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常规仪器设备使用评分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106.44 KB
- 文档页数:3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操作实践技能第一站:临床基本操作技能(3项)【体格检查,急救技术;20min,25分】体格检查:站在病人右边一、身高: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高度。
使用前校对“”点,误差不大于0.1cm,立柱垂直,赤脚、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脚尖分开;三点(脚跟、骶骨部、双肩胛)靠立柱、两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水平板与头顶紧度适当;间隔30秒,连续测两次,结果应大致相同。
二、体重:人体各部分的总重量。
使用前校对,误差不超过0.1%,电子秤注意“”点至刻度尺水平位;赤足,男性身着短裤,女性身着短裤、短袖衫,站立秤台中央;读数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测试人员每次读数前应校对砝码重量。
三、皮褶厚度:皮下脂肪厚度,皮摺厚度仪。
部位:腹部、肩胛下角部和肱三头肌。
使用前校对,是否有延迟现象;自然站立,暴露测量部位;右手持测量仪,左拇指示指指距3cm,以指腹捏起皮肤及皮下构造轻轻捻动皮褶,使之与肌肉星散,将测量仪两钳头置于手指下放夹住皮褶,待指针稳定后立即读数;读数误差小于0.1cm。
四、腰围:脂肪重量和脂肪分布。
部位:水平位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经脐上0.5至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肥胖者选腰部最粗处水平绕一周测腰围。
垂直站立,双足自然分开,平稳呼吸,用无弹性,最小刻度为1mm软尺,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平稳呼吸;测量值精确到1mm。
五、脉搏部位:桡动脉、颞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观察目标:频率、节律、强弱、紧张度、动脉壁弹性以及呼吸对它的影响。
安静或剧烈活动后休息30分钟再测,3个手指并拢,指腹平放桡动脉近腕处,力度适中,触摸桡动脉搏动,至少30秒。
六、血压计量检定合格,袖带大小合适。
测前患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
通常为右上肢,坐位平第四肋软骨,仰位平腋中线。
袖带均匀紧贴皮肤与上臂,气囊中部应对准肱动脉,听诊器膜形体件置于肱动脉上,软压之(体件不应塞于袖带与上臂之间),充气同时听肱动脉搏动声音,待声音消失后,再将水银柱升高20-30mmHg,恒速放气。
1.常规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考试时间:8分钟
1、用余氯比色计对生活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进行测定。
2、用温湿度计对公共场所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测定。
3、怎样用医学显微镜对已做好的致病菌染色玻片进行形态观察?
4、如何使用喷雾消毒器对传染病疫点进行消毒?
5、怎样应用数字照度计对室内的采光进行测定?
6、用紫外线测定仪对紫外线消毒灯管的紫外强度进行测定?
7、用数字声级计对噪声进行监测。
8、请对生活饮用水中余氯含量进行测定
2.消毒、隔离操作考试时间:7分钟
1、应用20%戊二醛原液,怎样配制成1000ml 2%戊二醛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2、在进入急性传染病疫点消毒处理前怎样穿脱隔离服和戴摘防护手套?
3、如何用含有效氯 2.5%的漂白粉上清液消毒1M3生活饮用水?
4、应用20%过氧乙酸原液,如何配制成1000mg/L的过氧乙酸5000ml对餐具进行消毒?
