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原理简要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5.30 MB
- 文档页数:22
激光入门知识一、激光产生原理1、普通光源的发光--受激吸收和自发辐射普通常见光源的发光(如电灯、火焰、太阳等地发光)是由于物质在受到外来能量(如光能、电能、热能等)作用时,原子中的电子就会吸收外来能量而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即原子被激发。
激发的过程是一个"受激吸收"过程。
处在高能级(E2)的电子寿命很短(一般为10-8~10-9秒),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会自发地向低能级(E1)跃迁,跃迁时将产生光(电磁波)辐射。
辐射光子能量为hυ=E2-E1这种辐射称为自发辐射。
原子的自发辐射过程完全是一种随机过程,各发光原子的发光过程各自独立,互不关联,即所辐射的光在发射方向上是无规则的射向四面八方,另外未位相、偏振状态也各不相同。
由于激发能级有一个宽度,所以发射光的频率也不是单一的,而有一个范围。
在通常热平衡条件下,处于高能级E2上的原子数密度N2,远比处于低能级的原子数密度低,这是因为处于能级E的原子数密度N的大小时随能级E的增加而指数减小,即N∝exp(-E/kT),这是著名的波耳兹曼分布规律。
于是在上、下两个能级上的原子数密度比为N2/N1∝exp{-(E2-E1)/kT}式中k为波耳兹曼常量,T为绝对温度。
因为E2>E1,所以N2《N1。
例如,已知氢原子基态能量为E1=-13.6eV,第一激发态能量为E2=-3.4eV,在20℃时,kT≈0.025eV,则N2/N1∝exp(-400)≈0可见,在20℃时,全部氢原子几乎都处于基态,要使原子发光,必须外界提供能量使原子到达激发态,所以普通广义的发光是包含了受激吸收和自发辐射两个过程。
一般说来,这种光源所辐射光的能量是不强的,加上向四面八方发射,更使能量分散了。
2、受激辐射和光的放大由量子理论知识知道,一个能级对应电子的一个能量状态。
电子能量由主量子数n(n=1,2,…)决定。
但是实际描写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除能量外,还有轨道角动量L和自旋角动量s,它们都是量子化的,由相应的量子数来描述。
激光原理知识点总结激光的产生原理激光是一种与常规光具有本质不同的光。
它是通过一种叫做“受激辐射”的过程产生的,这是量子力学的一种结果。
激光的产生原理主要涉及三个主要过程:光的激发、光的放大和光的辐射。
首先是光的激发。
激光的产生需要通过能量输入来激发原子或分子的能级。
当外界能量激发物质的能级时,原子或分子的电子会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形成“受激辐射”所需的激发态。
然后是光的放大。
在受激辐射的过程中,当一个光子与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碰撞时,它会与其相互作用,导致后者释放出另一个同频率、同相位和同偏振的光子,并回到低能级。
这个新的光子与已有的光子具有相同的频率、相位和偏振,因此它们会在相互作用的同时相互放大,形成一支激光光束。
最后是光的辐射。
当受激辐射的过程一直不断地发生时,光子会在光学共振腔中来回反射,产生一支具有高度相干性、高亮度和高直线度的激光光束。
这种光具有很强的聚焦能力和穿透能力,因此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激光的特点激光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高度相干性。
激光光束的波长一致、频率一致、相位一致,因此具有很高的相干性。
这使得激光在干涉、衍射和频谱分析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2.高亮度。
激光的辐射强度非常集中,因此具有很高的亮度。
这使得激光可用于制备高清晰度的成像系统和高精度的测量装置。
3.高直线度。
激光的传播路径非常直线,几乎不具有散射,因此具有很高的直线度。
这使得激光在通信、激光雷达和光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激光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激光器件是产生激光光束的重要设备,其工作原理一般基于受激辐射过程。
目前常用的激光器件主要包括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
气体激光器是将气体放电或者由光泵浦的气体装置转变成激光的光源。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氦氖激光器。
