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科考项目表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3
盘点我国四大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举行落成典礼(1985年2月20日摄)。
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实验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建成,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已发展到新阶段。
同年3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气象站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气象台网站,并被正式授予国际台代号。
新华社发长城站中国南极长城站,简称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洲最早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之一,建立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57分52秒。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
北面邻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的合恩角相距960公里;南面隔着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距离约130公里。
在该岛上,除长城站外,还有其他国家设立的多个考察站。
与中国站相邻的有:智利的费雷站,俄罗斯的别林斯高晋站,乌拉圭的阿蒂加斯站和韩国的世宗王站。
长城站占地面积约2.5公里。
站区系火山岩组成的丘陵地形,呈台阶型,西高东低,平均海拔高度10米.地表由卵砾石和砂石组成,平均1.2米以下为永久冻土层。
长城站有大型永久建筑10座,包括生活栋,科研栋、气象栋、文体栋,发电栋,综合库,食品库等。
夏季可容纳60人左右考察,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2009年年初,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之一的南极长城站卫星网络通讯系统已建设成功。
这极大地改善极地工作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与国内的距离。
通过实时传输科考数据,将显著提高极地科研成果产出的效率,增强极地考察的支撑能力。
中国南极长城站为什么选在乔治王岛?南极洲是不毛之地,要进行科学考察,必须首先建立考察站,为考察人员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各种后勤保障。
因此,南极考察的一切需要,在国内都要精心准备,稍有忽视,就会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进行准备中,对中国南极站的站址的初选,是当时的南极考察委员会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尔后工作的进行。
在对南极自然地理有了较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南极委认为,东南极洲尽管离中国较近(相对于西南极洲而言),但在当时没有破冰船或抗冰船的情况下,要登上东南极大陆显然要冒极大的风险,因此,暂把视线转向了西南极洲的南极半岛和南设得兰群岛。
题组二(山东省临沂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第26次南极科考船“雪龙号”于2009年10月11日10时30分从上海出发。
这次科考除执行长城站、中山站(69°22′S,76°22′E)的常规科考外,重点进行昆仑站(80°25′S,77°06′E;南极冰盖最高点附近)的内陆科考。
读右图,回答1—3题。
1.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A.年降雪量较大 B.气压较高C.年太阳辐射较强 D.年均风力较小2.昆仑站分别位于长城站及中山站的()A.西北方向、东南方向 B.东南方向、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西南方向3.雪龙号出发时()A.昆仑站的区时为11日13时30分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C.北京昼短夜长 D.长城站有极昼现象答案 1.D 2.B 3.C(辽宁省沈阳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四校协作体联考)图6为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图,该地海拔200-2100米。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7题。
图64. 该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平方千米) 大约是 ( )A 176B 284C 568D 1136 5. 图7所示4幅图与图6中O-P 地形剖面基本相符的是 ( )图7A aB bC cD d 6.该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 ( )A 闽西北B 吉东部C 滇南部D 晋北部7.如果要在图6中E 、F 两地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图中四个方案最合理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 4.B 5.B 6.A 7.C(山东省单县高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2009年1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都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省份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大到暴雪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暴雪。
据此回答8-10题。
8.当雪灾发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极长城站出现极夜现象B .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C .法国马赛港阴雨天气较多D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9.形成本次雪灾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 山地针叶林 高山草甸①④③②A B C D10.有关上题中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暖气团在甲乙两处均主动上升B.甲天气系统存在于高压脊C.甲较乙天气系统倾斜一定是因为甲处风力更强D.甲和乙天气系统大气均呈逆时针方向运动答案 8.C 9.B 10.D(哈尔滨第九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11月月考)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和稳定遭受严重冲击的严峻形势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于2008年11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这次峰会评估了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共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探讨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
我国极地科考事业发展与第26次南极科考成果
吴荣荣;何剑锋;王建国
【期刊名称】《上海国土资源》
【年(卷),期】2010(031)003
【摘要】我国极地科考事业走过了26年光辉历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大量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极地考察与研究成果,在国际极地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争取和维护了我国在极地领域的权益.中国第26次南极科考自2009年10月11日启程,于2010年4月10日凯旋回沪,"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载249名队员,历时182天,圆满完成了59项科学调查与21项后勤保障任务,为国际极地年和中国行动计划提交了出色答卷.
