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唱脸谱》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唱脸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唱脸谱》,内容是自初中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梨园撷英》中歌曲的一个部分,下面我从几个方面阐述说课的全部过程。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全曲是用京剧曲调谱写而成的,它的体裁为“戏歌”。
同时也是巧妙地运用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曲艺、戏曲相综合为一体,既是现行歌曲,又是京剧中的一个唱段。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及结合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概括为下面两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对音乐地爱好和兴趣。
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到京剧脸谱的化妆,京剧音乐中的文武场面服饰等京剧文化。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粹,从而能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能模仿京剧的韵味,通过指导学生学唱《唱脸谱》尽可能背唱这首歌曲的词和曲。
三、说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京剧中脸谱的相关知识,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调节好学生的嗓音、音量,用正确的发音引导和指点学生进行试唱练习,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和学生的演唱水平。
2、难点:歌曲中出现的京剧唱腔——“拖腔”的唱法及韵味的模仿,这就是整个教学中的难点,我想引导学生听教师试唱京剧唱腔和现代歌曲的唱法,使学生深刻的了解到“曲歌”和现代歌曲两种唱腔的鲜明对比,从而达到学生既有对现代歌曲演唱的爱好,又有对“曲歌”演唱的兴趣。
四、说教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了情景创说法、合作课时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其主要目的是能让学生从易懂到易学,最后达到易唱的目的,主要是活跃学生的大脑思维,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使学生更好领会作品的内容及其情感,学习歌唱,达到轻松、快乐歌唱的宗旨。
五、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很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意境中来,吸引学生的感染力,这个重要环节,主要通过看、听、学、唱等要素,让学生熟悉戏曲的艺术特点和演唱方式,让学生尝试以脸谱表演相结合来完成教学,使学生爱唱、会唱。
六、说教学程序我主要设计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整个教学内容。
word格式整理
《唱脸谱》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弘扬民族音乐,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
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欣赏〈〈唱脸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戏曲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旨在使学生了解传统的戏剧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这是一节音乐欣赏课。
2.教学目标:
⑴欣赏歌曲,感受京剧旋律的音乐美,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
⑵欣赏京剧脸谱的艺术美,初步认识脸谱。
⑶体验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
3.教学重点难点:
⑴重点:欣赏歌曲,感受京剧的独特韵味。
⑵难点:欣赏京剧脸谱的艺术美,从而喜爱上脸谱。
二、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法、对比法、启发法、谈话法。
三、说学法
由于学生对戏曲音乐了解较少,表现戏曲音乐的能力还有欠缺,所以我在选择学法指导时,采用了听、看、想、说、唱等不同手段,让学生在愉悦中吸收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歌曲
1、初步欣赏,谈感受,识脸谱,了解脸谱色彩所代表的人物性格。
2、分段欣赏,感受京剧唱腔的独特韵味。
①分A、B段对比欣赏。
②重点欣赏B段。
③与通俗版本的对比欣赏。
3、再次欣赏,深入体验。
(三)总结延伸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课余关注戏曲频道,多接触戏曲文化并收集脸谱,学着画一画,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人。
参考资料学习帮手。
初中音乐说课稿范文《唱脸谱》说课稿模板初中音乐说课稿范文《唱脸谱》说课稿模板《唱脸谱》说课稿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今天我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唱脸谱》一课和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一、教材分析(一)作品分析:《唱脸谱》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京歌,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
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歌曲的,段是通谱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
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
依字行腔,韵味十足。
歌曲的,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
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
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
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粹”——京剧的美好印象。
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二)目标确定及分析: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唱脸谱》,了解京剧的起源、行当、唱腔等音乐知识,并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演唱歌曲、交流京剧的知识、画脸谱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重难点确定及分析:1、重点:音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生运其才志、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增、乃为善教也。
《唱脸谱》说课稿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四单元梨园漫步第二课时《唱脸谱》木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五个方面的阐述,分别为:教材分析、教法说明、学法引导、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唱脸谱》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屮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屮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曲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这种新的音乐体裁就是“戏歌”。
在戏歌中,《唱脸谱》又是流传最广、颇有影响的一首佳作。
《唱脸谱》的歌词,从外国人对京剧的称谓开始,用外国人的眼光來赞扬我国的京剧艺术:“美极了、妙极了、简直0K顶呱呱!”从而,从各种人物的脸谱入手, 进一步夸奖其生动形彖,以赞美京剧艺术之出神入化、引人入胜。
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全曲由两个部分构成:歌曲的A 段是通谱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
作曲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入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
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在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延伸和使用花脸托腔,将氏度扩充为八小节,是全曲在高潮中完美地结束。
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人友人对我国的“国粹” 京剧的美好印象。
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形象的脸谱。
1、教学目的:根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
本着而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的原则,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音乐教学屮,情感体验最为重要,因此我把情感口标列为第一位。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唱脸谱》,让学生感受京剧独特艺术的魅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爲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戏歌的兴趣。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模仿京剧的韵味,演唱《唱脸谱》,并尽可能背唱。
基于我对新课程标准的分析,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能够熟练的背唱戏歌《唱脸谱》,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屮的作用;在歌曲演唱屮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苏教版初二音乐说课稿《唱脸谱》说课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唱脸谱》说课稿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今天我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唱脸谱》一课和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一、教材分析
