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15.49 KB
- 文档页数:11
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第1篇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第一条石油化工企业罐区是安全生产的紧要部位,依据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结合国内外历史上发生的罐区事故教训和隐患整治的实际情况。
为加强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在罐区建设、改扩建工程中,必需严格执行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要求执行的国家、集团公司的紧要现行规范、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及局部修改条文;《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及局部修改条文;《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92);《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94)。
第三条由于历史原历造成罐区不符合国家和集团公司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规定要求的,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整改,重点是:1. 罐区布置。
(1)布置在山区丘陵地区,地形高于工艺装置、全厂性紧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合的罐区,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修筑可靠的防火堤,或利用地形设事故存液池,要保证防火堤或存液池严密不漏,时固可靠。
其容积符合规范要求。
(2)布置在平地的罐区,不符合国家和集团公司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规定的,如:罐间距不足、罐与工艺装置间距不足、罐组内贮有不同类别的可燃液体的罐区,要采取挽救措施。
2.防火堤。
(1)用毛石或砖砌的防火堤要用混凝土掩盖内表面和堤顶,应能经受液体静压且不渗漏。
(2)管线穿堤处应采用非燃烧料子严密封堵。
(3)防火堤内排水口无密封或用闸板开启的必需整改。
防火堤内积水排出口应在防火堤外,并设易于操作的开关阀门,其开关状态必需使远处易于辨认。
现用普通截止闸的要渐渐更换。
(4)罐区的水封井不能替换排水开关阀门。
3.消防系统。
(1)应设立独立的高压消防水系统,其消防给水管道应环状布置,进水管不少于2条,并有可靠的水源;消防用水量应能满足扑救罐区最大火灾时配制泡沫用水量与储罐的冷却用水量之和,其压力为0.7~1.2mpa。
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罐区的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依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涉及危险化学品储存的罐区,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化工、涂料等行业。
第三条安全管理原则罐区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综合防护的原则。
第四条安全责任1. 罐区所有人、管理人应对罐区安全负有直接责任,确保罐区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切实落实。
2. 罐区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罐区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罐区安全管理机构1. 罐区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
2. 安全管理机构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开展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事故应急演练。
第六条罐区安全设施1. 罐区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施、泄漏监测装置、安全排放装置等。
2. 罐区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应按照规定进行。
第二章罐区规划1. 罐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划,明确罐区的位置、布局和功能区划。
2. 罐区规划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和周边的安全要求。
第八条安全间距1. 罐区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安全间距要求进行布置。
2. 罐区内罐与罐之间的安全间距不得小于规定的最小距离。
第九条安全通道罐区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通道,确保消防车辆、救援人员等的进出通行。
第十条防雷措施罐区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防雷工程,确保罐区的防雷安全。
第三章罐体建设和维护第十一条罐体设计1. 罐体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保障罐体结构的稳定和密封性。
2. 罐体的设计应考虑应急排放装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及时实施释压抑制。
第十二条罐体材料1. 罐体材料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选用,并保证材料的质量。
2. 罐体材料的贮存和使用应符合规定,防止异常状况导致材料退化或损坏。
1. 罐体应定期进行检测,包括常规检查、封底检测和材质检测。
2. 罐体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和备份,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或更换。
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加强罐区的安全管理,保证罐区工作的安全、稳定和顺当进行,有效地防止罐区发生火灾、爆炸等重点事故,订立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部的罐区,包括液态气体罐区、液化石油气罐区、炼油储罐区、化工储罐区等罐区。
三、管理要求1、罐区内应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罐区内的安全管理工作,引导、监督罐区内全部人员的安全操作,确保罐区安全稳定。
2、罐区内应订立并实施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发生重点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
3、罐区内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和人员,消防设施和人员必需得到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有效。
4、罐区内应进行防静电处理,削减静电的产生和积聚,确保罐区内不产生电火花导致火灾、爆炸等重点事故。
5、罐区内全部操作人员必需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已具有应对罐区内安全事故的本领和技能,确保罐区内操作人员的安全稳定。
6、罐区内应设置安全警戒线,标识清楚,禁止一切非工作人员擅自进入,并请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值班。
四、安全操作1、罐区内全部操作必需经过引导和授权,操作人员要认真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方法。
2、罐区内作业必需进行“三重一平”的核实,确保罐内已经安全稳定并且操作条件符合规定。
三重一平即容器、管路、阀门检查合格后,进行气体检测,检测后的结果平稳后方可进行作业。
3、禁止在罐区内使用易燃易爆的物品和设备,禁止吸烟、打火机等引火源。
4、罐区内应设置防喷头,以防止气体泄漏、含有不安全性的化学物品泄漏时,液体朝向工作区域喷射。
5、罐区内应设置紧急迫断开关,一旦发生不安全,可以快速切断罐区内的化工品流向,防止事故扩大。
6、罐区内存在有爆炸、火灾等重点事故风险的设备和区域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隔离区域,标识清楚,并严格执行限制措施。
五、应急处理1、罐区内应当配备专门的应急队伍,适时、科学有效地应对罐区内发生的突发事件。
2、应急预案应明确应急处理指挥体系,指定应急协调员,明确各级应急响应的职责和任务。
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罐区安全管理,确保罐区内设施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保障罐区周边环境的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技术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罐区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条罐区应当制定、实施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并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
第二章罐区安全设施第四条罐区应当配备合格的消防设备,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器、喷淋系统等,并定期进行检测、维护和更新。
