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讲解-221页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5.84 MB
- 文档页数:221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一、前言中小学校是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管理是学校日常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学校正常运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财务制度,特编写此《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以期为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1. 遵守法律法规。
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财务纪律进行管理,保证资金合理使用、依法取得、合法使用。
2. 严格执行预算。
学校财务必须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超支,确保资金的有效支出和使用。
3. 收支平衡。
学校的收入必须等于支出,保持收支平衡,避免财务风险。
4.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资金安全。
5. 科学规划、合理配置。
学校财务管理要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发展规划,科学规划资金使用,合理配置资源。
6. 审计监督。
学校财务管理应当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7. 信息公开透明。
学校财务管理应当做到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学校财务管理的机构设置1. 财务处。
财务处是学校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学校财务工作的全面管理和具体操作,包括资金收支管理、财务报表编制、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等。
2. 校长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是学校的领导机构,负责学校的整体管理和决策,对学校财务管理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决策作用。
3. 教务处。
教务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包括课程设计、教学计划、师资配置等,对学校财务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
4. 行政办公室。
行政办公室是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行政工作,包括人事管理、后勤保障等,也对学校财务管理有一定的影响。
5. 学校监事会。
学校监事会是学校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合规性和效果,保障学校的财务安全。
四、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1. 财务预算编制。
附件: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会计报表格式第五部分财务报表编制说明2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结合《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学校(以下统称中小学校)。
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上述学校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依照本制度执行。
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三、中小学校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中小学校食堂实行单独核算,同时适用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四、中小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中小学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六、中小学校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中小学校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因没有相关业务不需使用的会计科目可以不设置。
在不影响账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
(二)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中小学校不得打乱重编。
(三)中小学校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七、中小学校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报财务报表:(一)中小学校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会计报表附注中应当披露本校食堂单独核算的会计报表。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文号一、总则为规范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保障校内财务资产的安全和合理利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财务管理基本原则1.依法合规。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合法、规范、公开、透明。
2.收支公开。
中小学校应依法公开学校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监督。
3.保密原则。
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对财务信息的保密工作,避免泄露学校财务机密信息。
4.科学管理。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谨慎审慎的原则,确保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安全保障。
5.独立自主。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应当独立于校务管理,并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财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二、财务管理机构及职责1.设立专职财务主管。
中小学校应设置专职财务主管,负责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任命职务由校长负责。
2.设立财务管理部门。
中小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
3.设立财务审计机构。
中小学校应设立财务审计机构,负责学校的财务审计工作,独立于财务管理部门,直接向校长汇报。
4.设立财务监督机构。
中小学校应设立财务监督机构,负责学校的财务监督工作,独立于财务管理部门,直接向校长汇报。
三、财务管理制度1.收入管理(1)中小学校的收入来源包括政府拨款、学费收入、捐赠收入、经营收入等,必须依法合规,合理收支。
(2)中小学校的收入应当按规定存入指定银行账户,并在财务主管的监督下进行账务处理。
(3)中小学校对收入来源应当建立档案并公开审计。
2.支出管理(1)中小学校的支出应当严格按照相关预算和计划进行,确保支出合理合法。
(2)中小学校支出应当建立合理的审批机制,并按程序审核、报批、支付。
(3)中小学校的支出应当做到节约用钱、杜绝浪费,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3.资产管理(1)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对学校资产进行登记、盘点、评估,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资产安全利用。
中小学财务制度会计科目一、资产类会计科目1.货币资金:反映学校现金、银行存款等流动资金的科目。
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理财等。
2.应收账款:反映学校应收账款的科目,一般包括学费、捐款等。
3.预付款项:反映学校预付的费用科目,包括预付劳务费、预付物资等。
4.固定资产:反映学校购置的固定资产,包括办公设备、教学设备、房屋等。
5.无形资产:反映学校无形资产,如软件、专利等。
二、负债类会计科目1.应付账款:反映学校应付账款科目,如供应商款项等。
2.预收款项:反映学校预收的费用科目,如学费预收款等。
3.长期负债:反映学校长期借款等长期负债科目。
4.应付工资:反映学校应付职工工资、福利等科目。
5.应交税费:反映学校应交的各项税费科目。
三、权益类会计科目1.实收资本:反映学校实际投入的资本科目。
2.资本公积:反映学校资本公积科目。
3.盈余公积:反映学校盈余留存等科目。
4.未分配利润:反映学校未分配的利润或损失科目。
四、费用类会计科目1.教育教学支出: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支出科目,包括教师工资、教具购置、实验耗材等。
2.管理费用:反映学校管理费用科目,包括行政人员工资、办公用品等。
3.财务费用:反映学校财务费用,如利息支出等。
4.研究开发费用:反映学校研究开发费用科目。
5.其他费用:反映其他与学校运营相关的费用科目。
五、收入类会计科目1.学杂费:反映学校收取的学费、杂费等科目。
2.捐赠收入:反映学校捐赠收入科目。
3.国家拨款:反映学校获得的国家拨款科目。
4.其它收入:反映学校其他类型的收入科目。
以上是中小学财务制度中常见的会计科目,不同学校的会计科目设置可能会有所差异。
财务制度会计科目的设置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规范,健全的会计科目设置可以为学校的财务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确保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会计科目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中的会计科目,我们需要首先知道中小学校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比如学生学费收入、政府拨款收入、教育经费支出等。
