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路国平2018)
- 格式:doc
- 大小:339.50 KB
- 文档页数:35
中级财务会计学第二版下册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中级财务会计学第二版下册》是一本涵盖了财务会计的主要内容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
本课程主要涵盖了下列内容:•公司合并与收购•金融工具会计•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期权会计•变动股权投资会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掌握公司财务会计的主要技巧和方法,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公司合并与收购的会计要求和处理方法;•掌握金融工具会计和长期股权投资会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熟悉期权会计和变动股权投资会计的会计处理方法;•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财务会计问题。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1. 公司合并与收购(1)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多种合并方式的会计处理方法•以购买作为合并方式的会计处理方法•合并形成新实体的会计处理方法(2)收购会计处理方法•收购作为一种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初次确认和计量被收购目标的各类资产和负债•收购后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政策的影响2. 金融工具会计(1)金融工具的会计分类•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主要分类标准•以合同是否具有嵌入式衍生金融工具为分类标准(2)金融工具的计量方法•持有至到期日的金融资产和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金融工具持有人权利的变动情况及其影响3.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1)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和分类•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和涉及到的各方•对待长期股权投资应当考虑的因素(2)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初始计量方法•母子公司抵消的会计处理方法•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4. 期权会计(1)期权的基本概念和种类•期权的概念和作用•期权的种类和特点(2)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认购和认沽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公允价值对计量的影响•期权行权后的会计处理方法5. 变动股权投资会计(1)变动股权投资的基本概念和涉及问题•变动股权投资的概念和涉及问题•变动股权投资的种类和特点(2)变动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初始计量方法•股权投资变动计量和损益影响的计算方法•再次评估和最终处置的会计处理方法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课堂参与与提问•作业和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和报告•期末考试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和演示•实例分析和讨论•课外阅读和独立思考•互动交流和提问•实践操作和尝试六、参考教材主要教材:•中级财务会计学第二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教材:•公司财务会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财务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企业财务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内容,进一步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会计处理方法。
2.在熟练掌握会计要素的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的基础上,能灵活的根据企业的特点,为投资人、债权人、政府机关等报表使用人提供满足其需要的信息。
3.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会计基本法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4. 通过会计造假、会计贪污挪用等反面案例警示学生,让学生懂得做人的原则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重要,让学生不仅从法律层面,而且从道德水准上严格要求自己。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45678四、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1)教学目标1、2、3的达成度通过平时上课提问、实验环节与闭卷考试进行综合考评;(2)教学目标4的达成度通过案例分析完成进行考评。
五、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考勤情况和课堂提问。
平时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20%,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考勤和课堂提问占课程总成绩的12%。
每学期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至少上交6次;考勤按学校本学期的相关规定执行。
(2)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期末考试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80%。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未达50%者,该门课程成绩作不及格处理。
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建议教材[1]刘永泽.中级财务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0.2. 主要参考书[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3]斯派斯兰德.中级财务会计.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4]路国平,黄中生.中级财务会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制订人:审核人:2020年12月。
中级财务会计第4版课程设计选题背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财经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作为财务与会计的基础课,是培养财经类专业学生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技能的重要课程。
此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第4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进行,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成功掌握公司会计核算方法和分析方法。
课程设计内容课程大纲章节课时内容第一章 3 公司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 6 公司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第三章9 凭证记账方法及其会计处理第四章12 会计账簿的管理和核算方法第五章9 基本工资、应付薪酬及各种福利费用的核算第六章 6 会计核算中的成本处理第七章 6 库存、计提应计税费及待摊费用的核算第八章 6 投资性房地产及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第九章 6 长期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第十章 6 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会计处理章节课时内容第十一章 6 债权融资会计处理第十二章9 股份支付方案的核算第十三章 6 息税前利润及其传递关系第十四章9 财务报表的构成及分析第十五章9 日常财务管理与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本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实际操作技巧,课程教学分为三个部分:讲解、案例分析、实操。
其中,讲解部分主要是讲解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案例分析部分通过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程所学知识点;实操部分则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加深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课程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占比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课程参考资料1.《会计制度与凭证》蔡惠民著2.《会计学原理》李忆聪著3.《会计基础》张弘著4.《实用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李灵芝著5.《公司会计制度设计与实务》李灵芝著结束语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是本次课程的重要部分,本文在课程大纲、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有所帮助。
中级财务会计第五版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与任务中级财务会计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会计专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本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务应用能力,为其今后从事财务和会计工作做好铺垫。
从学生的需求角度考虑,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1.帮助学生系统学习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会计科目、会计方程、账户、凭证、账簿等,形成对财务会计的整体认识。
2.帮助学生了解财务会计的实际操作流程,并掌握常见会计凭证和账簿的使用方法。
3.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培养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工作。
2. 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财务会计概述2.会计科目、会计方程和账户3.会计凭证、账簿和账务处理4.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5.费用管理与成本核算6.预算管理与资本运营管理其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概念和作用,为后续章节的学习铺垫;第二部分介绍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方程的基本原理和账户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账簿的种类和账务处理的方法;第四部分重点介绍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编制方法;第五部分介绍费用管理和成本核算的概念和方法;第六部分介绍预算管理和资本运营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2.2 教学方法本门课程采用理论讲解与实务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包括:1.理论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课件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务应用方法。
2.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操作、真实案例分析、财务软件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实务应用方法和操作技能。
3.互动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互相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3. 教学评价与考核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本门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和课堂作业等。
中级财务会计精编版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门针对财务会计专业的中级课程,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财务会计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提高财务会计实际操作能力。
主要包括了财务报表分析、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预算等内容。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财务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分析和解释能力,以及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和使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财务报表的结构和内容。
2.掌握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3.熟悉成本会计基础概念和计算方法。
4.掌握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和使用方法。
5.理解财务预算的基本原理和编制方法。
三、课程内容1、财务报表分析(1)财务报表基础知识•财务报表的种类和内容•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方法•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2)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报表的横向和纵向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财务比率分析的应用2、成本会计(1)基础概念•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区分(2)成本计算方法•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的比较(3)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预算控制和标准成本控制的比较3、管理会计(1)管理会计基础•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对比•管理会计的目标和作用(2)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与使用•成本收集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成本分析系统的建设和使用•绩效评价系统的建设和使用4、财务预算(1)财务预算基础•财务预算的基本概念•财务预算编制的目标和步骤(2)财务预算编制方法•营业收入预算的编制方法•营业成本预算的编制方法•利润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方法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讲授部分着重介绍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部分则注重实际应用。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个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
六、参考书目1.《财务报表分析入门与实战》,作者:王力,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
中级财务会计上册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中级财务会计的相关知识,包括会计基础、财务报表、会计核算、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财务会计判断和决策水平,培养学生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会计基础、财务报表、会计核算、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内容;2.能够灵活运用财务会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财务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3.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财务工具进行财务决策。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会计基础1.会计的定义及内容;2.货币计量原则、会计等式、会计分录;3.注会机构、会计准则及其应用。
第二章:财务报表1.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2.财务比率分析方法。
第三章:会计核算1.应收账款和坏账的核算方法;2.存货的核算方法;3.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
第四章:成本管理1.成本的定义、分类及其确认方法;2.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及其计量方法;3.成本核算方法。
第五章:预算管理1.预算的定义、类型及其编制方法;2.预算控制的实现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门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程讲解采用PPT或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知识和方法。
五、考核方式本门课程采用考查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考查部分占总成绩的6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和实验等;考试部分占总成绩的40%,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1.杨智斌.中级财务会计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参考书目1.王振良.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2.高峰.企业财务会计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8年;3.周阔.中级财务会计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