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大自然的语言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大自然的语言二年级写话9篇大自然的语言作文篇一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在半空盘旋飞舞的蜻蜓,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蜻蜓飞得多低,大雨即将来临。
树叶从空中飘落,不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大自然的空中写着:秋天来到人间。
玩耍时你如果迷路,看树会把方向发现——树叶茂密的一方是南方,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认真观察的人才能发现。
大自然的语言作文篇二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一种美丽的风景,而且还有一种既动听又美丽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这种声音吧!春天,公园的池塘边发出“呱呱”地声音,原来是小青蛙们在开演唱会,小蜜蜂“嗡~嗡~嗡”地叫着,好像在给小青蛙伴奏。
大树妈妈搬动着叶子,呼呼作响,也好像在给小青蛙伴奏,小青蛙唱真好听:“呱~呱呱~呱呱呱~”夏天,太阳像一个大蒸炉炙烤着大地,人们在路上没几步,就哗哗下起了大雨,雨的声音可真好听啊!“哗~哗~哗”,人们打开雨伞出发:“嘭~嘭~嘭”的声音,伞的颜色有:红的、蓝的、绿的、黑的、五颜六色的、透明的各种各样,多姿多彩。
天空中又出现了闪电,雷声发出“隆隆隆、隆隆隆”的声音。
秋天,田野累出现了收割机工作的声音,还有农民收获时的欢声笑语声,之后又出现了拖拉机运粮嗒嗒的声音。
冬天,雪下的非常大,寒风呼呼的吹着,人们踩在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小朋友在操场上打雪仗,发出了欢声笑语,声音荡在四周。
大自然地声音有许多。
大自然的语言作文200字篇三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
大自然将春天的信息,让燕子妹妹传递。
燕子急急的飞向南方,向人们宣布春天的到来。
你看那天上的紫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朝有披紫云,午后雷雨临。
树叶在水上漂着,不就像一只只小船?大自然在水面写着:秋天已经来到。
你看那可爱的松鼠,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松鼠匆匆地囤食,就代表冬爷爷到来了。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篇1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处处都有,睁开眼就能观察。
你看那天上的小鸟,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小鸟连忙躲屋檐,今日准下雨。
你看那地上的小狗,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小狗汪汪大叫,肯定有生疏人来了。
蝴蝶在空中翱翔,不就像在跳舞?大自然在空中写着:春天就要来临。
松树在地上找食物,不就像捡小球一样?大自然在地面上写着:冬天就在眼前。
你假如捡到贝壳,上面有条线——那是他的年龄,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假如观察蟾蜍大搬家,一群一群处处搬——表示地震前兆,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贝壳放在地底下,嵌在晋江市。
这是告知我们:以前这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行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索的人才能发觉。
大自然的语言篇2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处处都是,睁开眼就能发觉。
你看那天涯的晚霞,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晚霞映红天涯,明天准是艳阳天。
你看那水中的鱼儿,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鱼儿跃出水面,出门要带雨伞。
你看那地上的小草,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小草刚刚钻出地面,春天已到人间。
杨柳黄叶飘飘,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在落叶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假如你在海边捡到贝壳,就会把生命线发觉。
一天只长一条波纹,从不把人哄骗。
假如在冰冷的冬天,令人可怕的蛇消失。
这是大自然在告知我们,地震将会再现。
大自然的语言啊,妙不行言:懒汉永久看不懂,只有勤于思索的人才会发觉。
大自然的语言篇3别以为大自然没有语言,其实大自然语言处处都有,只要认真观看就能发觉!你看那草地上的羊儿,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羊儿抢着吃草,大雨就要来临。
你看那充满在山间的大雾,也是大自然的语言,早晨假如大雾迟迟不退,那么中午准是晴天。
迎春花竞相开放,不就像一只只金色的小喇叭?那是大自然在花园写道:春天已降落人间。
枫叶红了,像不像一片火红的朝霞?大自然的语言篇4山间散去云烟,林荫慢慢消逝,自由鸟演绎天空的高远,落日晕染天际,清泉击石响彻云霄。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课文:8大自然的语言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设计步骤:
1. 该课件共分7屏内容。
.