【总页数】8页(P83-90)
【作者】吴荣荣;何剑锋;王建国
【作者单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136;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136;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北京,1008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28.2
【相关文献】
1.我国极地科考机器人南极科考中初试成功 [J],
2.天文科考支撑平台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打破我国南极天文科考受制于人尴尬
局面 [J], 陈瑜
3.我国将在南极内陆建立科考站开展南极地区资源潜力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J],
4.南极科考队伍中的特殊队员一我国南极科考首次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 [J],
5.我国极地科考机器人在南极科考中初试成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的南极科考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当时中国开始派遣科学考察人员参加其他国家的南极考察队进行夏季和越冬考察。
在1983年,中国加入了《南极条约》,成为缔约国之一。
1984年,中国首次自行组队前往南极进行科考活动,并在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建立了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这标志着中国在南极没有考察站的历史的结束。
1989年,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第二个科学考察站——中山站。
此后,中山站历经多次改造和扩建,成为中国在南极重要的科研和后勤支撑基地。
同时,长城站和中山站也成为了中国的常年科学考察站。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南极科考活动逐渐扩展和深入。
1997年,中国开启了前往南极内陆冰盖的考察序幕,并在2005年成功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
2009年,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成了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
虽然目前昆仑站只是度夏科学考察站,但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南极科考活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至今,中国已经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考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其中,泰山站是在2014年建成的,主要在南极夏天使用。
此外,中国还计划在未来再建一个南极常年科学考察站。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南极科考已经形成了“一船四站”的硬件支撑体系,即一艘破冰船“雪龙”号和四个科考站。
这使得中国成为国际南极科学考察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重要贡献。
初二地理极地地区试题答案及解析1.北极圈附近的土著居民发现太阳终日挂在天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冰洋冰层厚度显著增加B.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为极夜C.北冰洋冰冻线向较低纬度扩张D.北半球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答案】D【解析】由北极圈附近的土著居民们发现太阳终日挂在天边,可知,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时北冰洋比较温暖,导致冰层融化,冰层厚度显著减小,冻线向较高纬度扩张;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此时为极昼现象,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
2.某摄影队到南极拍摄企鹅在最寒冷月份的生活状态,图(下图),该摄影队几月份到达南极最合适( )A.1月B.3月C.8月D.12月【答案】C【解析】从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该地8月份气温最低,能拍摄到企鹅在最寒冷月份的生活状态。
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气候。
3.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南极泰山站于2014年1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图中D处)。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9分)(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或大洲名称:E 、F(2)在图中G处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据此判断泰山站位于C站的方向。
(3)四科考站中,无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是,纬度最高的是。
(均填字母)(4)如果说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象征,那么最有资格代表南极地区的动物是。
(5)南极泰山站建立时,正是我国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科考站选择在这个时候建立的原因是①、②。
【答案】(1)南美洲印度洋(2)略(顺时针)东南(3)C A(4)企鹅(5)此时是南极的暖季,气温较高处于极昼期,白昼时间长【解析】(1)图中F为南美洲,E为印度洋。
(2)图中是南极点为中心,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3)图中D处为泰山站,从纬度位置看,位于C站的南面;从经度位置看,位于C站东面,综合可知,泰山站位于C站的东南方向。
单项选择题:1.氢气球载人飞行的日期是1783年12月1日,升空的人是()布朗夏尔2.1985年1月7日,法国人()和美国人杰弗利斯乘氢气球首次飞越英吉利海峡布朗夏尔3.1870年()战争中,巴黎守军曾用气球向城外运送信件和撤退人员普法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气球主要用于()和拦截飞机侦察5.飞艇诞生的年份是()年,发明人是法国的吉法尔18526.第一个将气油机安装上飞艇并发明实用飞艇的是()杜蒙7.硬式飞艇的发明人是()齐伯林8.1926年,齐伯林公司制造了Lz-127号硬式飞艇,名称是()齐伯林伯爵号9.载人热气球的发明者是()国人()兄弟法,蒙哥尔费10.气球是一种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它利用了物理学的()定律浮力11.热气球载人自由飞行的日期是()年10月15日,升空的人是罗齐尔和达兰德斯178312.热气球载人自由飞行的日期是()年10月15日,升空的人是罗齐尔和达兰德斯178313.1936年,齐伯林公司建造的Lz-129号飞艇,总气囊容积达到()万立方米2014.定翼思想是19世纪初,英国航空之父()提出来的凯利15.第一个飞机设计专利是英国人汉森于()年获得的184316.世界第一个航空研究团体不列颠航空学会是()年成立的186617.航空研究的重要工具——风洞是由英国人()于1871发明的维纳姆18.1891年到1896年,李林塔尔共进行了()多次滑翔飞行,最远的可达300米250019.美国人()是莱特兄弟之前最接近发明成功飞机的人兰利20.定翼思想的核心是将鸟翅膀的()功能和()功能分开,分别加以实现推进、升举21.唐纳德·道格拉斯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年创办了道格拉斯公司192022.在无人机上可以安装()空对地导弹23.现代的空中加油方法已经不再是“抛绳”的办法了。