第五条罐区内应当设置合理的隔离设施,保证不同品种的危险物质间的隔离,并配备相应的标识牌和警示标志。
第六条罐区应当建立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和报警罐区内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第三章罐区安全管理人员第七条罐区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和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熟悉罐区内设施设备、工艺流程和安全规定。
第九条罐区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做好安全巡查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罐区的安全生产。
第四章罐区作业安全第十条罐区作业人员应当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第十一条罐区应当建立严格的作业许可制度,在作业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发放作业许可证,并记录相关数据。
第十二条罐区内的危险品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储存和运输,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等禁止品进入罐区。
第五章罐区应急管理第十三条罐区应当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措施,并组织定期演练和评估。
第十四条罐区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测、维护和更新。
第十五条罐区应当建立与消防、医疗、环保等部门的合作机制,及时报告并协调处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第六章罚则第十六条违反本规定的,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七条对于安全管理不到位或发生安全事故的罐区,将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并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1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1.1液化烃球罐区及球罐的安全设计、运行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相关技术和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
1.2液化烃球罐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的有关法规和报批程序。
建设项目中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技术措施和设备、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术语2.1液化烃在15℃时,饱和蒸气压大于0.1MPa(G)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不包括液化天然气。
2.2紧急切断阀安装在球罐进出口管道上、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能够快速紧密关闭(TSO)的阀门,紧急切断阀的允许泄漏量等级应达到ANSI B16.104(FCI70-2)CLASS V级或以上级。
该阀门应具有热动、手动及遥控手动(带手柄的遥控)关闭的功能。
2.3关闭时间紧急切断阀靠液压、气压或电信号关闭时,由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或操作者发出关闭信号开始至液流完全关断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以秒(s)表示。
2.4全压力式储罐液化烃在常温和较高压力下存储的液态储罐。
2.5半冷冻式储罐液化烃在较低温度和较低压力下存储的液态储罐。
2.6热动指受高热(如火烤)情况下启动或动作。
3液化烃球罐区的选址及区域布置、设计要求、运行管理和施工管理3.1选址及区域布置3.1.1选址液化烃球罐区的选址要严格执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油田企业、城镇燃气、油库等炼化板块以外的企业液化烃球罐区应执行相应行业的国家标准。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的液化烃球罐区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3.1.2罐组3.1.2.1液化烃球罐组应设防火堤。
防火堤不应高于0.6m,且不应低于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安装高度。
3.1.2.2液化烃球罐不得与其他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同组布置,但全压力式液化烃球罐可与可燃液体的压力储罐同组布置。
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第一条石油化工企业罐区是安全生产的重要部位,根据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结合国内外历史上发生的罐区事故教训和隐患治理的实际情况。
为加强罐区安全技术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罐区建设、改扩建工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要求执行的国家、集团公司的主要现行规范、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及局部修改条文;《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及局部修改条文;《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92);《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94)。
第三条由于历史原历造成罐区不符合国家和集团公司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规定要求的,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整改,重点是:1.罐区布置。
(1)布置在山区丘陵地区,地势高于工艺装置、全厂性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罐区,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修筑可靠的防火堤,或利用地形设事故存液池,要保证防火堤或存液池严密不漏,时固可靠。
其容积符合规范要求。
(2)布置在平地的罐区,不符合国家和集团公司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规定的,如:罐间距不足、罐与工艺装置间距不足、罐组内贮有不同类别的可燃液体的罐区,要采取补救措施。
2.防火堤。
(1)用毛石或砖砌的防火堤要用混凝土覆盖内表面和堤顶,应能承受液体静压且不渗漏。
(2)管线穿堤处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封堵。
(3)防火堤内排水口无密封或用闸板开启的必须整改。
防火堤内积水排出口应在防火堤外,并设易于操作的开关阀门,其开关状态必须使远处易于辨认。
现用普通截止闸的要逐步更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1、1 液化烃球罐区及球罐的安全设计、运行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相关技术和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
1、2 液化烃球罐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的有关法规和报批程序。
建设项目中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技术措施和设备、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 术语2、1 液化烃在15℃时,饱和蒸气压大于0、1MPa(G)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不包括液化天然气。
2、2 紧急切断阀安装在球罐进出口管道上、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能够快速紧密关闭(TSO)的阀门,紧急切断阀的允许泄漏量等级应达到ANSI B16、104(FCI70-2)CLASS V级或以上级。
该阀门应具有热动、手动及遥控手动(带手柄的遥控)关闭的功能。
2、3 关闭时间紧急切断阀靠液压、气压或电信号关闭时,由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或操作者发出关闭信号开始至液流完全关断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以秒(s)表示。
2、4 全压力式储罐液化烃在常温和较高压力下存储的液态储罐。
2、5 半冷冻式储罐液化烃在较低温度和较低压力下存储的液态储罐。
2、6 热动指受高热(如火烤)情况下启动或动作。
3 液化烃球罐区的选址及区域布置、设计要求、运行管理和施工管理3、1 选址及区域布置3、1、1 选址液化烃球罐区的选址要严格执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xx,油田企业、城镇燃气、油库等炼化板块以外的企业液化烃球罐区应执行相应行业的国家标准。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的液化烃球罐区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3、1、2 罐组3、1、2、1 液化烃球罐组应设防火堤。
