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
- 格式:ppt
- 大小:16.36 MB
- 文档页数:473
考研315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无机化学1. 化学式和化学元素(1)化学式:由元素符号和下标组成,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2O,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
(2)化学元素: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纯净物质,由化学符号表示。
如氧气(O2)、氢气(H2)等。
2. 周期表(1)周期表的构造:由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而成的表格。
(2)周期表中的周期:水平排列的行数,代表元素的能级。
(3)周期表中的族:垂直排列的列数,代表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位于A族,包括IA、IIA、IIIA、IVA、VA、VIA、VIIA族;过渡元素位于B族,包括IB至VIIIB族,以及IIIB至VIIIB族中的三种元素。
3. 锂、铍、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锂:银白色金属,质轻,软,易氧化。
在滴露下剧烈燃烧,氧化后呈红紫色。
(2)铍:银灰色,有光泽,质地坚硬,但脆性大。
不易与大多数非金属和水反应,但与强烈氧化剂反应能生成淡黄色氧化物。
(3)硼:硼族元素,主要为多晶或单晶黑色固体。
硼酸盐具有显著的酸性。
4. 离子的稳定性和赝稳态(1)离子的稳定性:稳定性由电子结构决定。
稳定性高的阴离子或阳离子能够更稳定地存在于化合物中。
(2)赝稳态:由于电子的填充规律,元素物质的稳定气态可能会导致元素的赝稳态。
例如,铜的赝稳态为Cu+和Cu2+。
5. 钾、钙、镁和铝的化学性质和应用(1)钾:银白色金属,熔点较低。
易氧化,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
(2)钙:银白色金属,质软。
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并形成氢氧化钙。
(3)镁:淡黄色金属,有光泽,质轻、硬度较大。
与水反应产生氢气,与酸反应会产生镁盐和氢气。
(4)铝:银白色金属,质硬,但韧性好。
氧化铝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等行业。
6. 硫、氮、氯和氧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硫:黄色非金属元素,具有脆性。
能与氧化剂反应,生成硫酸、亚硫酸等化合物。
考研315化学真题答案考研化学真题答案包含多个部分,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仅提供部分答案示例。
请注意,以下内容仅为示例,并非真实考试答案,真实考试答案需要根据具体年份和真题来确定。
考研315化学真题答案示例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化合物不是有机化合物?A. 甲烷(CH4)B. 乙醇(C2H5OH)C. 碳酸氢钠(NaHCO3)D. 硝酸铵(NH4NO3)答案:D2. 根据化学键理论,以下哪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 氢气(H2)B. 氧气(O2)C. 氯化钠(NaCl)D. 二氧化碳(CO2)答案:C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 水:\(H_2O\)- 二氧化碳:\(CO_2\)- 硫酸:\(H_2SO_4\)2.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硫酸(H2SO4)- 氢氧化钠(NaOH)- 氨水(NH3·H2O)答案:硫酸(H2SO4)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平衡,并举例说明。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向反应和反向反应同时进行,且速率相等,系统宏观上不发生改变的状态。
例如,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N_2(g) + 3H_2(g) \rightleftharpoons 2NH_3(g)\),在一定条件下,当生成氨的速率等于氨分解的速率时,反应达到平衡。
2.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请举例说明。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4Fe(s) + 3O_2(g) \rightarrow2Fe_2O_3(s)\),在这个反应中,铁被氧化,氧气被还原。
四、计算题1. 如果将1摩尔的硫酸(H2SO4)溶解在足够量的水中,求溶液的摩尔浓度。
假设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mol,1摩尔硫酸的质量为98g。
