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和记叙的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114.81 KB
- 文档页数:5
写作方法:小说创作中的叙述与描写有何不同?小说中,叙述与描写有何不同?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运用二者?其在不同的篇章和文段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写作方法,一起来看看吧!叙述与描写叙述的作用大致分为两点:1.交代背景例如:东土大陆的东方,有个叫西宁的小镇,小镇外有条小溪,溪畔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却没有僧人,只有一名中年道人带着个两个徒儿在此修行悟道。
山是无名青山,庙是废弃佛庙,两名徒儿大的道号余人,小的叫陈长生。
西宁镇在周国境内。
大周王朝自八百年前起立道教为国教,直至如今正统年间,国教一统天下,更是尊崇,按道理来说,师徒三人应该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无奈西宁镇太过偏远,那座破庙更加偏远,平日里人烟罕见,所以只能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
——《择天记》这里的叙述,主要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背景。
此外,叙述还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有哪些人物,事件的起因结果等等。
(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我们在写大纲时,一般可直接采用叙述来叙写整个故事情节,到了真正写正文的时候才会用到描写。
2.快速推动情节母亲告诉霍雨浩,想要出人头地,唯一的可能就是成为一名魂师。
哪怕只是一名最普通的魂师,在大陆上,也有着比普通人高得多的地位。
就在昨天,霍雨浩通过五年的刻苦努力,硬是在天赋极差的情况下,将魂力修炼到了十级。
而这也是他给自己制定的离开公爵府的日子。
——《斗罗大陆II绝世唐门》叙述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快速推动情节,比如这里的主角霍雨浩五年刻苦努力修炼到十级,要是用描写得花大量篇幅来说明,叙述则一句话便可带过,快速推动情节发展。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而顺叙和插叙在小说里是最常用的。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大部分小说都是顺叙,这里就不多说了。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文章类型与特点提要: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几种文章类型及其特点,为了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说文、描写文和记叙文;第二部分介绍了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和文学类标准;第三部分从语言、表达方式两方面总结了文章的特点。
文章类型与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章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各种文章也越加丰富。
文章是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不同的文章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几种文章类型及其特点。
一、论说文、描写文和记叙文1.论说文论说文是一种有较强争辩及说服性的文章,主要目的是在特定的论题上阐述作者的观点,以期使读者信服或者支持作者的观点。
论说文是以“说”或“辩”为主题的文章,通过分析论点、提供数据、举例论证等方式进行逻辑推理,引导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
论说文通常包含三个部分:引入部分、论述部分和结论部分。
2.描写文描写文是把感性经验、感受和意象以意蕴深厚的语言描绘出来,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还能够活灵活现地展现人物、地理位置和环境等各种内容,使读者感知感受到真实的画面。
描写文主要通过局部描写、整体描写、比较描写等方式,将情景丰富地展示在读者眼前。
3.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主要通过叙述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来表现故事情节的文章。
它是一种时间安排、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相结合的文学形式。
记叙文以文学性和故事性为主要特征,将人物和事件置于时间、地点、社会条件、文化环境等多层次的大背景之中,通过情节编排来呈现故事。
二、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和文学类标准1.议论文议论文是与论说文类似的一种文章类型,主要区别在于议论文着重于对论题进行分析,提出带有评价性的主张,并通过举例论证等方式,使读者接受作者的结论或看法。
议论文要求作者深入思考问题,以深刻、透彻和有力量的语言进行阐述。
2.说明文说明文主要是阐明一件事情的性质、特点、原理、作用等等,通过分步骤、逐层次的解释全面而清晰的呈现事情的内容。
区别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的表达作用作者:翟俊玉来源:《作文周刊(初一·读写强化版)》2010年第22期【技法讲解】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记叙文主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其中兼有说明、抒情和议论;说明文主要以说明为主,兼有叙述、议论甚至描写;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说明或是抒情。
具体可从它们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来加以区别:一、叙述能够使读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迹、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二、描写运用得好,能给读者以形象鲜明的印象,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在记叙文中,人物描写多用来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的主题;环境描写多用来交代背景,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品质,推动情节发展,起衬托中心的作用。
三、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抒胸臆;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
抒情这种表达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抒情的作用有表达作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渲染气氛,贯通文脉等。
四、在议论文中,议论是主要的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做辅助的表达方式,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其作用有: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说服力,点明文章主题,揭示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意义,贯通文脉等。
五、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的一种补充,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大多起注释作用或介绍背景材料,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内容。
各种表达方式虽各有特点,但在一篇文章中,它们是融为一体的。
阅读时,要正确理解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即学即练】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瓦尔登湖(节选)□[美国]梭罗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
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略谈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散文的不同展开全文略谈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散文的不同要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散文的不同,首先要了解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有哪些呢?有以下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中,记叙,说明,议论也是常用的三大文体,散文则属于文学体裁。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记叙文离不开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
