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爱育桃李 古稀尚比凌空燕——记著名物理学家雷式祖教授
- 格式:pdf
- 大小:169.67 KB
- 文档页数:2
雷立柏,搭桥者、古典学教师与爱上北京的奥地利人“人类文明源头的存在倘不被一再的思考,我们可能只在流行的文化里思维,失去原本的内动力。
而雷立柏做的工作,恰在这个人们陌生的领域”雷立柏(Leopold Leeb)奥地利人。
1995年来中国大陆,北京大学哲学博士,20XX年以来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在人大、北师大和后浪出版公司对社会教授拉丁语、古希腊语、古希伯来语,并开设中世纪文学史课程。
著有《张衡、科学与宗教》、《古希腊罗马与基督宗教》以及上述西方古典语言和汉语对照词典、辞书约50本(少数已写成、还未出版)。
20XX年出版散文集《我的灵都》。
Parvulos sinite et eos prohibere nolite(不要禁止孩子)Ad me venite, Jesus dixit ad discipulos(到我这里来,耶稣对门徒说……)两个月以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学生杨喻琦在B站上看到法国音乐剧《摇滚红与黑》。
节奏强劲的电子音乐一响,舞台上的于连泰然自若地对着将信将疑的贵族们唱起拉丁语的圣经,杨喻琦一下有些麻酥酥的。
“那是用一种前所未闻的语言演唱出来的奇特感。
”9月一开学,杨喻琦便报名了雷立柏老师的拉丁语课。
9月26日晚上6点,人大三教3406教室。
杨喻琦正坐在我的前面三排右侧,再往前两排,便是讲台上那位戴着耳麦、顶着微微啤酒肚、手里拿着白色保温杯的文学院教授、奥地利人雷立柏:语速中等偏快,和眉毛同时上扬的,还有一股带着些微异国腔的普通话。
白炽灯光照射下,隆起的头顶和光洁的前额越发显得光亮。
他的微笑让人放松,但上课可不轻松。
“讲完名词,我们来看看形容词和分词的变格。
拉丁语很重女轻男是吧,所有重要的概念都是阴性……”从20XX年开始在人大和校外教授拉丁语、古希腊语和古希伯来语以来,雷立柏有数千个小时都在讲授这样的古典语言基础语法。
他把这三门语言戏称为他的“三个代表”:古希腊语及其背后文化代表哲学、历史学、文学等辉煌瑰丽的人文科学,拉丁语及其承载的罗马文化代表法律意识、严谨思维和包容的胸怀,希伯来语和犹太传统则贡献了一神论以及他们独特的律法和历史观。
用情温暖用爱润泽-------记”雷锋式”好教师古小珍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领人;不单是学生知识的导师,更是学生人格的导师。
有一位普通的教师,铭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坚持以爱为先导,以责任为承诺,十几年来坚持用真诚的爱去润泽每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她就是被当地学生家长亲切称为“雷锋老师”的遂川县碧州中学教师古小珍。
古小珍于1996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她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业、敬业、乐业,始终如一的爱着自己的学生,耕耘在农村教育的百花园中,她用全部的深情和爱心浇灌着山区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的热血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乐章。
用“革命一块砖”的精神,安心在偏远山区执教她从事教育工作以来,一直扎根在西部偏远山区,一待就是十七年!结婚前,父母劝她想办法回城,以便能找个好婆家,实在不行就辞掉这份工作,别把青春浪费了。
但她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硬是坚持了下来。
结婚后,丈夫劝她想办法回城,不然这个家根本就不像个家,只是一个远行时的旅馆,特别是有了小孩后,一星期只能见上小孩一面的思念,无法陪在小孩身边成长的无奈,小孩生病时无法亲自照顾的担忧,更是让她的身心受着强大的自责和内疚,但她想到班里那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咬一咬牙,便又坚持了下来。
山区学校缺教师,现任教师工作量普遍较大,身体透支情况严重,加上山区环境湿度大,让原本单薄的她,早早地患上了慢性胃炎和腰椎盘突出,有时候疼起来,黄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就往下掉,身体也不禁侧弯,双手不得不扶墙才能站稳。
由于周末休息时医院不开设相关检查项目,平时上课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半天往返检查时间不够用,她就没舍得用耽搁孩子的时间去看病,这些病就在每一次抹完疼痛汗水后被一拖再拖。
2011年10月,古小珍的父亲被诊断出重症肌无力,这是一种类似癌症晚期的重病,当身受病痛折磨的父亲紧急转往南昌治疗期间,她正带着初三毕业班,紧凑的教学任务让她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去照顾病危的父亲。
岳劼恒在中国自然科学西安分会第二届代表大会上发言便。