5、应用20%戊二醛原液,怎样配制成1000ml 2%戊二醛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操作常规仪器的正确使用试题编号:操作题目:如何正确使用余氯比色计测定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
简答题:、饮用水中余氯卫生标准的浓度表示单位是什么?、测定水中余氯时的温度最好不超过多少度()?、立即比色,所得结果为何种余氯?、分钟后比色,所得结果为何种余氯?要求:正确使用余氯比色计测定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并正确对测定结果进行判定。
评分要点:步骤操作要点分值、取水样于带刻度的比色管中;、用滴管加入滴邻联甲苯胺溶液,混匀;、迅速与标准管进行比色;、读出水样中余氯含量。
简答题答案、饮用水中余氯卫生标准的浓度表示单位。
、测定水中余氯时的温度最好不超过多少度。
、立即比色,所得结果为游离性余氯。
、分钟后比色,所得结果为总余氯。
试题编号:操作题目:温湿度计的使用简答题、温度的表示单位是什么?、测定时,仪器距墙壁不得小于多少米?、测定时,仪器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多少米?要求:正确掌握温湿度计的使用和结果判读。
评分要点:步骤操作要点分值、检查仪器电源;、打开仪器开关;、将仪器的传感器置于欲测部位;、按下温度键,待仪器稳定后,正确读出仪器温度显示值;、切换湿度键,待仪器稳定后,正确读出仪器相对湿度值;、检测完毕,将仪器传感器恢复原位;、按下仪器开关键,关闭仪器。
简答题答案、温度的表示单位是()。
、测定时,仪器距墙壁不得小于米。
、测定时,仪器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米。
常规仪器的正确使用试题编号操作题目:现场风速仪的使用要求:正确掌握照度计的使用和结果判读评分要点步骤操作要点分值、检查仪器电源及连线;、打开仪器开关;、检查仪器零点(盖盖时检查);、暴露仪器探头光敏面;、把探头水平放置在欲测光源下;、选择合适档位;、暴露分钟;、待仪器稳定后,正确读出测定值,并说出照度的表示单位;、测量完成后,将光敏面盖盖上;、电源开关切至,断开仪器连线。
常规仪器的正确使用试题编号操作题目:照度计的使用要求:正确掌握风速仪的使用和结果判读评分要点:步骤操作要点分值1、轻轻调整电位表上的机械零螺丝,使指针调到零位;2、校正开关置于断的位置;、将测杆插头插在插座内;、将测杆垂直向上放置;、校正开关置于满度位置;、调整满度旋扭,是电表置于满度位置;、校正开关置于零位;、调整粗调和细调旋扭,将电表指针调到零点位置;、轻轻拉起螺塞,使测杆探头露出,探头上的红点应对准风向;、正确读出仪器的响应值。
常用手术器械辨识与使用(1)项目描述正确辨认和熟练使用、传递常用手术器械;说出常用手术器械的主要用途,器械清洁、保管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技能要求能根据指定的手术案例正确准备手术用物;正确识别各种常用手术器械并说出其主要用途;熟练管理手术台与传递手术器械与物品;与巡回护士一起于术前、术后准确清点手术器械、物品并记录;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无菌观念。
操作规范常用手术器械名称及用途,管理与传递一、手术刀:由刀片和刀柄组成,可根据手术部位和性质不同而更换不同大小和和形状的刀片。
刀片的末端刻有号码,常用型号为20~24号大刀片,适用于大创口切割;9~17号属于小刀片,适用于眼科及耳鼻喉科。
根据刀刃的形状分为园刀、弯刀、球头刀及三角刀。
刀柄根据长短及大小分型,其末端刻有号码,一把刀柄可以安装几种不同型号的刀片(如图1、表1)。
图1 各种手术刀片及手术刀柄表1 手术刀型号、刀柄、刀片用途表安、取刀片法:使用手术刀将刀片安装在刀柄上,刀片安装宜采用持针钳夹持,避免割伤手指,安装时,用持针钳夹持刀片前端背侧,将刀片与刀柄槽对合,向下嵌入;取下时,再以持针钳夹持刀片尾端背侧,稍稍提起刀片,向上顺势推下(图2)。
图2 安、取刀片法传递方法:刀锋朝上,手持刀柄中上部,以柄轻拍手术者的手掌,以示有器械传递。
或用专用容器放置间接传递。
正确的执刀方式有四种(图3):1.持弓式:最常用的一种持刀方式,用于各种胸腹部皮肤切开、腹直肌前鞘切开等,其动作涉及整个上肢,而力量主要在腕部。
2.执笔式:用于切开短小切口,用力轻柔而操作精细,如解剖血管、神经、腹膜等,其动作和力量主要在手指。
3.握持式:用于切开范围较广,用力较大的切开,如截肢、切开较长皮肤切口等。
4.反挑式:用于向上挑开,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如挑开脓肿等。
图3 正确的执刀方式5.错误的持刀方式(图4):(1)执筷式,且手的位置太高 (2)执刀太低图4 错误的执刀方式二、手术剪:分组织剪和线剪两种。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评分标准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是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考试可以评估医师在临床实践中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
