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讲述
- 格式:ppt
- 大小:327.50 KB
- 文档页数:11
傅青主女科读后感
傅青主女科是一本关于女性健康和中医治疗的著名书籍,作者是明代医学家傅山。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女性的生理特点、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中详细介绍了女性身体的各个器官及其功能,让我对女性身体的构造和运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许多中医治疗女性疾病的方法和技巧,如针灸、中药调理等,这些方法不仅有效,而且非常温和,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
除了治疗方面,书中还强调了女性养生保健的重要性。
通过调整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许多常见的妇科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中医美容的方法,如面部按摩、面膜等,可以帮助女性保持青春美丽。
傅青主女科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对于女性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通过学习这本书中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傅青主女科学术思想初探导读古来有言: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女子一生中经带胎产,暗含很多疾病缘曲,本文介绍中医妇科泰斗之作,傅青主女科的学术思想,讲述妇科调治大论,提纲挈领,示教后学,颇有惠益。
___________________【傅青主简介】傅青主名山,字清主,又号朱衣道人,山西阳泉(今太原市)人,是明末清初医学家(1607~1684年),相传他精通经史百家,工诗文书画,尤精于医药,对医学、文艺均有较深造诣。
《傅青主女科》一书为其所撰。
该书兼采众家,师古不泥,辨证详细,用药纯和,无一峻品,切合临床,备受推崇。
兹就其学术思想归纳如下。
一带下总湿,救之于脾对带下病,他细分出了白、青、黄、黑、赤五种带下,实质是分出五个类型。
谈到带证的论治,傅山指出:“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脾气健则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五种带下病治疗方案他详述了脾虚湿重的白带,用完带汤;肝经湿热的青带,用加减消遥散;肾火盛而脾虚湿热下注的黄带,用易黄汤;下焦火热盛的黑带,用利火汤;肝热脾虚而下溢的赤带,就用清肝止淋汤等。
但其病机,他认为总不外乎脾虚湿盛和肝郁化火,而影响冲任二脉所至,所以,他所指的白、青、黄、黑、赤五种带下,并非专指五脏和五色而言。
我们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白、黄、赤三种带下,其余两种带下较为少见,故在临床上最常用的方剂是完带汤、易黄汤和清肝止淋汤,如辨证准确,用之得当,确效如桴鼓。
二血崩勿止血,妙在补气对于血崩一证,它分为气阴两虚、肝气郁结、血瘀、血热等几个主要类型,分别制定了固本止崩汤、平肝开郁止血汤、逐瘀止血汤、青海丸等几个方剂。
傅山指出,世人一见血崩,往往用止涩之品,虽能取效一时,但不用补阴之药,作为虚火易于冲击,恐随止随发,以经年累月不能痊愈着有之。
其治妙在不去止血而唯补血,又不止补血而更补气。
盖崩而至于黑暗昏晕,则血已尽去,仅存一线之气,以为护持,若不急补其气以生血,却先补血而遗气。
则有形之血恐不能遽生,而无形之气必且至尽散,此所以不先补血而先补气也。
《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系列(Ⅰ)《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导论刘春生【摘要】《傅青主女科》由清代傅青主编著.该书成书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全书二卷,附《产后编》两卷,并附补篇一章.全书博采众家,独有见地,论述简要,辨证详明,方效药简,立法严谨而不失灵活,制方精良且不矜奇立异,因疗效卓著而备受中医妇科医家尊崇.书中以论病求因,善抓主症,重视脏腑经络辨证,重视肝、脾、肾三脏病机,善用气血培补、脾胃调理之法为特点,制方用药,纯和无一峻品,注重炮制,至今,其方药仍为妇产科所常用,甚至延伸应用到妇产科之外.【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7(015)001【总页数】4页(P64-67)【关键词】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作者】刘春生【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2405【正文语种】中文《傅青主女科》是清代主要传世之妇产科专着,由傅青主编着。
该书成书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又名《女科》、《傅氏女科》、《女科摘要》、《女科仙方》[1]。
全书二卷,上卷载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等五门,每门下又分若干病候,计38篇、39证、41方;下卷则载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诸症五门计39篇、41证、42方。
附《产后编》两卷,上卷包括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症宜忌及产后诸症治法,分列为17证;下卷继之而分列26症,并附补篇一章。
全书博采众家,独有见地,论述简要,辨证详明,方效药简,立法严谨而不失灵活,制方精良且不矜奇立异,因疗效卓著而备受中医妇科医家尊崇,较之其他妇科专著确有独到之处,堪为妇科之经典。
该书理法方药独树一帜,虽为妇科专著,然书中论病求因,善抓主症,重视脏腑经络辨证,重视肝、脾、肾三脏病机,善用气血培补、脾胃调理,制方用药,纯和无峻,注重炮制的特点[2],至今在临床各科,尤其老年科、儿科及体虚病弱患者的治疗中,傅氏理法方药堪为效法。