2. 第一屏:显示教材信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五年级上册
3. 第2屏:显示单元信息
8 大自然的语言(画面中间)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在画面右下角)
4. 第3屏:逐张按顺序显示以下三张图片,让学生思考以下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公鸡打鸣黄叶纷纷落乌云满天电光闪
5. 第4屏:出示自学表格
大自然的现象现象传递的信息
白云、蚂蚁天气的变化
蝌蚪、大雁季节的变迁
树木年轮、鱼鳞圈圈年龄的计算
三叶草化石、漂砾地貌的变迁
步骤1:出示空白表格。
步骤2:学生每口述一个答案,幻灯片随机显示一个答案。
6. 第5屏:画面显示鱼鳞圈圈图,让学生数数鱼的年数。
7.第6屏:出示“三叶草、漂砾、喜马拉雅山”图片
三叶草三叶草
漂砾漂砾
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
8.第7屏:出示仿写范例
哗啦,哗啦,风儿刮起,
小河里的冰悄悄融化。
大自然的语言在小河中流淌,风与水共同奏出:
一个迷人的春天童话。
语文语文((S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 材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课 文文:8* 大自然的语言板 块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设计思路::《大自然的语言》是儿童诗,它告诉孩子们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能告诉人们许多知识,只要仔细观察,刻苦钻研,就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所以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重视朗读训练,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2.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3.重视自读感悟,运用启发性、合作式教学原则。
教学目教学目标标:1.学会“雁、庐、鉴、筝”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课文的2—9小节,从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2.对课文总——分——总结构的掌握。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神奇大自然的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课题课题引入引入引入,,解题激趣解题激趣1.板书“语言”二字,提问: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个“口”),说明和什么有关呢?(嘴巴、说话)2.课件展示,解题激趣。
(1)课件分别展示公鸡打鸣、黄叶纷纷往下落、乌云满天电光闪,说说它们都告诉我们什么? (展示课件第三屏) (2)过渡:你们都能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板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中还会告诉我们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咱们仔细读读,去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把每句诗读通。
2.交流生字读音情况。
还地桥镇“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课堂教学模式五年级语文导学助教案◆8* 大自然的语言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1还地桥镇“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课堂教学模式五年级语文导学助教案◆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2 第一课时一、【目标导学】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要求会读会组词。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
4么。
5、学习难点:发现诗歌中纪律性的说话现象,仿写诗歌。
二、【自主学习】1、情景导入(课件出示):的信息。
今天,就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些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课题)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读准,特别是生字的音,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3、教师播放生字词语课件,学生读一读,老师强调要点。
4、自己再读课文,想想书中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还地桥镇“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课堂教学模式五年级语文导学助教案◆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三、【合作探究】1相机进行指导)重点:(1)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字多,名称连续)(2)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啊。
(“啊”变音读na)2、小组内再读课文,想想书中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四、【展示质疑与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那么,它们是怎样和我们人类交流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五、【能力检测】1、请给下列词语加拼音。
睁开眼睛蚂蚁搬家蝌蚪游泳黑色逗号大雁南飞汪洋大海撒在庐山钓到大鱼一串省略号2、回答问题: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六、【课外拓展】关大自然的语言呢?可以请求家长帮忙哦!还地桥镇“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课堂教学模式 五年级语文 导学助教案◆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4七、【星级评价】自评☆☆☆ 他评 ☆☆☆ 师评☆☆☆ 及时订正△第二课时一、【目标导学】1围的事物的想法,2实的、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介绍深奥的大自然的知识的。
3兴趣。
4么。
5、学习难点:发现诗歌中纪律性的说话现象,仿写诗歌。
还地桥镇“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课堂教学模式五年级语文导学助教案◆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二、【自主学习】1、情景导入:呢?2、上节课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三、【合作探究】1、再读课文,找出疑问话来说一说。