如果将这98g硫酸溶解在1L水中,那么溶液的摩尔浓度为98 mol/L。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化学(农315)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乙醇 (C2H5OH)B、二氧化碳 (CO2)C、甲烷 (CH4)D、乙酸 (CH3COOH)2、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H2 + O2 → 2H2OB、Fe + CuSO4 → FeSO4 + CuC、2KClO3 → 2KCl + 3O2D、CH4 + 2O2 → CO2 + 2H2O3、starch遇碘呈现蓝色的颜色反应,其化学本质是由于淀粉分子中存在:A、葡萄糖B、半乳糖C、α-1,4糖苷键D、α-1,6糖苷键4、某种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可特异性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中的转肽酶活性,导致细菌细胞壁结构不完整,这表明该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的哪个代谢途径或过程?A、 DNA的复制B、 RNA的转录C、蛋白质的翻译D、肽聚糖的合成5、某三价铁盐水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后,出现红褐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A. Fe(OH)2B. Fe(OH)3C. Fe(OH)4-D. Fe(OH)3·nH2O6、在常压下,一种气体的密度为1.2g/L,其分子式为:A. CH4B. C2H6C. CO2D. C3H87、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液态?A、氧气(O2)B、二氧化碳(CO2)C、氯化钠(NaCl)D、水(H2O)8、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燃烧反应的是:A、2H2 + O2 → 2H2OB、CaCO3 → CaO + CO2↑C、2KClO3 → 2KCl + 3O2↑D、NaOH + HCl → NaCl + H2O9、化学肥料过量施用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B、促进植物生长C、导致土壤盐渍化和水质污染D、提高土壤生态多样性 10、下列哪种化学物质常用于农业生产中的除草剂?A、维生素CB、硫酸锌C、除草醚D、酒石酸11、在强酸和强碱溶液中,下列哪种盐的水溶液呈中性?()A. 硫酸钠(Na2SO4)B. 氢氧化钠(NaOH)C. 碳酸钠(Na2CO3)D. 氢氧化钙(Ca(OH)2)12、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化合物命名●1、系统命名法●饱和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分类:碳原子(伯、仲、叔、季),氢原子(伯、仲、叔)●烃基的名称:常用烃基的名称及缩写,如:甲基(Me-)、乙基(Et-)、正丁基(n-Bu-)、苯基(Ph-)、芳基(Ar-)等。
●系统命名法原则及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选择含特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主链,从靠近官能团的一端开始编号,取代基命名时排序按“次序规则”。
●2、顺、反异构体命名●顺、反命名法:两个相同基团在双键同侧的为顺式,异侧的为反式。
●Z、E命名法:按‘次序规则’,优先基团在双键同侧的为Z型,异侧的为E型。
●3、含手性碳原子的手性分子命名● R、S命名法:手性碳原子(C*)构型的确定,先将连在手性碳原子上的四个原子或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将次序最低的基团远离观察者,其余三个基团的次序由大到小为顺时针排列时,记为‘R构型’,逆时针排列记为‘S构型’。
●4、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当化合物中含有多个官能团时,应选取其中的一个作为母体官能团,其余的官能团作为取代基(个别有例外)。
●一些母体官能团按以下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选择:—COOH,—SO3H,—COOR,—COCl,—CONH2,—CN,—CHO,-C=O,—OH,—SH,—NH2,—C≡C—,—C=C—,—OR,—R,—X,—NO2。
●例如:CH3COCH2CH2CH2CH2OH 6-羟基-2-己酮;CH2=CHCH2CH2C≡CH1-己烯-5-炔。
●5、一些常用见化合物的习惯名称(俗名)或名称缩写●如:氯仿、季戊四醇、肉桂醛、苦味酸;THF、NBS、TNT、DMSO、DMF等。
●二、有机化合物结构●1、同分异构●异构体类型:构造异构(碳链、官能团位置、官能团);立体异构(构象、顺反、对映)。
●异构体书写:常见或结构较为简单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如写分子式为C5H10、C5H12的同分异构体等。
●互变异构现象:酮式—烯醇式结构的互变异构、糖类链状与环状结构互变异构等。
有机化学--------考研笔记整理(分专题汇总)第一篇基础知识一、关于立体化学1.无对称面1.分子手性的普通判据2.无对称中心3.无S4 反轴注:对称轴Cn不能作为判别分子手性的判据2. 外消旋体(dl体或+/-体)基本概念 1.绝对构型与相对构型2.种类:外消旋化合物/混合物/固体溶液基本理论非对映体差向异构体端基差向异构体内消旋体(meso-)e.g 酒石酸举例名词解释可能考察的:相对/绝对构型对映体/非对映体外消旋体潜不对称分子/原手性分子差向异构体3.立体异构部分⑴含手性碳的单环化合物:判别条件:一般判据无S1 S2 S4 相关:构象异构体ee aa ea ae构象对映体主要考查:S1=对称面的有无相关实例:1.1,2-二甲基环己烷1,3二甲基环己烷1,4二甲基环己烷⑵含不对称原子的光活性化合物N 稳定形式S P 三个不同的基团⑶含手性碳的旋光异构体丙二烯型旋光异构体 1.狭义c c c条件:a b 两基团不能相同2.广义:将双键看成环,可扩展一个或两个c c c联苯型旋光异构体(阻转异构现象- 少有的由于单键旋转受阻而产生的异构体)构型命名方法:选定一环,大基团为1,小基团为2.另一环,大集团为3,将其小基团转到环后最远处。
