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方向戏曲史考研复试主要内容以及报考难度
- 格式:pptx
- 大小:950.06 KB
- 文档页数:12
戏曲艺术面试题目及答案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艺术内涵备受人们喜爱。
作为一种传承千年的艺术形式,戏曲在面试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戏曲艺术面试题目及答案,供参考。
题目一:请简要介绍一下你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答案:戏曲艺术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戏剧形式,它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舞等综合表演形式,将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融入其中。
戏曲艺术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传承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于中国人民的审美体验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题目二:你对戏曲剧目有哪些了解?答案:我对戏曲剧目有一定的了解。
戏曲剧目包括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每种剧目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表现形态。
京剧以其庄重、华丽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而闻名于世;豫剧以其深情、真挚的表演风格和京剧相映成趣;越剧则以其柔美、细腻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吸引了广大观众;黄梅戏则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表演形式,以其优美、悠扬的唱腔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而独树一帜。
题目三:你在戏曲表演方面有哪些经验?答案:我对戏曲表演有浓厚的兴趣,并已经参与了一些戏曲表演的活动。
我曾经参加过学校的戏曲社团,学习了一定的戏曲唱腔和表演技巧。
我也参与过一些学校戏曲演出,并在其中扮演了一些角色,锻炼了自己的表演能力。
此外,我还参加了一些戏曲培训班,深入学习了戏曲表演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题目四:作为一名戏曲表演者,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作为一名戏曲表演者,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角色的理解和演绎能力。
戏曲角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表达,在表演中能够准确地理解角色的性格、情感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将角色的内心世界通过唱腔、身段和面部表情等方式生动地展现出来,才能够使观众产生共鸣,并在角色塑造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题目五:在你的表演中,你觉得自己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在我的表演中,我觉得自己的特点是细腻和扎实。
在学习戏曲表演过程中,我一直注重细节的把握和技巧的掌握。
《中国戏曲史》复习重点汇总中国戏曲史复重点汇总
1. 戏曲的定义和特点
-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统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戏曲的特点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脸谱化的角色表演等。
2. 中国戏曲的历史发展
- 中国戏曲起源于古代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经过不断发展演变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 戏曲的发展经历了元曲、明代传奇和清代评剧等不同阶段和流派。
3. 戏曲剧种与代表作品
- 中国戏曲包括京剧、豫剧、越剧、评剧等多种剧种,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代表作品。
- 京剧的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白蛇传》等;豫剧的代表作品有《山河恋》、《相思树》等。
4. 戏曲角色与表演风格
- 戏曲中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四类,每个角色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表演风格和技巧要求。
- 生角色以阳刚之气为特点,旦角色以阴柔之美为特点,净角色以活泼机智为特点,末角色以稳重幽默为特点。
5. 戏曲音乐与舞台美术
- 戏曲音乐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曲调、唱腔和音乐伴奏等。
不同戏曲剧种有不同的音乐风格。
- 戏曲舞台美术包括舞台布景、服装、道具等,通过精心设计增强戏曲表演的艺术效果。
6. 戏曲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戏曲艺术通过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以上是关于中国戏曲史的复习重点的汇总,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方向考研经验(1)中国艺术研究院简介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文化部直属的集艺术科研、艺术创作、艺术教育、“非遗”保护和文化智库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没有本科,作为科研院所,名气自然不能同传统大学相比。
但是艺研院的戏曲、美术、音乐等学科都有过非常辉煌的成绩,譬如中国戏曲、音乐、舞蹈、美术、电影等领域的史论基础都是艺研院的前辈学者们一手打造的,所以艺研院才有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国家队”的称号。
(2)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方向招生专业目录(3)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方向直系学姐分享考研经验:我当时考研参考书主要是王宏建的艺术概论,建议先从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开始看。
作为考试用书,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相对王宏建的那本要好读懂一些,总结知识框架跟着目录来就可以。
王宏建的艺术概论太哲学化了,跟王宏建老师的学美学出身有点关系,不好读懂,但是做笔记的话比较好做。
书中的例子相对少,但有一定的代表性,建议多看一些艺术学相关书籍,例如西方美学史,美学散步、艺术原理,另外复习艺术概论要结合真题。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考研核心笔记1.艺术的本质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
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
2019年人大戏剧戏曲学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
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小问题并不了解,例如复试考什么?复试怎么考?复试考察的是什么?复试什么时间?复试如何准备等等。