《大自然的语言》学教稿(1)本课(小节)共 2 课时本课为第 1 课时总第课时班级学生年级:五年级课型:新授课主备:舒婵审核:学习目标:1、准确朗读课文:掌握文中重难点字词的音、形、义 2、初步理解课文:课前准备:1、语文教材 2、《大自然的语言》学教稿(1) 3、草稿纸 4、红黑双色笔学习过程5分钟)1.用1、2、3……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在文章标题旁工整的写上“本文共自然段”。
2、在文章标题旁写出:本文写的对象(或主要内容)是。
3、默读课文,按步骤完成下列的阅读任务,然后关上书完成检测题:阅读任务①画出自己读不准音的字②画出句子中的词语.④划出各部分的关键句。
(二)自测:(1--4题必须独立完成,15分钟)1.给加点字注音。
大雁()茅庐..()鉴定()风筝()2.形近字组词。
淮()睁()鉴()庐()准()挣()签()户()推()峥()3.词语搭配。
()的白云()的语言()的逗点()的冰川()的钻研4.选择正确的词语解释。
视而不见形容美妙到了极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斗转星移虽然看见了,却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一样,指不重视,对眼前的事物漠不关心.妙不可言形容时序变迁,岁月流逝.(一)探究(5分钟):请同学们就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二)展示(10分钟):小组内同学分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点拨(5分钟):展示结束后,老师根据实际,进行适当点拨。
20分钟)(对着空白卷复述过关,组长或老师指定的学生在老师处过关其他同学在组长处过关)《大自然的语言》学教稿过关试题1.给加点字注音。
大雁()茅庐..()鉴定()风筝()2.形近字组词。
淮()睁()鉴()庐()准()挣()签()户()推()峥()3.词语搭配。
()的白云()的语言()的逗点()的冰川()的钻研4.选择正确的词语解释。
视而不见形容美妙到了极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斗转星移虽然看见了,却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一样,指不重视,对眼前的事物漠不关心.妙不可言形容时序变迁,岁月流逝.(20分钟)1.多音字识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精选5篇)《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后反思五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简介:《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
作者是我过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简介: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A、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2、能力目标: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由以上目标我指定本课教学重点如下: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四)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8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认读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3.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仿照诗歌写一段话。
【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2.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仿写诗歌。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气象、农业方面的谚语。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大家都知道人是万物之灵,人才有语言,可是大自然也会说话,也有自己的语言,只要有心,大自然的语言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
(课件1)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戴巴棣的诗歌《大自然的语言》
2.板书。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梳理问题
师:大部分同学们都已经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接下来我将请同学们来开火车朗诗歌。
为了读得更好,我们先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一下。
(1)学生练习读,开火车朗读诗歌。
出示听的要求:请从声音、表情、正确、流利、有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2)学生互评。
(3)认读词语:
出示:大雁庐山鉴别风筝皇冠视而不见斗转星移妙不可言
(4)交流自己不懂得问题。
三、“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快速默读全诗,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课文哪几个小节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哪几小节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2)文中列举了大自然的哪八种现象,这八种现象告诉了人们什么知识?
自然现象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高飘晴天
四、多元对话,解疑合探
1.汇报交流。
(1)课文哪几个小节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哪几小节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2)文中列举了大自然的哪八种现象,分别了告诉了我们什么?串讲:
A.写蝌蚪和大雁,反问和比喻。
B.什么是年轮?
C.“三叶虫”化石。
喜马拉雅山主峰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D.“漂砾”和冰川。
江南一带四季分明,风景优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2.指导朗读: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神奇了,令人惊叹不己,你能通过读表达这种感情吗?
师:大自然的语言还有很多很多,要读懂它们并不难,那怎样才能发现和读懂大自然的语言呢?
3.你从课文中提到的哥白尼、阿基米得、富兰克林身上知道了
什么?(用心观察、刻苦钻研)
4.齐读课文。
五、拓展练习,升华认识
1.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的大自然的语言,请大家读读搜集到的气象、农业方面谚语,选一条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其实用心观察,大自然语言无处不在,你还能看懂大自然的哪些语言,请你仿照文中某一小节的写法写一写。
【板书设计】
8 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蚂蚁——天气
蝌蚪、大雁——季节
大自然的语言年轮、鱼鳞——年龄
“三叶虫”化石——汪洋
“漂砾”——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