(一)作品分析:
《唱脸谱》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京歌,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
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歌曲的A段是通谱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
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
依字行腔,韵味十足。
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
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
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
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粹”——京剧的美好印象。
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二)目标确定及分析: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
音乐初二上人音版3.1唱脸谱说课稿湖北省宜都市姚店中学谭平【一】说教材《唱脸谱》是人音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
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A段是通谱歌形式,共包含四个乐句。
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
依字行腔,韵味十足。
歌曲的B段是分解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
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
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
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剧”──京剧的美好印象。
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根据教材分析,我制定出本节课的三大教学目标:㈠情感目标:在欣赏、学唱歌曲中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爱乐到爱国的思想感情。
㈡智能目标:一让学生认识脸谱,了解脸谱是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二让学生通过学习京剧唱腔中的气息控制来感受京剧旋律的张驰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我在教学中,并没有过分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因为传统音乐教学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都过于强调专业性,过于模式化,每节课都要进行发声练习、节奏练习、听音练习,几个练习下来,时间就过去了三分之一,再三分之二的时间就用在学习歌曲上,一遍接一遍,与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注重音乐文化的审美功能相违背,我也并不完全抛弃“双基”,教学中有关京剧的知识,我只是一带而过,更多的是在歌曲演唱和处理中习得〕㈢综合目标:这个目标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探索。
因为我想在自己的教学中能研究出与综合艺术课程相靠近的内容与方法,可以说是一个难题。
我尝试在音乐中与美术、文学、影视等各种艺术的结合,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感受力。
《唱脸谱》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戏歌《唱脸谱》,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
2,教学内容的作用和意义:《唱睑谱》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体裁‘戏歌’,以《唱脸谱》为基点加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艺木知识溶入课堂中,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来参与和感受,从中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木,并让学生懂得弘扬中国的京剧艺术人人有责,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对于古典音乐的理解有一定基础,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
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应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和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三、说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对我国京剧艺木当中的脸谱,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等知识有所了解,并能模仿唱、念、做、打等动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交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京剧的兴趣,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大胆的进行模仿,真正的融入到京剧艺术中去四、说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音乐的核心素养不单纯是要有基础的、最一般的音乐知识与实践能力,还要有对于音乐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较深层的感悟能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美化情操,促使人健康向上。
五、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教学方法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采用:1情境教学法:学生进教室时创设音乐情境,使学生一进教室就被京剧这种前所未有的氖围包围,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在教学过程中一直贯穿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唱脸谱说课稿(精选5篇)唱脸谱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戏曲音乐是华夏文化的瑰宝,伴随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唱脸谱》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与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所以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可以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了解京剧中的不同脸谱与人物性格的联系。
2、教学内容(1)京剧中的四个行当,以及主要的伴奏乐器。
(2)学唱歌曲《唱脸谱》。
(3)音乐活动:全班表演《唱脸谱》。
3、教学准备:脸谱、打击乐器、电子琴、四个行当图、录音机、磁带、课件等。
4、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中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以及简单伴奏乐器的使用。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感受京剧的演唱气氛,以及京剧中不同脸谱的含义。
(3)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增加学生的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欣赏、了解、演唱京剧的兴趣。
(4)通过全班讨论,达到相互学习的效果。
5、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全班有表情的表演《唱脸谱》。
(2)难点:1、歌曲中拖腔的演唱。
2、学生对学习戏曲音乐兴趣的激发。
二、说教法1、实践性教学方法:通过乐器、舞蹈、演唱表演,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体验性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片、音乐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可以创造可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景。
3、语言性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问答式谈话法以及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进行学习。
三、说学法学会合作:《唱脸谱》这首歌不同角色的扮演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生:是熊猫。
师:那国花又是什么?生:是牡丹花。
师:那国粹呢?生:是戏曲......是京剧......问题1:这段音乐里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问题2:里面的人物又分别属于什么行当?3、播放京剧,学生找到答案,回答问题。
板书:国粹是京剧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有:京胡、月琴、大锣、小锣、铙、钹等。
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同时展现乐器与四大行当代表人物的图象)4、学唱戏歌《唱脸谱》(1)师: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脸谱来表现,不同的脸谱又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与其他流行歌曲不同的歌曲———《唱脸谱》(2)播放《唱脸谱》,思考歌曲里唱的是哪个行当,唱了哪些人物,通过不同人物的脸谱联想不同颜色代表的是什么性格,并找出最难唱的地方。
初中音乐《唱脸谱》说课稿
初中音乐《唱脸谱》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戏曲音乐是华夏文化的瑰宝,伴随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唱脸谱》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与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所以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可以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了解京剧中的不同脸谱与人物性格的联系.