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记叙文离不开抒情和议论,以使感情得到升华,使中心得到升华。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表达手法(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
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夸张拟人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首尾呼应表达效果是指你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接受对象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和心中所想的想法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
语言是一种机智,一种才华,一种素养。
要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效果,还要善于修饰句子,用好形容词、修饰语,或者适当运用修辞格,使句子变得生动出彩。
例如:形容自己不变的的生活,有人说:“一贯如此”,有人说:“还是老样子”,还有人说:“涛声依旧”,三句意思一样,都表达了生活方式始终如一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则不相同。
第一句不能明显传达一种情趣,第二句透露出悲观无奈、消极不满的意味,第三句却达观诙谐,积极向上,而且形象感强。
1.拟人把……人格化,给予人的思想,人的活动和行为。
2.比喻使抽象的物体具体化,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使这个事物生动形象。
3.对比为了强调……突出了……4.对偶结构整齐,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5.排比壮阔了文章的气势,也使内容层层深入,读起来朗朗上口。
6.反问表现出强烈的情感。
7.反复起强调作用。
8.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辨析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关于表达方式: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五种表达方式怎么辨别?【1】1、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2、区别它们的最好方式就是要了解每种表达方式的特点:(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表达方式怎么辨别?1、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2、区别它们的最好方式就是要了解每种表达方式的特点:(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词性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地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地经历和事件地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地转换所作地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记叙顺序:顺叙,插叙,倒叙.以及补叙,分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地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地一种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地语言把人物地形态、动作或景物地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地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地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地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地艺术感染.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地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地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地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地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地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地审美改造,达到心灵地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地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地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地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地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地辅助表达手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地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地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地主观色彩.它地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地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说明:是用简明扼要地文字,把事物地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地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地对象,有地是实体地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地是抽象地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修辞方法.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地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地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点地别地事物来打比方.比喻地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地事物)、喻体(作比喻地事物)和比喻词.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应用比喻地好处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拟人:拟人就是将物当成人来描写.拟人地作用就是把事物人物化使事物增加人地感情,使事物更加形象,更加生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地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地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夸张一般有扩大、缩小、超前三类.扩大夸张就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等处说,实际就是有意地言过其实.缩小夸张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等处说,实际就是往小里地言过其实.超前夸张指地是故意把后出现地事物说成先出现地,或同时出现地.夸张有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地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排比:排比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地三个或三个以上地语句排列起来,以强调表达力和语势地修辞方法,有增强说话地气势和加强语气地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地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地修辞方式.对偶地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叫反复.应用反复可起强调作用,或增强感染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设问: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地修辞方式.设问地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地目地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反问: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地形式表示确定地意思.