为了保证考试评分的公平、公正和客观性,考试评分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对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评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临床技能操作、诊断能力、处理急重症、医疗安全等方面。
在临床技能操作方面,评分标准主要考察医师的操作规范、操作流程、操作技巧等方面。
医师在考试中需要准确、熟练地完成各项操作,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循规范操作流程,保证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评分标准将根据医师的操作规范程度、操作流程是否正确、操作技巧是否熟练等方面进行评分。
其次,诊断能力是医师执业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考试评分的重点之一。
评分标准将根据医师对病情的判断和诊断准确性进行评分。
医师在考试中需要准确把握病情,对病情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诊断,评分标准将根据医师的诊断准确性、诊断依据和诊断过程进行评分。
此外,处理急重症和医疗安全也是考试评分的重点内容。
评分标准将根据医师在处理急重症过程中的处理及时性、处理有效性、处理规范性进行评分。
医师需要在考试中展现出对急重症的应对能力和处理技巧。
同时,医疗安全也是考试评分的重要内容,评分标准将根据医师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评分。
总的来说,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评分标准是考试评分的重要依据,评分标准的制定将直接影响到考试评分的公平、公正和客观性。
医师在备考时需要深入了解考试评分标准,针对评分标准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以提高通过考试的几率。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评审专家签名:评审时间:姓名职称单位总分评审专家签名:评审时间:姓名职称单位总分评审专家签名:评审时间:评审专家签名:评审时间:姓名职称单位总分评审专家签名:评审时间:6、换药评分表姓名职称单位总分1、考核方法:被考核者在换药室一位感染伤口的病人换药2、附评分原则说明:全过程一处违反无菌原则扣5分;换药过程中发现每缺一项换药必需品扣0。
5分;未作伤口、创面的观察不得该项分; 其它项目根据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评分;必要时可结合操作步骤提问。
评审时间:评审专家签名:7、穿脱隔离衣评分表姓名职称单位总分评审专家签名:评审时间:姓名职称单位总分注:穿刺点的选择(任选1个)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LO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⑨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
评审专家签名:评审时间:9、腰椎穿刺评分表姓名职称单位总分评审专家签名:评审时间:10、胸膜腔穿刺评分表姓名职称单位总分注:穿刺点选择:①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②肩胛线7~9肋间或腋后线第7~8肋间;③腋中线第6~7肋间隙;④或由B超定位确定.评审时间:评审专家签名:11、骨髓穿刺术评分表姓名职称单位总分注:穿刺点选择①髂前上棘穿刺点:病人取仰卧位髂前上棘后1—2cm,取骨面较平点;②髂后上棘刺穿点:病人取俯卧位,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⑧胸骨穿刺点:病人取仰卧位,取胸骨中线,第二肋间水平。
评审专家签名:评审时间:姓名职称单位总分评审专家签名:评审时间:姓名职称单位总分评审专家签名:评审时间:姓名:职称:单位:总分:评审专家签名:评审时间:15、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姓名职称单位总分4、叩诊全腹: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至右下腹,再至脐部5、叩诊肝上界:右锁骨中线至上向下6、叩诊肝下界;右锁骨中线至下向上7、检查肝区叩击痛8、检查移动性浊音:经脐平面先左后右9、腹部浅触诊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10、腹部深触诊: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11、训练被检查者作加深的腹式呼吸2—3次12、肝脏触诊: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上双手触诊手法正确(手位、配合)13、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右手掌面、10秒)14、检查胆囊点有否压痛:位置正确15、Murphy氏征检查:手法正确、判断准确16、脾脏触诊:双手法,平卧未能触及再行右侧卧位检查;17、肾脏触诊:双手法左手托腰部向上推起18、检查液波震颤:一手掌面贴于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指端叩击对侧腹壁,另一人手掌固定;19、振水音:上腹部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直接或用听诊器42 