机汽缸的工作示意图,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的顺序排列,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乙甲丙丁B.甲丁乙丙C.丙乙甲丁D.丙丁甲乙2、一台内燃机的转速是1440转/分,那么在每秒钟内()A.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2次,活塞完成48个冲程B.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720次,活塞完成2880个冲程C.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440次,活塞完成1440个冲程D.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24次,活塞完成24个冲程3、甲、乙两个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甲物体温度升高,乙物体温度降低,结果甲、乙两物体温度相同,在这一过程中甲物体内能增加了100J,则()A.甲物体的热量也增加了100J B.乙物体放出100J内能,热量减少100JC.乙物体的内能减少了100J D.热传递后,甲、乙两个物体的内能相等4、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常会跳起来。
内燃机的哪个冲程与这一现象的能量转化相同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5、对于燃料的热值, 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理解的是:A、燃料的热值跟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成正比;B、燃料的热值跟燃料的质量成正比;C、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D、就某种确定的燃料而言, 它的热值是一个确定的值, 跟燃料的质量及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无关;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6.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压强________,温度________。
7.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正源源不断地向某市输送清洁能源——天然气。
天然气燃烧时,可以将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 J/m3,则每输送100 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后就相当于向某市输送了________J的能量。
8.新疆冬季房屋内多靠“暖气”取暖。
初三物理热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热量的单位?A. 米B. 千克C. 焦耳D. 牛顿答案:C2. 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吗?A. 一定B. 不一定C. 可能D. 不可能答案:B3.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什么?A. 辐射、对流、传导B. 辐射、蒸发、传导C. 蒸发、对流、传导D. 辐射、对流、蒸发答案:A4.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什么?A. 气压越高,沸点越低B. 气压越低,沸点越低C. 气压越高,沸点越高D. 气压与沸点无关答案:C5. 热机效率是指什么?A. 热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B. 热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C. 热机输出功率与燃料消耗的比值D. 热机输入功率与燃料消耗的比值答案:A6. 什么是比热容?A. 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B. 单位质量的物质降低1摄氏度所放出的热量C. 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开尔文所吸收的热量D. 单位质量的物质降低1开尔文所放出的热量答案:C7.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什么?A.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B. 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有C.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D. 晶体和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答案:A8. 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A. 只有做功B. 只有热传递C. 做功和热传递D. 以上都不是答案:C9. 什么是热膨胀?A. 物体在受热时体积增大B. 物体在受冷时体积减小C. 物体在受热时质量增大D. 物体在受冷时质量减小答案:A10.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A. 能量守恒定律B. 热能转换定律C. 能量转换定律D. 热能守恒定律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热量的传递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热传递12. 热机在工作过程中,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有相当一部分被________。
答案:散失13.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________。
答案:冰熔化14. 热传递的条件是________。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旅游时,小华用“小米8”手机与同学联络,通话时声音信息在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 ;同学帮小华拍了一张照片,小华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拍照时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 照片中小华的倒影部分_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实际光线进入手机镜头形成的;“小米8”手机的散热材料是石墨烯晶体,石墨烯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点;石墨烯的比热容为()31.410J/kg ⨯⋅℃, 则200g 的石墨烯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 。
【答案】8310⨯ 反射 是 有 32.810⨯【解析】 【分析】 【详解】[1]通话时声音信息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不是声波,所以它的传播速度是8310m/s ⨯。
[2][3]拍照时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照片中小华的倒影部分是由水面反射的光线进入手机镜头形成的,这是实际光线。
[4]石墨烯晶体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5]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可知,200g 的石墨烯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是()331.410J/kg 0.2kg 10 2.810J Q cm t =∆=⨯⋅⨯⨯=⨯℃℃2.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2)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像中的__________段(选填“AB ”或“BC ”),其熔点为_______℃;(3)用质量为m 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中的a 所示。
