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_高精度计算
- 格式:pdf
- 大小:862.68 KB
- 文档页数:49
韩顺平笔记第1讲内容介绍.项目演示.原理剖析1. 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编程,图形界面,数据库编程,文件流,网络编程,的多线程2. 历史:1990 启动绿色计划 1992 创建语言—>1994 参加硅谷大会演示功能震惊世界 1995 正式发布第一个版本,目前最新的是7.03. 开发工具:记事本,,,,4. 包括:(运行环境)的工具:编译器解释执行器的类库:3600多个,常用的150多个5. 第一个程序:功能:显示―‖:表示类是公共的,一个文件中只有一个类 :表示这个是一个类:类名(公共类的类名,必须和文件名一样){一个主函数,程序的入口 ( []) {执行语句("!"); } }6. 源程序(文件)——>字节码文件(文件)——>由解释执行器()将字节码文件加载到虚拟机()——>字节码文件()就会在虚拟机中执行); } }第2讲变量.数据类型1. 在里面占4个字节,占8个字节2. 基本数据类型:整数:(一个字节:-128127 四个字节:-247483647两个字节:-3276832767 八个字节:)小数(浮点):布尔:字符:(两个字节,可以存放汉字, 1 ='中';)引申到字符串(类)3.在中对进行运算的时候,直接是当做码对应的整数4.数据不能从高精度到低精度的转换<<<<<3.4;是过不去的,在中小数默认是(双精度)的应该写成是3.4f;不过可以强制转换:()1.2; ()1.95. 1 1.2; a先是往高精度转换,然后赋给b,就报错改成1 1.2; 或者 1 1.2f; 就解决了第4讲流程控制1. 语句中,条件表达式的数据类型应该和后面的类型一致2. 语句中,可用的数据类型主要是:第5讲类与对象1. 面向对象编程-类与对象类名首字母大写类里面的元素叫类的成员变量/属性2. 类的定义包名;类名父类接口名{成员变量;构造方法;成员方法;}3. 如何创建对象:先声明再创建1;1 ();一步到位 1 ();4. 引用传递类似于指针一样第8讲类变量1. 属于类的对象的而不是属于类的2. 5不能在类的外部使用,只能在类定义时候使用!3. 可以用类名直接访问静态变量第9讲类方法封装1.类变量是该类的所有对象共享的对象,一改全改了2.定义语法:访问修饰符数据类型变量名3. 9{1;{("");;}会自动执行一次,也只有一次9(){("");;}( []){9 t1 9();(9);9 t2 9();(i);}}4.类方法(静态方法、静态函数):属于所有对象实例的5中:类变量()原则上用类方法()去访问;类方法中不能访问非静态变量,就是非类变量,但是普通的成员方法可以访问静态变量(类变量)使用:类名.类方法名对象名.类方法名6.非类变量就是实例变量,属于每个对象自己的7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四)大特征:封装、继承、多态(、抽象)8.抽象:把一类事物的共有的属性和行为提取出来,形成一个物理模板,此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抽象9.封装:把抽象出来的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数据被保护在内部,程序的其它部分只有通过被授权的操作(成员方法),才能对数据进行操作。
一、选择题第1章:(所占的比例相对来说较大)1.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______。
A. 规模B.功能C.性能D.构成元件2.第一台计算机是在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
A.ENIACB.EDVACC.EDVAED.MARK (音译为:埃尼阿克)3.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______。
A.集成电路B.晶体管C.大规模集成电路D.电子管4.当前计算机的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______。
A.辅助设计 B.科学计算 C.数据处理 D.过程控制同时记一下,计算机应用最早的领域是“科学计算”。
5.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慢,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______。
A.元材料B.工艺水平C.设计水平D.元器件6.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够自动、连续地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是因为______。
(参考p.3倒数第1段。
) A.采用了开关电路 B.采用了半导体器件C.采用了二进制D.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类似的题目还有:电子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原理是______。
答: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7.电子计算机按规模和处理能力划分,可以分为______。
(参考第p.2—p.3)A.数字电子计算机和模拟电子计算机B.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C.巨型计算机、中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D.科学与过程计算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和数据计算机8.将计算机分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两类的分类标准是______。
(参考第p.2—p.3)A.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B.计算机使用范围C.机器的规模D.计算机的功能和处理能力9.既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模拟量,也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数字量的计算机是_______。
A.电子数字计算机B.电子模拟计算机C.数模混合计算机D.专用计算机类似的题目还可看如下: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数模混合计算机,这种分类是依据______。
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课堂教学教案(电脑应用课使用)问题:请同学想象一下第一台计算机的模样二.知识点剖析(130分钟)(一)、计算机的产生:1、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数字化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它能按照人们预先编写的程序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传递。
2、计算机的发展史:1)机械式计算机时代A.帕斯卡:法国人。
于17世纪制造出一种机械式加法机,它成为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