其方药除为妇产科所常用,甚至延伸应用到妇产科之外。
傅青主女科读后感傅青主女科是一本关于女性专科医生傅青主的传记,书中记录了她的成长经历、医学研究和治疗案例。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对于女性健康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首先,这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杰出的女性医生的成长历程。
傅青主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坚定地决定投身于女性健康领域。
她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她从未放弃,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傅青主的坚持和奋斗精神深深地吸引着我,她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不断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这本书介绍了女性健康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
傅青主在女性健康科研领域取得的成就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她对于妇科疾病的深入研究和治疗方法的创新给了我很多启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很多女性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这些知识对于我个人的健康保健至关重要,也让我对女性健康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另外,这本书让我对傅青主的职业精神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傅青主一直将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她不仅关心治疗效果,更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
她始终保持着同情心和责任感,尽力为每一个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这种医生的职业精神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深信只有真正热爱自己的事业并以患者为中心,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对患者负责。
最后,这本书通过真实的案例向读者展示了傅青主的医疗成就。
傅青主在她的职业生涯中,解决了许多复杂和棘手的妇科问题,挽救了无数女性的生命和健康。
通过这些案例,我深刻地意识到女性健康问题的重要性。
同时,傅青主的专业能力和人文关怀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让我对傅青主这位女性医生充满了尊敬和钦佩。
总的来说,读完《傅青主女科》,我对傅青主及其在女性健康领域的贡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记,更是女性健康领域的一本重要参考资料。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女性健康的知识,也对傅青主这位女性医生产生了极大的敬佩和钦佩之情。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生化汤《傅青主女科》【组成】当归24g 川芎9g 桃仁9g 炮姜6g 炙甘草6g【用法】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
(原方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主治】1.産後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方义体会】血虚,寒邪乘入,则寒凝血淤。
多见妇人産後血阻胞宫,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故方以温经散寒,养血化淤爲主,使新血得生,淤血得化,故名“生化”。
方中重用当归补血活血,以生新血;川芎行气活血,桃仁化淤活血,以逐淤血;配以炮姜、黄酒、童便温通血脉,益阳化淤,共奏化淤生新之功。
【临床应用】1、治疗妇人産後病1.治疗子宫收缩期痉痛(儿枕痛),痉痛轻者只服失笑散可癒,如疼痛不止,可拟生化汤失笑散二方合剂治之。
若疼痛较重者,可加肉桂3克、元胡9克,此方必以童便爲引,服之即效。
2.治疗産後血晕,下部出血不止,面白唇淡,气息微弱,头昏耳鸣,甚者昏迷不知,脉象细微无力者。
以生化汤加阿胶(烊化)12克、人参9克、童便爲引,治之,若産後血晕,恶露不行,面红唇焦,气息较粗,身有低热,欲饮水,甚者便秘,昏迷不知,以生化汤加红花6克、牛膝9克、酒大黄3克,童便爲引,治之。
3.治疗“胎盘残留”例:郭长x,女,24岁。
妊娠三月,忽然小腹抽痛不止,起卧不安,痛时嘴唇发白,时感小腹下坠,腰部憋胀,直至下部点滴出血,终于胎坠而小産。
小産後,头昏眼涩,气息不足,次日小腹阵阵抽痛,痛时下部少量出血,延至三、四日,仍然如此,医院检查爲“胎盘残留”,动员做刮宫手术,患者要求中药治疗。
余诊之脉仍有滑象,认爲此小産後妇人气血具虚,恶露存留未净,便以生化汤加五灵脂9克、蒲黄9克。
枳壳9克,桂枝9克、元胡9克、草红花6克,令服三剂,药後疼痛止,恶露行。
第四日下血稍多,且有血块和纤维状物数片,之後逐日康复。
4.治疗妇人痛经妇女在经前、经中、经後,少腹抽痛,连及腰部,有的疼痛难忍,经血色黑,或色淡,此多属血虚寒凝,淤血阻滞。
立生化汤加香附12克、祁艾9克、青皮6克、柴胡9克、元胡9克、五灵脂9克,化淤行滞止痛,祛淤生新和血。
傅青主女科译文
傅青主女科是清代名医傅山的著作,主要论述了妇科疾病的证治。
以下是其中一篇的译文:
原文:
妇人经水不调,皆由经产之期,气血两伤所致。
然调经莫先于养血,养血莫先于调气。
世人只知调经,而不知养血调气,所以愈调愈乱也。
译文:
妇人的月经不调,都是由于在生育和经期时,气血两伤所导致的。
然而调理月经最重要的是养血,而养血的关键在于调理气。
世人都只知道调理月经,却不知道养血和调气的重要性,因此调理的效果往往越来越差。
