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七章滞后变量
- 格式:ppt
- 大小:625.04 KB
- 文档页数:33
1.经济变量: 经济变量是用来描述经济因素数量水平的指标。
2.解释变量:是用来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即因变量)为什么变动、如何变动的变量。
它对因变量的变动做出解释,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中的“因”。
3.被解释变量: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
它的变动是由解释变量做出解释的,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的果。
)4.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表现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是模型求解的结果。
5.外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表现为非随机变量。
它影响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其数值在模型求解之前就已经确定。
6.滞后变量:是滞后内生变量和滞后外生变量的合称,前期的内生变量称为滞后内生变量;前期的外生变量称为滞后外生变量。
7.前定变量:通常将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合称为前定变量,即是在模型求解以前已经确定或需要确定的变量。
8.控制变量: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人为设置的反映政策要求、决策者意愿、经济系统运行条件和状态等方面的变量,它一般属于外生变量。
9.计量经济模型:为了研究分析某个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采用的随机代数模型, 是以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现象所作的描述和概括。
10.函数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 的取值可以通过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以某种形式惟一地、精确地确定,则y 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函数关系。
11.相关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 的取值受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的影响,但并不由它们惟一确定,则y 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相关关系。
12.最小二乘法:用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
13.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在古典假定条件下,OLS 估计量是模型参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这一结论即是高斯-马尔可夫定理。
14.总变差(总离差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
15•回归变差(回归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因变量的估计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也就是由解释变量解释的变差。
练习题7.1参考解答(1)先用第一个模型回归,结果如下:22216.4269 1.008106 t=(-6.619723) (67.0592)R 0.996455 R 0.996233 DW=1.366654 F=4496.936PCE PDI =-+==利用第二个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如下:122233.27360.9823820.037158 t=(-5.120436) (6.970817) (0.257997)R 0.996542 R 0.996048 DW=1.570195 F=2017.064t t t PCE PDI PCE -=-++==(2)从模型一得到MPC=1.008106;从模型二得到,短期MPC=0.982382,长期MPC= 0.982382+(0.037158)=1.01954 练习题7.2参考答案(1)在局部调整假定下,先估计如下形式的一阶自回归模型:*1*1*0*t t t t u Y X Y +++=-ββα 估计结果如下:122ˆ15.104030.6292730.271676 se=(4.72945) (0.097819) (0.114858)t= (-3.193613) (6.433031) (2.365315)R =0.987125 R =0.985695 F=690.0561 DW=1.518595t t t Y X Y -=-++根据局部调整模型的参数关系,有****11 ttu u αδαβδββδδ===-=将上述估计结果代入得到: *1110.2716760.728324δβ=-=-=*20.738064ααδ==-*0.864001ββδ==故局部调整模型估计结果为:*ˆ20.7380640.864001ttYX =-+ 经济意义解释:该地区销售额每增加1亿元,未来预期最佳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为0.864001亿元。
运用德宾h 检验一阶自相关:(121(1 1.34022d h =-=-⨯=在显著性水平05.0=α上,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临界值21.96h α=,由于21.3402 1.96h h α=<=,则接收原假设0=ρ,说明自回归模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经济变量:经济变量是用来描述经济因素数量水平的指标。
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也称自变量,是用来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即因变量)为什么变动、如何变动的变量。
它对因变量的变动作出解释,表现为议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中的“因”。
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也称因变量或应变量,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
它的变动是由解释变量作出解释的,表现为议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的果。
内生变量: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表现为具有一定概率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的影响,是模型求解的结果。