B.莱布尼兹:德国人。
于1672年,发明了乘法计算机,他是受中国易经八卦的影响最早提出二进制运算法则。
他认为中国的八卦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记数法,对200多年后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巴贝奇:英国人。
查尔斯·巴贝奇研制出差分机和分析机,为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发展奠定基础。
D.阿达(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开拓者):1834年11月,阿达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查尔斯·巴贝奇。
此时的巴贝奇正在到处游说他的计算机设想。
当时的人们很少有人理会他,以为他是在“痴人说梦”。
但当遇到阿达时,他也将自己的设想全盘托出,讲给阿达听。
此时的阿达只有18岁,但她听完他的设想并看了他的文稿后,彻底地领会了他的设想,并深深地为之陶醉。
凭着她深厚的科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设想,世界将因之而改变。
随后阿达设计图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设计者。
E.阿兰.图林(人工智能之父):1950年,他的一篇论文发表引来的惊雷,是在“第一代电脑”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这篇论文甚至可以作为“第五代电脑”和“第六代电脑”的宣言书。
从此,人们更愿意把阿兰·图林称作“人工智能之父”,后来人们纪念他的卓越贡献,设立了计算机最高奖,“图林奖”。
F.冯.诺依曼(电子计算机之父):指出计算机是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还指出在计算机内部,机器能够识别的是0,1表示的二进制数。
《GNSS高精度数据处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表1 课程基本信息表二、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本课程教学目标如下:课程目标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有关GNSS高精度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流程;课程目标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使用GAMIT软件,处理GNSS观测数据,获得高精度结果。
课程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实现去GNSS观测数据的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如下表所示:表2 课程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支撑度标志:“H”表示“强”,“M”表示“中”,“L”表示“弱”。
每一门课程至少要对一个毕业要求有强支撑。
三、理论教学内容表3 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四、课程考核与成绩评价(一)考核内容与评价总评成绩100分=闭卷考试成绩+过程考核成绩1)闭卷考试:根据课程教学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能反映学生的分析问题、自主学习等能力;考核内容与类型应能支撑课程目标的达成。
2)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堂研讨活动等。
表4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二)过程考核评分标准表5 过程考核评分标准五、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如下:本门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卷面成绩总分A(满分55%)+课堂表现分数B(满分15%)+课后作业C(满分15%)+课堂研讨D(满分15%)表5 课程考核内容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注:课程目标总达成度= 各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均值。
六、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使用教材】:[1]邹荣.《GNSS高精度数据处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9【参考教材】:[1]张勤,李家权.《GPS测量及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12[2]李征航.《GPS测量与数据处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3]李天文.《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科学出版社.2023.01。
第15讲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与考核要求】:略【知识梳理】:一.荒漠化1.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如使用不当)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即耕地、草原、森林等资源的生产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生产能力的现象。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植被稀少。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不合理灌溉。
3.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1)危害:①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亿人受荒漠化威胁,上亿人口面临丧失土地的危险。
②许多村庄、农田、道路受威胁,为沙尘暴提供沙源。
(2)防治: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二.湿地1.湿地的概念及作用◆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稻田、水库等。
◆作用:提供水源,调节气候(增加湿度,使降水概率增大;减小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地球之肾”、“生命摇篮”、“鸟类乐园”之称。
2.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①湿地问题:湿地资源存在着面积萎缩、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效益得不到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下降等问题。