防火堤不应高于0、6m,且不应低于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安装高度。
3、1、2、2 液化烃球罐不得与其他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同组布置,但全压力式液化烃球罐可与可燃液体的压力储罐同组布置。
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第一条石油化工企业罐区是安全生产(de)重要部位,根据国家和集团公司(de)有关规范、标准、规定,结合国内外历史上发生(de)罐区事故教训和隐患治理(de)实际情况.为加强罐区安全技术管理,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罐区建设、改扩建工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集团公司(de)有关规范、标准、规定.要求执行(de)国家、集团公司(de)主要现行规范、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及局部修改条文;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及局部修改条文;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92);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94).第三条由于历史原历造成罐区不符合国家和集团公司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规定要求(de),要采取有效(de)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整改,重点是:1.罐区布置.(1)布置在山区丘陵地区,地势高于工艺装置、全厂性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de)罐区,要采取有效(de)防范措施,修筑可靠(de)防火堤,或利用地形设事故存液池,要保证防火堤或存液池严密不漏,时固可靠.其容积符合规范要求.(2)布置在平地(de)罐区,不符合国家和集团公司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规定(de),如:罐间距不足、罐与工艺装置间距不足、罐组内贮有不同类别(de)可燃液体(de)罐区,要采取补救措施.2.防火堤.(1)用毛石或砖砌(de)防火堤要用混凝土覆盖内表面和堤顶,应能承受液体静压且不渗漏.(2)管线穿堤处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封堵.(3)防火堤内排水口无密封或用闸板开启(de)必须整改.防火堤内积水排出口应在防火堤外,并设易于操作(de)开关阀门,其开关状态必须使远处易于辨认.现用普通截止闸(de)要逐步更换.(4)罐区(de)水封井不能代替排水开关阀门.3.消防系统.(1)应设立独立(de)高压消防水系统,其消防给水管道应环状布置,进水管不少于2条,并有可靠(de)水源;消防用水量应能满足扑救罐区最大火灾时配制泡沫用水量与储罐(de)冷却用水量之和,其压力为0.7~1.2MPa.(2)消防给水干管(de)管径应根据罐区贮罐容量计算,但最小管径不应低于200mm.(3)厂区罐区应采用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半固定式泡沫管线接口要引到防火堤外.(4)大容量液体罐区、地形复杂或远离厂区(de)独立罐区,应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5)采用液下氟蛋白灭火系统,应在单向阀之后安装密封爆破片,截止阀处于常开状态;浮顶罐不宜采用液下灭火系统.(6)液化烃球罐罐区应设消防冷却水系统,并配置移动式(de)干粉等灭火设施.(7)液公烃罐区防火堤内严禁绿化,应铺设水泥地坪.(8)罐区消防道路靠近罐区一侧严禁种植妨碍消防作业(de)树木. (9)罐区应设环形消防道路,当受地形限制时,可设置有回车场(de)尽头式消防道路,其面积不小于15m×15m.(10)为保证大型消防车通行,消防道路(de)转弯半径不小于9m,净高不小于4.5m.。
2023年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罐区安全技术管理,维护罐区工作人员和设施设备的安全,保障生产运行的稳定和环境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罐区的建设、改造、运行和维护管理。
第三条罐区应具备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建立罐区安全技术管理组织机构。
第四条罐区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并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
第五条罐区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体系,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第二章罐区建设与改造第六条罐区建设和改造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建设和改造前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第七条罐区应按照相关标准,合理设置罐区布局,确保罐区内设施设备的安全间距和安全排布。
第八条罐区应配备完善的防火、防爆、泄漏报警和紧急处理设备,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九条罐区应建立火灾自动报警和火灾自动灭火系统,并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查和设备更新。
第十条罐区应设立固定气体监测点,不定期进行气体监测,确保罐区内气体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第三章罐区运行管理第十一条罐区应建立健全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罐区应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设备运行监督和检查,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
第十三条罐区应建立火灾事故风险评估体系,定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和消防演练。
第十四条罐区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十五条罐区应建立事故应急指挥体系,定期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事故应急演练。
第十六条罐区应配备专业的消防队伍,定期进行技能培训,确保火灾事故的及时处置和扑灭。
第四章罐区维护管理第十七条罐区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十八条罐区应建立设备检修和维护计划,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第十九条罐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罐区的安全生产。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1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1.1液化烃球罐区及球罐的安全设计、运行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相关技术和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
1.2液化烃球罐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的有关法规和报批程序。
建设项目中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技术措施和设备、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术语2.1液化烃在15℃时,饱和蒸气压大于0.1MPa(G)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不包括液化天然气。
2.2紧急切断阀安装在球罐进出口管道上、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能够快速紧密关闭(TSO)的阀门,紧急切断阀的允许泄漏量等级应达到ANSIB16.104(FCI70-2)CLASSV级或以上级。
该阀门应具有热动、手动及遥控手动(带手柄的遥控)关闭的功能。
2.3关闭时间紧急切断阀靠液压、气压或电信号关闭时,由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或操作者发出关闭信号开始至液流完全关断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以秒(s)表示。
2.4全压力式储罐液化烃在常温和较高压力下存储的液态储罐。
2.5半冷冻式储罐液化烃在较低温度和较低压力下存储的液态储罐。
2.6热动指受高热(如火烤)情况下启动或动作。
3液化烃球罐区的选址及区域布置、设计要求、运行管理和施工管理3.1选址及区域布置3.1.1选址液化烃球罐区的选址要严格执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油田企业、城镇燃气、油库等炼化板块以外的企业液化烃球罐区应执行相应行业的国家标准。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的液化烃球罐区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3.1.2罐组3.1.2.1液化烃球罐组应设防火堤。
防火堤不应高于0.6m,且不应低于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安装高度。
