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固定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4.13 MB
- 文档页数:16
石膏固定技术技能操作内容【适应症】1、小夹板难于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2、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创口尚未愈合,软组织不易受压,不适合小夹板固定;3、病理性骨折;4、某些骨关节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固定于特定位置,如关节融合术;5、为维持畸形矫正术后的位置;6、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需固定患肢,控制炎症。
【禁忌症】1、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细菌感染者;2、进行性浮肿患者;3、全身情况恶劣,如休克病人;4、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患者、孕妇、进行性腹水患者禁用大型石膏;【操作要点】1、皮肤应清洗干净,有伤口者更换敷料,纱布、棉垫和胶布条均纵行放置。
2、肢体关节固定在功能位或所需要的特殊位置,并抬高患肢,以有利于减轻、消除肿胀。
3、包石膏绷带的基本手法将石膏绷带沿肢体表面滚动粘贴于肢体上,切忌拉紧石膏卷紧缠上去。
动作敏捷正确,由近至远,松紧适度,层次均匀,依次盖住石膏圈的下1/3,宜用手掌充分塑形,以增强固定效能,切忌以指端挤压石膏,以防局部压迫皮肤产生溃疡。
4、露出指(趾),以便观察肢体血供及感觉、运动功能。
5、石膏未凝固前不宜改变肢体位置,以免折断石膏,影响固定效果。
石膏定形后(一般需5~8分钟)修整切去多余部分,用红蓝铅笔注明石膏固定的日期、预定拆除石膏日期和诊断。
有伤口者,应对准伤口,在石膏上划好开窗位置。
【注意事项】1、要维持石膏固定的位置至石膏完全凝固。
2、搬动运送伤员时,注意避免折断石膏,如有折断应及时修补。
3、石膏固定期间,应进行肌肉主动舒缩功能锻炼,以改善血供,延缓和减轻肢体废用性萎缩。
4、石膏固定后应抬高患肢,防止肿胀。
5、肢体肿胀消退后,若石膏过松,失去固定效能,应及时更换。
6、要密切观察肢体远端血循环、感觉和运动情况。
7、天气冷时,要注意石膏固定部位保暖,以防因受冷伤肢远端肿胀。
8、新生儿、婴幼儿不宜长期石膏固定。
石膏固定技术评分标准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石膏固定技术评分标准,帮助评估石膏固定技术的质量和效果。
评分标准将考虑以下因素:固定的稳定性、舒适度、适应性、安全性、操作的技术要求以及固定的持续时间。
评分标准旨在提供一个客观和一致性的评估工具,以帮助医务人员进行石膏固定技术的管理和改进。
评分标准以下是石膏固定技术的评分标准的详细描述:1. 固定的稳定性(30分)评估石膏固定的稳定性和抗拉强度的能力。
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固定稳定,抗拉强度很高,无松动或移位迹象(10分)- 良好:固定基本稳定,抗拉强度适中,稍有松动或移位(7分)- 一般:固定不太稳定,抗拉强度较低,存在明显的松动或移位(4分)- 差:固定不稳定,抗拉强度较低,严重松动或移位(1分)2. 舒适度(20分)评估石膏固定对患者的舒适度影响。
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患者舒适,无明显疼痛或不适感(10分)- 良好:患者基本舒适,轻微疼痛或不适感(7分)- 一般:患者不太舒适,明显疼痛或不适感(4分)- 差:患者不舒适,严重疼痛或不适感(1分)3. 适应性(20分)评估石膏固定的适用范围和能力。
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适用于多种骨折类型和位置(10分)- 良好:适用于大多数骨折类型和位置(7分)- 一般:适用于部分骨折类型和位置(4分)- 差:适用性有限,只适用于特定骨折类型和位置(1分)4. 安全性(15分)评估石膏固定对患者的安全性。
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固定过程安全,无并发症(10分)- 良好:固定过程基本安全,发生较少并发症(7分)- 一般:固定过程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发生一定的并发症(4分)- 差:固定过程不安全,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和并发症(1分)5. 操作的技术要求(10分)评估对石膏固定技术的操作技术要求。
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低(10分)- 良好:操作较简单,技术要求适中(7分)- 一般:操作有一定难度,技术要求较高(4分)- 差:操作复杂,技术要求很高(1分)6. 固定的持续时间(5分)评估石膏固定的持续时间。
近节指骨骨折石膏固定方法近节指骨骨折是手指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通常是由于外力冲击或扭伤等原因导致。
