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与标准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37.00 KB
- 文档页数:5
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含紫杉醇(Txol)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年6月~7年8月对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含紫杉醇联合方案化疗均为根治性手术并术后化疗后复发均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
其中紫杉醇+阿霉素(ADM)18例紫杉醇+顺铂(DDP)1例。
结果:例患者完全缓解(CR)例(6.5%)部分緩解(PR)16例(5%)稳定(SD)8例(5%)进展(PD)6例(18.8%)总有效率(CR+PR)56.%临床获益率(CR+PR+SD)81.%。
主要毒性反应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
结论:紫杉醇联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好毒性反应可以耐受未出现过敏反应。
关键词紫杉醇联合化疗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女性的健康从紫杉类植物树皮中提取的活性成分紫杉醇(PTX)是一种新的抗微管药物。
临床研究表明紫杉醇对多种肿瘤有明显疗效。
我科自年6月~7年8月采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我科自年6月~7年8月采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例例乳腺癌患者均为根治性手术并术后化疗后复发均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
年龄8~5岁PS评分≥7分预期生存期≥个月有可测量或可评价的肿瘤病灶。
体检测量病灶直径≥1.cm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正常。
治疗方法:药物选用紫杉醇注射液。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含紫杉醇联合方案。
既往未用过阿霉素(ADM)者选用Txol+ADM既往用过阿霉素者选用Txol+顺铂(DDP)紫杉醇15mg/m用非聚氯乙烯材料的输液管静滴小时以上第1天;阿霉素mg/m静滴第1天DDP mg/m静滴第1~天。
用药前常规用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西咪替丁行抗过敏治疗;常规予恩丹西酮或格拉司琼止吐治疗1天为1周期共行~6周期。
疗效评价: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抗肿瘤药物客观疗效标准进行评价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
乳腺癌化疗标准
乳腺癌化疗的标准方案通常基于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
和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定制。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乳腺癌化疗的
标准方案:
1. 辅助化疗: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后通常会进行辅助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紫杉类(如紫杉醇、多西他赛)、环磷酰胺等。
2. 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化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
新辅助化疗的方案通常与辅
助化疗类似,但可能会根据肿瘤的反应进行调整。
3. 转移性乳腺癌化疗:对于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化疗方案通常包括蒽环类、紫杉类、环磷酰
胺、卡培他滨、长春瑞滨等药物的组合。
化疗方案的选择和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定制,并且在化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毒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化疗只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通常需要结合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乳腺癌的化疗方案与剂量选择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造成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有效治疗乳腺癌,化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然而,在制定化疗方案和选择剂量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副作用。
本文将讨论乳腺癌的化疗方案与剂量选择的相关问题。
一、化疗方案选择乳腺癌的化疗方案主要包括单药和联合用药两种方式。
单药化疗通常采用一种化疗药物,如顺铂或紫杉醇。
联合用药则是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种化疗药物,常见的联合方案有AC、FAC、TAC等。
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理类型、分期和患者的一般状况等进行个体化评估。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一般建议采用联合用药方案。
AC方案由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组成,FAC方案由氟尿嘧啶、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组成,TAC方案则由紫杉醇、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组成。
这些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已被证明具有较好的疗效。
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联合用药方案同样是常见的选择。
例如,TP方案由紫杉醇和顺铂组成,EC-T方案则由左旋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和紫杉醇组成。
这些联合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二、剂量选择化疗的剂量选择是个体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剂量的设定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特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化疗药物的毒性表现。
剂量过低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剂量过高则可能增加患者的毒副作用。
目前,化疗剂量选择主要依据患者的体表面积进行计算。
BSA (Body Surface Area)是用于反映一个人身体表面面积的指标,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
