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专业建设规划方案2011—2013

  • 格式:doc
  • 大小:24.62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表演专业建设规划方案(2011—2013)

一、指导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精神,依据学院“十二五”规划,结合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对艺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根据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制定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服务及配合珠三角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以行业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技能培养,继续遵循我系制定的“课堂舞台化、舞台社会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形成“做中学、学中做”的培养方式;为进一步提高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质量,按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社会人才的要求,必先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采取引进行业专家,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大教师服务行业一线实践锻炼的力度;用新时期的人价值观来指导专业的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职业适应能力、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现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做好中央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

能力项目规划建设方案修改工作的通知和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的具体要求,我们及时调整了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二、体现教学中的“五个对接”

以前,人才培养方案一直是由各教研室主任根据本专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教学团队的资源情况来制定,因此跟不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改革后,将培养目标的制定建立在社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以企业的标准培养和衡量学生,自然就形成五个方面的对接。首先听取企业相关领导的意见,如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技能的人才,怎样培养等问题,又形成了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共同开发课程的新做法。.

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实训项目的建设,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教学、实训实践项目活动,目前正实施着“五个对接”:

通过校企合作的一系列教学和实训、实践活动的结合,目前正在实施着“五个对接”:

⑴专业与产业的对接:由于我们完全是根据文化行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考试、实训项目实践上渗入了行业专家的要求和实际岗位的标准,已达到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做到了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⑵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由于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外聘教师来自行业一线的人

才或专家,同时我们的培养目标重点在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要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和标准来培养学生,做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⑶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在教学的过程中占三分之二的课程时间都是完成实训项目,总是在“学中干、干中学”,如本专业的《合唱训练》课程就是学习和工作的同步进行,因此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⑷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在取得专业学历证书的学习进程中,同时要求学生把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必考项目,并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及实训大纲,;如广东省音协举办的钢琴、声乐和古筝的社会考级,2010年文化部在我院设立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声乐和器乐考级。09-11三年内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87%,从而提高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比率,做到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⑸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对接:在教育学生提高职业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我们采取“派出去”和“请进来”的长效机制做法,①要求教师每学年必须参与一到两个月的社会行业实践,以获得即时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即时的行业需求②派出教师参与行业性活动的观摩和短训,以获得新知识和新动态③每学期至少两次邀请行业专家来系里开讲座,不仅为学生,也是为教师拓展职业技能、增补行业知识和观念。从而做到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对接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音乐表演专业最初只有学院合唱团;校内实训项目活零星的项目完成后再无长效没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动每学期之展开一两次;

合作。这远远不能满足在校生的技能发挥和实践教学,更谈不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08年开始通过高职高专16号文件的指导精神指引,以及学院的“迎评促建”活动,我们实施了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在短短的两年内基本实现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项目的规模化和样式繁多,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实践教学条件,保证了定岗实习的场地、条件和规模。为达到更好的实践教学和符合企业的技能标准,将原有的4个校内的实训基地(演出团体如合唱团、鼓乐团)增加至4个;将原有几个校内实训项目(如才艺大比拼等)增加至15个,并要求样式丰富繁多;在原有26家企事业校外实训基地(如如越秀区文化馆、番禺东环街文化站、“好好学”文化教育有限公司)基础上增加至35个以上。从而,保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方式的先决条件。

总之,我们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周为单位,几周内完成一个项目,并根据具体工作的任务需要灵活完成要学的模块,自然形成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的形式。

三、专业建设方案的“十个衔接”

1.人才培养目标

⑴根据珠江三角洲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从事基层文化建设,具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⑵根据08届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调查显示,音乐传播方向就业率92%,对口率100%,在我们现有的四个方向中呈最佳指数,这说明了市场用人单位的普遍需求是复合型人才。

⑶由于培养目标方针的正确,招生人数逐年递增,09年200余人、10年300余人、11年400余人。

音乐表演(音乐传播方向)2008年开创1个班30人;2009年2个班70人;2010年2个班80人;2011年4个班130人;至2013年最多再加到5个班150人,在规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细化教学质量、细化主修方向。

2011-2012年现有的音乐表演要向音乐传播靠拢。

2012—2013年钢琴调律计划向器乐维修方面发展。

2、专业结构布局

总体结构:

音乐表演专业——下设四个方向:(按目前的生源规模)

音乐表演、音乐传播、流行音乐、钢琴调律。

发展趋向:

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毕业生对口率的比率,至2013年发展方向是:相对扩大音乐表演(音乐传播方向)的建设规模,并相对增加音乐传播方向的招生数,同时,细化音乐表演、流行音乐、钢琴调律三个方向的建设。

3、课程体系和教材

总体模块:(分四大模块)

公共基础课:《政治思想》、《大学语文》、《英语》等。

专业基础课:《乐理与视唱练耳》、《合唱训练》、《中外音乐简史和名作欣赏》等专业技能课:《声乐》、《器乐》(钢琴、古筝、现代筝、吉他、打击乐)等

技能拓展课:《服装搭配与化妆艺术》《口才与技巧》《秘书实务》等

课程建设:

⑴已获得的:《合唱训练》省级精品课、并获得教育部表演艺术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认,院级精品课《声乐》,院级重点课程《流行吉他演奏》、《键盘即兴演奏》、《乐理视唱练耳》。正在培育阶段的:《钢琴》、《古筝》。

预计要培育的:国家级精品课《合唱训练》,省级精品课《声乐》,院级精品课《流行吉他演奏》《键盘即兴演奏》、《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古筝》。

⑵合格课程建设:现已有合格课程29门,根据逐年申请和审批,预计要达到68门。

要求教师两年必出一项课题研究、每三年必出论文、每三年必出讲义形式⑶的教材、每三年必须参与精品的课建设,并与职称的评定挂钩。

教材:

⑴已经使用的符合高职高专的自编教材《钢琴》(讲义形式)《流行吉他演奏》。预计,自编教材要达到整体教材使用的60%。正在编写的高职高专教材《二。正在编译的(英国利《键盘即兴演奏》、《声乐基础》、《键盘基础》、声部视唱》

物浦大学)教材《音乐产业》

⑵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的同时,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的教材有《合唱训练》,《音乐产业营销》

建设实施步骤

⑴在自编教材上采取:先根据高职高专的标准,再按音乐表演教学的规律,

⑵步骤:先从技能课程开展,再逐步扩广到理论课程,逐步开发自编教材的工作

⑶方法:经过三个循环的教学后,才有资格编写;通过教研会议的讨论、对教师的鼓励、鞭策和帮助。

2012年:将现有正在培育的课程直接培育省级精品,如《流行吉他演奏》《键盘即兴演奏》、《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