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卷A(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18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幽咽(yè)戍守(shù) 瞥见(piē)憎恶(zèng)B. 琐屑(xiè)愧怍(zuò)哀悼(diào)俨然(yǎn)C. 诘问(jié)吊唁(yàn) 震悚(sǒng )呵斥(hē)D. 奔丧(sāng) 蹒跚(pán) 尴尬(gān’gà)荒谬(miào)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看台上, 观众们屏息敛声, 生怕一眨眼就错过最精彩的瞬间。
B. 汽车飞跃黄河, 真是二个惊心动魄的壮举, 让我们非常惊讶。
C.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 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
D.长江, 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 一路翻山越岭, 呼啸着奔向大海。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 养成爱读书, 尤其是读经典名著, 让书香浸润心灵。
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 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 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5.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在高山上, 我们沉默了那么久, 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
B. 在这里, 尽情欢歌处, 夜凉如水, 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C.因此, 所有的水, 都在稍作徘徊时, 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
D. 太阳出来了, 我怕被迅速蒸发, 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 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6.将文段中的①②③④句重新排序, 使语序得当。
排序正确的一项为()从固定电话的出现, 到移动电话的广泛应用, 再到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
2024年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粗心大意”中的读音是“cū”?A. 粗B. 心C. 大D. 意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3. 下列哪个词在“兴高采烈”中的意思是“高兴”?A. 兴B. 高C. 采D. 烈4. 下列哪个词在“左右逢源”中的意思是“左右”?A. 左B. 右C. 逢D. 源5. 下列哪个词在“半途而废”中的意思是“半途”?A. 半B. 途C. 而D. 废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大公无私”中的“公”是指“公共”的意思。
(×)2. “温文尔雅”中的“雅”是指“高雅”的意思。
(√)3. “锲而不舍”中的“锲”是指“雕刻”的意思。
(√)4. “大相径庭”中的“径”是指“道路”的意思。
(√)5. “心旷神怡”中的“旷”是指“空旷”的意思。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中的“寸”是指“一寸”的意思。
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的“足下”是指“脚下”的意思。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是指“迷惑”的意思。
4.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蓝”是指“蓝色”的意思。
5. “水滴石穿”中的“穿”是指“穿透”的意思。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
2. 简述《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意思。
3. 简述《荀子》中的“性恶论”的基本观点。
4. 简述《韩非子》中的“法家”思想的主要特点。
5. 简述《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锲而不舍”造一个句子。
2. 请用“左右逢源”造一个句子。
3. 请用“半途而废”造一个句子。
4. 请用“兴高采烈”造一个句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有误的一项是( )A. 畸形(jī) 悄然(qiǎo) 深恶痛疾(è) 矢志不渝B. 要塞(sài) 绯红(fēi) 锐不可挡(dānɡ) 不可名状C. 镌刻(jūan) 解剖(pāo) 藏污纳垢(ɡòu) 震聋发聩D. 履行(nǚ) 犀利(xī) 窒息(zhì) 杳无消息(yǎo)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马思远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战争与和平》, 真是妙手偶得啊!B.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 军人就该上战场。
打仗这根弦松了, 当“和平兵”的思想就会潜滋暗长。
C.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 结果事半功倍, 不仅粮食没增产, 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D.梅雨季, 雨总是下下停停, 停停下下, 连绵不断, 感觉整个人都要发霉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 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 我们学校的课改成果昭然若揭, 国内外同行大加赞赏, 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C.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 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D.经济是否迅速发展, 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青岩古镇入选‘中国古镇’特种邮票。
”句中“入选”和“邮票”依次是动词、名词。
B. “新闻阅读”“百鸟朝凤”“殚精竭虑”依次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C. 消息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新闻特写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D. “盲人女教师刘芳就像一朵开在大山深处的百合花。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6.下面句子, 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 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 我就悄悄把书一放, 挑水或放牛去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在《春》一文中没有出现?A. 花B. 草C. 树D. 风2. 《背影》一文中,作者描述的父亲形象主要体现了以下哪一点?A. 坚强B. 慈祥C. 勤奋D. 严厉3. 《社戏》一文中,主人公为什么感到失望?A. 因为没有看到社戏B. 因为被朋友欺骗C. 因为家人不理解他D. 因为错过了回家的船4. 下列哪个成语在《狼》一文中被使用?A. 狐假虎威B. 画龙点睛C. 指鹿为马D. 杯弓蛇影5. 《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的结局是什么?A. 死于饥饿B. 死于疾病C. 死于意外D. 下落不明二、判断题1. 《春》一文主要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2. 《背影》一文中,作者对父亲的描写充满了批判。
()3. 《社戏》一文中,主人公最终没有看到社戏。
()4. 《狼》一文主要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5. 《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物。
()三、填空题1. 《春》一文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2. 《背影》一文中,父亲送给作者的礼物是______。
3. 《社戏》一文中,主人公和朋友一起去看的是______。
4. 《狼》一文中,作者通过故事告诉我们______。
5. 《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因为______而被人嘲笑。
四、简答题1. 请简述《春》一文中作者对春天的描绘。
2. 请简述《背影》一文中父亲的形象。
3. 请简述《社戏》一文中主人公的心情变化。
4. 请简述《狼》一文中的故事情节。