我就爬向一个背风的小山坡下,艰难地站起身体。
我将手伸进裤子内,可是什么也没有摸着。
我失声喊道:我的“小便”被冻掉了!我身旁的战士说:不会吧,你再摸摸。
于是,我再次将手伸进裤子有几个战士发出惊呼!在一阵紧张恐慌之后,大家终于明白,原来在极寒气候下,人体器官也具有自我保护功能,而“小便”为了自己的安全,便自动回缩进温暖的身体内,深深隐藏起来,所以才一时摸不就可以挡风保暖。
20世纪50年代,岳劼恒是西北大学国家一级物理学教授。
他和西北大学缘分深厚,经历了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大学这几个不同的办学时期,为物理学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奉献终生。
1961年5月24日,西北大学正在召开校务工作扩大会议,正在发言的岳劼恒教授突发脑溢血轰然倒下,再也没人能够唤醒他。
家人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的办公桌里面有一份医生的诊断证明:大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需要休息调养和进一步诊断治疗,落款日期是1961年2月。
而他却默默地把这份医嘱压在了抽屉的教坛耕耘 德高为范※文/王亚萍——记物理学家岳劼恒4849他们给岳先生总结出几个“凡是”,即:凡是物理类课程岳先生都能讲授,凡是没有人能讲授的课程都由岳先生承担,凡是岳先生讲授的课程都由他自己编写教材。
就这样,他先后上过多达十四门课程,为物理系编写了十几种讲义。
物理教学中遇到的另一个困难是缺乏实验仪器和设备,影响实验课的开设。
不管是在城固办学时期还是1946年西大迁回西安后的数年间,这个问题都存在。
作为物理系主任,岳劼恒先生为此想尽办法,费尽心力。
除了力争国家拨款、设法购置外,他积极主张和支持学校办工厂,自己生产和维修仪器设备,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这种自力更生制作实验仪器的事迹,在1954年曾受到高等教育部的表彰。
1948年底,在西北大学校园内展开了一场迁校和反迁校的斗争。
以胡宗南为首的西安绥靖公署和西北大学的某些人主张把学校迁往四川,煽动一些师生闹事;而以中国共产党岳劼恒与家人50社会事务中,很少有时间坐下来休息,经常在书房里忙到夜里两三点钟,更没有时间和家人共度假日。
缅怀雷老对民政教育事业的关怀孙树仁萧衍雄2011年1月9日下午敬爱的雷老离开了我们,噩耗传来,我拨通了原济南民政学校萧衍雄校长的电话,缅怀雷老的音容笑貌,深深怀念雷老对民政教育事业的关怀。
经与雷老的秘书高志芬同志联系,1月14日上午我们手捧着“敬爱的雷伯母千古,小辈萧宗俊之子萧衍雄敬挽”和“雷老师音容犹在万古长青,北京社会管理学院师生敬挽”的花篮,来到了东城区晨光街10号红霞公寓雷老的家里。
当年雷老接见我们的客厅,今天成为鲜花簇拥下庄严肃穆的灵堂。
凝视着雷老慈祥的遗像,当年的一幕一幕又浮现在眼前,深深怀念这位关心民政教育事业的世纪老人。
那是1996年3月14日,我们一行四人(时任原民政部济南民政学校校长萧衍雄、党委书记李元涛,教学副校长孙树仁和中国殡葬报记者鲍元),上午10时左右叩响了雷老的家门。
高志芬秘书热情的把我们迎到客厅在沙发上入座,就去了雷老的卧室,没有几分钟,雷老笑容可掬的向我们走来,萧衍雄校长看着雷老走出卧室时,不自禁的亲亲的喊着雷伯母,快步走上前搀扶雷老在沙发上坐下。
雷老坐定后,拉着萧衍雄校长的手,回忆起抗日战争时期,他和丈夫严景耀在萧校长父亲萧宗俊家里参加抗日救亡“星期六聚餐会”活动和举行婚礼的情景。
她回忆说,当时参加了上海文化界爱国进步人士成立的抗日救亡组织。
这个组织的活动就是在新新公司萧老板(萧宗俊,萧衍雄校长的父亲)家里举行“星期六聚餐会”活动,严景耀,赵朴初,许广平,郑振铎,吴耀宗,陈巳生,吴大琨等都参加活动。
雷老说,一次聚餐时,她告诉大家“我和景耀7月5日结婚,到时候我们请大家的客。
”雷老扶着萧衍雄校长的手对我们说,他爸爸萧老板(萧宗俊)很豪爽地说“这次宴请就在我家办了”。
1941年7月5日,我和严景耀就在萧老板家举办了婚礼。
郑振铎、许广平、赵朴初、吴耀宗等都来了,赵朴初还赋诗祝贺。
雷老还对我们说,萧老板可是爱国啊。
雷老问起萧衍雄校长,学校社会学、社会工作两门课程开设的情况和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情况。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生谢幕航天日英魂长笑苍穹中2019年4月24日是中国第四个航天日。
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到月球探测,中国航天人在浩瀚苍穹铸就了壮丽的中国风景。
四年前的今天,举国同庆首个“中国航天日”。
而病榻上,一位航天老人静静地仰望着窗外的蓝天,唯有痴迷的目光和翕动的唇角吐露出内心的深情。
这是最后的仰望吗?96岁,漫长而又短暂。
航天强国的梦想,就像穿越一个世纪的火焰燃烧了他全部的生命。
2016年4月24日21时10分。
这位心怀童真、慈祥和蔼的老人平静安详地走完了他的生命旅程,带着一如婴孩般的微笑。
他,就是我国航天事业和航天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著名飞行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陈士橹。