2 2 8 4 4 2 82 3 4 64 4 4评审时间评审专家签名16、新生儿窒息复苏评分表姓名职称单位总分评审时间:评审专家签名:17、平产接生评分表姓名职称单位总分评审时间:评审专家签名:18、全身麻醉评分表单位:麻醉医师姓名:职称: 手术名称:得分:评审时间:评审专家签名:医院名称:麻醉医师姓名:职称:手术名称:得分:评审专家签名:评审时间:单位术者姓名职称手术名称得分评审专家签名:评审时间:。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评分标准体格检查一般检查血压(间接测量法)血压测量包括以下步骤:检查血压计,肘部置位正确,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且松紧度适宜,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
考官可以复测一次,以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眼部检查包括眼球运动、对光反射和眼球震颤。
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的步骤包括置目标物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对光反射检查方法正确包括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其中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
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包括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浅表淋巴结浅表淋巴结检查包括颈部淋巴结检查、腋窝淋巴结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检查和腹股沟淋巴结检查。
颈部淋巴结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腋窝淋巴结检查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锁骨上淋巴结检查时,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腹股沟淋巴结检查时,被检查者取仰卧位,检查者用一手触摸同侧腹股沟淋巴结,另一手用力压迫股沟,以便淋巴结显露。
The patient lies supine。
and the examiner stands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atient。
The examiner's right hand。
with four fingers together。
简易呼吸气囊操作评分标准姓名:科室:考核日期:分数:简易呼吸气囊的检测(一)、呼吸球的测试1、用一只手挤压呼吸球囊,另一只手关闭球囊颈部的开口端,停止挤压后皮囊快速膨胀,说明吸入阀有效;2、关闭颈部开口端,试着挤压皮囊,如果用适当的力量不能压扁皮囊或挤压的力量迫使空气从颈部开口端的缝隙间溢出,说明吸入阀能有效的防止气体倒流(二)、单向阀检测1、用充满气体的储气袋与患者阀的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圆形垫片向外翘起,说明呼出的气体直接排向大气而没有再回到通气皮囊中吸入阀有效2、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皮囊几次,如果储气袋很快充满,说明患者阀能有效吸入气体给患者;三、安全压力阀检测:旋转安全阀,用手堵住患者接头并按压球体可以看见或听见压力装置的跳动,说明安全阀正常;有条件可接压力表或呼吸机测试安全压力,成人之压力为60cmH2O 或无压力阀;儿童、婴儿安全压力阀为40cmH2O;将呼吸球患者接头部分接上0—100cmH2O 