根据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和效果,设计师药物剂量是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药物剂量为基础。
除了体表面积,医生还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化差异,例如肝肾功能、年龄和相关疾病等情况。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减少或调整剂量,以避免副作用或提高疗效。
因此,在制定化疗方案和选择剂量时,患者需与医生密切合作,及时告知任何症状和变化。
三、化疗副作用与对策化疗副作用是化疗治疗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常见的包括恶心、呕吐、脱发和免疫功能抑制等。
乳腺癌免疫组化报告,求治疗方案:
化疗是肯定要做的,建议AC-T方案,即阿霉素(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打4个,然后用单药紫杉醇化疗,每周一次,共12周。
化疗化疗
前后可以口服中药,化疗前中药以扶正、健脾益气为主,化疗后可以加用软坚散结成分。
此外,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绝经前患者的化疗要足量足疗程,结合淋巴结情况决定放不放疗。
56岁,对于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来说应该是一个预后较好的因素,但
是不能大意;淋巴结阴性预后较好,放疗就不用做了,局部复发的几率较小,注意定期复查监测病情。
建议你4-6个月复查一次,主要是要防治内脏转移。
临床经验提示,受体阴性的乳腺癌出现内脏(肝、肺)转移比较常见,所以复查时注意胸片及腹部B超。
临床上绝经后、较大肿块的乳腺癌往往预后都不错,所以,希望这个病人不是例外。
另外,病人的CerbB-2免疫组化为两个+,如果经济条件还不错,可
以复查一下FISH,如果FISH检测是阳性,提示患者可以应用赫赛汀(靶向)治疗,但是您要想好了,赫赛汀一年的费用是28万,单纯FISH检测是2500-2800。
要是不考虑应用赫赛汀就不用查FISH了。
不知道我的回答你能不能看懂,如果还有别的问题可以给我发邮件。
1。
乳腺癌化疗AC-T方案简介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作为常用的治疗手段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AC-T方案是一种常用的乳腺癌化疗方案,包含两个主要药物:阿霉素(Adriamycin,A)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以及两个辅助药物:紫杉醇(Taxol,T)和曲妥珠单抗(Herceptin,H)。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化疗AC-T方案的使用方法、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化疗周期乳腺癌化疗AC-T方案的周期通常为每3周一周期,共6个周期,即化疗持续时间为18周。
每个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即AC阶段和T阶段。
AC阶段通常在第1、2、3个周期进行,而T阶段在第4、5、6个周期进行。
AC阶段AC阶段使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两种药物。
阿霉素(Adriamycin)阿霉素是一种抗癌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过程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阿霉素的剂量通常为60-75毫克/平方米,每3周一次,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环磷酰胺是一种化学治疗药物,通过抑制癌细胞DNA合成进而抑制其生长。
环磷酰胺的剂量通常为600-1200毫克/平方米,每3周一次,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T阶段T阶段使用紫杉醇和曲妥珠单抗两种药物。
紫杉醇(Taxol)紫杉醇是一种通过抑制微观管蛋白结合,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进而抑制其生长的药物。
紫杉醇的剂量通常为175毫克/平方米,每3周一次,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曲妥珠单抗(Herceptin)曲妥珠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药物,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
曲妥珠单抗的剂量取决于患者的体重和身体表面积,通常为每周4毫克/千克。
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副作用乳腺癌化疗AC-T方案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1.恶心和呕吐:化疗药物可能会刺激消化系统,导致恶心和呕吐。
医生通常会开具药物来缓解这些症状。
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1、TAC方案多西她赛 75mg /M2 d1阿霉素50 /M2 d1环磷酰胺 500 /M2 d1 共6个周期,21天为1周期多西她赛预处理:地塞米松8mg Bid连续3天(-1,1,2) 适用于高度复发危险得病例。
该方案中多柔比星得不良反应主要为心脏毒性,心肌毒性与剂量累计密切相关,辅酶Q10,维生素C,维生素E可清除自由基,可能会降低心脏毒性。
该方案得剂量限制性毒性就是造血系统毒性,白细胞,尤其就是粒细胞下降,易引起发热性粒细胞下降与感染、而且粒细胞下降发生早,最早发生在用药后3~4天,降至最低点得时间就是第8天,通常再降至最低点1周左右能完全恢复、,预防使用G-CSF可有效地预防严重得骨髓抑制得发生。
如出现发热性粒细胞下降应注意以下几点:拍摄胸片,查血常规;尽量避免有创操作,仔细检查并尽可能发现感染病灶及感染;常规进行血、尿培养、中心静脉置管或可疑感染部位得培养;经验性应用广谱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更换抗生素等。
本方案致吐性为中等程度,应用5-HT3拮抗剂。
2、AC—P方案阿霉素 60mg/M2 d1第1-4周期环磷酰胺600mg /M2 d1 第1—4周期紫杉醇 175mg /M2d1 第5-8周期 21天为1周期紫杉醇预处理:地塞米松20mg 口服(用药前12h、前6h)苯海拉明40mg肌注、西咪替丁400mg静脉注射(用药前30min) 适用于高度复发危险得病例注意事项:紫杉醇用药需测量血压(化疗前30min、0min、后15min、后30min、后60min、后2h、后3h),静滴时间:3h; 紫杉醇在滴注得最初几分钟内,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如发生过敏反应症状较轻微,如脸红或局部皮肤反应,则不需终止治疗。
如果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血压下降超过20mmHg、支气管痉挛或全身皮疹或红斑,则需立即停止滴注,并进行对症治疗。
紫杉醇用药2-3天后会感到关节与肌肉疼痛,在给予G—CSF治疗得病人肌肉疼痛会加重。
乳腺癌的化疗方案与疗效评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逐年增加。
化疗是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以达到控制和治愈病情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当前乳腺癌的化疗方案及其疗效评估方法。
一、乳腺癌的化疗方案化疗方案的选择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情分期、分子分型以及个体化治疗要求来决定的。
主要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环磷酰胺等。
