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绝对好)
- 格式:pdf
- 大小:68.27 KB
- 文档页数:5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一、从世界看中国1.辽阔的疆域⑴位置优越①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②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③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④位置优点:发展农业生产我国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东濒太平洋,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多国接壤,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发展海洋事业东临太平洋,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开发各种海洋资源。
其它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北国冰雪、南国热带风光。
⑵国土辽阔①陆地面积:约960万Km2,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②领土四至: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在线(53°N)。
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③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海岸线:1.8万多千米。
④陆上邻国: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⑤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⑥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⑦半岛、岛屿:主要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⑧主要岛屿——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
⑶34个省级行政①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绝对好)嘿,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这可是个绝对好的东西哦!咱们先从地球开始吧,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有多大呢?别看它是个球形,其实它的直径可是有12742公里呢!这个数字是不是让你惊呆了?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大西瓜,这样就好理解多了。
我们来说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而公转呢,就是地球绕着太阳转。
你知道吗,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每小时1670公里,而公转的速度是每秒30公里。
这么快的速度,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现在我们来说说地球上的五带。
你知道吗,地球上有五个温度带,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这五个温度带的气候特点各不相同,比如热带地区常年高温多雨,而寒带地区则是终年严寒。
所以说,地球上的气候真的是千差万别啊!我们来说说地球上的地形地貌。
地球上有很多奇特的地形地貌,比如高山、平原、高原、盆地等等。
其中,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86米;而最低的地方则是死海,它的海拔高度只有-430米。
这些地形地貌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再来说说地球上的水系。
地球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河流和湖泊,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地区。
比如,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经11个省份;而亚马逊河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流经8个国家。
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是地球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来说说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地球上有很多珍贵的自然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等等。
这些资源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也要注重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今天的地理知识点就聊到这里啦!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这次的分享,也希望大家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热爱我们的地球家园。
记住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次再见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
-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及其影响(昼夜更替、季节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定义及其作用。
- 地图的比例尺、图例和方向。
-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3. 地图的阅读与使用- 如何识别地图上的基本要素(山脉、河流、城市等)。
- 如何使用地图进行方向判断和距离测量。
- 地图上的比例尺和等高线的含义及其应用。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 水文循环- 水文循环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 河流的类型、流域的概念。
- 湖泊、地下水的分布特点。
3. 地貌- 地壳的构造及板块运动。
- 常见的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峡谷等)。
- 地貌的形成过程(风化、侵蚀、沉积、构造作用)。
4.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分类(地震、火山、洪水、干旱等)。
- 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减灾措施。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城市化的过程、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工业的分类及其分布特点。
- 农业与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3. 交通与通信- 交通方式的演变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现代交通工具的特点与应用。
- 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 旅游与环境保护-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 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 GIS在城市规划、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导航、定位等方面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最新
版)新整理
本文归纳了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的重要知识点,最新版内容已相应整理。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 地球是一个受地理坐标系影响的球体
- 地球表面划分为七大洲和五大洋
- 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帮助我们定位和测量距离
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系是一个由太阳、行星和其他天体组成的系统
-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了昼夜和季节的变化
第三单元:中国的陆地与海洋
- 中国是一个陆地国家,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
- 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 中国东部濒临东海和黄海,西部有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第四单元:地球与运动
-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 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 四季的变化与地球赤道与地轴夹角的关系密切
第五单元:地球与气候
- 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条件
- 气候受到地理位置、气候带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 中国气候多样,北方和南方有明显的区别
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
- 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湖泊和河流中
-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
-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第七单元:地球的内部
- 地球的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硬壳
- 地球内部的高温和高压造就了地震和火山爆发的现象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的重要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请注意:以上内容参考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材,但具体内容以教材为准。
人教新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中国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整理:李保胜东朝北蒙俄罗斯,西北哈吉塔斯坦;西面阿富汗巴基斯坦,南有印、尼不丹缅老越;隔海相望共六个、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领土一、地点优胜【半球地点】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
