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品质流程评估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6
IATF16949-2023供应商评估内审报告根据IATF-2023标准,我们对供应商进行了一次评估内审,并得出以下结论:供应商信息- 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名称]- 评估日期:[评估日期]评估内容及结论- #### 企业管理体系- 内部文件控制:企业对内部文件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 企业目标和政策:企业设立了明确的目标和政策,并向员工进行了宣传。
- 培训计划和记录:企业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和记录,确保员工的培训与发展。
- 不合格品管理:企业对不合格品实施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 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和跟踪。
- #### 生产能力- 设备管理:企业对设备进行了有效的维护和保养,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 产品检验:企业实施了严格的产品检验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 供应链管理:企业对供应链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 品质管理- 品质控制计划:企业制定了详细的品质控制计划,并严格执行。
- 安全标准和规范:企业设立了安全标准和规范,保证员工的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安全。
- 不良品率:企业的不良品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表明产品品质稳定。
- 持续改进:企业不断进行持续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论根据本次评估内审的结果,供应商在企业管理体系、生产能力和品质管理等方面表现出色,符合IATF-2023标准的要求。
我们可以继续合作并持续监督供应商的运作,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
以上是本次IATF-2023供应商评估内审报告的主要内容。
---以上报告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供应商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供应商评估是企业采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供应商的综合评价,能够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确保采购品质和供应链的稳定性。
本报告旨在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提供评估结果和建议,以供企业决策参考。
二、评估指标1. 供应商信用评估1.1 供应商注册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1.2 供应商的信用记录和信誉评级1.3 供应商的经营稳定性和发展潜力2. 供应商质量管理评估2.1 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认证情况2.2 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改进能力2.3 供应商的质量问题处理和售后服务能力3. 供应商交付能力评估3.1 供应商的交付准时率和交货准确率3.2 供应商的库存管理和物流配送能力3.3 供应商的应急处理和风险管理能力4. 供应商成本效益评估4.1 供应商的价格竞争力和价格稳定性4.2 供应商的成本管理和效益提升能力4.3 供应商的合作共赢意愿和长期合作潜力三、评估结果与建议根据以上评估指标,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得出如下结果和建议:1. 供应商A1.1 供应商信用评估:在供应商注册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方面,供应商A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在信用记录和信誉评级方面,供应商A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较高的信誉评级;在经营稳定性和发展潜力方面,供应商A经营稳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1.2 供应商质量管理评估:供应商A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认证;在产品质量控制和改进能力方面,供应商A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在质量问题处理和售后服务能力方面,供应商A能够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提供满意的售后服务。
1.3 供应商交付能力评估:供应商A的交付准时率和交货准确率较高;在库存管理和物流配送能力方面,供应商A能够有效管理库存,确保及时配送;在应急处理和风险管理能力方面,供应商A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风险管理意识。
1.4 供应商成本效益评估:供应商A的价格竞争力较高,价格稳定性较好;在成本管理和效益提升能力方面,供应商A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益;在合作共赢意愿和长期合作潜力方面,供应商A积极与企业合作,具有良好的长期合作潜力。