压力表,以正常速度压下球体;压力表上应显示60cmH2O+/-10儿童、婴儿显示40cmH2O,如有异常请检测组装是否正确,及有无漏气,如安全阀损坏,请更换新组件以免影响其功能;(四)、呼吸球氧气袋及储气阀检测1、先将储气袋充满气,再把储气袋与储气阀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说明储气阀能有效把多余气体排入大气;2、将氧气储气阀及储气袋接在一起,连接氧气装置,气体由导入口导入,储气袋应鼓起,多余之气体自储气阀溢出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如未察觉溢出应检查出气阀组装是否正确;3、压缩呼吸球体,鼓起之储气袋会将气体导入球体,鼓起之部分会凹陷,如外接之气体进入,储气袋会再度鼓起,请压缩数次,会察觉空气留经储气阀的进气阀,若球体无法回复原状,请检查储气阀是否正常;4、在排空储气袋后球囊仍可快速膨胀,说明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时,储气阀仍可有效吸入大气作补偿如不需要氧气供应请不要加装储气座,以免影响呼吸球压缩次数(五)、呼吸球整组检测请将呼吸球各部分接好,并接上储气阀及储气袋,将患者接头处接上一呼吸袋500ml—2500ml,将氧气流量调节至10-12ml成人及儿童呼吸球婴儿8-10ml将呼吸球体压下数次,呼吸袋应有起伏现象,并确定回复之速度及是否有漏气之现象,并确定阀门是否正常运作;简易呼吸气囊检测完毕,如各个步骤没问题说明呼吸气囊是完好的;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经口/鼻腔 5分钟姓名:_____ __ 科室:___ ____ 考核时间 ___ ____ 得分:______ ___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姓名:_____ __ 科室:___ ____ 考核时间 ___ ____ 得分:______ ___微量泵使用操作评分标准姓名:科室:考核时间得分:_____。
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评分标准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是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必须通过的一项重要考试,通过考试后才能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正式成为一名合格的执业医师。
技能考试评分标准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了解评分标准不仅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还可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更好地把握重点,提高通过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评分标准。
首先,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评分标准包括临床技能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两个方面。
临床技能考核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等内容,而操作技能考核主要包括手术操作、急救技能、医学影像学解读等内容。
在临床技能考核中,病史采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考生需要准确全面地采集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内容,同时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评分标准将根据考生的病史采集是否全面、准确、有条理来进行评定。
体格检查也是临床技能考核中的重要环节。
考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例如心、肺、腹部、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检查。
评分标准将根据考生的体格检查是否规范、细致、有条理来进行评定。
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是临床技能考核中的核心内容。
考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评分标准将根据考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是否准确、科学、合理来进行评定。
在操作技能考核中,手术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常见手术的操作技巧,包括消毒、麻醉、切口、缝合等环节。
评分标准将根据考生的手术操作是否规范、熟练、安全来进行评定。
急救技能也是操作技能考核中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急救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
评分标准将根据考生的急救技能是否熟练、规范、有效来进行评定。
医学影像学解读是操作技能考核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考生需要能够准确解读各种常见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