使用稳态直流电源或者交变电源将氦气充入放电管,并保持一定的氦气气压。
然后用电子束或者泵浦光源来使得氦原子激发至高能级,然后在碰撞的作用下通过受激辐射作用形成激光光束。
激光原理总结⼀共四章§Chapter 1爱因斯坦系数/激光产⽣条件/激光结构/激光优点1. ⾃发辐射: 上能级粒⼦,⾃发地从E2能级跃迁到E1能级,并辐射出光⼦2. 受激辐射: 上能级粒⼦,遇到能量等于能级差的光⼦,在光⼦激励下,粒⼦从E2能级跃迁到E1能级,并辐射出⼀个与⼊射光⼦完全相同的光⼦3. 受激吸收: 下能级粒⼦,遇到能量等于能级差的光⼦,在光⼦激励下,粒⼦从E1能级跃迁到E2能级,并吸收⼀个⼊射光⼦三个爱因斯坦系数:dn21=A21n2dt(⾃发辐射)dn′21=B21n2ρv dt(受激辐射)dn12=B12n1ρv dt(受激吸收)三个爱因斯坦系数的关系:A21 B21=8πhν3 c3B12g1=B21g2粒⼦数反转分布状态:dn′21 dn12=g1n2g2n1>1受激辐射⼤于受激吸收,打破波尔兹曼分布。
此时可称“得到增益”。
⽽普通情况下,受激辐射/⾃发辐射较⼩(计算参看讲义)。
总结:产⽣激光的基本条件是“粒⼦数反转分布和增⼤⼀⽅向上的光能密度”激光器的基本结构:1. ⼯作物质:增益介质/粒⼦数反转/上能级为亚稳态2. 激励装置:能源/光/电3. 谐振腔:反馈/光强/模式三能级系统:亚稳态寿命长,阈值⾼,转换效率低。
如红宝⽯激光器四能级系统:阈值低,连续运转,⼤功率。
如He-Ne激光器的优点:1. 相⼲性好:受激辐射的光具有相⼲性,相⼲长度L c=λ2Δλ,相⼲时间τ=L cc2. ⽅向性好:谐振腔3. 单⾊性好4. 亮度⾼:受激辐射的光强⼤§Chapter 2稳定性/模式分析/⾼斯光束腔的分类参考Ch2-P1光腔的稳定性条件:傍轴模在腔内往返⽆限多次不逸出腔外,数学形式如下g 1=1−L R 1,g 2=1−L R 20≤g 1g 2≤1按照稳定性得到三种腔♥0<g 1g 2<1稳定腔♥g 1g 2=0org 1g 2=1临界腔♥g 1g 2<0org 1g 2>1⾮稳腔 ♥ ♥ ♥ ♥♥ ♥ bbx ♥ nnx 图解法判断腔的稳定条件Ch2-P2⽤上述条件判断各种腔的稳定性,注意曲率R 的⽅向"凹⾯向着腔内时(凹⾯镜),R >0;凸⾯向着腔内时(凸⾯镜),R <0"。
激光原理知识点总结哎哟喂,聊起激光原理,那可是科技界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既神秘又迷人。
咱们不说那些高深莫测的术语,就用大白话,让大伙儿都能听得津津有味。
想象一下,你手里握着一束光,这可不是普通的光,它是激光——那个“光中之王”,笔直得跟高速公路上的箭头似的,不拐弯、不分散,一股脑儿往前冲。
这背后啊,藏着几个关键的小秘密,咱们一一揭开。
首先,得有个“光源大佬”坐镇,这家伙得能释放出大量的光子,就像过年时放的烟花,一次性“啪”地炸出好多亮点。
不过,激光的光子可不是乱窜的,它们得有个“领队”来指挥,这个领队就是“谐振腔”。
谐振腔就像个回音壁,光子们进去后,只能按照特定的路线跳来跳去,直到它们整齐划一,步调一致。
然后呢,还得有个“筛选器”,专门挑出那些“同频共振”的光子,让它们继续前行,其他的嘛,就统统淘汰出局。
这个过程,就像是咱们参加选秀节目,只有唱得最好的、跳得最炫的才能留下来,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
激光就这么诞生了,它一出世就带着一股子“牛气冲天”的劲儿。
为啥呢?因为它实在是太强了!强度大、方向性好、单色性纯,简直就是光界的“三好学生”。
你拿个激光笔照一下,远处的物体立马就变得亮堂堂的,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
而且啊,激光还是个多才多艺的家伙。
在医疗上,它能精准地切割肿瘤,就像个微型手术刀;在工业上,它能焊接金属、打孔、雕刻,比传统的工具快多了,也精准多了。
还有啊,激光还能用来传输信息,让咱们的网络更快、更稳定。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激光就像是科技界的“万金油”,哪儿都能用得上?没错,激光就是这么神奇,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下次当你看到激光的时候,不妨多留意一下,感受一下这股来自光的力量吧!。
激光其实是"辐射受刺激所引发放大的光"的缩写。
二氧化碳激光是电能刺激混合的二氧化碳分子而产生的。
当聚集的光通过镜面时,这个不可见却密集的光束可以穿透过许多物质。
因为光束不同的速度和密度,二氧化碳激光就可以用来在许多物质上作雕刻和切割。
对客户而言,雕刻和切割的操作相当简单,就跟操作打印机类似。
您可以输入Windows(95/98/2000/XP)底下大部分的图片软件,如CorelDraw,来设计您所要的图形,设定跟页面同等大小的版面,或是等同于工件的雕刻面积然后按打印键。
当可调整的速度设定从1% 到100%,瓦数设定从0.1% 到100% 和最高分辨率设定1000,您可以随需要来设定雕刻深浅和精确度。