3.1.2.2液化烃球罐不得与其他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同组布置,但全压力式液化烃球罐可与可燃液体的压力储罐同组布置。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3980-49 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条石油化工企业罐区是安全生产的重要部位,根据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结合国内外历史上发生的罐区事故教训和隐患治理的实际情况。
为加强罐区安全技术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罐区建设、改扩建工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要求执行的国家、集团公司的主要现行规范、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及局部修改条文;《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及局部修改条文;《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92);《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94)。
第三条由于历史原历造成罐区不符合国家和集团公司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规定要求的,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整改,重点是:1.罐区布置。
(1)布置在山区丘陵地区,地势高于工艺装置、全厂性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罐区,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修筑可靠的防火堤,或利用地形设事故存液池,要保证防火堤或存液池严密不漏,时固可靠。
液化姪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10 年7 月17 日目录1总则 (1)2术语 (1)3选址及平面布置 (2)3」库址选择 (2)3.2罐组 (2)3.3消防道路 (2)4设计要求 (2)4.1一般耍求 (2)4.2设备材质 (3)4.3工艺要求 (3)4.4仪表自控 (5)4.5安全监控系统 (7)4.6电气及防雷防静电 (7)4.7消防 (8)5运行管理 (10)5.1 检测制度 (10)5.2检查、维护制度 (10)6附则 (13)1总则1.1为了规范液化绘球罐区及球罐的安全的设计、运行管理,防范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1.2木规定适用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液化桂球罐的安全设计和运行管理,卧式液化婭储罐参照本规定执行。
1.3液化姪球罐区及球罐的安全的设计、运行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相关技术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1.4液化桂球罐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安全、职业卫生、消防和抗震减灾的有关法规利报批程序。
建设项目中安全、职业卫生、消防和抗震减灾技术措施和设备、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5已有液化炷球罐区及球罐的整改可以参照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 另行制订相应整改措施。
2术语21液化姪在15°C 时,蒸气压大于O.IMPa 的怪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不包括液化天然气。
2.2紧急切断阀安装在球罐或者球罐进出口管道上,出现事故时,能够自动快速关闭的阀门。
该阀门应具有热动和手动关闭手段及遥控关闭手段。
2.3关闭吋间紧急切断阀靠液压或气压关闭时,由操作者开始动作至液流闭止所经历的时间,以秒(S)表示。
3 选址及平面布置3.1库址选择液化绘球罐区的选址应严格执行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的石油化工企业,其液化烧球罐区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1 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1.1 液化烃球罐区及球罐的安全设计、运行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相关技术和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
1.2 液化烃球罐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的有关法规和报批程序。
建设项目中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技术措施和设备、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 术语2.1 液化烃在15℃时,饱和蒸气压大于0.1MPa(G)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不包括液化天然气。
2.2 紧急切断阀安装在球罐进出口管道上、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能够快速紧密关闭(TSO)的阀门,紧急切断阀的允许泄漏量等级应达到ANSI B16.104(FCI 70-2)CLASS V级或以上级。
该阀门应具有热动、手动及遥控手动(带手柄的遥控)关闭的功能。
2.3 关闭时间紧急切断阀靠液压、气压或电信号关闭时,由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或操作者发出关闭信号开始至液流完全关断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以秒(s)表示。
2.4 全压力式储罐液化烃在常温和较高压力下存储的液态储罐。
2.5 半冷冻式储罐液化烃在较低温度和较低压力下存储的液态储罐。
2.6 热动指受高热(如火烤)情况下启动或动作。
3 液化烃球罐区的选址及区域布置、设计要求、运行管理和施工管理3.1 选址及区域布置3.1.1 选址液化烃球罐区的选址要严格执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油田企业、城镇燃气、油库等炼化板块以外的企业液化烃球罐区应执行相应行业的国家标准。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的液化烃球罐区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3.1.2 罐组3.1.2.1 液化烃球罐组应设防火堤。
防火堤不应高于0.6m,且不应低于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安装高度。
3.1.2.2 液化烃球罐不得与其他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同组布置,但全压力式液化烃球罐可与可燃液体的压力储罐同组布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1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地基本要求1.1液化烃球罐区及球罐地安全设计、运行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相关技术和安全监督管理地规定.1.2液化烃球罐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地有关法规和报批程序.建设项目中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技术措施和设备、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2术语2.1液化烃在15℃时,饱和蒸气压大于0.1MPa(G)地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地液体,不包括液化天然气.2.2紧急切断阀安装在球罐进出口管道上、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能够快速紧密关闭(TSO)地阀门,紧急切断阀地允许泄漏量等级应达到ANSI B16.104(FCI 70-2)CLASS V级或以上级.该阀门应具有热动、手动及遥控手动(带手柄地遥控)关闭地功能.2.3关闭时间紧急切断阀靠液压、气压或电信号关闭时,由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或操作者发出关闭信号开始至液流完全关断为止所经历地时间,以秒(s)表示.2.4全压力式储罐液化烃在常温和较高压力下存储地液态储罐.2.5半冷冻式储罐液化烃在较低温度和较低压力下存储地液态储罐.2.6热动指受高热(如火烤)情况下启动或动作.3液化烃球罐区地选址及区域布置、设计要求、运行管理和施工管理3.1选址及区域布置3.1.1选址液化烃球罐区地选址要严格执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油田企业、城镇燃气、油库等炼化板块以外地企业液化烃球罐区应执行相应行业地国家标准.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地液化烃球罐区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3.1.2罐组3.1.2.1液化烃球罐组应设防火堤.