外生变量:外生变量是由模型统计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不受模型内部因素的影响,表现为非随机变量,但影响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其数值在模型求解之前就已经确定。
滞后变量:滞后变量是滞后内生变量和滞后外生变量的合称,前期的内生变量称为滞后内生变量;前期的外生变量称为滞后外生变量。
前定变量:通常将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合称为前定变量,即是在模型求解以前已经确定或需要确定的变量。
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是为满足描绘和深入研究经济活动的需要,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人为设置的反映政策要求、决策者意愿、经济系统运行条件和状态等方面的变量,它一般属于外生变量。
计量经济模型:计量经济模型是为了研究分析某个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采用的随机代数模型,是以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现象所作的描述和概括。
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模型总体回归模型与样本回归模型最小二乘法:在残差满足VPV为最小的条件下解算测量估值或参数估值并进行精度估算的方法。
其中V为残差向量,P为其权矩阵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在给定经典线性回归的假定下,最小二乘估计量是具有最小方差的线性无偏估计量。
回归变差(回归平方和)剩余变差(残差平方和)估计标准误差样本决定系数:将回归平方和与总离差平方和之比称为判定系数其值界于0~1之间,R²越大,残差平方和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回归直线与样本数据拟合的越好。
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t检验经济预测点预测区间预测拟合优度:指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残差.偏回归系数:在多元回归分析中,随机因变量对各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表示各自变量对随机变量的影响程度总变量(总离差平方和):用TSS表示。
第七章一、1、A2、D3、B4、D5、C6、A7、B8、C9、B 10、D 11、A 12、A 13、C 14、A 15、D 二、1、ABD2、BC3、ACD4、ABD5、ABC 三、1、滞后现象:解释变量需要通过一段时间才能完全作用于被解释变量。
原因:心理预期因素、技术因素、制度因素。
2、存在的问题:自由度问题、多重共线性问题、滞后长度难于确定。
利用经验加权估计法和阿尔蒙法。
3、有滞后现象。
四、1、对2、错3、错4、对5、错五、 1、0010122012301240120,,24,39,4160.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βββββ===++=++=++=++=解方程可得,01121314330,,,,044a a a βββββ=====。
2、3、首先将M 滞后一期并乘上1(1)γ-得到**1111111211(1)(1)(1)(1)t t t t M Y R γγαγβγβμ-----=-+-+-+**1111121111**1112221111***11122112111**111221(1)[(1)](1)[(1)](1)[(1)()](1)[(1)]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M M Y R R Y R R Y R R R Y R R γαγβγβγμγμαγβγβγγγμγμαγβγβγγγμγμαγβγβγ---------⇒--=++--+--=++--+-+--=++--+-+--=++--+*212111*11122212111()(1)()(1)t t t t t t t t R Y R R βγγμγμαγβγβγβγγμγμ-----+--=+++-+--)2(])1()[1()1)(()1()1()1(])1()[1()1()()1()1()1()()1(2112*2221212221112122112211*2212122111121111*12122211111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R R Y M M R R Y M M R R Y M M μγμγγγγβγβγγβγαγγγγμγμγγβγβγβαγγμγμγγβγβγβαγγ(1)-(2) 于是t M 可表示为:1211212211211122121122[(1)][(1)]()(1)(1)(2)(1)(1)t t t t ttt t t t M Y Y R R M M γγαγβγγβγγγγγμγγμγγμ------=+--+--+-+--+-+-+--* ()六、1、(1)E t t Qt tE12297.00007.0028.0172.022.14ˆ----+=(2.61)(0.014) (0.015) (0.0002) (0.033)(5.448 )(12.286)(-1.867) (-3.5 ) ( -9)(2)模型中考虑了预期因素,是对“期望模型”做出的假定。
名词解释1.经济变量:经济变量是用来描述经济因素数量水平的指标。
2.解释变量:是用来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即因变量)为什么变动、如何变动的变量。
它对因变量的变动做出解释,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中的“因”。
3.被解释变量: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
它的变动是由解释变量做出解释的,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的果。
4.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表现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是模型求解的结果。
5.外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表现为非随机变量。
它影响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其数值在模型求解之前就已经确定。
6.滞后变量:是滞后内生变量和滞后外生变量的合称,前期的内生变量称为滞后内生变量;前期的外生变量称为滞后外生变量。
7.前定变量:通常将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合称为前定变量,即是在模型求解以前已经确定或需要确定的变量。
8.控制变量: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人为设置的反映政策要求、决策者意愿、经济系统运行条件和状态等方面的变量,它一般属于外生变量。
9.计量经济模型:为了研究分析某个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采用的随机代数模型,是以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现象所作的描述和概括。