2、教学内容
(1)京剧中的四个行当,以及主要的伴奏乐器。
(2)学唱歌曲>。
(3)音乐活动:全班表演>。
3、教学准备:脸谱、打击乐器、电子琴、四个行当图、录音机、磁带、课件等。
4、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中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以及简单伴奏乐器的使用。
(2)通过学唱>,让学生感受京剧的演唱气氛,以及京剧中不同脸谱的含义。
(3)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增加学生的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欣赏、了解、演唱京剧的兴趣。
(4)通过全班讨论,达到相互学习的效果。
5、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全班有表情的表演>。
(2)难点:
1、歌曲中拖腔的演唱。
2、学生对学习戏曲音乐兴趣的激发。
二、说教法
1、实践性教学方法:通过乐器、舞蹈、演唱表演,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体验性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片、音乐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可以创造可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景。
3、语言性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问答式谈话法以及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进行学习。
三、说学法
学会合作:>这首歌不同角色的扮演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
生:是熊猫.
师:那国花又是什么?
生:是牡丹花.
师:那国粹呢?
生:是戏曲....是京剧....
师:大家的答案有所不同了,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音乐,请大家在这里找到答案,并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问题1:这段音乐里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
问题2:里面的人物又分别属于什么行当?
3、播放京剧,学生找到答案,回答问题。
板书:国粹是京剧
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有:京胡、月琴、大锣、小锣、铙、钹等。
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
(同时展现乐器与四大行当代表人物的图象)
4、学唱戏歌>
(1)师: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脸谱来表现,不同的脸谱又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与其他流行歌曲不同的歌曲--->
(2)播放>,思考歌曲里唱的是哪个行当,唱了哪些人物,通过不同人物的脸谱联想不同颜色代表的是什么性格,并找出最难唱的地方.
板书:窦尔敦--蓝色--忠厚关公---红色---忠勇曹操---白脸---奸诈张飞---黑脸---勇猛典韦--黄色--任侠最难部分(拖腔):叫喳喳.....笑哈哈....美佳佳....
拖腔:京剧中,一个字用许多乐音来歌唱的唱腔形式称为拖腔.
(3)、再次播放歌曲,请学生模仿京剧的唱腔小声跟唱.
(4)、教师教唱全曲.
(5)、在教师的京胡伴奏下全班同学有感情的演唱全曲,演唱时注意歌曲的节奏.
(6)、教学生用拍手的方式为歌曲打节奏,然后建立班级临时小乐队,再请乐队同学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7)、教师教简单的五个京剧动作,请五位同学戴上脸谱(蓝、红、黄、白、黑脸)分别表演。
5、音乐活动:全班分角色表演整首歌曲。
女同学演唱A部分,五位男同学分别表演各自的角色,小乐队加上教师的京胡为歌曲伴奏,其他男同学演唱B部分。
师:表演完整首歌曲,大家感染了一下京剧的气氛,你对京剧的感受怎样啊?
生:美极啦!妙极啦!简直OK,顶呱呱......
五、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学唱了这首具有浓郁京剧风格的歌曲,我也收获很多,刚刚听了同学们的感受,我很高兴,希望你们像刚才说的一样多接触并多学习戏曲音乐,让我们的戏曲音乐发扬光大,让老外对我们的国家永远竖起大拇指.
六、课后作业
请每个同学画一张自己喜欢的脸谱,可以画在纸上,衣服上,鸡蛋壳上,石头上,等等,下节课当作一件艺术品在全班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