防火堤不应高于0.6m,且不应低于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地安装高度.3.1.2.2液化烃球罐不得与其他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同组布置,但全压力式液化烃球罐可与可燃液体地压力储罐同组布置.3.1.2.3球罐材质不能适应该罐组介质最低温度时不应布置在同一罐组内.3.1.2.4同一罐组内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储罐地个数不应多于12个,且不超过2排.3.1.2.5两个罐组相邻球罐之间地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3.1.3道路3.1.3.1液化烃罐组周边应设环形消防通道,路面宽度不小于6m,转弯半径不小于12m,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3.1.3.2罐区内地产品运输道路距离球罐外壁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3.2设计要求3.2.1一般要求球罐区地设计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4、《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SH 3136、《钢制球形储罐》GB 12337、《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 3007、《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D0001、《石化管道器材选用设计通则》SH3059等各专业现行规范地有关规定.3.2.2设备材质3.2.2.1球罐选材除符合相应标准和规范地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a)采用低温钢时应有明确地技术要求,如P、S含量及冲击功要求等.b)采用低合金高强钢应标明腐蚀介质地适用浓度,并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工艺上严格执行腐蚀介质地控制浓度,不得超浓度使用.3.2.2.2对于气候潮湿,且最低设计温度T<0℃球罐地阀门、螺栓、导淋管、管帽应选用可适用于液化烃介质且耐大气腐蚀地材质.3.2.2.3球罐保温材料应使用具有阻火作用地材料,保冷必须采用不燃材料.3.2.2.4操作平台和梯子应根据当地区气候条件选用耐腐蚀材料.3.2.3工艺要求3.2.3.1球罐应至少设2个安全阀和1个紧急放空线(安全阀副线),每个都能满足事故状态下安全泄放量地要求;安全阀前后均应设手动全通径切断阀,切断阀口径不应小于安全阀出、入口口径,正常保持全开状态,并加设铅封或锁定;气体紧急放空管管径不应小于安全阀地入口直径.3.2.3.2对易爆介质或者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者中度危害介质地压力容器,应当在安全阀或者爆破片地排出口装设导管,将排放介质引至安全地点,并且进行妥善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气.3.2.3.3球罐应根据存储介质地特性确定是否需要设置切水设施.球罐切水应遵循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地原则.切水接管应位于球罐最低部位.如采用二次脱水系统,脱水罐应为压力容器,设计压力不应低于球罐地压力等级,设计温度应按照所存介质常压沸点考虑;与球罐之间地管道系统应为压力管道.寒冷(最冷月平均温度0-10℃)、及严寒(最冷月平均温度<-10℃)地区地脱水系统应采取保温伴热等防冻措施.3.2.3.4液化烃球罐应视存储物料地性质设置合理地注水设施.注水设施地设计以安全、快速有效、可操作性强为原则.3.2.3.5两端阀门关闭且因外界影响可能造成介质压力升高地液化烃管道应有泄压地安全措施或设施.3.2.3.6携带可燃液体地低温可燃气体排放系统地设计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燃料气系统和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SH3009地有关规定;低温管道器材地选用应符合《石化管道器材选用设计通则》SH3059地有关规定.低温气体如未设专用排放系统,则在排入全厂性火炬总管前应设置气化器.3.2.3.7液化烃蒸发器地气相部分应设压力表和安全阀;液相部分应有液位指示仪表.3.2.3.8有可能被物料堵塞或腐蚀地安全阀,在安全阀前应设爆破片或在其进出口管道上采取吹扫措施;在寒冷及严寒地区,对于含水物料地安全阀进出管道应采取防冻措施.3.2.3.9储存不稳定地烯烃、二烯烃等物质时,应采取防止生成过氧化物、自聚物地措施.丁二烯球罐应采取以下措施:a)设置氮封系统;b)储存周期在两周以内时,应设置水喷淋冷却系统,使球罐外表面温度保持在30℃以下;储存周期在两周以上时,应设置冷冻循环系统和阻聚剂添加系统,使丁二烯温度保持在10℃以下;c)丁二烯球形球罐安全阀出口管道应设氮气吹扫.3.2.3.10液化烃设备应有事故紧急排放设施,可将设备内地液化烃排放至安全地点,剩余地液化烃应排入火炬系统.3.2.3.11在非正常条件下,当设备顶部最高操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G)地压力容器应设安全阀;当设备顶部最高操作压力为0.03~0.1MPa(G)地设备应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安全阀.3.2.3.12液化烃泵房地地面不宜设地坑或地沟,泵房内应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地措施.3.2.3.13相邻液化烃球罐宜设联合平台,联合操作平台应设不少于两个通往地面地梯子(至少两个是斜梯,斜梯与水平面地夹角不宜大于42°),作为安全疏散通道.3.2.4仪表自控3.2.4.1液化烃球罐区应设置仪表控制系统完成生产过程地数据采集、监控、报警及过程控制任务.控制系统可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分散型控制系统(DCS)、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当罐区操作中有安全联锁要求时,应设置安全联锁回路及安全仪表系统.安全联锁回路中地测量元件(包括传感器、变送器等)、逻辑控制器和执行元件(包括电磁阀、控制阀、切断阀等)均应满足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要求.3.2.4.2液化烃球罐罐顶应设压力就地和远传仪表测量气相压力,压力表与压力变送器不得共用同一开口.宜单独设置压力高报警设施,压力高报警检测元件可采用压力开关或独立地压力变送器等可靠性强、有广泛应用地元件.3.2.4.3液化烃球罐应设就地和远传液位计.就地液位计可采用磁翻板液位计、钢带液位计、雷达或伺服液位计地罐旁指示仪,不应使用玻璃管(板)液位计.当就地液位计采用雷达或伺服罐旁指示仪时,球罐还应设一种不同类别地液位远传仪表.寒冷及严寒地区使用地磁翻板液位计应采取伴热或保温措施.3.2.4.4液化烃球罐应设高低液位报警和高高液位联锁切断进料措施.高高液位联锁地检测元件应独立设置,可采用超声波、音叉、浮球或电容式液位开关,并宜与雷达、伺服等远传液位计地高高液位信号组成“三取二”联锁切断进料,高高液位联锁地检测元件应能在线校验.高液位报警地设定高度应为球罐地设计储存液位.高高液位报警地设定高度,不应大于液相体积达到球罐计算容积90%时地高度.3.2.4.5紧急切断阀a)液化烃球罐液相进出口处应设紧急切断阀,紧急切断阀地执行机构可选用气动型、液压型或电动型(优先选用气动).当切断阀地执行机构为气动执行机构时应选用单作用气缸执行机构(故障安全性型);如已采用气动双作用气缸执行机构时应配事故空气罐.当执行机构为电动型时,其电源应通过电气UPS供电,其电源电缆、信号电缆和电动执行机构应做防火保护.b)紧急切断阀应与工艺控制阀相区别.其密封结构应采用耐火结构并符合ANSI/API STD607标准;允许泄漏量应符合ANSI B16.104(FCI 70-2)CLASS V级或以上级.c)液化烃球罐区防火堤外及控制室操作站(硬开关或软开关)应设置紧急切断阀联锁按钮,当球罐液位高高报警或发生火灾时,操作员能够遥控或就地手动关闭紧急切断阀,在紧急切断阀关闭后,自动联锁停止进料泵.紧急切断阀地关闭时间按下表:d)紧急切断阀应能保证在易熔元件自动切断装置温度达到75±5℃时自动关闭.e)选用地紧急切断阀应为故障安全型.3.2.4.6液化烃球罐区应设现场声/光报警设施.固定式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器及其他报警信号应接入现场声/光报警设施.探测器地设置及报警设定值地设定严格执行《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3.2.4.7液化烃球罐区现场远传仪表及仪表控制系统应采用UPS不间断电源供电,UPS地后备电池供电时间不少于30分钟.3.2.4.8电缆宜按防火堤外桥架或埋地敷设,堤内埋地方式敷设,至设备处穿钢管保护.埋地敷设地电缆应考虑防止地下水地侵蚀.如果堤内采用仪表汇线槽盒架空敷设时,应选用阻燃型电缆.3.2.4.9液化烃球罐区应根据所在地区雷击概率及相关标准设置相应地电涌保护器.3.2.4.10液化烃球罐区仪表及控制系统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应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3.2.5安全监控系统3.2.5.1液化烃球罐区应设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室外安装地摄像机应置于接闪器有效保护范围之内;摄像机地视频线、信号线宜采用光缆传输,电源采用UPS供电,各类电缆两端加装浪涌保护器;摄像机应有良好地接地,接至接地网.3.2.5.2远离生产厂区或独立地液化烃罐区应设周界报警系统,周界报警系统应能与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联动.3.2.6电气及防雷防静电3.2.6.1液化烃球罐应设防雷接地.接地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沿罐周长均匀分布,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3.2.6.2液化烃球罐支柱应设接地板,球罐地接地板直接焊接在支柱上,接地线应采用螺栓与接地板可靠连接(如果1台球罐设有n根接地引下线,则至少n-1根需要螺栓连接,另外1根可以直接焊接于接地板上,能消除基础沉降产生地应力).3.2.6.3接地引下线以及接地极宜采用铜材料,如果使用热镀锌扁钢,则腐蚀性土壤条件下宜采用75mm×5mm热镀锌扁钢,其余地区不应小于40mm×4mm.采用铜线或圆铜材料地接地引下线地有效截面积应≥50mm2.3.2.6.4与罐体相接地电气、仪表配线(铠装电缆除外)应采用金属管屏蔽保护,电缆外皮或配线钢管与罐体作电气连接.