原文:
经水先期者,火动之证也。
后期者,土弱之证也。
先期者,有火动血热之分。
后期者,有脾胃弱气血两虚之分。
临证断不可妄为十全之妇,必须审其虚实而后用药。
译文:
月经提前到来的是火动之证,月经延后到来的是土弱之证。
月经提前可能有火动血热的原因,月经延后可能有脾胃虚弱、气血两虚的原因。
在诊断时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审察病情的虚实才能用药。
原文:
经水先期者,有因脾热者,有因胞热者,有因气虚者。
因脾热者,手掌按之热甚于手背按之。
若手背按之热甚于手掌按之者,便是胞热。
若手按子宫微热而手按脐腹反觉寒者,为气虚也。
译文:
月经提前到来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因脾热、因胞热、因气虚。
如果手掌按在腹部感到特别热,而手背按在腹部感到较冷,则可能是脾热;如果手按在子宫感到微热,而手按在脐腹反而感到寒冷,则可能是气虚。
傅青主女科读后感傅青主女科,这是一本让人深感触动的书。
作者以女性的视角,揭示了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引起了我对性别平等的思考和反思。
首先,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妇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位是多么低下和受限。
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傅青主的一生,展示了她作为一个女性所经历的各种不公平待遇和压迫。
从小傅青主就被家庭和社会束缚,无法接受与男性平等的教育和机会。
她被迫嫁给一个她不爱的男人,生活在婚姻的囚笼中。
即使在家庭中,她也受到丈夫和岳父母的歧视和虐待。
这种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和压迫,让我深感愤慨和心痛。
其次,这本书也让我思考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挑战。
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开放和平等的时代,但女性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和不公平待遇。
性别歧视和性别暴力依然存在,女性在职场上也面临着职业发展的障碍。
傅青主在书中的遭遇,让我想到了许多现实中的女性,她们可能没有遭受到傅青主那么极端的压迫,但她们仍然需要面对很多困难和挑战。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仍然需要为性别平等而奋斗。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思考了妇女自我解放的重要性。
傅青主虽然身处困境,但她从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和努力。
她通过自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自己争取了一些权益。
她也尝试着寻找自己的独立和自主,虽然她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成功,但她的坚持和勇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让我明白,妇女自我解放是实现性别平等的关键,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和自我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最后,这本书也让我思考了性别平等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性别平等不仅仅是女性的权益问题,它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平和进步。
只有当女性能够得到平等的机会和待遇,才能发挥出她们的潜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让我明白,性别平等是一个全社会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之努力。
总的来说,傅青主女科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
通过揭示妇女在传统社会中的困境和挑战,它引发了我对性别平等的思考和反思。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性别平等的重要性,也让我意识到妇女自我解放的必要性。
傅青主妇科白话解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以下方式编写:引言是文中的开篇,它向读者介绍了主题的重要性和背景信息,为读者提供一个总体的了解。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对傅青主妇科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和相关问题。
傅青主妇科作为一门专业医学领域,关注的是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和病理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傅青主妇科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了解傅青主妇科的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可以帮助每位女性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
本文将围绕傅青主妇科的相关知识,通过白话解释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首先,我们将介绍傅青主妇科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让读者对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着,我们将重点讨论傅青主妇科的常见问题和疾病,包括月经失调、妇科肿瘤等,为读者提供相关的预防和处理建议。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拓宽对傅青主妇科的认识,并了解到如何维护女性健康以及必要的傅青主妇科疾病治疗知识。
