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职业体育_完善举国体制战略的抉择
- 格式:pdf
- 大小:130.42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体育运动学校发展路向的思考作者:张亮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2年第09期体育运动学校应以发展竞技体育为核心,以建立重点专业为载体,以输送升学为导向,优化专业建设,加强体教结合,以业余训练与新型职业教育的衔接贯通为运作模式,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拓展办学的路径。
体育运动学校办学路径发展方向体育运动学校是在对学生进行体育专业教育的同对,进行系统的竞技运动训练,读训并重的中等体育专业学校。
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体育运动学校的办学形式,有效地解决了当时一大批基层运动员的出路问题,延长了业余训练的年限,完善了业余训练向专业训练的过渡和衔接。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目前体育运动学校正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选择。
有关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问题,在几年前就引起了体育工作者的关注,不少的学校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摆脱不了制约体育运动学校发展的瓶颈,一些看似有效的举措,多数只是解决燃眉之急,还不能称为成功的范例,不能代表体育运动学校今后发展的方向。
面对困境,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认真研究国家各项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探寻体育运动学校的改革方向和发展出路。
一、体育运动学校发展路向的系统分析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我们把每个所要研究的问题或对象都可以看成一个系统。
体育研究对象也可以看成一个系统,对于体育运动学校这个系统来说,它是我国体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对于本身系统来说,它又有内部要素各部分组成。
以竞技体育为特色的体育运动学校作为我国体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个方面要融入我国体育的“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大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推动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开展,同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强科学化管理,对输入输出进行及时调控,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才能在社会发展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体育运动学校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始终处于与周围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之中,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受到社会转型、体育改革带来的冲击和压力,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必须与同时代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
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若干思考作者:高茂章来源:《职业时空》2007年第15期一、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形成和发展1.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外延和内涵。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一种体育体制,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从属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为满足竞技体育发展的内在需求而确立起来的。
因此,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本质是国家为发展竞技体育所采用的组织管理体制,即在特定时期和资源约束双重背景下,政府出于某种政治、经济或文化的优先需要,以国家利益的名义,运用各种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集中调配资源用于发展竞技体育的组织方式和运行体系。
2.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在特定社会时期形成,并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建国初期,中国体育深受苏联等东欧国家的影响,于1952年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将体育总会和国防体育俱乐部一同纳入管理之中。
1956年开始在全国建立青少年体校,形成了竞技体育专业化的萌芽,此时“举国体制”开始孕育。
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业余体校、运动技术学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建立,运动员、教练员等级制度的完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确立,以及运动队“三不怕、五过硬”作风的形成,构建了“举国体制”的基本框架。
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随着国家一系列的倾向竞技体育的政策出台,“举国体制”走向成熟,从80年代开始发挥威力。
在82年第九届亚运会上击败日本、韩国等当时亚洲竞技体育强国。
1998年,国家体委改名为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这就基本确立了当今乃至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模型,也即新举国体制。
它既希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不排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并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来鼓励引导和调控社会和市场的自主和自治,并最终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自治、市场自主三者之间的协调运转和有机融合协调。
二、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历史地位1.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历史功绩和作用。
论中国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摘要]以举国体制为核心的中国体育管理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腾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依据历史和逻辑统一的哲学观点,对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发展设想。
[关键词]举国体制奥运会竞技体育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51金、21银、28铜、共100枚奖牌的好成绩,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在被问及这是不是中国体育“举国体制”发挥效力时,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魏纪中表示,51块金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举国体制”是有效的。
然而体育举国体制背后巨大的经济投入和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人们更加广泛的关注。
一、“举国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我国竞技体育实行的举国体制,是一种为实现国家目的、调动和集中全国力量、对竞技活动实行以国家机构高度统一管理体制的简称,即国家管理型体制,由国家一家来办竞技体育,社会基本上不参与。