对于近节指骨骨折的治疗,石膏固定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在选择石膏固定方法时,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考虑。
儿童和青少年骨折一般采用功能性石膏固定,以便于骨折端的生长和恢复。
成人则采用传统石膏固定,以确保骨折端的稳定。
对于严重骨折,可能需要手术配合石膏固定。
石膏固定操作步骤如下:1.清创:在固定前,首先要对伤口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感染。
2.定位:根据X光片确定骨折位置,并在石膏上做好标记。
3.制作石膏:将石膏放入水中浸泡,使其变得柔软,然后根据患者的手指形状和骨折部位进行塑形。
4.固定:将石膏均匀涂抹在患者的手指上,确保石膏与手指紧密贴合。
对于开放性骨折,要注意石膏边缘与皮肤的距离,避免压迫皮肤。
5.干固:将石膏放入专用的干燥盒中,让其自然干固。
一般情况下,石膏干固需要24-48小时。
石膏固定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以促进康复:1.保持石膏清洁干燥,避免潮湿,防止感染。
2.定期观察手指末梢血液循环,如发现手指发紫、肿胀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3.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4.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恢复情况。
最后,为了预防近节指骨骨折,大家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手指关节的锻炼,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2.从事高风险运动或工作时,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3.注意手指关节的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4.及时治疗手指关节疾病,防止病情恶化。
总之,近节指骨骨折的石膏固定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工作,以确保骨折的顺利恢复。
石膏固定术特大标准
石膏固定术是一种医疗技术,主要用于固定受伤的骨骼或关节,使其保持稳定,以便进行愈合。
对于特大标准,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一般来说,如果是指大型的骨折或者严重的关节损伤,那么需要的石膏固定术就相对更复杂、更精细。
在石膏固定术中,根据不同的固定部位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石膏类型,如石膏托、管型石膏、石膏围领等。
这些石膏都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塑形,以达到最佳的固定效果。
同时,为了保证石膏固定的效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石膏干燥:避免石膏接触到水,以免软化变形。
2. 定期复查:在固定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检查石膏的固定效果和骨折或关节的愈合情况。
3. 适当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进行适当的肌肉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4. 避免剧烈运动:在固定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活动,以免影响固定效果和愈合。
总的来说,对于特大标准的骨折或关节损伤,需要采用更为复杂和精细的石膏固定术。
在固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上几点,以保证最佳的治疗效果。
石膏固定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以下是 7 条关于石膏固定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1. 嘿,你知道吗,石膏固定的时候可得把位置摆对啊!就像咱盖房子得先把地基打正了一样。
比如说给腿部打石膏,要是位置偏了,那得多别扭啊!能起到好的固定效果吗?所以一定要仔细找准位置哦!
2. 哎呀呀,石膏的宽窄也是很重要的呀!不能太窄了,那能固定住啥呀,简直就是形同虚设嘛。
也不能太宽,不然多累赘啊!就好比穿衣服,得合身才行,对吧?
3. 还有啊,包裹石膏的时候要慢慢的、稳稳的呀!别跟急行军似的。
你想想,要是包得乱七八糟,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就跟包礼物一样,得精心点呀!
4. 哇塞,固定后的观察可不能马虎!这就像照顾小婴儿似的,得时刻盯着点。
要是发现有什么不对劲,比如石膏松了或者皮肤变色了,还不赶紧处理呀,难道要等出大问题吗?