【纬度地点】我国南北跨纬度 (近 50度),大多半位于 纬度 地区,小部分位于纬度 带地区,没有 带。
【海陆地点】我国位于 洲东部, 西岸,是一个海陆兼顾的国家。
位 置 影 响 种类 特 点 优 越 性 不 足 之 处海陆 亚洲东部 ①东部深受大海影响,降水丰沛,有益 ①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地点 太平洋西岸 于农业生产;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②沿海便于发展大海事业及同国外各 震带交汇处,地质灾祸严重,多国的交往; 火山地震;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 ②地处西北太平洋西部,凑近台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来往; 风源地,受台风影响大;纬度 南北跨纬度近 ①我国有寒暖适合的天气; 最北部纬度高,热量不足,气温地点 50o ,大多半在温 ②南北天气差异使动、植物质源丰富多 低;带,小部分在热 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供给了有益条 带,没有寒带 件; 二、国土辽阔 1、我国陆地国土面积 平方千米,仅次于 、 ,居世界 第 位。
2、陆上国界限长达千米,相邻国家有个。
3、大陆海岸线长千米,我国濒临的大海,从北到南,挨次是、、和,它们都是洋的边沿部分。
和是我国的内海。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印尼马文菲日韩;4、我国国土东西距离约千米;南北距离约千米。
【国土四至】最北端:(53oN )最南瑞:(4oN )。
最东端:(135oE )最西端:(73oE )5、图:我国国土南北部天气差异的原由: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
图我国国土东西端时间差异的原由:我国东西经度跨度大。
发展农业生产我国地区广大,南北、东西天气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供给了有益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绝对好)1. 中国的地理位置2. 中国的地理优势3. 中国的国土面积和四至4. 中国的海洋和海岸线5. 中国的晨昏差异和季节差异6. 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7. 中国的人口特点和计划生育8. 人口增长的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多会导致人均粮食、布匹减少,医院就医困难,给国家、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尽管中国的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居世界后列,全国每年新增财富大部分被新增人口消耗掉,用来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财富就减少了。
3. 我国的地形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包括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
其中,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丘陵占10%、平原占12%。
自然资源定义为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水能。
可再生资源包括土地、水、水能、森林、太阳能、潮汐能和动物,而非可再生资源包括石油、煤、天然气和金属矿产。
虽然可再生资源可以再生、更新或循环使用,但仍需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培育,否则可能会失去可再生性。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而“物博”指的是总量大、种类多的特点。
6.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其中包括京沪线、湘黔线、浙赣线、青藏线、京广线、京九线、沪杭线、兰新线和京包线等。
7. 铁路线的命名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从城市名中取一字,例如南昆线、成昆线等;二是从两个城市中各取一字,例如贵昆线、宝成线等;三是根据地理位置(所在区域)来命名,例如南疆线、北疆线;四是采用三横命名法,例如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8. 铁路干线主要包括五纵和大秦线。
五纵分别是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和包成—成昆线。
另外还有大秦线(大同—秦皇岛)运煤专线。
9. 铁路列车编次的规则是:以北京为起点开出的列车编为单次,驶向北京的方向的列车编为双次;其他铁路线始发站的列车,远离北京方向的编为单次,驶近北京方向的列车编为双次。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总结了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地理学科的相关内容。
第一单元: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 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 地球的形状和地理坐标系统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与地理环境
- 地球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倾斜轴和季节变化
- 地球的地理环境与人类居住
第三单元: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特点- 中国的气候类型和分布
第四单元:中国的自然资源
- 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
- 中国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
- 中国的矿产资源和农田资源
第五单元:经济地理与交通
- 经济地理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中国的经济地理分区
- 中国的交通运输和通信
第六单元:人口与城市
- 人口与人口问题
- 中国的人口特点和分布
- 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
以上是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同学们将对地理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绝对好)-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 知识点总结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陆上国界线20000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西边是巴基,还有阿富汗,印、尼和不丹,三国在西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4.中国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岛中的曾母暗沙5.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台湾海峡属东海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日、菲、文、马、印尼)7.东西部晨昏差异:两地经度不同,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60度,经度没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8.我国行政区域划分9.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宁,青新藏,桂粤琼,港澳台1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2.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13.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14.人口增长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人均粮食、布匹减少,医院就医困难,给国家、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居世界后列,全国每年新增财富大部分北新增人口消耗掉,用来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财富就减少了1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3)开发历史原因: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8%,称少数民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书必背知识点汇总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书必背知识点汇总一、地理差异大1、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不仅受空间因素的影响,还受时间因素的影响。
2、在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也大相径庭。
二、地理位置1、经度和纬度是用来确定地球上点的位置的坐标。
2、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位置造成了不同的地理环境。
三、北方地区1、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等。
2、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等。
四、南方地区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
2、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
五、西北地区1、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等。
2、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3、西北地区的主要植被为草原和荒漠。
六、青藏地区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高原和青海高原。
2、青藏地区以高寒气候为主,夏季温和少雨,冬季严寒干燥。
3、青藏地区的主要植被为草原和高山草甸。
七、农业用地1、农业用地主要包括耕地、林地和草地等。
2、不同地区的农业用地类型和利用方式也不同。
3、在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耕地;在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林地和草地;在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草地;在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草地和高山草甸。