举国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的历史条件下,集权于体委,对体育实行独家领导和管理的模式。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举国体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通过统一规划、调配、布置,对保证部分重点项目优势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举国体制面临的困惑1.由举国体制管理特点决定的困惑举国体制下的行政管理,政府包办一切,极大阻碍了社会办竞技体育进程,削弱了竞技体育的经济功能。
国家承担了绝大多数的经费,排斥了竞技体育的商业化经营和市场机制,使国家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2.市场经济下举国体制的困惑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举国体制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兼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计划存在缺陷。
政府无法完全把握经济运行信息,政府的利益无法体现中性原则,政府缺乏高效的激励机制,政府的决策可能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第二,市场存在缺陷。
市场垄断可以扭曲市场行为,使资源效率降低。
市场经济不可能有效地解决“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市场不能解决收入公平化问题,相反却有恶化收入分配差距的倾向。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选择_优先发展学校体育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选择:优先发展学校体育体育事业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发展体育可以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形象、提升综合国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为了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我们应该优先发展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系统中,通过学校组织和管理的体育课程、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
发展学校体育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学校体育是实现全民健身的基础。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通过学校体育的培养,可以养成广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身体素质。
全面发展学校体育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
其次,学校体育是培养体育人才的摇篮。
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从学校体育开始。
通过学校体育的选拔、训练和竞技活动,可以发现、培养和选拔出许多体育人才,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储备人才,为国际体育舞台上的荣誉争夺做好准备。
第三,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渠道。
学校体育不仅仅追求学生的成绩和竞技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全面发展学校体育,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机会,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让体育成为他们终身的伴侣。
第四,学校体育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体育课程的传递和实施,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式之一。
通过学校体育的开展,可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改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尽管学校体育发展具有众多优势,但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学校体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一些中小学体育设施设备不完善,体育场地紧张,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
此外,一些学校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不够,导致体育课程的实施和推广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加快发展学校体育,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战略举措。
“新型举国体制”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价值、落地模式与路径探索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然而,在全球体育强国中,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
为了适应新时代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我们需进一步推进“新型举国体制”,以推动我国成为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时代背景下的体育强国意义体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健康中国和繁荣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时代背景下,打造体育强国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体育强国是国家形象和荣誉的重要象征。
体育比赛是国家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方式,体育成就可以彰显国家实力和文化魅力。
其次,体育强国能够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人民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再次,体育强国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与创新。
体育产业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发展体育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二、新型举国体制的落地模式在推进“新型举国体制”的过程中,应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和精神为指导,构建适应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育治理体系。
具体落地模式如下:第一,充分发挥政府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引导和服务作用。
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体育事业管理水平。
第二,加强体育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
要加强学校体育和青少年体育的培养,提高基础群众体育水平;加强体育总局及各地体育机构的建设,培养高水平的体育管理和教练人员。
第三,推进体育产业和体育科技创新发展。
发展体育产业,加强与相关行业的深度融合,创新体育产品和服务;加强体育科技研发和应用,推动体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第四,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
要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弘扬体育精神;加强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在体育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探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引导、组织体制、资源保障等多方面发力。
41作者简介:王大鹏(1982—),男,北京人,学历:本科,工作单位:清华大学,职称:职员,研究方向:场馆管理。
王宏威(1984—),男,山东烟台人,学历:硕士,工作单位:首都体育学院,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水上运动、运动训练。