同时,对于女性朋友们来说,更深入地了解傅青主妇科也可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更好地预防常见疾病。
接下来,我们将从概念到实际案例,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术,为读者提供详尽的傅青主妇科知识解读,并希望借此推动傅青主妇科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修改和增减)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对整篇长文进行描述和说明,提供读者一个概览。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描述:本文主要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首先,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1. 概述:这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傅青主妇科的背景和重要性。
可以提及傅青主妇科在妇科领域的地位和影响等。
2. 文章结构:这一部分说明了整篇文章的具体结构和章节安排。
可以提及本文按照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每个部分包含哪些要点和内容。
3. 目的:这一部分解释了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
可以提及本文旨在简明扼要地介绍傅青主妇科知识并解释其重要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领域。
《傅青主女科》临证解析《傅青主女科》是明代医学家傅青主所著的一本关于妇科疾病的医学经典。
该书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总结了傅青主多年来对妇科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
下面将对《傅青主女科》进行临证解析,并探讨其在妇科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贡献。
需要强调的是,《傅青主女科》是中国古代妇科医学中的重要著作之一。
它系统地阐述了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方药和治疗原则。
这些内容反映了傅青主对妇科疾病的深入思考和临床实践,为后世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傅青主女科》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不可忽视。
通过对该书的仔细研读,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临床案例和经验总结。
这些案例涵盖了妇科疾病的各种类型,如月经不调、白带异常、子宫肌瘤等,并提供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方药。
这些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可以为现代妇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傅青主女科》还对妇科疾病的辨证施治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
例如,傅青主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提出了“六经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等治疗原则。
他认为妇科疾病与妇女体质、经络运行、阴阳平衡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
这些理论和方法为妇科医生提供了指导,使其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
《傅青主女科》在历史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该书的出版和传播,促进了妇科医学的发展和研究。
它不仅在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对后世的医学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傅青主的理论和经验成为后来医家们研究和吸收的重要资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妇科学派做出了贡献。
《傅青主女科》是一本重要的古代医学著作,对妇科医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对临床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阐述,该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为现代妇科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借鉴。
同时,它还推动了妇科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为后世的医学著作和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因此,《傅青主女科》的价值和地位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是不可忽视的。
《傅青主女科》从肾论治妇科疾病举例标签:傅青主女科;肾;妇科疾病1肾与月经病月经的产生以肾为主导,调经以补肾为主,历代医家对调经方法仁智互见,各有所长。
《傅青主女科》提出“夫经本于肾”、“经水出诸于肾”之说,并创制了治肾调经诸方药。