⑷含手性面的旋光异构体分子内存在扭曲的面而产生的旋光异构体,e.g 六螺苯4.外消旋化的条件⑴若手性碳易成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等活性中间体,该化合物极易外消旋化。
⑵若不对称碳原子的氢是羰基的-H,则在酸或碱的作用下极易外消旋化。
含多个不对称碳原子时,若只有其中一个碳原子易外消旋化,称差向异构化。
5.外消旋化的拆分化学法酶解法晶种结晶法柱色谱法不对称合成法:1.Prelog规则—一个分子得构象决定了某一试剂接近分子的方向,这二者的关联成为Prelog规则.2.立体专一性:即高度的立体选择性6.构象中重要作用力非键连的相互作用:不直接相连的原子间的作用力。
(由于受别的相连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而造成空间上的限制而引起的范德华力)扭转张力:偏离最稳定形式而存在,具有恢复构象的能力----源于范德华力转动能垒:稳定构象变成不稳定构象所需要的能量。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315化学》历年考研真题解析考研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反应时不能正向自发进行,但在1000K时能够正向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
A.B.C.D.【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高温条件下自发进行,低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反应吸热,所以2以波函数表示原子轨道时,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B.C.D.【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A项,l的取值范围为0~(n-1)的整数;B项,m取值为0,±1,…,±1;D项,l为0时,m只能取0。
3有a、b、c三种主族元素,若a元素的阴离子与b、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且b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c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则这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b<c<aB.a<b<cC.c<b<aD.b<a<c【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由题可知a元素在b、c元素的上一个周期,又b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c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可知b元素在c元素左侧。
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从左到右递增,从上到下递减。
4由计算器计算(6.626×8.3145)÷(9.11×0.1000)的结果为60.47406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其结果应表示为()。
A.60B.60.5C.60.47D.60.474【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乘除法计算中按照有效数字最少的数字保留。
5反应的,则的为()。
A.B.C.D.【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根据公式计算得6将某聚合物2.5g溶于100.0mL水中,在20℃时测得的渗透压为101.325Pa。
已知该聚合物的摩尔质量是()。
A.B.C.D.【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渗透压计算公式为,由c计算出该聚合物的摩尔质量。
7某反应在716K时,;745K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和活化能分别为()。
山西省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碳元素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山西省考研化学科目的复习中,有机化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山西省考研化学复习资料中的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帮助考生们进行针对性学习和复习。
1. 化学键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化学键是有机化合物中的重要概念,它决定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主要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和碳骨架的结构来进行。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分类包括:饱和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醚、酮、醛、酸、酯等。
2. 极性与非极性分子极性与非极性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质。