5. 你们说,打石膏后能随便乱动吗?当然不行啦!就像刚修好的机器,你老去摇晃它能行嘛。
一定要听医生的话,好好保护固定的部位哦。
6. 嘿,别忘了保持石膏的清洁干燥呀!总不能让它脏兮兮湿漉漉的吧,那多不舒服。
就像咱的脸,也得干干净净的才好嘛。
7. 最后啊,按时去复查这一点太关键啦!别以为打完石膏就万事大吉了,得让医生看看恢复得咋样。
这就好像定期给汽车做保养,可不能偷懒哦!总之呀,石膏固定可不是小事,咱们都得认真对待呀!。
骨伤石膏固定技术操作规程【应用范围】1、骨折和关节损伤的固定。
2、骨与关节结核、化脓性炎症。
3、四肢神经、血管、肌健、骨病手术后的制动。
4、躯干和肢体矫形手术后的外固定。
【禁忌症】1、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细菌感染者。
2、进行性浮肿患者。
3、全身情况恶劣,如休克病人。
4、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患者、孕妇、进行性腹水患者禁用大型石膏。
5、新生儿、婴幼儿不宜长期石膏固定。
【用品】石膏绷带、医用脱脂棉、胶布、自来水及盛水容器等。
【石膏固定前的准备】(一)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二)皮肤应用肥皂水洗净,若有伤口应换药。
纱布、棉垫都应纵行放置,以避免患肢肿胀后形成环形压迫,妨碍患肢血运。
纱布、棉垫不应用胶布粘贴在肢体上,以防引起皮炎或皮肤水泡,更不能用绷带作环形包扎。
(三)石膏固定术的各种用具,应准备齐全。
如泡石膏绷带的水桶或水盆、石膏刀、剪、衬垫、卷尺、有色铅笔等,以求得心应手,忙而不乱。
(四)参加包扎石膏带人员,应有明确的分工,如浸泡石膏者,扶托肢体维持功能位置者,进行包扎石膏者。
【石膏绷带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一)浸泡石膏绷带方法:用水桶或面盆盛以温水(40〜42℃,以手试之,不烫即可),将石膏绷带轻轻平放于桶内,使其全部浸透,卷内气泡全部排出后,双手握石膏绷带卷两端缓缓与水面平行取出,用两手向石膏绷带卷中央轻轻对挤,挤去多余水分,即可使用(图10〜11)。
不可用双手拧石膏卷,以免石膏浆过多流失,影响固定效果。
(二)衬垫石膏无弹性,不垫以衬垫,就易引起组织压伤。
一般而言石膏覆盖的部位都应覆以衬垫,在骨隆突处和软组织稀少处尤应加厚。
常用衬垫有棉织套筒、棉纸、棉絮垫等。
石膏绷带固定前,应在骨骼隆起部位先垫棉纸或棉垫。
(三)固定时应使肢体关节所处功能位置:1、手与腕关节:(1)拇指对掌位(2)其他手指与拇指成对掌位。
(3)整个手的功能位即掌指关节轻度屈曲,手指分开,各指间关节稍许弯曲,拇指内旋正对示指,呈握球姿势。
医院导尿术石膏固定技术和小夹板固定技术操作规范一、准备操作:1.确认是否需要进行导尿术,并告知患者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2.检查导尿器是否完好无损,并准备好所需材料,如导尿管、消毒剂、导尿膏等。
3.消毒双手,并戴好无菌手套。
4.准备好导尿固定带及相关辅助工具。
二、操作步骤:1.将患者舒展于平坦床面上,保持舒适姿势。
2.清洁患者的会阴部,使用适量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注意避免感染交叉。
3.戴好无菌手套,将消毒好的导尿管涂抹导尿膏,然后从前向后缓慢插入尿道,直到尿液开始流出。
4.在导尿管上接好尿袋,确定尿袋不会触及地面,以防细菌交叉感染。
5.将导尿管与尿袋固定好,保持导尿管无拉扯感,并避免导尿带过紧,以确保血液循环不受影响。
6.记录患者的导尿时间、尿量及导尿管的留置情况,并及时上报相关医护人员。
7.患者有任何不适反应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解除导尿。
三、操作后:1.清洁和消毒相关器械,并将其归位或消毒处理,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2.记录导尿操作的相关信息,包括导尿时间、导尿固定带的松紧情况等,并将这些信息告知病例医生。
3.帮助患者调整舒适的姿势,以减少不适感。
石膏固定技术的操作规范:一、准备操作:1.根据患者病情及需求,选择合适的石膏材料,并准备好所需辅助材料,如乳胶手套、绷带、剪刀、木棒等。
2.了解患者的病情,确定所需固定的部位及方式,并告知患者固定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3.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二、操作步骤:1.将患者舒展于平坦床面上,保持舒适姿势。
2.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完好无损,如有伤口或皮肤问题应予以妥善处理。
3.使用乳胶手套,将石膏固定材料剪开,根据需要的长度和形状制作固定器。
4.将固定器放置在患者需要固定的部位,并用绷带进行包扎固定。
注意包扎的力度不可过紧,以免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
5.在固定的同时,使用木棒等辅助器械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以确保固定的稳定性。