八、国土资源1、国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是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国土资源的利用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3、在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保障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八年级地理下册必背知识点八年级地理下册必背知识点整理第一章:中国的地理差异1、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中国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显著。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第一章从中国看世界第一节疆域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热带,没有寒带。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中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中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
中国大陆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近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众多岛屿。
中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
此外,中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中国有2个内海,即渤海和琼州海峡。
中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中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第二节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数为13.40亿。
中国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2010年,中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人口密度的分界线是黑河——腾冲。
第三节民族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成为少数民族。
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600万人。
汉语是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中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
从图上可以看出,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中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人教版新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整理一、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椭球的形状。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进行公转。
- 地球的地壳构造:地壳由岩石组成,分为板块。
二、地理坐标与地球的地理格局- 经度和纬度:经度表示地球东西方向的角度,纬度表示地球南北方向的角度。
- 世界的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大洲有七大洲,大洋分为五大洋。
三、气候与天气-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多年平均的天气状况,而气象则是指具体的天气现象。
- 气候带和气候区划:根据气候特征将地球表面分为不同的气候带和气候区。
四、地球上的水资源- 淡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 水循环: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过程。
五、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平原、高原、山地和盆地:地球表面有不同类型的地理环境。
-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的功能和需求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
六、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居住在某个地区的人的数量,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 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地方。
七、农业与工业- 农业与农业区位:农业是指人们通过耕种、养殖等方式获得农产品,农业区位是根据自然条件选择适合农业生产的地区。
- 工业与工业区位:工业是指通过加工原材料生产商品的活动,工业区位是根据资源和交通条件选择适合工业发展的地区。
八、交通与通信- 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陆路、水路、空路和管道运输。
- 信息技术与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通信方式更加便捷和快速。
九、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资源:能源资源是指人们用来生产能量的物质,包括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护地球资源,使得未来世代也能满足需求的发展方式。
以上是人教版新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的知识点总结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一、从世界看中国1.辽阔的疆域⑴位置优越①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②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③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④位置优点:⑵国土辽阔①陆地面积:约960万Km2,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②领土四至: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在线(53°N)。
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③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海岸线:1.8万多千米。
④陆上邻国: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⑤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⑥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⑦半岛、岛屿:主要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⑧主要岛屿——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
⑶34个省级行政①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③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2. 众多的人口⑴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①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②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⑵ 人口密度: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4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重点知识归纳一、地理的基本概念1. 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表层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
2.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在宇宙中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
3. 地球的大地构造地球的大地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部分,地壳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二、自然地理1. 地球表层的物质组成地球表层的物质主要由岩石、土壤和矿物组成,不同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
2. 地球的气候带地球的气候带分为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三个带状区域,每个区域的气候特点各异。
3. 地球的水文系统地球的水文系统包括大洋、海洋、河流、湖泊和冰川等,水文系统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4. 地球的植被和动物资源地球上的植被和动物资源丰富多样,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长着各种植物和栖息着各种动物,构成了地球独特的生态系统。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不均匀,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和人口流动成为重要的地理现象。
2.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自然条件塑造了不同的人文地理特点,例如不同地区的农业、工业和交通等活动。
3. 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地理学研究和实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为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四、地理实践1. 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学的实践活动包括实地勘测、地图绘制、气象观测、资源调查和环境保护等,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地理思维培养地理学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加强地理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的重点知识归纳,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内容,培养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