今天启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复试相关内容,让大家了解复试,减少一点对于复试的未知感以及恐惧感。
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你的复试很有帮助啊!院系简介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
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26个教学单位(23个学院、3个研究院)、25个跨学院研究机构,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苏州校区、深圳研究院等。
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1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86个(其中自主专业35个、交叉学科9个、专业学位22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5个(其中自主专业32个、交叉学科7个)。
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
专业介绍戏剧戏曲学,是对戏剧戏曲理论及历史的考察和研究。
上自古希腊、罗马、印度及中国古代戏曲的理论与实践,下至现当代世界各种戏剧流派,我国的戏剧戏曲现状及走向进行理论探讨,并用其指导创造实践。
复试时间复试考试时间:报到时间:3月9日下午14:00-16:00地点:人文楼101室(1)专业综合课(笔试)考试时间:3月10日上午8:30-10: 30,满分100分。
【艺术类考研解析】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考研难度解析、参考书、真题辅导班,了解一下!关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信息,了解一下!关于:考研招生目录关于:历年录取情况汇总以及2018年复试基本要求年份分数线录取人数20153256201634582017355420183503有问题可以联系姜老师2)2018年复试基本要求根据我院划定的复试分数线,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0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0;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84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40;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19人。
育明教育姜老师解析:1、从2016年起,中国艺术研究中心首次将单科线划高于国家线,虽然总的复试分数线还保持稳定,但是对于专业课有了新要求,这个情况各位考生应该引以为鉴2、从整个报录比来看,整个报录比为4.0左右,但是不同专业的差距很大,其中电影学以及音乐学报考难度最大,各位考生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报考3、从整个初试考生的分数情况来看,艺术中心老师的对于专业课的判卷尺度还是比较宽松,专业课130+情况很常见,还有很多考生出现了140+的专业课成绩,而普遍情况是英语政治分数较低,因此我建议在攻取专业课的同时,应该注重公共课,这样才能来开差距。
关于:考研参考书及经验解析611艺术概论《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概论》王次炤【历年真题】+【育明教育内容资料】+【专业课一对一讲解】育明教育姜老师解析:611艺术概论解析,考察内容主要是艺术学知识,一般结合艺术史或者不同的艺术门类来进行。
题型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名词解释考察比较细致,一般不会考很偏的知识点,也有往年真题重复的可能,常考艺术代表人物、艺术作品、艺术观念等知识点。
简答题考察对比或特点居多,涉及到艺术史中的代表性艺术观念,艺术思想。
论述题考察艺术概论书中的目录比较多,还有就是结合艺术史或者现当代的艺术来解答。
艺术概论主要是两本书:彭吉象和王宏建,顺序是先看彭吉象后看王宏建,彭吉象的书比较通俗易懂,而且有很多案例分析,一是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理论的内容,二是这些实例可以用在答题过程中,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一、传统戏曲基础知识传统戏曲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它包括京剧、黄梅戏、越剧、评剧、昆曲、沪剧等多种类型。
在考研中,学生需要了解传统戏曲的基本知识,掌握相关的历史背景、基本构成和发展演变等方面的内容。
1. 传统戏曲的起源和发展传统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仪式和民间节日活动,最早的戏曲形式出现在唐代,随着历史的变迁,各种地方戏曲不断发展,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在考研中,学生需要了解传统戏曲的发展历程,掌握相关的发展脉络和代表作品。
2. 传统戏曲的基本构成传统戏曲包括文戏和武戏两大类,文戏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形式,武戏则以舞蹈和武术动作为主要表演内容。
在考研中,学生需要了解传统戏曲的基本构成,掌握相关的表演形式和技巧,以及文武结合的特点。
3. 传统戏曲的表演特点传统戏曲的表演特点包括唱腔、表演、化妆等多个方面,每种戏曲都有其独特的表演特色和技巧。
在考研中,学生需要了解传统戏曲不同类型的表演特点,包括唱腔的特点、表演的技巧和化妆的风格等内容。
二、传统戏曲的代表作品在考研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传统戏曲的代表作品,包括京剧的《白蛇传》、黄梅戏的《牡丹亭》、越剧的《红楼梦》、评剧的《桑园会》、昆曲的《梁祝》等。
这些作品是传统戏曲的经典之作,对于了解传统戏曲的历史和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戏曲文学与戏曲美学戏曲文学是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剧本、曲谱等多个方面内容,而戏曲美学则是对于戏曲艺术的审美理论和艺术追求。
在考研中,学生需要了解戏曲文学的特点和发展,包括剧本的写作方法、曲谱的演唱技巧等方面内容;同时也需要了解戏曲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戏曲的表演艺术、音乐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四、传统戏曲与当代戏曲传统戏曲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当代戏曲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
在考研中,学生需要了解传统戏曲与当代戏曲的关系,包括两者的联系和发展趋势,以及当代戏曲的创新和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学校综合介绍中国艺术研究院招生基本信息解读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的国家级艺术科研机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美术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
中国艺术研究院近三年硕士招生人数一览表202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68名。
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9名左右(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84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5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9名左右。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19名。