在相应地被保护设备处,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地浪涌保护器.3.2.6.5液化烃储罐及管道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在管道进出设施、泵房、防火堤处设静电接地.3.2.6.6在防火堤外人行踏步处、液化烃泵房门口以及球罐扶梯入口处应设消除人体静电装置.3.2.6.74根及以下螺栓连接地工艺管道法兰及阀门应做电气连接.3.2.6.8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信息系统接地等应共用接地系统,实测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3.2.6.9接地网应设检测井3.2.7消防3.2.7.1消防水泵房用电设备地电源,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所规定地一级负荷供电要求.消防水泵房及其配电室应设事故照明,事故照明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重要消防用电设备地供电,应在最末一级配电装置或配电箱处实现自动切换,其配电线路宜采用耐火电缆.油田、油库等另有专门规范规定地执行相关规定.3.2.7.2消防水源a)液化烃球罐区地消防水源应可靠,供水时间不低于8h.当球罐区附近有合适水源时,可设置为消防备用水源,消防备用水源上设可靠地取水设施.b)液化烃罐区应设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其压力宜为0.7~1.2MPa(G).独立或远离厂区单独地液化烃罐区应设独立地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c)消防水泵、稳压泵应分别设置备用泵,其能力不得小于最大1台泵地能力.消防冷却水泵供水能力除满足额定工况要求外,在满足150%额定流量时,水泵扬程不低于65%额定扬程.稳压泵地流量不宜小于启动1只消火栓时地流量.若考虑备用动力源,应考虑100%流量备用.d)消防水泵应在接到报警后2min以内投入运行.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地消防水泵应能依靠管网压降信号自动启动.3.2.7.3球罐区消防冷却水系统a)液化烃罐区地消防冷却总用水量应按球罐固定式消防冷却用水量与移动消防冷却用水量之和计算.b)消防冷却水管道应在防火堤外安全位置设置控制阀,控制阀前地配水管道宜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或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定地涂覆其他防腐材料地钢管,以及铜管、不锈钢管;控制阀后地管道应采用前述材质地管道.当控制阀前管道采用不防腐地钢管或者不能避免出现锈渣、焊渣及其他可能堵塞喷雾(喷淋)喷头地杂质时,阀前应设置带旁通阀地过滤器,管道可焊接连接;阀后管道应采用避免出现焊渣、锈渣地连接方式.阀后地镀锌钢管可采用沟槽式连接件(卡箍)、丝扣或法兰连接.严禁在预制及施工过程中损坏镀锌层.c)容积大于等于1000m3地液化烃球罐地消防水喷淋应采用远程手动启动程序控制系统,同时具备现场手动操作功能.3.2.7.4液化烃罐区应设置消防应急广播.当使用扩音对讲系统作为消防应急广播时,应能切换至消防应急广播状态.3.2.7.5液化烃罐组宜按防火堤内面积每400m2配置1个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但每个球罐配置地数量不宜超过3个.3.2.7.6有液化烃球罐(区)地石油化工企业,如单罐容积大于等于1000m3或液化烃球罐区总容积大于等于2000m3时,应配置干粉消防车.3.2.7.7出罐区防火堤污水管道(沟)应设水封井及切断阀.3.3运行管理3.3.1检测制度3.3.1.1液化烃球罐地定期检测检验要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地相关规定.球罐管理单位应在全面检测时提出温度计套管和球罐支柱地检测要求.3.3.1.2安全阀地检测检验要严格执行《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ZF001.3.3.1.3压力管道地检测检验应严格执行《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3.3.1.4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应定期检测,周期不大于1年,并应满足当地主管部门地检测周期要求.3.3.1.5防雷接地应每半年检测1次(可结合法定检测进行,1次法定检测,1次管理检测),并在每年地雷雨季节前进行防雷接地地法定检测,检测时应先断开断接卡后进行测试.3.3.1.6对已建在采空区、煤田、软地基等不良地质条件上地液化烃球罐,应每年对罐区地基进行独立沉降观测,或者经过充分论证,制定适合当地条件地监测周期.新建球罐应避免建于上述不良地质条件地区.3.3.2检查、维护制度3.3.2.1设备检查a)操作平台以及扶梯等通道应保持完好、畅通、清洁,不得遗留其他杂物.b)每年应组织人员进行阀门、法兰、导淋、放空管等细小设施地检查,检查腐蚀情况以及盲板或法兰盖地配置情况等.3.3.2.2电视监控系统检查a)电视监控系统必须24小时有人负责监视.b)确保电视监控系统运行良好,如有故障及时维修.c)保持摄像镜头清洁,图像清晰.d)电视监控记录应至少保存1周.3.3.2.3仪表电气系统检查a)每年在雷雨季节来临前组织专业人员对球罐区地等电位和接地系统进行检测,经评估必要时,应挖开地面抽、检查地下隐蔽部分锈蚀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b)定期对仪表系统进行调试及维护,确保仪表灵敏好用.3.3.2.4消防系统检查a)每年清理1次消防喷淋管网及喷头内地杂物,确保喷头畅通.b)每月检查1次消防箱内消防器材是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内,消防水带是否老化、破损,不合格地水带及其他消防器材应及时更换.c)每月对球罐地喷淋(雾)系统出水情况测试1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3.2.5注水堵漏系统检查应有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确保系统完好.3.3.3安全运行制度3.3.3.1液化烃罐区应定为一级要害部位,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进行严格管理.液化烃球罐区地管理人员应熟悉球罐区周边情况.在应急预案中应分析球罐区周边设施地危险有害性及其重要程度(是否需要特殊保护等),判断其是否会威胁球罐区地安全运行,同时评估球罐区事故状态下地影响范围,分析在事故状态下相互影响地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合理可行地应急方案.一旦周边关系发生变化,应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3.3.3.2液化烃罐区大门明显处或者未单独设出入口地罐区明显处应设置“人员进入安全须知”告示;罐区内应设置醒目地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和危险危害告知牌.对于泄漏有没有堵漏措施和堵漏设备,是否能够实施堵漏,能否采取倒罐措施均需给予说明.3.3.3.3独立或远离厂区单独地液化烃球罐区应实施封闭化管理,厂区内地化烃球罐区可依托厂区进行封闭化管理,建立严格地门禁管理制度,配备完备地门禁设施,对人员和车辆实行严格管控,对各危险源实行实时电视监控.3.3.3.4编制合理地液化烃罐区《工艺技术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并严格执行.应控制工艺参数,不超压超温超液位指标;应控制好物料脱水,坚持三不脱水,即夜间不脱水,大雾天不脱水,雷、暴雨天不脱水,脱水时不得离人(如夜间、雾天必须脱水时,应由当班班长批准,并加强监护);收、付、倒料作业地流程设定应实行双人确认;物料采样作业应采用密闭方式,并由操作人员进行监护;实行物料管线卸压地规范化操作;认真落实员工地现场巡回检查责任和控制系统监控责任.3.3.3.5在寒冷及严寒地区应编制冬季防冻防凝方案,落实防冻防凝措施,并责任到人.对物料系统可能含水部位必须加伴热保温并及时排水.3.3.3.6严格执行国家、行业规范和企业设备管理规定.应按规范要求定期组织压力容器、管道及其安全附件地检验,不超期使用;加强对各类阀门地日常检查和维修工作,保证阀门严密、完好;做好在用设备地运行管理和备用设备地定期切换运行,运行动设备应实行点检,并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及时对故障设备设施进行检修,不带病运行.确须超期使用地设备设施应采取相应措施,并按规定办理相应手续.3.3.3.7对液化烃罐区配备地各种消防、气防设备设施,各种检测、报警仪表或系统等应按要求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使其处于完好状态,并做好记录.3.3.3.8液化烃球罐或系统停用检修前应编制停用工艺处理方案,按方案组织工艺处理,并用盲板隔绝,经分析合格并确认后方可交出.新球罐及系统首次投用或检修后投用,应编制投用方案,必须经吹扫、置换、气密、保压、分析合格,并按确认表地要求进行逐项确认签字后方可投用.液化烃球罐首次投用前应进行含氧量分析,对于烷烃类介质氧含量应小于6%,对于爆炸范围较宽地介质氧含量应小于3%;当贮罐介质对氧含量有特殊要求时,氧含量不应超过其要求地安全值.3.3.3.9液化烃罐区地直接作业环节应严格执行相应管理制度,并办理相应手续.要严格控制用火作业,采取严格用火措施,各种用火(含可能产生火花)作业不得与工艺处理、采样等可能产生物料泄漏地作业交叉进行;机动车进入液态罐区必须安装阻火设施;严禁使用非防爆电器;严格控制电子器械地使用;液化烃罐区地操作应采用防爆工具;维修时应依据现场作业条件,确定是否采用防爆工具;液化烃罐区应采取其他控制火源地措施.3.3.3.10定期组织液化烃罐区管理和操作人员技能培训和反事故演习,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应变突发事件地能力.