极性分子由于电子云的不均匀分布具有部分正、负电荷,而非极性分子则没有明显的正、负电荷。
极性分子之间通常会出现氢键等相互作用,而非极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范德华力。
3. 有机反应的类型与机理有机反应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它描述了有机化合物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有机反应可以分为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不同类型。
有机反应的机理通常通过反应物的结构、反应条件和实验结果来推测和确定。
4. 共轭体系与分子的稳定性共轭体系是指相邻的多个双键或氧杂环相连形成的π电子体系。
共轭体系会增强分子的稳定性,并且影响分子的光电性质。
考生需要重点掌握共轭体系的形成条件和稳定性规律。
5. 卤代烃和醇的反应卤代烃和醇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功能化合物,它们的反应机理和反应类型多种多样。
考生需要了解卤代烃和醇的主要反应类型,如亲电取代反应、消旋化和醇的脱水反应等,以及它们的反应条件和实验操作方法。
6. 酮和醛的制备与性质酮和醛是有机化合物中的重要功能化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对于有机合成和化学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
考生需要掌握酮和醛的制备方法,如氧化还原反应、酮酸脱羧反应等,并了解它们的理化性质和实验检测方法。
7. 化学手性和控制手性合成化学手性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性质之一,它决定了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光学活性。
(一)反应题的重要考点:(1)烷烃的卤代反应,反应活性:①氟氯溴碘(F2>Cl2>Br2>I2);②活泼H原子的类型3〫>2〫>1°>CH3。
注意:药大考研常考察碳正离子稳定性,也会考察环烷烃的卤代开环(2)单烯烃的主要反应:①加成反应:催化加氢(注意:顺式加成)、亲电加成(X2、HX、H2SO4、H2O、BH3)、自由基加成(药大考研常考:HBr/ROOR(唯一));②氧化烯烃的反应(常用氧化剂总结:KMnO4/OH-(OsO4,药大考研官网推荐王积套课本有此氧化剂)、KMnO4/H+、O3、过氧酸、O2/Ag);③ɑ-H卤代(自由基取代反应);④聚合反应。
中国药科大学考研辅导南药人研路提示:马氏比较常考,但是反马加成也常涉及。
(3)炔烃和二烯烃的主要反应:①加成反应(林德拉、NaNH2/NH3(l)、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亲核加成,这些加成反应类似烯烃的加成);②氧化反应;③炔氢的反应(注意);④聚合(一般不会考察);⑤D-A反应(多年考研真题中出现,重点掌握);⑥周环反应(开环和关环相应的条件下的顺旋和对旋)。
中国药科大学考研辅导南药人研路提示:2019年710真题第一次出现此知识点考查,注意掌握(常考炔烃部分加氢、与H2O加成生成醛酮;D-A反应等)(4)芳烃的主要反应:①亲电取代(注意:卤代、磺化、硝化、傅克反应、氯甲基化反应);②氧化反应;③α-H卤代(自由基);④加成反应。
中国药科大学考研辅导南药人研路提示:芳环上亲电取代的定位效应在药大考研中常考察,这个主要根据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来判断;还有α-H的卤代。
(5)卤代烃的主要反应:①亲核取代、AgNO3(SN1);SN2的瓦尔登转化是药大历年重点!);②消除反应(HX(扎伊采夫规则,E2反式消除【特变注意】)、X2);③与金属反应(烷基铜锂,注意位阻,是1,2加成还是1,4加成,非常重要!);④还原产物为烃,常用还原剂:LiAlH4、NaBH4、Zn+HCL,醋酸等。
江西省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梳理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江西省考研化学科目的一部分,有机化学也是考生需要重点复习和掌握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江西省考研化学复习资料中的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梳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在有机化学中,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
它是学习有机化学的起点,也是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基础。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规范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碳原子数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的不同,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烷烃(只含碳原子和氢原子)、烯烃(含有碳碳双键)和炔烃(含有碳碳三键)等。
烷烃的命名按照碳原子数添加前缀,如甲烷、乙烷、丙烷等;烯烃和炔烃的命名则在前缀后添加相应的后缀(-烯和-炔)。
2. 取代基的命名当有机化合物中的碳链上存在取代基时,需要对取代基进行命名。
取代基的命名主要包括使用前缀和后缀的方式,前缀表示取代基的名称,后缀表示所在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取代基的命名要按照字母顺序来进行,且多个相同的取代基需要添加前缀(如二、三)来表示其个数。