6.检查固定的效果,确保固定部位没有过度的移动,同时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石膏固定的名词解释石膏固定是一种医疗技术,常用于骨折、关节脱位及其他骨骼损伤的治疗。
它依靠石膏材料的特性,将受伤部位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以促进骨折愈合和损伤修复。
石膏固定在临床上既经济又有效,被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工作中。
石膏固定的原理基于人体骨骼的生理特性和石膏固定材料的特性。
人体骨骼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但需要正确的位置和稳定的环境。
通过石膏固定,可以将骨折或损伤部位固定在正确的位置,阻止骨骼进一步移动,从而帮助骨折愈合。
石膏固定材料通常使用石膏或者其他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等。
这些材料具有压缩强度高、柔软度好的特点,可以包覆身体的受伤部位,并提供稳定的支持。
医生会根据受伤部位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固定材料,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受伤部位并促进愈合。
石膏固定的过程需要经过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首先,医生会检查受伤部位,并根据X光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骨折的类型和位置。
然后,医生会将受伤部位重新定位,以确保骨折片正确对齐。
接下来,医生会在受伤位置周围涂抹一层保护皮肤的材料,以防止皮肤受到直接摩擦和损伤。
随后,医生会将石膏或其他固定材料浸湿后,围绕受伤部位进行包扎和固定。
最后,医生会等待石膏固定完全干燥后,检查固定的稳定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复。
石膏固定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不需要手术切开患者的皮肤,减少感染和创伤的风险。
其次,石膏固定可以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和支持,有助于骨折愈合和损伤修复。
此外,石膏固定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石膏固定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石膏是固定在外部,患者在固定期间需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承受外力。
此外,石膏固定会导致患者肌肉萎缩和关节功能受限,影响康复过程。
在一些情况下,如复杂的骨折或关节脱位,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来确保骨骼恢复到最佳状态。
总的来说,石膏固定作为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治疗方法,在骨科临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利用石膏材料的特性,将受伤部位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为骨折愈合和损伤修复提供稳定的环境。
石膏绑带固定术操作流程
石膏固定术是治疗稳定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四肢在骨折后可以发生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的表现,需要到医院进行X线、CT检查,判断骨折的类型。
如果为稳定骨折,则建议进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可以先取石膏材料进行平铺,同时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助手扶住骨折断端。
同时将石膏卷在温水下进行浸泡,将石膏卷水挤出,敷于石膏所需要的位置,同时进行塑形,用绷带进行缠绕,并嘱助手托住石膏,在石膏凝固之前减少活动,同时将四肢末端显露来观察血运情况。
石膏凝固后进行X线放射检查,判断是否有异位发生。
石膏护理知识点总结一、石膏制作1. 材料准备:石膏制作所需的材料包括石膏、水、橡皮手套、石膏布等。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确保使用干净的水和不过期的石膏,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 制作步骤:将石膏粉加入水中,搅拌均匀至浆糊状,然后将搅拌好的石膏浆均匀地涂抹到石膏布上,用手指轻压使石膏浆充分渗透石膏布内层,再将石膏布搭在需要固定的部位上,待石膏干燥后即可。
3. 制作注意事项:在制作石膏时,需要注意石膏布的长度和宽度要合适,太长或太短都不利于固定。
另外,在搅拌石膏浆时要尽量避免空气泡的产生,以免影响石膏的固定效果。