如经水先期篇曰“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方用两地汤,有“不必泄火,只专补水,水既足而火自消”之意,使肾中水火平衡则经水自调;经水后期篇指出“妇人有经水后期……盖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方选温经摄血汤,方中重用“熟地、白术、白芍”,意在大补肝、脾、肾之精血以调经,即“补中有益,温之收功”;经水先后无定期篇提到“夫经水出诸肾,而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亦郁矣;肾郁而气必不宣,前后之或断或续……”方选定经汤,意在“疏肝之郁,即开肾之郁”,肝肾之气舒而精通,肝肾之精旺而水利。
皆旨在补肾益气血,兼行气血,使“肾精充溢,而经水自行”。
2肾与带下病带下病的病机早在《内经》中已指出是“任脉为病”。
《傅青主女科》提到“带下俱是湿证”,脾主运化水湿,而脾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肾阳的温煦作用,说明带下病不仅与脾相关,而且与肾关系密切。
傅氏曰“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
方选易黄汤,有“补任脉之虚,清肾火之炎”之意。
方中不仅仅应用祛湿之法,而加用黄柏清肾火,肾与任脉相通相济,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肾火得清则湿有所去,其病自愈。
3肾与妊娠病《傅青主女科》妊娠恶阻篇中提到“夫妇人受妊,本于肾气之旺也,肾旺是以摄精,然肾一受精而成娠,则肾水生胎……”,说明妇女能摄精受孕,孕后胎儿能正常生长发育,全赖肾中精血滋养。
若肾虚则肾精匮乏,胎失所养,或肾气虚弱,胎失所系,胎元不固。
妊娠少腹痛篇曰“夫胞胎虽系于带脉,而带脉实关乎脾肾。
脾肾亏虚,则带脉无力,胞胎即无以胜任矣,方选安奠二天汤,旨在补先后天之脾肾,以固胞胎之气血。
4肾与产后病新产之后,气血两虚,元气虚损最易引起各种产后疾病,因此在治疗方面以大补气血为主,古人有“产后宜温”之说。
傅青主女科较释治法宜:补肾、调肝、健脾胃、调气血、理冲任; 带下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病此患,故以名之;然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亦病;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带脉无力,则难于提系,必然胞胎不固;带弱胎易坠,带伤,胎不牢;然而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也;行房而放纵,饮酒而癫狂,虽无疼痛之苦,然有暗耗之害;气不化经水,而反变为带;加之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浸,热气之逼,于是带下也;1.任脉起中极之下,环口至目下,好病,经不调,崩漏,不孕,流产;2.督脉会阴→上齿若病,不孕;3.脾气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统摄血液;4.肝气肝主血海,助脾胃运化,喜调达;肝气郁则脾虚;治疗原则:解肝郁,补脾虚,除湿而清内热;黄带症状:带下色黄,若黄米浓汁,气腥秽;病因:任脉湿;唇齿之泉,贯任脉通带脉入肾;热存下焦,津液不能化精而化湿也;水本黑,火本红,湿与热合,化红返黑皆不可,煎熬成汁为黄色也;治法:补任脉之虚,清肾火之炎;药方:易黄汤山药1两芡实1两黄柏2钱车前子1钱白果10枚4剂痊愈;易黄汤任脉湿热黄带病, 易黄山药芡实同; 引入任脉加白果, 益以车前黄柏灵;结语黄带属湿热,此任脉也;补任之虚,清肾之火,凡带病均可治之;此为治带病主方;山药芡实清热生津;黄柏车前子,湿久生热,清肾火而湿始有去路;白带症状:经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止,甚则有臭味;病因:湿盛火衰,肝郁气弱脾虚,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而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治法:大补脾胃,少佐舒肝;药方:完带汤白术、山药各1两人参2钱白芍5钱车前子3钱苍术3钱甘草1钱陈皮5钱黑芥穗5分柴胡6分2剂轻,4剂止,6剂愈;完带汤白带须用完带煎, 山药白芍与车前; 二术荆芥参陈草, 脾虚湿滞服之痊;结语:白带湿属寒,肝郁脾虚,湿盛火衰; 治法肝气舒而脾气旺,湿气消,白带自消;若不见效,经水过期,少腹急迫,服宽带汤;此为寒湿之主方;青带症状:带下色青,绿如绿豆汁,粘稠不断,其气腥臭;病因:肝经之湿热也;肝木本青,带青者肝木病;肝木喜水润,湿则恶;肝之性既违,气必逆,气上而湿下,两相牵制,停中焦,走于带脉,遂从阴门而出;逆轻则青,重则绿;治法:解肝木之火,利膀胱之水;药方:加减逍遥散茯苓、白芍、甘草各5钱柴胡1钱陈皮1钱茵陈3钱栀子3钱2剂淡,4剂绝,不过剂加减逍遥散带下色青肝郁滞, 逍遥去归加茵栀; 疏肝清热并利湿, 陈皮健胃带自愈;结语:青带属于肝经湿热,舒肝健脾,利湿清热;肝郁既解,湿利热清,绝青带;脾土喜燥恶湿,土病湿,木必乘之;木又为湿土之气侮,肝亦病;赤带症状:带下色红者,似血非血,淋漓不断;病因:湿热之病;湿为土之气宜见黄白,不见者火之故也;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肝火下克脾土,脾土不能运化致湿热之气蕴于带脉;肝不藏血亦渗于带脉之内;治法:清肝木之火,扶其脾之气;药方:清肝止淋汤白芍、当归各1两生地5钱阿胶3钱黄柏2钱丹皮3钱牛膝2钱香附1钱红枣10黑豆1两2剂少,4剂愈,10剂不发矣;清肝止淋汤清肝止淋赤带宜, 补血清火功效奇; 归芍地柏香附枣, 阿胶黑豆膝丹皮;结语:此方补肝之血,不利脾湿,此病火热为重,湿为轻;火所以旺,由血衰,补血足制火;补肝之血而少用清火之味,则奏功独奇;黑带症状:色黑若黑豆汁,气腥秽,腹痛,便痛,阴门肿,面赤、黄瘦,口渴;病因:火热之极也;火极似水,乃火郁结于下而不上炎于上也;口渴胃火太旺,与命门膀胱三焦之火煎;不狂者凭肾水肺金无病;润心冲胃以救之耳;治法:惟以泻火为主,火退湿自除;药方:利火汤大黄3钱白术5钱茯苓3钱车前子3钱王不留行3钱黄连、栀子、刘寄奴各3钱知母2钱生石膏5钱大黄黄连石膏知母栀子寒凉;车前子王不留行刘寄奴除湿;白术茯苓辅土渗湿;1剂痛止;2黑变白;3白变少,又3剂止;利火汤黑带利火水进殊, 