特别是多重的激光系统可以在许多材料上做工包括木头,压克力,塑料,石头和金属...等。
激光雕刻分为两种型态:点阵跟向量。
点阵就如清晰度高的印刷一样,激光头工作是从左而右的,雕刻原理是同时产生一系列的点和线,然后用来回雕刻的方式将许多条线组成一整页完整的图片和图像。
向量的工作方式就不同于点阵了,它的特性是沿着图形的外框架做工。
我们通常把这种方式用来作材料切刻,例如:木头、压克力、纸,或是作表面记号。
激光雕刻的设定参数值有没有便捷的方式来测试出产品的设定参数值呢?答案是:有!但是要注意点阵的测试和向量的切割方式是不同的。
点阵式的雕刻如果愿意请试试看,对激光而言,没有一个绝对确切可靠的参数值。
每一个机型都有不同的设定方式,不同的瓦数不同的机器和不同的工件。
想要熟悉您特有的LaserPro雕刻机功能和设定初始值,请参照下列说明:用你的坐标软件来画出一个一英吋的方形,如果是CorelDRAW最好;用黑色涂满图形不加外框。
调到您认为最适合的参数值,记得唯一可变的参数是瓦数功率,送出文文件开始激光工作。
几个激光发出后靠近一点看,你就可以分辨出切太深或切太浅,还是恰到好处。
这样设定激光瓦数来调整雕刻的深度,是决定您的参数值最快的方法。
•激光基本原理•激光器类型及技术•激光束特性及控制技术目录•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光测量与检测技术•激光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激光安全与防护技术光的自发辐射与受激辐射自发辐射原子或分子在没有外界作用下,由于自身能级的不稳定性而自发地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同时发射出一个光子的过程。
受激辐射原子或分子在外界光子的作用下,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同时发射出一个与入射光子完全相同的光子的过程。
区别与联系自发辐射是随机的,而受激辐射是确定的;自发辐射产生的光是非相干的,而受激辐射产生的光是相干的。
光放大当外来光信号通过激光工作物质时,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子与入射光子具有相同的频率、相位、传播方向和偏振状态,从而实现光信号的放大。
粒子数反转在激光工作物质中,高能级上的粒子数多于低能级上的粒子数,形成粒子数反转分布。
实现方法通过泵浦源提供能量,使激光工作物质中的粒子被激发到高能级,形成粒子数反转分布。
粒子数反转与光放大产生条件特性应用领域030201激光的产生与特性晶体激光器玻璃激光器光纤激光器He-Ne 激光器CO2激光器以氦气和氖气作为工作气体,产生红色可见光激光,常用于精密测量和准直。
Ar+激光器染料激光器液体激光核聚变半导体激光器边发射半导体激光器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采用垂直腔面发射结构,具有低阈值电流、圆形光束和易于集成等特点,适用于光通信和光互连等领域。
激光束的传输与聚焦激光束的传输特性01激光束的聚焦原理02激光束的聚焦技术03介绍评价激光束质量的常用参数,如光束直径、发散角、光强分布等。
激光束质量评价参数阐述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在激光束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激光束质量评价方法分析激光束质量对激光加工、光通信、激光雷达等应用的影响。
激光束质量对应用的影响激光束的质量评价激光束的控制与整形激光束控制技术激光束整形技术激光束控制与整形的应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激光束在物质中的传播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点1 2 3激光加工的基本原理激光加工的应用领域激光加工的优势激光加工原理及应用利用激光的高能量密度和生物效应,对生物组织进行照射,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激光原理与技术课件课件激光原理与技术课件一、引言激光作为一种独特的人造光,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已经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激光原理与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光学、通信、医疗、工业加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课件旨在阐述激光的基本原理、特性以及应用技术,使读者对激光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激光的基本原理1.光的粒子性与波动性光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