5. 请简述《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的性格特点。
五、应用题1. 请用《春》一文中的描写手法,描绘一下你心中的秋天。
2. 请以《背影》一文中的父亲形象为原型,写一段关于你父亲的描述。
3. 请以《社戏》一文中的主人公为原型,写一段关于你和朋友的故事。
4. 请用《狼》一文中的道理,解释一下你对“团结就是力量”的理解。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一.知识积累(16分)散文犹如文字的宝石,是心灵的花朵,是从灵魂的泉眼中涌出的汩.汩清泉。
在朱自清笔下,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爬上爬下,看到.那臃肿的背景、蹒.跚动作,这时“我”才觉察到,父亲悄悄变老了:在茅盾笔下,白杨精神以高尚、正义为魂魄,以伟岸、峻拔为外形,以粗犷豁达,不折不挠.的为风骨,它是西北大地生机的象征:在汪曾祺笔下,昆明的雨季明亮,丰满、浓绿,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内心深厚的昆明情结,就是这种的情结,让汪老在年近时,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汩.汩(gǔ)蹒.跚(pán)不折不挠.(náo)千里迢.迢(tiáo)B.汩.汩(gū)蹒.跚(mán)不折不挠.(ráo)千里迢.迢(zhāo)C.汩.汩(gǔ)蹒.跚(mán)不折不挠.(náo)千里迢.迢(zhāo)D.汩.汩(gū)蹒.跚(pán)不折不挠.(ráo)千里迢.迢(tiáo)2.上面语段横线处填写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气概篷勃魂牵梦萦古希B.气概蓬勃魂牵梦萦古稀C.气慨蓬勃魂牵梦莹古希D.气慨篷勃魂牵梦莹古稀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秋日里,来趵突泉欣赏菊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公园外的车辆摩肩接踵....。
B.面对浩如烟海....的商品,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C.小明在图书馆翻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了心仪已久的小说,可谓妙手偶得....。
D.在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殚精竭虑....,勇攀高峰,逐渐将梦想化作现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B.纵观古今,每一个实现梦想的人,都会经历追梦、筑梦、圆梦三个阶段。
C.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是因为油盐聂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精选】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畸形(jī)差使(chāi)炽热(zhì)锐不可当(dāng)B. 匿名(nì)踱步(duó)不屑(xiè)深恶痛疾(wù)C. 诘责(jié)绯红(fēi)锃亮(zhèng)发人深省(xǐng)D. 泠泠(lín)缥碧(piáo)踌躇(chóu)屏息敛声(bǐng)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蛟龙号”的深潜成功、航空母舰的首航, 令国人津津乐道。
B. 农村补贴、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C.欢庆“元旦”的晚会上, 张华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D. 房屋倒塌, 道路扭曲, 电力和通讯中断, 触目惊心的震后景象凸现了地震的威力。
4.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写作水平不但在全校冒尖, 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B. 通过理论学习, 全体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水平。
C.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 要求各地在中考阶段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D.有没有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是衡量一个优秀球队的标准之一。
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 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借代)B. 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 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 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夸张)C.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 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 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 满被红霞罩着了。
(比喻)D.那航船, 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拟人)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穿过广场, 望见清式建筑群檐牙高啄, 错落有致。
②走出大殿, 登上最高处的南岭塔, 俯瞰天后宫, 远眺大海, 壮志豪情, 油然而生。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3.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翘.首(qiáo) 诘.责(jié) 盎.然(àng) 坦荡如砥.(dĭ)B.滞.留(zhì) 锃.亮 (zèn) 炽.热(chì) 惟妙惟肖.(xiào)C.禁锢.(gù) 吹嘘.(xū) 轩榭.(xiè) 络绎.不绝( yì)D.屏.息(bĭng) 喝.彩 hè) 簌.簌(sù) 深恶.痛绝(wù)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B.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隅得,便却是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副好画。
D.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儿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废寝忘食....,终于完成了为了语文课题研究。
B.我们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经济。
C.即使是面对最调皮的孩子,她也总能因她的修养而和颜悦色....。
D.青城山以山川秀丽,意境悠远而闻名,优美景色真是巧妙绝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去年5月30日,火星抵达了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见它。
一、基础知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烦恼就像打结的绳子,一头牵着自己,一头牵着他人。
(A)我们和烦恼过不去,这个结就会越“牵”越紧,烦恼就越来越多。
为了这些烦恼而xiāo hào ()我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破坏和谐友好的工作fēn wéi (),我们怎么能热情地、全力已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呢(B)又怎么能获得梦想中的成功呢?让烦恼只留五分钟,使我们才能获得及时解“结”的好办法,才能快速走向成功。
1.根据拼音在文段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2.A 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_,B 处应填的标点是_________。
(2分)3.文中有一个错别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
(2分)4.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句子写出来。
(2分)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在这出话剧里,二十出头的她扮演一个失去孩子的老妪,言语、动作无不·惟·妙·惟·肖。
B.语文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C.河间驴肉火烧所用驴肉的部分供应商,用骡子肉来冒充驴肉,真是·自·出·心·裁。
D.在考试前,老师让我们认真对待考试,遵守考试纪律,做一个·坦·荡·如·砥的人。
6.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人格是什么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③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⑤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A.①⑤④②③B.②④①⑤③C.①⑤③②④D.③②④①⑤7.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溪水唱着歌儿,欢快地向前奔去。