若用相同的热源,用质量为m 2(m 2>m 1)的海波做这个实验,得到的图像可能是图丁中的_______(选填“b ”“c ”或“d ”);(4)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来“探究水的沸腾”,还需要一个中间有孔的硬纸板,它的作用是_________。
沿河三中热学综合题一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人们常常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__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和_____2.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这意味着水和煤油在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吸收的热量______;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______煤油升高的温度.3.汽车发动机熄火后,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得越来越慢,在这个过程中,汽车的______能的一部分转化为车轮和地面的______能.此时能量转化遵循_______定律.4.如图16—7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硝化棉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______,使空气的______,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______使硝化棉燃烧.图16—75.在一根细长的玻璃管中装入半管水,再倒入半管红色的酒精,过一会儿我们会发现玻璃管中的水也变红了,并且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也下降了,这两个现象说明:(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6.国外有一种新型的隔音墙如图16—8所示,墙体夹层内填有颗粒状轻小的塑料球,当声音由墙体传入时可以引起小球振动,小球振动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并转化为______能,使之达到隔音效果.图16—8 16-77.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______;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通过吸、放热的形式实现不同物体之间的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用______的多少来量度,所以热量的单位也是______.8.在热机里,设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为E1,废气带走的能量为E2,散热消耗的能量为E3,克服摩擦做功消耗的能量为E4,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总能量为E,热机的效率为η,则E=______,η=______.9.5 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2.30×108J,由此可知汽油的热值是______,它的含义是_________.10.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组成甲、乙两物体的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2∶1,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11.物质是由______构成的。
______的运动。
______的斥力______引力。
12.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时的相互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____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时的相互距离,而小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____力。
13.当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分子运动______,它的内能______。
14.摩擦生热是利用______的方法使物体的______增加。
15.用热量、温度两个物理量填入下面的空格内:(1)今天天气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
(2)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3)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
(4)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______。
(5)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16.一根钢棒放在火炉内加热,主要通过_____使钢棒内分子运动快,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而用锯锯木头时,主要是人通过______使锯条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17.扩散现象说明______,温度越高扩散就越______。
18.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______。
19.图1所示,水蒸气膨胀时对软木塞______,消耗了水蒸气的______,木塞______能增加。
20.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引(或放出)的热量多物体的______和______吸关。
21.两个实心铁球甲和乙,甲球的体积是乙球的3倍。
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甲球升高的是乙球升高温度的______倍;若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球吸收的热量是乙球吸收热量的______倍。
22.将50克0℃的冰放进0℃、100克的水中,最终温度是______。
23.甲的比热是乙的一半,甲的质量是乙的两倍,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
24.甲种液体的质量是乙种液体质量的2倍,甲的温度为10℃,乙的温度为50℃。
如果把甲种液体混合后,温度变为30℃。
不考虑热量损失,则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之比为______。
25.四冲程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______次,曲轴转动______周,对外做功______次。
26.四冲程柴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实现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冲程,而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冲程。