二、固定技术1. 垫制:在进行石膏固定前,需要给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适当的垫制,以免石膏直接挤压患者的皮肤和软组织,造成压迫性损伤。
垫制时可以使用棉花或海绵等柔软的材料,将其放置在患者的皮肤与石膏之间,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2. 固定技术:在固定石膏时,需要注意石膏的张力和角度。
张力过大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造成疼痛和肌肉萎缩,张力过小则无法有效固定受伤部位。
正确的角度可以使受伤部位保持正确的姿势,有利于愈合。
3. 固定检查:在石膏固定完成后,需要对固定的部位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石膏的固定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检查时要注意石膏的松紧度、张力和有无裂纹、皮肤情况等。
三、护理操作1. 保持清洁:患者需要定期更换石膏,因此在更换石膏前应先清洁患者的皮肤,以免石膏固定后局部感染。
清洁时可以使用皂水或酒精棉球轻轻擦拭,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2. 预防皮肤溃疡:长期固定石膏会导致局部皮肤压迫受损,易引起皮肤溃疡。
为预防皮肤溃疡,可以使用防溃疡垫或特制的皮肤垫进行保护,同时定期按摩和翻转患者的身体部位。
3. 康复锻炼:在石膏固定期间,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以维持受伤肢体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
康复锻炼应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加重受伤。
四、常见问题及处理1. 疼痛:固定后的局部疼痛是常见的情况,可适当升高患者的受伤部位,减轻局部压力;也可以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
近节指骨骨折石膏固定方法近节指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手部骨折,通常由于外伤引起。
石膏固定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稳定骨折部位,促进愈合。
本文将介绍近节指骨骨折的石膏固定方法,包括准备工作、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材料准备:石膏绷带、石膏条、刀片、剪刀、棉花球、水胶体敷料等。
2.环境准备:保持环境清洁、安静,避免患者受到干扰。
3.患者准备:告知患者手术过程,消除其紧张情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二、具体操作步骤1.评估骨折部位:观察骨折部位是否稳定,确认近节指骨骨折的位置。
2.清洗消毒:用清水和消毒液清洗骨折部位及其周围的皮肤。
3.固定近节指骨:使用石膏条或石膏绷带将近节指骨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确保固定牢固,防止移位。
4.填充石膏:从手指根部开始,逐渐向远端填充石膏,确保石膏均匀、紧实。
5.塑形:根据骨折部位的需要,对石膏进行塑形,使其符合患者的手指形状。
6.包扎:在石膏表面使用水胶体敷料,用绷带包扎石膏,确保石膏固定牢靠。
7.观察:在包扎完成后,观察患者的手部血液循环、感觉及运动情况。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三、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轻柔、缓慢,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2.填充石膏时,要逐渐向远端推进,防止压迫手指神经和血管。
3.包扎过程中,要保持石膏的完整性,避免石膏内空气残留。
4.术后要定期检查石膏固定情况,如有松动或移位,及时调整。
5.饮食方面,鼓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钙食品,以促进骨折愈合。
6.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如出现发热、红肿等感染迹象,及时就医。
7.康复锻炼:在石膏拆除后,鼓励患者进行手指屈伸运动和握拳练习,以促进手指功能的恢复。
总之,近节指骨骨折的石膏固定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固定骨折部位,促进愈合。
在操作过程中,要轻柔、缓慢,注意保护周围组织,避免压迫神经和血管。
术后要定期检查石膏固定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同时,患者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参与康复锻炼,以尽快恢复手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