②湿地保护:一是要禁止对湿地围垦(湖)造田或随意改变湿地的现状,加强对湿地的管理;二是要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三是要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田)还湿(湖);四是要对已经退化的湿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五是要防止向湿地随意排放污染物,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六是要在河流的上游地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防止下游地区的湿地被泥沙淤积。
三.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条件:①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降平原,落差大,水能丰富、煤炭石油丰富。
②水汽主要来自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降雨。
数控机床与编程复习与练习一、填充题1.数控机床采用技术对机床的加工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一类机床2.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是由制造的。
3.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不同,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过程完全自动进行,是用数控代码和规定的程序格式正确地编制出,输入到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按程序要求控制机床,对零件进行加工。
4.数控机床按进给伺服系统的类型分为、和。
5.点位直线数控机床要求控制点与点之间的外,还需保证刀具的移动轨迹是一条,且要进行移动速度控制。
6.轮廓控制机床能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坐标轴运动的瞬间和进行连续控制。
7.数控编程方法可分为和两种。
8.一个完整的零件程序由若干个组成,每个程序段由若干个组成。
9.机床坐标系中X、Y、Z坐标轴的相互关系用决定,刀具与工件距离的方向即为各坐标轴的正方向。
10.刀具位置补偿分补偿和补偿。
11.切削用量包括、和背吃刀量。
选择切削用量遵循的一般原则是:粗加工时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为主;半精加工或精加工时应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并兼顾切削效率。
12. 对刀的目的就是。
刀位点是刀具上的一个,刀位点相对运动的轨迹就是加工路线,亦称编程轨迹。
13.为了准确地判断数控机床的运动方向,一律假定是静止的,在坐标系内相对于工件运动。
14.目前,数控编程所采用的格式为程序段格式。
15.程序是按程序段的次序执行的,而不是按程序段号中的次序执行的。
16.用于控制开关量的功能指令是功能。
17.直线进给率的单位为;旋转进给率的单位为。
18.只有当机床操作面板上的“选择停止键”被按下,才能生效的暂停指令是。
19.在铣削固定循环中结束后,要使刀具返回R点平面,必须编程时使用指令。
20.在进行盘类零件的端面粗加工时,应选择的粗车固定循环指令是。
二、选择题1.闭环控制系统的位置检测装置装在()A.传动丝杠上B.伺服电动机轴上C.数控装置上D.机床移动部件上2.数控机床中把零件加工程序转换成脉冲信号的组成部分是() 00000000A.控制介质B.数控系统C.机床本体D.伺服电机3.数控车床一般有2根数控轴,通常是()轴。
约瑟夫问题[编辑本段]约瑟夫问题的来历这是17世纪的法国数学家加斯帕在《数目的游戏问题》中讲的一个故事:15个教徒和15 个非教徒在深海上遇险,必须将一半的人投入海中,其余的人才能幸免于难,于是想了一个办法:30个人围成一圆圈,从第一个人开始依次报数,每数到第九个人就将他扔入大海,如此循环进行直到仅余15个人为止。
问怎样排法,才能使每次投入大海的都是非教徒。
*问题分析与算法设计约瑟夫问题并不难,但求解的方法很多;题目的变化形式也很多。
这里给出一种实现方法。
题目中30个人围成一圈,因而启发我们用一个循环的链来表示。
可以使用结构数组来构成一个循环链。
结构中有两个成员,其一为指向下一个人的指针,以构成环形的链;其二为该人是否被扔下海的标记,为1表示还在船上。
从第一个人开始对还未扔下海的人进行计数,每数到9时,将结构中的标记改为0,表示该人已被扔下海了。
这样循环计数直到有15个人被扔下海为止。
[编辑本段]约瑟夫问题的一般形式:约瑟夫问题是个有名的问题:N个人围成一圈,从第一个开始报数,第M个将被杀掉,最后剩下一个,其余人都将被杀掉。
例如N=6,M=5,被杀掉的人的序号为5,4,6,2,3。
最后剩下1号。
假定在圈子里前K个为好人,后K个为坏人,你的任务是确定这样的最少M,使得所有的坏人在第一个好人之前被杀掉。
C++代码示例:#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void main(){int n,m,a[101],k,i,j,num; //计数器是从1开始的,所以100个人用101cout<<"请输入参加游戏的玩家人数(不超过100人):";cin>>n;cout<<"----------------------------------------"<<endl;if(n>100){cout<<"玩家太多,请重新登陆此程序!"<<endl;return;}cout<<"输入游戏中要玩的数字:";cin>>m;cout<<"----------------------------------------"<<endl;for(i=1;i<=n;i++){a【i】=1;//注意百度百科里不让使用ASCII里的方括号,这里是中文字符集里的方括号,}j=0;k=0;for(i=1;i<=n+1;i++){if(a【i】==1){j=j+a【i】;if(j==m){j=0;a【i】=0;k++;}if(k==n){num=i;break;}}if(i==n+1)i=0;}cout<<"最后获胜的玩家是第 "<<num<<" 号玩家!"<<endl;cout<<"----------------------------------------"<<endl;}写完密码约瑟夫就想到原来看到约瑟夫问题的一个数学解法很巧妙很简单不过只能推出最后一个出列的人无论是用链表实现还是用数组实现都有一个共同点:要模拟整个游戏过程,不仅程序写起来比较烦,而且时间复杂度高达O(nm),当n,m非常大(例如上百万,上千万)的时候,几乎是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出结果的。
数控技术-学习指南一、填空题(每空1分)1.数控是数字操纵的简称,是用对机床的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操纵的自动操纵技术。
2.只在写有该代码的程序段中才有效的代码为代码。
3.数控编程一般分为和两种。
4.常用的坐标平面选择指令为、、。
5.刀具补偿功能是数控系统所具有的为方便用户精确编程而设置的功能,它可分为补偿和补偿。
6.M代码是操纵数控机床功能的指令,要紧用于完成加工操作时的一些辅助动作。