$10.函数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可以通过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以某种形式惟一地、精确地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函数关系。
11.相关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受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的影响,但并不由它们惟一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相关关系。
12.最小二乘法:用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
13.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在古典假定条件下,OLS估计量是模型参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这一结论即是高斯-马尔可夫定理。
14.总变差(总离差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
15.回归变差(回归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因变量的估计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也就是由解释变量解释的变差。
计量经济学习题第7章单方程回归模型的几个专题第7章单方程回归模型的几个专题一、名词解释1、虚拟变量2、模型设定误差3、工具变量4、工具变量法5、变参数模型6、分段线性回归模型7、虚拟变量模型二、简答题1、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作用是什么?2、虚拟变量引入的原则是什么?3、虚拟变量引入的方式及每种方式的作用是什么?4、判断计量经济模型优劣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模型设定误差的类型有那些?6、工具变量选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7、滞后变量模型包括哪几种类型?写出各自的模型形式。
8、设定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9、在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时,什么时候,为什么要引入虚拟变量?三、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消费函数i i i x c c y μ++=10中,消费支出不仅与收入x 有关,而且与消费者的年龄构成有关,若将年龄构成分为小孩、青年人、成年人和老年人4个层次。
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不变,则考虑上述构成因素的影响时,该消费函数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2、当质的因素引进经济计量模型时,需要使用()A. 外生变量B. 前定变量C. 内生变量D. 虚拟变量3、.由于引进虚拟变量,回归模型的截距或斜率随样本观测值的改变而系统地改变,这种模型称为()A. 系统变参数模型B.系统模型C. 变参数模型D. 分段线性回归模型4、.假设回归模型为i i i x y μβα++=,其中Xi 为随机变量,Xi 与Ui 相关则β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 )A.无偏且一致B.无偏但不一致C.有偏但一致D.有偏且不一致5、假定正确回归模型为i i i i x x y μββα+++=2211,若遗漏了解释变量X2,且X1、X2线性相关则1β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 )A.无偏且一致B.无偏但不一致C.有偏但一致D.有偏且不一致6、对于误差变量模型,模型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是( )A.无偏且一致的B.无偏但不一致C.有偏但一致D.有偏且不一致7、系统变参数模型分为( )A.截距变动模型和斜率变动模型B.季节变动模型和斜率变动模型C.季节变动模型和截距变动模型D.截距变动模型和截距、斜率同时变动模型8、虚拟变量( )A.主要来代表质的因素,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用来代表数量因素B.只能代表质的因素C.只能代表数量因素D.只能代表季节影响因素9、. 分段线性回归模型的几何图形是( )A.平行线B.垂直线C.光滑曲线D.折线10、如果一个回归模型中不包含截距项,对一个具有m 个特征的质的因素要引入虚拟变量数目为( )A.mB.m-1C.m-2D.m+111、设某商品需求模型为Yt=β0+β1Xt+Ut ,其中Y 是商品的需求量,X 是商品的价格,为了考虑全年12个月份季节变动的影响,假设模型中引入了12个虚拟变量,则会产生的问题为()A .异方差性B .序列相关C .不完全的多重共线性D .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四、多项选择题1、系统变参数模型中,参数变化是( )A.随机的B.离散的C.非随机的D.连续的E.系统的2、在包含有随机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中,可用作随机解释变量的工具变量必须具备的条件有,此工具变量( )A.与该解释变量高度相关B.与其它解释变量高度相关C.与随机误差项高度相关D.与该解释变量不相关E.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3、关于虚拟变量,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 .是质的因素的数量化B .取值为l 和0C .代表质的因素D .在有些情况下可代表数量因素E .代表数量因素4、虚拟变量的取值为0和1,分别代表某种属性的存在与否,其中()A 、0表示存在某种属性B 、0表示不存在某种属性C 、1表示存在某种属性D 、1表示不存在某种属性E 、0和1代表的内容可以随意设定5、在截距变动模型i i i x D y μβαα+++=10中,模型系数()A 、0α是基础类型截距项B 、1α是基础类型截距项C 、0α称为公共截距系数D 、1α称为公共截距系数E 、01αα-为差别截距系数6、对于线性回归模型i i i i Dx x D y μββαα++++=)(2110,其中D 为虚拟变量,有()A 、其图形是两条平行线B 、基础类型的截距项是0αC 、基础类型的截距为1βD 、差别截距系数为1αE 、差别斜率系数为12ββ-7、对于分段线性回归模型t t t t D x x x y μβββ+-++=)(*210,其中()A 、虚拟变量D 代表品质因素B 、虚拟变量D 代表数量因素C 、以*x x t =为界,前后两段回归直线的斜率不同D 、以*x x t =为界,前后两段回归直线的截距不同E 、该模型是系统变参数模型的一种特殊形式五、计算题1、家庭消费C ,除依赖于收入Y 之外,还同下列因素有关:(1)民族:汉、蒙、满、回、藏(2)家庭小孩数:没有孩子、1-2个孩子、3个及以上孩子(3)户主的文化程度:高中以下、高中、大专以上试设定该家庭消费函数的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