现代中国竞技体育管理的不足及应对措施王大鹏 清华大学 王宏威 首都体育学院摘要:近些年,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因此,如何促使中国竞技体育管理尽快实现职业化成为当下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但是现实却是竞技体育管理距离职业化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存在一些不恰当、不合理的现象以及问题,严重违背了现代体育精神。
对此,本文针对竞技体育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且基于此提出了专门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管理的完善。
关键词:中国竞技体育;体育管理;体育管理当今世界,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事业的支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家竞技体育实力的强弱不仅意味着本国体育事业的高低,还意味着本国综合国力的高低,是向世界展示本国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竞技体育就已经取得了优越的成绩,竞技体育管理也在多届奥运会的实践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尽管如此,我国竞技体育还有一些劣势不容忽视,需要社会相关人员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现代中国竞技体育管理存在的不足(一)俱乐部管理不规范1.体制改革不完善由于我国竞技体育起步较晚,所以竞技体育起初主张“举国体制”,以期集中全国优势,达到在国际体育竞技中取得最大胜利的目标。
在这一特殊背景下,现代中国竞技体育管理缺乏独立性,深受政府行政以及企业经济的影响,依靠政府的行政支持和企业的资金支持,共同对俱乐部进行管理。
这种管理方法在一定期限、一定背景下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即能够确保国家在物质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集中优势资源,快速提升国家的体育竞技水平,将国家体育竞技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并不利于竞技体育的长远发展。
浅谈我国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问题摘要:体育体制改革作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一直倍受社会各界关注与重视。
近年来,国家也根据国内外体育发展环境的变化,随之做出了一些体制的调整,并颁布了相关的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但是,在体制改革的程度、力度和范围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
本文试图对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作出相关的讨论,以求能够对其未来的改革方向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体育举国体制职业体育发展改革建国之后,由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原因,国家为了发展体育事业,颁布了一系列的体育发展方针和策略,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体制,即“举国体制”。
该体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时期,确实能够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对于当时体育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外的体育发展环境也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在此情况下,“举国体制”也逐渐开始表现出了一些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症状”。
掌控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几十年的“举国体制”将何去何从,中国的体育体制应如何改,改革到何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的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1 “举国体制”的概念及其历史必然性一种体育体制的发展和形成有着其特定社会条件,并且在这种条件下对体育事业健康、快速和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国在体育发展上实行“举国体制”,该体制最初从原苏联学习而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所谓的举国体制,是指将国家的利益作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动全国相关力量,包括物质和精神等资源,来有效地攻克某一项世界顶尖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从体育上看,就是将夺取世界大赛冠军作为其最高的目标,统一地调动全国相关力量,包括物质资源和精神意志等,来夺取良好比赛成绩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举国体制”之所以能够被我国所接受和采用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一方面,建国之后,政治封闭的中国要想发展体育事业,首要的选择便是向苏联学习和借鉴体育发展经验,同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国家,“举国体制”在中国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第35卷第2期北京体育大学学报V ol135N o12 2012年2月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 niversity Feb12012p专题论坛发展职业体育:完善举国体制战略的抉择宋继新(吉林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摘要:举国体制是集中国家有限资源,快速发展竞技体育的一种良性的体育发展方式。
但是,伴随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体育也同步转向/官本民辅0的多元的/过渡体制0。
在此背景下,提出发展职业体育,为完善举国体制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职业体育是体育市场中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元素是完整的举国体制的一部分,是对举国体制的补充和完善。
发展职业体育,首先,要创立发展职业体育的新思想;第二,创造发展职业体育的人文环境;第三,要选择好发展职业体育的路径。
建议:在国家竞技体育三元治理的初期,应以政府办专业队为主体,社会和市场办队为辅;中期,国家、社团、市场三者办队比例趋向均衡;后期,则以社会与市场办队为主,以政府办队为辅,最终实现/小政府大社会0的新格局。
关键词:职业体育;举国体制;人文环境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2-0001-04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Sports)))the C hoice of Completing the Top-down National Sports SystemSONG J-i xin(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angchun130022,Jilin China)Abstract:T he top-dow n national sports system is to co ncentrate the limited resources of the countr y to r apidlydevelop th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sports system.However,w 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 ket econ-omy w ith different market par ticipants,the national sports system has been transformed to a transitional systeml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supplemented by t he society.U nder t his background,the paper pro poses to dev elopprofessional spor ts so as to provide ideology basis