在空中进行加油主要有()软管加油和硬管加油24.加油的程序分为的第3个阶段是()加油阶段25.空中加油机的缺点是十分明显的,它的最大问题是()毫无自卫能力26.1913年的一个冬天,为了协助部队打击入侵的外蒙古军队,北洋政府派出了“高德隆”式飞机一架,由南苑航校修理厂厂长潘世忠和飞行学员吴经文驾驶,飞到呼和浩特(旧称多伦)一带()侦查蒙军的驻防和兵力部署等情况,轰炸蒙军27.一战时期的军用侦察机主要采用()目视侦察28.现代战略侦察机的发展有3种情况()一是使用战略轰炸机改装而成,二是使用运输机改装,三是专门研制的29.“驼峰空运”的难点之一是持续的时间长,3年多的时间,具体时间是()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30.随着飞机的发明,最方便、快捷、安全的世界()运输方式——航空运输登上三维空间第5种31.1910年11月7日,()飞行员菲利普·帕马利驾驶莱特型双翼机进行了第一次航空货运飞行美国32.1915年12月12日,()设计的世界第一架无支柱悬臂式全金属单座飞机J1首次试飞。
中国南极科考成就列举
1. 中科考站的建设:中国在南极拥有三个科考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
这些科考站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科学家们进行研究提供了基础设施。
2. 南极科学考察项目:中国在南极开展了多种科学考察项目,涵盖了地球科学、生物科学、气象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考察项目有助于深入了解南极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
3. 中国南极考察船队:中国有自己的南极考察船队,其中最知名的是雪龙号。
这些考察船队通过远航任务,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前往南极科考站的交通工具,并支持他们在南极进行科学研究。
4. 重要科学发现:中国南极科考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
例如,中国科学家发现了南极地区的一种新型冷适应蛋白,这对研究生物适应极寒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中国科学家还在南极进行了第一个南极环境综合调查,为南极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5. 参与南极管理与保护:中国积极参与南极国际管理与保护事务。
中国作为南极环境保护协议缔约方,致力于保护南极的生态系统和环境资源,并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南极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南极科考在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考察项目、科学发现以及南极管理与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南极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盘点我国四大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举行落成典礼(1985年2月20日摄)。
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实验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建成,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已发展到新阶段。
同年3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气象站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气象台网站,并被正式授予国际台代号。
新华社发长城站中国南极长城站,简称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洲最早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之一,建立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57分52秒。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
北面邻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的合恩角相距960公里;南面隔着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距离约130公里。
在该岛上,除长城站外,还有其他国家设立的多个考察站。
与中国站相邻的有:智利的费雷站,俄罗斯的别林斯高晋站,乌拉圭的阿蒂加斯站和韩国的世宗王站。
长城站占地面积约2.5公里。
站区系火山岩组成的丘陵地形,呈台阶型,西高东低,平均海拔高度10米.地表由卵砾石和砂石组成,平均1.2米以下为永久冻土层。
长城站有大型永久建筑10座,包括生活栋,科研栋、气象栋、文体栋,发电栋,综合库,食品库等。
夏季可容纳60人左右考察,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2009年年初,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之一的南极长城站卫星网络通讯系统已建设成功。
这极大地改善极地工作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与国内的距离。
通过实时传输科考数据,将显著提高极地科研成果产出的效率,增强极地考察的支撑能力。
中国南极长城站为什么选在乔治王岛?南极洲是不毛之地,要进行科学考察,必须首先建立考察站,为考察人员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各种后勤保障。
因此,南极考察的一切需要,在国内都要精心准备,稍有忽视,就会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进行准备中,对中国南极站的站址的初选,是当时的南极考察委员会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尔后工作的进行。
在对南极自然地理有了较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南极委认为,东南极洲尽管离中国较近(相对于西南极洲而言),但在当时没有破冰船或抗冰船的情况下,要登上东南极大陆显然要冒极大的风险,因此,暂把视线转向了西南极洲的南极半岛和南设得兰群岛。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模块测试高三地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在答卷纸上,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1时,中国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从天津港启程,执行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任务。
读下图完成1-2题。