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9名左右(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84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5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名左右。
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19名。
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9名左右(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84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5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名左右。
分析:总体来看中国艺术研究院近几年的招生人数还算平稳,2018年、2019年招生人数相同,对比2019年,2020年招生人数下降了50多名,主要是非全日制人数下降,大家一定要注意。
中国艺术研究院本年度录取分数线与国家线对比图再看2020年考研国家线总体趋势图考研一共13大学科门类,总体走向参差不齐,但依旧有规律可循。
2020考研的国家线走势分为三种:1.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
2.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
3.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计算出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也就是上涨分数最多的学科和下降分数最多的学科。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有3个:文学、管理学、享受少数民族照顾的考生.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的有5个:哲学(+5分)、法学(+5分)、教育学(+6分)、艺术学(+7分)、体育学(+7分)。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的有9个:经济学(-2)、历史学(-1)、理学(-2)、工学(-6)、农学(-2)、医学(-5)、军事学(-5)、工学照顾专业(-6)、中医照顾专业(-5)。
2019年央音作曲系戏曲作曲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
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小问题并不了解,例如复试考什么?复试怎么考?复试考察的是什么?复试什么时间?复试如何准备等等。
今天启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复试相关内容,让大家了解复试,减少一点对于复试的未知感以及恐惧感。
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你的复试很有帮助啊!专业介绍培养掌握系统、全面的戏剧、戏曲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并具备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毕业能胜任本专业的研究、教学或在文化艺术部门从事专业研究及管理工作。
复试时间现场确认时间:2018年11月8日上午9:30——11:30,下午14:00——16:00;复试内容(科目)复试分数线1. 政治(100分制):不低于当年国家分数线;2. 外语(100分制):作曲技术理论英语文献翻译方向不低于60分,其他方向不低于当年国家分数线;3. 业务课一(150分制):作曲、配器、复调、和声、作品分析、视唱练耳、作曲技术理论英语文献翻译、律学、戏曲作曲,各方向业务课一均为主科笔试,不低于120分。
4. 业务课二即技术(150分制):不低于90分;戏曲作曲方向业务课二即作曲(占40%)、复调(占30%)、配器(占30%)。
5. 初试总分(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之和):不低于当年国家分数线;在达到上述成绩要求的基础上,参照“拟录取名额分配方案”分配方式按初试总分高低排名,作曲、配器、复调、和声、作品分析、视唱练耳、作曲技术理论英语文献翻译、律学、戏曲作曲约按1:1.3比例确定入复试名单;电子音乐作曲、电子音乐技术理论约按1:2比例确定入复试名单;音乐录音艺术方向约按1:3比例确定入复试名单。
若最后一名总分并列,则并列者全部进入复试复试流程1. 考生在我院教学楼一楼“现场确认取号处”拿号、签署《诚信承诺书》;2. 考生按上文“需要携带的材料”中的要求,持研招网报名号、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等至教学楼五楼,由工作人员查验;3.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4.工作人员打印“报名情况登记表”,考生确认本人信息并签字后交到指定地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复试要求摘要:1.研究背景和现状2.复试要求具体内容3.考生应如何准备4.总结正文: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复试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报考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希望在艺术领域进一步深造。
那么,如何顺利通过研究生院的复试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复试的要求及备考策略。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作为我国艺术领域的一所权威学府,一直以来备受瞩目。
近年来,随着艺术类专业的不断发展,研究生院在招生方面也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选拔制度,复试作为选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二、复试要求具体内容1.面试: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学术素养、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考生需准备个人简历、研究计划等相关材料,并针对面试官的提问进行回答。
2.笔试:笔试主要测试考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笔试内容有所区别。
考生需认真复习相关专业知识,以确保在笔试环节取得好成绩。
3.艺术实践:针对艺术类专业,考生需准备相关艺术作品,并在考试现场进行展示。
考官将根据考生的艺术表现、技巧等方面进行评分。
4.外语水平测试:考生需参加外语水平测试,以评估其外语应用能力。
通常包括听力、阅读、写作和翻译等部分。
三、考生应如何准备1.充分了解复试要求:考生在准备复试前,应详细了解研究生院复试的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2.提高综合素质:复试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考察,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3.复习专业知识:考生应认真复习所报专业的基础知识,以便在笔试环节取得好成绩。
4.准备艺术作品:对于艺术类专业的考生,要提前准备相关艺术作品,并进行多次排练,以确保在考试现场发挥最佳水平。
5.强化外语学习:考生要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听力和口语部分,加强训练,以确保在外语水平测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