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

  • 格式:doc
  • 大小:83.33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园林史

绪论

一、人类造园活动总论

世界园林体系

1、东方园林体系——中国、日本(佛教)

2、西欧园林体系——意大利、法国、英国(基督教)

3、西亚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波斯、西班牙、印度(伊斯兰教)

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史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阶段

一、生成期——先秦至两汉

园林产生与成长的幼年期,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大帝国初步形成,相应的,皇家的宫苑、园林规模宏大,气魄宏伟,为这个时期园林建设的主流。

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小农经济受到豪族庄园经济的冲击,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入侵,帝国处于分裂状态。意识形态上突破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呈现为百家争鸣、思想活跃的局面。相应的,民间的私家园林异军突起,而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也使得寺观园林开始兴盛。园林艺术兼容儒、道、玄等诸家美学思想而向更高水平跃进,奠定了中国风景是园林大发展的基础。

三、成熟期——隋唐时期

帝国复归统一,豪族势力和庄园经济受到抑制已不占主要地位,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更加健全、完善。意识形态方面,儒、道互补共尊而以儒家为正统。唐王朝的建立开创了帝国历史上一个意气风发、勇于开拓、充满活力的全盛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显示了其闳放的风度和旺盛的生命力。园林的发展也相应的进入了成熟或者说全盛的时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的独特风格已经基本形成。

四、鼎盛前期——两宋至清初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已经发育成型,农村的地主小农经济稳步成长,城市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市民文化的勃兴为传统的封建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封建文化的发展已失去了汉唐的闳放风度,而转化为在日益缩小的精致世界里实现着从总体到细节的自我完善。相应的,园林的发展也由成熟期而升华为富于创造和进取精神的鼎盛时期。

五、鼎盛后期——清中叶至清末

清乾隆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盛时代,表面的繁盛已经掩盖着四伏的危机。其后,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逐渐趋于解体,封建文化也愈来愈呈现出颓废的迹象。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了前一个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则暴露了衰颓的倾向,逐渐流于繁琐与僵化,丧失了前一个时期的积极和开创精神。

第二章、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园林

先秦至两汉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即是其从萌芽、产生而逐渐成长的时期。它经历了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的1200多年的漫长岁月,相当于殷、周、秦、汉四个朝代。

第一节、园林的起源与最初形式

一、商朝已具备了营造园林的基本条件

1、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劳动产品已有剩余。

2、已有完整的国家机构,作为一个脱离生产劳动的特殊阶层已经出现。

3、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艺术等开始达到比较发达的阶段(甲骨文已经出现)。

4、经济基础及技术、材料达到一定的水平,已有较先进的劳动工具(青铜冶炼术)。

二、“园”、“圃”与“囿”

“囿”是就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并挖池筑台,供作帝王贵族狩猎和游乐的用地。囿是田猎园,也是欣赏自然活动的一种审美场所。——《中国古代园林史》汪菊渊

三、小结:

中国的造园从殷周时期开始,最初的形式为囿,此时期的囿又称为“上古朴素的囿”。

第二节、春秋战国的文化艺术与宫苑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文化、艺术风格丰富多彩,造园活动也有一定的发展。

一、文化艺术

1、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

2、诗歌:《诗经》、《楚辞》。

3、散文:《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书,语言都很丰富,说理透彻,文笔生动。

4、绘画:类型有壁画、帛画、版画等。

5、建筑:技术和艺术上都有很大的进步。

6、城市建设:燕下都、赵邯郸、齐临淄等

二、造园活动

这时期,诸侯势力强大,各诸侯都在都邑附近经营园林,规模都不小。

吴王夫差——姑苏台:一座以游赏功能为主的园林,功能也较为完备,宫室规模宏大,形象华丽。

吴王夫差——梧桐园(今苏州吴县),会景园(嘉兴):当时造园活动已用人工池沼,构置园林建筑和配置花木等手法,自然山水的主题和园林的主要要素都已具备,已经不是上古朴素的囿的形式。

三、小结:

上古朴素的囿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内容更加丰富,游赏功能也更加突出了。

第三节、秦统一中国和大规模的宫苑建设

一、秦(前221—前207)统一中国后做的大规模统一工作:

1、政治上,建立皇帝独裁,自成“朕”表示唯我至尊,立郡县制、官制,并统一立法,统一度量衡;

2、经济上,改革亩制,兴修水利,农业得到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渐趋丰富。

3、军事上,扩大疆域,击匈奴赶走胡人;取河南地,开辟44县;击南越,开桂林、南海、象三郡(广东、广西、越南等地);修筑万里长城,防御外族侵略。

二、大规模的建设

1、造六国宫殿:可以说是集中当时中国建筑之大成,使建筑技术和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

2、集各地富豪商贾于京城及其周边:为防范旧贵族的反抗,迁六国贵族和富豪十二万户于咸阳、南阳、巴蜀等地,以削弱他们的政治、经济实力。因此要征集天下匠师来此营造宅第,也促进了建筑艺术的交流和融合。

3、修筑驰道:驰道宽50步:82.95米

4、大造宫苑:秦代宫苑不下300余处,最有名的有:信宫(咸阳宫)、阿房宫。

三、小结:

秦王朝虽历时极短,但其大规模的宫殿建设为秦汉建筑宫苑的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节、汉代文化艺术与园林建设

一、汉代的文化艺术

西汉王朝(前206—公元24)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到汉武帝时国力发展到最高点。为了缓和国内的矛盾,他利用强大的国力发动对外侵略,北逐匈奴,南征南粤,东灭朝鲜,西域降汉,开拓广大疆土,奠定了地大物博的现代中国的基础。汉文化艺术也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和影响下发展和繁荣起来的:

1、社会思想方面:随着儒家学说的发展,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三者相互消长,对汉以后寺院丛林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2、文学方面:汉代有作赋的特长,司马相如,贾谊等;

3、绘画、雕塑方面:都有很快的发展,其中心思想多是劝善戒恶的封建说教,题材以现实生活为主,基本以写实手法为主;

4、建筑的技术和艺术方面:汉代在建筑业上的较快发展,为我国木结构建筑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形成中华民族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而这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也直接为园林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创造了有力条件;

1)建筑材料在汉代已具有一定的规格;

2)框架结构在汉代已达到较完善的地步;

3)建筑形式变化丰富;

4)建筑装饰丰富多彩。

二、汉代的宫苑建设

汉武帝在国力强盛之时大造宫苑,其中上林苑的占地之广空前绝后,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据考证,上林苑地跨现西安市和咸宁、周至、户县、南田四县的县地,苑墙长度130—160公里。

汉代皇家禁苑上林苑,证明了“古谓之囿,汉谓之苑”的历史发展事实,一方面苑中养百兽供帝王狩猎,这完全继承了古代囿的传统,而汉代的苑中又有宫与观等建筑,并作为苑的主题,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人工内容逐渐成了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各个不同的苑,可以看出上林苑的活动和使用内容是比较多的。当时的造园者在总体布局和空间处理上,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和空间,使各个景区都有景观主题和特点。后来我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