液化烃罐区操作人员必须取得地方政府颁发地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操作资格证和企业颁发地岗位操作上岗证,做到持证上岗,并定期复审.3.3.3.11按照《应急程序》中物资清单配备备用应急物资,做到定人管理,定点摆放,取用方便,并做好物资清单记录,进行实物标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3.4施工管理3.4.1各专业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关专业地施工资质.3.4.2企业要向施工单位进行交底,明确施工范围,并作出标记,告知存在地危险源、可能引发地后果及控制措施.3.4.3施工及检维修作业前,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和应急预案,经业主审核后,向所有作业人员交底.3.4.4进入液化烃球罐区所有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检测合格后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3.4.5在液化烃球罐区动土、动火、临时用电作业及车辆进入该区域作业必须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否则不得作业.3.4.6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落实职责、编制应急预案、配齐应急物资.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液化石油气球罐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具体内容为:液化气罐区是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现行国家、行企的规范、规定中,对液化气罐区球罐的安全技术规定不够全面,球罐的安全设施不全,工艺配管设计未做统一规定,为全面加强液化气罐区球罐的安全技术管理,防止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l、球罐的选材应有明确的技术要求。
使用低合金高强度钢时,应注明腐蚀介质的适用浓度,工艺上要严格执行腐蚀介质的控制浓度,不得超浓度使用。
2、阀门、法兰和垫片。
球罐底部接管的第一道阀门、法兰、垫片的压力水平应高于球罐的压力水平,按2.5Mpa等级选用,垫片应选用带有金属保护圈的缠绕垫片,法兰应选用对焊法兰。
3、安全阀。
球罐应设两个安全阀,每种都能满足事故条件下的最大释放要求:安全阀应设手动切断阀,切断阀口径与安全阀一致,并保持全开状态。
4、球罐底部开口。
球罐底部接管的数目应最少化,如有可能只要一根接管。
推荐国外先进的球罐设计方案,仅采用一条管线,在今后的球罐设计中应逐步采用。
对现有多根接管的球罐,要结合各企企具体情况,在大修和球罐检测时进行整改。
5、液位计球罐应设现场和远传(带高低液位报警)的液位计、不建议使用玻璃板液位计。
6、报警和联锁。
)球罐应单独设置高液位报警和带联锁的高高液位报警。
7、紧急切断阀。
球罐底部出入口管线应设紧急切断阀,入口紧急切断阀应与球罐高液位警报联锁。
8、可燃气检测报警器。
化学技术论坛推出玫瑰-手有余香2 s" m0 P6 ]# D6 N液化石油气罐区要按SH3063?4根据要求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特别要注意安装位置和高度。
9、注水管线。
为应急处理球罐事放,宜在球罐底部的管线上或液化气泵的入口增加注水管线,该线平时与系统分开(阀门和盲板)。
10、安全阀和气相通风管。
原则上,安全阀释放的气相放空的液化气应排入全厂火炬系统,当受条件限制时,可直接排入大气,排放口应高于罐区中最高罐顶2米以上。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1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1.1液化烃球罐区及球罐的安全设计、运行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相关技术和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
1.2液化烃球罐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的有关法规和报批程序。
建设项目中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技术措施和设备、设施,应与主体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术语2.1液化烃在15℃时,饱和蒸气压大于0.1MPa(G>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不包括液化天然气。
2.2紧急切断阀安装在球罐进出口管道上、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能够快速紧密关闭<TSO)的阀门,紧急切断阀的允许泄漏量等级应达到ANSI B16.104<FCI 70-2)CLASS V级或以上级。
该阀门应具有热动、手动及遥控手动<带手柄的遥控)关闭的功能。
2.3关闭时间紧急切断阀靠液压、气压或电信号关闭时,由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或操作者发出关闭信号开始至液流完全关断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以秒<s)表示。
2.4全压力式储罐液化烃在常温和较高压力下存储的液态储罐。
2.5半冷冻式储罐液化烃在较低温度和较低压力下存储的液态储罐。
2.6热动指受高热<如火烤)情况下启动或动作。
3液化烃球罐区的选址及区域布置、设计要求、运行管理和施工管理3.1选址及区域布置3.1.1选址液化烃球罐区的选址要严格执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油田企业、城镇燃气、油库等炼化板块以外的企业液化烃球罐区应执行相应行业的国家标准。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的液化烃球罐区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3.1.2罐组3.1.2.1液化烃球罐组应设防火堤。
防火堤不应高于0.6m,且不应低于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安装高度。
3.1.2.2液化烃球罐不得与其他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同组布置,但全压力式液化烃球罐可与可燃液体的压力储罐同组布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1 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1.1 液化烃球罐区及球罐的安全设计、运行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相关技术和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
1.2 液化烃球罐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的有关法规和报批程序。
建设项目中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技术措施和设备、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 术语2.1 液化烃在15℃时,饱和蒸气压大于0.1MPa(G)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不包括液化天然气。
2.2 紧急切断阀安装在球罐进出口管道上、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能够快速紧密关闭(TSO)的阀门,紧急切断阀的允许泄漏量等级应达到ANSI B16.104(FCI 70-2)CLASS V级或以上级。
该阀门应具有热动、手动及遥控手动(带手柄的遥控)关闭的功能。
2.3 关闭时间紧急切断阀靠液压、气压或电信号关闭时,由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或操作者发出关闭信号开始至液流完全关断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以秒(s)表示。
2.4 全压力式储罐液化烃在常温和较高压力下存储的液态储罐。
2.5 半冷冻式储罐液化烃在较低温度和较低压力下存储的液态储罐。
2.6 热动指受高热(如火烤)情况下启动或动作。
3 液化烃球罐区的选址及区域布置、设计要求、运行管理和施工管理3.1 选址及区域布置3.1.1 选址液化烃球罐区的选址要严格执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油田企业、城镇燃气、油库等炼化板块以外的企业液化烃球罐区应执行相应行业的国家标准。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的液化烃球罐区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3.1.2 罐组3.1.2.1 液化烃球罐组应设防火堤。
防火堤不应高于0.6m,且不应低于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安装高度。
3.1.2.2 液化烃球罐不得与其他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同组布置,但全压力式液化烃球罐可与可燃液体的压力储罐同组布置。
液化姪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10年7月17日目录1总则 (1)2术语 (1)3选址及平面布置 (2)3」库址选择 (2)3.2罐组 (2)3.3消防道路 (2)4设计要求 (2)4.1 一般耍求 (2)4.2设备材质 (3)4.3工艺要求 (3)4.4仪表自控 (5)4.5安全监控系统 (7)4.6电气及防雷防静电 (7)4.7消防 (8)5运行管理 (10)5.1检测制度 (10)5.2检查、维护制度 (10)6附则 (13)1总则1.1为了规范液化绘球罐区及球罐的安全的设计、运行管理,防范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1.2木规定适用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液化桂球罐的安全设计和运行管理,卧式液化婭储罐参照本规定执行。
1.3液化姪球罐区及球罐的安全的设计、运行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相关技术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1.4液化桂球罐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安全、职业卫生、消防和抗震减灾的有关法规利报批程序。