供应商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在现代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供应商的评估,可以确保企业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降低采购风险,提高采购效率。
本报告旨在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供应商的经营状况、质量管理体系、交货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方面。
二、评估对象本次评估的供应商为XXX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产电子产品的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手机、电视等。
三、评估内容1. 经营状况评估通过对供应商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其公司规模、发展历程、市场份额等情况。
根据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和实地调研,得出以下评估结果:- 公司规模:XXX公司成立于20XX年,注册资本XX万元,拥有员工XX人,年销售额达到XX万元。
- 发展历程:XXX公司在过去几年里,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市场份额逐渐增长,产品质量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 市场份额: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XXX公司在同行业中占据了XX%的市场份额,居于领先地位。
2. 质量管理体系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评估其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其质量管理流程、质量控制措施等情况。
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文件和实地检查,得出以下评估结果:- 质量管理流程:XXX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流程,包括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到成品检验等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
- 质量控制措施:XXX公司采用了先进的质量控制设备和技术手段,如自动化检测设备、质量追溯系统等,有效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水平。
3. 交货能力评估供应商的交货能力是评估其供应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供应商的交货能力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其交货周期、库存管理等情况。
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和与其合作的客户反馈,得出以下评估结果:- 交货周期:XXX公司能够按时交付产品,交货周期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 库存管理:XXX公司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能够及时掌握库存情况,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调配,避免了库存积压或缺货的情况。
供应商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全球供应链的不断延伸和复杂性的增加,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变得愈加重要。
供应商评估报告是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工具,旨在确定供应商的能力和合作潜力,从而为企业的采购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二、评估目的本次供应商评估报告的目的是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其在以下方面的能力和表现:1. 产品质量:供应商是否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质量,是否能够按时交货,并且能否满足企业的售后服务需求。
2. 供应能力:供应商是否具备足够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能够满足企业的采购需求,并具备相应的备货能力。
3. 价格和成本:供应商的报价是否合理,价格和成本是否具有竞争力,并且是否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4. 商业道德:供应商是否具备合规经营的基本标准,包括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等方面。
三、评估指标根据以上评估目的,我们制定了以下评估指标:- 基于已有客户的反馈,评估供应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表现。
- 检查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流程、检验设备和质量认证等。
2. 供应能力评估:- 考察供应商的生产线和生产设备,确保其能够达到企业的采购需求。
- 调查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产能规模,以确保其能够按时供货,并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3. 价格和成本评估:- 与其他供应商进行竞争性报价比较,评估供应商的报价是否合理。
