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天内患儿皮疹消失,皮肤完整性无损 3、住院期间,护士能严密观察心率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患儿无并发症发生。 4、家长能了解该病基本护理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住院期 间焦虑减轻。
护 理 计 划 与 实 施 过 程
1、体温过高 A、降低体温: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保证病室适当的 温、湿度。 B、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警惕高热惊厥 的发生。 C、给予清谈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 质饮食,鼓励患儿多喝水。 D、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如阿司匹林的出血倾 向和丙种球蛋白的变态反应,一旦发生,及时处理。
护
理
计
划
与
实
施
过
程
3、潜在并发症:心血管病变,与冠状动脉炎等有关 A、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预防并发症。 B、密切观察患儿的血压、脉搏、呼吸、面色、神志等变化。 C、避免对患儿的突然刺激或不良刺激,如恐吓、不集中的治 疗和护理等。 D、病程10天以内可遵医嘱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 可明显减少冠状功能病变的发生。 E、严密观察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如有无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心音异常、有无心脏杂音及心电图异常等,如有异常应及 时报告医生。 F、根据心血管的损害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遵医嘱使 用保护心血管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讨 论
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选 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又称皮 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临床多表 现: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 、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 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
日本曾有三次发病高峰,1979年15519 例,1982年15519例,1986年 12847例,1973年首先在日本国土以外 的朝鲜半岛、中国及美、澳、欧洲相继发 现;亚裔人发病较多,日本民族尤多见; 多发生于婴幼儿,6-11月为发病高峰, 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为高(1.35-1.5:1) ,复发率约1-3%,四季皆有发病,我国 以春夏之交稍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