为航天而生,为航天而去。
陈士橹,在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鲜红党旗下,他把信念、忠诚与热爱洒满祖国的万里长空。
(摘编自人民网《陈土橹:先生谢幕航天日英魂长笑苍穹中》)筑梦航天,拓路苍穹1920年9月24日,陈士橹出生于浙江东阳一个普通的耕读之家,少年陈士橹目睹了当时国家有国无防、科技和工业落后、爱尽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情景。
“这些经历,成为我选择航空航天作为终生事业的初衷。
”陈士橹曾不止一次这样说。
1945年6月,25岁的陈士橹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毕业于西南联大,之后留校任助教。
后来他又先后在清华大学航空系、交通大学航空系、华东航空学院任教,为实现自己“航空救国”的抱负不断努力着。
1956年,陈士橹被派往莫斯科航空学院进修。
莫斯科寒冷的气候导致陈士橹关节炎发作,他强忍着疼痛,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需要三年多才能完成的副博士学位论文,成为该校史上第一位获得副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也是1956年教育部选派的100名进修教师中最快拿到学位的人。
他创建的简捷计算机动飞行的气动性能新方法,被专家称为“陈氏机动飞行算法”,获得了导师的高度评价。
读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下圩中心校翟燕利用课余时间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着这本书,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多的触动。
雷夫老师是一个敢讲真话、有智慧、充满爱心的老师。
全书字里行间处处渗透出雷夫老师二十多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育智慧。
一个小小的教室,竟然如此地吸引人,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一个普通的最基层的老师,竟然感动了整个美国社会,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会施魔法的老师?读完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师角色,不自禁地感叹:做教师就应做一个像雷夫这样有追求的教师!在本书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意识和想法。
雷夫老师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最生动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认同的效益?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
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找。
是呀,爱是教育的根本。
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高低,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不能有高低。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
”所以我们应给学生以微笑,给学生以师爱,没有爱,便不能赢得孩子的心。
从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就会真心喜欢你。
爱心还表现在对学生的赞美和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们也要给予肯定。
作为低年级的班主任,我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稚淳可爱的孩子们。
他们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引导他们。
李老师不论是对“后进生”的转化,还是对“优秀生”的培养,他都将所有的爱渗透其中。
爱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是爱学生的,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你呢?我们爱学生,但不能凭借自己的感情只爱那些自己喜欢的学生,我们应该一视同仁,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老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甜蜜的微笑都是推动学生莫大的动力,让他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温暖,作为教师,我们更要注意观察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赏识他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