乳腺癌化疗方案通常包括三种形式: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和术后化疗。
1. 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之前进行的化疗,主要目的是缩小或清除肿瘤,从而提高手术的可行性和疗效。
这种化疗方案常常适用于初期乳腺癌、大肿瘤体积或淋巴结转移明显的患者。
根据分子分型和具体病情,常见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包括AC-T方案(阿霉素+环磷酰胺-紫杉醇),TAC方案(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等。
2. 术前化疗术前化疗也称为强化化疗或预处理化疗,即在手术之前进行的化疗。
术前化疗可以通过缩小肿瘤体积、控制转移、改善手术效果和预测患者的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常见的术前化疗方案有CAF方案(阿霉素+多柔比星+环磷酰胺)、CEF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顺铂)等。
3. 术后化疗术后化疗是指在手术完全切除肿瘤之后进行的化疗。
其主要目的是减少隐匿转移、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预防复发。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术后化疗方案可以选择单药或联合用药。
常见的术后化疗方案有CMF方案(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和AC方案(阿霉素+环磷酰胺)等。
二、疗效评估方法评估乳腺癌化疗的疗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指标来确定。
常用的疗效评估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临床评估。
1.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评估化疗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方法包括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这些检查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数量和分布情况,评估化疗对肿瘤的缩小和消灭是否有效。
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与标准方案的对比研究<em>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 目的探讨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与标准三周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选择20__年4月~20__年3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4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患者给予紫杉醇70mg/m2,阿霉素30mg/m2,1次/周,连续3周,4周为1个周期;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紫杉醇135mg/m2,d1,阿霉素50mg/m2,d1,3周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病理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恶心、呕吐、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肌肉关节痛等毒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剂量密度增加,总体疗效更高,且近期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关键词] 紫杉醇;阿霉素;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毒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0616(20__)19-118-03[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centcurative effect of Paclitaxel, Pharmorubicin weekly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Methods 49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__ to 20__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4 pati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aclitaxel 70mg/m2, pharmorubicin 30mg/m2, 1time/week, continue 3 weeks, 4 weeks as a cycle; 25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Paclitaxel 135 mg/m2, Pharmorubicin 80mg/m2, d1, 3 weeks as a cycl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three cycles, recent curative effect and sid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50%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72.00% in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results showed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adverse reaction such as nausea, vomiting, hair loss, neutropenia,thrombocytopenia, and muscle joint pain compared,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Paclitaxel, pharmorubicin weekly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increases the dose density, with higher total efficacy and no obvious recent adverse reaction,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Paclitaxel; Pharmorubicin;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Adverse reaction1982年Frei提出早期辅助化疗的概念,对于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应尽早应用辅助化疗,在肿瘤诊断明确后即予以化疗,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称为新辅助化疗,目前新辅助化疗已经成为世界上治疗乳腺癌的一种新趋势。