for completing the national sports system.Professional sports isone of the most impor tant and dynamic factors in the complete top-down national sports system.It is a supple-ment and improvement to the nat ional sports syst em.T o develop professional sports,we should firstly adopt t henew co ncept of developing profession spor ts;secondly,cr eate a favo rable humanitarian and cultural envir onment;and thirdly,select a rational path for its dev elopment.I t proposes that,in the preliminary per iod of the nationalcompetitiv e sports w hich are invested by three parties,the g over nment shall be the dominant party of the pro fes-sional teams,and the society and market as its supplement.In the middle stage,the shar e government,societiesand market shall be balanced.And in the late per iod,the society and mar ket shall be the majo r investor of t heprofessional team and the gov ernment.s investment shall be the supplement so as to ultimately achieve the newpatter n of/small government and big so ciety0.Key words:professional sports;top-dow n national sports system;humanities env ironment;长期以来,有人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业体育0,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举国体制0是不相容的,这是不妥的。
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造血与输血、包容与共赢的关系。
最近,国家体育总局肖天副局长撰文指出,李娜最近的成功,/对中国来说,是运动项目结构在国际体坛的升级,是中国竞技体育在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0这是探究举国体制包容职业体育的思想,是富有前瞻性的战略思考。
因为国家/十二五0规划的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0,当前国内竞技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代价大,其根源在于发展方式改革滞后。
因此,研究如何进一步发展职业体育,转投稿日期:2011-11-30作者简介:宋继新,吉林省体育局局长、吉林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变国家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是完善举国体制,建设体育强国、迎接体育国家化挑战的抉择。
1发展职业体育有助于完善举国体制国家体育/十二五0规划明确提出,/创新体育体制,,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社会协同、市场支持和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发展格局。
0这是国家体育由计划经济集权的/管制0,转向市场经济民主的/善治0(治理)的前奏。
它符合世情与国情,突出了政府、社会、市场多元/治理0国家体育的思想,为发展职业体育,完善举国体制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11发展职业体育是对举国体制的补充过去的举国体制是集中国家有限资源,快速发展竞技体育的一种良性的体育发展方式。
但是,伴随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体育也同步转向/官本民辅0的多元的/过渡体制0。
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足球职业化改革为首,随之篮球、排球、乒乓球和网球等也相继向职业化过渡。
这是对举国体制的一种补充。
因为/国0从结构上说,是政府、社团与公民的/共同体0,有/政府0,无/社团0的体制,是不完整的举国体制。
因此,完整的举国体制是/官民共同体0,职业体育是民营体育的一种形式,是完整的举国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体育能为国家体育/造血0,举国体制能为国家体育/输血0。
这种造血与输血结合,能促进国家多元的竞技体育和谐、健康、共赢地发展!成熟的职业体育,要有/竞技水平、经济效益、社会声誉0三大支柱。
虽然职业体育以/经济效益0最大化为目的,但也将/社会声誉0视为赖以生存的基础。
前不久,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指出,/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基础,,我们需要一个制度,使你要满足自己的利益,必须首先满足别人的利益;第二还要教育人,教育不犯傻。
一个企业真正的竞争力是声誉,是名声,,从世界范围看,哪个地方市场经济比较发达,比较健全,哪的道德水平就高,更诚实守信。
不然无法生存。
0正如肖天同志在肯定中国女网/单飞0现象中指出,/在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发展的道路上,网球项目通过李娜等人做出了积极的、有益的、极具示范作用的探索,成果喜人。
允许一批网球运动员在原有举国体制的管理下,自主训练、参赛,在中国体育界应该说这是一个较为大胆、超前的尝试。
我们从李娜、郑洁、彭帅、晏紫等优秀选手近年来的成绩看,应该说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0这颇有见解的思考,既说明了举国体制与职业体育是相互包容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又结束了/中国专业队善战国外的业余队,战不过西方职业队0的论断。
李娜和郑洁等都是/举国体制培养,职业体育升华0的优秀网球运动员,即举国体制为其快速成才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使她们快速成长;职业体育充分彰显了她们的个性,使其加速实现了/质0的升华!通过/单飞0,李娜等人在国际重大商业比赛中取得佳绩,不仅创造了商业价值,同时也不亚于代表国家队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的价值。
这种双重价值,不仅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同时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即/准公共产品0。
长期以来,经济发达国家运用法律、价值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运作高水平竞赛,既满足了运动员个体的需要和潜能的发挥,又适应了观众高品位的需求,还能减少国家的投入和风险,从而推动体育的事业和产业健康发展。
因此,发展职业体育是对举国体制的丰富,是完善举国体制的战略抉择,是促进国家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它既符合国家/十二五0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想,又符合国家体育/十二五0规划提出的/建立符合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和趋势、适应中国国情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0的基本思路。
112完善举国体制能包容职业体育完善举国体制包括发展体育市场中的职业体育。
职业体育是体育市场中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元素,是完整的举国体制的一部分。
根据国家体育/十二五0规划提出的/创新体育体制,,完善政府统筹、社会协同、市场支持和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发展格局0的新思路分析,未来完整的举国体制的模式,应是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团参与的/三元治理模式0,国际上将其称为/善治模式0(图1)。
/三元治理模式0=政府有形手+市场无形手+社团第三只手图1善治模式在三元治理中,政府、社团、市场是在法律框架下,相对的地位平等、相互协作,包容共赢的关系。
这有助于改变过去类似国家足球运动管理中心行政、社团、公司三权合一,管办不分等弊端,从而推进国家体育社会化和民主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