在量子力学中,光被视为由一系列光子组成的粒子流,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
而在波动光学中,光被视为一种电磁波,具有频率、波长、振幅等波动特性。
2.光的受激辐射受激辐射是指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在受到外来光子作用后,返回基态并释放出一个与外来光子具有相同频率、相位、传播方向和偏振状态的光子。
这个过程是激光产生的核心原理。
3.光的放大与谐振在激光器中,通过光学增益介质实现光的放大。
当光在增益介质中往返传播时,不断与激发态原子或分子发生受激辐射,使光子数不断增加。
同时,通过谐振腔的选择性反馈,使特定频率的光得到进一步放大,最终形成激光。
三、激光的特性1.单色性激光具有极高的单色性,即频率单一。
这是由于激光器中的谐振腔对光的频率具有高度选择性,只有满足特定频率的光才能在谐振腔内稳定传播。
2.相干性激光具有高度的相干性,即光波的相位关系保持稳定。
相干光在传播过程中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广泛应用于光学检测、全息成像等领域。
3.方向性激光具有极高的方向性,即光束的发散角很小。
这是由于激光器中的谐振腔对光的传播方向具有高度选择性,只有沿特定方向传播的光才能在谐振腔内稳定传播。
4.高亮度激光具有高亮度,即单位面积上的光功率较高。
这是由于激光的单色性、相干性和方向性使其在空间上高度集中,从而具有较高的亮度。
四、激光的应用技术1.光通信激光在光通信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光纤通信、自由空间光通信等。
激光的高单色性、相干性和方向性使其在传输过程中具有较低的信号衰减和干扰,从而实现高速、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第一章 激光的基本原理及其特性激光技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激光的问世引起了现代光学技术的巨大变革。
激光在现代工业、农业、医学、通讯、国防、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的应用迅速扩展,之所以在短期间获得如此大的发展是和它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
激光与普通光源相比较有三个主要特点,即方向性好,相干性好和亮度高,其原因在于激光主要是光的受激辐射,而普通光源主要是光的自发辐射。
研究激光原理就是要研究光的受激辐射是如何在激光器内产生并占据主导地位而抑制自发辐射的。
本章首先从光的辐射原理讲起,讨论与激光的发明和激光技术的发展有关的各方面物理基础和产生激光的条件。
光的辐射既是一种电磁波又是一种粒子流,激光是在人们认识到光有这两种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性质后才发明的。
因此本章从介绍光的波粒二象性开始研究原子的辐射跃迁。
激光的产生又是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光的平衡热辐射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的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受激吸收) 的研究是发明激光的物理基础。
光谱线的宽度,线型函数是影响激光器性能的重要因素,提高激光的单色性是激光技术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阐明上述这些基础后,本章最后一节讨论激光产生的条件。
1. 1 激光的特性光的一个基本性质就是具有波粒二象性。
人类对光的认识经历了牛顿的微粒说、惠更斯菲涅耳的波动说到爱因斯坦的光子说的发展,最后才认识到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的客观属性,波动性和粒子性总是同时存在的。
一方面光是电磁波,具有波动的性质,有一定的频率和波长。
另一方面光是光子流,光子是具有一定能量和动量的物质粒子。
在—定条件下,可能某一方面的属性比较明显,而当条件改变后,另一方面的属性变得更为明显。
例如,光在传播过程中所表现的干涉、衍射等现象中其波动性较为明显,这时往往可以把光看作是由一列一列的光波组成的;而当光和实物互相作用时(例如光的吸收、发射、光电效应等),其粒子性较为明显,这时往往又把光看作是由一个一个光子组成的光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