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二年级数学进一法和去尾法应用题
- 格式:doc
- 大小:14.01 KB
- 文档页数:1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进一法和去尾法)练习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进一法和去尾法)练以下是一些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包括进一法和去尾法。
通过解决这些练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进一法进一法是一种将商值向上取整的方法。
当进行除法运算时,如果有余数,则将商值加一。
练题 1某商店有98个苹果,要分给14个班级的学生,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相等。
请问每个班级可以得到多少个苹果?解题步骤:1. 计算平均每个班级能得到多少个苹果:98 ÷ 14 = 7,商值为7。
2. 由于有余数,使用进一法:7 + 1 = 8。
3. 每个班级可以得到8个苹果。
练题 2一个篮子里有37个苹果,要将这些苹果分给5个人,每个人得到的苹果数相等。
请问每个人可以得到多少个苹果?解题步骤:1. 计算平均每个人能得到多少个苹果:37 ÷ 5 = 7,商值为7。
2. 由于有余数,使用进一法:7 + 1 = 8。
3. 每个人可以得到8个苹果。
去尾法去尾法是一种将商值向下取整的方法。
当进行除法运算时,如果有余数,则舍弃余数部分。
练题 1某书店共有78本数学书籍,要将这些书籍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得到几本书?解题步骤:1. 计算平均每个同学能得到多少本书:78 ÷ 9 = 8.666,商值为8.666。
2. 由于有余数,使用去尾法:取整数部分 8。
3. 每个同学可以得到8本书。
练题 2一辆货车运载着125个箱子,要将这些箱子分给15个商店,每个商店可以得到几个箱子?解题步骤:1. 计算平均每个商店能得到多少个箱子:125 ÷ 15 = 8.333,商值为8.333。
2. 由于有余数,使用去尾法:取整数部分 8。
3. 每个商店可以得到8个箱子。
通过解这些应用题,学生们可以熟悉并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提高他们在有余数除法运算中的应用能力。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例子应用题
一、进一法应用题
1. 题目
- 有25吨货物,用一辆载重4吨的货车来运,需要几次才能运完?
2. 解析
- 首先用货物的总重量除以货车的载重量,即25÷4 = 6.25(次)。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货次数必须是整数,虽然6次可以运走6×4 = 24吨货物,但还剩下25 - 24=1吨货物,这1吨货物也需要运1次,所以需要用进一法,把6.25次向上取整为7次。
二、去尾法应用题
1. 题目
- 做一个蛋糕需要用0.32千克面粉,现有5千克面粉,最多可以做几个蛋糕?
2. 解析
- 用面粉的总重量除以做一个蛋糕所需面粉的重量,得到5÷0.32 = 15.625(个)。
在实际做蛋糕时,不可能做出0.625个蛋糕,所以需要用去尾法,把15.625向下取整为15个,即最多可以做15个蛋糕。
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应用题1.引言去尾法和进一法是在数值计算中常用的一种近似处理方法。
它们可以用于对实数进行舍入操作,从而得到符合特定要求的近似值。
本文将介绍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应用题来说明它们的具体应用。
2.去尾法(舍位法)去尾法又称为舍位法,它的原理是将一个实数的小数部分直接舍弃,只保留整数部分。
例如,对于实数3.14159,使用去尾法后得到的近似值就是3。
2.1应用题:购物结算小明去超市购物,购买了一些商品,每个商品的价格都是小数形式。
现在需要对这些商品的价格进行四舍五入处理,保留整数部分,计算出购物总价。
假设小明购买了以下商品:-商品A:价格为12.99元-商品B:价格为5.49元-商品C:价格为8.75元使用去尾法进行舍位运算后,我们得到的结果是:-商品A:舍位后价格为12元-商品B:舍位后价格为5元-商品C:舍位后价格为8元因此,购物总价为12+5+8=25元。
3.进一法(入位法)进一法又称为入位法,它的原理是将一个实数的小数部分进行进位操作,取下一个整数作为近似值。
例如,对于实数3.14159,使用进一法后得到的近似值就是4。
3.1应用题:人口统计某城市最近进行了人口普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城市的人口数量为625439。
现在需要将这个人口数量按照千位进行进一法舍入,即将千位及以上的数字进位。
首先,我们观察千位数(百位左边的数),这里是6。
根据进一法的原则,如果千位数大于等于5,则进位;否则不进位。
在本例中,6大于等于5,所以我们需要将千位进位,也就是说近似值应当变为7。
因此,该城市的人口数量按照千位进行进一法舍入后是700000。
4.结论去尾法和进一法是常见的近似处理方法,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购物结算和人口统计的应用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操作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去尾法和进一法都是一种近似处理方法,得到的结果并不是精确值。
在具体问题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舍入方法,并且了解舍入操作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年级数学进一法和去尾法应用题二年级数学课程中,进一法和去尾法是重要的应用技巧。
这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进行数学计算。
下面我们来看看二年级数学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题。
一、进一法应用题进一法是指将一个数向最近的十位数进一位。
例如,将23进一法到30,将37进一法到40。