- 调查供应商的成本结构和采购经验,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成本优势。
4. 商业道德评估:- 调查供应商的信誉和声誉,包括历史记录、行为规范等。
- 检查供应商的合规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标准、环境保护、劳动力问题等。
四、评估结果根据评估指标和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评估结果:供应商A的产品质量表现良好,客户满意度较高;供应商B的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准时交货率低。
2. 供应能力评估:供应商C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高效的生产线,具备较强的供应能力;供应商D的生产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大批量订单。
3. 价格和成本评估:供应商E的价格具有竞争力,并且成本管理能力较强;供应商F 的报价偏高,成本效益不佳。
供应商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企业的发展,供应商评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以确保企业能够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本报告旨在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二、评估目的1. 确定供应商的能力和可靠性,以确保其能够按时交付产品和提供服务。
2. 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企业的要求。
3. 评估供应商的成本效益,以确保企业能够获得合理的价格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4. 评估供应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确保长期合作关系的稳定性。
三、评估内容1. 供应商基本信息评估通过采集供应商的公司资质、注册资金、经验等信息,评估其是否具备合作的基本条件。
数据示例:- 公司名称:ABC供应商有限公司- 注册资金:1000万元- 成立时间:2005年- 主营业务:提供电子产品零部件2. 供应商能力评估评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数据示例:- 生产能力:每月可生产100,000个产品- 技术实力:拥有10名高级工程师和20名技术人员- 研发能力:每年投入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10%3.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评估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ISO认证情况、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检测设备等,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
数据示例:- ISO认证: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质量控制流程: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等- 质量检测设备:拥有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如X射线检测仪、电子显微镜等4. 供应商成本效益评估评估供应商的价格水平和交付能力,以确保企业能够获得合理的价格和及时的交付。
数据示例:- 价格水平:与同行业其他供应商相比,价格处于中等水平- 交付能力:过去一年交付及时率达到98%5. 供应商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评估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供应链稳定性和环境责任等,以确保长期合作关系的稳定性。
数据示例:- 财务状况:过去三年净利润稳定增长,资产负债比例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供应链稳定性:与核心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供应链稳定- 环境责任:遵守环境法规,拥有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四、评估结论根据以上评估内容,综合考虑供应商的能力、质量管理体系、成本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出以下结论:1. ABC供应商有限公司具备与企业合作的基本条件。
供应商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供应商评估是指对潜在或现有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组织的需求和要求。
本报告旨在对某公司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并提供详细的评估结果和建议。
二、评估目的评估目的是为了确保选择和维护合适的供应商,以满足公司的需求,并保证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评估供应商的能力、质量管理体系、交货能力、价格竞争力等方面,我们可以为公司的采购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评估方法1. 信息收集:收集供应商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背景、注册资金、经营范围、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交货能力等。
