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67283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56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对于反应来说,加压,增大、增大,增大的倍数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减压,均减小,减小的倍数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加压、减压后v一t关系图像如下图:(3)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对于,加热时颜色变深,降温时颜色变浅。
该反应升温、降温时,v—t天系图像如下图:(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v一t图像为稀有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1.恒温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2.恒温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成分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当充入与反应无关的其他气体时,分析方法与充入稀有气体相同。
化学平衡图像:1.速率一时间因此类图像定性揭示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变化的观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等。
2.含量一时间一温度(压强)图常见的形式有下图所示的几种(C%指某产物百分含量,B%指某反应物百分含量),这些图像的折点表示达到平衡的时间,曲线的斜率反映了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确定T(p)的高低(大小),水平线高低反映平衡移动的方向。
3.恒压(温)线该类图像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发(c)或反应物的转化率(α),横坐标为温度(T)或压强 (p),常见类型如下图:小结:1.图像分析应注意“三看”(1)看两轴:认清两轴所表示的含义。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只有浓度、压强和温度三个。
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指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
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1、浓度影响在其他条件维持不变时,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有助于正反应的展开,均衡向右移动;减少生成物的浓度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有助于逆反应的展开均衡向左移动。
单一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只是发生改变正反应或逆反应中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而引致正逆反应速率不成正比,而引致均衡被超越。
2、压强影响对于气体反应物和气体生成物分子数左右的可逆反应来说,当其它条件维持不变时,减小总应力,均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即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增大总应力,均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即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若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总体积)维持不变,则发生改变应力不能导致均衡的移动。
应力发生改变通常可以同时发生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于气体总体积很大的方向影响很大,比如,正反应参予的气体为3体积,逆反应参予的气体为2体积,则减小应力时正反应速率提升得更多,从而并使v正\uev逆,即为均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增大应力时,则正反应速率增大得更多,均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温度影响在其他条件维持不变时,增高反应温度,有助于吸热反应,均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减少反应温度,有助于放热反应,均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与应力相似,温度的发生改变也就是同时发生改变正,逆反应速率,高涨总是并使正,逆反应速率同时提升,降温总是并使正,逆反应速率同时上升。
对于吸热反应来说,高涨时正,反应速率提升得更多,而导致v正\uev逆的结果;降温时放热方向的反应速率上升得也越多。
与应力发生改变相同的就是,每个化学反应都会存有一定的热效应,所以发生改变温度一定会并使均衡移动,不能发生不移动的情况。
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影响因素化学平衡是指当反应物生成产物的速率与产物生成反应物的速率相等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各种因素可能会对平衡的位置产生影响,导致反应向前或向后移动。
本文将介绍化学平衡移动的几种情况以及影响平衡位置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的变化:当增加某个物质的浓度时,根据Le Chatelier原理,系统会偏离原来的平衡位置,以减小浓度差。
例如,在以下反应中:A + B ⇌ C,如果A的浓度增加,平衡会向右移动,生成更多的产物C,以减小A的浓度差。
2.压力的变化:当反应涉及气体时,改变压力也会影响平衡的位置。
增加压力会导致系统向压力较小的一方移动,减小压力差。
反之,减小压力会导致系统向压力较大的一方移动。
例如,在以下反应中:2H2(g) + O2(g) ⇌ 2H2O(g),增加压力会使平衡向右移动,生成更多的水蒸气,以减小压力差。
3.温度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对平衡的位置也具有显著影响。
一般而言,增加温度会导致平衡位置向反应吸热的一方移动,以吸收多余的热量。
反之,降低温度会导致平衡向反应放热的一方移动。
例如,在以下反应中:N2(g) + 3H2(g) ⇌2NH3(g),增加温度会使平衡向左移动,生成更多的氮气和氢气,以吸收多余的热量。
二、化学平衡移动的情况1.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当增加某个反应物浓度、减小产物浓度、增加压力或增加温度时,平衡会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
这意味着产生更多的产物并减小了原有的浓度差、压力差或温度差。
2.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当增加某个产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减小压力或降低温度时,平衡会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
这会导致产生更多的反应物,并减小原有的浓度差、压力差或温度差。
三、示例分析让我们以以下反应为例:N2(g) + 3H2(g) ⇌ 2NH3(g)1.当增加氮气或氢气浓度时,平衡将向产生氨气的方向移动,生成更多的氨气以减小浓度差。
2.当增加氨气浓度时,平衡将向生成氮气和氢气的方向移动,减小氨气的浓度差。
化学平衡移动的总结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的一种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比值保持不变,称为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的移动是指改变化学平衡条件,使得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发生变化。
本文将对化学平衡移动进行总结,包括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移动平衡。
一、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反应放热时,提高温度会使平衡向反应物一侧移动,反之则向生成物一侧移动。
这是因为提高温度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促使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从而使平衡移动。
2. 压力(或浓度):对于气体反应,压力的改变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当压力增加时,平衡会向压力较小的一侧移动,以减小压力。
而对于溶液反应,则可以通过改变浓度来移动平衡。
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平衡向生成物一侧移动,反之亦然。
3. 物质的添加或去除:向平衡体系中添加或去除某种物质,会导致平衡移动。
当某种物质被添加到平衡体系中时,平衡会向减少该物质的一侧移动,以恢复平衡。
而当某种物质被去除时,平衡会向补充该物质的一侧移动。
二、移动化学平衡的方法1. 温度控制:通过改变温度,可以移动化学平衡。
例如,对于放热反应,可以通过提高温度来向生成物一侧移动平衡;对于吸热反应,则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来移动平衡。
2. 压力(或浓度)控制:对于气体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压力来移动平衡。
增加压力会使平衡向压力较小的一侧移动,减小压力则相反。