3. 环状化合物的命名环状化合物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结构,可以是简单环、多环共轭或杂环化合物。
对环状化合物的命名需要按照环中碳原子数来进行,同时也需要对环上的取代基进行命名。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了解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对于解题和分析问题至关重要。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知识点:1. 功能团有机化合物中的功能团是指影响其化学性质的基团,可以通过它们的存在判断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类型。
常见的功能团有羟基(-OH)、羰基(-C=O)、羧基(-COOH)等。
不同的功能团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起到不同的影响。
2. 共轭体系共轭体系是指含有连续的多个碳碳双键或相邻的双键和苯环的结构。
①通式CH3X,CH2X2或CH2XY只有一种化合物,为非手性分子。
②通式CHXYZ(H、X、Y、Z均不相同)有二个对映异构体,为手性分子。
即当一个C原子上连有四个不同基团时,该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当一个分子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时该分子为手性分子;含有多于一个手性碳原子时该分子不一定产生对映异构体;当一个分子有对映异构体时,不一定必须含有手性碳原子。
推而广之,任何四面体原子连有四个不同基团时称为手性原子或手性中心。
如果连结在四面体中心原子上的基团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相同,分子与镜像能重合,则该分子没有手性。
判定分子手性最直观的方法是构成分子及其镜像的模型,试验它们能否重合,但这是费时而麻烦的。
另一种有助我们判别手性分子的方法是寻找分子中有否对称因素,具有对称面m、对称中心i或交替对称轴S的分子无手性。
具有对称轴的分子不一定没有手性。
对一般有机化合物有无m,i就可判别有无手性。
【例2】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可能有对映异构体?A.(CH3)B.CH3CHClCOOEt2CHCOOH解:检查每个碳原子,发现B中C2上所连四个基因不同,故为手性分子,存在对映异构体。
【例3】在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能拆分出对映异构体?解:A、C、D均有对称面,B无对称面和对称中心,故为手性分子,有对映异构体。
对映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度、折光率)、红外光谱,与一般试剂的反应速率都是相同的,其不同点只表现在与其它手性物质作用时,如在手性溶剂中溶解度不同,与手性试剂作用的反应速率不同。
如 D-(+)-葡萄糖在动物代谢中有营养价值,而D-(-)-葡萄糖没有。
左旋氯霉素有抗菌作用,而其对映体无疗效。
对映异构体最易观察到的性质不同是旋光性。
用旋光仪测出的使偏,其中α是观察到的旋光度,t是测定时温度,λ是所用波长,钠光时标记为D;c是溶液浓度g/ml,L是管长度dm;当不用水作溶剂时应注明溶剂的名称和浓度。
例如,右旋酒石酸在乙醇中浓度为5%时,其比【例4】在25ml溶量瓶中将1.25g某化合物溶于乙醇中,所配制溶液在10cm 长的旋光管中,于25℃时测得其旋光度为-4.18°,求该化合物的比旋光度。
河南省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机理等方面的内容。
考研化学中,有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有机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对于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河南省考研化学复习资料中的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可分为IUPAC命名法和通用命名法。
IUPAC命名法主要包括醇、醛、酮、羧酸、醚等的命名规则,而通用命名法则基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常用于一些常见的有机物的命名。
2. 共价键的形成与键长共价键的形成是通过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来实现的。
键长是指两个原子核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键长会随着键的强度增加而减小。
3. 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一般由重复单元组成,可分为线性聚合物、交联聚合物和支化聚合物。
二、有机官能团的性质与反应1. 烷基化反应烷基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通过在有机分子中引入烷基基团来改变原有的性质。
2. 醇的性质与反应醇是指含有一个或多个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醇的性质与反应包括醇的酸碱性质、脱水、氧化还原等。
3. 酚的性质与反应酚是指含有苯环上一个或多个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酚的性质与反应包括酚的酸碱性质、亲电取代、氧化等。