1.当中国南极科考队乘“雪龙号”从天津港出发时,太阳光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A.3°30′N,105°E B.5°10′S,125°EC.11°24′S,135°E D.20°10′S,135°E2.此次中国南极科考队乘坐的“雪龙号”,要途经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进行必要的物资补给,该港口城市全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A.3~5月 B.6~8月C.9~11月 D.12~次年2月3.“雪龙号”11月19日离开弗里曼特尔港继续前行,于12月初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航进的这段路程()A.行驶方向为东南 B.航距超过10000千米C.不会遇到狂风巨浪 D.黑夜渐短白昼渐长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4-5题。
4.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5.图中显示冬季b项很少,其原因是()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B.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D. 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云贵高原某城市座落于坝子(盆地)内,受季风的影响,形成冬干夏雨、干湿分明的季风气候。
山西省运城市桥北中学2021年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9年10月11日上海启航,预计于2010年4月10日返回上海执行长城站、中山站的常规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外,将重点进行昆仑站和格罗夫山的内陆科学考察。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M地以南常年盛行的风向是()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2.若某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M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则该地昼长大约是()A.19小时 B.21小时 C.22小时 D.12小时参考答案:A B2.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乙地与湖面高差的最大值可能是A. 20米B. 45米C. 95米D. 135米2. 图中甲、乙、丙、丁中适合建乡村聚落的地点是A. 甲、丙B. 甲、乙C. 丙、丁D. 乙、丁3. 图中①--④四条虚线为利用湖泊水源灌溉农田规划线路,最合理的自然渠是A. ①B. ②C. ③D. ④参考答案:1. B2. A3. C试题分析:1. 读图,图中乙地是河谷,根据等高线数值,乙地海拔范围是100-150米。
湖面海拔是100米,两地高差的范围是0-50米,最大值可能是45米,B对。
A、C、D错。
2. 读图,图中甲、丙两地海拔较高,地形坡度较小,水患少,适合建乡村聚落,A对。
乙距河流太近,海拔较低,易发生洪水灾害。
丁地位于湖泊沿岸,海拔低,易发生水灾。
所以B、C、D错。
3. 根据图中等高线递变规律,判断①-④虚线经过地区的地势变化。
要规划自流渠,必须是由高处流向海拔低处。
图中①虚线在甲乙段是流向高处,A错。
②虚线在丙段应是先流向海拔高处,B错。
③虚线基本符合自流条件,C对。
④虚线上半部分是流向海拔高处,D错。
3. 流域的自然背景,主要影响着河流的()①利用方式②矿产的开发程度③开发方向④交通运输方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参考答案:C4. 巴黎的古建筑多沿塞纳河两岸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交通运输便利,利于获得建筑材料②沿河建设古建筑,欣赏价值高③使人文景观临河分布达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④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交通运输主要是水运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5. 下列地点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A. 24°W,24°NB. 170°E,52°SC. 17°W,52°SD. 24°E,24°N参考答案:B【详解】从各点的经纬度看出,选项A中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选项B中的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选项C中的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选项D中的点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故选B。
南极普里兹湾73°E断面地转流及水文特征分析林丽娜;陈红霞;刘娜【摘要】在整理历次中国南极考察在普里兹湾及附近海域水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选取第15、16、18、21、25、26和27次科学考察即1998-12-1999-01,2000-01,2002-01-02,2004 12,2009 02,2009-12和2011-01获得的普里兹湾及附近海域73°E断面CTD调查资料,采用动力计算方法计算了73°E断面上各年份的纬向地转流,并进行了通过断面的纬向地转体积通量和热通量的计算;结合多年温、盐分布情况分析了陆架上层水北扩、绕极深层水涌升以及陆缘水边界等断面典型水文现象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73°E断面上的纬向地转流呈相间带状分布,在65°48′S 和68°00′S附近存在两个流切变;陆架区(66°30′S以南)最大东向流速多年变化范围为4.0~9.3 cm·s-1,最大西向流速多年变化范围为1.0~3.2 cm·s-1;海盆区(62°00′~66°30′S)最大东向流速多年变化范围为4.0~6.5cm·s-1,最大西向流速多年变化范围为0.2~3.8 cm·s-1;断面上62°00′S以南纬向总体积和热量输运均为东向输运,多年年平均体积通量和热量通量分别为1.52×107 m3·s-1和1.64×1016 W,其中海盆区为1.47×107m3·s-1和1.60×1016W,陆架区为0.50×106 m3·s-1和4.00×1014 W.陆架上层水的多年北向扩展范围在62°54′~65°12′S之间变化,其中在初夏考察航次期间,扩展程度最大,最北可扩展到62°54′S;陆缘水边界的多年经向变化范围在63°00′36″~65°07′12″S之间,在初夏航次北移最大,最北移至63°00′S;在7次考察期间有5次绕极深层水扩展至陆架.陆架上层水北扩和绕极深层水涌升的时空变化直接影响到陆缘水边界强度和位置的变化.【期刊名称】《海洋科学进展》【年(卷),期】2013(031)003【总页数】11页(P332-342)【关键词】地转流;通量;陆架上层水;绕极深层水;陆缘水边界【作者】林丽娜;陈红霞;刘娜【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28.2;P731自1984-2011年,我国共进行了27次南极考察。
2016年广西单招地理模拟试题:地球和地球仪【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1:有关经纬线长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纬线都等长B、赤道的长度与经线等长C、赤道的长度是经线长度的2倍D、赤道的长度比经线稍长2:中国第26次南极科考队经中山站(69°22′S,76°22′E)到昆仑站(80°25′S,72°06′E)附近对南极冰盖最高点进行了科学考察。
据图回答题。