连栀石膏并知母;苓术大黄车前子,王不留行刘寄奴;调经经水先期而多病因:火旺则血热,水旺则血多,此为余症;过而有余,子宫太热,亦难受孕;恐有烁干男精之虑,过者损之;治法:少清其热火,而不必泻其水;药方:清经散丹皮3钱地骨皮5钱白芍3钱熟地3钱茯苓1钱青蒿2钱黄柏半钱;2剂火平;清经散清经散中用白芍,丹皮地骨与青蒿;茯苓熟地加黄柏,滋水润水经自调;结语:妇科调经尤难,经调则无病,不调则百病丛生;此书虽有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之分,然须种子,带下参看,临症时方有进境;经水先期而少症状:经来者仅仅一二点,以为血热之极也;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病因:先期而来少,火热而水不足;肾中火热而水亏也;治法:不必泻火,只专补水,水既足,火自消;水克火;药方:两地汤元参1两生地1两白芍、麦冬各5钱、阿胶、地骨皮各3钱4剂经调;解方:地骨皮解骨之热,骨热是由于肾之热,清其骨髓,肾气自清,又不损胃气;两地汤先期经少两地汤,元参地骨生地襄;更用阿胶与芍药,火旺水亏服之消;经水后期而多病因:盖经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夫经本来于肾,而其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故经来而诸经之血皆来附益,而经水行而门启,不遑迅合,诸经之血乘其隙而流出也;药方:温经摄血汤熟地、白芍各1两川芎、白术各5钱柴胡半钱五味子3分肉桂3分续断1钱方解:此方大补肝肾之精血;肉桂祛其寒,柴胡解其郁;补中有散,散不耗气;补中有泄,泄不损阴;所以补之有功,温之有成;元气不足加人参1-2钱;此方凡经来后期均可用;温经摄血汤经水后期摄血汤,温脾补肾舒肝良;地芍术柴芎断味,还有肉桂暖元阳;经水先后无定期病因:经水处诸肾经,肝为肾子,肝郁则肾亦郁也;肾郁其气必自不宣,前后之或断或续,正肾之气之或通或闭耳;子母关切,子郁母关;治法:舒肝之郁,经水必有一定之期;药方:定经汤白芍、当归、菟丝子各1两熟地、山药各5钱柴胡5分茯苓、黑荆芥各3钱2剂水净,4剂定期;定经汤经水不定定经汤,菟丝归芍熟地黄;山药柴苓黑荆芥,肝肾气舒奏功良;结语:外感者加苏叶1钱,内伤者加神曲2钱炒;肉食积滞山楂肉2钱炒,若肝气郁抑当以逍遥散为主,有热加栀碳丹皮,即加味逍遥散;经水数月一行因妄用补血虚之药,而致无病变有病;助仙丹茯苓5钱陈皮5分白术、白芍、山药各3钱杜仲1钱菟丝子1钱甘草1钱河水煎,4剂如旧;健脾益肾而不滞;解郁清痰而不泄,不损天然之血,实为调经大法;助仙丹季经避年助仙丹,用药须以河水煎;苓术陈芍山药草,杜仲菟丝补先天;年老而经水复行病因:不宜行经而行者,乃肝不藏血脾不统血之故也;非精过泻而动命门之火,即气郁甚而发龙雷之炎,二龙较发,而血乃奔矣;治法:非大补肝肾之气与血,则血不能骤止;药方:安老汤人参、黄芪、熟地各1两白术、当归、山茱萸各5钱阿胶1钱黑荆芥1钱木耳碳1钱甘草1钱香附5分2剂减,4剂大减,10剂愈;方解:补肝肾之气,气足血生而摄血;补肾水,水足肝舒,脾自养;可加贯众碳1钱研末冲服;安老汤安老汤治二火猖,参术芪草归地襄;山萸荆胶香木耳,疏肝补脾益肾良;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病因:肝木恶风寒,若行经时腠理大开,寒之来袭,肝气之闭塞;经水道亦闭;气行阳分则生热,反之生寒;此犹感寒之轻者;外风寒袭,内应之,热气益深,常热入血变为如狂之症;往来寒热,风寒未甚,热未深耳;治法:补肝血,通郁散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药方:加味四物汤熟地1两白芍、当归、白术各5钱川芎、丹皮各3钱元胡1钱捣碎醋炒甘草1钱柴胡1钱方解:四物汤滋脾胃之阴血,柴胡白芍丹皮宣肝风郁,甘草白术元胡利腰脐而和腹疼,入表里之间,通经络之内;加味四物汤经水断续痛时无,加味四物汤效殊;芎归芍地白术草,丹皮元胡并柴胡;注:加荆芥穗炒黑1钱尤妙;经水未来腹先疼痛病因:肝木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畅;经欲来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疼生;经满不内藏,肝火焚烧,内逼经出,火随之而怒泄;紫黑,水火两战之象,成块者,火煎成形;治法:泻肝之火,解肝之郁;药方:宣郁通经汤白芍、当归、丹皮各5钱栀子3钱甘草、柴胡、香附、郁金、黄芩各1钱白芥子2钱研4剂而平;方解:此方补肝之血,解肝之郁,利肝之气,降肝之火;宣郁通经汤经前腹痛紫块行,宣郁通经川郁金;丹栀归芍生甘草,白芥柴胡香附芩;经后腹痛病因:经水、肾水满则溢,虚则闭;肾水一虚,水不生木,肝木克脾土,木土相争,其气必逆,故而作痛;治法:舒肝气为本,益补肾之味;药方:调肝汤山药5钱阿胶、当归、白芍、山茱萸各3钱巴戟、甘草各1钱调肝汤经后腹痛宜调肝,归芍山萸巴戟天;山药阿胶生甘草,平肝理气郁痛安;经前腹痛吐血病因:肝性急,宜顺不宜逆;逆则气动,血随气行;少阴之火急如奔马,得肝火直冲而上,反经而为血,亦至便也;肝不藏血,始成吐血之症;治法:平肝顺气若反复,则宜补肾药方:顺经汤当归、熟地、丹皮各5钱白芍2钱茯苓、沙参、黑荆芥各3钱牛膝、黄芩1剂正,2剂顺,10剂不再发;顺经汤顺经治肝气逆,黄芩沙参怀牛膝;归芍熟地荆丹皮,经前腹痛吐血愈;结语:肝气下逆,不顺行而上逆也,补肾调经之中;肝气不逆,肾气自顺;妇人壮年吐血以为痨症;若投药,则肝气愈逆,非痨成痨;方加茜草1钱怀牛膝1钱尤妙;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病因: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冲脉为血海,任脉为主胞胎,为血室,均喜正气之相通;恶寒湿之邪气;经水由二经而外出,寒湿满二经而内乱,两相争而疼痛;邪愈盛正气愈衰;寒气生浊下如豆汁之黑者,见北方寒水之象;治法:利湿、温寒;任冲无邪之乱,疼自消;药方:温脐化湿汤白术1两茯苓3钱山药5钱巴戟5钱扁豆5钱捣白果10枚莲子30枚不去心;在经未来前10日服,4剂邪去,调经兼可种子;温脐化湿汤寒湿痛经要辨明,温脐化湿此方宗;山药莲子巴戟肉,白果扁豆术茯苓;附:冲任之气宜通,不宜降;化湿不用苍术、薏仁;此方为温脐化湿之主方;经前泄水症状:泄水3日后行经;病因:脾虚不摄血;脾属湿土,脾虚土不实,湿更甚;经水有动,脾气先不能固,脾统之血欲流血海,而湿先乘之矣;因而泄水后行经;治法:不在治水,而在先治血;不在先治血,而在先补其气;气旺血生,气旺湿自除;气旺经自调; 