建设项目中安全、职业卫生、消防和抗震减灾技术措施和设备、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5已有液化炷球罐区及球罐的整改可以参照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 另行制订相应整改措施。
2术语21液化姪在15°C时,蒸气压大于O.IMPa的怪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不包括液化天然气。
2.2紧急切断阀安装在球罐或者球罐进出口管道上,出现事故时,能够自动快速关闭的阀门。
该阀门应具有热动和手动关闭手段及遥控关闭手段。
2.3关闭吋间紧急切断阀靠液压或气压关闭时,由操作者开始动作至液流闭止所经历的时间,以秒(S)表示。
3选址及平面布置3.1库址选择液化绘球罐区的选址应严格执行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的石油化工企业,其液化烧球罐区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3.2罐组321液化烧球罐组应设防火堤,防火堤不应高于06m。
防火堤的髙度应考虑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安装高度。
3.2.2液化姪球罐、可燃气体储罐和助燃气体储罐应分别成组布置。
甲B 类可燃液体的压力储罐可与液化姪球罐同组布置。
3.2.3球罐材质不能适应该罐组介质最低温度时不应布置在同一罐组内°3.2.4同一罐组内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储罐的个数不应多于12个。
3.3消防道路3.3.1液化怪罐组周边应设环形消防通道,路面宽度不小于6m的环形消防道路,且转弯半径不小于12m,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
4设计要求4.1 一般要求球罐区的设计应符合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TSGR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H3136《液化姪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GB 12337《钢制球形储罐》、SH/T3C07《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等各专业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
4.2设备材质4.2.1球罐的选材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如采用低温高强钢时应有明确的技术要求。
采用低合金高强钢应标明腐蚀介质的适用浓度,工艺上应严格执行腐蚀介质的控制浓度,不得超浓度使用。
4.2.2球罐接管法兰应采用凹凸面高颈对焊法兰。
垫片应采用带有内加强环的金属缠绕垫片。
阀门应选用与法兰相适应压力等级的阀门。
(注:凹凸而高颈对焊法兰压力等级为PN5.0,如果第一道阀门为手动操作阀,可按此规定; 如果第一道阀门为紧急切断阀,投资翻倍)。
4.3工艺要求4.3.1球罐应至少设两个安全阀,每个都能满足事故状态下最大释放量的要求:安全阀前后均应设手动全通径切断阀,切断阀口径不应小于安全阀出、入口口径,正常保持全开状态,并加设铅封或锁定。
43.2对易爆介质或者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者中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应当在安全阀或者爆破片的排出口装设导管,将排放介质引至安全地点,并J1进行妥善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气。
4.3.3球罐应根据存储介质的需要确定是否设置切水设施。
球罐切水应遵循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原则。
切水接管应位于球罐最低部位。
如采用二次脱水系统,脱水罐应为压力容器,设计压力不应低于与球罐设计有相同的压力等级及类别,与球罐之间的管道系统应为压力管道。
寒冷地区的脱水系统应采取有保温伴热等防冻措施。
4.3.4液化桂球罐应视存储物料的性质设置合理的注水设施。
注水设施的设计应以安全,快速有效、可操作性强为原则。
4.3.5两端阀门关闭且因外界影响可能造成介质压力升高的液化坯管道应釆取泄压安全措施。
4.3.6携带可燃液体的低温可燃气体排放系统应设置气化器,低温系统的选材应适应事故排放时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
4.3.7液化坯蒸发器的气相部分应设压力表和安全阀。
液相部分应有液位指示仪表。
4.3.8有可能被物料堵塞或腐蚀的安全阀,在安全阀前应设爆破片或在其岀入口管道上采取吹扫、加热或保温等防堵措施。
4.3.9严禁将混合后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几种气体混合排放。
4.3.10储存不稳定的烯坯、二烯绘等物质时,应采取防止生成过氧化物、自聚物的措施。
丁二烯球罐应采取以下措施:a)设置氮封系统:b)储存周期在两周以内,应设置水喷淋冷却系统;储存周期在两周以上时,应设置冷冻循环系统和阻聚剂添加系统;c)丁二烯球形球罐安全阀出口管道应设氮气吹扫。
.4.3.11液化烧设备应有事故紧急排放设施,应能将设备内的液化烧排放至安全地点,剩余的液化烧应排入火炬系统。
4.3.12在非正常条件下,当设备顶部最高操作压力大于等于O.IMPa 的压力容器应设安全阀;当设备顶部最高操作压力为0.03〜O.IMPa的设备应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安全阀。
4.3.13 丁二烯球罐宜设制冷系统进行外部循环降温。
4.3.14液化怪泵房的地面不宜设地坑或地沟,泵房内应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的措施。
4.3.15液化坯球罐的操作平台宜设置不少于二个通往地面的梯子,作为安全疏散通道,但长度不大于8m的设备平台可设一个梯子。
4.4仪表自控4.4.1液化婭球罐区应设置仪表控制系统来完成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监控、报警及管理等任务。
控制系统可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分散控制系统(DCS)、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现场总线系统(FCS)等。
4.4.2液化桂球罐罐顶应设压力就地和远传仪表测量气相压力,压力表与压力变送器不得共用同一开口。
宜单独设置压力高报警设施,压力高报警检测元件应采用压力开关或独立的压力变送器。
4.4.3液化坯球罐应设就地和远传液位计。
就地液位计应采用磁翻板液位计、钢带液位计、雷达或伺服液位计的罐旁指示仪。
当就地液位计采用雷达或伺服罐旁指示仪时,球罐还应设一种不同类别的液位远传仪表。
寒冷地区使川的磁翻板液位计应加伴热或保温措施。
4.4.4液化桂球罐应设高低液位报警和高高液位联锁切断进料措施。
高高液位联锁的检测元件应独立设置,可釆用超声波、音叉、浮球、电容式液位开关等。
高液位报警的设定高度应为球罐的设计储存液位。
高高液位报警的设定高度,不应大于液相体积达到球罐计算容积的90 %时的高度。
445紧急切断阀4.4.5.1液化怪球罐液相进出口处应设紧急切断阀,紧急切断阀的执行机构可选用气动或电动。
当切断阀的执行机构为气动双作用气缸时应配事故空气罐;当执行机构为电动时其电源应通过电气UPS供电。
4A.5.2紧急切断阀应与工艺控制阀相区别。
其密封结构应采用硬密封。
4.4.53靠油压或气压启闭的紧急切断阀,阀门全开时应能持续放置48h而不至于自然关闭。
4.4.5.4紧急切断阀的控制应有控制室远程控制和现场就地控制,其关闭时间按下表:紧急切断阀的完全关闭时间4.4.5.5紧急切断阀应能保证在易熔元件自动切断装置温度达到75±5°C时自动关闭。
4.4.6液化桂球罐区可燃气、有毒气体检测器应带现场声光报警单元。
4.4.7液化坯球罐区现场远传仪表及仪表控制系统应采用UPS不间断电源供电,UPS的后备电池供电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4.8液化姪球罐区仪表汇线槽盒采用架空敷设时,电缆应选用阻燃型电缆。
建议防火堤外桥架或埋地敷设,堤内埋地敷设,至设备处穿钢管保护。
埋地敷设的电缆应考虑地下水的侵蚀。
4.4.9液化疑球罐区应根据所在地区雷击概率及相关标准设置相应的过电压(浪涌)保护器。
4.4.10液化坯球罐区仪表及控制系统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应采用等电位连接,接地电阻一般情况不大于4Q。
4.5安全监控系统4.5.1液化桂球罐区应设工业电视监控系统。
室外安装的摄像机应置于接闪器有效保护范围之内;摄像机的视频线、信号线宜采用光缆传输,电源应采用UPS供电,各类电缆两端应加装浪涌保护器;摄像机应有良好的接地,接至接地网。
4.5.2液化姪球罐区应设周界报警系统,周界报警系统应能与工业电视临控系统联动。
4.6电气及防雷防静电4.6.1液化姪球罐应设防雷接地,但不应设避雷针。
接地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沿罐周长均匀分布。
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Qo4.6.2液化炷球罐支柱应设接地板,球罐的接地板应直接焊接在支柱上,接地线应采用螺栓与接地板可靠连接(如果一台球罐设有n根接地引下线,则至少n・l根需要螺栓连接,另外1根可以直接焊接于接地板上,但应能消除基础沉降产生的应力)。
4.6.3接地引下线以及接地极最好采用铜材料,如果使用热镀锌扁钢, 则腐蚀性土壤条件下宜采用75mmX 5mm热镀锌扁钢,其余地区不应小于40mmX4mm。
采川铜线或圆铜材料的接地引下线的有效截面积应^50mm2o4.6.4与罐体相接的电气、仪表配线(铠装电缆除外)应采用金属管屏蔽保护,电缆外皮或配线钢管与罐体应作电气连接。
在相应的被保护设备处,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浪涌保护器。
4.6.5液化姪储罐及管道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管道应在进出设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