进一法对于一些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非常有用,例如统计物品数量、计算面积或周长等。
1. 小明有27个糖果,小红有35个糖果。
两人共有多少个糖果?解:小明有27个糖果,小红有35个糖果,将这两个数都进一法到最近的十位数:30和40。
则小明和小红共有30+40=70个糖果。
2. 一根长32cm的钢管要被切成长度相等的4段,每段长度应该是多少?解:将32进一法到最近的十位数:40。
然后把40分成4份,即40÷4=10。
所以一段的长度应该是10cm。
二、去尾法应用题去尾法是指将一个数向最近的十位数去掉个位数。
例如,将23去尾法到20,将37去尾法到30。
去尾法对于一些需要估算但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非常有用。
1. 小明估计他和他的朋友要走500米到学校,实际上他们要走多少米?解:小明估计500米,将500去尾法到最近的十位数:500→500-0=500。
所以他们实际上要走500米。
2. 一家饭店里有30个人,每人要吃10元钱的饭菜,这家饭店一共要赚多少钱?解:将30去尾法到最近的十位数:30→30-0=30。
每人要吃10元钱的饭菜,则饭店一共要赚30×10=300元。
以上是二年级数学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题,通过练习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使用方法。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例子去尾法举例:(1)每件衣服要用布2米,现有布17米,可以做这样的衣服多少件?17÷2=8(件)……1(米)答:可以做这样的衣服8件。
(2)每件儿童衣服要用布1.2米,现有布17.6米,可以做这样的衣服多少件?解:17.6÷1.2=14.66……结果得14.66……,如果按照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那么应该得15件。
但是做衣服的事儿,大家都明白,剩下的布虽然能做0.6件,但是不够做成一件的布,只能采取去尾法。
即17.6÷1.2=14.66……≈14(件)答:可以做成这样的衣服14件。
进一法:一共有3430箱矿泉水要运走,每辆车装125箱,要装几辆车?分析:首先确定此题用的是除法,数量关系式如下:矿泉水总箱数÷每辆车装的箱数=车的数量。
讲解:列式:3430÷125=27.44(辆)。
通过计算发现得数是小数,需要27.44辆车,可以分成27辆和0.44辆,但我们知道车是没有零点几辆,但如果把0.44辆去掉,那么车就不够了,只有把0.44辆算作1辆车,才能把矿泉水全部运走,所以按照实际的情况,是需要28辆车,这就是进一法,把小数的部分向前进一。
3430÷125≈28(辆)。
此类题也有第二种讲法。
数学运算加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十进一。
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加。
减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退一当十再减。
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减。
乘法a、整数和小数: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起,最后把积相加,因数是小数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位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
b、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能约分的先约分结果要化简。
除法a、整数和小数:除数有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不够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上。
二年级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解决问题题目二年级进一法和去尾法是解决数学问题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这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进一法是指将一个数向前进一取整。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将数值3.2进一取整,我们就会得到4。
这个方法在解决一些近似问题时非常有用,特别是涉及到测量或估计的情况下。
比如,一个问题是:一个篮子里有12个苹果,小明和小红一人吃一个苹果,还剩下多少个苹果?使用进一法,我们可以将12进一取整为13个苹果,然后每个人吃一个,最后剩下12-2=10个苹果。
去尾法则是将一个数向下取整。
这种方法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非常有用,特别是涉及到货币或整数的情况下。
比如,一个问题是:小明有10块钱,他想买一本书,书的价格是3块钱。
使用去尾法,我们可以将10去尾取整为10-3=7块钱,最后剩下7块钱。
通过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二年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并解决它们。
这些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进一法和
去尾法来解决,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趣味数学——解决问题(去尾法和进一法)
1、李玲用一根40米长的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2.4米长的丝带,这些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2、一个面包店要做一种糕点,每个糕点需要0.43千克面粉,现在有5千克面粉可以用来做这种糕点,问最多可以做几个这种糕点?
3、要把1000千克大米装到袋子里,每个袋子最多可以装96千克,问需要几个这样的袋子?
4、幼儿园订制了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5、1袋大米重64千克,如果每天吃3千克,够吃多少天?