昆仑站分别位于长城站及中山站的( )A、西北方向、东南方向B、东南方向、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西南方向3:在地球仪上,0°纬线与0°经线相比()A、正好等长B、0°纬线稍长C、0°经线稍长D、0°纬线是0°经线的2倍4: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A、19°W,60°SB、0°,26°NC、25°W,30°ND、140°W,35°S5: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有()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相等③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圆④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向走,最终能回到出发地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6:读图,回答小题。
1.关于图示岛屿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西太平洋上B、位于东九区,东太平洋上C、位于赤道附近,印度洋上D、位于我国东北方向2.图示岛屿最宽处约为A、8千米B、18千米C、28千米D、38千米3.关于图示岛屿上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流域面积大B、汛期短,水量小C、流程短,水流急D、含沙量大7: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每空两分,共10分)材料一我国某中学地理课题研究小组在2009年9月23日这一天,对校内10米高的旗杆的影子进行了测量,其结果如下:材料二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的规定。
2010—2011学年度地理必修Ⅲ一、二章模块检测(测试时间:5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②移民亚马孙平原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 ( )A.修建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B.移民亚马孙平原C.吸引国外投资在此开辟肉牛牧场D.建立自然保护区3.对亚马孙流域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前景,正确的说法是 ( )A.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来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首位B.要大规模开发这片森林,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C.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考虑。
应该禁止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D.只要加强对砍伐后地区的复种,这片雨林是能保护住的4.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 ( )A.半干旱农牧过度区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B.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设法扭转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D.防治荒漠化的核心问题是植树造林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读下图,回答5~6题5.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 水分差异造成的B. 热量差异造成的C. 地形差异造成的D. 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6.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7.下列人类活动符合当地自然环境规律的是()A.到埃及旅游,应带防晒霜,着短袖衬衫B.瑞典、挪威、芬兰、冰岛四国户外的文化生活以冬半年为少,夏半年为多C.赤道附近的一些平原地区的露天市场中午繁荣,早晚冷清D.为发展旅游业,广州举行大型冰雕展8.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始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即“精准农业耕作”。
无人机在石油管线巡检中的应用方案60公里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海目录1.公司简介.....................................................2.系统概述.....................................................2.1 现状...................................................2.2 新技术应用.............................................2.3 无人机航摄简介.........................................2.4 无人机航测原理及系统...................................2.5 低空飞行限制少.........................................2.6 自身性能...............................................2.7 成本低廉...............................................2.8 无人机系统构成.........................................2.9 无人机作业流程.........................................3.华测无人机石油管线巡检方案介绍...............................3.1无人机车载地面终端模式..................................3.2任务机加空中中继机模式..................................3.3任务机加地面固定中继模式................................3.4任务机加多点地面固定中继模式............................3.5 无人机航飞作业标准.....................................3.6主要技术指标及工作流程..................................3.7 结构图.................................................4.无人机产品介绍...............................................5.软件功能介绍.................................................5.1 地面导控软件...........................................5.2 数据处理软件技术指标...................................5.3 控制电脑设备要求.......................................5.4 Pix4D数据处理软件......................................6.售后培训.....................................................6.1总则....................................................6.2设备验收................................................6.3培训....................................................6.4跟踪服务................................................6.5 软件维护与硬件维修.....................................6.6 附则...................................................1.公司简介华测是一家专注于国产GNSS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