2. 现场考察:对供应商的生产设施、生产流程、质量控制措施等进行实地考察,以了解其实际情况。
3. 文件审查:对供应商的资质证书、质量管理手册、产品检验报告等文件进行审查,以验证其合规性和可靠性。
4. 资质评估:根据供应商的注册资金、经营年限、资质证书等进行评估,以确定其经营实力和信誉度。
5. 能力评估:评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技术能力、人员素质等,以确定其是否具备满足公司需求的能力。
6. 质量评估: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等,以确保其产品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
7. 交货能力评估:评估供应商的交货能力、供货周期等,以确保其能够按时、按量地供应产品。
四、评估结果根据以上评估方法,我们对该公司的供应商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得出以下结果:1. 供应商A- 公司背景: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5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XX产品。
- 资质评估:具备相关资质证书,经营实力较强,信誉度较高。
- 能力评估: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团队,具备满足公司需求的生产能力。
- 质量评估: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
- 交货能力评估:交货能力强,能够按时、按量地供应产品。
2. 供应商B- 公司背景: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金3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XX产品。
- 资质评估:具备相关资质证书,经营实力一般,信誉度一般。
供应商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本报告旨在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以确保其能够满足公司的采购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供应商评估是一个重要的流程,有助于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报告将对供应商的背景信息、质量管理体系、交付能力、价格竞争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
二、供应商背景信息评估1. 公司概况供应商为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跨国公司,总部位于亚洲地区。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覆盖全球。
公司规模庞大,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和高效的生产线。
2. 公司资质供应商取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明其在质量和环境方面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此外,供应商还获得了多项行业认可和荣誉,如最佳供应商奖、优秀合作伙伴奖等。
三、质量管理体系评估1. 质量控制流程供应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等环节。
公司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2. 质量认证供应商的产品通过了CE认证、RoHS认证等多项国际认证,证明其产品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此外,供应商还与多家知名品牌合作,为其提供OEM服务,进一步证明其产品质量可靠。
四、交付能力评估1. 生产能力供应商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够满足大批量订单的生产需求。
公司采用精细化管理,实施生产计划和排产,确保交货期的准时性。
2. 供应链管理供应商与多家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
同时,供应商还与物流公司合作,确保产品能够按时送达客户手中。
五、价格竞争力评估1. 价格优势供应商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其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能够满足客户的成本控制需求。
供应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采购成本等方式降低了产品价格。
2. 价格稳定性供应商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一定的价格稳定性。
供应商与客户签订了长期合同,确保在一定时间内价格不会大幅波动,为客户提供稳定的采购成本。
供应商评估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我公司当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绩效和能力,并为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
二、供应商背景我公司目前与三家供应商合作,分别是A公司、B公司和C公司。
A公司是一家在行业内有着良好声誉的大型供应商,B公司是一家新兴的创新型企业,而C公司则是一家小型供应商,但在某些特定领域有着独特的竞争优势。