B.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我国古代的“三代”?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蛇添足B. 完璧归赵C. 退避三舍D. 负荆请罪4. 《水浒传》中,谁被称为“及时雨”?A. 宋江B. 卢俊义C. 吴用D. 林冲5. 下列哪个节日与端午节有关?A. 端午节B. 中秋节C. 重阳节D. 清明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2. 《庐山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3.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4.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作,表达了忠诚、敬业、爱国的精神。
3.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
4. 唐代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及主要过程。
2.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3. 请简要介绍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风格。
4.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5. 请简要介绍《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运用《论语》中的智慧,谈谈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2. 请结合《出师表》的内容,谈谈忠诚、敬业、爱国的精神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3. 请运用《三国演义》中的智慧,谈谈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困境。
4. 请结合《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谈谈如何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目标。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四篇)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篇一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①枯瘠()②分泌()③厌nì()④心无旁wù()2.课内古诗文默写。
(8分)①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 ?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池鹤》)④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⑤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⑥爱惜芳心莫轻吐,。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⑦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⑧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3.解释下列加点字。
(4分)①无案牍之劳形②父母岁有裘葛之遗③诎右臂支船④主人日再食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陶渊明一生傲骨奇崛,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b.寺庙“借佛敛财”的行为亵渎了宗教活动场所的庄严与神圣。
c.倘若不是梅西在赛场上力挽狂澜,巴萨该场比赛不会早早锁定胜局。
d.日本政治首脑再次公开参拜靖国guo神社,并奉甲级战犯为英雄,其目的是不屑置辩的。
5.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2分)a.在大量的题海战中,常常使得我们的每一根神经都是紧绷着的。
b.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了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c.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d.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我们应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
6.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科学家此前就发现,普通鱼类可以通过内耳中耳石上的生长轮来判断年龄。
②龙虾的具体年龄一直是个谜,甚至有人认为它活到100岁都没有问题。
③科学家最近还发现,龙虾身上也有“年轮”,可以计算出它的年龄。
④研究人员发现,这类物种的生长轮可以在它们连接身体和眼球部分的眼柄中找到。
⑤我们通过树木的年轮可以判断其年龄,那么,动物尤其是我们所知甚少的海中动物呢?a.①⑤③②④ b.⑤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⑤①d.⑤③②④①7.下列对名著《水浒传》评述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秉承着忠义堂外杏黄旗上写的“替天行道”的宗旨,他们疾恶如仇,劫富济贫。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卷A(附答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卷A(附答案)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阻遏(è)悠(yōu)闲诘(jié)问蹒(pǎn)跚B.滞(zhì)笨匀称(chèn)丘壑(hè)蟠(pán)龙C.翩(piān)然两栖(qī)琐屑(xiè)濒(pín)临D.阡(qiān)陌曦(xī)月陋(lù)室农谚(y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在后面的方格中加以改正。
①月明风青莫名其妙满院狼藉迥然不同②井然有序巧妙绝纶草长莺飞相安无事③惟妙惟肖豁然开朗微不足到富丽堂皇④若有所失铸剑为犁消声匿迹相安无事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B.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看到家境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C.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D.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根据土地特点设计具体的园林。
)4.文学知识填空。
①《芦花荡》一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
②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诗人、学者。
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本学期我们学过的他的一篇散文《》。
③《三峡》选自《水经注疏》,题目是编者加的。
作者,(朝代)地理学家。
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
④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的《》一诗。
5.背诵默写。
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②登临吴蜀横分地,。
③夜阑卧听风吹雨,。
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写出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看到江水冲出山峦向着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的诗句是:,.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是本册教材推荐阅读的名著之一,你一定读过了吧。
请根据你平时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完成读书卡片的制作。
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主人公姓名:主人公性格特征:阅读心得:二、阅读(一)阅读《爱莲说》一文,完成后面各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②濯清涟而不妖()③亭亭净植()④宜乎众矣()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9.本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描写莲的名句,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人们喜爱这个句子的原因。