6、一根一根木料长10.5米,先截取相等长度的5小段,共8.5米,剩下的要截成0.8米长的小段,最多能截出几段这样长的木料?
7、服装厂做一件男上衣用2.5米布料,现在有42米布料,可以做多少件男上衣?
8、在一张长1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要剪出面积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最多剪出这样的正方形几个?(请你画一画示意图)
思考:以下几种情况应选择“进一法”还是“去尾法”?
用面粉做蛋糕()用纸箱装苹果()
用钱买钢笔()用彩纸包装盒子()。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1、46个同学去春游,每辆车可坐8人,最少要用多少辆车?2、一张纸可以剪7颗五角星,要剪58颗至少需要几张纸?3、22只小鸟,每个鸟笼放4只,至少要几个鸟笼?4、妈妈买了21米花布,每4米做一个窗帘,最多可做几个窗帘?余几米?5、张老师带50元买词典,每本词典8元,她最多能买几本?6、姐姐买来一束花,有11枝,每5枝插入一个花瓶里,最多可插满几瓶?再添几枝可再插一瓶?7、有25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够装几台电扇?再添几片扇叶可以再装一台?8、小胖用35根小棒搭正方形,最多可以搭几个正方形,最少再添几根又可以搭一个?对比练习:1、有43只兔子,每5只装一个笼,至少需要几个笼子才能装完?有43只兔子,每5只装一个笼,能装满几个笼子,还剩几只?2、有22人坐船,每6人坐一条船,至少要坐几条船?有22人坐船,每6人坐一条船,最多能坐满几条船?练习:1、小强的妈妈准备将35千克香油放到一些小瓶子里去,每瓶最多可装4千克,至少共需要几个这样的小瓶?2、王阿姨用25米长的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需要6米,那么这些丝带最多能包装多少个礼盒?3、仓库有67吨水泥,现在用卡车运到工地,每辆卡车运9吨,至少需要多少辆卡车?4、三年级一班57个同学去春游,过山车每辆可以坐8人,碰碰车每车可以坐6人。
(1)都玩过山车,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有剩下的人吗?(2)如果都玩“碰碰车”该租几辆车?5、20个同学去儿童乐园玩碰碰车,每辆碰碰车只能坐3个同学,至少要租几辆碰碰车?每辆碰碰车每小时租金3元,同学们玩一小时,一共要付多少元?6、有45米布,做一个沙发套需要6米布,这些布最多可以做多少个沙发套?做一个沙发套要付手工费8元,做这些沙发套一共要付手工费多少元?答案1、46个同学去春游,每辆车可坐8人,最少要用多少辆车?46÷8=5(辆)……6(人) 6+1=7(辆)2、一张纸可以剪7颗五角星,要剪58颗至少需要几张纸?58÷7=8(张)……2(颗) 8+1=9(张)3、22只小鸟,每个鸟笼放4只,至少要几个鸟笼?22÷4=5(个)……2(只) 2+1=3(个)4、妈妈买了21米花布,每4米做一个窗帘,最多可做几个窗帘?余几米?21÷4=5(个)……1(米)5、张老师带50元买词典,每本词典8元,她最多能买几本?50÷8=6(本)……2(元)6、姐姐买来一束花,有11枝,每5枝插入一个花瓶里,最多可插满几瓶?再添几枝可再插一瓶?11÷5=2(瓶)……1(枝) 5-1=4(枝)7、有25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够装几台电扇?再添几片扇叶可以再装一台?25÷3=8(台)……1(片) 3-1=2(片)8、小胖用35根小棒搭正方形,最多可以搭几个正方形,最少再添几根又可以搭一个?35÷4=8(个)……3(根) 4-3=1(根)对比练习:1、有43只兔子,每5只装一个笼,至少需要几个笼子才能装完?43÷5=8(个)……3(只) 8+1=9(个)有43只兔子,每5只装一个笼,能装满几个笼子,还剩几只?43÷5=8(个)……3(只)2、有22人坐船,每6人坐一条船,至少要坐几条船?22÷6=3(条)……4(人) 3+1=4(条)有22人坐船,每6人坐一条船,最多能坐满几条船?22÷6=3(条)……4(人)练习:1、小强的妈妈准备将35千克香油放到一些小瓶子里去,每瓶最多可装4千克,至少共需要几个这样的小瓶?35÷4=8(个)……3(千克) 8+1=9(个)2、王阿姨用25米长的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需要6米,那么这些丝带最多能包装多少个礼盒?25÷6=4(个)……1(米)3、仓库有67吨水泥,现在用卡车运到工地,每辆卡车运9吨,至少需要多少辆卡车?67÷9=7(辆)……4(吨) 7+1=8(辆)4、三年级一班57个同学去春游,过山车每辆可以坐8人,碰碰车每车可以坐6人。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例子题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估算和四舍五入是一种常见的数学应用。
这里,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题目来探讨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实际应用。
1. 进一法
进一法是一种向上取整的估算方法,它基于“四舍五入”的原则,但当数值需要向上取整时,它会忽略小数部分。
例1: 一个行李箱的体积是50立方分米,问最多可以装多少个10立方分米的球?