4、一台四冲程汽油机,活塞向上运动的是_______ 和_______ 冲程,若在一分钟内火花塞点火1800次,则此汽油机的转速为_______r/min.二.选择题1.下列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冬天用热水袋取暖B.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用酒精灯给水加热D.陨石坠入大气层成为流星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D.0 ℃的物体不具有内能3.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的物体内能一定不变B.物体内能改变时,温度一定会升高C.物体温度不变,物态发生变化时,内能也有可能会变化D.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用温度来量度4.由公式Q=cmΔt(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可得c=Q/mΔt,说明同种物质的比热容在物态一定时()A.与Q成正比,与m、Δt成反比B.与Q成正比的条件是m、Δt不变C.与m、Δt成反比的条件是Q不变D.与Q、m、Δt大小无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在物质状态一定时总为定值5.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中空气的温度、压强和体积变化情况是()A.温度升高,压强增大,体积减小B.温度升高,压强减小,体积增大C.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体积减小D.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体积增大6.小孩从滑梯上匀速滑下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内能增大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内能增大C.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内能减小D.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内能减小7.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 B.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其增加的内能就越多C.物体内能多,则其温度一定越高 D.物体中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具有的能,叫做内能8.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就会增加B.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反映了它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D.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9.甲、乙两个物体能够发生热传递,则它们一定有不同的( )A.质量 B.温度 C.热量 D.比热10.两个不同温度的同种物质相互接触后,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温度 B.比热 C.热量 D.体积11.从“比热”概念出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B.比热大的物体能把热量传给比热小的物体C.只要提高某种物质的比热,必须给这个物体加热D.物质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也越大12.质量相同的砂石和铁,已知砂石的比热是铁的比热的2倍,如果铁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了48℃,那么砂石吸收同样多的热量,其温度升高( )A.12℃ B.24℃ C.48℃ D.96℃13.使200克铜温度升高6℃的热量可以使400克的铅温度升高9℃,铜的比热是铅的比热的多少倍( )A.3 B.2 C.4 D.614.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之比为1:3,比热之比为2:1,若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为4:3,则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A.1:2 B.2:1 C.2:3 D.4:115.甲、乙两个物体比热之比是2:1,当甲物体的温度升高20℃,乙物体温度升高10℃,它的吸收的热量之比是4:1,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1:2 B.2:1 C.1:1 D.2:316.下列各情况中正确的说法是( )A.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温度一定升高得多B.放出热量少的物体比热一定大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一定相同D.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彼此接触时一定会发生热传递17.把20℃、等质量的两个铜球分别放进50℃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中,热平衡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煤油的温度低些 B.水的温度低些C.两者温度一样 D.无法比较18.20克40℃的水和40克20℃的水混合,达到热平衡时它们共同温度约为( )A.24℃ B.36.7℃ C.30℃ D.35℃19.有甲、乙两个金属球,它们的比热关系是c 甲=3c 乙,质量关系是为( )A .4:1B .9:4C .4:9D .4:3三.实验题1.如图2实验,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当迅速地来回拉绳子,过一会儿筒内的乙醚会______。
说明了乙醚的______升高,______增加。
当把塞子冲开后,乙醚蒸气的______减少,转化为塞子的______。
(2)此实验说明了______。
2.如图3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过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地压下去,棉花会燃烧,这是因为压缩筒内空气______,空气的______增加,______升高,达到了乙醚的着火点,棉花才燃烧起来,此实验说明了______。
五.问答与计算题(1.在冬天,为了使房间里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需要供给4.2×106J 的热量,若进入散热器的水的温度是80 ℃,从散热器流出来的水的温度是72 ℃,问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多少kg 80 ℃的水?2.质量为2千克的水由20℃升到95℃时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不计热量损失,水的比热为4.2×103焦/(千克·℃)〕3.用煤油炉烧水,假定煤油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有40%被水吸收,则完全燃烧50克煤油可以使2.75千克、10℃的水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煤油的燃烧值是4.6×107焦/千克)4、质量为50kg 的铜块,温度由30℃升高到10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若是用燃烧焦炭给铜块加热,已知焦炭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只有40%被铜块吸收,需要燃烧多少焦炭?[焦炭的热值是30107. J/kg ,铜的比热是0.39×103 J/(kg ·0C)]5、有一款太阳能热水器,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右表所示. 将它安装在阳光充足的水平台面上,并送满水.(1)若它的底部支架与水平台面的接触面积为0.3m 2,求它对台面的压力和压强. (取g =10N/kg )(2)泰州地区(晴天)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2.8×106J. 若该热水器接受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1.5m 2,每天日照时间按8h 计算,则它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E )约为多少?若这些太阳能有60%被热水器中的水吸收,则可使水温升高多少?[c 水=4.2×103J/(kg ·℃)](3)若该热水器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由燃烧煤气(热值q =4.2×107J/kg)来获得,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4)请你:①从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提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两点主要理由;②说出当前在利用太阳能方面所面临的某一主要困难(可从自然因素或技术因素等方面思考).型号 JL —88 水 容 量/L 80 自身质量/kg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