4. 醛和酮的性质与反应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其性质与反应包括醛和酮的酸碱性、还原性、氧化性、加成反应等。
5. 酸和酯的性质与反应酸和酯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其性质与反应包括酸和酯的酸碱性、加成反应、水解反应等。
6. 芳香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芳香化合物是指含有芳香环的有机化合物,其性质与反应包括芳香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等。
三、有机化学反应机理1. 反应的类型有机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和重排反应等类型。
2. 消除反应的机理消除反应是指在有机化合物中发生原子或官能团的失去,一般可分为氢氧脱除反应、脱卤反应等。
《有机化学》知识精讲与系统总结一.有机物系统命名法1.带支链烷烃主链选碳链最长、带支链最多者。
编号按最低系列规则。
从靠侧链最近端编号,如两端号码相同时,则依次比较下一取代基位次,最先遇到最小位次定为最低系统(不管取代基性质如何)。
例如,命名为2,3,5-三甲基己烷,不叫2,4,5-三甲基己烷,因2,3,5与2,4,5对比是最低系列。
取代基次序IUPAC规定依英文名第一字母次序排列。
我国规定采用立体化学中“次序规则”:优先基团放在后面,如第一原子相同则比较下一原子。
例如,称2-甲基-3-乙基戊烷,因—CH2CH3>—CH3,故将—CH3放在前面。
2.单官能团化合物主链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带侧链最多者,称为某烯(或炔、醇、醛、酮、酸、酯、……)。
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醚则以烃为母体,以卤素、硝基、烃氧基为取代基,并标明取代基位置。
编号从靠近官能团(或上述取代基)端开始,按次序规则优先基团列在后面。
例如,3.多官能团化合物(1)脂肪族选含官能团最多(尽量包括重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官能团词尾取法习惯上按下列次序,—OH>—NH2(=NH)>C≡C>C=C如烯、炔处在相同位次时则给双键以最低编号。
例如,(2)脂环族、芳香族如侧链简单,选环作母体;如取代基复杂,取碳链作主链。
例如:(3)杂环从杂原子开始编号,有多种杂原子时,按O、S、N、P顺序编号。
例如:4.顺反异构体(1)顺反命名法环状化合物用顺、反表示。
相同或相似的原子或基因处于同侧称为顺式,处于异侧称为反式。
例如,(2)Z,E命名法化合物中含有双键时用Z、E表示。
按“次序规则”比较双键原子所连基团大小,较大基团处于同侧称为Z,处于异侧称为E。
次序规则是:(Ⅰ)原子序数大的优先,如I>Br>Cl>S>P>F>O>N>C>H,未共享电子对:为最小;(Ⅱ)同位素质量高的优先,如D>H;(Ⅲ)二个基团中第一个原子相同时,依次比较第二、第三个原子;(Ⅳ)重键分别可看作(Ⅴ)Z优先于 E,R优先于S。
考研315化学(农)有机化学部分重点笔记整理第一章绪论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略)化学键与分子结构【PS.】○1有机分子中的原子主要是以共价键相结合的。
一般说来,原子核外未成对的电子数,也就是该原子可能形成的共价键的数目;○2量子力学的价键理论认为,共价键是由参与成建原子的电子云重叠形成的,电子云重叠越多,则形成的共价键越稳定,,因此电子云必须在各自密度最大的方向上重叠;○3相同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没有极性;不同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由于共用电子对偏向于电负性较强的元素的原子而具有极性。
共价键的键参数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是由于两个原子借助于原子核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而联系在一起的,但两个原子核之间还有很强的斥力,使两原子核不能无限靠近,而保持一定的距离。
实际上,成键的吸引力与核间的斥力是相互竞争的,这就使得两核之间的距离有时较近,有时较远,这种变化叫做键的伸缩振动。
键长是两核之间最近与最远距离的平均值/两核之间的平衡距离。
同一种键,在不同化合物中,其键长的差别是很小的。
【PS.】键长和键角决定着分子的立体形状。
以相同的能量。
【PS. ~键能与键的解离能的关系】○1对于双原子分子而言,键的解离能通常就叫做键能;○2对于多原子分子而言,每打开一个键的键的解离能不是完全相同的,而键能指的则是平均键能。
由电负性差别较大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成键的电子对在电负性较强的原子周围出现的概率较大,而使得这样形成的键有极性。
键的极性以偶极矩(μ)表示,其单位为库伦·米(C·m)。
【PS.】偶极矩越大,键的极性越强。
分子间的力○1偶极-偶极作用力(定向力)~产生于具有永久偶极的极性分子之间,分子之间以正、负相吸定向排列;○2色散力~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间都存在;【PS.】色散力的作用范围较小,只有分子间靠的很近的部分才起作用。
☆○3氢键~氢原子与一个原子半径较小,而电负性又很强并带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Y结合时,由于Y极强的拉电子作用,使得H-Y间的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主要集中在Y一端,使氢原子几乎成为裸露的质子而显正性,这样,带部分正电荷的氢便可与另一分子中电负性强的Y相互吸引而与其未共用电子对以静电引力相结合。
