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类--10-1--北大计算机系java培训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820.50 KB
- 文档页数:77
1.引言Java程序设计已在很多院校中被列为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主干课。
在众多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中,Java语言充分体现出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众多特点[1]。
因此,怎样教好、学好该语言,通过Java语言理解、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精髓,并能灵活运用去解决实际问题,便成了计算机教学中一个研究的热点。
垃圾收集机制是Java的一项关键技术,用于动态存储管理,自动地释放不再被程序引用的对象,按照特定的垃圾收集算法来实现资源自动回收的功能。
正因为Java中的垃圾收集机制复杂而特殊,涉及到的多是内存管理问题,这使它成为Jav以介绍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重点,结合Java语言的语法规则、编程特点和设计思想、强调容易发生错误和编程应注意的地方,使学生能对Java技术有一个总体了解,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Java 语言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熟练地使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写、编译以及调试工作a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本人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该部分的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2.与C++比较来理解垃圾收集器的作用对比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可以去理解隐藏在语言背后的设计哲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编程语言的精髓。
C、C++在我校是Java的先修课程,在内存管理方面与Java语言作对比去理解垃圾收集机制的问题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C++程序设计语言中,无论是对象还是动态配置的资源或内存,都必须由程序员自行声明产生和回收。
若程序为某个变量分配了内存,但变量使用完之后却没有相应执行内存释放操作,就会导致该变量所占用的内存空间无法释放,直到程序终止。
我们称这种无法回收的内存空间为"内存漏洞(Memory Leaks)"。
若应用程序是一个不间断地运行的应用系统,产生内存漏洞的代码被反复执行,那么内存漏洞将越来越大,直到系统内存被耗尽,从而导致应用系统崩溃。
北大计算机系JAVA培训讲义91分布式对象体系一、分布式系统概述1. 什么是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系统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这些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 分布式系统的优势包括高性能、高可靠性、可扩展性和资源共享。
2. 分布式系统的特点- 分布式系统中的组件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
- 分布式系统需要提供一种机制来管理和协调分布式组件之间的通信和共享资源。
3. 分布式系统的挑战- 分布式系统需要解决数据一致性、通信延迟、网络故障等问题。
二、分布式对象体系1. 什么是分布式对象- 分布式对象是指可以在网络中的不同计算机上进行交互的对象。
- 分布式对象可以封装数据和行为,并提供一种机制来远程调用其方法。
2. 分布式对象的特点- 分布式对象可以被远程调用,让调用者不需要知道对象的具体位置。
- 分布式对象需要提供一种序列化机制来在网络中传输对象。
3. 分布式对象体系的组成- 远程对象:提供远程调用接口的对象。
- 远程调用:指通过网络调用远程对象的方法。
- 分布式对象存储:提供对分布式对象的管理和共享。
4. 分布式对象体系的技术- RMI(远程方法调用):Java提供的远程调用机制。
- CORBA(通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一种面向对象的通信中间件。
5. 分布式对象体系的应用- 在大型企业应用中,分布式对象体系可以用于构建分布式系统,实现业务逻辑的远程调用和协作。
三、分布式对象体系的设计原则1. 服务化:将对象封装成服务,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和实现。
2. 协议化:定义统一的通信协议,保证分布式对象间的通信能力。
3. 可伸缩性:设计分布式对象体系时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以支持更多的用户和数据量。
4. 容错性:分布式对象体系要具备故障恢复和容错机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结语分布式对象体系是分布式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让不同计算机上的对象进行交互和协作,为构建高性能、可靠的分布式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