评分标准将根据考生的影像学解读是否准确、全面、有条理来进行评定。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常规仪器设备使用评分要点
1.二氧化碳检测:(20分)
1按下电源开关;2
2稳定约45秒后,读结果并记录在测定表上;8
3更换电池;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则仪器前面板上红灯亮,则需更换电池;5
4电池充电:将AC220V插头插入AC220V交流电,DC输出插头插入充电插座时,充电器灯亮,充电8~16小时。
5
2.紫外线强度测定(20分)
1测定的紫外线波长范围253.7土5nm;1
2测试空间温度:20土10℃;1
3测试空间湿度:<85%;1
4仪器测试范围:第一档O~2000μw/cm2;第二档O~20mw/cm2;3
5调节“零点”:连接探头与信号处理显示屏,打开电源开关,“调零”,使显示屏出现“000”或“0.00”;4
6选择测试点:将探头放于被测紫外线灯管下垂直距离1m处;4
7打开探头盖,判读显示屏数值并记录,≥70μw/cm2为合格;4
8关闭电源开关,盖好探头盖。
2
3.一氧化碳检测(20分)
1检查电池:将控制开关旋至“TEST”位置,显示器数值在50以上,说明电池充足,可以正常工作,若低于50,则需更换电池;6
2测定:将控制开关旋至“GAS”位置,稳定后,显示的数值即为现场CO浓度;8
3调零:在标准空气中显示非“000”状态,打开显示器盖子,旋转“ZERO”钮,将读数调至“000”即可;6
4.现场噪声的测定(20分)
1打开电源:按下“ON/OFF”键;2
2测定即时噪音量:按下“SLOW/FAST”键,使“FAST”灯亮,读数;4
3测定平均噪音量:按下“SLOW/FAST”键,使“FAST”灯灭,读数;4
4测定最大噪音量:按下“HOLD”键,使“HOLD”灯亮,读数即为最大噪音量;4
5手持声级计或将声级计架在三角架上以麦克风距离音源1~1.5米为宜;2
6检测完毕后按下“ON/OFF”键,关闭电源;2
7核对并做好记录。
2
5.温湿度计的使用(20分)
1温度测定:
(1)将“TEMP/%RH”键按下,灯亮后便进入温度检测状态;3
(2)显示器(L、C、D)反映出温度(℃)的变化,待稳定后纪录下所显示的数值,即为所测现场温度。
4
2湿度测定:
(1)将电池盖打开,装上一枚9V电池;2
(2)按下“0N/OFF”键,打开电源;2
(3)开启电源后仪器处于湿度检测状态,此时“TEMP”灯不亮;3
(4)显示器(L、C、D)将立即显示出湿度(%RH)数值,做好纪录;3
(5)当改变测试环境时,需等待数分钟后,再读取稳定的湿度(%RH)值,并做好纪录。
3
6.应用20%戊二醛原液,怎样配配制1000ml2%戊二醛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10分)
1计算配制1000ml2%戊二醛,应取20%戊二醛的毫升数:
(1000ml x2%)/20%=100ml3
2取100ml20%戊二醛,倒入1000ml量筒内,再加水至1000ml。
3
3最后将1000ml2%戊二醛倒入玻璃缸内,混匀,再将需消毒的医疗器械放入缸内,浸泡30分钟。
4
7.如何使用喷雾器对传染病疫点进行消毒(20分)
1取某一种消毒剂若干,按消毒对象配制成所需的应用液,如固体消毒剂,要过滤除去不溶解的成分,混匀,装入消毒桶内;5
2装入配制好的消毒液不应超过规定的刻度线,将盖盖好,并拧紧螺丝;5
3加压打气,筒内压力达到足够时,拧开喷杆阀门,对消毒对象进行均匀喷洒消毒,如压力不足,再关闭阀门加压后再消毒;5
4消毒后,要用清水刷洗消毒筒内残余消毒剂,擦拭清洁晾干后备用。
5
8.应用20%过氧乙酸原液,如何配置成1000mg/L的过氧乙酸5000ml对餐具进行消毒?(10分)
1计算配置1000mg/L过氧乙酸5000ml,应取20%过氧乙酸的毫升数:
(5000ml x1000mg/L)/200000mg/L=25ml3
2取20%过氧乙酸原液25ml,倒入5000毫升的量筒内;2
3加入4975ml(5000ml-25ml)水至量筒内,使液面达到5000毫升刻度线上,再将配好的5000 ml应用液,移到大容器内,最后将餐具放入1000mg/L过氧乙酸内,浸泡3分钟进行消毒。
5
9.照度计的正确使用(20分)
1打开电源,选择适合测量档位;3
2打开光检测器头盖,将检测器放在欲测光源之水平位置;4
3读取照度计测量值,如左侧最高位数显示“1”,即表示过载,应立即选择较高档位测量,设定20000Lux/fc档位时,须×10倍才是测量的真值,设定200000Lux档位时,须×l00倍才是测定的真值;6
4读值锁定开关,按HOLD开关一下,LCD显示“H”符号,且显示锁定数值,再按HOLD开关一下,则可取消锁定功能;4
5测量完成后,将光检测器头盖盖上,电源开关切至OFF。
3
10.如何用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上清液消毒1M3生活饮用水?(10分)
1.计算消毒1立方水使加氯量达2mg/L,需加
2.5%有效氯的上清液多少毫升:
{1000000ml(M3)x2mg/L}/25000mg/L(2.5%)=80ml5
2.取80ml含氯量2.5%的漂白粉上清液,加入1立方米被消毒的饮用水中,搅匀,静置30分钟,即可饮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