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与标准方案的对比研究作者:田婕丽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5年第19期[摘要] 目的探讨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与标准三周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4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患者给予紫杉醇70mg/m2,阿霉素30mg/m2,1次/周,连续3周,4周为1个周期;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紫杉醇135mg/m2,d1,阿霉素50mg/m2,d1,3周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剂量密度增加,总体疗效更高,且近期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关键词] 紫杉醇;阿霉素;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毒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9-118-03[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cent curative effect of Paclitaxel, Pharmorubicin weekly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Methods 49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4 pati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aclitaxel 70mg/m2, pharmorubicin 30mg/m2, 1 time/week, continue 3 weeks, 4 weeks as a cycle; 25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Paclitaxel 135 mg/m2, Pharmorubicin 80mg/m2, d1, 3 weeks as a cycl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three cycles, recent curative effect and sid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50%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72.00%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aclitaxel, pharmorubicin weekly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increases the dose density, with higher total efficacy and no obvious recent adverse reaction,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Paclitaxel; Pharmorubicin;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dverse reaction1982年Frei提出早期辅助化疗的概念,对于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应尽早应用辅助化疗,在肿瘤诊断明确后即予以化疗,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称为新辅助化疗,目前新辅助化疗已经成为世界上治疗乳腺癌的一种新趋势。
国外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后获得病理学完全缓解的乳腺癌患者子总体生存期获益更高,因此目前追求新辅助化疗后患者病理学完全缓解成为临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主要目标,探索新的化疗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新辅助化疗效果成为乳腺癌临床治疗的重要方向[1-2]。
本研究对本院近年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剂量密集法)进行新辅助化疗,探讨其近期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初诊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均经病灶穿刺组织学检查证实。
纳入标准:ⅢA期乳腺癌,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但肿瘤固定;或肿瘤直径>5cm,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但不固定;(2)ⅢB期乳腺癌,肿瘤直接侵润胸壁或皮肤,伴随腋窝内乳淋巴结转移;(3)患者仅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而无其他脏器远处转移。
剔除非初诊患者,既往进行治疗者,以及心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
研究共纳入49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58岁,平均(43.6±8.2)岁。
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3.0±9.4)岁,病理分型为浸润性导管癌20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肿瘤分期为ⅢA期13例,ⅢB期11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44.2±8.3)岁,病理分型为浸润性导管癌22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肿瘤分期为ⅢA期14例,ⅢB期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观察组24例患者给予紫杉醇(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H20059962)70mg/m2,阿霉素(辉瑞制药无锡有限公司,H20000496)30mg/m2,1次/周,连续3周后间歇1周,4周为1个周期;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紫杉醇(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H20059962)135mg/m2,d1,阿霉素(辉瑞制药无锡有限公司,H20000496)50mg/m2,d1,3周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全部患者完成3个周期治疗后采用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RP),稳定(SD)、进展(PD),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计算总有效率(RR)。
且患者手术后组织标本送病理室,由高年资病理医师判断是否病理完全缓解(pCR: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均无残留浸润性癌细胞,残留原位癌也属于病理完全缓解)[3]。