药方:健固汤人参5钱白芍1两茯苓3钱薏仁3钱巴戟5分10剂方平补脾以固脾血;健固汤行经泄水属脾虚,参术茯苓巴戟薏;补益脾气能摄血,除湿调经水自止;与胖人不孕参看,自得立方之妙;经前大便下血症状:出现在经前1日;病因:经入大肠,胞胎上通心而下通肾,心肾不交则胞胎之血两无所归;而心肾二经之气不来照摄,听其自便;所以血不行小肠而走大肠;治法:单止肠血,愈止愈多,反激动三焦之气;今不使水火之既济而徒治胞胎,胞胎之气无所归,血安有归经之日;必须大补心肾;心肾之气交而胞胎之气自不散;大肠血不妄行,血自归经;药方:顺经两安汤人参3钱当归、熟地、麦冬、白芍、白术各5钱山茱萸、炒荆芥2钱巴戟1钱升麻4分1剂血止,2剂肠血止,3剂经止兼受妊娠;方解:心肾足,气两合,胞胎之气听命,二经之摄安有妄动;兼补肝木,肝乃肾之子,乃心之母;肝血往来于心肾之间,上引心而下入肾,下引肾而上入于心;此心肾相交一大法门;顺经两安汤经前便血宜顺经,归芍熟地萸麦冬;参术巴戟炒荆芥,心肾相交经顺宁;若大便下血过多,精神短少,消瘦,肝气不扬,久郁伤脾;脾伤不统血,又当分别治之;经闭症状:未到49岁,而经水先断;病因:经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之中是至阴之精而有至阳之气;故其色赤红似血,实非血也;经闭,一则肾水衰,二则心肝脾之郁;肾水生,肾水化则有关于心肝脾,使水位之下而无土气以承之,则水滥灭火,肾气不能化;火位之下而无水气以承之,则火烁金肾气无所生;木位之下而无金气乘之,木妄破土,肾气无所生;心肝脾一经之郁则肾气郁而不宣,况三经齐郁,肾气真足而难吐,此所谓亢则害;治法:散心肝脾之郁,补肾水,也有大补其心肝脾,精溢而经水自通;药方:益经汤熟地、白术各1两当归、山药各5钱白芍、生枣仁、沙参各3钱丹皮、人参各2钱杜仲、柴胡各1钱8剂通,30经不再闭,易受孕;益经汤未老经断须溢经,心肝脾气郁结成;归芍熟地参术枣,山药沙丹柴杜平;种子身瘦妇人瘦弱,一交男子,卧床终朝,此为血虚;交感泻精,与血何与肝气不开,精不能泄,肝气仍是不舒;肾为肝母,母泄精,不能养子,木燥乏水,而火以暗动烁精,肾逾虚;瘦人多火,水益少而火益炽,水不足以治火,此火在水上之卦;所倦怠而卧,偶而受孕,随中随消;治法:大补肾水而平肝木,水旺→血旺→火消,成水在火上之卦;药方:养精种玉汤熟地1两当归、白芍、山茱萸各5钱三月身健易孕,切记节欲,否则惟身健而已;养精种玉汤血虚瘦怯久不孕,四物去芎萸肉殷;平肝补肾精血足,养精种玉此方珍;附:3月后不孕,原方+杜仲2钱炒脱丝+续断2钱、白术5钱土炒焦、云苓3钱;数剂即可;胸满不思饮食不孕症状:妇人饮食少思,胸膈满闷,惟思睡眠,一经房事呻吟不已;此为肾气不足;气宜升腾,至上焦脾胃易运消;陷于下焦难运化;人乏水谷之养,精神倦怠;脾胃之气可升不可将;脾胃之气虽充于脾胃之中,实生于两肾;肾之水气,充于胃,火气充脾;治法:补肾为主,兼用补脾胃之药;阴气既足,阳气易升;药方:并提汤熟地、巴戟、白术各1两人参、黄芪各5钱山茱萸肉3钱枸杞2钱柴胡5分3月肾气大旺,再服1月未有不孕;并提汤并提汤可补脾肾,参术黄芪并枸杞;熟地山萸柴巴戟,阳气升腾皆升机;胸满不孕,人误以为消食难,用以消导之药,肾逾虚;下身冰冷不孕妇人冰冷,交感之际,阴中绝无温热之气,胞胎寒之极;胞胎居心肾之间,上接心,下系肾;胞胎之寒冷,可知心肾二火之衰微也;治法:补心肾二火,补心温肾药方:温胞饮白术、巴戟各1两人参、杜仲、菟丝子、山药、芡实各3钱肉桂、补骨脂各2钱附子3分温胞饮温胞饮暖子宫寒,参术桂附巴戟天;山药杜芡补骨脂,心肾火衰服之痊;今种子者多喜服热药,胞胎有热,不宜服用;胸满少食不孕饮少则平和,多则难受或作呕吐,此脾胃虚寒也;夫脾胃之虚寒,盖因心肾之虚寒;胃土非心火不能生;脾土非肾之不能化;心肾衰,不化水谷之精微,无津液灌溉于胞胎之中;治法:温补脾胃,兼补心肾之火;药方:温土毓麟汤巴戟、覆盆子各1两白术、怀山药各5钱人参3钱神曲1钱连服1月,命门心包火旺,脾胃无寒冷之虑,自留子;温土毓麟汤温土毓麟之虚寒,参术山药巴戟天;更加覆盆与神曲,命门温暖谷气添;少腹急迫不孕少腹之中,紧迫之状,急而不舒,不能生育,系带脉拘急也;带脉宜宽不宜急,皆因腰脐之气不利,此由于脾胃之气不足;治法:宜宽带脉之急,不能速宽;利腰脐之气亦不能立就;须大补脾胃之气与血;药方:宽带汤白术1两,巴戟肉5钱,补骨脂1钱,人参3钱,麦冬3钱,杜仲3钱,熟地5钱,肉苁蓉3钱,白芍3钱,当归2钱,五味子3分,莲子20粒四剂无紧迫,1月受胎,带脉急,气血虚,芍药之酸平肝木,肝不克脾,五味生肾水,肾能益带;宽带汤宽带汤能和腰脐,参术归芍麦味俱;熟地苁蓉杜巴戟,莲子补肾带宽奇;附录:冲任督带1.妊娠初起,血归冲,血不足气有余易热;肝司血海;冲脉:冲为血海,经因之而行也;上达心火,下通肾水;冲脉五脏六腑之海,盈则盛之,乏者养之;任脉: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均为所司,称‘阴脉之海’为人体妊养之本,对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王冰曰:谓之任脉者,女子得以妊养也;故经云此生病女子不孕也;又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督脉:主一身之阳,与任脉相匹配,对经起调节作用;带脉:约束冲、任、督,提携胞胎,固摄脾肾之精微;2.调经作用青春期:肾气盛→天葵至→任通冲盛→月经来潮→受精妊娠;绝经期:肾气衰→任脉虚→冲脉衰少→天葵竭→绝经→不再受孕;3.病变各种原因影响到冲任,便引起妇疾;妇人良方:妇人病有36种,皆由冲劳损而致;冲脉: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少腹拘紧痛,呕吐,倒经奔逐,经不调;任脉: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疝气带下流产不孕等;带脉:多由脾气虚,而殃及;难经: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张锡纯则将冲任虚损证则之于带;督脉:脉经: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产后经病,宫寒、畏寒、癫痫;4.辩证论治冲任寒症分虚实:实:外寒冲任受;虚:源自体虚,寒自内生,寄邪易与气血相搏影响气血运行;病:痛经,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癓瘕实寒:速散,湿经散寒,疏通经气,温经汤妇人良方大全,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虚寒:甘辛湿补佐理气化瘀,金匮温经汤或医学中参西录理冲太温中汤日久成癓:桂枝茯苓丸大口三棱莪术归须5.