7.在一个程序段中差不多指定,直到出现同组另一个代码才失效的代码称为_。
,与主轴重合或平行于主轴的轴为轴,轴通常是水平的,且平行于工件装夹外表。
数控机床某一移动坐标的正方向是指增大_和_之间距离的方向。
9.数控机床按照操纵系统功能分类,能够分为数控机床、直线操纵数控机床、数控机床。
10.在数控编程时,使用__指令后,就能够按工件的轮廓尺寸进行编程,而不需按照刀具的中心线运动轨迹来编程。
11.数控机床一般是由、、、机床本体和测量反响装置组成。
12.是首先要确定的坐标轴,是沿提供切削功率的主轴轴线方向。
13.数控机床按照伺服操纵方式分类,能够分为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和数控机床。
14.指令是使数控机床预备好某种运动方式的指令;指令要紧用于数控机床的开关量操纵。
15.数控机床坐标系,以平行于机床主轴的刀具运动坐标轴为轴,以刀具远离工件方向为该坐标方向。
16.数控技术中常用的插补算法有和插补法两大类。
17.程序编制可分为手工编程和。
18.G代码中,代码表示在程序中一经被应用,直到出现同组的任一G代码时才失效;代码表示只在本程序段中有效。
19.数控机床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有:、、等。
和。
21.三相步进电机的转子上有40个齿,假设采纳三相六拍通电方式,那么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为。
、、、和机床本体组成。
、、。
C系统软件按照功能分为软件和软件。
25.数控机床坐标系确实定:X、Y、Z的正向是工件尺寸增加的方向,通常平行于主轴的轴线为Z坐标,而坐标方向是水平的,同时平行于工件装卡面,而Y向坐标是按照来确定的。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为了了解计算机、用好计算机,进一步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来自我测试一下。
1、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A___。
A.1946年B.1952年C.1959年D.1962年[解析]参考p.22、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___C___。
A.集成电路B.晶体管C.大规模集成电路D.电子管[解析]请记忆:第一代主要元件是电子管,第二、三代分别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参考p.2和p.3)。
计算机经历了四个时代,其划分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构成元件”。
3、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D___。
A.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B.它主要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电子器件C.它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和科学计算,例如弹道计算D.确定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解析] ENIAC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缩写。
从第二代计算机才开始引入高级程序语言BASIC和ForTran等,所以D是错的。
4、目前,微型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是____D__。
A.电子管B.晶体管C.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解析]略5、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慢,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____D__。
A.元材料B.工艺水平C.设计水平D.元器件-----早期的计算机元器件是电子管,其体积大、耗电多。
[解析]略6、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数模混合计算机,这种分类是依据___B___。
(请看解析)A.功能和用途B.处理数据的方式 ---- 有两种:处理数字的和处理模拟数据的(声音属于模拟数据)C.性能和规律D.使用范围[解析]参考p.4。
目前学习、办公和生活中使用的计算机属于电子数字计算机,但也有一些场合使用模拟计算机。
如果电子计算机按使用范围分类,则可以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参考p.4的解释)。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实验项目:50nA高精度基准电流源设计指导老师:组别:第组年级专业:2009级微电子学学号:姓名:同组组员:实验地点:实验日期:第2周—第10周50nA高精度基准电流源设计第一章引言基准电流源是指在模拟集成电路中用来作为其他电路的电流基准的高精度、低温度系数的电流源。
电流源作为模拟集成电路的关键电路单元,广泛用于运算放大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中。
偏置电流源的设计时基于一个已经存在的标准参考电流源的复制,然后输出给系统的其他模块。
因此,电流源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基准电流源是模拟电路所必不可少的基本部件,高性能的模拟电路必须有高质量、高稳定性的电流和电压偏置电压来支撑,它的性能会直接影响电路的功耗、电源抑制比、开环增益以及温度等特性。
本次课设是设计50nA高精度基准电流源。
第二章基准电流源的工作原理基准电流源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输出基准电流不随电流电压V DD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得出一个对V DD不敏感的解决方法,要求基准电流I REF与输出电流I OUT 镜像,也就是说,I OUT是I REF的一个复制。
图2-1所示就是一种电流复制的电路实现。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2-1 基准电流源的工作原理M1与M2构成一对电流镜结构,因为M1与M2具有相同的尺寸,所以I REF =I OUT 。
但是由于电压V 的作用,M3与M4的V GS 不相等,我们假设M4的宽长比是M3的K 倍,由于V GS3=V GS4+V 即34TH TH V V V =+如果忽略体效应的影响,可得V TH3=V TH4从而V -= 因此22(/)2(1O U T V nC ox WL n I =-μ正如所希望的,电流与电源电压V DD 无关,但仍旧是工艺和温度的函数。
为了消除输出基准电流对温度的影响,我们可以根据电压差V 产生的不同方式,分别采取不同的温度补偿方法。
第三章 基准电流源的性能参数3.1 温漂系数基准电流源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电流基准在宽温度范围下的工作稳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