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经典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1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答:是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以怎样的方式受到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影响

一、定义

指的是他人的言辞、行动或仅仅是其在场对我们思想、情感、态度或行为所

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二、方式有:(1)劝说(2)广告(3)从众(4)群体行为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内容有哪些?

答:(1)社会思维(感知自己与他人、信念、决策、态度)

(2)社会影响(文化、生物压力、从众、群体)

(3)社会关系(偏见、攻击、吸引、亲密关系、助人)

第四节、了解社会影响的其他方法有?

答:(1)询问

(2)记者、时事专家、社会评论家

(3)民间智慧

(4)哲学

第五节、社会性解读的力量

社会心理学主要关心的不是客观的社会情境,而是人们如何受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诠释或解读的影响。了解人们如何知觉、理解或解释社会环境比了解客观社会环境本身更为重要。

解读(Construal):是指人们认知、理解、解释社会世界的方式

第六节、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一、与人格心理学的区别

答、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之间的共性,而人格心理学在解释社会行为时,

重视个体差异-致使一个人异于其他人的人格层面。

二、与社会学的区别

答、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是微观方面的内容,也就说个体的心理,而社会学研究的范围是宏观方面的内容,比如政策、经济、历史等。

第七节、社会影响的威力有哪些?

答、(1)人们会低估社会影响的力量(当人们低估社会影响力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误性的安全感)

(2)社会情境的主观性

第八节、人性的基本动机有?

答、(1)自尊取向(保持良好自我感觉的需要)

(2)社会认知取向(对准确性的需求)

(3)其他动机(饥饿、口渴、生物驱力、恐惧、爱等)

第九节、名词解释

1、解读(Construal):是指人们认知、理解、解释社会世界的方式

2、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是指高估内在性情因素对行为

的影响,而低估情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3、自尊(self-esteem):是指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估,换言之,就是一个人认为

自己有多好、多能干以及多高尚。

4、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指人们是如何看待自己和社会世界,更明确地

说,就是人们如何选择、诠释、记忆和使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的。第三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自动化:低努力水平思维

一、自动化思维(automatic thinking):是指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的、自然而然

的并且不需要努力地思维。

二、作为日常理论家的人们:运用图式进行自动化思考

1、图式(schemas):是指人们用来组织他们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关于周围

的社会性世界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会影响人们所注意、思考和识记的

信息。

2、图式的功能:(1)当我们组织和理解世界以及填补知识空缺的时候,图式

就格外重要。(2)当我们面对能够以多种方式加以解释的信息时,图式便显

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减少了模糊性。

3、运用哪一种图式

可提取性、启动

可提取性(accessibility):是指图式和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所占据的优势范围,从而使我们对社会性世界作出判断的时候予以提取使用。

启动(priming):是指最近的经历提高了某个图式、特征或概念的可提取性的过程。

有三个原因导致事物可被提取:(1)由于有了过去经验,有些图式的可提取性日积月累地得到提高,这意味着这些图式总是很活跃的,并随时准备运

用到解释模糊情境中去。(2)由于眼前的目标所在,一些事物可能很容易被

提取。(3)由于我们的近期经验,有些图式可能暂时会变得容易提取,这意

味着某些特定的图式或特征并不总是容易提取的,但是由于在遇到一件事情

之前人们的所思和所为而偶然变得重要。

4、令我们的图式变成现实: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指在这种情况中,人们对他人产生一个预期,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

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

自证预言是怎样起作用的?

答:(1)人们对其他人是什么样的,产生一个预期

(2)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

(3)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得以变成现实。

三、心理策略与心理捷径

1、判断法则(judgmental heuristics):是指人们为了迅速而有效地作出判断所使用的心理捷径。

2、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是指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做出判断的心理经验法则。

3、代表性法则(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是指人们根据一事物与某典型事

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的一类心理捷径。

4、基础比例信息(base rate information ):是指关于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中的信息。

5、锚定与调整法则(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s):是指人们是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作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是不充分地。

第二节、控制性社会认知:高努力水平思维

控制性思维(controlled thinking):是指有意识、有目的、主动的并且需要努力的思维。

一、在心理上改变历史:反事实推理

反事实推理(counterfactual thinking):是指在心理上改变过去的某些环节以便

想象事情可能有所不同。

1、反事实推理对我们对事件的情绪反应有很大影响,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改变发生得越容易,对结果的情绪反应就越强。

2、反事实推理可能会对人们的情绪产生矛盾的影响。

3、如果反事实推理导致反复沉思,也就是反复注意生活中的负性事件,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如果反事实推理能够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才能在将来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那它非常有用。

二、思考抑制和反向加工

1、思考抑制(thought suppression):是指试图避免想起一些我们宁愿忘记的事物。

依赖于两个机制间的相互作用:一是自动化水平程度较高,二是控制性较强。自动化的那一部分叫做“监控过程”,指在意识中搜寻要避开的事物,一旦搜寻到了该事物,该系统的控制性部分就会起作用,这叫做“操作过程”这就是通过找到别的事情来思考从而转移注意力的意识努力,这两个过程必须得密切合作。

三、改进人的思维

1、进行控制性思维的目的之一是为自动化思维提供制衡

2、一种途径是让人们对自己的推理能力稍微谦虚一点

3、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教给人们一些有助于进行正确推理的基本统计知识

和方法论原则,并期望他们将这些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4、过度自信障碍(overconfidence barrier):是指人们对于自己判断的正确性

往往自信过度。

第四章社会知觉

第一节、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是指关于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及如何对他们做出推论的研究。

第二节、非言语行为

一、非言语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指人们在不使用语言的情况下进行

有意或无意的交流的方式。

非言语线索包括:面部表情、说话的语调、姿势、身体的位置及动作、身体碰触以及目光注视等。

二、功能:(1)它帮助我们表达情绪、态度和个人特质;(2)非言语线索往往比言语本身更“诚实”,它传达出人们并未说出的真实感受。

三、表达情绪的面部表情

1、达尔文的观点

认为由面部表达出来的基本情绪具有普遍性,也就说所有人都用同样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