解:首先,我们用50除以10得到5。
但是,这里的取整不仅仅意味着简单的舍入,而是要向上取整。
因此,我们需要再加1,得到6个球。
例2: 一个汽车厂需要生产500辆汽车,每辆汽车需要4个轮胎,问最多可以生产多少个轮胎?
解:这个问题与上面的问题类似。
我们将500乘以4得到2000。
但要记住,我们要向上取整。
因此,即使结果为2000.99,我们仍然将其视为2001,最多可以生产2001个轮胎。
2. 去尾法
去尾法是一种向下取整的估算方法,它基于“四舍五入”的原则,但当数值需要向下取整时,它会忽略小数部分。
例1: 一家餐厅可以容纳50人,问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8人组成的团体?
解:首先,我们用50除以8得到6.25。
因为餐厅只能容纳整数个团体,所以我们向下取整得到6个团体。
这就是去尾法的应用。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进一法和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这些方法的应用非常广泛,从简单的购物到复杂的生产计划,都离不开这些估算方法。
1。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题例子一:比如说我们用瓶子装油,每个瓶子最多能够装5升油,你有21升,要装进瓶子里,需要准备几个瓶子?这就需要用进一法,需要准备5个瓶子。
比如说我们用5kg面粉做蛋糕,每个蛋糕需要2千克面粉,这道题就只能用去尾法,5千克就只能做两个蛋糕。
进一法的应用题常见的例子二:有56个鸡蛋,每十个装一盒,需要多少个盒?解决方法,用56÷10=5(盒)……6(个)5+1=6(盒)这样的例子就是进一法,经常用在用容器装物体,剩下的不够装一整袋或盒,也需要一盒或一袋去尾法的常见应用题的例子三:有48元,每支钢笔9元,能够买几支?解决方法:用48÷9=5(支)……3(元)这种情况就需要把剩余的去掉,这就是去尾法,经常用在用布做衣服,买东西是用到。
进一法一在截取数的近似值时,把舍去的部分去掉后,在保留部分的末位上加1,这种截取数的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
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
用进一法凑整时,凑整到哪一位,无论这位后面一位上的数是几,只要后面的数字不全是0,都向这一位进一,然后再把这一位后面的数都改写成0。
扩展资料:进一法当中过剩近似值的使用方法:准确数5.77:四舍五入得到:5.8,这个是过剩近似值。
准确数5.74:进一而舍得到:5.8,这个是过剩近似值。
例如祖冲之得出精确的π值,给出过剩近似值3.1415927。
把数按需要截取指定数位后,如果去掉的部分最高位不管四舍五入全都进位,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数上加1(称为"五入")。
进一法: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
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
例:一个袋子能装苹果10个,现有22个,需要几个袋子才能装完?22÷10=2(个)……(个)2+1=3(个)答:需要3个袋子才能装完。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二年级数学进一法和去尾法应用题
1、
欧阳光明(2021.03.07)
2、把15块糖分给幼儿园小朋友,每人2块,够分给几个小朋友?
3、做一个沙发套需要6米布,145米布最多可以做多少个沙发套?
4、学校食堂买了611千克的大米,现在要用每个只能装100千克大米的麻袋运回所有大米,食堂最少要准备多少个这样的麻袋?
5、某粮店用容量为2.8升的油桶装豆油,要把57升豆油全部装进油桶。
至少需要这样的油桶多少个?
6、某超市要为服务员做工作服,一共准备了200米布,做一套工作服要2.25米,这些布最多能做几套工作服?
7、王老师把75个笔记本分给同学们,每人分4本可以分给几人?
8、阿姨要用一根50米的丝带包装礼盒,如果包装一个礼盒要丝带1.8米,这些丝带一共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
9、一个工地的施工处有38吨石子需要运走,一辆小卡车一次最多能运走5吨,需要运几次才能运完?
10、粮店要把60千克的食油装入最多能装油4.5千克的油桶里,至少要多少个油桶才能把这些油装完?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