三、供应能力评估1. 产品质量A公司的产品质量一直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通过严格的质检流程和先进的生产设备,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
B公司虽然是一家新兴企业,但他们在研发和创新方面表现出色,产品质量逐渐提升。
C公司的产品质量相对较低,需要加强质量管理和生产控制。
2. 供货能力A公司拥有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能够及时满足我公司的需求,并具备灵活的生产调整能力。
B公司由于规模较小,供货能力有限,但他们积极与我公司合作,提供了一些独特的产品解决方案。
C公司的供货能力相对较弱,经常出现延迟交货的情况。
3. 价格竞争力A公司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和资源优势,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并且在长期合作中给予我公司一定的折扣。
B公司的价格相对较高,但他们通过独特的技术和服务,为我公司提供了差异化的价值。
C公司在价格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四、合作效果评估1. 交付准时率A公司在交付准时率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按时交付产品,并及时解决供应链中的问题。
B公司的交付准时率有待提高,经常出现延迟交货的情况。
C公司的交付准时率较低,经常需要我公司催促才能按时交付。
2. 售后服务A公司的售后服务体系完善,能够及时响应和解决我公司的问题和需求。
B公司在售后服务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与我公司的沟通和协调。
C公司的售后服务水平较低,需要加强培训和改进。
五、供应商发展建议基于以上评估结果,我公司对供应商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 对于A公司,继续加强合作关系,与其深入合作,共同发展。
供应商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供应商评估是为了确保公司采购的产品或者服务能够满足质量、交货时间、价格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保证公司的运营顺利进行。
本报告旨在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评估目的1. 确定供应商的能力和信誉度,评估其是否能够满足公司的需求。
2. 识别供应商的优势和劣势,为公司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提供依据。
3. 提供供应商改进的建议,匡助其提高产品或者服务质量。
三、评估内容1. 供应商基本信息- 供应商名称:XYZ供应商公司- 注册地点:某某省某某市- 成立时间:20XX年- 公司规模:员工100人,注册资本1000万元2. 供应商能力评估- 生产能力:XYZ供应商公司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能够满足公司的大批量定单需求。
- 技术能力:供应商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能够根据公司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解决方案。
- 质量管理:供应商具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且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3. 供应商信誉度评估- 历史记录:供应商与多家知名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产品和服务得到了广泛认可。
- 客户反馈:通过对供应商的客户进行调查,获得了大部份客户对供应商的满意度较高的评价。
- 供应商声誉:供应商在业界享有良好的声誉,被评为优秀供应商和质量信得过企业。
4. 供应商价格评估- 价格竞争力:供应商的产品价格相对于同行业其他供应商来说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 报价透明度:供应商提供的报价明细清晰,没有隐藏费用。
- 价格稳定性:供应商在一定时间内的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不会频繁波动。
四、评估结果综合以上评估内容,XYZ供应商公司在生产能力、技术能力、质量管理、信誉度和价格方面表现良好。
其具备满足公司需求的能力,并且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建议公司与该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但仍需与供应商保持密切合作,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五、改进建议1. 提供更多的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客户的特殊需求。
供应商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本次供应商评估报告旨在对公司当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其能够满足公司的需求并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评估供应商的综合实力和风险情况,有助于公司制定合理的供应商管理策略,降低采购风险,提高采购效率。
二、评估指标及方法1. 供应商背景信息评估:对供应商的注册资本、成立时间、经营范围、公司规模等进行评估,以了解其经营实力和稳定性。
2. 质量管理评估:通过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流程、质量认证情况等进行评估,以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控。