让教育一路春暖花开——访全国优秀教师雷家军教授清代学人张潮说,“才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情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对于任何一个优秀教师,必定有其独特的魅力。
魅力何来?无外乎“才”、“情”二字。
他育人三十载如一日,建立起自己的教学“三三制”,教学特点运用“三个法宝”,教育思想坚持“三个结合”。
他让理论插上思想的翅膀,让教育一路春暖花开。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地上游荡!”在浙江农林大学思想政治课的讲坛上,他正在给同学们介绍共产主义思想的产生,年过50的他依旧激情澎湃。
正是有坚定“信仰”和如此“才情”与“激情”,才得以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
他就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雷家军教授。
思政课上红色文化重现光芒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土壤,而红色文化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雷家军内心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红色文化始终贯穿在他的课堂上,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红色革命年代,使红色文化重现光芒。
他常带给同学们的“三大法宝”——经典书籍、红色文物、传统器具。
雷家军给我们介绍时说道:“无论是学什么专业,《共产党宣言》、《中国哲学史》等经典书籍都是值得一读的。
上课时我经常会给同学推荐经典书籍,更会让他们翻一翻,先零距离‘见个面’。
课上,毛泽东像章、革命历史图片等红色文物让学生进入了那种时代场景。
课下,针灸模型、笔墨用具等传统器具让学生感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底蕴。
”“我在教学中也有感觉,学生们进入新世纪以后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比较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就淡了。
如何让红色文化重现光芒,让同学们接受并认可,这是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通过这些文物的展示,他希望在课上将历史和现实衔接起来,使学生们内心真实地感受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革命理想高于天。
”在他看来,人最重要的就是精神。
“课堂上,同学们坐前排不自知地会有一种向前的愿望,相反向后坐会有消极的意识。
”雷家军的这句话道出了他的苦心孤诣。
红色年代需要革命精神,而当代这种精气神同样不可抛却。
第一篇:56号教室的奇迹56号教室见证了爱带来的教育奇迹。
下面我将围绕三个关键点具体来谈谈我的感想。
关键词一:信任一间教室的体积是有限的,但是它的延展性是无限的。
这间教室是一座躲避暴风雨的天堂,它是一个温暖的家。
这个温暖的家里有相互信任的氛围,有孩子们可靠的肩膀。
雷夫说:“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
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
”今年我教一年级,孩子们是天真烂漫的,着实可爱。
他们面对各科的老师也会评价老师的好坏,有时老师说的话不一定听得进去,也许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吧!信任不是用嘴巴强调出来的,事实而言身教确实重于言教。
一年级的孩子刚上学,在这启蒙阶段要是能得到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教师的教育定能事半功倍。
真心希望让56号教室的根基延伸到每一间教室,给孩子们一个自由舒张,健康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二:宽容“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这爱的教育已经提倡了多少个春秋,深深的影响了几代人。
在一个集体中,孩子无论是聪明还是愚笨;无论是淘气还是温顺,他们总有各自的闪光之处,他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与赏识,以体验自身的价值。
所以作为“园丁”的我们一定要用爱心育人,用耐心、诚心来感化学生。
每个班中都有学习障碍、有不良行为或心理不健康等特点,还有需要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这些称“问题学生”。