通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描写方法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一)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分为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地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地一种描写方法. ()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地,神态描写是对人地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地性格特征..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地行动、动作地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地一种描写方法..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地个性化地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地一种描写方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地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地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地一种描写方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地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地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地作用,写出了人内心地喜怒哀乐和对人们美好,温馨生活地向往.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地描写.写出当时社会地不同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铺下铺垫.也可分为风景描写、静态物与动态物体地描写景物描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三)按叙述人地表现手法分类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地直接描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地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地效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地大型地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地场景地描写,反映出社会地面貌和生活地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地自然现象.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地一些细小环节地细致描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词性(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地名称地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表示专用名称地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地名称地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地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地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有地动词表示一般地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地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地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地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地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地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地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地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地词. 汉语地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表示事物地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地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地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动量词表示动作地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地单位,如"次、下、回、趟、场".(六).代词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地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地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地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地名称.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地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代词一般不受别地词类地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地或指示地实词或短语地用法相当,它所代替地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八).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地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九).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十).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地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地、地、得、所、似地";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十一).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地词叫做叹词.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十二).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地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文章的表达方式五种一、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二、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三、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三、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五、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文章的表达方式五种(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文章的描写和记叙,两者有什么不同?说一说描写的目的和分类描写使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表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描写离不开记叙,两者很难准确的分辨出来,但是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在表达方式的目的上是不同的:记叙着重交代、介绍,对总体的概括,对过程的反映。
记叙目的是让读者明白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描写着重是刻画和描摹,重点是表现形态和反应特征。
描写目的是让读者感受客观对象,唤起形象感、立体感。
其次两者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记叙可以使情节连贯,描写则更注重状貌的描摹与显现。
记叙可以了解文章的来龙去脉,描写则可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描写在记叙文中可以再现人物的形象和环境情况。
在说明等应用文体中,描写可以展现自然现象和具体事物的情况。
描写的目的是什么呢?首先要目的明确,其次是特点个性鲜明,再就是层次要清楚。