对于溶液反应,可以通过改变浓度来移动平衡。
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平衡向生成物一侧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则相反。
3. 物质的添加或去除:通过向平衡体系中添加或去除物质,可以移动平衡。
添加某种物质会使平衡向减少该物质的一侧移动,去除某种物质则相反。
三、案例分析1. 铵氨水的制备:铵氨水(氨水和铵盐的混合物)可以通过以下反应制备:NH3(g) + H2O(l) ⇌ NH4OH(aq)在该反应中,平衡向生成物一侧移动。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学业要求 素养对接1. 能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推测平衡移动方向及浓度、转化率等相关物理量的变化。
2. 能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模型认知: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影响的一般规律 科学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 变化观念:勒夏特列原理[知 识 梳 理]知识点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称作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2.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条件改变⎩⎨⎧若v 正=v 逆,平衡不移动;若v 正>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v 正<v 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图示表示【自主思考】1.某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了化学平衡。
(1)若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化学平衡是否发生移动?(2)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是否一定发生改变?提示 (1)若v 正、v 逆依然相等,则平衡不移动,否则移动。
(2)只要平衡发生移动,则反应速率一定变。
知识点二、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1)针对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可逆反应而言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移动方向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3.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探究实验原理2NO2(g)N2O4(g)ΔH=-56.9 kJ·mol-1 (红棕色) (无色)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热水中红棕色加深;冰水中红棕色变浅实验结论体系受热颜色加深,说明c(NO2)增大,即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体系冷却颜色变浅,说明c(NO2)减小,即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加入催化剂可以大大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它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但是由于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体系,条件改变,引起平衡状态被破坏的过程。
(2)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2)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对于反应前后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时同等程度地增大或减小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故其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3.勒夏特列原理在密闭体系中,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压强或浓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外界条件的变化对速率的影响和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界因素会影响可逆反应的速率,但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只有当v正≠v逆时,平衡才会发生移动。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分析如下:2.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几种特殊情况(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无影响。
(2)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的反应,如H2(g)+I2(g)2HI(g),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但增大(或减小)压强会使各物质的浓度增大(或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或浅)。
(4)恒容时,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增大(减小)浓度相当于增大(减小)压强。
(5)在恒容容器中,当改变其中一种气态物质的浓度时,必然会引起压强的改变,在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和物质的转化率、体积分数变化时,应灵活分析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影响因素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的过程,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时,我们就可以说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在平衡状态下,虽然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反应仍然进行,但是反应速率已经相等,呈现出动态平衡的状态。
化学平衡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影响因素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移动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方向。
根据勃朗斯特-伊富尔方程,可以得到描述化学平衡移动的公式:Kc = ([C]^c[D]^d)/([A]^a[B]^b)其中,[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浓度,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系数。
Kc为平衡常数,用于描述反应在平衡状态下的浓度比例。
1.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变化:根据勃朗斯特-伊富尔方程,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可以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
当增加某一种物质的浓度时,根据公式可以看出,平衡会向反应物的一侧移动。
反之,减少某一种物质的浓度,平衡会向生成物的一侧移动。
(2)温度变化:温度变化也是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重要因素。
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焓变,可以推导出化学平衡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当温度升高时,平衡系统会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向生成物的一侧移动。
反之,当温度降低时,平衡系统会向放热的方向移动,即向反应物的一侧移动。
(3)压力变化:对于气相反应来说,压力的变化也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根据利希特原理,当增加压力时,平衡系统会向压力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生成物的一侧移动。
反之,当减小压力时,平衡系统会向压力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反应物的一侧移动。
2. 示例以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的反应为例,可以根据勃朗斯特-伊富尔方程以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进行分析。
N2(g) + 3H2(g) ⇌ 2NH3(g)根据该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 [NH3]^2/([N2][H2]^3)假设在平衡状态下,氮气和氢气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和0.2mol/L,氨气的浓度为0.05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