一个老师的职责,也就在于转化这种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改正不良行为,培养健康的心理。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做到:亦师亦友,用诚心来感化学生,进行感动教育。
关键词三:感动细细咀嚼这本书中的精华,慢慢品味其中的精髓,再与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
产生了诸多感叹与感动。
我要感动于雷夫的细心、爱心、耐心和精心。
这里的感动虽然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势,但是绝对有源远流长的影响。
这里的感动也许不是来源于什么大事,但是这里的感动,来自细节,并且无处不在。
师魂育桃李母爱铸栋梁——记全国教育系统劳模、陕西省特
级教师呼秀珍
李文艺
【期刊名称】《陕西教育》
【年(卷),期】1999(000)012
【摘要】她30多年如一日,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集师情母爱于一身,融教书育人为一体,用自己全部的精力谱写了一曲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动人之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她用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塑造了一个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实现了自
【总页数】4页(P4-7)
【作者】李文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46
【相关文献】
1.倾尽丹心育桃李,春风化雨铸师魂——记重庆市巴蜀中学特级教师李桂兰 [J], 罗红霞;向燕妮;
2.丹心育桃李热血铸栋梁——记延寿县加信中学校长杨景峰 [J], 付春阳
3.化甘霖育桃李——记全国劳模、特级教师刘世贵 [J], 欧定昌
4.爱心育桃李浓情铸师魂——记全国优秀教师刘瑛 [J], 高晨霞
5.一片丹心育桃李满腔热血铸师魂——记重庆两江新区民心佳园小学教师群体 [J], 饶昌明[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功无捷径》读书笔记《成功无捷径》读书笔记1开学初,我再次捧起了《成功无捷径》一书细细阅读。
我再一次被里面的雷夫老师的敬业精神深深的感动着。
此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富有生命力与教育激情的充满智慧的美国教师形象。
从一开始为了成名而做教师到真正为教育而献身,雷夫老师经历了无数的挣扎与艰难的蜕变。
雷夫老师用他的点滴付出和执着的努力,带领着他的学生们创造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
他的经历正如第56号教室的座右铭一样:成功无捷径!他用自己的实践告诉世人:只有坚持并不断付出,才能淬炼出卓越的成果。
我体会到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精神所在,深深地为雷夫老师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而震憾,为雷夫老师的智慧与成功而喝彩!记得陶行知老先生的那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意思是说教育应以诚信为基、以求真为本的教育本质。
而雷夫老师在书中阐述的“人格品质才是教育本质”的观点,我觉得与陶先生的见解可谓是异曲同工。
我也特别赞同雷夫老师的观点,我自己觉得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自己本人一定要身正为范之外,良好的品质更为重要。
所以接手五八班的第一次班会上,我就对所有的孩子说:坐在我们五八班教室的孩子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一个新的大家庭了,我要求我们家里的58个孩子和我每人都必须要有优秀的品质,否则就不用谈学习及其他的事了。
孩子们也都赞同的点点头。
确实感受到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格品质的培养。
另一点感受:雷夫老师特别注重营造家的氛围,经常排练莎士比亚戏剧,打造了这间教室卓尔不群的成就。
尤其令我叹为观止的是,雷夫老师是个绝对的多面手。
他太有才了,可以将众多学科巧妙整合,犹如技巧娴熟的导演,把多种角色演绎得各具特色淋漓尽致。
雷夫老师的把旅游作为课堂资源,引导学生“在旅途中改变生活”的实践,更是令我佩服不已。
让我想到孔子的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雷夫老师的“行万里路”,再一次证明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
遗憾的是在我国教育中“安全怎么办?总之,同样作为五年级老师的我和雷夫老师要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他的“魔鬼式训练”日程表,他的“六阶段”也都将成为我凝聚班级的粘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