10.本文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含蓄地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11.假如我市确定市花,进行民意调查,你准备提名哪一种花作为我市的市花?请谈谈理由。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天窗江南月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
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
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
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
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
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
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
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
”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
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
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
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
天窗外,夜色冥茫。
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
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
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
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仿佛倏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
⑤仲夏,多雷阵雨。
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
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
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⑥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⑦“一窍仰穿,天光下射。
”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
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选自《都市文萃》2010年第4期,有删改)12.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13.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1)赏析下面句子。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2)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14.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1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B.第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C.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D.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16.文章结尾写“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下列名著中就有能表现这一哲理的事例,请简要叙述一例。
《童年》《名人传》名著:《》事例:(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嫦娥奔月路上的艰辛(节选)郭之文对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执行的飞行任务而言,发射成功只是完成了第一步。
专家表示,在发射成功之后,“嫦娥一号”卫星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还将经过加速、轨道修正、制动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其中三个环节至关重要。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后,将在调相轨道绕地运行数日。
之后,嫦娥一号卫星将迎来实施地月轨道转移的关键时刻。
只有迈过这道门槛,嫦娥一号卫星才能进入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真正奔向月球。
嫦娥一号卫星在奔月轨道飞行116小时左右将接近月球。
此时,高速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将实施首次“刹车制动”,确保自己被月球捕获。
只有成功被月球捕获,来自中国的“嫦娥”才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
而一旦出现闪失,中国“嫦娥”或将与月球擦肩而过,失之交臂,或将撞击月球。
在被月球捕获之后,嫦娥一号卫星还将经过两次近月制动,才能从大椭圆轨道进入距离200公里的工作轨道。
通过数日的在轨测试后,卫星有效载荷将全部打开开始工作。
只有成功传输回相关探测数据后,才表明嫦娥一号卫星的科学探测计划开始顺利实施。
至此,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方才真正宣布“获得成功”。
嫦娥一号卫星绕月飞行一年,还将面临两次考验—月蚀考验。
发生月蚀时,太阳光线被地球挡住,无法直接照射到月球,此时围绕月球运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将和月球一起进入几个小时的黑暗时光。
嫦娥一号在绕月运行过程中,主要依靠卫星上的太阳能帆板接受太阳照射发电,而在长达几小时的黑暗期内,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无法工作。
另外,由于没有太阳的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最低可达零下一百三十摄氏度左右,对卫星上的各种设备是一个考验。
针对这些影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们提高了卫星自带蓄电池的性能,同时设法让嫦娥一号在月蚀期间“节衣缩食”。
除保证最基本的部件用电外,卫星上其它部件尤其是“耗电大户”们将暂时停止工作。
17.嫦娥奔月的三大关键环节是什么?A.B.C.18.根据文章内容,写出“嫦娥一号卫星”奔月之旅变轨过程。
升空→→→→19.从本文中看出,“嫦娥一号卫星”奔月之旅中实施几次“制动”?每次“制动”的作用是什么?20.月蚀对“嫦娥一号卫星”带来哪些影响?针对这些影响,专家们采取了什么措施?21.本文在说明“嫦娥一号卫星”面临月蚀考验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说说有什么作用?三、写作22.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
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
我们呼唤真情,我们呼唤责任,我们呼唤和平……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
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
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期末试题A1.B2.①清②伦③道④销3.D4.①孙犁荷花淀②散文家背影③郦道元北魏③杜甫望岳5.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徙倚湖山欲暮时③铁马冰河入梦来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6.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坚强、勇敢、有坚定的信仰我们应当向保尔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为之奋斗终生7.①多②洗涤③立④应当8.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②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9.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10.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11.示例1:兰花,兰花无论置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