3. 供应能力评估:评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交货能力、库存管理能力等,以确保其能够按时交付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4. 供应商风险评估:评估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合规性等,以识别潜在的供应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三、评估结果及分析1. 供应商背景信息评估结果:根据对供应商的背景信息评估,合作供应商A公司注册资本为XXX万元,成立时间为XXXX年,经营范围涵盖XXXX领域,公司规模属于中等水平。
具备较为稳定的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2. 质量管理评估结果:通过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发现供应商A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流程。
在过去一年的合作中,供应商A 公司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未发生重大质量问题。
3. 供应能力评估结果:供应商A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团队,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
其交货能力良好,能够按时交付符合要求的产品。
库存管理方面,供应商A公司采取了科学有效的库存管理措施,能够保证库存的合理控制。
4. 供应商风险评估结果:通过对供应商A公司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合规性等进行评估,发现供应商A公司财务状况良好,信用状况稳定,合规性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不存在明显的供应商风险。
四、评估结论综合以上评估结果,供应商A公司在本次评估中表现良好,具备与公司持续合作的潜力。
建议继续与供应商A公司保持合作关系,并加强与其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业务发展。
供應商品質流程評估報告評比摘要滿分總給分百分比評量表綜合最大評比(%) * 管理面10 4 4* 組織/設備10 6 6* 品管計劃40 16 16* 文件管制15 9 9* 物料採購20 12 12* 統計方法40 4 4* 器具管控15 12 12* 原物料控管15 6 6* 最終檢驗10 6 6* 持續改善25 13 13客戶滿意度------------------------------------------------------------------------------------------------------- 總評結果200 88 88 (為低於”留校查看”的供應商)近期品質類別:品質改善行動/備註‧上述10個大項,總分為200分. 貝特總給分為:88分‧如果總給分低於120 –定義為“留校查看”級的供應商..‧如果總給分介於120與170 -定義為“有潛力”級的供應商“‧如果總給分大於170 –定義為“優先選擇”級的供應商自我品質評量表-組成評比‧管理面(滿分為10分) 總給分:( 4 )公司是否有透過日常生產的持續改善理念中,建立一個"零瑕疵"品質承諾?備註:‧公司主要的目標尚未被建立,需透過固定每個月做品質表現的檢討.‧將整合一個全功能的電子化系統.‧高階經營團隊同意在不久的將來建立導入"零瑕疵"品質政策.‧IS0 9001認證通過的公司.‧透過重做,拒收和客訴件的百分比來監控品質上的表現.‧目前尚未建立跨部門的功能機制.‧發覺到公司的短期經營目標放在96%進廠物料上.‧每月的品質紀錄不能夠使用在將來的品質提升借鏡用,因為品質紀錄並未能詳細描述缺點與數量. ‧內部的稽核通常都已經是事先規劃好的,所以無法從中得知內部流程”漏洞”是否已修補完畢.‧組織/設備面(滿分為10分) 總給分( 6 )-整個公司組織是否有清楚界定出品質管理的責任歸屬? ( 2 )-公司是否有一個完整的品管功能? ( 1 )-人員與工作環境是否穩定且順利? ( 1 )-公司是否有固定定期的做設備上的保修? ( 1 )-公司為了預防與解決問題,在設備中是否有-度量衡量測儀器,金屬測詴儀與壽命測詴區( 1 )備註:‧品質責任已被大概的界定,‧貝特機械是一個50人以下的公司, 其中有3個人是品管相關人員..‧基本上已經有有關產品的壽命測詴,但並沒有任何留存資料可供分析用.‧有關品質責任已在品質手冊上訂義著.‧員工的離職率為5%,貝特有對員工做工作滿意度調查,並已分析供日後改善提升用.‧公司已有品管部門與組織圖,但是並沒有工作細部說明..‧了解到員工可以參與公司的管理會議,而且有員工意見箱來收集員工的意見,有時也可依情況需要與員工作一對一的面談.‧有設備與器具的保修計劃, 但無任何記錄來支持此計劃.,需要提升機器的專案保修的計劃.‧廠內有相關的電子測詴儀器..‧品管部門隸屬在研發部門之下.研發部門在總經理管轄之下直接領導品管部門.‧品質計劃(滿分為40分) 總給分:( 16 )-公司是否有品質管制手法並明訂公司的品管理念與目標,並已規劃出品質提升的機制? (4)-公司新近員工是否已了解公司的品質理念與預期目標? ( 2 )-公司是否有針對員工做持續品質教育計劃? ( 2 )-新產品上市前是否有客戶的參與? ( 4 )-公司的品質管制計劃是否已有嚴謹的公差標準,統計用的需求,而且皆建立使用在新產品上? ( 2 )-公司是否有檢討機制並使用在類似的產品/流程在建立品質控制計劃上( 1 )-公司是否有失效分析(FMEA)並已使用在建立品質控制計劃上? ( 0 )-公司有1~3年(短期~長期)的策略性的品質提升計劃方針? ( 1 )備註:‧有主要的品管手冊,但需要一個(品質)內容更好的手冊-需囊括所有相關品質的功能..‧並未發現在提出改善措施之後的持續追蹤.‧並無任何FMEA的活動.‧品管控制計劃需改善. (有些品管上的功能未被規劃…).‧需要成立中長期的品質提升計劃並做定期的檢討.‧需對全體新進員工做正式常態的訓練計劃.