冲任热证素热,阴虚阳盛,肝经瘀火,饮食辛辣;暖宫药过,染邪毒,热久成癓,热扰冲任,血海不宁,见经,先经多,崩漏,区别在冲在任,病性属虚属实;嫉妒不孕怀抱素恶,此肝气郁结而不孕也;妇有子,心脉流利而肝脉舒徐而和,肾脉旺大而鼓指,此喜脉;肝木不舒,下克脾土至栓塞,致腰脐之气不利,则不能通任脉达带脉,带脉之气亦塞,则胎胞之门必闭,精不至焉;治法:解四经之郁,开胞胎之门;药方:开郁种玉汤白芍1两,香附3钱,当归5钱,白术5钱,丹皮、茯苓各3钱,花粉2钱水煎服一月郁开;开郁种子汤开郁种子汤名殊,肝脾心肾郁须舒;归芍香附天花粉,苓术丹皮郁结除;白芍柔肝、和肝益肝血,白术茯苓健脾,丹皮凉心火,当归花粉补血养阴,香附解郁破气无经不达肥胖不孕身体肥胖,痰涎甚多,此湿盛之故; 肥胖之湿实为脾土病,脾病不化水谷,宜身体瘦弱;湿盛多肥胖---多气虚---内实虚损---气必衰---不行水,而湿停于肠胃之间,不能化精而化涎;脾本湿土,又因痰多,逾加其湿,脾不能受,热必侵润于胞胎,日积月累,胞胎竟变为汪洋之水窟矣;水势甚大,使精化成水,何能妊娠治法:泄水化痰,补脾胃之气;药方:加味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半夏、当归各3钱,白术1两,茯苓5钱,柴胡1钱,甘草1钱,升麻4分,陈皮5分; 水煎服,8剂痰涎尽,再服10剂;此方之妙,提脾气而升于上,作云作雨,则水湿反利于下行;助胃气而消于下,为津液,则痰涎转易于上化;阳气足,摄精,湿邪散,受种;加味补中益气汤加味补中益气汤,参术苓草陈夏尝;升柴能将清阳举,归芪二味补血良;注:参看妊娠浮肿、正产气虚胞衣不下;骨蒸夜热不孕骨蒸夜热,逾体火焦,口干舌燥,咳嗽吐沫;骨髓内热而肾热,胞胎上接心,下系肾;阴有阳,阳有阴,须协调;骨热→肾热→胎儿骨髓热,则骨中空仅存火烈之气何能成丹治法:补肾之阴,清骨之热乏水壮水为主,以制阳火;药方:清骨滋肾汤地骨皮1两丹皮、沙参、麦冬、元参各5钱五味子5分白术3钱石斛2钱水煎服30剂骨蒸解,再60剂;此病非短期能消,多服有益;补中益气健胃消谷;阴虚内热之人易妊;因骨髓过热烁精,稍补其肾,以杀其火之有余,益水之不足;清骨滋肾汤骨蒸内热肾水虚,清骨滋肾丹皮俱;地骨白术斛麦味,沙参元参壮水宜;注:一切骨蒸烦热、潮热,均可以本方治;腰痿腹胀不孕腰酸背楚,胸满腹胀,倦怠欲卧;此任督之困也;前位任脉,后为督脉,皆从带脉上下而行也;任带堕于前,督脉亦同;虽胞胎受精必小产;任督虚则气血相结症起,阻碍受精;治法:先除疝瘕而补其任督,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包裹成形;药方:升带汤白术1两人参3钱沙参5钱肉桂、半夏各1钱神曲2钱荸荠粉、鳖甲、茯苓各3钱连服30剂,任督好,继30剂疝除;升带汤升带汤用参术苓,夏沙神曲肉桂从;荸荠鳖甲消症瘕,任督不困带脉升;此方为有疝瘕而设,故有鳖甲、荸荠、沙参;小便涩腹胀足浮肿不孕此为膀胱水气不化;膀胱与子宫近牵连,水湿之气走膀胱,得肾气始化为水以出阴器;若无,则渗入宫中而成汪洋之势;治法:壮肾气化宫水,益肾火化膀之水;药方:化水种子汤巴戟、白术各1两茯苓5钱人参3钱菟丝子5钱芡实5钱车前子2钱肉桂1钱2剂膀胱气化,4剂艰涩除,又10剂脚肿除,又60剂肾大旺;此方症极多渐添杂症,久而不愈,甚成劳;不瘵不治者;此补水而不助湿,补火而使归源;皆因用濡润之品,不可攻;巴戟肉桂暖肾阳,芡实菟丝子填肾,稍加泄水车前子;化水种子汤化水汤中参术苓,车前芡实菟丝充;巴戟肉桂壮肾火,水湿消除胞胎宁;血崩补血先补气,血易生,气帅之而行;补气兼补火,气乏火衰,火旺气足;补血不补火,则血滞;血大出气随血衰,单补血,气散尽;单补气,血难生;血崩昏暗血崩阴道大出血或持续淋漓血—不在经期;此虚火;治法:不可单用止涩之品止血,须补阴而兼行止崩之法;补血先补气,血易生;补气兼补火加用黑姜,血不凝滞,而止血更速,且有收敛之功;药方:固本止崩汤熟地、白术各1两黄芪3钱当归5钱黑姜2钱人参3钱1剂止,10剂不再发;血崩至昏晕,血已尽仅存一线之气;先补血,气散尽;单补气,血难生;补血不补火则血滞,难随气而生;固本止崩汤固本止崩大熟地,白术黑姜参归芪;气血双补阴阳固,补阴止崩妙法奇;附:若血崩已数日,六脉皆无,微息;用辽人参去芦3钱煎成,冲贯众碳末1钱,待气息微旺,服此方仍加贯众碳末1钱;年老血崩症同上,是不慎房事,方用加减当归补血汤;当归1两黄芪1两三七末3钱桑叶14片2剂血少止,4剂不再发;年老阴精亏虚,宜滋肾兼敛血+白术5钱、熟地1两、山药4钱、麦冬3钱、北五味1钱,百剂除根;加减当归补血汤年老血崩治较难,加味当归补血煎;当归黄芪须重用,三七桑叶服之安;孀妇血崩,气冲血室,+白芍碳3钱、贯众碳3钱极妙;少妇血崩妊娠3月血崩,此行房不慎;气衰行房泄精,妊娠无所养堕;泄精太甚,气海不能摄血,况气弱又妊娠,久战内外之气皆动,血安能固治法:补气为主,少佐补血之品;药方:固气汤人参1两白术5钱茯苓2钱甘草1钱熟地5钱当归3钱山茱萸2钱杜仲3钱远志1钱五味子10粒1剂止,10剂愈; 固气汤固气止崩用四君,熟地当归于杜仲;远志五味加山萸,气虚血崩皆堪用;。
<篇名>傅青主女科歌括书名:傅青主女科歌括作者:傅山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年—1911年<目录><篇名>序属性:青主先生于明季时,以诸生伏阙上书,讼袁临侯冤事,寻得白。
当时义声动天下,《马文甬义士传》比之裴瑜、魏邵。
国变后,隐居崛HT 山中,四方仰望丰采。
己未鸿词之荐,先生坚卧不赴,有司敦促就道,先生卒守介节,圣祖仁皇帝鉴其诚,降旨∶傅山文学素着,念其年迈,从优加衔,以示恩荣。
遂授内阁中书,听其回籍。
盖其高尚之志,已久为圣天子所心重矣。
而世之称者,乃盛传其字学与医术,不已细哉!字为六艺之一,先生固尝究心。
若医者,先生所以晦迹而逃名者也,而名即随之,抑可奇矣。
且夫医亦何可易言。
自后汉张仲景创立方书以来,凡二千年,专门名家,罕有穷其奥者。
先生以余事及之,遽通乎神。
余读《兼济堂文集》并《觚剩》诸书,记先生秩事∶其诊疾也微而臧;其用方也奇而法,有非东垣、丹溪诸人所能及者。
昔人称张仲景有神思而乏高韵,故以方术名。
先生即擅高韵,又饶精思,贤者不可测如是耶!向闻先生有手着女科并产后书二册,未之见也。
近得抄本于友人处。
乙酉适世兄王奎章来省试,具道李子缉中贤。
至丙戌冬,果寄资命付剞劂,甚德事也。
故乐为序而行之,并述先生生平大节,及圣朝广大之典,不禁为之掩卷而三叹也。
\x道光丁亥夏五月丹崖张凤翔题\x<目录><篇名>序属性:执成方而治病,古今之大患也。
昔人云∶用古方治今病,如拆旧屋盖新房,不经大匠之手,经营如何得宜。
诚哉是言。
昔张仲景先生作《伤寒论》,立一百一十三方,言后世必有执其方以误人者。
甚矣,成方之不可执也。
然则今之女科一书,何为而刻乎?此书为傅青主征君手着,其居心与仲景同,而立方与仲景异,何言之?仲景伤寒论杂症也,有五运六气之殊,有中表传里之异;或太阳、太阴不一其禀,或内伤、外感不一其原,或阳极似阴、阴极似阳不一其状;非精心辨症,因病制方,断不能易危就安,应手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