这里重点说一下层次安排一般包括时间顺序、方位顺序、类别顺序。
描写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人物描写。
主要包括肖像描写(对人物的容貌、服饰、状态、神情、气质等方面的描写。
关键在于以形传神,目的是凸显人物的外在形象,从侧面反映出人物的身份、经历、性格特征),行为描写(对人物的举止行为的刻画,主要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人物性格的动作,才有意义),语言描写(对个人演讲、对话的刻画,这些语言要有个性,符合特定的环境,人物的身份,避免作者的语言代替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对人物一定环境中的感觉、情感、体验、愿望,主要是内心活动的刻画。
这样可以使人物更加真实、丰满)。
第二,环境描写。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一定要从文章的需要出发,是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场面描写。
往往以描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使读者身临其境的效果。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表达方式.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
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
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小结1.记叙文的6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为线索3以一事为线索4以一物为线索5以感情为线索。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5.记叙文的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特点、作用、要求详解一、导入同学们,请大家注意下面两个句子,分别朗读一下。
句子1:'呼伦贝尔大草原很辽阔。
'句子2:'呼伦贝尔大草原真辽阔啊!'同学们,如果你们真的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看到了草原景象,你会选择哪个句子呢?我想,大家更多的是选择第2个句子,因为我们大部分人从未去过大草原,从未见过如此辽阔的景象,因此,我们会被辽阔的大草原震撼,从而产生强烈的赞美之感,而这种感情的抒发,我想只能使用句子2来体现吧,那么,这两个句子为何有如此差异呢?关键在于表达方式的运用。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知识讲解表达方式: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
快速记忆口诀:'书记说疫苗''书'——抒情 '记'——记叙 '说'——说明 '疫'——议论 '苗'——描写考点1 记叙1.记叙: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子:(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2)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
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2.叙述是记叙文中使用最多的表达方式。
叙述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等。
(1)顺叙,按时间的先后次序来叙述事件,跟事件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作者容易把握,读者容易理解,是最常见的叙述方法。
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运用顺叙的方法应避免平铺直叙,记流水账。
(2)倒叙,是把后发生的情节提前记叙介绍,然后回过来叙述发生在先的情节的叙述方法。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表达方式.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
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
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小结1.记叙文的6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为线索3以一事为线索4以一物为线索5以感情为线索。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5.记叙文的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描写和记叙的区别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
描写与记叙的区别是什么描写与记叙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内容不同、作用不同和语言特点不同三个方面。
第一,内容不同。
记叙是对人物活动、经历或事情经过等情况的一般叙说。
描写是对人物、环境及各种事物形象化的述说。
请看下面的例句:(1)我一口气读完了普希金的诗集,心中充满了喜悦。
(2)那是普希金的诗集。
我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心里满是如饥似渴的感觉,应当像一个人无意间来到一个以前没有见过的、美丽的地方,总想一下子把这整个地方都跑遍似的。
一个人在沼泽地带的树林中,在那生长满青苔的土墩上走了很久,突然有一片干燥的林边草地在他的眼前展开,那里满是鲜花和阳光。
一时间他如醉如痴地瞧着它,然后就满腔幸福地跑遍这块地方。
他的脚每一次碰到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那些柔软的青草,都会使他感到宁静的喜悦。
不难看出,(1)是记叙,是对读普希金诗集后的心情的一般叙说;(2)是描写,它把“我”内心的喜悦和欢愉用形象化的手法———比喻描绘出来。
第二,作用不同。
记叙是向读者作介绍,让读者知道人物的经历或事物发展变化的概貌。
描写则是把状貌、神采和动作,具体、真切、饱含情意地勾画出来,可见、可闻、可触、可感,使读者产生置身其间的感觉。
请看下面的例句:(1)那天太阳直照,温度很高,让人难以忍耐。
(1)气温非常之高,火热的太阳直射着一切,使那些石级都发了白光。
由于这些石级的反射作用,廊檐下也热了起来,因此那里空气沉闷,像锅炉一样的灼热烫人。
那些没有人坐的椅子,在这炎热的气候中发出脆裂的声音。
至于站立着的那些投机者,他们在设法寻找由那些柱子遮成的一条一条的阴影,以期躲避太阳的热力。
(2)只使读者知道高温、燥热的天气情况。
(1)却把这不寻常的高温、燥热、形象地描绘给你看,使你有真实的感受。
第三,语言特点不同。
叙述要求语言清楚明白,简洁干净。
描写则要求生动形象,细腻逼真,色调鲜明。
请看下面的语句:
(2)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那么清,又是那么深。
(1)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
然而它又是那么深,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
(2)在叙说海水的蓝、清、深的特点时,语言简洁而朴素;而(1)则连用两个比喻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海水的特点展现在读者眼前。
描写与记叙虽有种种区别,但在一篇文章中又都不能缺少。
《文学描写知识》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说叙述是纵的绵延,那末描写便是横的扩充。
一篇文章若无叙述(这种情况是不可能有的)就会显得杂乱无章;若无描写,则干瘪枯燥,毫无生气可言。
实际上叙述和描写常常交错在一起,就像织布用的经线和纬线那样。
有时两者融合在一起,简直不可区分。
例如摹写范围较大、内容较繁富的地域或事物的状貌,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上到下,从表到里,其间就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有一个逐步转移、推进的过程。
这线索或这过程赖以表现的手段自然是叙述而不是描写,即是说描写的条理性要依靠叙述来体现。
此外,像人物的语言、行动是构成故事情节的重要因素,而故事情节则是依靠叙述来展开的,实际上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铺叙故事情节是同时进行的。
……
这段话就清楚明白地阐明了描写与叙述间的密切关系。
我们在作文中既要练好叙述又要练好描写,使二者相得益彰。
表达方式——记叙
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用文字表达出来。
如:麦克去看电影,他买了票走进了电影院。
可是,过了一会儿,他走出来又重新买了一张票,再走进电影院。
过了一分钟,麦克又走了出来,第三次走到售票处,售票小姐很惊讶地问:“你不是已经买过票了吗为什么还要买啊”麦克很生气地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走进电影院,就有一个人把我的票撕掉!”
表达方式——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
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
如: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风从睡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