化疗期间观察患者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并采用WHO不良反应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2 结果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 两组毒副作用比较两组恶心、呕吐、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肌肉关节痛等毒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乳腺癌术前化疗称为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有助于了解肿瘤对化疗的敏感程度,为进一步化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4-5];此外还能使肿瘤缩小,便于手术,降低分期,使更多的患者能够进行保乳手术;防止新转移灶的形成,刺激免疫活性;帮助患者消灭潜在的亚临床病灶,为局部晚期患者创造手术条件;还能有效防止耐药细胞株的形成[6-7]。
目前新辅助化疗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乳腺癌的一种新趋势[8]。
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患者之间总体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复发率等无明显差异,而新辅助化疗后获得病理学完全缓解的患者远期生存率可明显增高,可见病理学完全缓解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9-10];因此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成为新辅助化疗主要研究方向。
国外基础研究显示肿瘤的生长存在一定规律,在肿瘤初期,细胞增殖速度较快,但是当肿瘤体积达到一定大小后,肿瘤细胞的增殖速度减慢,这可能与细胞增殖、凋亡调控或组织形态有关[11]。
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了剂量密集假说,认为化疗后肿瘤缩小的速度与肿瘤再生速度成正比,也就是化疗前肿瘤符合越小,对数杀伤作用越强,但是当肿瘤细胞未完全杀灭时,残存肿瘤细胞再生长的速度越快[12];因此认为肿瘤化疗应注意强化治疗,缩短化疗间隔,也就是剂量密集化疗。
剂量密集化疗的主要目的是缩短化疗间隔期,尽量减少在间隔期再生长的细胞数量,同时间隔期缩短意味着肿瘤细胞暴露于化疗药物的时间和频率更长,这对影响肿瘤细胞生长信号、抑制血管生成有积极作用,能更大程度地达到细胞杀伤作用[13-15]。
国外研究采用剂量密集化疗治疗乳腺癌,远期随访显示剂量密集治疗效果优于常规三周方案[16];国内王梅等采用剂量密集方案进行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结果显示患者总有效率及病理学完全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方案组[17-18]。
本研究观察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剂量密集法每周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结构显示患者总有效率及病理学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近期毒副作用并无明显增加。
综上所述,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剂量密度增加,总体疗效更高,且近期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1] 汪星,何英剑,英旻,等.新辅助化疗后腋窝阳性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0):2116-2119.[2] Candlo AS,Gonzalez-Angulo AM,Kelly HK.Predictors of tumor progression dur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n breast cancer[J].J Clin Oncol ,2009,27(15 Suppl):a603.[3] 刘晶晶,张瑾.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2012,6(1):67-72.[4] 黄伟炜,郑弘宇,陈强,等.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对照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3):235-238.[5] 汪全新.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7(12):174-175.[6] 吴家豪,何劲松,倪勇,等.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方法进展[J].癌症,2010,29(2):240-244.[7] 蒋文英,桑剑锋,苏磊,等.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其判断方法[J].现代医学,2011,39(2):237-240.[8] 李成贻,陈艳,洪永强,等.4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9,22(6):481-483.[9] Mathew J,Asgeirsson KS,Cheung KL,et al.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future direc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009,35(2):113-122.[10] 胡薇,施俊义,盛湲,等.吡柔比星或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31(1):70-73.[11] Gunter von M,Sibylle L,Manfred K.Neoadjuvantbreast cancer therapy:the German experience[J].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Supplements,2008,6(2):4-9.[12] 吴天峰,范春香,郗蕊.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2011,31(12):12-14.[13] 张夕凉,姜福亭,田磊,等.新辅助化疗配合手术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21):4092-4094,4149.[14] 赵兴娟,高润芳,杨璇,等.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FEC与TEC方案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3):1068-1069.[15] 凌华晃,韦华军,钟亮,等.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0):2175-2177.[16] Citron M.A randomized trial of dose-dense vs conventionally scheduled and sequential vs concurrent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as postoperative adjuvant treatment of node-positive primary breast cancer[J].J Clin Onco,2003,21(8):1431-1439.[17] 王梅,王雅杰,施俊义,等.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每周方案与三周方案疗效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4):336-338.[18] 张莉.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5):4-6.(收稿日期:201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