考研资料有机化学复习重点归纳通过2014年新大纲可知有机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各种类型的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典型有机化学反应机制。
要求考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独立分析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1、有机化学概论考试内容: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与反应特性。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准确理解概念。
对价键理论的理解要结合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的特点,通过对立体结构的掌握建立其与理化性质的联系。
2、饱和脂肪烃、不饱和脂肪烃、芳香烃考试内容: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烯烃、二烯烃和炔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芳香烃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理解化学结构原理、学会科学命名方法,这些知识点的考查掌握多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对物理性质了解即可,重点在于深入分析各种烃类化学性质,并根据化学性质分析产生化学反应规律,尤其对于各种烃类的特征反应要熟练掌握并学会应用。
3、旋光异构考试内容:旋光异构的基本概念、构型的表示及标记方法。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以旋光性、对映异构体等概念理解为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分析旋光性,掌握旋光异构体构型的不同表示方式,能根据要求灵活书写不同结构的化学式,对环状化合物和不含手性碳的手性分子有所了解。
4、卤代烃、胺考试内容:卤代烃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胺的结构、分类、命名和理化性质、重氮盐的制备及应用、尿素的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对结构、分类和命名做基础性把握,学会分析结构,在烃类命名的基础上能过准确命名卤代烃及胺类化合物。
对物理性质只做了解,注重同系物之间的对比,重点是化学性质特点及化学反应机制的把握,掌握典型的反应现象及反应特点。
同时根据亲核取代和亲电反应的机制,分析判断反应规律。
一、溶液和胶体考试内容分散系、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稀溶液的通性、胶体溶液考试要求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0<x<1且xA+xB=1质量摩尔浓度对稀溶液,≈3.掌握稀溶液依数性的基本概念、计算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当溶剂的量一定时,这类性质只与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数目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它包括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
(1)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近似地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在实验室中常选用吸水性强、易潮解的固体物质如P4O10、CaCl2等作干燥剂,其原理就是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ΔTb=KbbB,ΔTf=KfbB求小分子MB在实验室和生产中广泛使用盐和冰的混合物作为冷冻剂,其原理就是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3)由半透膜隔开的纯溶剂和溶液间达到渗透平衡时作用在溶液一侧的额外压力叫做渗透压。
或求高分子MB注射液的渗透压必须与血液的渗透压相等,此为血液的等渗液,一般为0.9%的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溶液。
4.掌握胶体的特性及胶团结构式的书写。
(1)溶胶为固相颗粒分散于液体中的一种胶体分散系。
溶胶为高分散度的多相体系,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①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将一束强光通过溶胶,在与光束垂直方向上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发亮的光柱。
原因:φ<λ可见光=400~700nm,散射②布朗运动:对胶体分散系而言,分散质粒子很小,但又远远大于分散剂分子,那么在某一瞬间,分散质粒子从各个方向受到分散剂分子的撞击不能相互抵消,因而造成粒子作不停顿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电学性质-电泳现象:在外电场作用下,胶粒定向移动(电渗)原因:胶粒带电(2)KI过量时,AgI溶胶的胶团结构胶核电位离子反离子反离子吸附层扩散层胶粒胶团AgNO3过量时,AgI溶胶的胶团结构5.掌握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