根据这些主要经济活动,可以建立相应的会计科目体系。
以下是中小学校一般会计科目的设置:1. 学生学费收入类- 6111 学费收入- 6112 杂费收入2. 政府拨款收入类- 6211 教育经费拨款- 6212 教师培训补助- 6213 课程建设经费3. 教育经费支出类- 6311 教师工资- 6312 教学设备购置费- 6313 教学用书经费- 6314 校园建设费用4. 行政管理费用类- 6411 行政人员工资- 6412 办公室用品费- 6413 差旅费5. 学校活动支出类- 6511 学校活动经费- 6512 学生社团活动费以上是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中常见的会计科目设置,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会计科目的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财务人员需要根据学校的财务活动,及时记录各项收支情况,确保不漏记录、不错记录,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除了会计科目的设置,中小学校的财务制度还需要明确会计政策、会计手续及记录和报告制度等内容,确保学校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总的来说,中小学校的财务制度是学校管理的基础,会计科目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承担着记录和监督资金流动的重要职责。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设置,合理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为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附件: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会计报表格式第五部分财务报表编制说明2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结合《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学校(以下统称中小学校)。
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上述学校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依照本制度执行。
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三、中小学校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中小学校食堂实行单独核算,同时适用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四、中小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中小学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六、中小学校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中小学校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因没有相关业务不需使用的会计科目可以不设置。
在不影响账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
(二)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中小学校不得打乱重编。
(三)中小学校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七、中小学校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报财务报表:(一)中小学校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会计报表附注中应当披露本校食堂单独核算的会计报表。
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会计报表格式第五部分财务报表编制说明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结合《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学校(以下统称中小学校)。
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上述学校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依照本制度执行。
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三、中小学校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中小学校食堂实行单独核算,同时适用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四、中小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中小学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六、中小学校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中小学校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因没有相关业务不需使用的会计科可以不设置。
在不影响账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
(二)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中小学校不得打乱重编。
(三)中小学校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七、中小学校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报财务报表:(一)中小学校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会计报表附注中应当披露本校食堂单独核算的会计报表。
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是什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是指为规范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明确收支管理、资金使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内容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第二条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中小学及其附属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中小学资金收支、会计核算、审计监督等方面的规定。
第三条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公约的原则,保障财务信息透明度,促进中小学财务管理的科学、规范和规范。
第四条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的执行主体为中小学财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财务部门应当根据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的规定,履行好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责。
第五条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的制定机构为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负责起草、修改和印发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并对财务制度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应当与国家财务法规和政策相一致,各项规定不得违背国家法律法规。
第七条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修改,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对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存在疑问或需要解释的,可向中小学财务部门或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咨询和申诉。
第二章资金管理第九条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明确规定中小学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学杂费等,资金使用应当合理有效。
第十条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规定中小学应当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包括资金筹集、支出、结算等程序,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第十一条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要求中小学要加强资金使用监督,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第十二条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规定中小学应当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及时、准确的记录资金的收支情况,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性。
第十三条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规定中小学应当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和处置,确保财务安全。
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可控。
第十五条中小学财务制度文件规定中小学应当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公开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