在職員工已有相關在職訓練, 但是這些訓練是一些基礎的訓練.,建議在訓練中加入一些品管上預防手法(工具)等課程.公司已有教育訓練機制.‧貝特機械未曾使用過FEMA.‧公司目前只有一年期(短期) 的廠內進料檢驗不良率資料.‧公司有品質管控計劃,但並沒有任何品管紀錄而且缺乏統計理論方法使用.‧失效的資料已被紀錄著但是缺乏統計與長期的品質提升計劃.‧文件管制(滿分為15分) 總給分:( 9 )-公司是否有一套封閉式的系統/流程來確保圖面變動(更)之後有相對應的圖面管控機制? ( 3 )-是否所有的圖面變更的動作與日期皆被清楚的紀錄著? ( 3 )-公司是否有系統可以來確認舊圖面與舊圖面管制計劃已經做廢( 3 )備註:‧發覺圖面與文件的管制方式並沒有很有效的做管控.‧管理部門並未做好透過公司正式流程來確認舊圖面已銷毀做廢的動作..‧非常好的電子化的文件管制系統.‧針對文件所需的系統的迴路/流程並不存在,而且在文件流程迴路的最後也沒有審核簽名動作..‧在圖面管控流程之外發現其他(未納入管制的)圖面.‧所有的文件皆透過正式的流程進行.‧ECN/ECR文件與圖面的管制紀錄被研發部門完好的管制著.‧圖面出圖時需蓋上公司正式的原始出圖章.‧物料採購(滿分為20分) 總給分:( 12 )-公司是否有供應商品質確認標準機制? ( 3 )-為了確保進廠物料的品質,公司是否有適當的檢驗區域以供檢驗? ( 2 )-公司的檢驗與抽樣計劃是否秉持著”零瑕疵”的理念來執行? ( 2 )-為了避免物料品質問題的再發生.公司是否有一原物料品質檢討板來檢討並建立解決方案?( 3 )-公司是否有一套系統/流程來對供應商做品質要求回饋機制? ( 2 )備註:‧並沒有那麼多的廠內調查證據來支持,並且沒有對所有主要的供應商做品質SQA訓練,但廠內確有SQA的文件。
‧當檢驗一開始發生時,正式改善行動計劃需求將會通知供應商.但供應商並無正式或有效的回覆. ‧需停止所有改善行動的需求.‧樣品抽樣計劃是依MIL-STD-105D.但有相當多的抽樣計計劃已備貝特改變.‧QA已組成MRB團隊,(廠長與研發人員),但是整體流程應該被更新過.‧統計方法(滿分為40分) 總給分( 4 )-公司已有員工學過統計學(方法)的基本知識? ( 1 )-統計方法有使用在進料檢驗控制上? ( 1 )-公司是否有相關量測器具並且已整理出GRR數值來確認該數值小於GRR 10% ( 1 )-針對超出範圍值或設定領域的部份,公司可有對策計劃? ( 1 )-公司是否有針對新零件,或新變更的流程,新儀器設備上是否有相關製程能力判讀的處理? ( 0 )-是否全部流程都已達到Cpk = 1.33 ? ( 0 )-是否全部流程都已達到Cpk = 2.00 ? ( 0 )-是否進階的統計方法已使用? ( 0 )備註:‧在工作站上,並沒有統計製程管制圖與製程能力分析表.‧大部份的員工並不知道GR&R, CPK觀念,而且在廠內並無任何學習這些觀念的方向計劃..‧只有少數幾位員工接受過基本的統計學課程.‧公司並沒有在進料與製程中的檢驗量測數據來供未來做為品質提升技術與判讀用.‧公司有基本的器具管制.並無任何的GPR數據可供使用.‧公司並無歷史比較圖,柏拉圖或魚骨圖使用暫品質缺點分析與日報表上.‧摘要只僅用了簡單的統計方法來分析.‧器具管控(滿分為15分) 總給分( 12 )-公司是否有器具管控機制? ( 3 )-公司是否在任何一種量測器具上都有標劃上刻度,並且公司是否有一個專業的程序來界定當器具上的刻度超出(標準值)時應該進行哪些必需動作-( 2 )-公司的量測器具上的標準刻度是否與國家標準局的一致( 3 )-是否在公司的量測儀器上有標註著刻度值? ( 3 )-是否有新的器具與測詴儀器組裝後特別的使用在系統導入上? ( 1 )備註:‧公司正式的器具管控機制是有的.器具刻度的流程也有.所以基本上已符合ISO9001的要求標準.‧公司有器械預防保修的機制但是並沒有細部的保養維護細節,紀錄與標準作業流程說明.‧量器具(的兩端)需固定時間做刻度校正的動作.‧公司並未找到合格的量器具來做硬度值測詴.‧原物料控管(滿分為15分) 總給分( 6 )-原物料是否可以透過整個製程中被追溯? ( 3 )-如果有未符合要求的物料已被認定,是否有正式的置回與相關需採取的動作措施( 1 )-公司是否有控管機制來儘量降低對公司的損害,並且有正式針對包裝,標籤,處理與運送方式的查核機制( 2 )備註:發現公司的物料管制系統是有的.但執行的效果與功能不彰.‧在組裝線上並無包裝方法指示而且也沒有包裝標準作業流程.‧物料區區間太雜亂.‧未符合標準的物料未能被有效的檢驗判斷出來.尤其是在進料檢驗與不良品退貨區是雜亂置放的. ‧造成瑕疵品問題原因並未能有效的做持續追蹤改善.‧組裝線人員需接受並提升在製程活動上相關的教育.‧在整個製程,組裝線與包裝線都沒有標準作業指導書.‧公司若以前沒有任何製程上的品質記錄的話,那就不可能有辦法來追溯物料品質狀況.‧不良物料品與其他物料皆一起放在存貨倉庫中.‧最終檢驗(滿分為10分) 總給分( 6 )-最終檢驗與抽樣計劃中是否稟持著”零瑕疵”的理念? ( 1 )-針對變異條件,公司是否已有反應處理計劃? ( 1 )-不符合(變異)的產品是否已被明確辨認出並已區隔開? ( 2 )-需重新製作產品/產品重新組裝後,是否在出口前有再次檢驗過? ( 1 )-公司是否有稽核紀錄被保存著,並利用在確認改善措施和持續提升? ( 1 )備註:‧需要正式的改善與預防計劃行動.‧並無資料顯示說重新製作產品/產品重新組裝後,在出口前有再次被檢驗過‧針對變異條件,公司有正式的措施計劃.‧重新製作的產品/產品重新組裝後已被辨認出並已與其他物品區隔開來.‧檢驗報告內容應更佳的詳盡,如此一來可以有效的來協助品質分析提升.‧給最終檢驗的抽樣計劃是定義在MIL-STD-105D,但是卻修改來降低抽樣量.‧針對產品/製程上並沒有任何的預防措施.‧持續改善/客戶滿意度(滿分為25分) 總給分( 13 )-公司是否有更好的管道方式來了解客戶的需求與問題? ( 4 )-針對客戶所發生的問題,公司是否有技術上支援來協助解決? ( 3 )-公司內部是否有定期的品質提升會議? ( 3 )-公司員工是否對品質提升上的建議認同? ( 3 )-品質成本是否也為品質提升工具的一種? ( 0 )備註:‧發現廠內有意見箱來收集員工的意見,但並未看見員工有任何意見的回饋.‧公司只有在每週會議上討論一些品質的議題,公司需要的是一個定期召開的品質會議用以跟蹤所有的品質資料.‧公司有顧客滿意流程.‧公司有足夠的技術支援來協助處理客戶的問題..‧定期與員工開會來討論品質提升議題.‧公司並沒有任何可量測品質成本的方法.應該針對一項品質與相關的目標提升工具來做量測.‧顧客滿意度已匯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